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的气候


出版年份:2009 年
图书介绍:本书分上下篇共三部分,上篇总论包括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气候替代性指标、转换函数及古气候参数估算;150ka来环境演变的高分辨率记录和事件年表等;下篇分论包括:新疆巴里坤湖150ka来环境变化;青海湖和达布逊湖环境演化;萨拉乌苏古湖和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等。

第一章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第一节 区域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特征
第二节 气候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环境的独特性
第二章 气候替代性指标、转换函数及古气候参数估算
第一节 气候替代性指标
第二节 现代环境样品的采集和环境替代性指标分析
第三节 古气候参数的估算方法
第四节 若干地区和地点150 ka来古气候参数定量估算
第三章 150 ka来环境演变的高分辨率记录和事件年表
第一节 年轻地质样品年龄测定适用方法探索
第二节 典型黄土剖面高分辨率记录
第三节 轨道尺度的气候事件
第四节 末次冰期气候变化与Heinrich事件
第五节 D-O旋回在黄土地层的记录
第六节 102 a尺度气候事件的地质记录
第七节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第八节 古气候事件年表
第四章 中国北方E-W向环境大断面
第一节 内陆湖泊环境变化记录
第二节 沙漠-黄土边界带环境变化记录
第三节 黄土高原环境变化记录
第四节 北京地区黄土沉积环境变化记录
第五节 莱州湾沉积环境变化记录
第六节 太平洋粉尘沉积记录
第七节 中国北方E-W向环境大断面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特征时段环境空间格局
第一节 根据地质记录制作古环境图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中国北方环境演变分区
第三节 特征(典型)时段中国北方环境空间格局
第六章 东亚季风区环境演变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亚洲古季风变化机制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东亚古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的潜在控制因素
第四节 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机制的概念模型
第五节 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动力学联系
第七章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环境演变趋势
第一节 研究干旱半干旱区环境演变趋势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节 中国北方环境演变规律与未来发展趋势
第八章 对我国干旱环境研究未来的展望
第一部分 湖泊和沙漠、绿洲的环境演化
第九章 新疆巴里坤湖150ka来环境变化
第二节 巴里坤湖沉积旋回
第三节 巴里坤湖沉积剖面时间序列
第四节 巴里坤湖沉积物粒度组成、磁化率及其古环境意义
第五节 巴里坤湖碳酸盐沉积序列
第六节 巴里坤湖沉积碳酸盐的碳、氧稳定同位素研究
第七节 巴里坤湖湖相沉积物花粉分析
第八节 巴里坤湖150ka来古水文演化序列
第十章 青海湖和达布逊湖环境演化
第一节 青海湖古环境演化
第二节 达布逊湖古环境演化
第十一章 萨拉乌苏古湖和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
第一节 萨拉乌苏组的地层划分和年代
第二节 末次间冰期以来萨拉乌苏古湖的环境演变
第三节 毛乌素沙漠消长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
第十二章 居延海环境演化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居延海和周边地区环境变化历史
第二节 居延海地区沙漠化进程
第三节 居延海地区环境保护及其意义
第十三章 新疆和田绿洲环境演变及沙漠-绿洲系统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和田绿洲近代沉积地层年代
第二节 和田绿洲环境演化
第三节 于田沙漠-绿洲系统演变动态分析
第十四章 青藏高原隆升与中国北方干旱环境
第一节 高原隆升与侵蚀-堆积旋回
第二节 青藏高原隆升与中国地质环境的演化
第三节 第四纪时期我国北方气候干旱化的趋势
第四节 对青藏高原隆升与其环境效应的理性思考
第二部分 黄土高原区环境演化
第十五章 粉尘堆积与冬季风
第一节 黄土粒度变化的气候意义
第二节 高分辨率粒度记录及其与格陵兰冰芯的对比
第三节 冬季风波动机制
第十六章 黄土剖面的古土壤与夏季风
第一节 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典型微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第二节 黄土和古土壤的土壤化学及黏土矿物特征
第三节 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古风化强度
第四节 黄土中150ka来的古土壤分类及其形成时的古环境
第五节 古土壤反映的轨道时间尺度上的东亚夏季风变化
第六节 黄土中记录的非轨道气候事件与季风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
第七节 黄土中非轨道事件与轨道事件叠置关系及其可能原因
第十七章 黄土剖面元素演化的古气候记录
第一节 渭南黄土剖面主要元素分布特征与迁移序列
第二节 渭南黄土中的稀土元素
第三节 环境示踪指标选择及其古气候意义
第四节 古气候演化讨论
第十八章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及其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黄土中的碳酸盐
第三节 黄土碳酸盐同位素组分的特征
第四节 碳酸盐同位素组分与环境变化
第十九章 黄土剖面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的环境意义
第一节 样品采集和有机质碳同位素测试
第二节 黄土有机质碳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第三节 黄土有机质碳同位素与古植被
第四节 黄土有机质碳同位素与古季风
第二十章 黄土和古土壤磁化率的气候意义
第一节 黄土和古土壤中磁性矿物与磁化率的气候意义
第二节 磁化率沉积分量和成壤分量的分解及磁化率通量的气候意义
第三节 150 ka来黄土高原夏季风气候的时空演化
第二十一章 现代粉尘与黄土所记录的大气化学特征
第一节 样品采集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中国北方沙漠和黄土区现代大气粉尘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大气矿物粉尘与风成黄土的组分
第四节 黄土高原风成黄土的源区分布
第五节 中国沙漠粉尘的区域和全球尺度搬运模式
第六节 大气矿物粉尘向黄土的输入过程
第七节 末次间冰期以来风成黄土的沉积后再改造程度
第八节 风成大气粉尘沉积与东亚季风气候变迁
第二十二章 沙漠-黄土边界带移动与气候变化
第一节 黄土-沙漠边界带的沉积地层
第二节 气候替代性指标及其反映的环境变迁
第三节 黄土-沙漠边界带的沉积地层及磁化率曲线对比
第四节 特征时段的古沙漠范围
第二十三章 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变迁及其与全球古气候旋回的关联
第三部分 干旱化的海洋因素和海洋记录
第二十四章 干旱化的海洋因素
第一节 现代我国干旱气候的海洋因素
第二节 浅海区的海流变迁
第三节 深海区的流场与温度场
第二十五章 干旱化的海洋记录
附录 西太平洋末次冰期最盛期古地理实际材料站位表

描述某地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
①气候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③多风蚀风积地貌(典型的外力作用)
除地形外,各要素均体现干旱气候下的地理特征。
①水热充足,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②地表水丰富,河流密布,水能丰富
③流水作用显著;(多峡谷、冲积扇、三角洲等)
⑥物种丰富多样,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除地形外,各要素均体现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的的地理特征。
实验原理分析(作业手册P258)
步骤]如下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
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
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
[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1)推测你会发现的现象,并有步骤的写下来:
(2)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
(3)对于沙子所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
(4)大自然中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是:让地球表面各纬度
(5)假如该实验模拟发生在黄土高原上地表水土流失景观的形成
过程,添入字母完成下表
(6)这种景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自然界各要素具有的过程
要点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产生
【例1】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新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干燥、冬冷夏热、气温温差大、日照充足。新疆地处东经74°至东经96°,北纬34°至北纬49°,地处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热量带的角度来看属于北温带。

1、新疆距海遥远,深居内陆,海洋湿润水汽难以到达。

2、盆地地形,四周被高山环绕,地形封闭,阻挡了湿润水汽的进入。

新疆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干”。因为干,空气湿度低,云雨少,经常是晴空万里;因为干,太阳供给地面的热量,几乎全部用来加热大地和空气,而地面土壤又很干燥,无法蒸发降温,所以夏季白天温度偏高,到了夜晚,由于戈壁缺少保持热量的能力,地面冷却散热的速度特别快,温度迅速下降,形成昼夜温差特别大;因为干,地面植被相对稀疏,一起风就尘土飞扬,尤其是戈壁滩上时时有风沙弥漫。

新疆这种干燥气候,还突出表现为降水偏少。北疆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而南疆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新疆降水较多的地方主要是在天山山区和阿尔泰山区,这里冬春多雪,夏秋多雨,空气相对湿润,地面植被丰富。天山山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与华北平原相差无几,其中巩乃斯林区附近约达800毫米,几乎与淮河流域的年降水量相等。这些山区不仅降水充沛,而且每年降水比较稳定,这给山间盆地谷地和山前平原绿洲的农业灌溉用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新疆气候的第二个特点是冬冷夏热。冬季,由于西伯利亚空气十分寒冷,这种冷空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有利的高空大气环流引导下,就会向南暴发,这就是直接影响新疆气候的寒潮(俗称寒流)。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偏高,其最热程度,南疆又高于北疆。最突出的是吐鲁番,那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40℃,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7.8℃,居全国之冠。

新疆气候的又一特点是气温日较差大(每昼夜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一般是白昼气温升高快,夜里气温下降大。许多地方最大的气温日较差在20℃到25℃之间。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的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所以新疆的甜瓜、西瓜、葡萄、杏、桃、梨等都特别甜美可口。

日照丰富也是新疆气候的一大特色,新疆全年日照时间为2550至3500小时之间,在全国各省区中居于前列。日照丰富加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棉花等喜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良好的作用。

新疆不仅日照时数充足,而且地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也较大,在全国中仅次于青藏高原而名列第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