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数据库中有各国工业就业人数吗?

世界银行集团最新研究发现,在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非正规部门占就业总人数的70%以上,占GDP将近三分之一。其规模之大,使得这些国家在危机中动员提振经济所需财政资源、实行有效宏观经济政策和为长期发展建立人力资本的能力相形见绌。(世界银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网无关。汇通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第71期 老龄化背景下“智能制造”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革的关键原因。一方面,人口加速老龄化使得劳动力成本增加,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智能化生产,作为人工智能最主要的生产应用方式,是否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冲击呢? 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仍存有争论,而争论的一大焦点在于智能化生产的发展会否对于劳动力就业产生毁灭性冲击。一方面,“补位式替代”假说认为,智能化生产可替代一部分传统岗位,减少经济体对劳动力数量的总需求,从而弱化,甚至补偿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挤出式替代”假说则强调,智能化生产将替代大量传统岗位,进而造成失业和加剧收入两极分化,使一部分人更加无力应对老龄化。

那么,智能化生产能否作为补偿劳动力规模下降的替代手段去缓冲,甚至解决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呢?更进一步,政府是否应该有针对“智能制造”的产业扶持政策呢?这些问题引起了学者、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因此,厘清智能化生产和经济发展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互动关系对于相关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

二、老龄化背景下“智能制造”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一) 智能化生产与劳动者的两种互动模式

智能化生产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与劳动者的之间关系可能存在 “赋能于人”和“人力替代”两种模式。在“赋能于人”模式中,智能化生产仍然依赖于劳动者的参与,它主要是增强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labor-augmented)。换句话说,智能化生产与劳动者之间是互补关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劳动力数量减少,智能化生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会变弱。在“人力替代”模式下,智能化生产是一种劳动力节约型(labor-saving)的技术,智能化生产和劳动者之间是相互替代的关系。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数量减少,智能化生产将在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 “诱导式创新”:是市场需求在推动“智能制造”吗?

技术创新的发生和应用,不仅要符合科学的逻辑,也要符合市场的逻辑。经济学家希克斯(John Hicks)指出:“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动,本身就是对特定种类创新和发明的激励,以节约使用变得相对更贵的要素”。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智能化生产的发展。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各国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每千工人的工业机器人安装数量)也存在很显著的差异。比如,在人工智能技术上处于领先位置的美国,工业智能机器人安装密度远低于一些亚洲国家,而且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见图1)。这就意味着,智能化生产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受到技术供给层面的推动,也受到市场需求层面的驱动。

图1. 全球分地区的工业智能机器人安装量趋势()

资料来源:2017年国际机器人联盟世界工业智能机器人报告

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诱导式创新”理论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涵:首先,如果智能化生产是厂商在劳动力短缺情况下的自发选择,那么它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更多是“补位式替代”而非是“挤出式替代”,不太可能造成大规模失业。其次,厂商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和企业研发来因应来自劳动力市场上的负面冲击。那么,要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除了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等政策之外,政府还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对于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三) 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按照“诱导式创新”理论,老龄化对于智能化生产的发展和应用可能会有推动作用。具体来说,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劳动力规模增长将减缓甚至出现下降,短期内均衡工资将上升并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的成本上升,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在短期放缓。但是,在长期视角下,企业可以通过投入研发或者安装新设备来改变其生产技术,从而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比如说,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开发和应用智能化生产技术变得更加有利可图。于是,我们在宏观层面上会看到智能化生产被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图2. 潜在支持比和人均累积机器人安装量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2017年国际机器人联盟世界工业智能机器人报告、世界银行数据库

基于跨国数据的分析支持了老龄化会推动智能化生产技术应用的假说。从图2来看,一个国家的老龄化程度高,其人均工业机器人累积安装量也相应越高。此处“潜在支持比”的定义为15-64岁年龄段人口相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这一数值越低,一国的老龄化水平越高。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劳动力短缺和劳动成本上升,会驱动一个国家更多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经济生产。

、智能化生产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一) 智能化生产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自2013年起就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智能机器人市场。2016年,工业智能机器人总安装量达到8.7万台,同比2015年增加了27%,占全球安装量的30%,接近欧洲和美国的同年安装量总和。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2012年,科技部印发了《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要“攻克一批前沿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并进行示范应用和产业化,为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奠定技术基础。”同年,财政部又公布了2012年智能制造装备项目扶持(补贴名单)。重点支持两大方向的九类产品。在2012年之后,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增速明显提高。

(二) 老龄化与我国各省“智能制造”的发展

图3. 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机器人企业数和老人抚养比变化值

资料来源:银通智略报告、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库

在我国“智能制造”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发展水平却存在显著差异。图3中呈现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机器人集成企业数目的变化和当地老年人抚养比之间的关系。老年人抚养比是用当地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除以15-64岁人口的数量,其数值越高,表示该省的老龄化程度越高(注:该数值为上文中“潜在支持比”的倒数)。总的来说,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会更多地投入和发展智能化生产。

进一步分析发现,“智能制造”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一个地区的老龄化程度越高,“智能制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智能化生产在不同产业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相同。我们还发现,智能化生产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影响不太明显,但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有很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对于第二产业尤为显著。“智能制造”对第一产业作用较弱的一个可能原因是,适用于第一产业的智能化生产技术目前比较少或者发展还不成熟。 来自中国国内的数据也印证了智能化生产有助于应对因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劳动力下降,也有助于缓冲老龄化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冲击。

基于以上对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关系的讨论与研究,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从“人口红利”转向“智能红利”。充分利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智能化生产对劳动力的补位式替代作用,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积极发挥技术进步带来的“智能红利”。2)完善要素市场,保持和推动“诱导式创新”。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引导企业主动选择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先进技术,以消除劳动力短缺造成的负面影响,协助企业克服在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障碍。3)加强教育培训,提供智能化生产所需的人力资本。通过开展与人工智能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实现广泛而有效的人机合作,帮助劳动者完成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4)推进人工智能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平衡发展。针对目前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第二产业和相对富裕地区的情况,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在第一、第三产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用,进而借人工智能发展的契机推动各地区经济协调均衡发展。5)理性把握人工智能的推动速度。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发挥“补位式替代”作用的前提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速度和劳动力市场的调整相匹配。

课题组成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周羿

中国社科院劳动与人口经济研究所  陈秋霖

1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CBPD)

3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4中国私营企业调查(CPES)

5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ESD)

7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

9中国广东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10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11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

12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

13美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GSS)

14欧洲社会调查数据(ESS)

15印度老龄纵贯调查数据(LASI)

16日本综合社会调查数据(JGSS)

17韩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KGSS

18东亚联合社会调查数据EASS

19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

20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

21中国宗教调查数据(CRS)

22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CLASS)

23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4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

25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LHLS)

26人类死亡率数据库(HMD)

27中国台湾社会变迁调查数据(TSCS)

28中国台湾国民健康访问调查数据(NHIS)

29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中国台湾卷(WVS)

30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中国卷(WVS)

31中国大城市社会网与求职调查数据

32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CMES)

33社会网与求职调查数据库

34青少年科学学习调查数据库

35中国电信灯塔大数据背景调查数据

36大学生群体状况调查数据

37中国城乡流动调查数据

38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

39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库

经济社会科学常用数据库(一)

1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覆盖省份:中国大陆地区销售额500万元/RMB以上的大中型制造企业

核心问题:全国最为详细、所用最为广泛的微观数据库,主要研究工业企业的相关问题。

3 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全球最大、最权威的国际商品贸易数据型资源每年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其官方年度商品贸易数据涵盖全球99%的商品贸易收集超过6000种商品、数据回溯至1962年各国上报的数据均转换成统一格式。

5 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

核心问题:主要关注一个国家的商业环境变化以及公司效率和性能特征

9 中国广东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执行机构: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核心问题:广东省经济变动、家庭生活变化及民众个体发展状况

10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执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覆盖区域:中国25个省市

核心问题: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

11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

执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

覆盖区域:25个省市(2011),29个省市(2013)

核心问题:家庭金融状况、收入支出、社会保障、商业保险等

12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

执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核心问题:中国家庭收入水平

经济社会科学常用数据库(四)

20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

执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分析单位:个人(学生、家长、教师、校领导)

覆盖区域:中国28个县级单位(县、区、市)112所学校、438个班级

核心问题:揭示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宏观社会结构对于个人教育产出的影响

21中国宗教调查数据(CRS)

执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分析单位:个人、宗教团体

覆盖区域:中国243个县级单位

核心问题:我国宗教现状与发展趋势

22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CLASS)

执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开放数据年份:2011、2012(测试调查),2014(正式调查,每两年一次追踪)

覆盖区域:中国7个省份

核心问题:掌握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23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执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核心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24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

执行机构: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口研究中心

覆盖区域: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9个省

核心问题:人口健康和营养状况

32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CMES)

执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

开放数据年份:2015

核心问题: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

33社会网与求职调查数据库

中国大城市社会网与求职调查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边燕杰教授发起,在中国八大城市(广州、上海、西安、天津、兰州、厦门、济南、长春)开展的一项调查,其广州地区的调查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梁玉成副教授主持,得到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资助。

数据下载地址:/Data

34青少年科学学习调查数据库

该调查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王进副教授主持,得到中国科普研究所、瑞典哥德堡大学和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资助。

本次调研对象限定“在城市公立或民办学校中就读的初中生“群体,调查内容主要是:A、青少年科学知识,B、家庭社会出身,C、教育和职业期望,D、科学兴趣,E、迷信与宗教信仰,F、同辈群体,G、环境知识与环保意识。

数据下载地址:/Data

35中国电信灯塔大数据背景调查数据

执行机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

覆盖区域:中国31个省市

核心问题:个人信用背景调查、画像分析

36大学生群体状况调查数据

执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开放数据年份:2001

覆盖区域:2001年抽样调查了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专业选择、择业目标等整体状况

核心问题:主要研究大学生在校行为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39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库

该调查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蔡禾教授主持,得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和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资助。

调查对象限定在“大专学历及以下的农村户口持有者跨县(区)域流动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目前的数据包括2006、2008、2009三年。

数据下载地址:/Dat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数据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