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投资靠谱吗?

国务院昨日正式下发《中国制造2025》,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重点领域成为中国制造未来发力的支点。工信部部长苗圩说,“互联网+”将是推动中国制造业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最大催化剂和引擎,而突破口就是智能制造。

这是一个中国制造的王牌计划,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制造必须从对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透支中走出来,重新设计中国制造的名片。过去这两三年,高铁初步鼎新了中国制造的低端形象,但还远远不够,一个马桶盖就搅得中国制造不得安生。独木不成林,中国制造要比肩德日制造,还需要更多“高铁”站出来。

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众望所归,但如何实现则是另一个问题。政府抛出一揽子的战略规划,对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进行研发扶持,对竞争环境进行规范和优化,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中国也不例外。在要素、土地、税收、信贷、股市和法治上予以支持,这都是市场可以预见到的。

培育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政府积极发挥作用,世界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这也是经济学家林毅夫一直坚持的新结构主义立场,政府有意识地引导产业升级,负责在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的内在协调问题,契合“经济发展连续性的结构变化”。

对我们有利的是,中国制造仍是赶超经济,对未来产业的轮廓有后发优势。但政府总是能够准确判断出哪里需要加大投资,知道哪些产业需要升级,是一个不太靠谱的假设。光伏产业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此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扶持,是一柄双刃剑。若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必须拉上市场一起干。

拉上市场一起干,就意味着政府只负责制定规划,而不是大包大揽,选定若干重点企业大力扶持,将产业升级的希望押宝至此。虽然中国制造2025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典型,但必须也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政府应做好本职工作,致力于市场环境的建设,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保证技术、人才、知识的自由流动和转化畅通,促成一个诚信和公平的交易体系,严格以“三个清单(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来对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得企业没有后顾之忧,使得企业愿意投资实业,使得创新能够获得匹配自己奉献的利润回报。能否在十多年前发掘阿里巴巴和马云,不是政府的擅长。能否营造一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搞所有制歧视、刺激无数阿里巴巴和马云的市场环境,才是政府的擅长。

如此,拉上市场一起干的意思就很清楚,政府在要素、土地、税收、信贷等支持上,面向的是整个市场和产业,而不是具体的心仪企业。

      中国制造2025中清晰地描述了政策扶持和保障的重要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必须培育创新文化和中国特色制造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为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八项政策保障措施。即: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其中,在第八项“健全组织实施机制”中,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首先是,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成员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其次是,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支持包括社会智库、企业智库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最后,建立《中国制造2025》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中国制造2025》中期评估机制,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

  这也充分反应了PDCA管理理念在国家战略中的运用。只有在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阶段性评估,适时调整目标和任务,才能进一步优化战略规划,保持科学可持续的决策循环。

上海自贸区从2013年成立以来,一方面,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目标和需求,调整优化制成品进出口结构,加大先进技术设备和紧缺原材料进口;另一方面,在制造业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推动重点领域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

  201471日,上海市政府举行上海自贸区2014版负面清单情况说明会,介绍了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相关措施。据报道,在去年服务业扩大开放23项措施的基础上,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提出扩大开放的31条措施。31条进一步扩大开放措施中,制造业领域14条,成为自贸区开放的重头戏。与以往依靠劳动力优势为主的境外制造业企业引进策略不同的是,上海自贸区新的制造业开放政策中,在制造环节上,更注重于产品的研发、设计;在制造分类上,更侧重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可以说,上海自贸区的制造业开放举措开创了先河,也为未来制造业带来更大的开放思维。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八项政策保障措施。其中,第七项就是“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主要包含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角度的扶持内容。

  在引进来方面,首先是,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落实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第二,全面深化外汇管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管理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第三,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修订钢铁、化工、船舶等产业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授权、众包众创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利用外资由重点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向合资合作开发、对外并购及引进领军人才转变。

  在走出去方面,首先是,加强对外投资立法,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第二,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第三,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支撑服务机构建设和水平提升,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预警协调机制。

  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其实质都是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上的“网络协同”合作。因为,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局限于本身独立的经营运作,一个产品也不再是一个企业单独完成的。网络协同使得制造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各地的研发机构、生产制造基地和市场营销网络,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

  网络协同是国际化与“互联网+”时代大背景的产物。“借势借力、整合资源”是制造业朝向网络协同制造发展的趋势。网络协同的大趋势下,迫切需要在一般制造业开发的基础上,构建制造业开放发展的新机制。《中国制造2025》提出“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这一扶持政策,将有序推进制造业开放,重塑我国制造业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从国际经验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因其在本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得到许多国家的普遍重视。德国推出“工业4.0”其实也是基于本国的产业结构。德国是一个以机械行业为支柱的制造业大国,而且德国90%为员工不到500人的中小企业。只有中小企业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

  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小微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制造2025》充分认识到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中的第六项扶持政策和保障是“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从专项资金、发展基金、融资体系、征信体系、建设创业基地、科研资源共享和综合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对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扶持。

  · 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重点和方式。

  ·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 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力度,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

  · 加快构建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积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

  · 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小微企业。

  · 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工程中心等对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各种实(试)验设施。

  · 加强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咨询、培训、人才等专业化服务。

  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主要用意就是,采取措施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将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以释放。

  在德国“工业4.0”战略中,也体现出了对本国中小企业进行了保护和扶持。作为高福利国家,德国由于纳税和社会保险较高,人工成本也相对较高。再加上,中小企业相对于西门子那样的大企业来说缺乏信息化建设能力,也缺乏资金,难以投入实现“工业4.0”所需的巨额软件开发经费。所以,由德国政府牵头,制造业的主要社会团体共同推进“工业4.0”的标准化,让缺乏自主开发软件能力的中小企业就也能享受技术上的保障,伴随“工业4.0”以及“工业4.0”标准的推广,使它们能够很容易地随之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或许也应该视为德国“工业4.0”为本国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支持。

 “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方针之一,其总体思路是: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所以,《中国制造2025》的第五项扶持政策和保障是“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有以下五项内容。

  (一)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

  (三)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四)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五)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

  除了人才的培养之外,还制定了人才管理方面的具体政策。例如: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构建产业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和信息发布平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建立完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各类优秀人才重点是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外学习培训,探索建立国际培训基地。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央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记者魏红欣)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争取很快发布――这是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王黎明近日透露的消息。对于绝大多数传统制造业来说,这会是一次充满阵痛的艰难挑战;而对于那些早已被股市大风吹上天的行业来说,则会是另一个风口的开始。为了紧跟国家战略,多个地方政府纷纷布局“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能否借此实现华丽转型?行业投资机会和风险如何考量?

  “中国制造2025”涉及十大行业

  对于中国规模庞大却又产能过剩的制造企业来说,最无奈的是,在风口四起的资本市场中,发现自己是没有故事可讲的人;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想去带领中国制造业做一场华丽转型时,却发现很多制造企业已经是难上加难了。

  根据介绍,被写进总体方案的可能涉及10大行业,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设备、农业机械装备。

  毫无疑问,这10大行业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着力推动、并力争取得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于是,地方政府和资本方纷纷开始布局。目前,不少省份都把机器人、工业智能等产业概念,纳入到优先招商引资的行业当中,并且给出了条件优厚的政策优惠条件。

  “中国制造2025”要依靠市场的力量

  不过,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投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10年在中国爆发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投资热潮。在经历了一段疯狂投资后,产能过剩、低端竞争成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桎梏。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指出,实现“中国制造2025”,更多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而非过多行政干预。

  姚景源:制造业2025是个规划,我们实现这个规划更多的还应该靠市场的力量,让市场来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过多的行政上去干预,这样的话可能导致一哄而起,然后产业雷同,最后恐怕又会走到新一轮的布局、结构都不合理的状态。

  以工业机器人计划为例,现在是否到了全面实施机器人换人的产业阶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现在还为时过早。如果在条件不成熟时实施,反而造成资源配置超前,效率下降。

  袁钢明:这个需要高密集度的资本投入,如果达不到高密集度的资本投入的话,会出现另外一种问题。比如说,资源配置超前,反而成本过高,效率下降,或出现新的风险和问题。

  结合自身情况 寻求适合的转型升级之路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机会颇多,但也困难重重。姚景源说,各地要结合自身情况,寻求适合的转型升级之路,切忌一窝蜂的盲目投资。

  姚景源:就各个地区来讲,我们要研究怎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怎样能让制造业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怎样去提高、增强创新的能力。让创新来替代过去那种靠大量物质资源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的局面。

  从长远看,“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摆脱困境、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而涉及到的10大重点行业,能否摆脱新一轮重复投资、产能过剩、低效竞争的怪圈,则是衡量制造业转型升级成色的关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2025智能制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