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汁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坚冰吗?

  寒意阵阵的街头巷尾

  让我们一起走进警营

  他们暖心陪伴助送回家

  “警察同志你好,我在余良路开尉路交叉口发现一迷路老人,问不出家庭住址,我现在有急事必须要走,就让老人在红绿灯路口等你们了。”12月9日18时许,鼓楼公安分局仙人庄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打来的电话后,民警郭琦迅速带领辅警杨豫疆、肖俊赶到现场。

  到达现场后,郭琦等人发现在报警人指定位置有一名老人正坐在马路牙上无助地四处张望,赶忙上前询问,但不管怎么沟通,老人就是不说话。在与报警人电话核实确为该老人后,郭琦等人慢慢将老人扶起,为老人拂去身上尘土,将老人暂带回所里安顿。

  “都这个点了,老人可能还没有吃饭。”考虑到这个问题,郭琦、杨豫疆立即拿出各自的加班小零食、端来热水递到老人手里,同时开始研判老人身份信息。“发现南苑辖区有人报警寻找走失老人。”获取这一信息后,民警迅速与报警人秦女士取得联系,经衣着、外貌比对,确认走失老人为秦女士的父亲,随后大家将老人安全交到秦某手中。

  “我家老爷子今年八十多岁了,年龄大了,脑子不是很清楚,他下午从南柴屯出发遛弯,没想到一走就走到了这里。感谢你们及时找到他,不然这么冷的天,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秦女士动情地说。

  临走前,一直不说话的老人看到墙上挂的锦旗,突然开口说话,激动地对女儿说:“送锦旗,送锦旗!”郭琦等人婉拒老人的好意,再三叮嘱秦某一定要照顾好老人,减少其单独外出,避免再次走失。

  他们一个箭步冲上前

  12月7日9时,一位老人在路口坐着轮椅缓慢的准备过马路,突然不小心摔倒在地,表情痛苦,杞县交警史体增与许湘锋见状一个箭步冲上前,扶起倒地老人,老人的老伴在身后也加快脚步赶来扶起老人的车子。

  大家合力把老人安安全全的扶到了轮椅上,民警马上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被扶起的老人一直说:“谢谢,谢谢你们!”看到老人身体无恙,民警才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他们日夜不停倾力寻回

  11月23日上午11时许,一名操着外地口音的年轻女子抱着年幼的孩子火急火燎地来到兰考县公安局兰阳派出所报警称:自己的母亲于11月20日凌晨从江苏乘坐火车至兰考站下车,至今杳无音讯。

  接警后,值班所领导王新建高度重视,在详细了解情况后立即向上汇报并组织警力开始寻找。根据年轻女子提供的衣着、外貌等特征,民警调取20日凌晨兰考火车站周边的视频监控,同时将走失人朱某某的照片报送至情指中心进行视频寻找,力求找到走失人朱某某的相关信息。

  由于走失时间是凌晨且当天天气恶劣,处警民警调阅查看了四个小时的视频,也未发现有朱某某的任何线索,正当同志们有些气馁时,王新建说:“一个大活人是不可能凭空消失的,再找!一定会有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警方终于在一家很不起眼的商铺拐角监控中发现了朱某某下火车后的轨迹。视频显示,朱某某于20日凌晨从火车站出来后,跟着一名男子上了一辆带棚电动三轮车从车站向西驶去。电动三轮车是重点追查对象!民警经过近两天两夜的走访寻找,终于在25日凌晨2时在三义寨乡河渠村找到了走失的朱某某,辛苦了几天的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经了解:原来朱某某说不清自己家在哪里,找不到回家的路,碰到了热心群众救助了她。朱某某的女儿见到了走失的母亲,激动地握着王新建的手说:“感谢兰阳派出所的民警同志,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我的母亲!辛苦你们了!”王新建笑着说:“这都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我们最大的任务是确定你母亲的安全,现在你们家人团聚,赶紧带着你母亲回家吧!”

  他数次登门调解融化坚冰

  位于开封市东郊的百塔村百塔街里有一条道路近期因为路边两家邻居孙家和刘家的矛盾造成几乎无法通行。社区干部多次干预,但事态依然发展,邻居矛盾不断升级。这件事很快就被深入辖区走访的开封市顺河公安分局东苑派出所社区民警童凤山得知。于是,在群众中颇有威望的老童就开始解决这场群众之间的矛盾。

  经过了解得知,刘某外出打工,多年来很少回家。孙某和老伴无儿无女,就在两家之间的路边上种树、种菜,在缺少人关注的情况下,孙某占用的道路面积越来越大。今年10月份,刘某带着已到谈婚论嫁年龄的孩子回到家中,发现本来十米宽的路被占用了很多,自家人出入很是不便。为了出行方便,刘某就找孙某协商,结果孙某却不愿让出道路,造成矛盾不断升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既有利益,孙某还将道路用混凝土圈了起来,造成通行更加不便。看到这种情况,刘某扬言报复。眼看着一场邻居之间的纠纷就要升级,这个时候,童凤山及时出手了。

  “老哥哥,你还认识我不?”一天,童凤山溜达着来到孙某家中,找孙某唠起了家常。“当然,我怎么能不认识我们的辖区民警童警官呀?”深知孙某老两口家庭情况的童凤山有针对性地对孙某展开心理疏导,利用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讲邻里亲情,讲人情道理。一次谈不成,那就多来几次。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数不清多少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孙某内心的“坚冰”终于被执着的童凤山“捂化”。“老童啊,你说的俺都听明白了,占道的事是我不对,我这就把路况还原。”

  11月底,在社区干部和村民见证下,曾经是村民们心头“糟心路”的这段道路在童凤山的努力下又“通了”,并且曾经剑拔弩张的孙、刘两家邻居又和好如初。眼看着老童为群众关系平安和谐做出的努力,百塔村的干部和群众都十分感念,12月2日,百塔的群众和社区干部专程来到东苑派出所为老童赠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金光灿灿的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胸中装着群众,一颗红心向党。

  经常在我们身边上演

  蜀黍们用责任担当为辖区百姓

  他们用行动告诉大家

  对你爱,爱,爱不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温暖的他 融化冰冷的我

■讲述:安然 撰稿:晓梦

别人的童年都是快乐的,我的童年却满是伤痛。

当我的记忆开始留下印象,所有关于父母的片段都是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母亲20岁奉子成婚,嫁给了同年龄的父亲。父亲家境殷实,母亲小巧美丽,无论谁看,都是天造地设的好婚姻。可是再华美的长袍也难掩生活滋生的虱子。父亲对母亲曾经的呵护娇宠渐渐因为琐碎生活的磨蚀一去不返,两个年轻人只剩下彼此的刻薄憎恨。

之后,父亲不顾我尚是稚嫩幼儿,另觅新欢。

我9岁时,母亲和一位同样离异的同事组建了新的家庭。那段时光,母亲终于露出了久违的欢颜,而我也和继父相处融洽。这位比较温和的男人,让我忘却了曾经的伤痛,变得开朗起来。

可惜好景不长。继父的前妻离婚后忽然萌生悔意,便以孩子为借口不时约了继父出去。母亲开始疑神疑鬼和惶恐不安。面对那边前妻和孩子的温馨,母亲的唠叨和埋怨格外招人厌烦,继父的感情天平开始慢慢倾斜,最终向母亲提出离婚。

兜兜转转,一切又打回原点。可恨的是,两次离异让母亲背上了不靠谱的评价。而我,也感受到了世人异样的目光,承受着说不出的压力,性格越来越敏感脆弱、自卑压抑。

上学期间,我的孤僻并没有让那些男孩子望而却步,反而愈发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而且,我还继承了母亲的美丽和父亲的高挑,再加上成绩一直尚好,初中开始就有男同学给我写纸条、送礼物、护送回家,可在我眼里,那些男生都不过将我当作玩物和猎奇对象罢了,哪里有什么真诚和爱惜?

大二那年,一位叫严力的男孩闯入了我的生活。

我们的相识颇为戏剧。夏天的一个周末,从市图书馆出来,在返校公交车上,我礼貌性地给一位老奶奶让座。可一个急刹车,我没站稳,侧后方忽然有人扶住了我,我猛一扭头,一个男生正对我微笑。车辆到站,我紧赶慢赶冲向学校,隐隐感觉身后有人一直跟着,一回头,居然是刚才那个男孩。疑惑之际,他走过来淡淡地说:“同路。”我警觉起来,瞪着他不说话。他不再解释,看看我,然后扬长而去。

时隔不久,学校举行唱歌比赛,我又一次看到了他。他坐在台中央,弹唱一首百转千回的曲调,弦弦拨动人心,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略显忧伤。那一刻,我有些动容,也记住了他的名字:严力。

后来,严力有意无意地又在市图书馆遇见我,手里拿着一本海子的诗集。我们交往了。

严力安静淡定,喜欢独来独往,对事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他身上散发出淡淡的忧郁气质,仿佛是我的同类,深深吸引着我。

世事弄人,我们的恋情不过刚刚燃烧,便有一把新柴横空插了进来。一位艳丽活泼的小师妹,迷上了才情横溢、冷峻傲气的严力,整天黏在他的身边,像极了牛皮糖。

不久,就有舍友向我汇报,他们一起泡图书馆了,一起看电影了。起初我不以为然,他们毕竟不是同类。后来,许多个一起以后,再冷的冰也融化了。第一个闯进我心的男孩子还是仓皇而去,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说。

旧伤未平,新伤又添。我想,世上本来就没有真情吧。

因为失望,也因为害怕,我干脆将自己缩进了一个封闭的世界,修成了孤家寡人。

参加工作好几年,眼看着同学好友一个个步入婚姻,母亲急了,一遍遍劝我,不要学她的草率,也不要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她没得到幸福,不代表我找不到幸福。

这些唠叨,我不过是假意应允罢了。母亲见我点头,便自顾自替我张罗起来。

陶乐是我的第11个相亲对象。前面10个,不是被我的冷冰冰吓到,就是被我随时竖起的刺刺伤,一个个知难而退。陶乐很有意思,不管我怎么讽刺他、不理他,他都安静地微笑,然后,轻轻说,其实,我也是被逼的,也不乐意呢,可是见了面,我发现你很讨人喜欢。这句话足以让我无法闹腾了。

我安静的时候,陶乐开始讲他的故事。母亲在他7岁时移情别恋,抛夫弃子。他10岁时父亲再婚。结果在他15岁时,继母又婚内出轨,父亲再度离异。这个故事实在让人惊讶,我们的遭遇何其相似,那种心情让人感同身受。可与我不同,陶乐并不忧郁压抑,反而很阳光开朗。

第一次相亲之后,陶乐并没有死缠烂打,他只是在三天之后试探性地给我发短信:方便通个电话么?如果不回复就是默许了。五分钟之后,电话响起,他简短地提出邀请,是小剧场相声,有名角,一票难求,好不容易买到的。我刚要拒绝,他说,人家许诺观众不笑,赔偿十倍票价,你有可能赚了。我忍不住乐了,算是答应。

相声很搞笑,陶乐说我笑起来太好看了,他一定要让我多笑笑。

就这样,陶乐和我有一搭没一搭接触起来。尽管我不讨厌他,但是我始终放不下心里的戒备,总是端着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告诫他别对我抱希望。

陶乐不以为然,倒是自得其乐,开始每天发问候短信,不但选了许多好玩有趣的段子,还给我取了“冰美人”“高冷姐”“冰山来客”“雪孩子”等好多绰号,真是无奈又可笑。不过,这种问候习惯起来,如若他没发,我倒是有些不适应。

渐渐地,陶乐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偶尔吃饭逛街,不时见面聊天。虽然我没接受他,但已经不再排斥他了。也许就像他说的,不谈爱情婚姻,可以谈人生理想啊。

不知不觉,我和陶乐认识一年多了。我们果真就像朋友一样相处着,没有恋人之间的甜腻,也没有爱人之间的约束。可是我们又彼此慰藉,互相支持,互相温暖。这一年,我也见证了陶乐的真诚乐观。他经常参加志愿服务,还资助了一名学生,是单位出名的工作模范,在家中和父亲就像哥们。他热爱生活,养花、做菜。朋友们都说,这一年来,我真是越来越美好,脸色红润,而且经常露出笑容,不那么冰冷了。我知道,这都是陶乐的功劳。

大家劝我不要再拖着了,要么答应,要么断开,否则对我对陶乐都不好。我狠下心约了陶乐谈判,明确告诉他分开吧,我不适合结婚。可是说这话时,我感觉自己心里那么难过,隐隐作痛。

陶乐看看我,认真地问我:“真心话?”我点点头,拼命含住了眼泪。他坚定地说:“撒谎。伸出手来。”我诧异地看他,局促不安。他一把拽过我的手,一边看着腕表,一边煞有其事地把着脉搏。我问他做什么,他一本正经地说:“测谎。瞧瞧,一分钟200下,不是说谎是什么?你的脉搏出卖了你。”我又被他逗笑了。他还说:“分手?你的手明明不同意嘛。再说了,要分手也得先和我谈恋爱啊。”我的眼泪不听话地流下来。陶乐满眼心疼,一把抱住我说:“我理解你的痛,所以要给你最好的爱,抚平你的伤痕。”这一回,我告诉自己不要答应,推开他,可是,我却分明抱得更紧了一些。也许,我的身体最明白我的心吧。

转眼间,被陶乐拉进婚姻有7年了,正是婚姻之痒的时节,可是我顾不上痒啊,一个陶乐,加上两个陶小乐,够我乐呵的。

我的故事告诉我,每个人都不要放弃生活,只要你相信幸福,就能得到幸福。

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是北大波斯语专业的第一批毕业生,40年的外交生涯大部分与伊朗有关。时至今日,在国内与伊朗有关的外交场合,仍时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华黎明曾十多次担任周恩来总理的波斯语翻译。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华黎明。而原本选读英语专业的华黎明之所以与伊朗结缘,也与周总理有直接的关系。

1957年,出于外交工作的需要,北大波斯语专业正是在周总理和季羡林教授的支持下创立的,第一年招收的学员都是在职干部。1958年,已经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读大二的华黎明和其他6个人经选拔进入了北大波斯语专业,从此便与伊朗这个国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耄耋之年的华黎明谈起这次际遇,仍然用意料之外来形容。

波斯文化和波斯语在中东地区有重要影响,这也是季羡林力主北大开设波斯语专业的原因。华黎明1963年进入外交部后的第一站不是伊朗,而是阿富汗。“阿富汗北部说波斯语,南部说普什图语。当时的上层王室成员主要说波斯语。”华黎明说。

1966年9月,华黎明临时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周总理访问罗马尼亚途经阿富汗,阿富汗查希尔国王的堂弟苏尔坦亲王去迎接,驻阿富汗使馆派华黎明去当翻译。第一次为周总理翻译,华黎明既惊喜又紧张。

“航班在阿富汗国内飞行时,我和周总理并排坐,驻阿富汗的陈枫大使和苏尔坦亲王并排坐。陈大使可能随便一点,周总理就小声对他说,‘你往边上坐一点儿,苏尔坦亲王坐的地方太挤了,可能不舒服。’”初次为周总理翻译时的这个细节让华黎明记忆犹新,“一国总理,竟然能注意到这么细小的事情,实在是太不简单了!”

6年后,又是一次紧急抽调的为周总理翻译的任务,让华黎明从山西吕梁的外交部离石干校回到了北京。“我们本来都做好了一辈子呆在那儿的准备了!”

周总理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华黎明感叹,总理的外交理念和工作作风,对当时像他一样的青年外交官影响至深。

“周总理日理万机,经常工作到深夜,我们经常会在夜里被叫过去汇报工作。他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我们对各自主管的工作必须一清二楚。那时候没有手机,我们都是随身带一个小本,密密麻麻记着自己的工作。总理一说要汇报,我们就带着小本过去了。有时候让外交部主管领导说,有时候直接指名道姓让我们这些翻译回答。一旦答不上来,总理就会严厉地批评。”华黎明回忆说。

最后一次为周总理翻译的经历,华黎明仍历历在目。那是1975年,面对伊朗客人的访问邀请,身体已十分虚弱的周总理指着在场的青年外交官说:“我是去不了了,将来要去的话,也只能是他们这些年轻人去了。”

两年后,华黎明果然像周总理说的一样派驻伊朗。他亲历了1979年惊天动地的伊朗伊斯兰革命,1991年出任驻伊朗大使,两次陪同伊朗总统访华,为中伊友好关系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完成驻伊朗大使的工作后,华黎明大使生涯的第二站是波斯湾对岸的阿联酋。阿联酋不但国情与伊朗有很大差异,两国还长期相互敌视。这成为华黎明外交经历中的又一个“意想不到”。

面对华黎明这个长期派驻伊朗,还在任内有着出色业绩的中国大使,阿联酋方面起初的态度十分冷淡。加上在华黎明赴任前的1995年4月,李登辉对阿联酋进行了访问,中国和阿联酋的关系也来到了历史最低点。“我刚去的时候,是坐了半年冷板凳的。”

华黎明并没有甘于把冷板凳坐穿。“阿联酋人很讲人情,各大酋长的家族在国家政治中占主导地位。”他施展起资深外交官的灵活技巧,从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特别是以石油贸易这个阿联酋的经济命脉为突破口,通过不懈努力,与阿联酋王室成员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到我离任的时候,中阿关系已经开始起飞。”华黎明说。

临别之际,阿联酋总统扎耶德向他授予“一级独立勋章”。华黎明成为1984年两国建交后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使。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外交一度面临严峻的形势。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吞并了科威特。美国准备出兵干涉,想要师出有名,就得有联合理会的授权。当时,华黎明正担任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司长,主管海湾、伊朗和土耳其事务,“中国是关键的一票。中国赞成谴责甚至制裁伊拉克,但不赞成联合国授权动武。美国非常担心联合国授权被中国否决。钱其琛外长抓住海湾危机的契机,运用高超的外交艺术,逼迫美国在对华关系上做出了让步。”

中国将在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问题上怎样做出选择,举世关注。当年9月,联合国大会召开,钱其琛在大会上向西方传递明确信息:“中国对安理会有关制裁伊拉克的决议都投了赞成票,这是不容易的。”

随后,外交部发布消息,钱其琛将在11月出访中东。美方迅速“跟进”,发布了国务卿贝克将在11月3日出访中东的讯息,希望中美两国外长6日在开罗碰面商讨海湾危机。华黎明说:“钱外长随机应变,调整了出访顺序,将11月6日前往中东的首站改为埃及。中美外长就这样在开罗机场‘巧遇’,进行了长谈。”

紧接着,美方进一步邀请钱其琛在他们对联合国授权进行提案期间正式访美。华黎明到机场为钱其琛送行,钱其琛没有回答眼前大批外国记者的问题,记者转而把问题抛向一旁的华黎明:钱外长此次去纽约,对联合国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提案将投什么票?“我告诉他们,这张票在我们外长口袋里,是什么票我们都不知道。”华黎明说。

不料,美国人横生枝节,在钱其琛抵达纽约后提高要价,把访美安排与投票挂钩,试图迫使中国投下赞成票。这种情况下,钱其琛据理力争,原则立场寸步不让,最终代表中国投下弃权票。

美方出尔反尔,找借口取消了钱其琛与美国总统老布什的会见。华黎明说,关键时刻,钱其琛另辟蹊径,让驻美大使朱启桢连夜回华盛顿与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通话。清晨6时,斯考克罗夫特回复:欢迎钱外长按计划访问华盛顿,布什总统期待会见他。

“就这样,中国外交又一次跨越了一场惊涛骇浪,以钱其琛外长为代表的外交官显示了过人的魄力、定力以及中国智慧。”华黎明说。

去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伊朗也在今年2月举行了纪念伊斯兰革命40周年的活动。早些年伊朗客人访问中国,目睹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华黎明面前赞叹不已。

1939年出生的华黎明经历过中国落后挨打的年代。他的外交生涯,也开始于中国相对贫穷的年代。“我第一次到伊朗是1973年。在德黑兰,我看到的是一片灯火辉煌,当时德黑兰就有200万辆汽车。可以说,我最早看到的‘现代化’是在伊朗。但现在,伊朗人为中国的发展成就感到惊讶。”

1939年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进入外交部。1991年至1995年任中国驻伊朗大使,1995年至1998年任中国驻阿联酋大使,1998年至2001年任中国驻荷兰大使兼中国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