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对新疆阿拉尔垦区三叶草夜蛾发生情况进行了持续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三叶草夜蛾每年均完整发生4代,各代的发生时期大致为:越冬代4月1日-5月20日,第1代5月21日-6月29日,第2代6月30日-8月5日,第3代8月6日-9月30日;全年蛾量高峰期多数出现在6—7月。历年5-9月的种群增长率是0.30,0.19,0.14,0.17,-0.14。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
||||||||||
|
|
||
|
|
||||||||||
|
|
|||||
|
来源:经管院 统稿:宣传部 学院始创于1996年,成立于2003年12月,是新疆南疆唯一培养经济、管理与法律方面专业人才的学院。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辅修专业教育、职业资格教育的多层次办学模式。 现有教职工10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55人,占比52.4%,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97%,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教师占比28.2%。教师来自全国“双一流”的48所高校,异缘率达91.51%。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留学回国人员11人,硕士生导师18人。有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名师;兵团首批有特殊贡献优秀专家;兵团优秀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政治思想工作者等。 学院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3个学科门类;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法学5个一级学科。农业经济管理、旅游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个校级重点学科,实施“八个一”学科建设工程(“1个规划”,“1个评价奖励制度”,“1个平台”,“1个论坛”,“1次国际会议”,“1部专著”,“1个国家重点或重大项目”,“1个硕士点”)的学科建设任务指标。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农林经济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设二级硕士点2个:作物经济发展、林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2个:农业管理、农村发展。 学院科研平台:1个研究院——新疆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2个中心——中美棉花产业合作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塔里木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7个研究所——南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南疆特色农业经济研究所、南疆社会发展与法律保障研究所、南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南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所、南疆理论宣传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南疆经济分析研究所;3个基地——检察理论研究基地、青少年维权基地、塔大—北京新禾丰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科研立项260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30多项,教育部与兵团项目近90项,横向课题10项,项目总经费1300多万元;CSSCI收录81篇、北大核刊260多篇,CPCI/ISTP/EI等收录83篇,出版专著41部,专利3项。 学院现有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财管旅管系、法律系、思想政治系5个系,农林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物流管理、投资学9个本科专业。学院实施经管类8个专业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复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通识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大学生社会实践及综合素质培养”计划。创建创新拔尖人才“农经实验班”。成功申报了研究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0余项。农林经济管理为校级重点特色品牌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和法学4个专业为校级综合改革项目,18门课程列为校级重点课程,各类经费232万元。在当地检察院、法院、国税局、上市公司、A级景区、星级宾馆等30多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华大学对口支援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同时不断拓展跟国内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空间,合作的领域辐射到学院的所有学科专业。推荐骨干教师到对口支援高校提升学历和培训学习。邀请对口支援高校专家学者来学院做交流或学术报告。每年选派10多名本科生赴台湾静宜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学习交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举办了中美棉花产业国际论坛、全国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研讨会、新疆兵团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研讨会暨兵团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年会,新疆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年会国内外学术会议。 学院致力于增强服务兵团、服务南疆、服务周边社会经济,采取各种举措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作为兵团第46个职业资格培训点,加入了“国际货运代理职业教育与职业发展集团”,成为集团理事单位;被兵团纳入“兵团中级电算化培训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点”、“导游资格考点”;筹办了塔里木大学双创学院;开展各类培训千余场,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人员近3万多人次。 学生管理实施“六大工程”(活力提升工程、综合素质培养工程、品牌活动建设工程、精准帮扶工程、优秀学子培养工程、学风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经管学子荣获全国自强之星2名,兵团自强之星3名。在各类科技、文体竞赛中获得国家级荣誉160余项,省部级荣誉350余项,校级荣誉不胜枚举。2017年获第十五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创造了1989年以来兵团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历史新高。“三下乡”社会实践立项200余项,深入到全疆各地,尤其是南疆四地州等400余个实践地点深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受益人群达20多万人;学生就业率92%以上,就业去向领域在企事业单位、国家***、考取硕士研究生、赴海外留学,个人创业等。 有三家知名企业为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师生提供了奖学金和奖教金: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北京“新禾丰”奖学金和奖教金;新疆库车饭店董事长范生高先生——“范生高”奖学金;新疆银龄大家庭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银龄天使”奖学金。 ——人才培养。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为导向,搭建两阶段教育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自主成才。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要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创新,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个打通基础,专业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科大类培养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为原则,实行两阶段培养,即通识教育+专业培养(“2+2”培养模式)。大类招生包含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7个本科专业。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限定在大类招生规定包含的相关专业内,以四年为基准学制,按8 个学期设计培养方案。第 1-4学期为通识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原则上包括全校通修课和学科通修课;第5-8 学期为专业培养阶段,课程设置原则上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特色课;学生修完2年(前4个学期)规定的通识教育阶段课程后,于第5学期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 大类培养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学生通识知识的教育,综合素质的培养,自2015年9月大类培养实施以来,学院开展各类学生素质拓展讲座64场,活动220余场,参与学生人次达28939人次。通过三年多的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明显的拓展,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生教育阶段,为促进学院和企事业单位间的产学研合作,深化研究生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步伐,我院与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积极合作,进行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并于2012年9月,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成功获批为我院首个自治区第三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为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开启新的篇章。 为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周边团场或企业等单位的调研活动,丰富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使研究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为增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争鸣;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共享科研资源优势,倡导健康的学习和研究风气,弘扬良好的学术道德,学院大力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院级、校级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学术论坛,为研究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近6年来,我院研究生参加自治区研究生学术论坛,立项7项,1项结题获得优秀,3项良好。 学院研究生在学业上不断努力,争取荣获各类奖助学金。近6年来,荣获国家奖学金5人、王新生博士奖学金1人、翔裕奖学金4人、恒蔬无疆奖学金3人、发表核刊及以上级别论文30篇。 ——科研及科技服务。自2003年经济与管理学院建院以来,我院国家级课题立项30余项,省部级课题立项80余项,校级课题近150项,科研经费达1100余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文章3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建院十五年间,我院科研立项、文章发表、专著出版呈逐年递增趋势,各学科发展迅速,获得省部级奖励逐年增加。申请专利六项,其中外观设计1项,实用新型5项。 ——对外交流合作。学院成立并举办了“一个研究中心,三方协议,四方论坛”。成立1个校级科研中心“中美棉花产业合作研究中心”;签署了三方协议(美国农工大学农经系、中国棉花研究所、塔里木大学);举办了“四方论坛”(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美国农工大学农经系、中国棉花研究所、塔里木大学),“中美棉花产业国际论坛”成功举办,社会效益超出预期。 ——文化建设。多年来,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青年发展为本,以创新求优势、以服务促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培育打造体现时代要求、富有特色的校园特色文化,大力弘扬与发展“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创建品牌效益,突出活动特色,拓宽展示平台,培养优秀人才,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012年10月,学院获得全国“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年,连续两年获得“兵团五四红旗团委”、年,学院连续两年被授予“兵团法制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获得兵团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多次荣获“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团委连续4年被评为“兵团五四红旗团委”,先后有4个支部被评为兵团优秀党支部。 在各类比赛中,经管学子斩获国家级奖项、省部级奖项、校级奖励不胜弥举。尤其是2018年,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特等奖,实现新疆高校“零突破”。“金蝶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院连续3年斩金夺银。“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连续两年获团体一等奖;新疆知识产权杯大学生知识产权竞赛连续两年问鼎冠军,多次取得二等奖;在塔里木大学首届文化艺术节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第二届、第三届蝉联第一名,第四、第五、第六届连续活动团体总分第二名。经管学院学子2人获全国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形成了常态化、机制化,富有特色的主体教育活动。突显了时代特征、突出了兵团特色、学院特色,通过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开展具有品牌影响力、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推动高校进一步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校园文化繁荣,营造校园实践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 ——社会实践。经济与管理学院致力于增强服务兵团、服务南疆、服务周边社会经济,采取各种举措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作为兵团第46个职业资格培训点,被兵团纳入“兵团中级电算化培训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点”、“导游资格考点”等;筹办了塔里木大学双创学院;开展各类培训千余场,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人员近3万多人次。 为了切实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学院自2005年起,学院分别与13团幸福城监狱、15团虹桥监狱、8团塔门监狱签订了帮教协议,并积极深入监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帮教活动。 13年来,学院共计赴监区开展帮教活动20余次,活动形式有慰问演出、体育比赛、捐赠图书、交流谈心、干警培训、政策宣讲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文/图 经管院 编辑:麦尔旦·穆合太尔) |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景县杜桥开发区***: ***:
版权所有:河北九强橡胶管业有限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