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兰屯——据查,明永乐年间元年(1403),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孙、张两姓在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村庄起源(转)_故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8,223贴子: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村庄起源(转)收藏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村庄起源按:这是1982年的《故城县地名资料》的摘抄,也算是最近的历史,关于村庄起源部分:“据查”的有资料来源依据,可信度较高。“相传”的可能是口头的依据,再加上编写人员的描述,附会的很多。有如“辛庄”或“×辛庄”的“辛”不说成是“新”的减笔从音,而说成是取“辛勤、辛苦”之意。有如东、西曾官屯有“七行”《资料》也未描述,大马庄中不讲“赵庄”,何刘屯是由何官屯和刘官屯的合称也没讲,于刘洼的前洼和后洼起源也没提,外村对盐厂的说法“盐厂以滤盐为业,故定村名”反而写到盐厂村的起源中。对1963年后的运河西堤的迁村形成的村庄未提,尤其对建国后的某些小村并入邻近大队的历史讲的更不清楚。《资料》仍是故城县村庄历史唯一文字可查的资料。郑口公社(所辖村庄距离描述的0点,下同)郑口镇——相传,明朝初期,有一郑氏在此处运河上设摆渡口,时人皆称郑家渡口,后简称郑口。清道光12年(1832年)汰巡检移县丞驻郑口由太兴镇、西城镇、南镇、南甘泉、北甘泉五村组成,12000多人。石门——此村历史悠久,燕王扫北时秋毫无犯。原名十门村,因村前有十座大门,坚如磐石而得名,1940年改为石门村。距郑口东北4.3公里,374亩,172人。杨野庄——据查,明洪武年间(1368――1398),此处原是一家杨姓财主的场院,有七户佃农在此居住,因周围野草丛生,荒无人烟,成村落后,人们遂取名杨野庄。距郑口西南偏北1.5公里,824亩,363人。前沙岗——据查:明朝村东北角有一沙丘,因此村位于沙丘之前,永乐三年(1405年)取名前沙岗。距郑口正北偏西3.5公里处,2473亩,940人。五户——据查:明永乐二年(1404年),有一妪携五子来此定居,五子皆形体彪悍,人称五虎,加之村西有四株大杨树,故取名五虎四杨村。后官府为戒此村出强烈之人,命改村名五户村。距郑口东北偏北4.4公里,2664亩,1222人。徐庄——明永乐三年(1405年)一薛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名薛家庄。后薛氏族绝,村中大多是南甘泉徐家的佃农,遂改名徐庄。距郑口东南0.6公里,824亩,582人。五大院——据五大院1964年村史记载:明永乐三年(1405年),有秘、蔡、苏、沈、葛五户来此,修建庄院,遂取名五大院。距郑口东北偏南1.5公里,1369亩,1310人。葛村——据查,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前此村名张家园。明崇祯元年(1628年),有葛氏来此定居,户族渐大,遂将张家园改为葛村。距郑口西南偏北3.6公里,2475亩,805人。大野庄——据查,明洪武年间(1368――1398),此地荒野无主,芦茅丛生,山西移民来此定居后,取名野庄。此村北建小野庄(杨野庄)后,故称此村大野庄。距郑口西南偏北2.3公里,1687亩,585人。南沙窝庄——据查,明永乐三年(1405),有一移民自山东益都来此定居,因周围皆地沙土窝子,土地瘠薄,取名沙窝庄。1982年更名南沙窝庄。距郑口西南1.9公里,1313亩,474人。果子口——据查,明朝初年,此处原居郭氏四口人,时人惯称为“郭四口”,1368年郭氏人绝,人们谐“郭四口”之音遂改村名果子口。距郑口东南偏南1.6公里,978亩,604人。李庄——据查,此处是明朝李状元的佃户庄,故称李家庄,后简称李庄。距郑口正南偏东2.2公里,1269亩,701人。堤口——相传:清初(1644年),景州在村东修了一条防洪大堤,后洪水在此村处决口,故得村名堤口。距郑口西北偏南3.1公里,1873亩,589人。大马庄——相传:明崇祯元年(1638年)前,此处是故城地主马家的佃户庄园,后发展成村,遂取名大马庄。距郑口正北2.8公里,757亩,421人。小马庄——据查: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有几户从大马庄迁此定居,故取名小马庄。距郑口正北偏西3.1公里,1167亩,494人。张庄——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有一张氏从山西迁此定居,故取名张家庄,后简称张庄。距郑口东北偏北3.4公里,1123亩,598人。周辛庄——明隆庆元年(1567年),此处是大坛村尚书周世选的佃户庄取名周新庄。后双改为周辛庄。距郑口正西4.1公里,2040亩,598人。三坛村——据故城县志记载,明初此地有一座澹台灭明庙,周围三个村皆称澹台村,因此按顺序排第三,故取名三澹村。后将澹字写为坛。距郑口正西偏北2.1公里,1417亩,543人。二坛村——见上。距郑口正西偏北1.7公里,1820亩,747人。大坛村——见上。距郑口西北偏南1.2公里,1659亩,723人。王园子——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此处是帝君庙王家的菜园,故取名王园子。距郑口正北0.9公里,1017亩,718人。帝君庙——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此处原有一座关帝庙,移民迁此定居后以庙定村名,遂取帝君庙。距郑口东北偏南0.8公里,523亩,428人。后油坊——清顺治元年(1644年),有一王氏来此开油坊。村南帝君庙村也有一开油坊者,因此村居后,故取名后油坊。距郑口东北1.4公里,932亩,488人。后香坊——清顺治初年(1648年),此处原是一家制香的作坊,后制香作坊分成前后两处,取名后香坊。距郑口正东偏北1.7公里,222亩,252人。前香坊——见上。距郑口正东偏北1.7公里,314亩,518人。辛宅——据辛宅村史记载:此村原名东新庄。旧址在郑口三里处的孙坟(已泯灭)。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有个三品大员沿河南巡,路经此地,说东新庄无风水,于是村民迁至新址,易村名新宅,后改为辛宅。距郑口正东偏北2公里,1261亩,1258人。孟庄——清末,此村叫孟庄。因村中有棵大杨树长的旺盛,十里之外皆可望见。民国时武城县长路过此地,赞曰:“十里旺”,遂改村名十里旺。1946年土改时废,恢复原名孟庄。距郑口正南0.9公里,545亩,195人。前黄村——相传,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年)几户居民从他乡迁此定居,因周围村皆叫黄村,而位于师黄村前,故名前黄村。距郑口正北偏东5.1公里,1585亩,610人。夏家庙——据查,此村原有一座玉皇庙,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一姓夏的迁此定居,以庙取名,得名夏家庙。距郑口正北偏东5.7公里,380亩,171人。翟庄——据翟氏祖谱记载:此村原名史家院。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由方堑村(此村现以泯水,原村在秘孝子村东),迁来翟氏三兄弟,故名翟庄。距郑口东北偏北5.3公里,2644亩,1215人。杏基公社(0点)(大杏基)故城县西半部,距县府5.3公里,总面积31.8平方公里。冯杏基——据传,元朝此村属十里杏基,明永乐二年(1404年),由冯、屠二家大户行此定居,因冯氏族大,以姓氏定村名冯杏基。距公社正东0.8公里,耕地560亩,83年村民178人。大杏基——据查元朝时此地是一片大洼,居民们住在新建的宅基地上,定村名新基,后村落渐大,号称十里新基,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被洪水淹没,水过后人们把村名改为大杏基。耕地2605亩,83年村民1082人。齐杏基——据传,明初齐姓从山西迁此,为齐杏基。距公社正南偏东2.1公里,耕地1673亩,83年村民510人。翟杏基——据传,明末,此村名祝家村,清初被洪水淹没,只有一户姓翟的幸免,双因在十里杏基区域之内,故名翟杏基(年)。距公社东南偏北1.7公里,耕地688亩,83年村民323人。东高才——据查,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韩氏迁此定居,名韩庄,因村基高,一次闹洪水未被淹没,改名“高台村”,后有人说此处风水好,以后必出人材,遂改称高材,1949年简化为“高才”,为与西高才区分,故名东高才。距公社西北偏南3公里,耕地4756亩,83年村民1022人。后响沟——据县志记载,明朝末年,此村为响沟村,相传,此村原名胡庄,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年),被洪水淹没,村中间冲成一条沟,水大流急,响声闻于数里之外,洪水退后,重建家园,更名响沟。1958年建大队时,因在沟后,故名后响沟。距公社正北偏西1.4公里,耕地1655亩,83年村民466人。前响沟——见上。距公社正北偏西1.4公里,耕地1032亩,83年村民308人。陆黄村——据查,清朝末年,由老黄村(今师黄村)迁来一户姓陆的响马,经姓氏定村名陆黄村。距公社东北偏南3.3公里,耕地495亩,83年村民241人。贾黄村——据传,明洪武初年(1368年),距此村一里许,有一寺院,名“朝海寺”,故得村名一里黄村,明六世正统年(1436年),村中贾姓出一翰林,遂改贾黄村。距公社正东偏北2.6公里,耕地2964亩,83年村民1208人。秘黄村——据查,明朝末年,此村是本县五大院秘家的佃户庄,原名秘家院,后为和西边贾黄村呼应,清朝末年,改名秘黄村。距公社正东偏北3.8公里,耕地779亩,83年村民244人。师黄村——据传,明朝末年邻村皆称黄村,此村称老黄村,后姓师的成为大户,遂将村名改名为师黄村。距公社正东偏北3.8公里,耕地1248亩,83年村民419人。烧盆屯——据传,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此村烧盆的较多,得名烧盆屯(有遗址)。本村南是江江河的发源地。距公社西南偏北1.3公里,耕地2837亩,83年村民870人。北高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高氏奉旨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户,以其姓氏定村名高家庄,后简称高庄,1982年更名北高庄。距公社西南偏北2.7公里,耕地1177亩,83年村民522人。红旗——1958年本县建立农场,从郑口公社调出一部分男女青年在此安家落户,起名“青年农场”。1961年定村名红旗。距公社西南偏南3.5公里,耕地341亩,83年村民87人。后沙岗——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山西移民迁此定居后,因村南有一沙丘,而此村位于沙丘后,故名后沙岗。距公社东南偏北2.9公里,耕地1789亩,83年村民759人。红庙——据县志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名杨庄,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闹洪水冲来一个木神,为此用红砖建龙王庙一座,故改村名为红庙。距公社西南偏南3公里,耕地3556亩,83年村民956人。
承办方:丽江市体育局 丽江斐瑞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赵行公社(0点)故城县中南部,距县政府8.9公里,总面积28平方公里。赵行——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赵廷杨、赵文丙、赵文华弟兄三人定居于此,称赵家行,1964年简称赵行。耕地758亩,83年村民321人。兀兰屯——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孙、张两姓在此落户,因这里是官府屯田之地,故名“兀兰屯”。清朝光绪25年(1899年),将屯分为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片管理,仍为一屯统辖,1945年又将四片改为四个独立行政单位,仍沿袭原名兀兰屯至今。距公社正北偏西4.9公里,耕地7567亩,83年村民2634人。范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姓范的定居,定名范庄,1982年改称北范庄。距公社正北4.9公里,耕地334亩,83年村民103人。杜坟——据传,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姓杜的官员葬于此地,故名杜家坟,后来有邓、范二姓迁此仍沿袭杜坟之名。距公社正北3.9公里,耕地271亩,83年村民166人。五股河——据查,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迁民在此居住后,村内有五道沟,故名五沟河,后人们根据地形把沟改成股,称五股河,后分为东西五股河两村。距公社正北偏东4.4公里,耕地1886亩,83年村民1506人。刘堂——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收费地疫病流行村民死亡惨重,该村唯有王、李、刘三户幸存,名为小屯,后来刘家出钱在村西建一庙堂,香火兴盛,遂改名为刘堂。距公社西北偏北3.2公里,耕地4380亩,83年村民1880人。刘古庄——据传,此地原住一家姓刘的,名刘庄,明朝永乐(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又迁来几户,因刘姓最古,遂叫村名刘古庄。距公社正北偏西2.8公里,耕地1798亩,83年村民991人。温庄——据传,明成祖时(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温氏弟兄三人定居于此,叫温家庄,后称温庄。距公社正北1.9公里,耕地604亩,83年村民526人。刘辛庄(明刘庄)——据传,此村原名刘家均,明末村东运河决口,知县来此察看,问及此村要名,云不雅听,遂赐名刘辛庄,1982年改名为明刘庄。距公社正北偏东3.1公里,耕地435亩,83年村民356人。芦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此地瘟疫流行,居民病死很多,只有一户姓芦的幸存,故名芦庄。距公社正西偏北1.9公里,耕地1429亩,83年村民418人。西排——据传,明朝运河在此处常决口,于是人们打木桩加固,从此再没决口,渐有人定居成村。为区分西邻的夏庄,称东夏庄,1947年分为东西两村,此村称西排。距公社东北0.4公里,耕地1429亩,83年村民418人。东排——此村称东排。距公社东北0.5公里,耕地1021亩,83年村民644人。夏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姓夏的居住于此,故以姓氏定名小夏庄,后简称夏庄,1982年更名西夏庄。距公社西南偏北1.8公里,耕地1281亩,83年村民501人。后排——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此村人大部分染病而死,唯钱夏二姓幸存,故起名钱夏庄,惯称前夏庄至1930年渐发展成前后二道街,此街人惯称后排。距公社西南偏北0.5公里,耕地1197亩,83年村民504人。前排——同上,为前排。距公社西南0.6公里,耕地1396亩,83年村民539人。寨子——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姓李的在此定居,故起村名“李家行”后来运河决口,人们用木桩围了一个寨子,防过了洪水,从此便改李家行为寨子。距公社东南偏南0.7公里,耕地811亩,83年村民674人。西曹官——据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1403年),因遭兵燹,此村只剩下姓杨的和一户姓曹的,故以姓氏定名为曹官屯,1946年划分为两个村,西为东曹官屯。距公社西南偏南3.2公里,耕地2326亩,83年村民862人。东曹官——东为东曹官屯。距公社西南偏南3公里,耕地2907亩,83年村民956人。齐庄——据传,明永乐(1403――1424年)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齐龙、齐虎、齐豹弟兄三人到此定居冠以姓氏定村名齐家庄,后称齐庄,1982年恢复旧称齐家庄。距公社西南偏南4公里,耕地1302亩,83年村民724人。小街子——据传,明朝期间,运河东岸甲马营有大街道,商业繁荣,因此村与甲马营隔河相望,同是住户少、街小,故得名小街子。距公社西南偏南3.9公里,耕地726亩,83年村民614人。高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高才富从山东高密县高家务迁来定居,以姓氏定村名高庄。距公社正南偏西3.1公里,耕地1348亩,83年村民730人。孟古庄——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庙中蛟龙碑记载,此村名孟古庄。距公社正南偏西2.2公里,耕地1602亩,83年村民1068人。小庙公社:驻邢庄(0点)故城县北部,距县政府17。8公里,总面积38.89平方公里。邢庄——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邢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定村名邢庄。距邢庄正北偏西2.5公里,耕地1650亩,83年村民781人。大杨村——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从山东益都县石杨村迁来三户姓马的定居于此地,为沿用故里之名,定村名大杨村。距邢庄正北偏西2.5公里,耕地1650亩,83年村民781人。小杨村——据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该村原是故城(故城公社)王家的小庄,马姓是佃户,因马姓是从大杨村分居而来此地,故取名小杨村。距邢庄正北偏西1.6公里,耕地840亩,83年村民340人。吕疃——据传,明永乐三年(1405年),因此村呈方形,名方子村,后因吕姓渐多,自建一疃,冠以姓氏改村名吕疃。距邢庄西北偏南3公里,耕地2284亩,83年村民771人。北林子——据查,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几户姓朱的定居在一片树林子里,冠以姓氏定村名朱林子,后双因村南有李林子,故改名北林子。距邢庄西北偏南1.7公里,耕地1282亩,83年村民555人。楼子——据传,明朝中期,移民迁此后,以地理方位定村名西南庄,后来村庄民展很大,有人建楼一幢,居民渐改村名楼子村。距邢庄正北偏东1.9公里,耕地985亩,83年村民440人。万庄——据查,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此村为本县财主万家的花园,后居住的人渐多,故取村名万庄,1982年4月更名为万家庄。距邢庄正东偏北1.5公里,耕地1393亩,83年村民658人。太平庄——相传,清朝初期,有一位老人与其外甥给地主守看坟墓,当时称小庄。清末,一官吏路过此地见此处地势平坦,遂给此村改名太平庄。距邢庄正东偏北2.2公里,耕地302亩,83年村民159人。李庄——据传,明永乐三年(1405年)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入,居住此地,以姓氏定村名李庄,1982年更名为李家庄。距邢庄正东偏北3公里,耕地850亩,83年村民432人。南林子——据查,明永乐二年(1404年),一李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一片树林之中,故称林子村。因李氏渐多,后叫成李林子。为和北林子对称,清朝中期,遂改名南林子,相沿至今。距邢庄正西偏南1.9公里,耕地1593亩,83年村民498人。王庄——据传,元朝末年,此村名王家庄。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来姓王的弟兄三人,定居于此,仍袭用原名,后简称王庄。距邢庄西南偏南2.1公里,耕地1298亩,83年村民330人。西北化——据故城县志记载:隋大业七年(611年)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起兵漳南其两个儿子驻兵于此,扎南北二营,此营名北太子营。1945年北太子营双分二村,为和东、西化呼应,一名西北化,一名中北化,此村为西北化。距邢庄东南2.2公里,耕地1748亩,83年村民431人。中北化——见上。距邢庄东南偏北2.5公里,耕地2710亩,83年村民657人。小庙——据此村刘爷庙碑文记载: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有一御医刘守合死于此地,建庙一座,后有人迁此居住,遂取名小庙。距邢庄西南偏南4.2公里,耕地2653亩,83年村民861人。堤口——据苏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苏氏始祖由本县董学迁此居住,因村处朱家河(今沙河)东堤的一个摆口,故得名堤口,1982年更名北堤口。距邢庄西南偏南3.4公里,耕地1350亩,83年村民385人。乜宁村——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乜姓定居于此,因地处一片洼地,冠以姓氏定村名乜家洼。清中期,因遭水灾,人们为太平安宁,故改村名乜宁村。距邢庄正南偏西2.8公里,耕地1310亩,83年村民276人。刘阜村——据查,此村因地势低洼,刘氏迁此居住,取村名刘洼。清朝末年,人们盼望物阜民丰,故改村名刘阜村。距邢庄正南偏西3.6公里,耕地2460亩,83年村民684人。贾丰村——据查,此村原名贾洼,因地势低洼,贾姓大户而得名,清朝末年,人们为过好安乐日子,取得更多的丰收果实,以五谷丰登之意,故将洼改名为贡丰村。距邢庄正南2.1公里,耕地2970亩,83年村民789人。孙裕村——据查,此村原名孙家洼,因地势低洼,孙姓大户而得名。清末改名孙裕村。距邢庄正南偏西4.8公里,耕地1428亩,83年村民467人。
里老公社(0点)故城县东北部,距县府22.1公里,总面积52.3平方公里。里老——据查,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有一李氏携子孙来此居住,故称李老。后村渐大,李氏族灭,遂改村为里老。耕地5378亩,83年村民3300人。梁庄——据查,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此处有两个湮灭的村庄,后山西移民来此定居,取名两个庄,后改梁家庄,简称梁庄。距里老正北偏西5.8公里,耕地1523亩,83年村民588人。赵鲁屯——据德县县志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此处因是护卫军屯田驻地而得屯名,又因此屯地处赵鲁村附近,故名赵鲁屯。距里老西北偏北5.1公里,耕地2358亩,83年村民725人。后赵鲁——据存碑文记载:隋大业七年(611年),农民起义起义首领窦建德行辕驻此,昼,旌旗蔽日,夜,灯光夺目,遂此地称为照路村。后因此村赵姓多,改为赵路,因当时属山东辖,故以山东简称。改赵为赵鲁。发展前后二村,此村居后,故名后赵鲁。距里老西北偏北5公里,耕地863亩,83年村民490人。前赵鲁——见上。距里老西北偏北4.8公里,耕地1242亩,83年村民398人。刘庄——据德县县志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处,以姓氏取名刘家庄,后简称刘庄,1982年恢复刘家庄。距里老正北4.4公里,耕地1661亩,83年村民684人。皮婆屯——据德县县志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此处是护卫军屯田之地,又因引处居一皮氏老妪,故名皮婆屯。距里老正北偏东3.9公里,耕地4190亩,83年村民1496人。二南庄——因此村地处小马坊村南,称南庄。清中期,因南庄是金庄和南庄两个自然村合成的,遂得名二南庄。距里老西北偏北3.1公里,耕地1010亩,83年村民486人。小马坊——据《故城县志》记载:隋大业年间,此处乃起义首领窦建德屯兵养马之所,故名马坊。因村南有一大马坊,此处故名小马坊。距里老西北偏北3.4公里,耕地4820亩,83年村民1405人。焦麻庄——据查,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一焦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因此人脸生麻子,故人称焦麻庄,后改为焦庄,1982年恢复历史名称焦麻庄。距里老正北偏东2.2公里,耕地1629亩,83年村民589人。大马坊——据故城县志载:隋大业年间,此处乃窦建德养马之所,故名大马棚,后改为大马坊。距里老正西偏北4.7公里,耕地4862亩,83年村民1532人。朴庄——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山西移民迁此定居,以“朴素”之意,定村名朴庄。距里老正西偏南1.5公里,耕地1741亩,83年村民958人。西小屯——据德县县志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此处为护卫军屯田之在,而得屯名。因此屯地处德州西得名西小屯。距里老西北偏西0.3公里,耕地1546亩,83年村民702人。寒下——据查,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一年秋末冬初,洪水泛滥,淹没村庄,随洪水冲来一石神于此村叉路口处,故名寒叉,后演变为寒下。距里老西南偏北3.6公里,耕地2283亩,83年村民1147人。李鸭鹅——据传,此处乃窦建德(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养鸭鹅之所,名鸭鹅村。后李、刘、周三姓分居,此村姓李的居多,故名李鸭鹅。距里老西南偏北2.3公里,耕地944亩,83年村民344人。周鸭鹅——见上。距里老西南偏南2.7公里,耕地2090亩,83年村民1057人。刘鸭鹅——见上。距里老西南偏南1.9公里,耕地571亩,83年村民334人。
梧茂公社(0点)故城县西北部,距县府15.5公里,总面积24.2平方公里。杨梧茂——据查,明永乐三年(1405年),杨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此处种梧桐树多而又茂盛,冠以姓氏定村名杨梧茂。耕地4442亩,83年村民1346人。北靠秃尾巴河。榆林——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从山西洪洞县耍孩村迁来一户定居,因此地有一片榆树林,故取名榆林村。距公社正北偏西2.4公里,耕地1279亩,83年村民410人。吴令史——据传,明朝时期,此村有一大庙,有个姓吴的当庙里的总管,后来他在朝里当了令史官,为纪念该人就以吴令史作为村名。距公社正北偏东3公里,耕地1722亩,83年村民543人。北张庄——据查,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从吴令史迁来一户姓张的定居,冠以姓氏取村名张庄。1982年更名北张庄。距公社东北偏北2.7公里,耕地851亩,83年村民230人。祁庄——据查,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姓祁的一家在此定居,后筑楼一座,取名祁家楼。清朝年间,村庄渐大,故废祁家楼,改称祁庄。距公社东北3.1公里,耕地1353亩,83年村民391人。马军寨——据故城县志记载:红巾军农民起义时,(1351――1368年),此村姓马的率众树栅,红巾军不能进入,职地图云,“崇岗茂林可以守御”。据传战国时期,因赵国兵马常驻此村,而村中姓马的居多,故名马军寨。距公社正西偏北3公里,耕地2346亩,83年村民808人。北芦庄——据传,明永乐三年(1405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芦姓一家定居于此,以姓氏取村名芦庄。因地处县境北部,后来惯称北芦庄。距公社西北偏北2.1公里,耕地1246亩,83年村民456人。霍梧茂——据传,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姓霍的定居于此,因此地种梧桐树多而又茂盛,冠以姓氏取村名霍梧茂。距公社正北1.1公里,耕地1419亩,83年村民471人。韩梧茂——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韩氏奉诏从山西洪桐行此占产立庄,开荒垦田,因此地种植梧桐树多而茂盛,冠以姓氏定村名韩梧茂。距公社正北0.3公里,属杨梧茂,83年村民150人。齐梧茂——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齐氏奉诏从山西洪桐行此占产立庄,开荒垦田,因此地种植梧桐树多而茂盛,冠以姓氏定村名齐梧茂。距公社东北0.7公里,耕地609亩,83年村民205人。庞庄——据查,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有一庞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定村名庞庄。距公社东北偏南3.3公里,耕地1016亩,83年村民409人。西京——据考,此村在元朝时期名“十里长村”。明燕王扫北后,村民绝迹,遂成“净村”。后来的山西洪洞县迁民在此定居,故雅化成“京村”。后该村分开,此居西头,故名西京村。距公社正西偏南2.3公里,耕地987亩,83年村民265人。东京——见上。距公社正西偏南2.3公里,耕地1104亩,83年村民303人。苏庄——据查,明朝末年,从董学迁来苏姓一家定居,以姓氏定村名苏院,后改名苏庄。距公社正西偏南1.6公里,耕地1744亩,83年村民492人。董学——据故城县志记载:该村原名十里长村。西汉初期,董仲舒曾在此教学,后名为下帷村,又名董学。距公社正东偏北1.4公里,耕地4017亩,83年村民1280人。
三郎公社(0点)故城县西北部,距县府13.9公里,总面积37.69平方公里。三朗——据故城县县志记载:辽延禧年间(1102――1110年),有石、张、芦三翁经常在此渔猎,问其姓名不答,问疑难之事即详为解。时人语曰:“若得事不爽,除非问三朗”三翁死后,时人念其详释疑难,豁达明朗,为其修祠立碑,并将此村定名三朗。耕地5100亩,83年村民2228人。西临清凉江。朱往驿——据查,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由清凉江乘船北巡经常在此停留休息,故名朱往驿。距公社正北偏东4.3公里,耕地6315亩,83年村民1936人。南鲁庄——据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1年),此处有几户鲁氏居住,取名鲁庄。后为和北边的北鲁庄区别,故更名南鲁庄。距公社东北偏南3.7公里,耕地1639亩,83年村民458人。河北召——据查,明永乐三年(1405年),此村是师召村的佃户庄。原名师召村。1949年改名河北召村(因村前有条小河,此村居小河之北)。距公社东北偏南2.2公里,耕地1176亩,83年村民403人。师召村——据师氏谱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有一师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那时此一带村疏人少,为召迁民来此定居,故名师召村。当时发展很快,嗔怪称十里长村,后仍叫师召村相沿至今。距公社正东偏北2.2公里,耕地1740亩,83年村民532人。居召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村原名齐召村,1920年因居氏族旺,遂改名居召村。距公社正东偏北3.2公里,耕地914亩,83年村民282人。蒋召村——据《蒋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东齐东县迁来蒋氏定居于此,冠以姓氏定名蒋家庄,后为和师召村相呼应,故改蒋召村。距公社正东偏北3.7公里,耕地3282亩,83年村民824人。贾召村——据传,清朝末年,此村是郑口贾氏地主的花园,那时名为花园召村。后改为贾召村。距公社东南偏北3.1公里,耕地1321亩,83年村民357人。辛召村——据查,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辛氏从山西迁此居住建楼一座,定村名辛家楼,后又有部分移民迁入此地,为慕师召村之名,改名辛召村。距公社正东偏南3.2公里,耕地524亩,83年村民122人。西高才——据查,元朝末年,朱氏在此定居开荒屯田,故名朱家屯。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洪水泛滥,因此地较高,没有淹没,故改称西高台,后人认为此地风水好,久后必出人材,所以又定名西高才,相传至今。距公社正南偏西3.5公里,耕地1992亩,83年村民718人。韩庄——据查,清康熙三年(1664年),此村有杜姓在此居住,名杜家院。后韩氏搬来此地,家族渐旺,故改村名韩庄。距公社正南2.2公里,耕地1145亩,83年村民321人。尹里——据传,明燕王扫北时,因战乱,有一李氏在此地隐居,取村名隐礼村。后有尹氏从山西洪洞迁来此处定居,局势稳定隐礼为尹里村。距公社东南偏南2.3公里,耕地3799亩,83年村民1087人。北岭踪——据查,明永乐三年(1405年),从太原府祁县劝农屯迁来田、肖、郭三户在此居住,当时这里有一土山,土山南边有一村庄,叫南岭踪,因此居土山之后,故名北岭踪。距公社东南偏北4.3公里,耕地2311亩,83年村民741人。南岭踪——据查,明永乐年间,此村北有一土山,逢阴天时,土山时隐时现,在此定居者,皆称此为岭踪。因该村位于土山之南,故名南岭踪。(年)。据(年)。距公社东南偏南4.6公里,耕地4271亩,83年村民1357人。
房庄公社(0点)故城县西北部,距县府11.9公里,总面积36.8平方公里。房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前此处荒无人烟,房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定村名房庄。耕地1269亩,83年村民761人。吴梧茂——据查,明崇祯元年(1628年),从山西迁来吴姓定居于此。因东距大梧茂较近,故名吴梧茂。距公社西北偏北1.5公里,耕地1853亩,83年村民485人。大梧茂——据传,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因此处种梧桐非常茂盛,故名梧茂。明末李氏渐多,故改为大李梧茂,后简称大梧茂。距公社正北偏西1.3公里,耕地2142亩,83年村民690人。刘庄——据此村刘氏传说:该氏始祖在明正统元年(1436年),由河间府卧佛堂迁此定居,经姓氏取名为刘家庄,后简称刘庄。距公社正北偏东1.5公里,耕地1010亩,83年村民298人。宋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定村名宋庄。距公社东北偏北2公里,耕地1081亩,83年村民394人。杨獐鹿——据查,清乾隆元年(1736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五户人家,杨姓居多,该村又南北獐鹿相距很近,冠以姓氏定村名杨獐鹿。距公社正北偏东1.4公里,耕地360亩,83年村民160人。北獐鹿——据传隋末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的太子在此养獐养鹿,号称南獐北鹿,以后成为村庄。居北的为北獐鹿。距公社正东偏北2.4公里,耕地3077亩,83年村民983人。南獐鹿——见上。距公社正东偏南2.1公里,耕地2095亩,83年村民912人。魏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两户姓魏的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魏庄。距公社西南1.3公里,耕地1764亩,83年村民536人。孙庄——据传,此村原名于家院。明朝末年,姓孙的由本县马厂迁入该村,于氏绝嗣,遂改为孙庄,1982年改为西孙庄。距公社正西0.4公里,耕地1185亩,83年村民383人。东宇屯——据传,清朝中期,一户姓宇的从山西迁此定居,以姓氏定名宇屯,191年分为东西二屯,东半部为东宇屯。距公社东南2.7公里,耕地1804亩,83年村民594人。西宇屯——见上。距公社东南偏南2.5公里,耕地2472亩,83年村民814人。乔庄——据查,明永乐二年(1404年),乔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以姓氏定村名乔庄。距公社东南偏北4.6公里,耕地1319亩,83年村民506人。小月庄——据村东有一大月庄,距此村很近,明永乐二年(1404年),山西迁民来此后,因户数少,随大月庄起名为小月庄。距公社正东偏南4.5公里,耕地774亩,83年村民158人。大月庄——据传,明朝燕王扫北后,此处只剩一家姓李的,那时村名叫大李月庄。后李氏绝族,其他姓氏陆续增多,故改称大月庄。距公社正东偏南4.9公里,耕地1282亩,83年村民361人。于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移民从山西洪洞迁入,因于姓最早,取名于庄,1982年改为北于庄。距公社西南偏南3.3公里,耕地2460亩,83年村民849人。北沙窝庄——相传,战国时期此处一片沙荒,后有人在此开垦,定名为沙窝庄,1982年更名为北沙窝庄。距公社正南偏西3.6公里,耕地507亩,83年村民147人。鹿豕——据东汉时期此处为帝王苑囿,养鹿、豕。后迁民来此后。定名为鹿豕。距公社正南偏西2.7公里,耕地3792亩,83年村民1428人。后吴村——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年),此处荒无人烟,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一家在此定居,以姓氏定村名吴村,后兄弟俩分居两处,逐渐形成两个自然村,1960年改叫后吴村。距公社正南偏东2.2公里,耕地1367亩,83年村民424人。前吴村——见上。距公社正南偏东2.5公里,耕地797亩,83年村民221人。潘屯——相传,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两户姓潘的定居于此,定名潘屯。距公社东南偏南3.5公里,耕地1937亩,83年村民549人。
庙灵公社(0点)故城县北半部,距县府12.8公里,总面积28.5平方公里。田小麻——据查,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从山西洪洞县迁一姓田的定居于此,因土地瘠薄,就以种麻为生,而麻长的很小,人们俗呼此地为小麻,借此冠姓氏取名为田小麻。耕地774亩,83年村民517人。新化村——据故城县志记载:隋大业年间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起兵漳南,自称夏王时其太子驻兵于此,得名太子营。清同治元年(1862年),此村形成两个自然村,因纳农业税两村时常混淆不清,于是将此村改名新化村(就是新村必有缘分招财发福、逢凶化吉之意)。距公社正北偏东3.1公里,耕地2694亩,83年村民653人。东化——见上,东太子营改名东化村。距公社正北偏东3.3公里,耕地3455亩,83年村民1031人。沙窝庄——据查,明永乐三年(1405年),一尹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此处多沙丘,建村于沙丘之下,故取名沙窝庄。距公社西北偏北1.7公里,耕地1544亩,83年村民491人。马庄——据查,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有马氏从本县大杨村迁此定居,以姓取名南马家庄,清朝末年改称马庄,1982年更名北马庄。距公社正北偏东1.9公里,耕地363亩,83年村民104人。大寒布——据传,隋末窦建德起义时,于窦堡筑宫建殿,自称夏王,吏部设在此村,称该村为大吏部。以后此村烧炭为生者渐多,遂改村名大寒布。(寒取义于白居易诗:“心忧炭贱愿天寒”之句)。距公社东北偏南2.5公里,耕地1974亩,83年村民1098人。小寒布——据传,该村原与大寒布这一村,唐朝初期,两村分开,因村小而取名小寒布。距公社东北偏南3公里,耕地511亩,83年村民244人。魏家院——据查,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此处是枣强县地主王印禄的庄院,一魏氏佃户在此定居,成村落后,以其姓取村名魏家院。距公社东北偏南2.6公里,耕地951亩,83年村民499人。陶户庄——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此村皆是刚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逃荒而来的民户,故得逃户庄,后讳“逃”字不雅,民户双以制陶器为生,遂改村名为陶户庄。距公社正西3公里,耕地1270亩,83年村民490人。十美——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年),因此村有五条胡同,而胡同南北两端各修有大门,故取名十门村。而郑口北也有一石门村。清末,人们为向往未来,过好美满日子,将村名改为“十美村”。距公社正西2.4公里,耕地739亩,83年村民193人。白小麻——据传,明朝初期,白氏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村,因此地他村皆叫小麻,以其姓氏取名白小麻。距公社西北偏南1公里,耕地1372亩,83年村民604人。周小麻——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见上,取名周小麻。距公社西南偏北1公里,耕地1021亩,83年村民448人。庙灵庄——据故城县志记载,此村原妙灵庄,传说明朝村中有个观音庙,永乐三年(1405年),田小麻有一卖酒老汉,担酒路过庙前,几次都撒掉,后来老汉第行至此,以酒祭之则不复撒,人们以为庙神有灵,遂将“妙”改成“庙”,故改村名庙灵庄。距公社东北偏北1公里,耕地1585亩,83年村民728人。碱场店——据查,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因此村大部分人练拳习武,又因在村西的官道上有几户开店的,遂取名战场店。因此村周围多碱地,清朝道光元年(1821)又改名为碱场店。距公社西南偏北3.9公里,耕地2535亩,83年村民751人。前孟疃——据传,明景泰六年(1450年),翰林学士孟宏佩来此教学,由他命名孟疃村。后此村分成前后两个自然村,居前者则为前孟疃。距公社西南偏南2.5公里,耕地1523亩,83年村民652人。后孟疃——见上,居后的则为后孟疃。距公社西南偏南2.2公里,耕地1336亩,83年村民523人。
辛庄公社(0点)故城县北部,距15.3公里,总面积43平方公里。西辛庄——据传,明永乐三年(1405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来此定居,定村名新庄,后村落渐大,此村分为东西两庄,遂改为东西辛庄,此村为西辛庄。耕地1855亩,83年村民925人。东辛庄——见上,此村为东辛庄。距公社东北1.2公里,耕地3572亩,83年村民1420人。窦堡店——据故城县志记载,隋大业七年(611年),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起兵漳南,筑堡于此,为犄角之势,后为村落,定名窦堡店。距公社正北偏西5.9公里,耕地2812亩,83年村民872人。高小营——据查,隋末,此地驻过窦建德的一小部分兵马,故起名小营,后高氏迁来定居,便叫成高小营。距公社正北偏东3.6公里,耕地2476亩,83年村民1048人。孙务——据《故城县志》和《辞海》记载,隋大业七年(611年),山东农民起义首领高士达北千余从在清河起义,以高鸡泊(饶阳店一带)为根据地,曾驻兵于此,这里是高士达办理书信之所,名高邮务。后因分村,孙姓居多,故名为孙务。距公社东北偏南3.1公里,耕地684亩,83年村民270人,东靠沙河。王务——见上,此村为王务。距公社东北偏3.1公里,耕地1027亩,83年村民537人,西临沙河。孟务——见上,此村这孟务。距公社正东偏北3.2公里,耕地931亩,83年村民451人,西临沙河。。东三务——见上,分村时因贾、于、李三姓居村东部,为孟务、王务、孙务三村呼应,故名东三务。距公社正东偏北3.9公里,耕地2387亩,83年村民958人。张小麻——据张氏祖谱载明末清初,一张氏在此处为官,由北京宛平县迁家于此定居。因当地百姓皆以种麻为生,而土地瘠薄,麻长的很小,呼小麻,冠以姓氏定村名张小麻。距公社西南偏北2.5公里,耕地1106亩,83年村民509人。侯庄——据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瘟疫流行,有一叫侯白马的幸免染疫,故以姓氏定村名侯庄,因青罕有一侯庄,1982年更名北侯庄。距公社西南1.2公里,耕地326亩,83年村民171人。李仙寨——据传,明朝此处有一穷人李拐子,颇有智慧,很象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成村落后,人们便把此处叫李仙寨。距公社正东偏南2.1公里,耕地2882亩,83年村民840人。东孙庄——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孙姓一家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经姓取村名孙庄,1982年更名东孙庄。距公社东南偏北3.2公里,耕地1884亩,83年村民700人。万小麻——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万氏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此占产立庄,以临村的小麻再冠以姓氏命村名万小麻。距公社西南偏北3.6公里,耕地2472亩,83年村民1179人。西临沙河。牛卧庄——据传,明永乐三年(1405年),一牛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此处原有一大沙丘,形似黄牛伏卧,冠以姓氏定村名牛卧庄。距公社正南2公里,耕地4044亩,83年村民1348人。崔庄——据传,明永乐三年(1405年)崔、贾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居住,以姓氏定村名崔贾庄,后贾姓渐无,故改村名崔庄。距公社东南偏南3.4公里,耕地2257亩,83年村民789人。东高庄——据此村原庙内钟文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高氏定居于此,以其姓氏定村名高庄,1982年更东高庄。距公社东南偏北3.8公里,耕地1065亩,83年村民397人。北官庄——据传,明朝初期,此处是官府的庄园,故名官庄,因骑马寺村南有一南官庄,此村居北为北官庄。距公社西南偏南3.9公里,耕地3583亩,83年村民1421人。
夏庄公社(0点)故城县东北部,距县政府20.9公里,总面积40.7平方公里。夏庄——据故城县志,明万历六年(1578年)二月所立夏公墓碑文载:该村夏光显教学山东潍县,其弟子有三进士,于是夏公位冠儒林,声施后世,为纪念夏光显,故取名夏庄,耕地4604亩,83年村民1949人。丁庄——据查,元朝此处茂林蔽天,时有野兽出没伤人,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有丁氏父子设机捕兽,遂称这里为丁家寨。后改名丁家庄,于解放初期简称丁庄。距公社正北偏西4.8公里,耕地1870亩,83年村民772人。瑞谷村(张庄)——据查,明朝初期该地有个赵氏官宦人家,在家门旁石头下掘出一本农事书。此家按书上技术种谷,谷生二穗,因厅呈于官府,遂赐名瑞谷村。1956年因该村张氏渐多,更名张庄。1982年恢复历史村名瑞谷村。距公社西北偏北4.1公里,耕地1202亩,83年村民494人。马庄——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年),马氏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地定居,故以姓氏取村名马庄,1982年更名为东马庄。距公社西北偏北4.1公里,耕地2370亩,83年村民940人。小沼村——据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此村建龙王庙碑文载:此地是一片沼泽地,芦苇丛生,丁家寨时常来人捉虾捕鱼,后相继有人迁此定居,取名筱沼。后人便于书写,遂改为小沼。距公社正北4公里,耕地2387亩,83年村民1114人。小化村——据查,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前此村名二十里铺,因距故城县衙二十里而得名,后人为效大化村名,遂改村名为小化。距公社正北偏东3.3公里,耕地3048亩,83年村民977人。滩头——据查,此地低洼易涝。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故城东运河决口,洪水冲击泥沙于此,水过后山西移民迁此,居住在戈壁沙滩,遂取名滩头。距公社东北4.5公里,耕地2136亩,83年村民734人。坟台——据传,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故城岳王庙东运河大堤决口,洪水淹没村庄,唯村南坟堂高台未淹,故取村名坟台。距公社东北偏南4.9公里,耕地3011亩,83年村民1247人。刘庄——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年),刘氏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立庄定居,以其姓氏取村名刘庄。1982年更村名庄子刘。距公社西北2.7公里,耕地540亩,83年村民165人。大化村——据查,元至正四年(1344年)某僧到此,众仰其教,捐款建宇。为纪念此事,取村名大化。距公社正北偏西2.4公里,耕地2708亩,83年村民867人。河沟村——据查,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故城岳王庙东运河大堤决口,为防洪水在村南筑一大坝,洪水沿此流向东方,冲一大沟,后人居住沟旁,定村名为河沟。距公社正北偏西2.9公里,耕地2132亩,83年村民1115人。王桑营——据传,此村原名王合村,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疫病流行,大部分人染病而死,故称亡庄。后人讳“亡”字,1942年为和村东曹桑营呼应,改王桑营村。距公社东北偏北2.3公里,耕地478亩,83年村民180人。曹桑营——据传,清朝末年,此处是地主曹氏的桑园,佃户在此居住,定名曹桑营。距公社东北偏北2.7公里,耕地346亩,83年村民143人。丞相营——据县志记载,元朝末年,丞相也速曾在此安营扎寨,故取名丞相营。距公社东北偏南3公里,耕地650亩,83年村民177人。杨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有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其姓氏定村名杨庄,1982更名为东杨庄。距公社东北偏南3.3公里,耕地441亩,83年村民152人。型谷庄——据查,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邢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其姓氏取名邢家院。后邢氏族绝,改名邢故庄,清朝末年改称型谷庄。距公社西北偏南2公里,耕地3659亩,83年村民1104人。徽王庄——据县志载,明天顺元年(1457年),赐王子见沛在德、故一带,名徽王庄。成化元年(1465年),徽王封赐为庄名。距公社正东偏北2.1公里,耕地3649亩,83年村民1134人。龙凤店——据县志载,徽王赐名冷饭店。据传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徽王带娘娘到其庄园巡视时,曾在此处吃一顿冷食,赐庄名冷饭店,后人又寓龙凤呈祥之意,更村名为龙凤店。距公社东南偏南1.2公里,耕地2185亩,83年村民583人。罗小营——据传,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此地成为罗姓地主的庄园,后佃户渐多,发展成村,并取名为罗小营。距公社东南偏北3公里,耕地1687亩,83年村民634人。
小屯公社(0点)故城县东北部,距17.9公里,总面积26平方公里。小屯——据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此村原叫南兴庄,因被河水淹没后,仅小部分村民返回,故改叫小屯。耕地1854亩,83年村民836人。北袁庄——据袁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太学生袁筠奉旨在故城城北建袁家庄,帮名北袁庄。距公社西北偏北3.8公里,耕地1321亩,83年村民375人。小文庄——据传,此村原名秘家院,清朝中期,给秘家种地的文姓几家在此落户,因村东有一大文庄,故名小文庄。距公社西北偏北3.2公里,耕地859亩,83年村民253人。北郭庄——据传,清初从郭庄、陈庄迁姓郭的定居于此,取名小郭庄。为区别于村南八里的郭庄,1958年更名为北郭庄。距公社西北偏南2.4公里,耕地270亩,83年村民97人。大文庄——据传,清顺治元年(1644年),文姓从他乡搬迁于此,以姓氏取名文庄。后为与小文庄区分,故改大文庄。距公社西北偏北2.3公里,耕地1362亩,83年村民468人。十里铺——据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这里有几家店铺正处在故城通往景州的官道上,又因距故城县衙十里,故取名十里铺。距公社正北偏西1.6公里,耕地3197亩,83年村民1318人。何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何氏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定村名何庄。距公社正西偏北3公里,耕地4170亩,83年村民1406人。陈庄——据陈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九年(1411年)十月,陈宗敏奉旨来河间、景州、故城巡视,驻于此地,以姓氏定村名陈家庄,后简称陈庄,1982年更名东陈庄。距公社正西2公里,耕地1069亩,83年村民396人。复立村——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慕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取名为慕庄。1942年日寇侵华时把村烧为废墟,1946年重建家园,建立新村,改名为复立村。距公社正西偏南1.8公里,耕地401亩,83年村民138人。桑塘——据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桑姓从山西迁此后建一祠堂,故称桑堂,后雅化为桑塘。距公社正西偏北0.6公里,耕地832亩,83年村民413人。胡别王——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胡中原一家,因此地是一片旧窑洼,冠以姓氏定村名胡窑洼。清乾隆南巡返京路过这里,村民送别讨封,赐名胡别王。距公社东北0.5公里,耕地1170亩,83年村民597人。裴别王——见上。距公社东南偏北1.3公里,耕地1862亩,83年村民596人。贾别王——见上。距公社正东偏北1.3公里,耕地1839亩,83年村民582人。南郭庄——据郭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郭敏次子从本县北岭踪迁来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郭家庄,为区别于村北八里的小郭庄(今南郭庄),1958年改为南郭庄。距公社西南2.4公里,耕地467亩,83年村民141人。周庄——据县志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尚书周世选在此居住,故取名周庄。距公社西南1.8公里,耕地1064亩,83年村民363人。芦庄——据查,明末清初时和二屯同为一村,住在河圈内,由于河水泛滥成灾,迁至堤外,当时此村在二屯西头,所占土地指尖德州纪庄芦家的庄田,遂取名芦庄,但仍和二屯为一个行政村,至1946年始与二屯分开,沿用旧名芦庄,1982年更名东芦庄。距公社正南偏东2.4公里,耕地1218亩,83年村民663人。二屯——据传,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运河沿岸设立108屯所,为囤粮歇兵之地,因二屯是德州营第二屯所,故此得名二屯。距公社东南偏南3.1公里,耕地2644亩,83年村民1514人。
学特色小吃哪家好? 找苏味轩 包教包会 一费到底 学2送2 自己创业做老板!
原隰公社(新崔庄)(0点)(故城县西北部,距10.8公里,总面积36.7平方公里。新崔庄——1956年,前崔庄姓崔的迁此居住,故定名新崔庄。耕地539亩,83年村民245人。饮马河——据传,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时,曾在此村村北河边饮过马,故取村名饮马河。距公社东北偏北2.4公里,耕地1344亩,83年村民327人。后崔庄——此村位于清凉江东岸,崔氏居多,相传,明朝末年,村中河里有一桥,名崔家桥,桥边村为崔庄。后来分为前后二村,此村居后,名后崔庄。距公社正北偏西0.6公里,耕地1071亩,83年村民490人。前崔庄——见上。距公社正北偏东0.5公里,耕地510亩,83年村民282人。西原隰——据传,明朝初,此处为一片碱洼地,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年),有人定居于此,建村称原隰,而后在村东又建一原隰,此村居西,名西原隰。距公社正南0.5公里,耕地1093亩,83年村民400人。东原隰——见上。距公社东南1.2公里,耕地1346亩,83年村民428人。小李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有李氏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起名李庄。后来二人不和,兄长迁到东边,弟弟住在西边,名小李庄。距公社东北偏北1公里,耕地1290亩,83年村民618人。大李庄——见上。距公社东北1.4公里,耕地1033亩,83年村民389人。杨福屯——据查,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疫病流行,全村只有杨福祥一人免于死亡,后又建村称杨福祥屯,以后改为杨福屯,相沿至今。距公社正东偏北1.9公里,耕地1878亩,83年村民570人。新田村——1956年秋,卫运河在临清南决口,洪水过后,庞田村十六户居民搬迁于此,另建一村,名新田村。距公社西南3.5公里,耕地248亩,83年村民125人。后土营——据出土碾磨、锅灶遗址考证,春秋战国时期此地驻扎过军队,共建前后东西四个土营,现只有两个土营,此村为后土营。距公社西南偏南2.2公里,耕地1102亩,83年村民444人。前土营——见上。距公社西南偏南2.7公里,耕地2407亩,83年村民961人。西牟村——据查,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战乱过后,此村只剩下一户姓王的未被杀害,起名朱家大庄。明朝末年从外地又迁来部分住户,朱氏嗣绝,遂改名西牟村。距公社正南偏东1.7公里,耕地2436亩,83年村民929人。东牟村——据传,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有一尚书路过此村,命名东牟村。距公社东南偏南1.8公里,耕地1685亩,83年村民490人。白佛寺——据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在村西有个大寺院,院内有个汉白玉佛像,故名白佛寺。1965年“四清”时,大搞破旧立新运动,故改为建新村。后群众叫建新不习惯,仍称白佛寺。距公社西南偏北6.7公里,耕地2410亩,83年村民1369人。西临清凉江。庞田村——此村与陈田村本为一村,至清末庞氏户族发达起来,始建庞田村,相沿至今。距公社西南偏北5.1公里,耕地715亩,83年村民282人。车田村——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年),一车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处定居,冠以姓氏定村名车田村。距公社西南偏北5.3公里,耕地1162亩,83年村民466人。张长林——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张姓一家从三河县前曹村迁此定居,因此地树林茂盛,完以姓氏定村名张长林。距公社正南偏东3.4公里,耕地1096亩,83年村民360人。陈田村——据传,元朝一户姓郑的从浙江迁此定居种田开荒冠以姓氏定村名郑田村,至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又从冀州迁一户姓民法的,遂把郑田村改成陈田村。距公社西南4.7公里,耕地872亩,83年村民355人。李长林——据传,在明永乐元年(1403年),李义由三河县北曹桥迁此定居,此地树木长势旺盛,冠以姓氏定村名李长林。距公社正南偏东3.2公里,耕地2763亩,83年村民1280人。王长林——据查,明永乐年间,王氏从三河县前曹桥村迁此定居,当时这里树林子旺盛,定村名王长林。距公社正南偏东3.4公里,耕地1618亩,83年村民555人。赵长林——据传,明朝末年,由李官屯迁来一户姓赵的与三个长林为邻,故定村名赵长林。距公社正南偏东3.6公里,耕地463亩,83年村民116人。张田村——据查,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年),一户姓张的定居于现村东沙河边,名张田村,后被洪水淹没,洪水退后,仍袭原名张田村至今。距公社西南7.3公里,耕地1435亩,83年村民791人。
青罕公社(0点)故城县东北部,距县府7.3公里,总面积49.6平方公里。青罕——据查,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此处青草茂盛罕见,迁民在此定居后,定村名青罕村。耕地3994亩,83年村民2157人。千户庄——据查,明永乐年间,此处曾住过一个姓韩的千户官,后来人们习惯称千户庄。距公社正西偏北4.9公里,耕地5571亩,83年村民2047人。柴庄——据查,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柴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姓氏定村名柴庄。距公社西北偏北3.2公里,耕地2657亩,83年村民993人。裴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裴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姓氏取村名裴庄。距公社正北偏西1.6公里,耕地1338亩,83年村民531人。鲁庄——据传,此村建于宋朝,当时只有鲁、吉、罗三姓,因姓鲁的居多,故取名鲁庄。距公社正北1.7公里,耕地680亩,83年村民345人。北王庄——据查,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因村两头各有一座庙宇,姓王的迁此最早,遂称双庙王庄,1939年改成北王庄。距公社正北偏东2.2公里,耕地1031亩,83年村民523人。陈庄——据传,元朝至正26年(1366年),陈氏迁此居住,以姓氏定村名陈庄。距公社东北偏南2.4公里,耕地1051亩,83年村民484人。骑马寺——据查,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村有一寺院,名圣安寺。据本村现存“亮兵台”古遗迹考,燕王扫北时,曾在此处训练骑兵,后改为骑马寺。距公社东北2.9公里,耕地624亩,83年村民274人。周官庄——据查,此处原为官庄,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周姓迁此居住,冠以姓氏定名为周家官庄,简称周官庄。距公社东北偏南2.7公里,耕地1112亩,83年村民470人。白庙——据传,此村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7年),因村西有座白衣庙,故名白庙。距公社正西3.5公里,耕地4371亩,83年村民1433人。石槽——据传,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村边有一口水井,井旁有一石槽,供饮牲口用,官道上过往行人车辆在此休息,称此处为石槽,故成为村名石槽村。距公社正南偏西0.9公里,耕地1184亩,83年村民730人。南官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南官庄迁来一户姓李的定居于此后,仍沿用故里之名南官庄。距公社东北偏南1.4公里,耕地2980亩,83年村民1193人。侯庄——据传,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定居,属第十屯管辖。因在第什屯后,取名后庄,后将后改为侯,故名侯庄。距公社东南偏西1.8公里,耕地653亩,83年村民400人。于孝子——据故城县志载,元朝后期,此一带村庄皆称侯孝子(因元朝时期出一孝子侯秀得名),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有一于氏来此定居,为慕孝子美名,故名于孝子。距公社西南3公里,耕地614亩,83年村民266人。大刘孝子——据故城县志记载,见上,刘氏迁此后,称刘孝子,距公社西南偏南2.7公里,耕地2014亩,83年村民827人。刁孝子——见上。距公社西南偏南2.5公里,耕地2299亩,83年村民1273人。秘孝子——据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此地是大化村秘氏的场院,取名“秘场”,后为和孝子村呼应,取村名秘孝子。距公社正南偏西2.5公里,耕地831亩,83年村民533人。小刘孝子——见上。距公社正南偏西1.9公里,耕地788亩,83年村民446人。第什——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德州往西沿运河两岸分左所什屯,右所什屯,此村排次为第什屯,后简称第什。距公社正南偏东2.2公里,耕地1923亩,83年村民1497人。南王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王仲良在此居住,故以姓氏定村名,1945年顺北边还有王庄,为便于区分,遂将此村改为南王庄。距公社东南偏北2.9公里,耕地2615亩,83年村民1797人。李王庄——据传,该村建于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年)因此地住着李、王二姓,故定名为李王庄。距公社西南偏南4.6公里,耕地645亩,83年村民362人。刁南庄——据传,清朝初年,该村是由刁孝子村迁来的刁姓居民。因位于刁孝子南边,故名刁南庄。距公社正南偏西3.1公里,耕地1529亩,83年村民1107人。吴夏庄——据传,清朝末年,此村是大化村秘氏庄院,盖有供其夏天歇凉和看庄稼的房屋,故得村名夏庄。1955年因此村吴姓户多,遂改名吴夏庄。距公社正南偏东3.2公里,耕地520亩,83年村民409人。
故城公社(0点)故城县东北部,距县府14.1公里,总面积26.1平方公里。故城——解放前(1945年)一直是故城县的旧县城。隋开皇六年(586年)置东阳县,县治设于此,为此地初设县城之始。开皇18年(589年)东阳县改名漳南县,此处仍是县城。唐武德七年(624年)漳南县移至今山东省武城县漳南镇,此处始有“故城”之称,故城,漳南之故城。元朝复于故城设后劲,名故城县,县治所一直在故城,只到1945年当地解放,县政府设在郑家口后,不再为县城所在地。耕地8064亩,83年村民4790人。霍廖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有霍廖两户来此居住,故以姓氏立村名霍廖庄。距公社西北3.7公里,耕地1069亩,83年村民476人。赵庄,据邹姓祖传,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此处有赵氏居住,名赵家庄。明朝初年,又有迁民定居于此,仍用原名赵家庄,简称赵庄,1982年改名新赵庄。距公社西北偏北3.3公里,耕地1778亩,83年村民473人。戴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戴氏迁此居住,故以姓氏定村名戴家庄,简称戴庄。距公社正北偏西4.6公里,耕地2251亩,83年村民868人。大第八——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设立屯所驻扎兵士,屯所之地皆称军户,由德州往西沿运河左右各设五十四屯所,此村为德卫右所第八屯。解放后简称第八,因此村大于前村的小第八,故名大第八。距公社正西偏南4.3公里,耕地2059亩,83年村民1698人。小第八——该村历史上和大第八统为一村,1949年前后分开,因户少,得名小第八。距公社正西偏南4.5公里,耕地598亩,83年村民332人。马厂——据县志载明洪武年间,此处为河间府大仆寺养马处,1368年迁民定居于此,遂起村名马厂。距公社正西3.1公里,耕地3228亩,83年村民1530人。新庄——据传,明朝末年只有邢氏在此开铺谋生,名邢家铺,清朝年间,从故城迁来贾氏,人口逐渐增多,遂废邢家铺以贾氏定村名贾新庄,简称新庄。距公社正西偏南1.8公里,耕地2590亩,83年村民1043人。西万庄——据传,清朝嘉靖年间(1796――1820年),村南有一个万家祖坟,人们惯叫此村万庄,后分为东、西万庄,该村叫西万庄。距公社正西1.1公里,耕地207亩,83年村民109人。东万庄——见上。距公社正西0.8公里,耕地642亩,83年村民310人。张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张氏定居于此,故名张家庄,简称张庄。1982年更名东张庄。距公社东北0.3公里,耕地527亩,83年村民304人。后刘庄——据传,元朝年间,此处有刘姓在此居住,名刘家庄,明初疫病流行人们大都染病而死,后有时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仍沿用刘庄之名,1982年改为后刘庄。距公社东北0.7公里,耕地193亩,83年村民104人。三里口,据传,元朝末年和明朝初年,这里是通向德州和四女寺的官道口,因距故城县县城三里,故名三里口。距公社正东2公里,耕地1251亩,83年村民596人。
袁庄公社(0点)故城县东部,距县府22.3公里,总面积39.2平方公里。袁庄——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姓袁的在此定居,以姓氏定村名袁庄。耕地3184亩,83年村民1169人。大刘庄——据查,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刘姓一户定居于此,取名刘家村,衍生渐多,遂更名大刘庄。距公社正北偏西1.3公里,耕地1912亩,83年村民654人。西殷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部分移民定居在罗小营,繁衍日增,遂迁出一部分建新村,名南曹庄.后因一道之隔有个东殷庄,即更名西殷庄。距公社东北偏北1.8公里,耕地2164亩,83年村民818人。东殷庄——该村现存乾隆十七年(1752年)古钟记载:“德州西南殷庄。后为区分一道之隔的西殷庄,故名东殷庄。距公社东北偏北1.9公里,耕地534亩,83年村民182人。大曹庄——据传,明朝永乐五年(1407年),姓曹的兄弟二人搀扶母亲逃荒至此定居,后村庄发展渐大,遂取名大曹庄。距公社正北偏东3公里,耕地1336亩,83年村民500人。小曹庄——据查,清朝时期,有一户姓曹的从杨坞迁此定居,因附近有一大曹庄,而此村又较小,故得村名小曹庄。距公社东北偏南2.8公里,耕地942亩,83年村民406人。西第三——据传,此村原名第三屯,衍生众多,清朝末年,分为东西两居民事业,西边的名为西第三。距公社东北4.4公里,耕地1634亩,83年村民700人。东第三——据传,清朝末年,德州沿运河两岸设右十屯和左十屯。此村名第三屯。此村居东,名东第三。距公社东北偏南5公里,耕地1602亩,83年村民975人。芦家圈——据传,此村在清朝末年是德州纪庄官僚地主芦荫普的庄子,有四户佃户在此为其种地,以后成了村庄,因三面环河,起名芦家圈。距公社正东偏北.公里,耕地2587亩,83年村民1288人。胡塘——据传,古庙钟曾铸印此村明朝为古苏村,后因南运河近村段不断决口,时人以为鬼邪所致,故改名为“虎家塘”以镇邪,久而简呼为胡塘。距公社正西偏北2.5公里,耕地2305亩,83年村民748人。魏庄——据传,清朝末年,此处是德州魏家场院,佃户聚居,俗称魏家大院,后改为魏庄。距公社西北偏南2.3公里,耕地287亩,83年村民99人。潘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姓潘的在此定居,故名潘庄。距公社正西偏北1.1公里,耕地706亩,83年村民285人。骆庄——据查,汉朝时,玉田县骆良之妻李氏带二子逃荒到此落户,遂取名骆庄。距公社正西偏北0.7公里,耕地1991亩,83年村民892人。四新——据传,此村原名西庄,清朝中期在村郊兴建大寺院,后因年久失修,庙堂倒塌,仅余一座四位一体的小佛,故起村名四面佛,1965年四清运动破旧立新,改名为四新。距公社正西0.5公里,耕地1720亩,83年村民626人。小刘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有几户刘姓居住于此,故以村小人少,定名为小刘庄。距公社东北偏南1.5公里,耕地277亩,83年村民92人。杨坞——据查北宋时期,杨家将曾在此安营扎寨,后有个姓杨的在此定居,故名杨营,经多年衍生,信地分散,渐形在二片,北曰杨坞,南名杨湖,后居民把两个小村统称杨坞。距公社正东偏北2.6公里,耕地1742亩,83年村民698人。大第五——据传,清朝末乐,此村为右所第五屯,因后发展形成二村,大村为大第五。距公社正东2.8公里,耕地1556亩,83年村民747人。小第五——小村为小第五。距公社正东偏北4.1公里,耕地1114亩,83年村民487人。头屯——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有居民迁此后以烧砖瓦为业,取村名大瓦窑。至清朝末年,以运河为界,右边村庄,以序数命屯,该村为首,故废大瓦窑改名为头屯。距公社西南2.8公里,耕地1878亩,83年村民1027人。东王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年),由山西洪洞县迁一户姓王的定居于此,故以姓氏定村名王庄。1982年更名为东王庄。距公社西南2.1公里,耕地923亩,83年村民430人。田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田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户,以姓氏定村名田庄。距公社西南1.7公里,耕地410亩,83年村民241人。河北涯——据传,清朝末年,此村一部分系运河右所“南十屯”之第四屯,属德州管辖;另部属直隶,名曰河北涯,后来皆属河北统称河北涯。距公社正现偏东2.4公里,耕地1438亩,83年村民991人。第九——据传,清朝末年,属德州管辖,此屯系运河右所“南十屯”之第九屯,故名第九屯,解放后改称第九。距公社东南2.8公里,耕地1447亩,83年村民770人。
第七——南十屯的第七屯1947改称第七。距公社正东偏南2.5公里,耕地1557亩,83年村民799人。
饶阳店公社(0点)故城县西部,距县府12.7公里,总面积82.7平方公里。饶阳店——历史悠久,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西汉时期曾在此建复阳县,东汉废。北宋时置饶阳镇。据本村关帝庙碑文载,北宋初年(960年),此处有饶、杨二姓在此开店,故名饶杨店。明嘉靖年间,将杨字改为阳,故称饶阳店。耕地5093亩,83年村民2248人。西李官屯——据传,清朝乾隆44年(1779年),从德州迁来一户姓田的在此居住,冠以姓氏取名田庄。嘉庆四年(1799年)又以李官屯迁来一部分住户,因此村落在李官屯西边,故废田庄改名西李官屯。距公社正北偏东4.8公里,耕地723亩,83年村民305人。东镇——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李氏在此定居,后该人当了运粮官,故名李官屯,民国18年(1930年)分前后街,后街名李官镇,后来李官镇又分东西镇,此村为东镇。距公社东北偏北4.9公里,耕地1520亩,83年村民619人。西镇——见上。距公社东北偏北4.4公里,耕地1055亩,83年村民432人。李官屯——见上。距公社东北偏北4.6公里,耕地2706亩,83年村民857人。南马村——据查,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因此村是清凉江上一码头,故名码头村。后此村北二里又添一码头,故呼此为南码头。清凉江干后,遂将南码头改为南马村。距公社西北偏南5.1公里,耕地1932亩,83年村民775人。北马后——此地紧靠清凉江,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姓刘的在此摆渡谋生,因南二里有一码头此故名北码头。后来河道干枯,遂改称北马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分为前后街。此为后街,故名北马后。距公社西北5.6公里,耕地2051亩,83年村民858人。北马前此为前街,故名北马前。距公社西北偏南5.4公里,耕地1923亩,83年村民763人。东马村——据查,清乾隆24年(1759年),由北马村和南马村迁来刘、崔二姓来此居住,用故里之名定村名小马村,因此村地处南北马村之东,故改换东马村。距公社西北3.4公里,耕地554亩,83年村民191人。北仁庄——据传,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此处是太师李良放马场的拴马处,故定名北马桩,后人不满李良的不仁行为,改村名北仁庄。距公社正北偏西3.5公里,耕地2661亩,83年村民1027人。杨庄——据传,清朝咸丰末年(1861年),群众聚此租种白佛寺杨家的土地,俗称小庄上,后来发展成村,取名杨庄。距公社正北偏东3.1公里,耕地853亩,83年村民366人。黄官屯——据查,此地是官府屯田之所,明永乐(1403――1424年),这一带疫病流行,人大多染病而死,因此村仅有一黄氏幸免,冠以姓氏定村名黄官庄。距公社东北偏南5.3公里,耕地5850亩,83年村民1835人。黄草洼——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崔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因此地低洼,野草丛生,故定村名黄草洼。距公社正西偏北5公里,耕地747亩,83年村民309人。刘辛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刘辛二氏从枣强刘嘉会迁此定居,故以姓氏定村名刘辛庄。距公社正西偏北3.3公里,耕地1935亩,83年村民860人。薛官屯——据查,明朝初期此处是官府屯田之所,薛氏从山东登州迁此定居,冠以姓氏定村名薛官屯。(另据查,薛官屯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就有记载)。距公社东北偏北1.7公里,耕地5449亩,83年村民2028人。西曾官屯——据查,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有一姓曾的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冠以姓氏定村名曾家庄,后曾家出了一官人,遂改名曾官屯,后来又分东、西曾官屯,此村为西曾官屯。距公社正东偏北4.9公里,耕地1500亩,83年村民640人。东曾官屯——此村为东曾官屯。距公社正东偏北5.2公里,耕地2067亩,83年村民903人。朱辛庄——据传,此村原名韩辛庄。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由枣强朱平楼投亲来了一户姓朱的,家庭渐旺,遂改村名朱辛庄。距公社正西4.5公里,耕地1098亩,83年村民512人。杨辛庄——据传,此村原名大辛庄,清朝初期,因此村劫了皇纲,被官府用炮将村击平,村民多被炸死,唯有一杨氏幸免,故改名为杨辛庄。距公社正西偏北3.8公里,耕地1221亩,83年村民526人。西王庄——据查,元朝末年(1367年),疫病流行,此村只有一王氏幸免。后山西洪洞县移民增多,因姓王的是根底户,遂起名王庄,1982年更名为西王庄。距公社正西偏南1.8公里,耕地903亩,83年村民332人。南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有一南氏佃户来此居住,名南庄。距公社东南偏南1.5公里,耕地1350亩,83年村民509人。焦庄——据本村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制古钟文载,此村原名桥王庄,明朝初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焦氏在此居住,故改名焦庄。距公社正东偏北2.9公里,耕地1601亩,83年村民589人。西丁庄——据此村钟文载,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此村丁氏居多,名丁庄,1982年更名西丁庄。距公社正东偏南3.1公里,耕地738亩,83年村民316人。于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于大用从山东莱阳县迁来此处立庄,故以姓氏定村名于庄。距公社正东偏南3.7公里,耕地830亩,83年村民308人。曹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年间,一曹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故以姓氏定村名为曹庄。距公社正东偏南3.7公里,耕地1595亩,83年村民615人。徐庄——据此村嘉靖年间铁钟文载,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一徐氏在此定居,渐成村落,1982年更名为西徐庄。距公社正东偏南4公里,耕地424亩,83年村民152人。西袁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年间,山西迁民来此,渐成村落,因袁七志是此地根基户,故名袁庄,1982年更名为西袁庄。距公社正4.7公里,耕地1565亩,83年村民577人。扈庄——据传,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年),一扈氏从枣强县扈嘉会村迁来定居名扈庄。距公社正东5.1公里,耕地1409亩,83年村民392人。时庄——据查,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时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开荒屯田定名时庄。距公社正东5.6公里,耕地1324亩,83年村民628人。盛树林——据传,唐朝初年,此处树林茂盛,后有人定居于此,定名盛树林。距公社正西偏南4.6公里,耕地1686亩,83年村民654人。水东屯——据查,因村中无甜水,原名苦水屯,清朝末年,一县官路经此村,认为村名带苦字不吉,根据村西有一大坑,坑长年有水,便改村名为水东屯。距公社西南偏南4公里,耕地2892亩,83年村民1276人。子路——据查,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年),有一巡抚进京,路经此处,停轿为炊,于是假官赐福,定“止路”村之名,意在留存官气,宝贵不去,因止路与孔丘弟子“子路”谐音,后又改为子路。距公社西南偏南2.7公里,耕地2848亩,83年村民1049人。杜庄——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迁民来此定居,成村落后,因杜氏家庭渐旺,故名杜庄。距公社西南偏南2.9公里,耕地957亩,83年村民273人。郑庄——据传,清朝初期,此处是枣强县郑小营一个官宦的庄园,故名郑庄。距公社西南偏南2.4公里,耕地480亩,83年村民147人。宋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一宋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以姓氏定村名宋庄,1982年改名宋杨庄。距公社正南1.9公里,耕地2070亩,83年村民799人。吴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吴氏奉诏从山东莱阳迁此定居,以姓氏定村名吴庄。距公社东南偏北2.8公里,耕地2841亩,83年村民1007人。冷五头——据传,明朝初期,此村是由原泯灭村庄五方镇街头巷尾集聚而来的村民,故取名五方头。后因姓氏形成冷、高、常五方头三个自然村。1956年三村合一村改称冷高常村。距公社西南5.4公里,耕地1783亩,83年村民867人。高五头——同上。常五头——同上。
武官寨公社(0点)故城县西南部,距县府13.9公里总面积74.9平方公里。武官寨——据查,明洪武年间(1368年),山西移民迁此定居后,有武官在此镇守,安营扎寨,故取名武官寨。距公社偏.公里,耕地2030亩,83年村民1084人。西孟庄——据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孟氏从山东迁此立庄居住,以其姓氏取名孟庄。后村落渐大,以村坑塘为界,分为两村,此村为西孟庄。距公社正北偏西3.4公里,耕地1530亩,83年村民498人。东孟庄——此村为东孟庄。距公社正东偏东3.4公里,耕地1748亩,83年村民494人。前屯——据传,明朝永乐(1403年),山西洪洞县迁民来此立庄垦田,建有若干居民点,村西南角为尹家行,东北角为张家行,西北角为赵家行,这几处为一村,统称大阜屯,分前后两屯,此为前,称前屯。距公社东北偏北4.3公里,耕地2350亩,83年村民675人。后屯——此为后,称后屯。距公社东北偏北4.9公里,耕地3216亩,83年村民1050人。马庄——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一马氏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定居,以姓氏名村名马庄。距公社东北5.3公里,耕地2102亩,83年村民792人。杨五头——据传,明成祖时,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行来此处,在古漳河的五个码头上当航头,乡民呼之为杨家五航头。1954年简改杨五头。距公社正西偏北6.2公里,耕地2749亩,83年村民925人。王尧头——据查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从山西洪洞县迁一姓王的在此定居,因古漳河(清凉江)码头称为航头,此为王航头,后来雅化为王尧头。从事航业,故叫航头,后改航头为尧头,冠以姓氏取村名段尧头距公社正西偏北5公里,耕地1150亩,83年村民540人。段尧头——姓段的为段尧头,同上伙为一村。距公社正西偏北5公里,耕地亩,83年村民180人。冯庄——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冯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姓氏定村名冯庄。距公社西北偏南4.6公里,耕地316亩,83年村民164人。苏庄——据查,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张氏奉诏从洪洞县迁此,后因生活贫困,成为苏翰林的庄子,故名苏庄。1982年更名新苏庄。距公社西北偏南3.6公里,耕地440亩,83年村民256人。武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武姓在此定居,定村名武庄。距公社西北4.3公里,耕地2345亩,83年村民809人。后花园——据传,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奸臣李良在此一带圈占土地48顷,内有十二里大的花园,花园之名由此而得,以后成了村名分前后花园居后的为后花园。距公社西北偏北2.3公里,耕地1385亩,83年村民433人。前花园——居前的为前花园。距公社西北偏南2公里,耕地1950亩,83年村民614人。北半屯——据传,明朝初期由山西洪洞迁来,因村庄形似壁障,而附近有两个皆叫半壁屯,此村又位于两屯之北故名北半壁屯,1949年简称北半屯。距公社正北2.1公里,耕地4328亩,83年村民1428人。西言村——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一王氏从山东莱阳后劲迁来定居,炊烟弥漫村庄,遂业名为晓烟村后为书写方便,改为小言村.因村东还有俩言村,1958年改为西言村.距公社东北3.2公里,耕地1360亩,83年村民385人。大言村——据传,明朝初期,王氏人莱阳达王庄迁来此地定居,选用故里之”达”字,又选用尘世人烟之“烟”字称达烟村,为书写方便改为大言村。距公社东北偏南3.5公里,耕地3026亩,83年村民1050人。东言村——据传,明朝初,山西移民迁此定居,有一家在村东建一砖窑,每逢刮东风,烟吹进村庄,人称烟村,后人叫白成言村,此村居东故取名东言村。距公社东北偏南4公里,耕地1737亩,83年村民539人。赵庄——据赵氏祖谱载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一赵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下迁此立庄垦田,以姓氏定村名赵庄。距公社东北偏南4.6公里,耕地1857亩,83年村民740人。刁庄——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刁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开荒种田,立庄后定名刁庄。距公社东北偏南4.8公里,耕地710亩,83年村民272人。张尧头——据传,明朝初期,张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在清凉江上作渡工,时人称张头,因临村皆称尧头,遂称张头为张尧头。永乐(年)。距公社正西偏北5.6公里,耕地870亩,83年村民382人。李尧头——据传,明朝朱元璋的将军李洪第五代孙,在此落户,因附近有一王尧头,故随之定名李尧头。距公社正西偏北5公里,耕地865亩,83年村民284人。尼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一万氏从山东莱阳县尼家庄迁此居住,后仍沿袭故乡之名,故名尼庄。距公社正西4.8公里,耕地651亩,83年村民330人。霍庄——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一霍氏从山西迁来此地定居,以其姓氏取村名霍庄,1982更名北霍庄。距公社正西偏北3.9公里,耕地996亩,83年村民490人。香炉坡——据传,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此村有座三官庙,庙内有个内金外漆的金香炉,故取名金香炉村,后金香炉被盗,追回来以后,香炉已破,遂叫村名香炉破。后觉破字不雅,故改为香炉坡。距公社正西偏北3.4公里,耕地2162亩,83年村民870人。孟村——据传,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有朱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名朱庄。后附近康庄和朱庄闹纠纷,说“猪”把“糠”吃了,迫使朱庄改名为孟村。距公社正西偏南3.2公里,耕地525亩,83年村民166人。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永乐青花瓷器鉴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