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inux-DNSlinux 配置文件件中的问题:什么是无效解析记录?

         前面我们做的所有实验,都是通过一个域名去访问web页面,实际上我们都是通过配置HOST解析来实现的,在实际生产中需要通过DNS进行解析,来获取域名对应的ip(或者ip对应的域名)。本章节我们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说说dns:

        如果申请的域名没有被注册,也没有被注册为商标,仅需要缴费一笔年费即可得到域名;

三级域或主机:根据服务器所提供的业务功能,选择配置对应的主机名称解析记录,比如(www,ops)

;DNS失效时间,单位不加默认为s ;序列号,十进制,不能超过十位,通常使用日期时间戳 24h ;(refresh time)刷新时间,即每隔多久到主服务器查询一次 28d ;(expire time)过期时间,当辅助DNS无法联系主DNS时,辅助DNS在多长时间内认为缓存是有效的 2d ;权威应答的ttl;缓存dns服务器可以缓存记录多长时间 ;给客户端返回NS记录 ;A记录,配置权威域名的真实ip地址

##通过dig查看区域传送配置

Let’s Encrypt 作为一个公共且免费 SSL 的项目逐渐被广大用户传播和使用,是由 Mozilla、Cisco、Akamai、IdenTrust、EFF 等组织人员发起,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推进网站从 HTTP 向 HTTPS 过度的进程,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和赞助支持。

Let’s Encrypt 免费 SSL 证书的出现,也会对传统提供付费 SSL 证书服务的商家有不小的打击。到目前为止,Let’s Encrypt 获得 IdenTrust 交叉签名,这就是说可以应用且支持包括 FireFox、Chrome 在内的主流浏览器的兼容和支持,虽然目前是公测阶段,但是也有不少的用户在自有网站项目中正式使用起来。

2、dns 方式, 在域名上添加一条 txt 解析记录, 验证域名所有权.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 你不需要任何服务器, 不需要任何公网 ip, 只需要 dns 的解析记录即可完成验证.

注意第二次这里用的是 –renew

dns 方式的真正强大之处在于可以使用域名解析商提供的 api 自动添加 txt 记录完成验证.

经过等待120秒后,证书就会自动生成,提示:

前面证书生成以后, 接下来需要把证书 copy 到真正需要用它的地方.

注意, 默认生成的证书都放在安装目录下: ~/. \

–installcert命令可以携带很多参数, 来指定目标文件. 并且可以指定 reloadcmd, 当证书更新以后, reloadcmd会被自动调用,让服务器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指定的所有参数都会被自动记录下来, 并在将来证书自动更新以后, 被再次自动调用.

目前证书在 60 天以后会自动更新, 你无需任何操作. 今后有可能会缩短这个时间, 不过都是自动的, 你不用关心.

如果你不想手动升级, 可以开启自动升级:

你也可以随时关闭自动更新:

好了,到此acme.sh的使用基本就是这些了,至于是采用HTTP还是DNS方式来申请证书?就经验来看,我比较喜欢DNS的验证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依赖性最小,更加的灵活,我建议大家都用DNS来验证申请Let’s Encrypt证书。

当然,acme.sh还有不少实用的参数可以方便我们来管理已经通过acme.sh申请过证书、域名等等,比如:

这个就是列出当前已经申请到证书的域名信息,如下图:

在站点配置文件里加入以上代码即可,证书路径是第三步 copy 写的路径,记得别搞错

其实 acme.sh 的使用还是非常“傻瓜”的,只要照着指令参数做就可以轻松搞定的,上述的示例其实将域名修改为自己的域名就可以用了,其它的也是同样的道理,简单修改一下参数就可以拿来用的。目前,申请获取 Let’s Encrypt 证书有很多种方法,军哥的 LNMP 一键包里也可以直接申请的,网上也有不少申请 Let’s Encrypt 证书的教程,使用的工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是,就经验来看 acme.sh 这个是最方便、最快捷、最省事儿的,因为使用的就是 Let’s Encrypt 的 ACME 协议,所以兼容性绝对是最可靠的,Shell 脚本式的对系统几乎没有任何依懒性,有很强的自由度。

好了,申请获取 Let’s Encrypt 证书的教程就讲到这里了,后期如果积累新的经验我会第一时间分析给大家的,大家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下面的评论里提出来。


应用层,负责为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接口。

表示层,负责把数据转换成兼容接收系统的格式。

会话层,负责维护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

传输层,负责为数据加上传输表头,形成数据包。

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数据链路层,负责 MAC 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

物理层,负责在物理网络中传输数据帧


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一组应用程序,比如 HTTP、FTP、DNS 等。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通信,比如 TCP、UDP 等。

网络层,负责网络包的封装、寻址和路由,比如 IP、ICMP 等。

网络接口层,负责网络包在物理网络中的传输,比如 MAC 寻址、错误侦测以及通过网卡传输网络帧等。


网络接口配置的最大传输单元(MTU),就规定了最大的 IP 包大小。在我们最常用的以太网中,MTU 默认值是 1500(这也是 Linux 的默认值)。一旦网络包超过 MTU 的大小,就会在网络层分片,以保证分片后的 IP 包不大于 MTU 值。显然,MTU 越大,需要的分包也就越少,自然,网络吞吐能力就越好。


Linux网络收发流程:


当一个网络帧到达网卡后,网卡会通过 DMA 方式,把这个网络包放到收包队列中;然后通过硬中断,告诉中断处理程序已经收到了网络包。

接着,网卡中断处理程序会为网络帧分配内核数据结构(sk_buff),并将其拷贝到 sk_buff 缓冲区中;然后再通过软中断,通知内核收到了新的网络帧。

接下来,内核协议栈从缓冲区中取出网络帧,并通过网络协议栈,从下到上逐层处理这个网络帧。比如,

在链路层检查报文的合法性,找出上层协议的类型(比如 IPv4 还是 IPv6),再去掉帧头、帧尾,然后交给网络层。

网络层取出 IP 头,判断网络包下一步的走向,比如是交给上层处理还是转发。当网络层确认这个包是要发送到本机后,就会取出上层协议的类型(比如 TCP 还是 UDP),去掉 IP 头,再交给传输层处理。

传输层取出 TCP 头或者 UDP 头后,根据 < 源 IP、源端口、目的 IP、目的端口 > 四元组作为标识,找出对应的 Socket,并把数据拷贝到 Socket 的接收缓存中。

最后,应用程序就可以使用 Socket 接口,读取到新接收到的数据了。

由于这是一个系统调用,所以会陷入到内核态的套接字层中。套接字层会把数据包放到 Socket 发送缓冲区中。

接下来,网络协议栈从 Socket 发送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包;再按照 TCP/IP 栈,从上到下逐层处理。比如,传输层和网络层,分别为其增加 TCP 头和 IP 头,执行路由查找确认下一跳的 IP,并按照 MTU 大小进行分片。

分片后的网络包,再送到网络接口层,进行物理地址寻址,以找到下一跳的 MAC 地址。然后添加帧头和帧尾,放到发包队列中。这一切完成后,会有软中断通知驱动程序:发包队列中有新的网络帧需要发送。

最后,驱动程序通过 DMA ,从发包队列中读出网络帧,并通过物理网卡把它发送出去。


带宽,表示链路的最大传输速率,单位通常为 b/s (比特 / 秒)。

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的数据量,单位通常为 b/s(比特 / 秒)或者 B/s(字节 / 秒)。吞吐量受带宽限制,而吞吐量 / 带宽,也就是该网络的使用率。

延时,表示从网络请求发出后,一直到收到远端响应,所需要的时间延迟。在不同场景中,这一指标可能会有不同含义。比如,它可以表示,建立连接需要的时间(比如 TCP 握手延时),或一个数据包往返所需的时间(比如 RTT)。

PPS,是 Packet Per Second(包 / 秒)的缩写,表示以网络包为单位的传输速率。PPS 通常用来评估网络的转发能力,比如硬件交换机,通常可以达到线性转发(即 PPS 可以达到或者接近理论最大值)。而基于 Linux 服务器的转发,则容易受网络包大小的影响。

除了这些指标,网络的可用性(网络能否正常通信)、并发连接数(TCP 连接数量)、丢包率(丢包百分比)、重传率(重新传输的网络包比例)等也是常用的性能指标。


第一,网络接口的状态标志。ifconfig 输出中的 RUNNING ,或 ip 输出中的 LOWER_UP ,都表示物理网络是连通的,即网卡已经连接到了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中。如果你看不到它们,通常表示网线被拔掉了。

第二,MTU 的大小。MTU 默认大小是 1500,根据网络架构的不同(比如是否使用了 VXLAN 等叠加网络),你可能需要调大或者调小 MTU 的数值。

第三,网络接口的 IP 地址、子网以及 MAC 地址。这些都是保障网络功能正常工作所必需的,你需要确保配置正确。

第四,网络收发的字节数、包数、错误数以及丢包情况,特别是 TX 和 RX 部分的 errors、dropped、overruns、carrier 以及 collisions 等指标不为 0 时,通常表示出现了网络 I/O 问题。其中:

errors 表示发生错误的数据包数,比如校验错误、帧同步错误等;

dropped 表示丢弃的数据包数,即数据包已经收到了 Ring Buffer,但因为内存不足等原因丢包

overruns 表示超限数据包数,即网络 I/O 速度过快,导致 Ring Buffer 中的数据包来不及处理(队列满)而导致的丢包;

carrier 表示发生 carrirer 错误的数据包数,比如双工模式不匹配、物理电缆出现问题等;


当套接字处于连接状态(Established)时,

Recv-Q 表示套接字缓冲还没有被应用程序取走的字节数(即接收队列长度)。

而 Send-Q 表示还没有被远端主机确认的字节数(即发送队列长度)。

当套接字处于监听状态(Listening)时,

就是还没有完成 TCP 三次握手的连接,连接只进行了一半,而服务器收到了客户端的 SYN 包后,就会把这个连接放到半连接队列中,然后再向客户端发送 SYN+ACK 包。

则是指服务器收到了客户端的 ACK,完成了 TCP 三次握手,然后就会把这个连接挪到全连接队列中。这些全连接中的套接字,还需要再被 accept() 系统调用取走,这样,服务器就可以开始真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了。

sar -u  #统计CPU的使用情况,每间隔1秒钟统计一次总共统计三次:

#%nice 更改过优先级的进程的CPU使用统计

#runq-sz  运行队列的长度(等待运行的进程数,每核的CP不能超过3个)

#ldavg-1 最后1分钟的CPU平均负载,即将多核CPU过去一分钟的负载相加再除以核心数得出的平均值,5分钟和15分钟以此类推

NAT正常工作至少需要两个步骤:
第一,利用 Netfilter 中的钩子函数(Hook),修改源地址或者目的地址。

第二,利用连接跟踪模块 conntrack ,关联同一个连接的请求和响应。


#时间戳可以避免序列号的卷绕。一个1Gbps的链路肯定会遇到以前用过的序列号。时间戳能够让内核接受这种“异常”的数据包。这里需要将其关掉。


#为了打开对端的连接,内核需要发送一个SYN并附带一个回应前面一个SYN的ACK。也就是所谓三次握手中的第二次握手。这个设置决定了内核放弃连接之前发送SYN+ACK包的数量。


上述内存单位是页,而不是字节。可参考的优化值是:

#系统中最多有多少个TCP套接字不被关联到任何一个用户文件句柄上。如果超过这个数字,连接将即刻被复位并打印出警告信息。
这个限制仅仅是为了防止简单的DoS攻击,不能过分依靠它或者人为地减小这个值,更应该增加这个值(如果增加了内存之后)。


#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关闭,这个参数决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时间。对端可以出错并永远不关闭连接,甚至意外当机。缺省值是60秒。2.2 内核的通常值是180秒,你可以按这个设置,但要记住的是,即使你的机器是一个轻载的WEB服务器,也有因为大量的死套接字而内存溢出的风险,FIN- WAIT-2的危险性比FIN-WAIT-1要小,因为它最多只能吃掉1.5K内存,但是它们的生存期长些。

经过这样的优化配置之后,你的服务器的TCP并发处理能力会显著提高。以上配置仅供参考,用于生产环境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大多数Linux发行版都定义了适当的缓冲区和其他TCP参数,可以通过修改这些参数来分配更多的内存,从而改进网络性能。

设置内核参数的方法是通过proc接口,也就是通过读写/proc中的值。幸运的是,sysctl可以读取/etc/sysctl.conf中的值并根据需要填充/proc,这样就能够更轻松地管理这些参数。

下面展示了在互联网服务器上应用于Internet服务器的一些比较激进的网络设置。

当从客户机发来新的TCP连接时,数据包设置了SYN位,服务器就位这个半开的连接创建一个条目,并用一个SYN-ACK数据包进行响应。在正常操作中,远程客户机用一个ACK数据包进行响应,这回使得半开的连接转换为全开的。

有一种称为SYN泛滥(SYN flood)的网络攻击,它使ACK数据包无法返回,导致服务器用光内存空间,无法处理到来的连接。SYN cookie特性可以识别出这种情况,并使用一种优雅的方法保留队列中的空间,大多数系统都默认启用这个特性,但是确保配置这个特性更可靠。

第二个设置启用TCP窗口伸缩

启用TCP窗口伸缩可以使客户机能够以更高的速度下载数据。TCP允许在未从远程端收到确认的情况下发送多个数据包,默认设置是最多64KB,在与延迟比较大的远程客户机进行通信时这个设置可能不够,窗口伸缩会在头中启用更多的位,从而增加窗口大小。

后面四个配置项增加TCP发送和接收缓冲区

这使应用程序可以更快地丢掉它的数据,从而为另一个请求服务,还可以强化远程客户机在服务器繁忙时发送数据的能力。

最后一个配置项增加可用的本地端口数量

这样就增加了可以同时服务的最大连接数量。

在下一次引导系统时,或者下一次运行sysctl -p /etc/sysctl.conf时,这些设置就会生效。

所有的TCP/IP调优参数都位于/proc/sys/net目录,例如下面是最重要的一些调优参数:

/proc目录下的所有内容都是临时性的,所以重启系统后任务修改都会丢失

建议在系统启动时自动修改TCP/IP参数,将下面代码增加到/etc/rc.local文件中,然后保存文件,系统重新引导的时候回自动修改下面TCP/IP参数:

TCP/IP参数都是自解释的,TCP窗口大小设置为256960,禁止TCP的时间戳(取消在每个数据包的头中增加12字节),支持更大的TCP窗口和TCP有选择的应答。

上面数值的设定是根据互联网连接和最大带宽/延迟率来决定的。

另外一个方法:使用/etc/sysctl.conf在系统启动时将参数设置成需要设置的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inux 配置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