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劳保产品企业整体是如何管理的?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ID:china-crb)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们都在用中国的情况与国际的情况对比,去讨论中国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对比讨论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但几乎所有的讨论中都忽略了中国的特色与国际惯例的差别。也只用一些名词套用却忽略了这些名词的内在含意,忽略了产生这些名词背景的原因,因此在社会中造成了极大的误解和错判。但却对官方的政策制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各种行政调控对市场产生了逆向发展的引导作用,并一错再错的误导着中国的经济和民心。

我仅举几个常用的词,解释其中的定义和中国特色的差别。

这是个衡量房价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平衡市场价格与购买能力的比例,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市场房价的指数。

国际的房价收入比定义为:国民收入的中位数,每套住房面积的中位数与房屋价格的中位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之所以用中位数作为基础是不论奢侈性消费的情况 ,只兼顾社会的中位以下水平。

购买力的中位数是指居民的中位数收入水平,兼顾着中位数以下的消费能力,而不计算高收入者的消费能力。

房屋面积的中位数同样是指全社会住房水平的中位数标准,高于此标准的则为高消费能力。

房屋价格的中位数同样是指全社会每套住房价格的中位水平,而非指含高消费的特殊产品。

中位数坚持的是以社会中位水平的情况,以保护和兼顾低于中位数水平的家庭住房问题而不计算高消费的水平。

中国在计算物质指数时,同样把一般消费品纳入指数,而将奢侈品消费排除在外是同一意思。

但中国的住房价格却从未公布过中位数,而是使用的平均数。平均数的最大误导就是将高消费的水平并入其中而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误导。

当社会用平均数去计算收入水平时就大大的提高了平均收入的水平,而用平均房价时不但提高了房价的水平,同时忽略了低房价商品的存在并在市场引发涨价的恐慌。同时不使用住房面积的中位数也会提高了全社会的住房要求和标准,产生过度的追求。

2016年底的数据是全国平均房价超过万元的城市19个,其中平均房价超过2万元的城市9个,全国平均房价不到8000元/平方米,但中位数则不到4000元/平方米,相差近一倍。

2016年底长沙市(含区县)平均房价为7000多元/平方米,最低价2000多元/平方米,最高近30000元/平方米,但中位数不到4000元/平方米,大约也与平均数相差近一倍。

上海市最高房价为30万元/平方米,最低则只有2万多元/平方米,平均价约为/;美国:/;德国:德国经济周刊;日本:日本国土交通省;美国:;英国:BBC新闻;澳大利亚:澳洲统计局;中国内地:中国国家统计局六普数据、链家研究院估算,不包括房改以前单位分配的公房和小产权房

从中国人均的住房面积看也许许多人会比较乐观,但从户均面积看也许就没有那么乐观了,以户计算的住房面积情况在与国际的对比之中可知道差距巨大。

如扣除户均面积中所包含的公共分摊的建筑面积,就可知这个差距更大了。

也许许多人会认为这几年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会让情况发生巨大的改变,但实际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出现并越加严重,年轻人并非按户籍所在地居住,独居人口疯狂增长,这个情况也许会更加严重。

德国1960年时人口7300万人,但家庭个数为1900多万个,随着人口老龄化,到2010年全国人口增加了800多万人,增10%多为8100万人口,家庭个数则变为4100万个,增加了一倍多。且老人住大房,会为儿女回家留住所。年轻人的住房则小,但住房总量大大增加。户均人口从3.83下降到2.01。

中国的户均人口同样从80年代的人均3.89,下降到2.8左右,还在继续快速下降。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均在2.6左右,说明人口数与家庭户数的变化正在出现德国已出现的这种情况。

中国已出现了约7500万个独居家庭,过去的3年每年独居家庭都以30%的速度增长,其中约3500万个家庭是老年人的独居家庭,4000万左右为年轻人的独居户。但在中国户籍制度的统计中,许多独居年轻人的户籍仍在父母的户口本上,并不与父母同住,而是单独居住。中国户均住户面积的统计中并未将这些户籍未变的年轻人的独居计算在以户为单位的统计之中,因此这种户均面积的统计可能会更加恶化。

北欧独居户已达总家庭户的40%,西欧也在25%左右。但中国目前仅为6%左右,如上升到25%的水平则对住户的需求会大大提高,或几年之后出现德国成倍增长的情况。

从抚养率水平的提高看,这种老龄化和年轻化分居的情况只会越走越快,则户均面积的情况也不乐观。

3.套均面积:指每套独立计算的住房的面积,而不论这套住房中是住了一个人或几个人,是一个家庭还是多个家庭。这个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住房水平的重要标准。

中国早在80年代出台过套均面积的标准,一居40平方米以下,二居60平方米以下,三居80平方米以下,后在商品化之后这个标准被打破了。但2006年又出台了90/70的规定和随后又有了按面积计税的规定,如144平方米的高限等规定。

因此中国的套均面积被政策严格控制,全国10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比例约为全部住房总量的25%左右,15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则低于15%,因此套均面积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香港人多地少,住房面积是全球最低的。10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则为豪宅了,但占比极低。政府提供的小面积住房所占的比例极高,中国现有住房的情况虽然远远高于香港的水平,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则差距巨大。

不分归谁和谁在用的户均套数算法不对

一个城市或国家的住房是否已经满足或基本满足了需求,首先要看住房的独立套数,能否超过家庭的总户数,并随着家庭户数的分裂进度,始终保持着适度的空余量,使人们有自由的选择权。

通常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现有住房应达到总家庭户数的数量,并大多有10%的余量,即达到家庭总户数的1:1.1。如果在家庭分裂的高峰期就应达到1:1.2,如果是城市化率高速增长时,除满足现有城市需求之外,还有一定的余量来满足新进入城市的家庭需求。

中国目前公布的户均套数大约为1:1.1左右,即总住房套数大于总家庭户数,似乎已经能满足现有城市家庭户数的需求了。

这个计算中并不管这个住房是归谁所有,由谁居住,或是尚未销售。而只计算现有住房的总量是否已大于家庭总户数,实际的情况是多于或少于家庭总户数,少于家庭总户数的肯定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大于时要看能否跟得上家庭分裂速度或新进入城市的家庭速度。

家庭分裂速度是指一个家庭因子女结婚可能变成了两个或三个家庭,新进入城市的家庭则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和速度增长和变化的。

一般而言1:1.1是最基本的条件,多余的10%则是满足住房调换、工作变化、家庭分裂的必要选择余地。而城市化进程则应有更多的余量,如北京市每年新婚家庭的数量低于总家庭户数的10%,但五年前的年新增人口量则大于原有家庭户数的10%。

但中国的统计之中,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非成套住房的数量占比高达25%,这些非成套住宅中的套数计算是个多变的情况。如一间平房可能为一户,但一年之后四、五间平房变为了一户。这个差距会变化巨大。二是户籍制度中无法计算出户籍不变的家庭分裂情况。如独居人口的情况迅速增加,有些为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户籍数量不变,但更多的则是年轻人的户籍未动,也未结婚另组家庭,但却独立居住,应被计算为单独户,却未被按户计算的情况。也包括各城市中异地工作独立居住的情况,他们的户籍并不在这个城市,但却会在这个城市长住,需要拥有独立的住房。

当然也有大量合居的情况,如异地工作的人员可能合租一套住房,外地或农村人口大量进城时,也会有打工者合居的情况,但中国的统计则无法跟上这种多元的变化。

如果从北京市租赁市场的情况看,约有20%的住房用于出租,但却要满足36%的常住人口。大约5-7人的住房需求,却只有一套住房的供给,那么如果这样计算,大约住房不能满足非户籍人口都按户计算的人均1:1.1套的住房,全国大约也是如此。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将进入城市的常住人口中,都以家庭方式计算为户时,中国现有的住房无论如何都无法满足1:1的最基本条件。但实际中独立进入城市的个人大约都不是按家庭计算的,也才因此会有1:1.1的说法。

但在国际上的统计之中,这种非户籍管理方式,是个人独立护照的管理方式。则进入城市的非家庭关联的持独立护照的人口都是按单独户计算的,其独立住房的需求则要求户均住房套数计算时,必须按独立户对应独立住房套计算。

于是这就让中国的统计方式与国际的统计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定义和不同的计算结果。

只管住房成套率不管房子破不破也不对

住房成套率是衡量现有城市或国家住房的基础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指标。成套率越高或100%,则说明这个城市或国家的住房至少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能基本满足生活的需求了,进入了提高质量与舒适度的阶段。而成套率水平越低则说明这个城市或国家虽然有住房,但这个住房是不达标的,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并亟待改善。处于这样发展阶段的城市或国家仍处于改造建设的高峰期。

如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棚改就是这种情况,虽然有住房,但住房条件极差,非成套率高,危旧破严重,已到了非改不可的阶段。

何为成套住房?一般国家的定义是独立单元的住房需要有生活必须的独立设施。如要有自己的卫生间(含洗浴设施和厕所功能的卫生间,仅有厕所则定义为半个卫生间)、有自用的厨房、还要有必须的取暖设施和条件(冬季寒冷的地区)。高标准的成套定义则还有独立的电、水、热水、燃气、门厅、饭厅、客厅等必要设施。

中国现有的住房成套率水平大约在75%左右(不含农村的住房),约有25%左右的住房为非成套住房。但这个成套率的水平低于国际标准,其中大多数只有半个卫生间,即只有厕所,而无洗浴设施,更不用说没有管道燃气的住房比例高达80%以上,没有热水的住房比例高达95%以上。因此才会有大量的电热水器替代的市场。

中国城市的早期建设中大多是平房,没有独立的供水、供暖、供气和厕所,改革之前大多的洗澡要靠木桶或去公共澡堂。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大多新建筑有了改善。但这些历史的平房保护区,如北京的78平方公里的旧城保护区,仍只能用煤改电解决燃煤做饭、取暖问题,仍无法用管道解决燃气、热力供应等问题。胡同中仍主要靠公共厕所解决卫生问题,洗澡等问题大多只能靠热水器了。

公私合营和人民公社的阶段,在农村取消私家厨房,改为大食堂的同时,城市中也建设了大量的这种无独立厕所和厨房的住房。北京就有所谓的社会主义大楼,这种楼是典型的类似于集体宿舍的住房。上海每天早上在里弄里洗倒马桶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之后很多年。

住房福利分配终止之前,几乎所有的成套住房都只有厕所而无卫生间。厕所中大多除便池用水之外,无其他水源。当洗衣机、热水器出现时,大多要先对厕所进行水源改造。厨房更是狭小,以省出更多的钱扩大居住面积。当电冰箱出现时大多无法放入厨房,反倒放在客厅或卧室,成为了一种富裕家庭的“荣誉”。

但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一些商品房才真正满足了国际定义的成套住房的标准。家庭中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适度的厨房面积,以及供暖、供热水等生活必备条件,逐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标准。

中国现有以有独立厨房和厕所定义的成套率标准,如果换成国际必须有独立卫生间的标准计算,那么中国住房的实际成套率水平大约就会降至30%-40%了。由此可见中国的住房水平与国际水平之间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在于有房住(棚户区也叫有房住),更在于这个住房要满足生活必备的基本条件。只能在厨房去洗脸,不能在家中自由、方便的洗澡,都已成为新时代面临的难堪。

大量要依赖公共厕所解决方便问题,共用一个水龙头,在非独立厨房做饭的大量住房则更是未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而这种现象不仅在大量棚改的三、四线城市中存在,北京、上海、长沙、西安这些大中城市中也同样大量存在,这些情况不但说明中国的住房建设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而非成熟阶段,同样也证明中国的房地产尚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新建之外,旧改的任务也将更加艰巨和亟待解决。

住房空置率无法真实反映整体住房需求

空置率是衡量现有住房使用情况的指标,空置率越低说明充分使用率越高。空置率高则说明供给量大,但使用率低的不合理性。

空置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已进入市场的全部存量住房的空置情况;一类是指未进入市场的新房的空置情况。通常大多成熟的国家与城市只计算第一类情况,特别是二手房交易远远超过一手房交易量的国家。如美国大约二手房与一手房的比例为7:1,只计算第一类情况。

但香港则分别计算这两种情况,第一类的空置率较低,大约为8%左右,第二类的情况高,有时高达50-60%。此次香港准备征收的一套房空置税则主要针对于开发商未销售的一手房和已购买而未使用的一手房,但并未对二手房征收空置税。同时有二套房空置超六个月再交易的另外有税。

许多国家用征收住房空置税来提高住房的利用率。如德国,空置住房超过六个月的要征税,而将住房纳入合作社用于出租则会减免相关税费。一面提高了住房的利用率,一面稳定了住房租金,并保证了住房投资者的收益。这里以六个月为限制一是给足了住房变更、改善的交易时间,另外也回避了偶尔居住的情况,如中国也有些“五” +“二”的居住方式,五个工作日居住一地,二个休息日居住一地的情况,或为照顾病人、老人并兼顾工作的两地居住方式。

我不知道中国的空置情况是如何统计和计算的,如空置的时间是以六个月以上为空置还是以月或年计算为空置的。但我知道社会上曾传说的中国城镇住房的空置率高达22.4%或更多,高达6500万-8800万套的统计和计算结果一定是假的、错的。一是中国的商品房总量也就9000多万套,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空置;二是中国的户均套数才只有1:1.1左右,如果有20%以上的空置岂不是会有许多家庭无户可住?三是中国拥有第二套住房的比例很低,总量很低,全空置也没有这么多的量;四是大量的私人出租房来自于何处?连现有户数的居住都无法满足,又哪会有房用于出租呢?当出租市场有大量需求而又同时大量住房空置是无法解释的。

杨伟民退任中财办副主任之后,在上海会议的讲话中讲到中国城市和农村的住房空置率都很高。这是现状,但却有其特殊的中国特色的原因。而这是国际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存在的特殊原因。

自1954年中央就出台了防止农民盲流入城的文件,大跃进之后又有了城乡户籍制度的规定,因此这种户籍制度的规定限制了人口的流动。不但限制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也限制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

同时中国特有的城乡土地的双轨制,特别是82宪法的修改之后,将农村土地定为集体所有,将城市土地定为国家所有。这两种制度成为了人口流动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进程中的两大壁垒障碍,也是造成与住房利用率无关的特殊的空置现象,和随劳动力流动而产生的住房困难问题。

一是城市化进程中约有四亿多农村劳动力在全国流动,其中约3亿多人进入了各类城市长期生活,1亿左右人在家乡附近的城乡之间流动列入非常住人口。这样就造成了大量农村的空置现象。

我朋友父母所在的浙江地区的一个村,在距城市几里地之外的山沟里,全村80多户农户,只剩4户人家还常住在村里,其余宅基地已没有本村人,大部分空有住房而无人居住和使用。一部分出租给了专做垃圾分类的个体外地农户,满院的大量垃圾分类后的残余被倒进进了附近的山沟之中,造成极大的污染。

这进入远距离大中城市的几亿人中,有约20%的家庭在城市购买了住房并长期居住了,80%左右的则用租住的方式在城市或工棚中租住,许多几乎长年不再回到家乡。但户籍制度则使这些家庭无法变为城市户籍,无法融入城市生活,无法享受城市中的子女教育、医保与养老等公共服务。也有许多儿女进城了,将父母接到城市的他们同样也无法分享城市的公共服务,仍依赖于农村,保持着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土地制度问题,这些户籍仍在农村的人口,无法将宅基地、承包地变成进城的资本,并用户籍捆在了农村的土地上。虽然他们大部分时间居住于城市,并从城市取得部分收入,但子女教育、医保、养老、失业保险大多依赖于农村和承包地,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农村住房的空置和宅基地的浪费。同时他们又必须取得在城市中生存的住房!即使短期回乡,仍需保留城市住房的条件!

这种两地双居住房的特殊情况,大约只有在中国这种特定的制度之下才会存在。

二是中国的户籍制度还使城市户籍的人口,在异地投资或工作时,包括母公司或集团公司向各地分公司的派出工作,都会产生这种两地或三地的住房需求。如在父母所在地的户籍和住房,在集团或母公司所在地的住房,在被派出的分公司或项目所在地的临时或几年期内的住房等。

异地工作的情况和派出工作的情况并非少数,仅房地产公司的这种派出和异地工作的人数就大于总人数的10%。如果所有这种有异地投资或项目的企业都有10%左右的异地工作人员,那么这个总量是巨大的。这些人员中或许有50%会购买住房,50%会租用住房,不管何种方式大约都会占用多重资源,并会在几地之间流动,形成一地居住时,另一地的住房空置。长期空置的时间甚至会大于六个月,且无法将空置的住房用于出租。

这种特殊的制度原因会让城市和农村的住房都无法改变被空置的现象。但这种制度原因造成的空置与无法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在国际上的绝大多数或其他任何国家也许都是不会出现的。尤其是中国租赁市场的不完善性,造成许多城市无法提供这种长租房。加之房价的上涨给了这些有能力购房者一种投资的机会和可能,多地占有住房而不会在异地工作时轻易放弃原有住房,就成为一种常态。

许多国家的二手房交易市场发达,且房价起浮不太大,尤其是购买住房时会有个人所得税的抵扣,因此大多这种异地工作的情况出现时,多会整个家庭同时搬入家庭主要劳动收入者的工作地,并更换住房,将原有住房卖掉(购买两套住房时无法抵扣个税,或占用和浪费抵扣额度)。同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没有户籍限制,可以让任何异地工作的人很容易的融入于所工作的城市,并可以与当地人一样分享所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包括没有子女上学、医疗、教育、劳保、退养的各种障碍,而这些都是中国无法提供的条件。

中国将要修改的个税法,开始将个税征收扣除项中增加住房利息支出了,但却未做出抵扣总额的限制,也未做出只有一套住房贷款时可享受这种抵扣的规定,也未对非纳税地购房做出限制(集团或母公司派出异地工作的人员,许多纳税地仍在派出单位总部,而非工作地),因此即使这一政策出台仍因制度障碍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被派出异地工作的这些中、高收入的人员,大多既有购买住房的能力,也有携带家人在异地生活的能力,同时有保留原住地住房的财力,或许还有派出单位提供的住房补贴,因此购房并在离开时卖出住房就成了最好的投资。

中国的特殊制度在一个侧面制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障碍,在另一方面则造成了住房投资收益的奇迹。因此中国的住房空置率就成为了一种无法真实反映整体住房需求的指标。在不同城市是如此,在整个国家也是如此。一方面是空置在城乡都出现;一方面是总的供给量大于1:1;一方面是许多人占有多方资源;一方面是市场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是住房需求紧张;一方面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一方面是住房条件无法改善;一方面要提高城市化率;一方面是已进入城市的常住人口无法融入城市,分享城市公共服务。如果单从单一指标或某一方面看,都可得出对市场判断的不同结论。但如果不从制度原因看,则无法解释为什么众多原本相互对立的现象却同时存在着,尤其是如果仅用任何单一指标与国际去对比,则必须会出现也许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中国现有调查所得出的空置率指标如果与国际同一指标对比则会出现制度性原因造成的误差。如果不是用住房的空置率指标,而是用写字楼的空置率指标与国家对比,那么可能可比性和制度条件都相差无几,只是五十多年福利分房留下的基础和制度性障碍会造成中国特殊住房制度下的特殊情况。

租金提高但租金回报率低这是一个问题

任何不动产的投资者都会用租金回报率衡量计算投资的可行性,无论是住房投资,还是写字楼或商业设施的投资。除了房屋本身可能因价格变化而产生的投资风险之外,首先是出租回报率的合理性。

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商品住房的投资,大多用租金回报率计算是利润很低。扣除税费之后,难以找到合理性。但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则比租金回报更有利的支撑着投资者的信心,甚至未装修的房子,根本不用出租,就可以得到高额的回报。二是写字楼等公建的租金反而比住房租赁有更合理的回报率支撑,减少了市场价格变化的风险。

为什么中国城市中,特别是大中城市或第三产业比重较高或合理的城市,写字楼的租金回报率会好于、高于住房的租金回报率呢?

原因在于中国有五十多年的住房福利分配的历史,并且这些住房用老人老办法的特殊方式用房改低价变成了个人拥有的住房资产。而写字楼市场没有这种福利分配低价转化的基础,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是改革之后的事,是与写字楼商品化同步发展的进程,处于同一竞争的水平,有可比性。但住房却发生了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况。

住房的商品化率约占全部住房总量的30%,福利分房、原有私房、拆迁安置房、自建房、低价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类住房等所占的比重巨大,远超过商品房的比重。但两者取得的成本不同,因此无法同样用一个公式计算投资租金回报率。

市场经济中竞争的原则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并由此而公平竞争的。但中国城市的住房有五十多年的福利分房的历史,却只有二十年市场化的时间,大量的住房是低价转成个人资产的住房,是对历史低工资收入的一种补偿形式。而市场中的商品房则是按市场价格,尤其是不断攀升的市场价格计算租金回报率的。

老的福利分配的住房虽然有些居住条件较差,但大多在成熟市区,并同时拥有方便的教育、医疗、交通、公共服务等条件,因此使用方便,但取得成本极低,租金回报率极高。因此有比商品房高数倍或数十倍的竞争优势,也因为这些住房的成本低,反而造成了租金低但回报率高的情况,也因此全面拉低了市场中的租赁价格。

如80年代之后建设的房改房,在经福利分配之后用低价房改时,60-80平方米的住房大多只有2万至6万元的房改价支付成本,月租金元,就可在当年收回全部支付成本,租金回报率极高。

但同样的商品房即使按房改时北京的市场价5000元/平方米算,同样的租金收入,大约也要数年(7-10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与房改房相比就毫无竞争力了。

当房价不断上升时则商品房的竞争力与房改房就更无力可抗了,因此投资的回报率也无法对抗,只能靠市场价格的变化发财了。

中国城市住房租赁价格与国际不同的正在于有两种高低不同的成本价格的房屋,同时在市场中博弈。这五十多年的住房福利分配则提供的大量可低价出租但高回报的住房,导致商品房的住房出租回报率无法达到合理的水平。

近年中国提出了大力建立租赁市场的问题。世界多数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大中城市中的住房租赁需求高,大城市基本达到50%左右的租赁。但这种租赁市场中的住房70%都是私人提供的,日本、德国、中国香港、美国都是如此。政府大多只提供10%-15%左右的带有保障性质的低价租赁住房,机构提供剩余的租赁住房。但市场中的租赁价格是平等竞争的,有些国家还有减税支持。如对私人住房变成租赁住房加入住房合作社或类似机构,以及用基金方式提供租赁住房的减免税政策,以此来平衡租赁的价格,同时又保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率。

中国目前的租赁市场本以私房为主,却无组织的进入了市场。政府也仅提供少数的低价租赁房和公租房(廉租房等),政策中限定个人不得购买第三套私有住房后,市场中私人住房用于租赁的数量增长迅速下降了,租金反而不断的上涨了。那些不许合租、打隔断的政策,则加速了租金的上涨,即使这样也无法满足市场中的租赁需求。

近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大多方租赁用房的建设,但多是竞地价的长租房,于是为保证最基本的租金回报,也必须大大的提高租赁市场的价格向高端迈进。但是否所有的租赁市场都只是为满足高收入阶层的租赁需求呢?如万科北京推出的长租房月租高达15000元,一次性支付十年的租金,含利息等于月租金在20000元以上了。这种高价的租赁价格只能满足少量高端需求,会起到普遍抬高市场租赁价格的水平,但却在高投资中只能取得较低的保本式的回报率。也同样与房改房的租金无任何竞争的能力。

但中国政府出台的这种建立租赁市场的政策,似乎并不是为了本就买得起住房的中高收入家庭,而是为了满足买不起商品房的中低收入阶层的需求,那么高租金的住房建设岂不是事与愿违吗?

至少从眼前看万科这种长租房虽然提高了月租金的标准,但并未提高租金的回报率,那么当这种租赁市场大量出现时,中国市场商品房化的租金回报率就更无法与国际对比了。也会让本就很低的商品房化的租金回报率降低,变得更不合理或更不具备市场化合理发展的条件了。

中国特色的制度障碍导致租金回报率这个市场投资的指标也变的深不可测了。

个人拥有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比例问题

国际上通常不统计这个指标,没必要在一个充分市场化的条件下,提出这种计算的要求,也没有对市场产生影响的任何作用。

充分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多土地是私有的,住房交易是自由的,财富拥有的权利和拥有资产的存在形态,以及处置方式都是自由的。政府要管的是你是否按各种规定纳税后而拥有财富,你是否合法取得的收入或创造的财富,你拥有的财产如不动产是否依法交纳税费和承担义务,你的不动产的使用是否合法等。你拥有的不动产财富无论是用于社会出租还是自用,都是你自己的权利,合法取得和依法纳税则是必要条件。

大约只有中国从投资炒房的角度,为控制市场的价格,而对个人购买住房提出了各种限制条件。如一、二套购买住房的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的不同,不得购买第三套住房,以及不同城市的不同限制条件。

正因为这种早期存在的投资或投机的炒房行为,在政府炒地之后不断加码和恶化,变成影响到市场价格的波动,因此做出了许多限制性条件的规定,以及要有一个“个人拥有第二套(含以下)住房的比例”的计算。但提出这种计算要求,并想以此来否定市场自由经济的合理性,和试图用此来证明投资、投机炒房是市场化的弊病,以及证明这种投资行为的比重及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但提出这种计算方式,并试图以此证明投资投机炒房的人们和决策者们犯了极大错误,他们似乎忘了中国有五十多年住房分配的历史!也忘了中国政府大量征地拆迁进行市政基础建设和卖地,旧改过程中有大量和长期的实物拆迁补偿政策,这些政策都会造成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都拥有第二(含以上)的住房,但这些都与住房市场化改革无关,也与市场住房价格无关!

北京80年代的拆迁政策都是实物拆迁,最初设计居住面积,按拆除的居住面积加一定人口因素等补偿住房。而新住房的厕所、厨房、门厅等都不计入补偿面积。后来按居住面积的1.3-1.7倍补偿+人口因素,因此被拆迁安置的住房虽然远了(当时的远,如今也变为近了)但面积增加了。按代分房的家庭则有了两或三套住房,如果原有面积多的平房,则会补偿更多。北京许多拆迁户,无论其家庭中原收入水平高低,都会因拆迁安置而受益,因此有“拆迁、拆迁,一步登天”的说法。

旧城危改之后,许多拆迁是原地回迁安置的。异地安置则条件优惠,因此老北京相当比重的拆迁安置户在1997年房改政策出台之前,都靠拆迁改善居住条件。

同样80年代之后,不断增长的福利分房,也让城市居民的住房在国企、集体或拥有原有土地较多的企业就业的分配中改善了,更不用说大量在政府和国家机关、机构、事业单位就职的改善了。

拥有土地的单位,大多会引入开发商用四六分成、五五分成、六四分成等不同比例的分成方式,将自己用土地换来的分成住房进行福利分配。开发商用分给土地方的房子做购置土地的成本,将分得的房子用商品化的方式提供给市场,进行合建或交换。

五十多年的福利分房,特别是80-90年代的快速建设的福利分房,从还建开发走向开发建设,从用指标的委托代建到用指标的购买方式,有土地的合建方式进行了大量分配。直到21世纪初这种福利分配之后房改的风头才逐步熄灭。

这一阶段的福利分配并不是按收入划分的,而是人人有份。按资格、年限待遇不同,但资格同等。单位司机可能和最高领导同住一楼,只是有大房、小房面积不同之分,朝南朝北方向不同之分。

同时有些分房则是按单位职工资格,而非按职工家庭是否有房分配的福利。于是不同的家庭可能因夫妻两人各自分配了住房,再加上父母的住房让原来住在一起一套房的大家庭可能同时拥有了三套、四套的住房。还有按级别补助的面积,不能在一个住房满足时就用增加一套住房的方式解决,也有因工作任职调动的则先后在不同单位分配了福利住房。

有的则在福利分房之后,又购买了商品住房,或同时有了拆迁安置用房等其他住房。因此拥有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几乎平均的分布于不同的七类收入水平的家庭之中。

在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用途中,用于出租比例差距也不大,用于偶尔居住和其他的略有差别,但空置不用的则极少。其他项目中有的改为了商用,有的或许有空置和等待置换的状态(统计中未加说明)。

但可以从分配于不同收入阶级中看出,拥有住房的比例相差不大。拥有第二套(含以上)的比例,随收入差别升级,逐步扩大。可知拥有第二套的原因并非都来自于市场中的商品化,高收入阶层拥有第二套(含以上)也并非多为了投资炒房,因此从拥有多套住房的情况看,并非因为和来自于炒房的动因,更主要与住房市场化无关!

限制购买第三套住房的情况更是与此不完全同步,一是福利分房的不计入购房之中,如再购买两套也是多购了许多;二是减少个人购房的数量也会影响到租赁市场的房源供给。总之,中国拥有二套或以上住房并非因市场化,也不能证明大量炒房行为的情况。

当大量国际通用的指标体系中的数据,因中国特色而与国际无法接轨时,当这些指标被学者专家们误读错用时,当决策者无法分辨这些事实真相时,必然会对市场产生错判。并会以错误的数据对比为基础,做出错误的决策和用错误的调控手段及办法,让市场出现更大的错误。

除上述的这些可与国际对比的指标性数据被误读误解时,中国还有许多数据也会因中国特色而被误读误解。

如大家最关心的库存量,是指现房而未销售的库存。在香港是用当年销售的空置率来表示的,中国是用当年的未销售库存量来表示的,因此香港计算的是套数,中国计算的是建筑面积。

中国的未销售量库存中既包括了商业、写字楼,也包括了住宅。如按当年的各分类销售情况看,商业与写字楼的库存约等于一年的销售量,但其中许多的领取了销售证,列入了库存量的建筑被自用或出租等方式使用了,却无法及时在统计中反映。而所谓“去库存”所指的大量住宅,则不到当年销售量的50%,从数量上看并非是严重和可怕的库存。

但不动产的特点是这些库存大多发生在无销售的城市或地区,也许永远都无法销售,长年处于库存之中。而有销售需求的地区则并没有应用的库存量,因此造成了许多地区有巨大的库存,许多城市则供给紧张,房价不断高涨。

并且这些所谓的库存中,还有些是房子竣工了,但配套设施不齐全,如道路交通、水暖电气热的缺失等,造成这些住房无法使用和交付。也成为库存无法消化的原因之一。

如争议较大的是中国在建工程的总量很大,开发商在施面积高达70多亿平方米,与每年的竣工量和销售量不成比例。

早期中国开发商的在施面积与竣工面积的比大约是1:0.29,即大约等于3年竣工量。这是一个合理的建设周期。但近几年基本为1:0.15,即大约等于7年才能完成的竣工量,或说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延长到了七年才能竣工,这并非合理的建设周期。

这种统计大约也与中国特色相关。一次性审批的规划,一次性审批的开工量都很大,但实际的开工和施工是分步进行的。如一次批了十个楼座的开工,也许基础是一个,但楼座是分期建设的。因此在统计中会出现开工量巨大,在施量巨大,但每年的竣工量却与在施量不相匹配。

因为有这样大的在施量,许多学者和专家以为中国未来的供给量巨大,可以满足几年的消费,担心市场无法消化并变成巨大的库存。

如去年全部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6亿多平方米,但在施面积为70多亿平方米,那么这些在施面积用70÷16=4.37,要用4年半的时间才能消化。如果每年再有相当的新开工,那市场岂不是会有大量的积压?

但这些学者与专家忽略了另外一系列的数字关系,即销售量与竣工量的关系。在每年的销售中,销售量总是远远大于竣工量的。

这大约也是中国预售制度特色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竣工面积中包括了不能计算为销售面积中的车库、配套设施、人防、变电站、热力站、锅炉等等面积,因此当年的竣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不是对应的关系。竣工面积中只有约70%的面积为可计入销售面积的部分,车位是另外按个数计算的,而非统计在销售面积之中。二是每年实际的销售面积都远远大于竣工面积,大约为每年相差20%-40%。去年的竣工总量约10亿多平方米,但销售面积约17亿平方米约为1:1.7的差距。

那么这个差距正来自于预售制度。每年销售的面积90%以上为正在建设而未完工的房屋,10%不到的面积为库存的现房。每年的竣工量实际都是在交付早于几年前销售的房屋。大多与当年的销售情况无关,也绝不会因竣工而造成大量库存。

如果按前十年销售面积与竣工面积之差计算,现有在建面积中约30多亿平方米是已经被销售了的面积。如扣除车库等各种配套面积,则差距会更大。实际在建面积中再扣除一部分(约20%)的非销售面积,那么等于只有新开面积和少量的在施面积是未被销售的面积。

因此才能解释为什么市场中许多城市有大量需求却无大量的供给,要用排号摇号的方式销售。除了因政府压制用审批价格的方式导致一些本可向市场销售的房屋无法销售,造成大量积压之外,实际的在施面积中本就没有充足的供给量。

虽然中国有巨大的在施面积总量,但从已预售的情况看,并不能说明未来有巨大的市场供给量和可能造成巨大的库存,反倒是有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部分被严格调控的城市,无论是从土地供给,从新开工还是从在建面积上看都存在着无法满足市场未来需求的情况。至少短期之内无法在市场决定价格的情况下,让房价下跌而不上涨。

也许中国需要按中国特色另外准备一套能更完整反映市场实际情况的统计方式:一是用同一定义和标准与国际统计接轨;二是能真实的反映市场的情况;三是不再以全国范围统计,而是以地方范围统计(城市统计)为主的加总方式,以更全面的反映地区和城市的情况;四是尤其万万不可都用平均数的概念去反映市场的价格和试图调控平均房价的上涨!

市场中的价格信号是最真实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信号。但中国的土地是以价高者得竞拍的,因此土地的供给量控制会引发天价土地,而房价又是本应由市场中的供求双方决定的,却被政府用公权力干预变成了政府审批定价,市场中的价格信号就被政府行政权力扭曲了,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中的供求关系。

于是对市场的判断则不是靠市场中的价格信号,是靠政府对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关系为参考了。但如果这一系列能反映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指标都同样因中国制度特色而被误读误解,那么就无法真实的判断和理解市场中的需求了。

因此长期的政策调控和密集的政令出台,都证明政府并不掌握市场的真实情况,也无法出台合理和较长期的政策,也因此才会有短期内不停调整政策的节奏。用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办法应对复杂的市场,结果是头病脚病都没治好,反而让全身所有的部位都出了新的毛病!

理清各种指标的定义与内涵,结合中国特色找出问题的所在,才能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市场,并让政府合理、正确的制定相关的政策。清理那些本不应靠公权力的干预破坏市场机制的行政命令,让市场恢复其自我调节的功能。靠真实的价格信号,掌握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合理的调整土地供给的数量和节奏,让市场的供求双方自由的选择生产更适合于未来生活需要的住房和城市。让中国的城市化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并实现人民想要的中国梦!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周三两市大盘低开后震荡,全日围绕2600点争夺,尾盘2600失而复得。那么在当前多空胶着背景下,未来市场将如何演绎?

  【李克强力挺外资投资A股】

  李克强:允许以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起步金额为200亿

  李克强:支持港企业使用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

  李克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李克强:内地将推港股ETF

  李克强:将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 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进入内地市场

  港交所夏佳理:港股 ETF 会尽快推行

  李克强公布中央支持香港六大措施

  李克强撑港内银股受益

  【周小川开放内地市场】

  周小川:将进一步扩大在港人民币回流渠道

  周小川:中国金融市场将越来越多向国际资本开放

  【小QFII对A股影响几何】

  "小QFII"启幕 股市影响几何

  RQFII会买入哪些股票

  银泰证券:挖坑行情接近尾声

  长江证券:市场难以出现趋势性上涨

  平安证券:市场将回归U型两步走

  缩量阴线再度方向选择 二次探底概率几何?

  阴十字星线借力砸盘 2600点是生死劫?

  估值底显现 2590点有强支撑

  等待靴子落地 短期强势震荡依旧

  李克强:允许以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起步金额为200亿

  新华网快讯: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港出席论坛时表示,将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 (新华网)

  财政部宣布在香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国债

  新华网快讯:国家财政部17日上午宣布在香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国债,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仪式并启动发行。(新华网)

  李克强:支持港企业使用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

  新华网快讯: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港出席论坛时表示,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开展外资银行以人民币增资试点,支持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 (新华网)

  李克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今天(17日)在香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并发表演讲,阐述中央政府关于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与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

  李克强说,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开展外资银行以人民币增资试点,支持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

  我们将增加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金融机构主体,允许境内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境内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中央政府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将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安排,逐步扩大发行规模,促进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中国广播网)

  李克强:内地将推港股ETF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一连三天访港行程之中,最受各界关注便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当中发表了支持香港金融、服务业的多项措施,包括于内地推行港股组合,即交易所买卖基金(ETF)。

  李克强于论坛上发表支持香港金融业措施包括,在内地推行港股组合,即ETF,并支持内地企业到港上市允许内地法人银行参与港资业务。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设立营业机构或参股进入内地市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预计有关细节将会在论坛稍后,由其他官员披露。

  李克强亦谈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方向:将把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扩大到全国,支持人民币到境外直接投资。最为值得注意的是,iQFII起步金额确定为200亿元。

  服务业方面,将积极推动两地传统服务业及新服务业发展,促进内地和香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重点向香港开放服务业,包括医疗、律师、旅行社等。

  贸易方面,李克强说会支持香港加入国家已经参加的区域贸易协定。(华富财经)

  李克强:将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 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进入内地市场

  中广网快讯(记者焦莹 张华杰 姜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今天(17日)在香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并发表演讲,阐述中央政府关于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与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

  李克强说,要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我们将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继续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允许内地港资法人银行参与共同基金销售业务。支持港资银行加快在广东省内以异地支行形式合理布点、均衡布局。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设立营业机构或通过参股方式进入内地市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中国广播网)

  港交所夏佳理:港股 ETF 会尽快推行

  港交所(00388)主席夏佳理出席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后表示,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公布一连串惠港措施,对香股有莫大好处。李克强宣布将推出港股 ETF,他表示,港交所会尽力配合,亦希望能尽快推行,虽然推行难度不高,但整个过程仍会小心详细处理。(汇港通讯)

  李克强公布中央支持香港六大措施

  中新社香港8月17日电(记者 吴冠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7日在香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并公布一系列中央政府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和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

  李克强表示,新的政策措施包括:一、大幅提升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内地将采取更积极措施,扩大对香港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开放,包括业界关注的医疗服务、律师服务、建筑服务、检测验证等,支持香港在内地设立旅行社。还将进一步放宽服务机构者的标准,充实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内容,切实扩大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受惠面,继续推动在广东省先行先试,在"十二五"末,实现内地和香港服务贸易自由化。

  二、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央将支持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也就是以前所谓交易所交易基金,继续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允许内地港资法人银行参与共同基金销售业务。内地将不断提高对港资银行开放的层次和质量,支持港资银行在广东省内以异地支行的形式合理布点、均衡布局,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设立营业机构或通过参股方式进入内地市场,加强双方在保险产品研发、业务经营和运作管理等方面合作。

  三、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中央将积极支持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拓展香港与内地人民币资金循环流通渠道,把跨境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支持香港使用人民币在境内直接投资,允许人民币境外合格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将增加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金融机构,允许境内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境内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中央政府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将作为一种长期制度安排,逐步扩大发行规模。

  四、支持香港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参与周边和区域合作,近期支持东亚区合作,探讨香港加入内地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可能性,今后与外资谈判时更多兼顾香港利益,增强两地在世贸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协调互动。

  五、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中央将从项目对接、投资拓展、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内地企业和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内地和香港企业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商品营销网络,鼓励以联合投资、联合招标、联合承揽项目等方式共同开拓国际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六、发挥香港在粤港澳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央将加快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支持建设以香港为龙头的金融合作区,构建珠三角优质生活圈,支持港资加工贸易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

  中央将深化内地与香港旅游开发、生态环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养老服务等,实现土地、财政、劳保、人才等支持政策,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建设,积极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和其它专业服务,加强内地与香港基础设施对接,完善珠三角与港澳交通运输机制,加强粤港供水、供电、供气等网络合作。(中国新闻网)

  李克强撑港内银股受益

  国务院副经理李克强一行今日出席香港举办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并将参加人民币国债在香港的发行仪式、参观金管局及港交所等。业界估计李克强将借此次访港机会宣布一系列新的惠港政策,包括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业务。受此影响,昨日中资银行股农行、中行和工行逆市向好。

  港媒分析称,代表团包括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央行行长周小川、财政部副部长李勇等多名要员,表达了中央对香港经济的重视。据悉,"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首次把香港的发展列入其中,明确指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

  市场人士对人民币离岸业务反应最为强烈。截至今年5月,香港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约为5500亿元,而一季度香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达到3108亿元。中银国际执行副总裁谢涌海估计今年年底香港人民币存款有望突破1万亿元。

  随着在港人民币资金规模增长,交银香港8月14日报告称,"人民币业务是本港金融业新的业务增长点"。瑞士银行分析师贾杰星指出,香港银行去年的强劲表现,有部分原因是来自人民币相关业务。随着香港进一步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内地商业银行和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可望进一步增加业绩提高收益。

  与此同时,人民币债券市场也将受到鼓舞。据金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38家机构在港发行427亿元人民币债券,超过去年全年16家机构发行358亿元人民币债券的纪录。随着人民币离岸业务深入发展,会有更多内地企业在香港发行债券融资,同时也有利于内地业绩良好的企业登录港交所。(投资快报)

  周小川:将进一步扩大在港人民币回流渠道

  央行行长周小川8月17日在香港表示,中央将进一步扩大在港人民币的回流渠道,第一是允许香港机构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内地;第二是允许香港持人民币企业赴内地直接投资(FDI),稳步开展试点。

  周小川表示,内地将尽快修改外资投资有关条例,支持香港企业用人民币在内地投资。(证券时报网)

  周小川:中国金融市场将越来越多向国际资本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称,中国金融市场将越来越多向国际资本开放,将来人民币是否能发展成国际上非常有用的货币,主要靠市场推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8月17日在香港一场两地金融合作论坛上表示,2011年内地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初步提高到500亿元人民币,且中国金融市场将越来越多向国际资本开放。

  他表示:"支持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周小川同时指出,允许以人民币QFII方式投资境内金融和证券市场,也支持港资银行参与销售共同基金业务。此外,内地引进港股组合ETF方案已经完成,时机已经成熟。

  周小川还表示,中国要逐步取消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障碍。他称:"香港对外联系渠道还要发展得更广泛,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

  他并指出,将来人民币是否能发展成国际上非常有用的货币,主要靠市场推动。(世华财讯)

  "小QFII"启幕 股市影响几何

  记者 刘真真 8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港出席论坛表示,将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初期额度200亿元。

  这一消息使得早前一直备受关注的小QFII终于尘埃落定,也给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吃下定心丸。李克强表示将支持香港发展金融业,包括容许在内地成立港股组合ETF以及支持内地企业内地来港上市等措施。

  中信银行中国业务首席经济师廖群表示,小QFII去年就已提出,但由于国际形式的变化,推出时间后延,现在李克强来港正好也是一个推出时机,虽然现在国际形势不是特比好,欧洲美国债务危机暂时有所控制,但经济增长已较前段时间有所回落,但中港两地经过一段时间运转,小QFII推出时机已经成熟。他表示这对于香港来讲是一个好消息,由于规模上的控制,对于国内A股市场也不会造成热钱方面很大冲击。

  廖群指出,业界对于小QFII也已盼望近一年时间,现在香港人民币结算及存款上升都非常快,下一步就是发展人民币投资市场,也就是人民币IPO和小QFII,这不仅有利于提升香港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也有助进一步推动形成香港人民币自我循环。(经济观察网)

  RQFII会买入哪些股票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7日上午在港出席论坛时表示,将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

  市场人士分析表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对A股投资影响程度主要还是要取决于最终金额。关于RQFII投资风格,则可以参考QFII。

  而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二季度A股市场出现大幅波动,QFII也顺势进行了调仓,不过整体表现仍为净增持。

  根据已发布中报的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统计,二季度QFII增持了7只A股,新进入9只新股,减持了6只A股,另外退出了22只A股的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不过合计仍表现为净增持,净增持股份数量为1053万股。二季度QFII增持了7只A股,新进入9只A股。将增持和新进入股票合计统计,二季度伊利股份(600887)是最受青睐的,美林国际新买入伊利股份3109万股,相当于市值5.18亿元,占流通股比例1.96%,此前美林国际并不持有伊利股份。

  中国化学(601117)位居QFII增持股份数第二位,景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二季度新买入246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2%,相当于市值2.19亿元。柳化股份(600423)二季度也被QFII增持,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增持了近600万股,增持股份数占流通股比例约1.5%,增持市值约3295万元;摩根大通银行则新买入844万股,相当于市值7497万元,占流通股比例2.11%。

  顺鑫农业(000860)二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则出现了4家QFII,其中淡马锡富敦投资有限公司新买入530万股,耗资9136万元,占流通股比例1.21%;荷兰安智银行新买入了320万股,耗资5516万元,占流通股比例为0.73%;挪威中央银行新买入了296万股,耗资5096万元,占流通股比例0.67%。

  经统计发现,QFII二季度增持的股票中,有2只属于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行业,分别是鱼跃医疗(002223)和山东药玻(600529);2只属于化工行业,分别为吉林化纤(000420)和辽通化工(000059);还有2只属于商业贸易,分别是欧亚集团(600697)和南宁百货(600712)。不仅如此,自A股4月中旬调整以来,每次A股下跌均出现QFII开户的身影,在市场调整的4月、5月和7月,QFII基金分别新增4户、2户和5户,只有6月QFII没有开户。

  银泰证券:挖坑行情接近尾声

  周二大盘上试8月5日缺口前沿受阻。我们认为,市场需通过反复震荡、逐步推高的方式化解上方层层阻力。在国外局势逐渐明朗、国内货币政策工具顺序调整的背景下,此次"挖坑"行情已接近尾声。伴随市场震荡,个股的短线机会值得关注。

  美国主权信用等级调低一度令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担忧情绪升温,并重挫全球股市。不过上周四公布的前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至40万人之下,使投资者对QE3的忧虑有所下降,加上美联储宣布"零利率维持至2013年年中",对重振市场信心是利好。美国经济陷入到二次探底甚至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小。

  欧洲市场逐渐企稳。目前欧债危机仍在积极处理中,市场忧虑趋于平缓。上周意大利批准了一项总额455亿欧元的赤字削减计划以控制债务,法德等国也将在近期会晤拿出实际有效举措来缓解市场担忧。在资本市场上,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均实施程度不一的"裸卖空"禁令,使市场恐慌心态得到安抚,股市大幅动荡的时刻正在过去。

  7月人民币新增信贷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也创下年内新低,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已大幅下降;同时,本外币信贷环比增幅创下5年以来的新低,也低于1992年以来的历史平均环比增幅。M2增幅创下2007年以来的新低,远低于16%的控制线。这里有半年度考核、存款搬家等原因,但在M2增速低于GDP与CPI增速之和后,便出现了所谓的"货币缺口"现象,信贷紧缩是否过度已经引起管理层的重视与重新思考。

  从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可以看出,紧缩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顺序出现调整,依次为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

  具体来看,周二发行的人民币50亿元1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上升8.58个基点至3.5840%,打破了此前连续7周保持的3.4982%水平,加息的意味有所加浓。但由于目前的实际贷款加权利率已较基准利率上浮近11%,再度大幅上调的空间有限。实际上,加息对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实际影响很小,而且很有可能是采取不对称加息,更多的是为了调节通胀预期。

  汇率方面,近期人民币升值有提速迹象,说明人民币升值开始成为央行控通胀的重点工具之一。7月数据显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依然较为强劲。汇率升值有助于抑制和缓解输入型通胀,但同时增加了对热钱流入管制的难度。

  从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看,为缓解整体资金偏紧的局面,央行已连续四周进行了净投放,1天和7天利率稳定在3%左右水平,接近前期低点,银根局部放松的信号十分明确。

  对于提准而言,在准备金率调到历史最高水平之后,继续大幅上调已不现实。一旦国际经济风险进一步增大,国内经济增速下破9%,央行很有可能采取下调差别存款准备金的动作。

  技术上,自创出年内新低2437点以来,大盘筑底信号较为明显,政策底、市场底、估值底已在2500点以下产生共振效应。近期大盘初步呈现"V"字型反弹走势,在k线上形成一阳夹一阴的交错组合,且阳线实体远远强于阴十字星,或表明超跌之后的反弹动力远超出市场预期,在消化短期获利筹码、站稳2600整数关、回补掉缺口后逐渐推高股指。

  在市场犹豫上行之际,个股的短线机会值得关注。首先,在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和消费改善后,消费个股受关注度提高,如餐饮、百货、旅游;其次,国家十大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新兴产业,可关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另外,可关注受益人民币升值提速的造纸、航空等。

  长江证券:市场难以出现趋势性上涨

  A股走出独立行情,上证综指重回2600点以上,但券商对于反弹高度期望不是很高。长江证券表示,经济处于"类滞胀"后期,市场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震荡调整的可能性大。

  长江证券表示,从最新公布的7 月经济数据来看,当前经济处在价格上涨,工业生产小幅回落、货币供应量下降的"类滞胀"阶段。价格方面,CPI 虽创本轮新高,但基本符合预期;PPI 同比上涨0.45%,环比为0,同比上涨主要是翘尾因素所致。生产方面,季节性因素使权重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较大,工业增加值同比下行略超预期。信贷余额与货币供应低于预期,表明当前的货币环境还是比较紧的。货币供应增速继续下行,且通胀拐点可见,经济处于"类滞胀"后期。

  对于下半年的工业生产,长江证券表示,人民币升值将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美国被标普降低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至AA+,且美联储在周三的议息会议上做出了维持基准利率0-0.25%至2013 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决定,其结果有可能导致美元贬值,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在下半年可能进入加速通道。本币升值进程加快虽有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但对于出口相关企业来讲,其国际竞争力将大大下降。未来可能出现的来自出口部门的风险传导,将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美国上世纪70 年代滞胀期的股市为箱体震荡。长江证券统计表明,美国自 1969 年经历了持续十多年的滞胀反复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一个600-1000 点间的箱体内震荡。美国上世纪70 年代表现较好行业背后均有其来自基本面的支持:1) 年的石油危机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上游资源类行业受益;2)具有稳定的需求与较强的成本转嫁能力的必需消费品中的食品行业。3)上世纪60 年代美国实行社会福利计划与医疗法案改革,上世纪70 年代个人医疗消费同比增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15%左右,这一时期医疗相关板块表现较好。

  长江证券表示,综上分析,市场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当前经济处在"类滞胀"的后期,CPI 涨幅在8、9 月份小幅回落,以及工业生产在未来的变化预示着经济周期状态可能将发生变化。长江证券认为有两种可能性:其一,CPI 涨幅回落,同时工业增加值同比回升,则实体经济直接进入小幅复苏阶段。其二,价格虽然回落,但工业增加值同比延续缓慢下行,则经济将进入缓慢衰退。但是中期更大的可能还是在类滞胀与类复苏中反复徘徊。从近期国内股市的表现来看,外围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明显。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市场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震荡调整的可能性更大。当前形势下,配置主线可沿"低估值+非周期防御",结合"自下而上"与主题投资机会挖掘。

  平安证券:市场将回归U型两步走

  连续事件冲击引发的悲观情绪释放铸就中期底部,市场将重新回归"U"型两步走节奏。建议配置上转向攻守兼备,布局未来领涨板块,重点增配向上弹性最高的中游投资品,主题投资建议继续关注符合政策引导方向的绩优成长股。

  内外部风险释放铸就中期底部。上周市场急跌探底后逐步企稳回升。下跌主要由美国主权债务评级影响拖累,但我们对该事件有三点判断:第一,因为资金池和资产池不同,其对国内市场冲击有限;第二,美债评级调低引发的国际资金减配美元资产行为,中期利好A股市场;第三,国际形势动荡引发政策稳健性需求,有利于缓解A股政策压力。并认为短期情绪冲击可能酝酿中期买点,建议择机加仓。目前看,我们认为在经历通胀顶峰出现、内外部意外事件带来的悲观情绪释放后,市场中期底部已基本探明,未来市场将逐步进入企稳回升通道。

  市场将回归U型两步走节奏。4月份我们提出全年市场"U"型变化,中期策略提出市场回升两步走。实际演变看,经历6月底以来预期改善推动的"小行情"后,7月底市场如期展开阶段性休整,但连续两个突发事件导致休整幅度和速度超出预期:一是动车事故引发的投资担忧;二是美债问题引发的国际动荡。受事件性冲击影响,估值和业绩底的支撑作用出现短期失效,并受情绪波动影响市场再创新低。而在上述冲击过后,我们认为市场有望重新回归正常节奏,后续将继续展开我们中期策略所判断的"小行情-阶段性休整-大行情"的U型两步走演绎。

  转入休整中期,等待向上突破。相对于二季度低点,我们认为在估值和业绩底支撑重新唤醒推动下,短期市场仍存在反弹空间;但阶段上依然维持我们上周策略提出的"结束单边下跌,转入休整中期"观点,趋势上涨机会在9月,重点等待三大信号明确:一是通胀信号,压力能否有效回落需等待8月CPI数据;二是经济信号,美债问题向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传导仍在途中;三是政策信号,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依然体现出政府在控通胀和保增长之间的游移,政策完成由紧及稳变化仍需时间。在此背景下,当前阶段市场机会仍主要体现为脉冲式的反弹和结构性的收益。

  增配中游板块,继续成长主题。在市场重新回归U型两步走节奏的判断下,当前阶段配置重点在于转向攻守兼备,布局领涨板块。产业链角度,全球复苏风险将压制上游商品股弹性,供求压力决定"煤飞色舞"很难重现;而高超配比例和接近历史高位的相对估值则将压制下游消费股弹性。相对而言,政策稳健化驱动的投资释放和工资上升驱动的"机器替代人工"过程将提升中游投资品弹性,且增强其相对于金融等板块的业绩确定性,因此当前阶段建议重点增配建筑建材、机械等中游投资品板块;主题投资方面,建议继续关注符合政策引导方向的绩优成长股。

  缩量阴线再度方向选择 二次探底概率几何?

  周三A股市场呈现缩量震荡走势,主要股指窄幅收低。因法德两国领袖否决了发行欧洲债券的建议,且德国GDP增速显著放缓,令投资者担心欧洲债务危机前景,隔夜欧美股市收低,同时国内二三线城市限购标准出炉等消息一定程度上压制市场,两市股指反复考验短期均线系统支撑,沪指2600点有惊无险。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601.26点,下跌0.26%;深证成指报11598.28点,下跌0.58%。沪市成交为722亿;深市成交为703.5亿。两市合计成交共计1425.5亿,成交相比上一个交易日明显萎缩。

  盘面观察,受隔夜欧美股市下跌拖累,今日早盘,沪深两市股指双双小幅低开,随后在金融板块的带动下股指快速冲高,无奈脉冲上涨并未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同,股指很快震荡滑落,沪指一度失守5日线和2600点整数关口,但在10日线附近获得一定支撑,并在地产股的带动下缓慢回升,而此时的成交出现明显的萎缩,导致股指在接近早盘高点后再度回落。午后,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券商股崛起,创业板为首的小盘股也走势活跃,但大盘依旧是欲振乏力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股指表现不温不火,但结构性机会十分丰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周三表示,年内地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初步提高到500亿元人民币,且中国金融市场将越来越多向国际资本开放。该消息对A股市场刺激有限,不过对券商股却形成明显的刺激,午后券商股群体崛起,方正证券、国海证券、东北证券等涨幅居前,外资背景概念板块也涨幅居前;受人民币汇率连续五日创汇改新高刺激,造纸,航空等受益板块走势也相对活跃。此外,创业板、海峡西岸、次新股等概念板块也获得资金青睐。而煤炭、有色,以及钢铁、水泥等昨日表现较好的板块位于跌幅榜前列。

  从今日市场表现来看主要有三大特征值的注意,一是震荡幅度和成交量双双萎缩。从沪指表现来看,全日最高点为2617点,最低点为2596点,振幅为0.81%,沪市全日成交为722亿元,基本与深市相差无几。这一方面说明在短线方向不明,又无消息面刺激或打压的情况下多空双方均相对谨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中小盘个股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成交相对活跃。二是权重股走势分化,金融地产虽然有护盘动作,但因煤炭、有色、钢铁、水泥等板块不给力,又缺少量能的有效配合,导致今日股指重心较昨日有所下移。三是期指贴水状况有所改善,1109合约转为升水,1108合约虽然仍旧贴水,但幅度已经明显收窄。

  技术上,从今日明显的缩量星线来看,短线股指将面临方向的选择。一种是选择二次探底,为上攻积累能量,考验下方2500点,甚至2437点的支撑。另一种选择是直接上攻“8.05”缺口。笔者认为,如果在无利好刺激的情况下,沪指直接上攻“8.05”缺口受挫的可能性较大,稳健投资者注意逢高降低仓位。相反如果选择短期下探,既确认了下方的支撑,又重新积聚能量,这样对上攻收复“8.05”缺口更为有利。对于明日的市场,早盘关注2600点得失,以及“”缺口支撑和2610点和2620点压力。(中证投资)

  阴十字星线借力砸盘 2600点是生死劫?

  限购依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楼市调控手段,二三线城市限购令若在8月底前出台,首先会压制可能出现的楼市“金九银十”反弹,随后二三线城市也将会步一线城市“量价齐跌”的后尘。利空地产板块;一年央票利率的意外上升表明了央行治理通胀、回收流动性的决心,对此不得不慎重看待;银行股股本供给是估值最大的压力,而且提高资本充足率对于再融资的影响不是一次性的,会增加再融资的频率。

  后市展望:从技术上看,今日大盘呈现窄幅震荡整理格局,煤炭、有色权重股陷入调整,致使未能大盘走势沉闷。大盘日K线收一根阴十字星线,本轮反弹形成了以头顶脚的技术形态,上攻到2630附近,后市量能如无法继续放大站上2650的话,大盘有短期调整的技术要求。从今日市场的消息面来看,加息预期和银行再融资的可能性加大,对股指延续反弹形成较大的制约,外围股市下跌,A股异常坚挺,该跌不跌,理应看涨,经过短暂回调后,大盘仍有延续反弹动能。建议投资者近期以短线操作为主,快进快出,关注超跌反弹概念和次新股。(华讯投资)

  估值底显现 2590点有强支撑

  今日大盘持续低位震荡,目前沪指下跌5个点,盘面超半数个股下跌,9个板块跌幅超1%,4个板块涨幅超1%,在临近收盘时沪指成交仍不足700亿,这说明主力资金超级谨慎。目前沪指报2597点,连续四天考验2590附近的支撑位,如果大盘跌破2590点,不排除大盘再次下行。考虑到主力资金的谨慎,我们建议投资者注意仓位控制,逢高减仓。不过鉴于市场目前处于估值底,负面冲击没有高位时候大,从技术上看,2590附近有短期支撑。(广州万隆)

  等待靴子落地 短期强势震荡依旧

  资金面上看,各期限SHIBOR利率仍保持平稳,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也小幅回落,资金面仍然未见紧张态势。股指期货基差仍为负数,且进一步下滑,反映了短期内的市场情绪仍然较为谨慎。另外,央票发行收益率上升导致的加息预期升温,使得主导市场的谨慎情绪进一步加剧。但加息对于市场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如果加息靴子落地,反而为市场提供调整反弹的契机。总体来看昨日的调整是连涨过后对下方支撑一次“阶段性的回试”,今日市场小幅收跌,缩量调整,但5日均线依然有较强的支撑作用。预计短期市场将强势震荡。(上海证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保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