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其武总工程师出席中澳矿用救生舱和避难硐室技术合作交流会
时间:2011-03-30 3月29日,唐其武总工程师出席了在重庆煤科院召开的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与澳大利亚Modern现代(国际)能源公司矿用救生舱和避难硐室技术合作交流会,并作了讲话。澳大利亚COWAN公司和市能源投资集团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澳大利亚Modern现代(国际)能源公司详细介绍了澳方研发的1、2、3代矿用救生舱结构特点、设计理念、技术特征和实际应用情况,并对救生舱和避难硐室内成套设备性能、功用、达到的效果和使用方法作了简要讲解,随后,重庆煤科院介绍了自主研发的产品。 交流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澳方公司煤矿紧急避险产品技术先进、新颖,能较好解决我国救生舱和避难硐成套设备技术上的欠缺。会上,重庆煤科院与澳大利亚Modern现代(国际)能源公司就矿用救生舱和避难硐室开展技术合作达成了意向性意见。 唐其武总工程师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中澳双方在煤矿紧急避险技术方面的强强合作,他认为这次技术交流会开得很成功,通过学习、交流、探讨,使双方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感受到新技术在煤矿紧急避险方面的重要作用,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双方抢占煤矿紧急避险救生舱和避难硐室成套设备研发的技术前沿。唐总还向参会人员介绍了重庆市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装备情况,并向科研单位及生产厂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学习掌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设计产品的技术参数必须达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二是要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广泛开展国际间的合作,设计、研发出适应重庆地区煤矿的紧急避险装备;三是研发救生舱的同时,要注重不同容量避难硐室成套设备的研发。紧急避险装备的研发要在先进性与经济适用性方面找到平衡点,要注重产品的国产化率;四是高度重视救生舱和避难硐室成套设备的认证、测试工作,进入井下的产品必须要取得安全标志。 唐其武总工程师讲话 澳方推广新技术产品
【供稿部门:技装处】 【供稿:唐仁学】 【摄影:唐仁学】 【责任编辑:】携品牌和技术优势占国内煤矿安全设备制高点
———访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机械事业部总经理李志宏
2011年7月4日 中国工业报:深圳中兴新对公众来讲可能比较陌生,但是你们的子公司中兴通讯倒是耳熟能详的企业。此次深圳中兴新携自主研发的紧急避难系统解决方案亮相北京国际煤矿安全设备展,是不是意味着中兴新开始进军一个全新的领域?
李志宏:在这个领域,我们的名字确实很少被人提起。但不为外界所知的是,我们跟这个行业的渊源已久。中兴新是一家投资控股型企业,是国务院确定的520家全国重点国有企业之一。大家熟知的中兴通讯就是我们控股的子公司,现在它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早在2006年,子公司中兴通讯的中兴防爆PCS,就是同类产品中惟一一个通过国家煤炭安全“MA”认证的产品。从此,中兴新与煤矿企业就结下了不解之缘。2007年,我们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紧急避险系统项目团队,与国内甲级煤炭设计院合作,开始自主研发我们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解决方案。
所以,这次北京展的亮相并非意味着我们开始进军一个全新的领域,而是借此机会跟行业内的同仁分享我们在紧急避险系统上的研发成果与积累的相关经验,为中国煤矿安全保障系统工作尽一份力。
中国工业报:近些年矿难事故频发,伤亡惨重,而去年智利矿难成功的零伤亡救援,让人们记忆深刻,也带给我们一些反思。现阶段,针对煤矿安全国家都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对企业来讲,这些政策又带来了怎样的市场机遇?
李志宏:日前,国务院及国家安监总局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推动井下避难所发展的政策,要求在2012年年底前,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易燃发火矿井全部建设紧急避险系统,并建成一大批高质量、高标准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示范矿井;在2013年6月底前,全国所有煤矿全部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切实提高安全防护水平;2015年年底之前,全国所有矿井全部完成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工作。
根据保守测算,目前全国约有2万个煤矿和2万~3万家非煤矿山,可以估算出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总需求量在20万台,市场份额可能在4000亿元以上。由此可见,煤矿安全市场有着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向推动,这为中兴新正式进军矿井紧急避险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机遇。
中国工业报:作为公司战略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兴新在煤矿安全设备行业中的发展目标与定位又是怎样?中兴新将会提供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