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硕35岁被裁的几率大吗?

时光荏苒,转眼便进入了秋季,而距离22年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大学生们也需提前做好考研的相关准备,以免白白做了无用功。

随着学生对学历的不断追求,本科学历早已不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渴望,而考研读博也逐渐成为了潮流趋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之中,但真正能够上岸的却寥寥无几。

若将高考比喻成学生命运的“转折点”,那考研也是一场真正的“人才选拔”考试,毕竟与学生共同竞争的除了当年高考那一批学生,还有更多的往届精英。

每年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各大高校也纷纷,但依然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笔者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多所高校发布计划,扩招明显,考研上岸几率大幅度提升,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多所高校发布研究生招生计划,专硕扩招明显

每个学生选择考研的意义都并不相同,有的学生希望就业能够获得更多的优势,也有的想要钻研更深奥的学术,但也有的只想逃避就业的困难等等,而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考研也成为了大势所趋,多所高校发布了研究生招生计划。

其中陕西师范大学扩招人数增加1000人,对比去年增加了45.45%,还有中山大学扩招8500人,重庆大学扩招6000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安徽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对研究生招生人数进行了扩招。

但也有的高校选择了缩减,并提升研究生的“含金量”,像是四川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以及湖南大学等高校,对比去年都减少了许多招生名额。

而从总数据来看,22年考研多数高校都选择了扩招,而且估计最后的实际招生人数也是要高于预估招生人数的,所以大学生也需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而除了扩招之外,专硕扩招更为明显,多所高校都扩招了非全日制的研究生规模,并且降低了考研的难度,如此考研党上岸的几率也大幅度提升,报考的学生真是有眼光。

除此之外,还新增了许多交叉学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像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金融工程等带有交叉属性的专业,都将会增加许多,所以学生们在报考也要提前了解清楚哦。

不得不说,幸福来得真的是太突然了,但正所谓“福祸相依”,大学生唯有多多提升自身的成绩和个人能力,才能够在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并争取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大学生考研上岸几率大幅提升,但学生仍需打起十二分的努力去奋斗

首先,笔者认为大学生的英语成绩和数学成绩应达到优异,争取英语达到425分以上。很多高校都将英语成绩设置了相应的“门槛”,若是英语四级没有达到425分的话,那也会直接被刷掉,所以大学生也不要荒废学习,努力提升成绩才是硬道理。

其次,争取获得三好学生、班级干部以及党员等优秀身份,在众人之中也能获得优势。当学生自身拥有着更多的“筹码”,那也代表拥有更多的“闪光点”,自然也能够在众人之中收获导师的更多青睐,而且自身优异也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机会。

再次,尽量参与“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能获得优先录取的资格。本身大学生参与这类志愿者行为,不仅能够收获到很多的基层经验,还能够更好地磨炼自身的性格,而他们自身的付出也值得肯定,所以他们享受优待也是理所应当的。

总而言之,若大学生想要报考研究生,那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并且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收获的更多,所以大学生也不要马虎大意,以免沦为“陪跑”可就不好了。

考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的事情,大学生也需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生也应坚持不懈的付出更多努力。每天努力一小步,累积在一起便是成功的一大步,所以学生也应多多积累自身,并在努力的过程中收获更大的成功,而不是想着“一一步登天”,那样只会让学生摔的很惨。

第二,保持积极正能量的学习心态,具有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正确地面对学习。本身考研便不是一件嘴巴说说就能够成功的事情,而学生们在备考中也会遇到诸多的难题与诱惑,而学生们能够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的去努力,并积极的提升自身的成绩。

笔者寄语:多所高校发布研究生招生计划,专硕扩招明显,考研上岸几率大幅提升,报考的学生真的是太有眼光了,而学生们也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争取在初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最后也祝愿学生们的成绩能够蒸蒸日上,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今日话题:你对多所高校的扩招有什么看法?

记得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
(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锦鲤经验贴,和我一起考研的同学都上岸啦~ 以下都是我的超级真诚的经验和教训~

普通985数媒专业(408是必修,但是这个专业学得很杂不精),成绩比较好差一名保外校,可以保本校交叉学科单列但是放弃了,主要是不喜欢本校的城市,绩点废物不会算法不会做项目,无竞赛无论文,学东西很慢但是比较刻苦。
本人初试非常一般,在大数据是会被刷掉的程度,不过我考试那几天状态不太好有点飘…只能说我很努力了但是很笨(本人文科魂),和我学习经验差不多的研友有考410+、420+的。
以下想到啥就说啥了,可能有些废话和逻辑不通顺,大家见谅~

作为一个算是捡漏考上上交的幸运儿,我想在这里着重说一下择校的经验。
首先,衡量自己的水平,不要过于自信。考名校一定要数学和408有一个特别突出,然后政治英语不能特别短板,起码保证65。特别是想一战上岸的,如果你到十月份了还发现自己数学或408学得很一般,请慎重考虑上交这种学校,因为现在计算机考研越来越卷了,和你竞争的人有一战二战三战有985和C9的,请一定保证自己没有特别拖后腿的科目,如果有,请你早点准备!如果你做模拟卷成绩很不稳定忽高忽低,只能说你不适合学数学,数学这种东西真的很难补救(我就是这样),数学不好请尽快改考数二,我一直拖到十月份还想改数二,奈何沉没成本还是刚数一,自信自己两个月补救能考120+,最后果然很拉胯……
如果你想一战上岸,多去关注新开的专业,不要瞧不起捡漏,上岸才是最重要的。考研就是信息战,一般新开的专业都没什么人知道,学费贵的专业也能劝退一批人,这几年即使很多人都狂奶新开的专业要被冲爆,最后分数线出来还是很低。但是说实话最后还是硬实力最重要。选择大于努力前提是你要过线。我也是觉得ai第一年开班学费又贵才报的,但是我也没有掉以轻心,而且我本科做的项目都是ai相关其它不感兴趣,毕业后只想就业。

如果你是跨考、双非、辞职想转行,想报很好的学校要做好二战的准备,想想你的家庭能不能承担,否则选择一个普通的985/211一次上岸、研究生期间努力学习技能才是更好的出路。以上不是985科班秀优越,只是计算机考研真的很残酷。

22的考情不知道会怎样,捡漏只是少数的幸运,22应该会比21难,请抱着考到400+的决心去考研。

虽然我初试成绩不高,但是我也有一些心得体验,并且和我差不多学习经验的同学都考得很好~ 具体的准备方法其实大同小异,每个经验贴都差不多,大家多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行,在这里我主要说一下一些经验教训。
我是三月份开始一边摸鱼一边看数学视频,然后六月份回学校了开始专心准备。6-8月份一天学得很少大概5-7小时(不要学我,暑假打基础很重要,多学点!),9月份开始8-11个小时直到考试(以上都是番茄todo中的纯学习时间,不包括摸鱼时间)。请保证作息正常稳定,不要自我感动熬夜学习,不要摸鱼,前期一定要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作息。
早点准备,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学数学一定要静下心,不要写一半看答案了。试卷推荐李林套卷和合工大,张宇套卷想冲135+的必做。
一开始入门的话,汤家凤挺不错的,他的中值定理可以多看几次。强化推荐李永乐全书,135+的研友用了都说好。
ps:汤家凤视频配套的是1800入门+基础篇,不是讲义,讲义可以当课本,我当时就直接上手讲义没做1800的入门,感觉后期基础很不扎实,而且讲义的题偏向强化,不要走我的老路啊呜呜呜
没什么好说的,多看几次,我看了五轮,考得也算够用。408就是看得越多越仔细考得越高,但是一定得看得仔细,包括书上的图和一些细节,每次都有新的领悟。科班基础较好的可以不看视频和课本,有时间一定要看看视频,讲得很不错。
我英语算是比较好的,做近五年的模拟题都是80+(虽然最后考得一般……)。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多背单词!学英语单词是最最重要的!!!
我前期用单词书,后期直接用扇贝,个人觉得全程每天扇贝200个也可以,学数学专业课累了可以背一下,一定要坚持,会很有成就感的!而且后期成效巨大!
作文不用太早准备11月开始就行,推荐黄皮书,上面有很好的模板和范文,可以学习一些好的表达,11月开始每天模仿一篇小作文或者大作文。不推荐王江涛,容易跑题而且范文和模板很一般,除非你三月份开始背,不然你到十二月份感觉自己还是啥都不会写……(血的教训TAT)
也没啥好说的,不要太早开始,不要花太多时间,根本没啥用,别像我不信邪老早就开始准备,血的教训……
数学408好的就9月份开始就行,不好的还是多花点时间在这两门,政治10月份甚至11月开始都行,反正9月和11月开始的最后真的没啥差别(真的,别不信TAT)……
政治的选择题最重要,1000题刷一遍全部+一遍错题,八套卷和四套卷的选择题吃透,大题只用背四套卷大题就行了,没时间就背前两套,我是四套全背了,主观题还是只有31分,感觉最后两套背不背差距不大。
政治这么下来70+可以保证。

上交对跨考双非真的很友好,初试+机试占比6/7,只要你有能力,认真对待复试就行。
本人之前没系统刷过题,算法垃圾水平,考完初试才开始准备的,最后机试是一题半多一点这样子,第二题不会(dp永远的痛),面试情况还可以,最后复试中上水平~

请熟悉STL,今年最后一题用next_permutation,LeetCode原题上能过50/76的用例,不会做的题要把特例结果print出来说不定就多几分。
今年三题都是LeetCode原题,不算很难,一题easy一题mid一题hard,一定要多在LeetCode上刷题,并且记得选英文版题目~
复试完休息几天就开始,中间生病住院了有半个月没碰,用的算法笔记,刷了书上对应的pat的题(30分的题不用做做了也没啥用),然后在牛客和n诺上做了往年真题两三遍(n诺上比较全,但是题解少),然后就是LeetCode上一天五题左右保持手感(有时间的同学要刷多一点,五题不够的最好七八题),pat可以不用二刷,LeetCode上dp多刷一点。差不多也就刷了三百题吧。
今年两道dp一道dfs。个人觉得着重准备dp、回溯、字符串、数学这几个标签的题就行了,树的题不用看。

面试不用太紧张,一下子就过去了……
最好是有项目,提问的问题都是你的项目相关的。ai的同学可以做一下简单的项目。没项目也没关系,今年几个跨考上岸的都没项目,只是如果你初试分低很难逆袭,求稳最好要有个小项目。
今年没有听力了,不知道以后是不是都这样,据大家反映应该是面试中英语占比变大了,同时考量你英语听力和口语。
英语:自我介绍,提问成绩单上的课的相关知识,提问项目的算法原理,还有我用的那个算法有多少层(我真的不知道啊TAT),杂七杂八的生活问题(也有可能中文问,例如你这个专业是啥学院的,你为啥没保研……)
中文:问知道什么顶会,还做过什么项目,在实验室的贡献,有没有论文,毕设是啥(没问原理),还问了我另一个项目的算法和某个算法的区别。
以上问了我感觉15分钟都不到……可能我准备比较充足又答得很快,把老师能想到的问题都基本准备了,中间老师都不知道问我啥安静了好久……
一定要表现出来你有科研潜力,自我介绍要好好背,上交很重视科研和英语。
ps:我的项目都是人工智能相关的,但是很水,学校开课专门做项目的那种。

如果你本科比较好,每年都有上科大和南科大这样的牛逼双非和各种很好的非中科院研究所调剂,如果你不自信能上岸,可以多去关注,但是一定两手准备,不要放弃。

关于人工智能专业和选择导师
人工智能6w一年学费一共15w两年半,不包住宿。今年第一年招生,所以分数线低,明年不一定。
人工智能专业是面向就业的一个专业,学硕大数据能选的导师都能选,但是因为第二年我们就去实习,导师要做科研所以不喜欢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现在四月份了基本上一大半ai的同学都没找到导师。特别是热门的cv方向基本不可能找到导师。找不到导师后面学院会分配导师,不用担心没导师要。
出了初试成绩就可以联系导师了,导师不回邮件是很正常的事,建议多发几封,不要死盯一个方向的老师发除非你一定要做那个方向,报ai做好没导师回你的准备,除非你初试很高或者有论文有竞赛。
之前开了ai的宣讲会,但是很多细节还都不清楚。认识的导师说第二年学校安排去商汤实习然后把我拒了……商汤实习不知道是全部还是部分去。ai有奖学金,80%覆盖,一等奖5w一年,但是每个级别覆盖的比例不知道。实习有工资,看企业。学校和实验室可能会有别的补贴。目前看上去福利还不错,但是第一年小白鼠,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具体啥情况。

最后祝大家都能考到好成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专业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