中国名医蒋军生初

我的图书馆
[转帖]中医小说《小说中医》
&&题解& &&&“ 小说中医”,有二层意思,一是以小说形式普及中医,二是与“大而全”相对,小说者,小小说之也,意即所说仅为博大精深中医之一小部分,说我力所能及,能以小说形式表现的那一小部分,犹如海边拾贝,林中摘叶,管中窥豹而已。& && &以小说形式普及中医者,有明坚(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在先。所著《医林掇英》一书,以其师之医案为素材进行艺术加工,文达理透,读之如同侍诊于大师之侧。其文笔清雅流畅,有江南才子之风韵。故风行一时,远及东瀛。我有幸作为其最后六回的责任编辑,瞻其手稿,崇其才气,虽欲效法,然自忖自才,先自气馁,未敢动笔。然在全球化的汹汹浪潮中,中医现已成为现代社会文化之一孤岛,急需普及,故不揣才低文陋,勉为其难,尝试写之。然未曾自信,未敢公之,虽师友之间,亦罕传阅。& && &一日,重读《温病条辨》,其序中有“如拯溺救焚,岂待整发束发”之言,观今中医之危,或如溺如焚,此作公之于众,虽然浅陋,或有微功,“知我罪我,一任当世,岂不善乎?”& &&&敬请各位网友对拙作不吝赐教,虽一字一词之教,我亦当拜受其赐。
&&&&&&&&&小说中医回目  第一回  说老师言学生人物亮相  论规矩谈技艺何为关键  跟师学习历来是学习中医临床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方式。而中医学术又有保守性、封闭性,难以授受。那么如何突破保守性与封闭性?跟师学习的要点是什么?中医临床的特色又是什么?本回有两位贯穿全书的人物出场,对这些问题现身说法。欲知如何跟师效果最好,请看本回分解——  第二回  观方药测病情丝丝入扣  治疾病如写真样样相似  画家可以运用色彩为人物画像,而医家能够遣用药物为疾病画像,并且画有画格,医有医风,二者相通。此回中通过画像与治病相比,说明中医治病的特色,与西医的区别。欲知中医如何用处方对疾病画像,中医大家治病有何风格,请看此回分解——  第三回  妙改方巧改方改如不改  重开方又开方开犹未开  与治疗急性病的重在逐机善变相对,治疗慢性病重在定力与持重,需要守方,而守方需要技巧。本回张老师结合病例,向青禾谈了如何培养定力的方法,及如何守方的技巧。欲知是何方法、何技巧,请看本回分解——  第四回   辨痰浊论瘀血总归脂浊  化痰浊逐瘀血终是祛脂  多余的血脂是当代中医所面对的新病邪,只有确定了多余血脂的中医病因属性,方能以中医方法对其作针对性的施治。这一回师生将血脂这一西医概念,运用中医病因理论进行分析,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了中西互通,欲知如何分析,如何施治,请看本回分解——  第五回  述藏象论脏器脏藏有异  言藏神谈脏形藏脏不同  中医的藏象与西医的脏腑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情况往往使外行,甚至使中医业内人士对中医藏象的实质也搞不清楚。这一回由王清任引起话题,解读了藏象的实质,追溯了如何从脏腑转化为藏象的过程,探讨了《内经》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回顾了解剖与中医主流学术的关系,并对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作了不恭之论,欲晓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第六回  观影象参数值延伸四诊  通概念溶新知巧为辨证  现在公认中医的临床特色是辨证论治,而什么是“证”,尚众说纷纭。那么如何认识证,并对证辨而治之,在目前新环境下,如何吸收现代医学新知,并将其与中医传统理论溶为一体,在守拙与弄巧、守旧与逐新两端保持适当的张力,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是急欲解决的重要问题。欲知张老师如何结合病例详述以上问题,请看本回分解——  第七回  说难学道封闭中医学术  论药性惜粗疏中药理论  中医学术的封闭性是公认的,那么这封闭性是如何形成的?本回中张老师提出中药理论的缺陷是造成“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破除封闭的几个方法,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八回  用热药不远热妙在巧用  知实质巧运用以犯为能  各行各业有各自的禁忌,但行中高手却能突破禁忌,达到常规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此回中比较了医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如何敢于犯忌、巧于犯忌的成功事例的异同之处。欲知如何突破禁忌,方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请看本回分解——  第九回  空调病阴暑症贪凉饮冷  大青龙温散法作雨龙升  七月流火,暑病多发,阳暑固有,阴暑更多。欲知阴暑是何病症,如何预防,大青龙汤治疗阴暑的道理何在,如何运用,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回  究西药论特性洋为中用  精选药获佳效重在辨证  中医理论不仅是被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并且也是研究种种事物的思维工具,可惜的是这一点往往被忽略。本回师生运用中医理论对西药进行了研究,运用以中医理论开办“思维工厂”,将西药加工转化为中药。欲知这“思维工厂”如何生产,和由此而产生的三项好处,请看此回分解——  第十一回  评易经论医经医易同源  学易经读医经医易有别  由于《易经》含义的晦涩与好异者的附会,使得许多人以为医学与《易经》关系密切。此回张老师破除了所谓“易道之大,无所不包”的神秘性,并从文献学等方面分析了医易关系,认为学医未必要学易。欲知张老师如何分析,如何在医易研讨会上搅场而不捧场,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二回  重功能重感受中医特色  重形态重指标西医守则  与西医学之看重形态变化,看重化验指标数据相对,中医学临床重视功能的失调,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欲知如何通过具体病例反映中医这一特色,如何剖析“中医诊断客观化”提法的失当,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三回  论剂型有多种丸散膏丹  据病机巧运用阴阳倒颠  “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病多而方少,是为千古之叹。而如果能灵活运用现有的药物,扩大治疗范围,则可大大增加治病之方。然而灵活运用中成药要有一定的原则,也有一定的方法,欲知是什么原则,和哪几种方法,请观本回分解——  第十四回  喜怒忧思悲恐辨证求因  风寒暑湿燥火因发知受  这一回师生通过比较中、西医对非典型肺炎病因的探寻,分析了中、西医病因学体系及方法,捎带对吴又可之病因说作了评价。欲知中医、西医病因学异同在何处,中医病因学有何特色,对“疫气说”学作何评价,吴又可应有什么地位,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五回  药方上多地名道地分明  灭病魔用强兵克敌制胜  用药如用兵,兵精则易胜,药佳则效高,而中药里的精兵强将即是道地药材。本回中师生讨论了道地药材的重要性,与中医目前的困境。欲知药方上为何有药名并有地名,这地名与疗效的关系,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六回  议八纲谈脉象评脉论证  言太医话雪芹议红说曹  脉诊虽然列为四诊之末,或为可舍之诊,而却时常傲居四诊之首,甚至取代其它三诊。给人的印象是神奇神秘,虚玄难学。本回中张老师将破秘解奥,还脉诊本身面目,欲知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第十七回  或合理或合实经典学习  或原意或释意经典研究  对于中医人员来说,经典著作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若不清楚其中“合理”与“合实”,“原意”和“释意”的概念及关系,则难以学好经典著作。欲知以上概念与关系,欲知应当如何对待经典著作,理解经典著作,请看本回分解——小说中医续集回目  第十八回  议三法谈三论病邪别释  说子和评子和攻法另解  治实以攻,治虚以补,这是中医通则。而善用攻法的攻邪派大家张子和却突破了这一原则,取得良效,这其中道理何在?本回中张老师借助所治病例,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作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并对子和学术偏与全、简与繁的矛盾作了分析。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十九回  重形象偏女性中医思维  以形用取胜用以意用药& && &“医者意也”、“以意用药”,有人津津乐道,认为无此则不显中医之神妙,而又有大文豪苏东坡、钱钟书、鲁树人痛加嘲讽。但若是少了这两句话,似乎历代名医失去了他们医学上自由创意的愉悦,所有那些精妙的医术都会变得黯然无色,便连今天对于中医的叙说,亦复没有多少趣味了。 而对此究竟应当怎样评价?再者,中医思维是否有女性化偏向?欲知详情,请看本回分解--(页码)析肝胆考心病咬文嚼字 汉关公唐秦琼时代错位&&  刘力红博士的《思考中医》,出版后,大众乐其浅俗,故风行一时。然此书对脏腑的解释并不严谨。这正应了一句古谚--“心肝脾肺肾,走遍天下无人问;心肝脾肺贤,走遍天下都赚钱。”欲知张老师如何分析这一现象,刘博士所咬嚼之心肝肾等字是如何的时代错位,请观此回分解--   第二十一回  治阴黄疗阳黄阴阳平衡& && &  论内因言外因内外皆重  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当今社会,可能只有中医还在用着阴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那么为何中医还要用阴阳?阴阳在中医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再者,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内因能否一贯地作为“变化的根据”?通行的“内因第一”论是否荒谬?这一回中师生两人到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出诊,张老师将结合病例阐述自己的看法。欲知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第二十二回  辨病位析病性辨证论治  究病因察微观专药专用  辨证施治现在已被公认为中医的特色及精华,中医的生命力之所在。然若考察整个中药治疗的情况,可发现辨证施治并非尽善尽美,亦未能一统药治之天下,实际情况是辨证施治与专药专用各据其地,共同在临床发挥作用。本回中张老师将结合病例详细比较二者用药之长短,及二者结合运用之种种方式。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 &&&  第二十三回  观轮廓测市势巧用指标  参阴阳寻平衡待偏而纠& && && && && && && && && && &  中医思维吸取古代哲学的智慧,而又有所发展,不仅可作为诊病治病的利器,充当养生长寿的指导,也可以成为研究其它事物的工具,不仅可以以之研究西药,还能够以之研究股票,放之股市而亦准。例如张老师的学生岳汉,就尝试以中医思维应用于股票投资,而心得颇多,获利颇多,精神物质双丰收。本回中岳汉将与证券专业人员安波详谈运用中医思维炒股的心得。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二十四回  研方剂道结构君臣佐使  说篆刻研布局疏密有致  中药治疗是中医主要的治疗手段,而方剂最能体现药物治疗的精华。方剂的疗效为何大于单味药之和?其中有什么奥妙?本回中张老师结合《三国演义》、《红楼梦》,向孟老讲了中医方剂的基本结构及所产生的“非加和”效应。青禾也和孟老讨论了篆刻艺术在章法、风格等方面与中医方剂的相通之处,形象地比拟了方剂之妙。欲知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第二十五回  说方解议方论各有各理  究寒热研补泻各有各效  虽说“真理只有一个”,可中医对同一方剂的解说却不只一个,令人困惑,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对这不同的解说应当如何取舍?寒热补泻之药同置一方,其作用应有若干可能,而中医常取其理想的可能,中医组方及解方是否有理想化的倾向?本回中张老师将就以上问题逐一作答,欲知如何作答,请观本回分解--  第二十六回  知核心抓关键执简驭繁  巧变化妙衍生以少致多中医方剂数量众多,浩如烟海,面对于此,不禁而生“以有涯随无涯”之感。那么将如何掌握运用大量的方剂?本回中张老师借鉴“二八定律”,提出活跃方、沉睡方、类方、核心方、边缘方等概念。主张通过掌握少量的核心方、核心药而执简驭繁,进而据此灵活衍化,达到以少致多。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  参战机定治法医兵互通  择时机巧施治避实击虚  医与兵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在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上却颇多相通,故历代医家常引兵法以说医理,甚至直接将兵法计谋用于医学,取得良效,此实为中医学中之一奇景也。欲知张老师如何运用兵家谋略,为军人中校治疗疾病,其中又有什么科学根据,请观本回分解--& &&&  第二十八回  或抗争或屈从皆因饭碗  观察组对照组事关伦理  如果说过去的中医在反对取缔中医的抗争中,是为了饭碗而抗争;那么当今中医在搞中医药临床观察中接受西医模式,却是为了饭碗而屈从。而这屈从使得中医特色不能保持,疗效难以提高,并且连带引发了伦理问题。本回中张老师对这医学问题、伦理问题、饭碗问题的关系作了剖析,欲知详情,请观回本分解--  第二十九回  别证候辨体质同病异治  究寒热分虚实异病同治  对于同一种疾病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即“同病异治”,与此相应,也可对不同的病症却采取同一治疗措施,即“异病同治”,这是中医临床的特色之一,然而这类治法往往令外行感到神奇与疑惑。本回中张老师将结合病案从证候与体质的角度详细讲解这一问题。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第一回  说老师言学生人物亮相  论规矩谈技艺何为关键& && &实习生青禾一早就来到省中医研究院的名医堂前,兴奋中又略带紧张, 今天她就要开始跟师实习了。昨天在医政科听说,自己要跟的这位张老师,年轻时在原来的医院就有“小神仙”的雅号,后来参加全省中医选拔考试,力拔头筹,于是调到省中医学院,从事医疗与教学,去年退休,被聘到这里的名医堂。当时拿到介绍信她就来名医堂了,找到名医介绍栏中张老师的照片,仔细观察。张老师细目长眉,笔挺鼻梁下的人中深而细,双唇虽薄而棱角分明,额头上绉纹也整齐得如同精心描画的一般。& && &青禾这时回想张老师的容貌,只觉得面孔淡化而线条清晰,这些线条弯曲而不柔弱,挺拔而不僵硬,有条不紊地描画出他那睿智儒雅的面庞。若给他画像,最适合的形式当推中国画里的线描。那素描中的明暗,或国画里的渲染,已是多余。& && & 她正想着,不觉张老师已走近,她马上迎上去:“您是张老师吧,医政科安排我跟您实习。”说着递上介绍信。张老师边接信边说:“好,好,你来吧。”& && & 诊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朝阳射入,满室生辉。& && & 青禾想,看来卫生是不必打扫了,那就先给老师沏茶吧。她扫见茶几上有个宝蓝色宜兴小茶壶,一旁还有个竹筒茶叶盒,就倒了些茶叶,将壶冲满水后端过来。张老师接过茶说:“谢谢。”& && & 这时已有病人拿着病历本进来,师生二人马上接诊。& && & 张老师问病,察舌,号脉,开方;青禾跟着察舌,号脉,记录,抄方。& && & 这样,到了接近中午时,登记本上已有了十二个病人的姓名,室外已无病人候诊了。& && & 张老师这时才腾出了感觉来品茶,随着淡绿色的碧罗春徐徐咽下,只觉香沁五脏,神清气爽。他边品茶边品味这位新来的女弟子。& && & 只见青禾生着白晰的脸,黑亮的眼,透射着健美与机敏。她那白而润泽的面色,可作为《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的最佳的、最直观的注解。张老师想,以后再讲这段经文,可以青禾为教学模特。& && & “你有什么感想呀?通过这半天的实习。”张老师边喝茶边问。& && & 青禾略一思忖,答道:“老师的思路有时跟得上,有时跟不上。”& && & “哦,”张老师用杯盖掠着浮在茶水上的茶叶,“说说看。”& && & “咱中医临床分理、法、方、药。在理法的阶段, 我觉得似乎还免强跟得上--可到了方药阶段--尤其是药的阶段,好象总跟不上。心中设想的方药,总跟老师实际开出的有不小的差距。” 青禾低头翻着笔记本说,“例如这个病例……”& && & “方药选择涉及到规范的问题。”& && & “规范?”青禾抬起头,“您是说--”& && & “ 如果以规范为标准,来划分中医与西医,那么中医的治疗可以归入不规范的一类。”张老师看着青禾疑惑的目光,又接着说:“不过不够规范并不等同于不科学、不优秀。”& && & 青禾虽然稍有释然,但疑惑却有增无减:“中医是门科学技术,难道还能不规范?”& && & “如果从技术与艺术划分,我宁可将中医划入艺术。古人早有言‘医诚艺也’”。& && & 听到这,青禾更感新奇,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身体前倾。& && & “中医治病有多处与艺术相似或相同,如思维方式,重在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治疗决策技巧个体化、技艺化、非物化、非规范化;开出的药方如艺术作品,有鲜明的流派或个人风格等--这些对于规范的西医是不可想象的。”& && & “还有鲜明的风格?”青禾第对风格的第一反应就是宋词的豪放与婉约。& && &“有。如经方派处方沉郁严峻,时方派处方轻灵活泼--当然,如果没有一定的中医修养,对此是体会不深的。”& && &“那么老师”,青禾两眼放光:“我愿把前者比作太史公文,后者比作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小品。”& &&&“善哉!”张老师好象黄帝听到了岐伯的妙论,不由得赞许青禾的悟性,“看来你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青禾有点不好意思:“是有点喜欢文学--不过听人说,这是青春病--我好象也未能免俗。”&&“这俗不能免,尤其对学中医的。俗云:‘文理不通,难作医工。’而且在观察人,描写人方面,文学与中医相通。《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境界,是作家和医家都应该达到的--好,话还回到中医治病上--你刚才说,方药阶段好象跟不上,是吧?”& &&&“是。”& && &“ 在治法阶段,可以说还是近似规范的,只要辨证一样,并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余地,不同的医者多可推得近似或相同的治法。例如数个中医同辨某证为“肝郁脾虚”,那就可能同样推得“疏肝扶脾”的治法。”& &&&“是呀,好几次我设想的治法和你的都几乎一样。”青禾插言。& &&&“分岐、不规范、个人风格就在于选方遣药阶段。常见的是同一治法,并不意味着必然用某一方药。”--张老师略作停顿--“或者必然不用同一方药。”  “那为什么呢?”青禾感到惊奇,急于听下文。  “原因之一是可供选择的项目远比西药丰富。在每个治法之下都可能有相当数量的待选方药。如假定立治法为‘疏肝扶脾’,那么你说如何来选方遣药?”  青禾背书式地说:“疏肝的方子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小柴胡汤、四逆散;扶脾的方子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归脾丸。疏肝的药有柴胡、白芍,当归、香附、枳实;健脾的药有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苍术、扁豆……”  “暂停,”张老师打断青禾的罗列,“就这些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就足以变化无穷了。多首疏肝方剂与扶脾方剂中选用那些来组合,众味疏肝药及扶脾药中遣用那几味,何药为主,何药为辅,何药为佐,用量如何变化等,这都是有待选择而难以规范的问题。再加上每方必参的‘三因制宜’,可选项目就更多。而对于西医来说,一旦诊断明确,可供选择的项目相对有限。”  “至少是没有方这个选项,就是药也相对较少。”青禾补充道。  “对。其次是决定如何选择的因素大有区别。西医主要是靠逻辑与规范选择,具有针对性与替补性。如微生物感染,抗生素治疗;缺铁性贫血,就补充铁质;房室膈缺损,则手术修补。方法简明而直接,几乎是两点对应,一旦诊断确定,在治疗上并无更多的方法可供选择,针对某病某型,可见成千上万的医生开一模一样的处方。其方法共性强而个性弱。而且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其治疗方法还将日趋规范化,甚至物化,医生个体知识经验作用逐渐淡化。美国的Shortliffe等设计了一个诊疗体系,将其治疗决策物化,排除了医生个体思维、经验的参预,达到了逻辑化规范化。结果开出的处方比专家还要略胜一筹,得到了医疗界的普遍认可。”  “我听说国内也设计了中医专家的诊疗程序呀,不也是要将中医专家们的诊疗决策规范化吗?”  “可你见推广了吗?”  “只是听说,没见推广。”  “这批程序还没能得到中医界普遍的认可,就是专家们本人对它的处方结果也不能赞同,并不认为它可以超过或者代替自己。”  “那这是不是反映出,中医的逻辑与规范相对于西医较弱?”青禾努力跟随老师的思路。  “是,弱到了难以淡化个人因素的程度。”  “那么个人因素岂不是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表现了?”& && &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在同一治则规范的范围内,每个中医都有自己的选择取向,其间虽有逻辑思维进行规范,使之不出治则的范围,但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的参与,医者个人的年资、心态、师承、经验、性格的影响,必然导致百人百方,千人千方。”& && & “医生的性格也能导致处方的差别?”青禾在本上写下“性格”两字。& && & “能,古代医家早观察到孟浪者多遣虎狼之药,谨慎者喜用轻淡之品--当然,这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多数医者处于在二者之间,没这么典型。”张老师喝口茶,接着说:“所以,抽象的治法难以规定具体的方药。常见的是治法有限而方药无穷。”& && & 青禾两眼再次放光:“我对这又有一比:犹如语法--字词虽然有限,而语句无穷无尽。”& &&&“此比贴切!让我接着你这个创意引伸--正如语法只能使句子不错,而不能保证句子生动精彩一样,学好治法,背熟药味,也未必能开出效方--尽管开出的方子合乎治法。治法常见,而效方罕见。多见的是在同一治法规定下,方子各个不同,疗效参差不齐。可见治法只能示人以规矩,而不能教人以巧。”& && &“那么什么是巧呢?”青禾想,“千里来龙,到此结穴”,可能结穴正在此时,必须细心听,认真记。& && & “治法治则可以说都是规矩,而巧主要在于由治法到方药的阶段。相对而言,规矩易学而巧难达到,然只有此阶段达到了巧的程度,方可开出效方。所以说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从治法到方药的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达到知常达变,其变高超的境界,可谓之巧。学巧才是实习的主要目的。”& && &“那么如何才能学到巧呢?”青禾觉这才是今天最想知道的问题。& && &“这巧不容易从书本上--那怕是经典著作中--得到。从书上多可学到规矩,而不易学到巧。有些中医硕士、搏士无暇临床,主要精力放在啃书本,写论文、作实验上,结果毕业后其临床能力还不如早上临床的本科生,所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即是此意。”& & & &&&“是的,我前几天从报纸上就看到老中医们报怨他们不会看病,只会请小白鼠点头,要反思中医教育。”青禾从对高学历者的贬低中感到一丝快意--因她考研未果。& &&&“历史上温病学家吴瑭通过‘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体会感悟,摸索出了治疗温病之巧--这是直接从临床实践中得巧,虽然切实,然而效低,而且并非人人都能达到吴瑭的成就。所以跟师就成为学巧的重要的途径,与此相应,师带徒方式一直是中医教育的主流。”  “那我学了几年中医,今天到老师这里才算是归入了主流。”青禾颇有认祖归宗之感。  “可你们实习的时间太短。”张老师不无遗憾。  “那我就更要请教老师如何才能尽快的学到巧。”青禾满眼都是诚恳,想自己赶研超博亦未必无望。  “这就要看你的悟性高不高。选方遣药中许多的巧,是难以用文字语言表现的--虽然我的表达能力还可以,但也常常力不从心。你们只能在跟师过程中反复体会、精心体悟,通过相当时间的潜移默化方能学到。 要多比较在同一治法下,老师的方药与自己所选所遣差别何在,结合病例思考为何有此差别,如此反复体会。”& && & 听到这,青禾又翻看自己抄的方子。张老师看在眼里,说:“方子要抄,但重点不在此。有些实习生,只对老师的某些效方感兴趣,抄了不少,这是学不得法。因为效方只是巧的结果而非巧,从中可以体会巧,至于体会到体会不到,体会多少,要看个人的悟性,只记方子不行。我跟我老师实习时,开始也象拾宝一样,忙着往自己本子上抄方,后来不等老师说,自己就不抄了。”& && & “为什么不抄了?”& && & “抄了几天,发现老师用方遣药中规中矩,多是经方或是《方剂学》教材上的方,并无新奇之处。用药也绝无‘原配蟋蟀一对’、‘经霜三年的甘蔗’之类炫奇之药,多是《中药学》课本中的药。总之,都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哪都找得到、见得到,又何必抄。但是这平常方,寻常药经他手一用,如同点石成金,疗效明显。这说明老师貌似守拙,不图新奇,而其实有大巧存焉。 正如古语所言‘大道低回,大味必淡’‘大巧似拙’。小聪明,小技巧好学,而这大巧非多年体会不能学会。而且小聪明小技巧常只可针对一时一病一症之用,而大巧才可济一世之用。所而学生要向老师学习的,正是这用方之巧,而不是方之组成。如其不然,难免如古医家所说的‘学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不治,用方三年,方知天下无方可用。’”& &&&“为什么又是学习又是实践的,却还落得如此结果呢?”青禾疑惑,心想自己以后可别如此。& &&&“无非一是虽然知用方而不善辨证,二是守死方不知变通,持方以撞病;三是虽知变而不达变通之巧,或许弄巧成拙,愈变愈糟。 三据其一,岂有疗效。难免叹无方可用。”& && & 青禾的双眼第三次放光:“老师,我这儿又有个比喻。”& &&&“青禾真是妙比连珠呀。”张老师放下茶杯。& && &“效方是鱼,巧才是渔。”& &&&“对!与其得一鱼之食,何如得善渔之事。《伤寒论》之所以不当作方书检方,而作为教材、作为经典反复学习研究,无非是不满足于书中百余方剂,而想得到仲景得用药之巧罢了。”& && &当、当、当……壁上的电子钟响了,二人抬头一看,分针时针重合,正压在12上。& && &张老师站起身,边脱白大褂边说:“青禾,咱们正点下班。这个问题你得在实习中慢慢消化体会, 我遇机会也要讲。 ”& &&&欲知张老师还要讲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  观方药测病情丝丝入扣  治疾病如写真样样相似  今天青禾在研究室整理病例,通过两星期的实习,对张老师所说的巧又有所领悟。& & “姑娘,张大夫今天上班了吗?”青禾抬头,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瘦高男人,提黑色大提包, 晃着长发站在门口。& & “张老师开会了去,可能一会儿回来。”青禾抬起头。  “那--”,来人迟疑了一下,“我在这等他会儿?”  “您请进来坐吧。”  他进来坐在沙发上,细长的手指不住地敲着沙发扶手,节奏急促而紊乱,头也随着晃动,长发跟着摆动。  晃了一会,他站起身,摸出一张处方递过来,说:“我是张大夫的朋友,姓吴,在省画院工作,这是我上月出去写生前张大夫开的方,你能不能给我抄一下?”  青禾接过处方:“那么说你是画家了,我对画家素来敬佩。”  吴画家连摆手道:“我只是胡写乱画,不切实际。张大夫治病救人,才值得敬佩。”  青禾将处方看了一遍,说:“我以前也很想当画家,可是没能如愿。现在虽然学了医,却发现也能实现画家梦。你如果感兴趣,我想凭着这张药方为你的病画画像。”  “我不说病情,你也不号脉,只看着药方说我的病?”吴画家颇感惊奇。  “也不一定都说对”,青禾微笑,“我试着说,错了你纠正。”  吴画家觉得青禾的唇型颇有个性,便说:“好,如果你说得对,我就给你画张速写。”  “你主要的病是腹泻。精神紧张或生气时容易发生,腹泻前肠鸣腹痛,泻后就不痛了。可能近来早晨一起来就要腹泻。你还容易激动,心烦失眠。还有消化不良。可能还化验过大便,或作过别的检查,但是都没有问题。”青禾看着药方,一气说完。  “哟,你神了呀!姑娘。”吴画家听着,不自觉站了起来,惊奇浮上脸,发于眼,等青禾一说完,便脱口而出,“说得都对,说得都对。”  “什么都对呀,看你激动的。”随着话音,张老师进来了。  吴画家说了刚才的事,末了叹道:“真是‘师高徒不矮’,“强将手下无弱兵’呀。”  青禾微窘,说:“这主要是张老师‘画’病‘画’得象,你这病情和处方上的药都对应着呢,我只不过是照本宣科。”  “就这也不简单。”吴画家说。  “青禾”,张老师指指画家,“你可以比较详细地给画家先生批讲批讲。他虽然主攻中国画,对医道也颇感兴趣。另外呢,我也听听你是如何以方测证,这算是你实习中的一次随机小测验吧。”  “如果这是考试的话,我已经作弊了。”青禾诡秘地一笑。  “作弊?”吴画家一楞。  “因为我并没有老老实实地仅从处方来推测。虽然没有诊脉,但咱见面说话了,这就等于进行望诊和闻诊。我是结合由此得到的信息,与处方互相印证,来勾画你的病情。”  “既然见了病人,这也势必难免,”张老师释然道,“不过也表明你能将学到的东西及时恰当的运用,那你不妨也结合望诊和闻诊说。”  “好。”青禾拿出作毕业答辨的劲头:“老师这个方子是痛泻要方与四神丸加减化裁。方中加了固肠止泻的诃子、乌梅,理气止痛的元胡,所以我推测主要是腹痛泄泻,兼有五更泻。西医与此对应的是肠易激综合征,由于本病属功能性疾病,所以我推测大便化验正常。虽然是功能性病变,但久泻伤正,阳气渐衰,所以我推测五更泻是后来出现。肠易激综合征多因精神压力而发病,常常伴随失眠、焦虑、抑郁,易激动等,我注意他时有叹息嗳气,坐下后手指不停地敲沙发扶手,头还常不自觉的微微晃动,又看到方中的疏肝的柴胡,佛手,所以推测他属于敏感,好激动的一类人,艺术家是正本病的高发人群。何况搞艺术的一般比较敏感,有点神经质。这类人容易肝气不舒,所以我说他容易激动,心烦失眠,方中的炒枣仁也印证了这一点。方中有焦三仙,结合形体消瘦,所以推测消化不良。”& & “最后我还得补充一点,我的推测过程参考了西医对此病的认识,也属于作弊--不过这也正如老师刚才所说:这也势必难免--因忘东西有时比记东西还难。”  张老师微笑地点点头:“你给自己打多少分呢?”  “勉强及格。”青禾似乎早有准备。  “姑娘不必对自己这么苛刻。”吴画家说。  “我必须排除作弊的因素。”青禾坚持。  “好了,好了,青禾”,张老师笑笑:“我看你这是文章的反衬法。不说参考而偏说作弊,潜意识里是为了要强调你观察的仔细,和对西医的了解,对吧?”  青禾朦胧的潜意识被张老师点明,粉面泛红,正如《素问》所描写的那样:“赤欲如白裹朱”。  张老师转向吴画家:“写生回来了?看来你的病没有多大变化呀。”  “是呀”,画家伸出手腕,“在外面熬汤药太麻烦了,这都有半个多月没吃药了。”  张老师详察了舌脉,又问了病情,对青禾说:“病不变,方亦不变,原方照抄。”  青禾抄过,张老师签字,递给吴画家。  画家收起处方,拿过大提包,取出一个墨绿皮面速写本:“我刚才与姑娘口头签约,如果她病说的对,就给她画张速写--我这就履行条约。”& & 他选了一个位置站定,对青禾凝神看了一会,就下笔了。  三人这时都不说话,只听得炭笔与白纸的磨擦声忽高忽低,忽疾忽徐,忽停忽作,约半小时,画家长出一口气:“好了。”说着将本子靠壁竖在茶几上,退了几步,将长发向后一甩,眯着眼看,又忽上前,改动几笔。  张老师看了看:“行,抓到了青禾机敏的特点,可以套用‘某某神情跃然纸上’这句俗话。可当莎剧之名--《一报还一报》。”  青禾看看这幅速写,觉得口唇处刻意为之,好象自己家里那幅涂深色口红的黑白照片。  “老师,我以前学过国画,觉得写真与治病还有几分相通呢。”青禾边看边说。  “这古人早就有言在先”,张老师点点案上的《医部全录》,说:“元代的沧州翁在《诸医论》中评论宋代名医许叔微的医术‘如顾愷写神,神气有余,特不出于形似之外。’此言颇有见地。”  吴画家听得画圣之画术可比作名医之医术,来了兴致:“张大夫,我来说写真,你们说治病,看二者有多少相通之处。”  青禾更是兴奋,拿笔的手都有些颤抖:“我得把今天二位老师的妙论记下来,整理成论文。”  张老师对青禾说:“你是医、画两栖人物,而我们是水岸两隔,有不懂之处,还得请你沟通、‘翻译’。另外,如果说得不对,你可以执中仲裁。”  “老师取笑第子了。我医不足以愈病,画不能够赋形,两样都松,一事无成。”青禾一味的谦退。  “好好,但愿等会儿你评论我们也象这样苛刻。”张老师转向画家:“请你先说吧。”  “写真要先观察对象的轮廓,仔细了解五官特点。更要抓到被画对象的神。抓到神,画起来就可以一以贯之。”  “中医诊病先要诊出患什么病,”张老师说。  “这相当于看出对象的大致轮廓。”青禾插话。  “对,不仅如此”,张老师接着说:“还要了解同一疾病在不同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因每个人体质等情况不尽相同,症状病机往往彼此差异,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同中求异,推出病机,辨出属于什么证--这证可能相当于你们所说的神。”  “画家完成观察后,要根据对象的形神运笔,行笔或钩或皴,用墨或枯或润,赋彩或点或染,或浓或淡,不苟减亦不妄添,‘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不但力求外形逼真,更以追求神似作为最高境界,即画论中说的‘气韵生动’”。吴画家说起自己的专业,有点激动,长发随他头的晃动不停地摇摆。  张老师的风格则与画家迥异,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所述之中阴阳和平之人,雍容谦和,侃侃而谈:“中医开方也如同为疾病画象。古人云:‘方者仿也,仿疾而立方。’与画论‘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或许属于不同行业的相同要求,或是同一要求的不同表达方式。所以中医开方与写真类似,总是精心选方遣药,其法或清或下或温或汗,其方或大或小或奇或偶,力求方药熨贴,恰合病情。不仅要兼顾各个症状,更要切合病机。那些不重病机,跟着症状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子,属于有药无方。”  “这些药方好比有形无神的画了?”吴画家问。  “对。只有那些配伍精当,切合病机的处方,欣赏起来,才会感到奕奕有神,体会到其中结构美、谐调美、韵律美。在这里,美的尺度对于二者是同样是适用的。”  “听了你这高论,我似对画论,对中医的理解又深了一些。”吴画家刚说完,好象忽然又想起什么,接着又说:“那西医好象不存在这问题吧,开方可没你们这么麻烦。我家老太太、老爷子虽然都是高血压,我都看出来了,一个有痰,一个上火,但是西医给二人开的都是什么引,引达帕--对,寿比山片,连吃法都一样。”  “这方面,中医与西医迥异其趣。”  青禾刚才一阵狂记,刚要停下却又听张老师谈到中西医差异,忙又奋笔疾书。  “西医常是根据群体统计诊疗疾病,统计的结果常是去异求同,抹去了特殊与偶然,注重的是共性。所以百人一方,或者万人一方,对于西医也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而中医详究穷辨各人特殊反应,并据此处方,结果必然是一人一方,万人万方。”  “可以不可这样说”吴画家说:“如果用画像比,西医等于统一给类人画一个像,千人一面;而中医是为一个一个人分别画像,一人一样。”  “所以从西医处方上只能病情的大致轮廓,而中医处方就可以从中看出更详细的信息。”青禾边写边说。  “所以你就能凭处方勾画我的病情--尽管难免作了点作弊。”吴画家笑着接上。  “通过中西医对比,可以看出:中医是更倾向于非标准化的个体医学,而西医是更倾向于标准化的群体医学--不要必须注意,这里所说的中西医差别,为了使你有鲜明的印象,是极而言之,有夸张的成分。事实上西医一直都有个体化用药,中医也引入了统计学处理。”张老师总结道。  “因为中国画与中医都是非标准化的,所以医家的处方犹如画家作品,常常随个人的学派、性格等差别而表现出鲜明个人或学派的风格。”青禾想起第一天与张老师的谈话。  “处方还有个人风格?这越说医画越相通了。”吴画家感到惊奇,长发晃到眼前,忙又用手掠开。  “当然了,”青禾说:“风格可不只是艺术作品的专利。”  “我这有个集子,”吴画家说着,从提包里拿出一本《历代中国画选(人物画分册)》递给青禾:“你看看这册子名家名画的风格,是不是与名医名方的风格对应。”  青禾看看目录,翻到宋代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对张老师说:“这画的风格大概与仲景经方同类吧。”  张老师见此画用笔劲利放纵,线条质朴简练,所绘李白形虽简略,而神气特足,将诗仙豪爽、傲岸的气概表现的淋漓尽致。点头说:“是,仲景经方,用药虽简,未必兼顾各症,但配伍精当,切合病机,抓到问题 的关键,药少而效宏。堪比此画。”  “与这种大写意风格相对的是当代王叔晖的画风,这是她的代表作《西厢记》,工整细致,刻画入微,一丝不苟。”说着,青禾翻到其中的“听琴”那面。张老师看后说:“这一派的画近似于时方派,处方用药绵密细腻,轻灵纤巧--可见中医诊治疾病与其说是技术操作,无宁说是艺术创作;与无说是技术,不如说是艺术。古人‘医诚艺也’之言,不余欺也。”
  妙改方巧改方改如不改  重开方又开方开犹未开重开方又开方开犹未开与治疗急性病的重在逐机善变相对,治疗慢性病重在定力与持重,需要守方,而守方需要技巧。本回张老师结合病例,向青禾谈了如何培养定力的方法,及如何守方的技巧。欲知是何方法,何技巧,请看本回分解——青禾将处方抄完递给张老师,看着桌上的病历排摆的次序,正要喊下一个患者,忽见眼前伸过来一只手,放下一本病历。青禾立即被这手吸引住了,这只手如同自己临摹过的仕女画上的手,活脱脱就象照着那画长就的。青禾不由顺着手臂看上去,却见一头青丝飘动——这人已转身向门外走去,青禾又向下瞧,依次扫见粉颈、削肩、柳腰——这身材也象是按着仕女画拓印的。见她走到门外的候诊椅上坐下,细眉微蹙,神情抑郁,落落寡合,颇有几分病态美。又过了一会儿,几个复诊病人处理完,轮到了她诊病。在张老师为她诊脉时,青禾大致看了她的病历,名字叫凌宇,28岁,患的是肺结核,对抗结核药不敏感,属于原发耐药者。已经复诊了十多次。“张大夫,”凌宇等张老师诊完了脉,说:“我可是您老的追随者,您在学院医院时我就追随您,您来到名医堂,我又紧追着登堂入室——您看,除了你的影子,谁还比我忠实。”“病跟你不舍,你追我不放,”张老师笑笑,“看什么时候咱们能将那个‘忠实’追随你的病甩掉,让它望你莫及。”“现在应该是已经把病甩得更远些了吧——我感觉比原来强多了,腹泻也轻了,痰吐得也少了,也能吃点了——您总是精心地给我调方。”“那我就再针对病情给你调调方——好,看看舌苔。”舌苔薄白稍腻,舌质偏淡。张老师又问了问病情,就开了方,递给青禾,让抄在病历上。青禾边抄,边与前次的处方对照,虽然似乎觉得有些蹊跷,但未及细想。抄完递给凌宇,她接过药方、病历,道声谢,边看边出去了。下午,在研究室。“张老师,”青禾想到上午的事,说:“上午那个叫凌宇的,复诊十多次,调来换去,还是不离参苓白术散,我看可以服成药,彼此省事。”“对于别人或许可以服成药。而对于她,就得吃汤药,还得次次调方。”“噢,为什么?”青禾心想,这人出众,事也出格。“她是农学院凌教授的独女,在外地工作,前些时得了肺结核,在当地治疗效果不理想,这才回来治病。凌教授领她来,我看了在外地治疗的病历,西医倒是常规化疗,没什么可挑剔的。由于吃西药耐药,于是又吃中药。可是那位中医只知一味的清热滋阴,一个百合固金汤,一直吃了一月多,也不变方更药,结果转成脾虚湿盛,肺气也更虚了。”“这大夫虽知方而不达变,只属中下之工也。”青禾评判道。“凌教授说他这女儿,自小即孤僻善感,体弱多病,敏感多疑,有几分病态美,同事们都戏称她是小黛玉。没想到说得她当起真来,以黛玉自比,一会自哀自怜,一阵又孤芳自赏。《红楼梦》她看了无数遍,版本也越看越专业,现在研究的是影印的脂砚斋批本。说到此,凌教授连连叹气,说版本越看越专业,他不反对,可这人也越来越相象,现在把肺病也学到身上了。”“她这是生理、心理,病理全方位的复制。”青禾说,“不过病理上病象证不象,虽然都是肺痨,黛玉阴虚火旺,当吐黄痰红痰;凌宇脾虚湿盛,该吐白痰稀痰。”“凌教授特别叮嘱,给他看病要充分考虑她的心理。她本来生性多疑,心细如发,病了之后,这种疑心随病情更加滋长,总是怀疑医生敷衍她。前一个医生的原方照抄,又加重了她的这种心理。以至于前些时凌教授介绍她找我来看病之前,她追问要给她看病的这个张大夫,是论病细穷源的张太医?还是闹出人命的胡庸医?是御医王济仁?还是铃医毕知庵?凌教授为了让她来看病,只得开玩笑说我是‘论病细穷源’的张太医,是受曹雪芹派遣,特地从《红楼梦》中出来给她看病的。在现实生活中,酷似《红楼梦》上人物的,也就是你和张大夫两个人了。来了之后,我也只好冒充张太医,诊脉后摹仿张太医为她‘论病细穷源’,说:‘看遵小姐这脉息,左寸细,左关细弦,右寸细而无力,右关濡而无神。病原为阴虚之证,有低热,口干,咯吐黄痰之症。后因服滋阴药过甚,伤及脾胃,脾虚湿盛,而脉见濡象,这应着食少、腹泻、乏力、吐白痰之症。右寸应肺,肺原为阴虚,阴血虚少不能充盈于脉道,故见脉细,经服药后阴虚虽缓解,但因脾虚食少,肺脏失于水谷充养,致肺气虚损。肺主皮毛,体表不固,可能时时自汗,汗出之后,气随汗泄,更加乏力,不能鼓动血液,故脉又无力。左寸细,是脾胃不健,不能生血以养心,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可能睡眠欠佳。左寸细弦者,肝疏泄不利也,应着小姐郁郁寡欢,多思多虑。’她听后,引用《红楼梦》上秦可卿贴身婆子的话,说:‘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的如神,倒不用我们告诉了。’又问我如何施治,我说适用‘培土生金’之法,她又让我解释这治法。”“老师,您先喝茶,让我借这机会复习复习培土生金之法。”青禾将茶杯递过去,“人体脏腑之间互相影响,治疗上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按五行生克关系,脾属土,肺属金,脾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肺气虚损,就可能影响脾脏,而导致脾肺两虚,出现食少泻泄等症。治疗上可按‘虚则补其母'.
辨痰浊论瘀血总归脂浊化痰浊逐瘀血终是祛脂& && &&&诊室里,青禾正在为一个患者抄方党参15g&&制南星10g&&制半夏10g&&枳实10g&&泽泻10g橘红10g&&云茯苓15g&&石菖蒲10g 炙甘草6g。& && && && & 二十付,制水丸,每次12克,每天三次& && & 青禾方抄完了,可疑惑更重了。等这个患者挪着肥胖的身躯出去取药,青禾忙问:“张老师,都是高血脂症,为什么对前一个病人活血化瘀,而这个处方却是一派祛痰化浊的药,这血脂究竟是瘀血呢,还是痰浊呢?”& &&&“我也正在考虑这问题。你可以把近几年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资料收集一下,到时咱们共同研究。”& && &这以后的几天,青禾有空就在研究院的网络中心查找资料。& &&&她将近年学术期刊上报道的中医药治疗高脂血文章都下载下来,之后又将各类文件转为纯文本文件,再粘贴成一个文件。再用WPS的查找功能,查取其中专门治疗高脂血的组方,将其用药全部列出,进行分类,并用EXCEL统计药物出现的频次,排出频次高低,作成表格图形。& &&&这天下午,青禾提着笔记本电脑敲响了张老师研究室的门。& &&&“是青禾吧,进来,进来。”& && &&&& &&&青禾进屋就忙着插接电源、启动电脑、打开文件。& &&&张老师看了看说:“新买的电脑?”& &&&“是,”青禾说着打开了一文件,“买电脑原来只是设想,正在观望,您布置的这个任务,促使这设想变成了现实--这是IBM--可能一两年内还不会过时。& && &张老师将热水冲进茶壶,盖上盖。说:“资料查到了?”& && &青禾用鼠标边点边说:“我查的是2000年到最近的中医学术期刊上的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组方,这些组方不包括辩证分型方,都是专病专方,共55首。除作者自拟方处,还用了古方,有抵挡丸、泽泻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七味白术散、栝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茵陈五苓散、涤痰汤、参苓白术散等。”& &&&“嗯”,张老师点点头,“那么这些方的用药频次呢?”& && &青禾打开名为“治疗高血脂症用药研究”的文件,说:“用药频次较高,37次到10次的药,依次为: 山楂、泽泻、丹参、首乌、决明子、水蛭、大黄、茯苓、川芎、半夏、黄芪、白术。 这些药大致可分为六类,一为活血药,二为利水药,三为攻下药,四为理气药,五为益气药,六为祛痰药。”& && & “那么以药测证,高脂血证的症状大概以瘀血和痰浊为多,或许还兼有脾气虚证。”& && & 青禾对此早有准备,用鼠标点开另一个文件,说:“我这也作了症状统计,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痰浊,二是瘀血, 三是无症状,四是其它,如脾气虚等。我也作了饼形图。 ”& &&&张老师看了看液晶屏幕上的图表:“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工作还可以--但是你的疑问是不是迎刃而解了?”& &&&“不但没有--反而更加了困惑。”青禾坦言,“有症状的还能算到痰瘀或其它哪里,可那部分无症状的谁来接收?该着落在哪呢?”_& & “ 我虽然通过你的工作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医治疗此病的大致现状,但也不能确切地问答你的问题。”张老师若有所思,缓缓地说:“看来只是了解现状并不足以解决问题,还要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思维加工。整理统计虽然也属于思维加工,但深度不够,仍属于了解情况的层次,只有在研究思路上有新突破,才有可能使问题解决。”毛泽东所言未必正确)"& && & “那么突破点在那呢?”青禾问。& && &“从概念的来源分析,这血脂是现代医学有了血液化验技术后的概念,相对于中医是新的概念,而瘀血与痰浊则是中医原有的概念,以旧套新,以彼就此,已属勉强,至于还要严丝合缝,似为非分之想。所以这血脂不可能老老实实就范于瘀血或者痰浊之类。如果要从中医观点认识血脂,还要另辟蹊径,不能拘泥于瘀血或痰浊等。”& && & “对呀,如果只是拘泥于瘀血与痰浊,至少对于无症可辨的高血脂病就难以解释。”青禾看着饼形图中占28%的那一块浅灰色。& &&&“反过来说,即使有明显的瘀血或痰浊征象,也不能确诊为高血脂病,确诊仍须化验报告。”& &&&“这就是说,瘀血与痰浊对于高血脂来说,也并不是具有特异性。”青禾紧跟老师的思路。& & “对于高血脂诊断有具有特异性的应是化验结果--这是高血脂的共性。而瘀血,痰浊、无症状、气虚等,都是高血脂在不同个体身上的不同表现。反过来说,在高血脂的范围内,抽取瘀血,痰浊、无症状、气虚的共性,也是血脂高于正常。& &“中医能不能相应也在此基础上抽取一共性,来涵盖瘀血、痰浊、气虚与无症状等不同情况?”& &&&“那就不能在中医传统的病因学概念的圈子里转来转去,中医病因学也得革新。要有这种精神--”张老师说着,倒了一杯茶,将茶壶放下,敲敲壶身上刻的两行字。& && &青禾虽然早知这两行字是什么,但还是又看了看--H& &&&“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所谓删繁就简,就是刚才所说的抽取共性,跳出瘀血、痰浊的之类的繁的层次。完成了这一步,就要标新立异,用新的病因概念来概括。这新概念既要参考现代医学认识,与之互通--因高血脂症毕竟是现代医学概念;又要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因我们毕竟是在研究中医对高血脂病的认识与治疗。”& &&&“不过--”青禾欲言又止,她看了看张老师询问的目光,还是说出了后面的话:“这两面兼顾的事,如果搞得不好,可能中医、西医两面都不讨好。& && & “你的但心并不多余,已有先例,而且不乏先例--”张老师顿了一顿,接着说:“但与之对应,也不乏两面都认可的、成功的先例。”& &&&“那我们就力求使这成功的先例再多一例。”& &&&“这血脂原为人体所必须,超出了一定量,才成为高血脂病,总体是因物质多余而成病。根据中医理论,身体中物质,适则为正为常,少则为虚为亏,多则为实为邪为浊。《素问》所言之‘客者’,‘留者’、‘逸者’、‘结者’,正是对实邪留滞体内而言。如水液对于机体,亏乏失润为燥,正常为津为液,多则为湿浊,为痰浊。而血中之脂,为食中厚浊富有营养之部分所化,适则为身体所必需,多则为邪为害,其留滞多余者,犹如水液聚为痰浊,故可名之为‘脂浊’。”张老师顺着自己的思路,沉浸在理论推理中,一气说完。& && & 青禾敛息屏气地一直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老师说完,她才深吸一口气:“老师这个定义下得好,既源于中医理论,又结合了现代医学的认识,简而不繁,点中要害,涵盖面广,无症状的也可包括在内--只要化验显示血脂高于正常。”青禾看那饼形图,好象原来几个对比鲜明色块正渐趋于淡化,将要被一种颜色覆盖。& && &“所谓无症状,是针对传统的望闻问切的盲区而言。中医的诊断学也要发展,不必限于四诊。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提供的信息,可能会更深入,更及时、更准确的的诊断疾病。”& && & “我觉得要达到这目的,或许要在中医理论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其能够解释现代医学检查提供信息,二者达到某种程度的互通--老师刚才提出的‘脂浊’论可算是一例。”& && &张老师用茶杯盖掠了掠浮在上面的茶叶,说:“病因的问题明确之后,治疗的困惑或许会迎刃而解。”& &&&“是的,老师”,青禾说:“采用什么方法治疗已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我感觉好象是咱们驾船驶过三峡,历经曲折跌宕,刚冲出西陵峡,前面已是‘江平两岸阔’。下面的治疗问题如同驾船顺流而下,正如李白所言‘轻舟已过万重山。’& &&&“那你不妨说说,我看你这船如何顺流而下。”张老师向后靠靠,换了个比较舒服的位置,好象是乘客要观察驾驶员如何开船。& &&&“中医治疗讲究理法方药,法从理来,方自法出。刚才老师已经指明血脂属于脂浊,是因物质有余而为害的实证。《素问》所言:‘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正是对此类病邪提出的治法。总体上要采取‘实者泻之的治法’--此为法从理来。”i& &“嗯”张老师点点头,“那么方与药呢?”& & “ 由于高血脂病对于传统中医是新的概念,并没有与之对应的现成的方子,所以方药可以合为一步,而未必先选方后遣药,也可以反过来,先选药,后组方。”青禾看看张老师,见张老师没有反对的意思,就又接着说:“我想可以采用岳美中教授提倡的专病专药与辩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有祛除脂浊功能的专药,与针对证型的治证药结合组方,组成病证兼顾,中西结合的方剂--老师刚才说过:这高血脂症毕竟是现代医学概念,所以我觉得不适宜,也不可能用所谓纯中医的看法与冶法。”a& && & “是的”张老师表示赞同:“高血脂症的诊断与疗效标准是现代医学的化验指标,单靠症状并不足为凭,何况还有无症状者。只有结合化验报告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才能更具有针对性,避免辨证施治的盲目性,不致于失之于泛。”& && & 青禾闻言,点开一个名为“祛脂药现代药理研究的文件”,边看边说:“我查的资料支持老师的观点。尽管用活血化瘀药与祛痰化浊法治疗相应证型的高脂血症有效,但并不是所有的,或大部分的活血化瘀药与祛痰化浊药都可以降血脂。那些有效方剂的主要药物,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有降血脂作用。例如泽泻是祛浊方中的高频次药,现代药理研究其有抑制脂质合成的作用。尚未发现别的一些祛痰化浊药也有此作用。如果用纯中医观点,单纯以治法选药,就难以避免盲目性,未必能选到泽泻这样能降血脂的药物,如老师所言,难免失之于泛。”;& && & 张老师点点头:“那你的具体组方思路是什么呢?”& &&&“对于那些无明显的可辨证状,因化验结果异常而就诊的病人,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偏于年轻壮实者,一类是偏于年高虚弱者,对于前者,在已知有降脂功能的药物中选择偏于攻下者组方,对于后者,则在已知降脂药中多选属于补益者组方。介于两者之间者,则针对具体情况,灵活组方。”& &&&“嗯,继续说。”张老师边喝茶边示意。& && &“对于有可辨证症状的病人,也应该尽量在已证实有降脂作用的中药范围里选相应药物,如瘀血明显则选丹参、水蛭、山楂等为主组方;痰湿显见则选泻泽、半夏、薤白、茵陈类为主组方;脾气虚突出则选黄芪、白术为主组方;肝郁则选柴胡、川芎等为主组方。”& &&&“好,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选药的盲目性--不过如果只是如此,好象还欠点什么吧?”张老师问。& &&&“当然,具体组方时,还必须根据中医治疗学、方剂学理论,进行君臣佐使的配伍,使配伍更合于中医理论,标本兼顾,以促进脂浊排泄,提高疗效。如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治疗瘀血明显之高脂血症,可先选取有抑制脂质合成功能的丹参、赤芍、郁金等活血化瘀,作为主药。再选有同样功能的川芎,可促进脂质排泄之柴胡等药理气行气,气血兼顾,以助血行,充当臣药或使药。祛瘀之剂若服用的时间较长,则易于伤正,或原来就是瘀正虚之症,那就又应该补益之品,使其消瘀祛脂而不伤正,作为佐药。最后--”青禾停了一下,又接着说:“当然还要重视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修正治法,加减药物。”& && & “噢,这已是最后了?”张老师放下茶杯问。& &&&& &&&青禾又低头看看电脑上的文件,虽没发现有什么疏漏,但又觉得老师并非凭白发问,抬头地迟疑说:“算是最后吧。”&&& && &&&“那么都用了什么剂型呢?你查查看”"& && & “哟,这倒没太注意,”青禾马上翻页查找,一会,青禾说:“汤剂居多,丸剂次之,还有胶囊和其它剂型。”& && & “那么疗程你统计过没有?”张老师紧接着问。& && & “统计了,大概是两个月”青禾说着连忙点开一个文件,一看自己记得还不错。"& && & “你能不能坚持喝二个多月的汤药?”张老师又接着问。& && & “我?”青禾眨眨眼,有点不好意思,“我没喝过这么长时间,不过想象中我好象不情愿。”& && &&&& && & “孔夫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咱们业内人都难以坚持,何况别人。当然,汤剂有其优势,但缺点也突出,由于煎制、携带、服用,口感等种种因素,汤剂往往不容易被患者接受,尤其是长期服用,依从性必然差。而高脂血症是一慢性病,其聚也渐,其消也缓,‘汤者荡也’,脂浊不可能由汤剂一荡或两荡而消,需要守方长服方能起效。且高脂血症病情相对稳定,常无症可辨,方药并不需要频频加减变化,汤剂随证加减变化灵活的优势并无用武之地。相反,‘丸者缓也’,丸剂缓攻渐消的优势比较明显,所以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剂型不宜以汤剂为主。应将先让病人先服用几付汤剂,如果没有不良反应,下一步就应该考虑制成丸剂或其它易服剂型,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以增强疗效,巩固疗效。& && &青禾接着说: “如能在制剂时,提取有效降脂成份,缩小药物体积,减少服用次数,那就更为理想了”。& &&&“对”,张老师起身将余茶倒进花盆,说:“就把你这话为作暂时的‘最后’吧。有问题以后还可以再探讨。
通过健脾,使脾健运,增食止泻,于是肺也得到水谷充养,咳嗽吐痰等肺系症状也会减轻。这种通过补脾而治肺的方法,称为‘培土生金’。”“嗯。”张老师放下茶杯:“由于她这心态,医生开方时,她总是紧盯着医生的笔尖。看看她的眼神,你会感觉拿笔的手都承受着她眼光的压力。”青禾想,当时自己是与她一同看张老师的笔尖,没留心看她的神情,下次为她抄方时得感受感受她这眼光的压力,究竟达到每平方厘米多少毫米汞柱,相当于若干kPa。“所以老师每次都给她调方,还亲自开方。”“虽然一方面调方照顾了她的心态,但是另一方面还要守得住咱的效方,才有利于治疗。”“那这两难的事如何处理呢?”青禾虽然似乎悟出了什么,但尚朦胧,所以还是想听老师如何说。“那就得改药不改方,换药不换意,调方不调法,更方不更意——也就是说调换药物后的处方,药物虽然可能未必一致,但仍能体现原方的立法意图——此即所谓‘医者意也’,药虽频频变更,但其药其方,仍是以此意统之,以一意贯之,但仍可称为某某方。”“如果是针对凌宇这个具体病例,就是还要体现出培土生金之意。”“对,这样才能达到调方与守方的统一。”“那么具体怎么调方呢?”“既然换药不改方,那么所换进之药就得与调出之药相近、相似、相仿、近似、类似——就参苓白术散来说,可以用橘红换陈皮,砂仁改蔻仁。”“上午老师是以苍术易白术,薏仁替芡实——当时我就觉得蹊跷,似乎没有必要调这方,调了近于不调,现在我明白了。”张老师道:“就这样,隔上几付再调回来,让她觉得次次都调了方。”“这就象写诗词作对联,为了避免重复,就在同义词、近义词中选词。写作要掌握词汇,开方要熟悉药性,才能运用裕如,游刃有余——哎,刚才老师说‘可能未必一致’,我怎么觉得应该是‘必然不一致’既然调换了药,与原方如何一致?”“这就是调换药名而不改药味以达一致的方法。”张老师说:“现在提倡处方药名规范化,虽然利大于弊,但利中毕竟有弊。要不然,就可以拿药物不常用的别名,来替代原用的药名,如以‘儿草根’代替山药,用‘山连’取代白术,拿‘赛佳香’替换砂仁等。”“那这个方法更好了——不过药房的调剂人员也得配合,要是他们也不明白是什么药,让病人回来问大夫,岂不是弄巧成拙,穿帮露底。”“是呀,为提高疗效,各个环节的人员都要提高业务水平。”张老师说,“《中国中医药报》上有篇名为《两张药方》的小小说,写徒弟开方虽然好,而病家将信将疑,于是老师就用药物别名将徒弟开的方又抄一遍,消除了病家的顾虑。病家愈后前来致谢,老师才道出真象。”“那这位老师是表面改而实质未改,药名调而药物不调,可谓不调之调,尽得其妙。”“其实刚才所说调呀、改呀、换呀、更名呀、代替呀,方法虽多,其本质无非是万变不离其法,百调不改其意,达到治疗慢性病有方有守的目的。”
第五回空调病阴暑症贪凉饮冷大青龙温散法作雨龙升& && && && &这年夏天,够得上浓烈二字,高温后接着骤雨,骤雨后旋即高温,在暑湿的蒸腾下,研究院里的各种植物肆意生长:爬墙虎如同滚筒涂墙,快速把青翠推到了四楼,正奋力向五楼进发;葡萄的枝条在架子上纵横交错,尽情伸展,葡萄叶马上就要补填完最后的几个间隙,架下的长长甬道上已经很少能见到漏下的点点阳光了。&&青禾从住院部回来走在下面,仰面看着架上串串青翠欲滴的葡萄,硕大厚实的葡萄叶,觉得此季此景,正应了《内经》“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之言。& && &到了诊室,见张老师正为一个病人诊脉。这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体格壮实,坐在那里,烦躁不安,不住摇头叹息,两脚来回搓地。身后一中年妇女,应该是他母亲,正代他叙述病情。& && &青禾赶快拿过病历记录--& && &主诉:发热半天。& & 病史:上午11时多,刚踢过足球,即回家开空调取冷,温度调在20度,站在空调前吹了十多分钟,午后觉发热。& && &现症:发热39.8℃,无汗,烦躁,肢体酸困,脉紧,舌淡红,苔薄白。& & “青禾”,张老师说,“我看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大青龙汤症, 可以原方书之--麻黄20g, 桂枝10g ,&&甘草5g,&&杏仁10g,&&石膏20g&&。&&-- 大概一付就行了。”& & 青禾写完方,送给张老师,张老师看看方,签了字递给他们:“煎药时放几片生姜、几个大枣,吃药后发发汗就好了--可别再那样吹空调了。”& & “你听清楚了吧,”中年妇女一扯这孩子:“当时我就说你这样是找病,你就是不听。走走,回家老实吃苦药吧--这就是你当时痛快的报应。”两人走了几步,又回身道:“谢谢大夫,谢谢大夫。”张老师扬扬手:“好,好,快取药吧。”& & “老师,”青禾说:“这个病人让我想起了一个运用大青龙汤的医案:在酷暑时节,河北有个地方抗旱打井,一个姓刘农民原在井上向上拉土,热得全身大汗淋漓,如浇如洗。后来改换下井挖土,深井内寒气逼人,顿时热汗全消,当时觉得爽快,可回家后立即发病,证如大青龙汤证,就用大青龙汤治好了。”& & “你这一说,也让我想起十多年前治疗的一个病人。”张老师回忆着,“他是在暑季大汗时用冷水浇身,虽然当时没病,可此后再未出汗,西医诊断为‘汗腺闭塞症’,多方治疗无效。那年夏天他来看病,当时虽然天热,可他滴汗也无,全身汗孔突出,心中烦躁,头昏身热。我给他开了大青龙汤,服第一次并未出汗,反身热烦躁加重。他打电话过来,我让他继续服药,二次服药后二十多分钟,头上开始出汗,逐渐全身都出了汗,汗腺闭塞症自此就好了。”& & “张老师,我看这三人的经历相近,别管是空调、深井还是凉水,环境温度骤然降低是一样的。”& & “对,三者虽异,其寒一也。寒主收引,温度骤降,则导致毛窍闭塞,其热不能外散,必然郁阻于内,所以‘不出汗而烦躁’,应是大青龙汤的辨证要点,也就是各位注家所说的辨证的‘眼目’。”& && &青禾翻到《伤寒论》38条,在“不出汗而烦躁’下加了着重号。& & 张老师继续说:“由于此类病人感寒较重,故用麻黄汤而麻黄用量加倍,以成辛温发汗散寒的峻猛之剂;再因为内有郁热,所以又加石膏清热。服药后患者汗出,郁热随之而除,如青龙升天而作雨,大雨一浇,天地顿爽,故而名为‘大青龙汤’。清代喻嘉言注解大青龙汤时说得形象:‘天地郁蒸,得雨则和;人身烦躁,得汗则解。’中医特别讲究天人相应,好多治法都是从自然之象得到的启示,所以遇问题多与自然现象联系联系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 &“这也就是老师经常所提到的,”青禾抬起头,“中医学受传统象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是以依观物取象,立象取意的方法来研究医道,所以学医时亦可以观象以知理。”& & “其实观书也可以观象。”张老师说。& && &“观书也可观象?”青禾一时不解。& && &“当然可以。”张老师说,“书中不仅自有‘黄金屋’、‘颜如玉’,更有‘景如绘’。而且文学作品对自然现象的描写经过集中提炼夸张,并有作家的感受,因而更生动,更典型,更有普遍性,也就更有助于观象以知理。如大青龙汤所对应之象,类似天地郁蒸,欲雨不雨。由此我想到茅盾先生所写的散文《雷雨前》,那里面将雷雨前的郁闷,人们对雨的渴望,得雨的爽快描写得非常精彩。你这文学爱好者,对这该不会不熟悉吧?”张老师含笑看着青禾。& && &“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青禾以背诵作答,& & “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它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气。”& && &&&说到这儿,两人感到一阵燥热,吸进来的好象也“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气”,抬眼一望,发现空调不知什么时候已停机了。& & “可能又跳闸了。”张老师这几天对此已经习惯了,拿起扇子摇着。& & “老师”,青禾也打开自己的折扇:“今年为什么这么热呢?这在咱中医上有什么说法没有?”& & “有。《内经》有五运六气,是专讲气候与疾病的,二版教材还有这些内容。但文化大革命以后,就被取消了,本科生都没学过,你自然不清楚了。”& && &“那我得抽时间补上这一课。”& && &“按《内经》的运气理论,每一甲子有六戊年,主火运太过,今年正当一戊年,是戊午年,应火运盛而有余,该是‘岁火太过,炎暑流行’之年。”& && &青禾正翻着日历,听到这她随口就说:“哦,今年既然是‘炎暑流行’,那么中暑的该多了。”& && &“青禾,”张老师连连摇头,“咱们当医生的对事可不能象‘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式的那样简单推理。”& & “是,是。”青禾有点后悔自己的轻率,心想自己平常还挺好分析,不爱随声附合,今天这是怎么了,大概是热昏了头。& && &“你的推理,在古代,在不富裕地区,可能相符。而在现代,在富裕的地区,则可能相反。岁火越甚,反倒可能中寒者越多。”& && &“那原因是什么呢?”& && &“这多是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功劳’。室外越热,室内越凉,温差太大,转换太快,身体不能适应,因而发病。由于儿童抵抗力弱,这现象就更为突出。”张老师说着,递过来一张报纸:“你看看这条新闻。”& && &青禾接过报纸,见横栏大标题为--& && &“因空调过凉而致病,市儿童医院人满为患”,下面配有照片,长长的走廊上,摆满了病床,一排输液瓶映着寒光。& && &青禾想,当个医生还真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处留心。这要是早上看了报纸,也不至于说刚才那话。我这回可得好好分析分析,以冲淡刚才轻率给老师留下的印象。于是她说--& & “老师刚才所说‘岁火越甚,反倒可能中寒者越多’,我分析可能是这种情况:天气越是炎热,人们贪冷求凉的心情就越急切,相应的行为也就越过激,如空调温度过低、以冷水冲身等,这样得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 “你这分析得还入情入理,可当‘帝曰:善’三字。”张老师点头赞许道,“这才是医生应有的思维。炎暑时节却因寒致病,自古有之,因人们的性情古今并无太大的差异,暑天趋凉避热是人的天性,只不过现代的空调之类的设备更助长了此病的发作。”& & “那古代医家一定对此有论述吧?”青禾问。& & “不但有,而且论述得还很深刻。如明代医家张介宾将此类病称为‘阴暑’。他说:‘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症.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对于病因,也分析得颇有见地,据他观察,病因是人们‘畏暑贪凉,不避寒气’,虽然当时没有空调,但古人也有其它纳凉之法,‘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寒乍热,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导致阴暑。”& && &“看来不但空调,其它降温方法应用不当也可以导致阴暑。”青禾说。& && &“所以张介宾当时就认为‘凡病暑阳暑不多见,而阴暑居其八九’,--这是他从人的感觉好恶上进行分析的结果--他说:‘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则犯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 && &“看来古人说‘有快意于前,其末也必伤’不是没有道理的,刚才这个病人正是如此。那么中医认为暑季应该如何养生呢?”青禾问。& & “咱们中医讲究天人相应,顺乎天地之变,无违于天,无逆于时。与秋冬两季的收敛封藏相反,夏季是升发疏散的季节,就应该适应这个季节,在其时则须得其气,该受热就得受点热,该出汗就得出汗,甚至出点畅汗,才对身体有益--但这并不是说夏季可以不采取降温措施,任其高温中暑,关键是在调节温度时要注意把握一个度,热不致阳暑,冷不致阴暑。”& & “有人说中医是‘中庸之医’,或‘中和之医’,讲中庸之道,讲究对事物度的把握,不偏颇,不过激。老师所言可为这种观点作一个注解。”& & & & “对这观点我基本上赞同”,张老师头点,但接着口气一转:“但这是中庸主要是指治疗目的,而非指治疗手段。《内经》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指总的目的。其后所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耎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写之,寒者热之’,是具体的治疗手段,可见其则正与中庸之道相反,无不偏颇,无不过激。而治偏方亦偏,方偏药亦偏,用中医术语总结,是‘以偏纠偏’。到了暑天虽然该热,但热的过分,即是气候反常,即仲景在《金匮要略》所言之‘至而太过’,这是一偏。”& & “空调风扇之冷,相对于气候之热,又是一偏。”青禾接上。&&“以冷之偏,纠热之偏,两偏相抵,而达到适度、中庸,则得养生之道,中庸之道,可以安然度夏。如果贪凉求冷--注意,这里之‘贪’,即是过激、过度、过分,亦成一偏--就可能导致身体的阴阳偏颇失衡,不偏于热而偏于凉,不病于暑而病于寒,成为阴暑之症。而针对患者之偏,就要用药物之偏来纠正。由于身体是受凉偏寒,所以就用偏于辛热的大青龙汤来纠偏。服了大青龙汤,驱出了阴寒之邪,身体之偏被纠正了,阴阳恢复平衡了,病也就好了。”
第六回上说易医论医经医易同源& && &学易经读医经医易有别& && &下午,青禾从收发室拿了一迭寄给张老师的信件,回到研究室,边拆边看。& && &实习几个月来,这都成了青禾每天的功课了。青禾已总结出这些信大概主要有这么几类:请开会的,请讲学的,请鉴定的,请入传记的,请当编委的,请题字题词的,请参加答辨的,求医问药的。& & “老师,”青禾剪开一个大信封,抽出一本杂志递过去:“您虽然退休,可人气之旺,不减当年。还有那么多的人掂记着你。”& && &张老师接过杂志,边翻边说:“是呀,看来一个人要退出历史台也不容易,虽然即使自己想退,甘心退,诚心退,但总免不了也有那么多人那么诚心地不放过你。咱院的胡老,已去世多年,可此类信件仍是源源不绝。”& && &“可见大家还是渴望看到您老一辈继续在历史台上表演,给大家以教益。这请您每一封信,就是给您提供一个机会。”& & “我的苦恼已经从缺乏机会,逐渐转变为缺乏节目。”张老师苦笑,“过去年轻时是表演欲强而苦无机会,开会去不了,投稿遭退稿--机会对不起我。现在却是机会太多,而没有相应的节目来充实这些机会,我又对不起机会。人生常常是这样的矛盾和无奈。我那些治疗经验,学术观点,已经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如果还逢机会就去表演,屡屡的炒剩饭,必然令人生厌。”& && &“ 哟,老师,”青禾又拆开一封信,“这有封请您参加医易学术研讨会的信,我真想参加这会,听听专家们有什么高见--孙思邈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嘛--可是我正在重复您那缺乏机会的苦恼。”& && &“那我就给你这机会。”张老师放下杂志接过会议通知看着:“对于当前的医易热,我有话要说。你给主办方的联系人回信,到时咱俩一同参加会议。”张老师眼光扫到通知末尾,“哦,这会是唐老邀我的,晚上我再给他通个电话。”& && &&&“老师,人家可是请您的,梢带上我怕不合适吧?”青禾不免心里虚怯。& && &&&“不但合适,而且必要,他们所请的老中医多年事已高,谁自己不带个徒弟保驾护航?”& && &“那我陪您去倒是减轻了他们的职责。以这理由去,似乎还有点心安理得。”& && &“你还可以发挥你的美术书法特长。”张老师欣赏着自己的女弟子,“我把你推荐到会务组,帮着他们布置布置会场,写写会标,写写通知,设计设计论文集的封面、版式--这样你不但心安理得,而且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当仁不让。”& && &&&“老师的话真赛过参芪,直补得我气虚变气壮,热血沸腾,筋节鼓荡。”青禾笑道。& && &&&“对于你这虚证,我虚则补之。”张老师话锋一转,“不过这次开会,我却不是去补气鼓气的。”& && &&&& && &&&“老师的意思是对医易不感兴趣?那您为什么别的会不去而要参加这会?”& && &&&“我虽然对医易不感兴趣,却对中医界当前医易研究的状况感兴趣。”& && &青禾想了想,说:“要是以法测证,您既然不是去补气鼓气,那么您是不是认为当前的医易研究状况有实证之嫌?也就是说有点偏激,有点过分?”& && &“当前的医易研究确实有些过热,有一面倒的倾向,看看杂志、会议的文章,连篇累牍,多是说易经如何高明,医易如何相关,易经对中医影响如何之大--似乎不拉上《易经》这张虎皮,中医就不能自立。”& && &“中医现在已是弱势,如果有《易经》这张虎皮来保一保,岂非更好?”& && &“问题是《易经》本身即类似毛泽东所比喻的纸老虎,安徒生所描写的皇帝的新衣。中医不受它连累就好了,何谈保护。”& && &“老师这话可有点惊世骇俗。”青禾禁不住的惊讶:“好多人捧为至宝的东西,让你一言横扫在地。别说别人,我都心痛。”& && &“我看你这心痛搞错了对象。”张老师笑道,“如果你看懂了《易经》,这心痛会不治自愈,《易经》就是高效的止痛剂。”& & “老师的话或许比《易经》还高效,刚才补气的效果多么显著,立竿见影,效若桴鼓。”& & “好,那我就先给你止止痛。我这发言还得请你作成PP,你老是这么心痛不愈,怕也作不好--这从那说起呢?--对,你找人算过卦没?”& && &“也算算过吧。”青禾想想说:“我考研之前,我妈拉着我找他一个同学给我算,扔了几回乾隆钱,得了一个卦象。他同学说,从卦上看,这姑娘考研的事,努力也未必成,不努力则必不成。你说这理不是明摆的嘛,何必再跑腿费事故弄玄虚地从卦上招惹。”& && &“那你参与的就是变化了的筮占”,张老师说:“所谓筮占,就是每次抽取一定数量的筮草,摆成卦象来推测事物未来的算卦方法。过去是抽筮草,现在多变为扔铜钱了。不管是抽草还是扔钱,都是为了得卦象。而《易经》,就是一部筮占的书。”& && &“不过我听说《易经》是部哲学著作呀?”& && &“书中或许有些早期零星的哲学思想,但断难称为哲学著作,”张老师摇头,“说它是原始的占卦记录可能比较接近事实。”& && &“如果不是哲学著作,我的心痛减轻了,十去其二三。”& && &“占卜这种巫术在世界各民族早期都曾普遍流行,所用的工具方法也五花八门。司马迁曾说:‘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中国商周时主要盛行龟卜与筮占。”& && &“那甲骨文该是龟卜之书了?”& && &“甲骨文虽多,但不能算书,之所以如此,在于工具的不同。”& && &&&“ 噢?为什么?”& && && & “筮占是每次抽取一定数量的筮草,排为卦象以测吉凶。若反复排列,则必然会有重复的卦象,最终终于会发现可以排成--并且仅能排成--不相重复的若干卦象。这过程若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公式运算,是一会就能得出结果的。即使你未学过排列组合,只要有耐心排摆下去,也终会演出六十四卦,当当演易的周文王,并无什么神秘。”& && &青禾回想中学学的排列组合,每次取若干元素,& && &“古人占卜后往往要与后来实际发生的事验证,得了与以前重复的卦象,更要参考前次之卦。为了方便而准确地找到前次的卦象,就促使筮者将各卦分类排序,以便索引。而筮占的比较规范的卦象正好提供了这个可能,于是经过多次、多种的尝试,终于形成了《易经》中按相对与渐变规则排成的六十四卦次序。不管当时排序者主观上出于什么动机,但客观上显示出一种数学上的变化规律,可看出有序性、循环性、和谐性,连续中的渐变性等。”& && &“我明白了,《易经》是因索引的需要而编排成了书。可龟占同样有这需求呀,为什么没成书呢?”& && &“这就决定于工具的区别了。”张老师比划着,“龟卜是在龟甲上烧灼钻孔,观察裂纹变化来推测吉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高低、手法轻重,龟甲质量等,其裂纹形态千变万化,一卜一象,万卜万象,无法重复,只能是卜一次说一次,不能与以后的龟卜比较,其间无法组成系统,故甲骨虽成千上万,亦只是庞杂无绪之一堆,不能成书。”& && &“我好象还听说有的少数民族有动物内脏卜,情况大概与龟卜类似,也难成书。看来还是筮占工具选得好,以至别的卜占法多消声匿迹了,筮占还存在到现在。”& && &“可这又引出了问题,”张老师接着说:“由于可以反复方便的的索引验证,早晚不免发现事实与筮占的预测并不一致, 筮占言凶而未必凶,言吉也未必吉。”& && &“那么占卜的人如何自圆其说呢?”& && &“于是有些机灵的筮者测事时,往往不再死扣卦象,而是更多地结合事理来加以灵活的解释。即使占得吉卦,也不能简单地断为吉,或许还要对当事者加以告诫。”& && &“还有这等事?”青禾感到新奇。& & “当然有。如据《左传》记载,鲁国季氏的家臣南蒯,想要背叛季氏,心里没底,求助于卦,结果占得了个坤卦,卦词为:‘黄裳元吉’,以为大吉,然未敢信,隐匿其事而仅以此卦请教筮占专家伯惠。这伯惠是机灵人,观其似有所隐,料非善事,不敢苟同。告诫南蒯‘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又将此四字分割开来,颇为繁琐地曲解了一通,说了百余字,来论证其告诫有理。 这与其是说卦,无宁说是借说卦来劝其勿行非忠信之事。”& && &“那这《易经》岂不是由测事工具变成了说理依据了?”& && &“是这样。”张老师点头,“筮者参考事理和当时的情势,采用任意断句,曲解词意,望文生意、析字谐音等方法,对卦之结果进行曲解或引伸, 实行共产主义原则,各取其所需,讲自己的一套。这种态度及手法,到了数百年后的《易传》,达到了极致,由对个别卦象之曲解附说,发展到对整个《易经》的曲解附说,由就事论事,发展到用以表达自己的一套哲学体系。《易传》实为一种系统地‘援易以为说’的作品。后世往往将《易经》易传合编为一书,你以为《易经》是哲学著作的原因大概就在此。”& && &“噢,原来如此,”青禾手抚着胸前,“我的心痛又轻一些,十去其半。”& && &“由于是援引《易经》说自已的一套,所以《易传》对《易经》并不恭敬,屡行曲解之事。例如《易经》随卦为‘随元亨利贞无咎。’按对卦爻本身排比归纳,加以甲骨卜辞佐证,应当断为:“随:元亨,利贞。无咎。”意为有利于占筮或占筮者。而《易传》硬断为‘随,元,亨,利,贞。’而加以曲解。”& & 青禾笑道:“那这作者必定是伯惠的亲传弟子,两人手法如出一辙,何其相似乃尔也。”& && &“不管是亲传再传三传以至于N传,伯惠的弟子可不止一个两个,”张老师说:“ 《易传》此例一开,效法者蜂涌而起,你《易传》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套上《易经》外套,那么我又何妨将我的想法用《易经》装扮,于是亦援易以为说。另有许多人出于对易之过于崇拜,对易求之过深,将许多后世才可能产生之思想向《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军请种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