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有的人怎么在拼多多商家版开店?

每天都有不少拼多多的商家进驻,也有不少商家因为生意不好而选择退出。有几个成功退出的商家,却又发现,他们仍然打算在拼多多里继续经营下去,不过,原先的店铺都关门了。那么拼多多退店之后还能再重新开店么?退店有哪些条件?

一、拼多多退店后还能重新开店么?

退店的人不能再登陆之前的店,只能重新再开一家。如果拼多多的商家违反了平台的规定,就会收到一些站内的消息,然后店铺会被三级限制,导致所有的商品都被下架,不能上新,不能上架。所以,如果是这样被退店了,就不能再重新开店了。只要产品符合条件,就能再次进入。

拼多多退出之后,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店名,只有当所有的店铺都被关闭后,没有被其它店铺占用时,才能继续使用。如果店铺的名字被别人用过,就不能再用原来的名字。商户依旧可以凭以前的店铺证件再次开业,但暂时不能办理用临时身份证申请的。

1、拼多多商户必须保证账号的正常使用、不受限制、无资源位商品在线、已关闭短信订阅服务、无售后订单、距离上次订单签收满30天、完成退店公示期,无上架、发布中或广告推广商品,不存在未发货、未签收或未成团订单。

2、若商家出现过严重的送货问题、售后服务问题、怀疑售假等问题,需要与平台协商妥善解决,且平台已根据保证金调整规则恢复商家保证金为原保证金金额后,方可申请退店。在退货之前,拼多多的商户必须先把可提款的钱都拿出来。

3、如果顾客满足以上条件,可以提出退店的申请,首先要登陆拼多多的后台,找到自己的账号,点击押金,在网站上有退款的规定,点击退出即可。一般情况下,退店的押金在20天内就会被退回到商户的帐户中。

如果你注销了拼多多,你可以再开一家新店,但你必须符合你的条件,你可以在拼多多上重新开业,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新手卖家开店铺是一样的,以上就是拼多多退店之后还能再重新开店么,退店有哪些条件,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阿里、美团、饿了么、拼多多 ……互联网大平台,如今正在走向全民的对立面。

去年 9 月," 人物 " 杂志的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彻底揭开了美团和饿了么对外卖员工的压榨。

如今,拼多多员工接连出事:有人加班到凌晨后猝死,有人被送上救护车,有人在家中跳楼自杀,还有人因在网上匿名曝光相关消息被拼多多开除 ……

互联网大平台对员工劳动时间的肆意剥削,在阿里马云的口中,美其名曰 "996 福报论 "。

除了剥削员工,互联网大平台对消费者,欺负起来也是毫不心慈手软。

去年 12 月,自媒体 " 飘移神父 " 的一篇《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再次将互联网垄断平台暗戳戳的 "大数据杀熟" 行为推向台前。

今早," 网上买菜莫名被开通美团月付 " 登上微博热搜,互联网大平台的放贷生意,再次引发大众强烈反感。

回顾最近半年的舆论热点,航叔发现,天下苦互联网大平台久矣!

曾经给大家带来便利和实惠的互联网,如今正在露出它嗜血的獠牙:员工、消费者、商家 …… 如今都正在沦为其榨取利润的盘中餐。

站在商家的角度,我们更能看清互联网大平台,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最近,有外卖商家给航叔算了一笔账。

老陈做的是米线生意,一份米线卖价 19 元,美团平台抽成 21%,加上优惠活动,商家承担 80% 的优惠成本,实际收入只有 9 元。

不打折,不做活动行不行?

老陈说不行," 不做活动生意差,生意差了店铺排名靠后,这店就彻底死了。"

那么平台能不能少抽点佣金?

老陈说," 他们不涨佣金我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年前,老陈只在美团做外卖,平台抽成是 21%,后来生意实在不好,他就同时上线了美团和饿了么两个平台,抽成比例一下子变成 25%。" 大头都被平台吃了。"

不仅如此,老陈算了一笔细账:除了 25% 的平台抽佣,他还要缴 0.4% 的支付手续费扣点,以及 10% 的骑手配送扣点,再加上临街店铺的租金,每个月的利润少得可怜。

更让他郁闷的是平台的算法规则。

同样一个 25 元的订单,老陈发现无论是在美团还是饿了么,都会出现不一样的扣点情况。有时候是 21%,有时候是 25%,有时候更高。

他打电话问平台,得到的解释是:系统是严格按照算法执行的。

" 算法又是什么呢?" 老陈搞不懂。平台的话语权大,他只能服从。

老陈的店铺可能做不下去了,但是小张的生意还不错,因为他开的是 " 幽灵厨房 "。

所谓幽灵厨房,可以理解为不做堂食的纯外卖店,他们分布在城中村,或者是写字楼当中。

没有招牌,没有门店,更没有餐桌,幽灵厨房的主要功能区就是厨房。

每天中午十一点到十二点,是小张最忙的时候,订单流水一样的进来,厨师要以最快的速度出餐,小张要以最快的速度打包,外卖员,则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午饭送进写字间。

小张感叹," 简直像打仗一样。"

而幽灵厨房订单多如流水的秘诀,就在于价格。

小张说,因为省下了房租和员工开支,他有更多的资金做优惠活动,价格便宜,客人就多,慢慢的店铺排名上去了,生意自然比老陈的好。

但是小张的店铺也受到了冲击。" 有人的价格比我们还便宜。"

一开始,小张还觉得奇怪,他已经尽量在成本和售价之间做平衡了,卖得比他们还便宜,基本是在做赔本买卖。

但是后来,小张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我们在老老实实的炒菜,累死累活一个月挣万把块钱,人家是直接用 3 块钱的料理包!"

宫保鸡丁、鱼香茄子、黑椒里脊 …… 订单来了,料理包一拆,加上米饭,放微波炉一叮,连厨房都省了。

小张说," 这完全是劣币在驱逐良币。"

从送货上门到送饭上门,我们一开始以为,电商和外卖平台的兴起,会让生活变得更方便。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线下零散的生意,变成线上的垄断生意之后,一两个大的互联网平台,会让商家的日子变得更难过。

在这里,我们需要引入一个 "信息透明" 的概念。

无论是在猫狗拼还是美团、饿了么,对于消费者而言,各大商家的价格都是透明的。

这意味着,商家为了夺得消费者的注意力,他必须给出更亮眼的产品,或者更诱人的价格。产品创新很难,但是降价不难,于是商家打起了价格战

短期看,消费者捡了便宜,但是长期看,商家利益受损,他们必然走向压缩成本,甚至采用劣质原材料的境地,最终吃进 " 恶果 " 的是消费者。

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获益的只有互联网平台——他们一边当 " 房东 ",抽佣金,一边当 " 中间商 ",收取广告费。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两家互联网平台垄断了 90% 以上市场份额,他们也就垄断了消费者、商家、员工三个端口的大数据。

我们所熟知的大数据杀熟,是平台利用他们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进行价格歧视," 你越有消费能力,购买同样的东西,你就要比别人花更多的钱。"

但是根据老陈的说法,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猜测,平台或许也在暗中对商家、员工、外卖骑手进行大数据杀熟?

你越有资金打广告,那么购买同样的广告位,你就要比别人花更多的钱。

你越有精力加班,那么给你同样的工资,你就要比别人干更多的活儿。

你外卖送得越快,那么配送同样距离的订单,系统给你的限定时间,也就越短。

未来,我们所有人的数据、工作和生活,或许都将被互联网平台放进系统算法里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拼多多商家太气人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