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里光草药的功效的作用?

六月霜这种植物,它是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这种植物在我们这里也有,在田边,路边,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六月霜又叫九里光,白花尾,九牛草等。它是多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高可以达到100厘米。花冠管状,檐部紫红色,花药线形,瘦果倒卵形或长圆形,稍压扁。六月霜这种植物在我国分布的非常广泛,产自黑龙江,河北,辽宁,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六月霜这种植物通常都是生长在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路旁,树林,田边,山坡等地。在农村的田边,路旁,经常就会看到这种植物。每年到8月,六月霜开花的时候,老百姓就会开始采集六月霜,采集六月霜的时候是连根拔起,然后晒干,再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备用。


六月霜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具有敛疮消肿,破血通经的功效,经常用来治疗产后血瘀,金疮出血,胸腹胀痛等症状。六月霜还可以治疗跌打损伤的症状。

在民间,农村的老百姓,经常用六月霜来治疗霍乱成痢,方法就是:把六月霜用水煎,煎成汁,然后饮用,就可以治疗霍乱成痢的症状。


农村的老百姓也经常用六月霜来来治疗大小便血,方法就是:把六月霜研成末,然后用茶调,空心服用,就可以治疗大小便血的症状。农村的老百姓也经常用六月霜来治疗跌打损伤,方法就是:把六月霜用酒和水各一半的量,来炖,炖一个小时以后温服,就可以治疗跌打损伤的症状。

六月霜的功效还有很多,朋友们可以补充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导读:清热散结胶囊(卞宁)消炎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

(卞宁)消炎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那么,清热散结胶囊(卞宁)成份中千里光有何作用?

千里光,又名九里明、九里光、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是一种中草药,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产于陕西、江苏、浙江、广西、四川。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等功效。多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杀虫止痒。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肋腺炎;急性肠炎;菌痢;黄疸型肝炎;胆湿癣炎;急性尿路感染;目赤肿痛翳障;痈肿疖毒;丹毒;湿疹;干湿癣疮;滴虫性阴道炎;烧烫伤。

健客网温馨提醒,为了您的健康,请在您的主治医生或指导药师的指导下按疗程服用,同时密切接受随访,以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您的用药情况。如在用药过程有任何不良反应或疑惑,亦可第一时间向健客网在线医生咨询,热线电话:400-086-5111。

以上的内容仅是参考,由于药物的使用以及病情的不同性,在使用药物之前请登录健客网,这里我们有专业的医生为您解答。

千里光属 (Senecio)隶属于菊科千里光族 (Trib. Senecioneae),全世界约有1000余种,除南极洲外均有分布,是本族中最大的属。中国植物志记载中国有该属植物63种,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山区,少数分布于北部、西北部、东南部至南部。其中作为药用的有十余种,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等功效。我国目前有多种复方及单方制剂,如千柏鼻炎片、千里光片、清热散结片、返魂草颗粒等。其中千里光 (S. scandens)分布最为广泛,为 1997、2005、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但是,千里光族植物普遍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该成分具有明显的肝脏毒性,可导致人畜中毒甚至死亡,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

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对千里光属11种、2变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组织学特征进行了鉴定研究, 了解千里光属植物的显微鉴定特征,为该类生药的商品鉴定提供依据。具体包括:千里光(S. scandens)、裂叶千里光(S. scandens var. incisus)、欧洲千里光(S. vulgaris

1、生药性状鉴别特征:根状茎短,具多数纤维状根,或根状茎略横走。茎呈圆柱形或呈扁平状,表面具细纵棱。断面不平坦,中空或不中空,断面木部呈黄绿色,髓部白色;叶互生,大多破碎;头状花序小,在枝端排列成复伞房花序,总苞一层,长 3~8 mm,宽3~10 mm,部分花冠及瘦果脱落,总苞片外展,呈辐射状;冠毛白色或污白色。

2、茎的横切面组织特征:表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长圆形细胞;外被角质层。表面稍有突起或棱脊,皮层由薄壁细胞和厚角细胞组成,棱脊处厚角组织明显。维管束外韧型,呈放射状环列,维管束外侧具中柱鞘纤维,纤维壁厚,木化,少数无;韧皮部大多较窄,有的已连成完整的环带;髓部发达,有的中空。

3、叶表面形态特征:千里光属13种(变种)药用植物叶的表面观察,上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多角形或类长方形,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至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多为不定式,副卫细胞3~6,多数为4,少数气孔为不等式,部分种气孔仅见于下表皮,亦有上下表皮均具气孔。均具有多细胞单列非腺毛,少数种非腺毛呈鞭状。

1、文献古籍中千里光的记载:千里光应用于人类疾病,最早见于《本草拾遗》,曰:“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 虫蛇犬等咬伤处。”《本草图经》中云,用千里光与甘草煮作饮服,可退热明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千里光)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千里光为外科圣药,正如俗谚云,“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2、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千里光有多种作用:研究表明,千里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有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活性的作用,对病毒、肿瘤细胞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钩端螺旋体作用;其煎剂对人的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镇咳、抗炎作用。

千里光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目前千里光毒理学研究主要有急性毒性、肝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突变作用,长期毒性、其他特殊毒性以及毒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1、急性毒性研究:千里光急性毒性较小,其毒性与药材产地、提取方式等因素有关。科学家观察研究不同产地千里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后发现,5个产地药材中,毒性强弱为:河南千里光>江苏千里光>浙江千里光>广西千里光、湖北千里光。提示在临床应用千里光和生产含千里光的中成药时,应该注意产地。

2、肝毒性:千里光对机体的损伤主要以肝损害为主,可以直接对肝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

3、胚胎毒性:应用千里光可产生一定的胚胎毒性。小鼠实验表明可导致其胚胎骨骼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囟门增大,顶骨、顶间骨、枕骨发育不全或枕骨缺失、颈椎弓发育不全,少数动物出现第14对肋骨等。这些实验为妊娠期安全用药提供了参考。

4、致突变作用:实验表明中高剂量的千里光提取物对雌性小鼠具有致突变作用,而对雄性小鼠则能够引起小鼠畸形精子发生率提高。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烦请亲们点个赞加个关注哈!!!


[2]徐定平,周鑫堂,郜红利,吴晶晶.千里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

[3]冯群,李晓宇,孙蓉.千里光药理作用和毒性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物警戒,):151-153+15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里光草药的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