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题不会做?

1. 各科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通点,但彼此科目间也是相互成就的;即,学好语文可以带动数学成绩提升,反之也成立;

我从小学一直是偏科严重,数学基本没下过90分,但语文和英语就不行,60分上下;这种现象一直到高考,面对语数外三门主科各占150分,想考好只能冲刺恶补语外; 有了数理化作为底子,语文和英语最后冲刺成功,语文由日常60分到高考的90分,英语由日常70分到高考的113分。

2. 数学大题,对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更侧重要求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好数学,掌握做大题的方法技巧也是最重要的;

比如,初中阶段的数学每次大考必考的两类大题:实际应用和几何,我在给学生讲的时候,一方面会聚焦讲解,做到专题专攻;一方面掌握通法练习,好生和差生都可以学会拿到分,差生记住做法,好生同时可以做到一通百通灵活运用;

应用题讲究:三步走战略

几何题:逆向思维法+突破点,快速定出解题思路。

学习,要有勇有谋,重战略!

3. 家长可以正向引导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对语文、数学科目提分有帮助,其他科目也是如此。

如何提升孩子的阅读习惯?

01 初期可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的书;

02 根据时间合理规划阅读时间,作业多的时候,可每天设置30分钟即可;寒暑假时间充裕,可大片时间阅读;

03 鼓励孩子阅读完输出,方式可以选择:讲给你或小盆友听,写读后感或者输出在平台上,同步培养你家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闭环性思维。

阅读,终身要做的事情。

每一个待提升的点,都不是单纯的一件事造成的,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尽可能学会多维度查找原因,根本性解决问题,培养出优秀、竞争力强的孩子。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思路
1、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的,其特点是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
2、学会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
用方程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已知条件或公式、定理中的已知结论构造方程(组)。这种思想在代数、几何及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直线与抛物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两类重要函数,即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所表示的图形。因此,无论是求其解析式还是研究其性质,都离不开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例如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往往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并解之而得。
3、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可用来检测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常常通过条件的多变性或结论的不确定性来进行考察,有些问题,如果不注意对各种情况分类讨论,就有可能造成错解或漏解,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分类讨论思想解题已成为新的热点。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
(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
(2)一次分类按一个标准;
(3)分类讨论应逐级进行,正确的分类必须是周全的,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4、学会运用等价转换思想
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我们通常是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转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已知与未知、数量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都可以通过转化来获得解决问题的转机。
中考压轴题所考察的并非孤立的知识点,也并非个别的思想方法,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全面考察,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较全面。因此有的考生对压轴题有一种恐惧感,认为自己的水平一般,做不了,甚至连看也没看就放弃了,当然也就得不到应得的分数,为了提高压轴题的得分率,考试中还需要有一种分题、分段的得分策略。
一道中考数学压轴题解不出来,不等于“一点不懂、一点不会”,要将整道题目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
如中考数学压轴题一般在大题下都有两至三个小题,难易程度是第1小题较易,大部学生都能拿到分数;第2小题中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3题偏难,不过往往建立在1、2两小题的基础之上。
因此,我们在解答时要把第1小题的分数一定拿到,第2小题的分数要力争拿到,第3小题的分数要争取得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获得中考数学高分的可能性。
中考的评分标准是按照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行评分,解对知识点、抓住得分点就会得分。
因此,对于数学中考压轴题尽可能解答“靠近”得分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把中考数学压轴题变成高分踏脚石。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

声明: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联系(QQ):1389165,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回复关键词,领取对应学习资料!
回复【学习计划表】领取《初中生学习计划表模板大全》
回复【中考真题】领取《各地中考试题及答案》
回复【电子课本】领取 新学期《初中电子课本》
回复【学习方法】领取 《初中学习方法大全》
回复【英语语法】领取 《初中英语语法大全》
回复【英语听力】领取 《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文及单词听力MP3》
回复【初中名著】领取 《初中生必读名著大全》
在后台回复,不是文章最后留言哦!
点下方“阅读原文”,免费领800讲精品视频资源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5月6日星期三。数学世界将继续发布一些初中数学习题及解析,如果你是来到这里的新朋友,可以翻看数学世界以前发布的文章。笔者希望对广大学生的学习和备考有一些帮助,请朋友们密切关注数学世界!

今天,数学世界为大家分享一道初中数学中有关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解答题,这题难度不大,属于同学们必须掌握的类型。大家在做题时要认真观察图形,分析已知条件。如果能够理解题中信息,再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应该能很快做出来。请大家先独立思考一会儿,再看下面的分析和解答过程,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例题:(初中数学综合题)如图,已知∠A=∠B,AE=BE,点D在AC边上,∠1=∠2,AE,BD相交于点O.

(1)求证:△AEC≌△BED;

(2)若∠C=70°,求∠AEB的度数.


这道题的难度虽然并不大,但还是需要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很多同学由于没有全面掌握题中考查到的知识点,而导致无法完成。第一问还比较简单,需要用到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大多数人应该可以做对。第二问就要仔细分析图形,结合第一问得出的结论,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容易解决。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要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再结合其他条件进行推理计算即可。下面,数学世界就与大家一起来解决这道例题吧!

分析:(1)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证∠C=∠BDE,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可证△AEC≌△BED;(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C=ED,∠BED=∠AE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1)证明:∵∠ADE=∠C+∠2,

(2)解:∵△AEC≌△BED,(已证)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运用以上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温馨提示:朋友们如果有不明白之处或者有更好的解题方法,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讨论。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数学题一点思路都没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