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国区六个ceo今年月薪38000的7个中国实习生,后来怎么样

原标题:高盛去年招的月薪38000的7个中国实习生,他们现在还好吗?

在起点上就胜人一筹的实习生,惊叹他们过于丰厚的薪资之时,仔细分析一下他们的履历就明白,没有一份回报是出于偶然。

为了避免美国税改会有一些不利条款,高盛为高管们准备了9480万美元奖金在2017年底发放。这些奖金最初预计发放时间是2018年1月。

还记得2017年高盛在中国招的那7个实习生吗?

拿着38,000实习月薪的他们

高盛实习生的工资,竟然有三万八!

为什么他们能够拿着比别人高出几倍的薪水?

如果你看了这7个大三实习生的

学业背景、工作经历以及课外活动

你就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值钱了!

不可否认外资投行IBD薪酬实在是很高,作为22岁毕业的本科生,第一年如果年头好,就能拿到七位数人民币的年薪,怎么看怎么都是人生赢家。

如果问投行是否是第一份职业的好去处?

并不因为薪酬,而是外资大行正规的training,对于刚进入金融圈打拼的freshman来讲,是极其重要的。training、平台,第三才是薪酬。

月薪三万八的大三实习生什么来头?

这7人中有两个清华、两个北大、两个港中文,还有一个上交。他们绩点几乎都是满分,每个人简历上都有至少四个 Big Name 的实习,其中贝恩、中金、中信出现的次数最多。每个人都有好于同龄人的英语,至少面对英语母语的面试官可以毫无压力。

普通人达成其中一项成就已经拼尽全力。不过,能承受一周80~100小时工作时长的实习生,也绝对不是普通人。

过去18个月,Serena已在其他公司有过四份实习:中国银行、奥纬咨询、贝恩以及欧洲期货交易所(她做了一学期的亚洲销售实习)。

她在香港中文大学读金融专业,同时还是商科学生俱乐部的活动组织人,去的是西温哥华中学,GPA达4.0(满分4.0)

高盛招的很多实习生都来自香港的大学,但也不反对招在中资银行工作过的学生。

Ko正是这么一位:其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七八月份他在深圳的交通银行,次年夏天在香港的中国银行,分别做利率和信用投资。

加入高盛的他拥有在香港中文大学优异的学业成绩,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奖学金,还上了优秀学生名单。

要去高盛实习,竞争很激烈,但刘同学提前三年就开始了这场比赛。

早在2014年春招他便敲定了中国区“高盛学堂计划”40个名额之一。

这是一个为期五周、向年轻学生介绍投行圈的密集培训项目。自此他完成了四份实习,包括中金和中信的。

刘同学在清华大学上海分院读经济学和金融专业,但他即将在香港高盛的实习为他在这片领域获得全职机会创造了更大可能。

Eve是北京大学的一名金融专业学生,这里是亚洲各投行争兵抢马的地方。

和很多近期被录用的实习生一样,Eve拥有优秀的学历背景,包括在伦敦政经和曼海姆大学的交换项目。

她的实习经历中西兼备,这是高盛喜欢的学生简历类型—她呆过法国巴黎银行和贝恩,也去过中金和中银国际。高盛无疑也被她的课外活动吸引住了,包括担任学院的国际交流部主席的课外活动经验。

夏同学2017年的夏天将在高盛的北京办公室里度过。和刘同学一样,他也来自声名显赫的清华大学、也在中金和中信做过实习。

根据其网上公开资料,夏同学还做过一些有趣的非银行类实习生。2014年到2015年冬天他在德勤,目前是北京KKR一个非周期性项目精英小组的一员。

他已获得会计专业学士学位,明年又将以金融专业硕士的身份毕业。

高盛似乎喜欢招去过贝恩实习的学生,像上面的张同学和郑同学一样,胡同学也去过这家咨询公司。根据他的网上公开简历显示,他还在中信和花旗东方证券做过投行类实习。

胡同学拥有北京大学经济学和德语专业的双学士学位,而且GMAT考了760(满分为800)。目前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读金融硕士。

然而他高盛的实习在香港进一步表明这家银行偶尔也会青睐于表现优异的大陆学生。

朱同学自2014年以来在其他六家公司实习过。

也在一系列银行类岗位做过,包括并购(国泰君安证券)、股票研究(中信)、以及运营(摩根士丹利)。国泰君安实习期间,他“参与了五粮液的A股定向增发,项目规模达23.3亿元”。

根据其公开信息,他还是前上海交通大学体育协会主席。

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

学术方面:港大、新加坡国立、港中文,外加清北复交,这7所学校是投行在亚洲招人的要地。

语言能力:他们都拥有出色的沟通能力,无论是高中在海外、交换项目,或是高分GMAT,只要你在沟通中能够证明自己的语言能力你就能从中突围,而且经验告诉我们,能突围的人并不多。

实习经验:7位的都拥有4份或者以上的实习,并且都是大公司较核心的岗位,其中贝恩实习7人中占3人,中信实习7人中占4人,中金实习7人中占4人。由此可见,如果你没有获得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实习,想进门不是一件容易的是。

上过大学的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把绩点刷到3.9以上,找贝恩的实习,还是把英语说得和母语一样溜,哪个都不容易。作为普通的大学生,也许做到一个,就已经算得上是大学生涯的成功了。

“高盛只要最优秀、最有趣、最聪明的人,你想去高盛么?”

一旦决定要去顶级投行/咨询公司,就要过上比一般人都辛苦的大学生活,选择了光鲜,也是选择了更难的路。

光鲜对有些人来说是想一想就足够的美梦,对有些人来说是刚需。如果不是有足够强烈的欲望,势必要在漫长坚信的努力中拖延放弃。

如果说你觉得只有高盛要求太高,不如再看看国内券商的情况。号称“中国高盛”的中金也少见地招募了暑期实习生,他们的资历并不比高盛实习生差多少:他们来自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波士顿大学,同样有丰富的实习经验以及学校社团生活,绩点满分对他们来说理所应当。

实习生加班并不少见。不过,你以为work hard就够了吗?

之前巴克莱一个二年级分析师发给实习生们的“十诫”邮件非常出名,邮件中事无巨细地讲了从着装到上下班时间种种要求,比如夏天也别不穿袜子;第一天实习要打领结;工作时不能脱下外套;永远最后一个下班、提前上班;主动自掏腰包给“领导”买零食和咖啡。其中几条槽点满满:

1)我们的组织着装很保守。时值夏季,不穿袜也允许。事实上我们鼓励穿袜。(实习第一天,打领结和/或吊带裤上班是惯例。)

3)无论怎样,我们期望你每晚下班最后一个离开。优秀的夏季(见习)分析师会这么做。(而且比我来得早也会是加分项,要是你这周五上午9点15分悠哉悠哉地来上班,我会不习惯。)

5)工作时永远不要脱下夹克,女士们先生们,这里是投行。在夏季着装准则方面,其他机构可能更自由,可惜这儿不是。

7)我建议你带个枕头到办公室(瑜伽垫也行)。有了它,趴在桌上睡就舒服多了。很可能你不得不那么睡。

8)希望你至少一半网购都用来买团队6月的零食小吃,别问为什么。等到那些第二年实习生离开,你(成为第二年实习生的时候)就会分到25美元零食费。

尽管正统媒体报道的时候都非常政治正确的用“cringeworthy”一词来形容此封邮件,在投行初入职的analyst和associate心里,这些明文提到的让人不舒服的“潜规则”其实是真实存在并且真正有效的游戏法则。如果你想成为full time,这些秘而不宣的“规定”,是实习生们必须遵守的。

相比之下,MBB实习生们似乎没这么多隐性规定,不过他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想要更快融入工作,就必须让自己快速学习。

曾在麦肯锡实习的知乎作者@为轩 Welson表示:

一般企业员工入职后都有适应期,相对会给新人一些犯错和学习的机会。

然而,根据在麦肯锡的切身体会,报到的第一天你就是个“资深”顾问,你需要马上就能胜任这个工作的要求,没有任何借口。

记得当年MBA暑期实习的时候,早上我去公司报到领了电脑后就直奔客户那里跟团队汇合,接着项目经理就开始要跟我进行Problem solving(俗称PS),然后给我在纸上花了几个PPT的框架(俗称dummy chart)让我马上做好发给他。当时我心里那个紧张劲儿到现在还记得。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只知道往PPT里面打字,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画chart……那个时刻,只能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过PPT和EXCEL,只能周末加班自学速成……

所以,顾问得有强大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即使是新人,在第一天你就被客户称为专家,而你做的大部分项目都是过去不熟悉的行业,你的学习能力极为关键,因为你在客户面前没有任何借口。

高盛推出一系列招聘新举措:只为少招名校生

为了吸引并挽留年轻人才,自2016年6月,高盛人力资源部门再次推出重磅举措。

美国当地时间6月23日,高盛宣布将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改善本科生招聘流程,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包括撤销第一轮的校园面试、使用技术手段筛选申请者。

这家久负盛名的华尔街顶级投行,每年求职季都会收到超过25万名学生投递简历(其中本科生约为22.5万名),他们当中约有2500名本科生可以获得高盛summer intern的机会,并有可能成为下一年新入职的全职分析师。

录取率1%,名校生优势将被打破

将近1/100的录取率客观反映出高盛求职竞争激烈程度。

而不出意外的是,名校毕业生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占优势,在拿到offer的2500名学生中,有大约一半被录取的本科生来自50所美国顶级名校,包括哈佛、耶鲁这样的常青藤大学。

长久以来,华尔街这些顶级投行都习惯于用校园招聘的方式面试学生,然而这很容易导致校友维护、偏向校友的情况发生。

高盛现在想做的是,让更多有不同背景的、特别是非名校出身的学生能够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用标准化、自动化流程,更有效率地从更大的人才池中挑选出具备高盛员工素质(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诚信)的申请者。

除了商科学生,也想招纯人文毕业生

高盛人力资源管理全球总监Edith Cooper在接受BBC的采访时说:“我们不仅想招学经济学或商科的本科生,也想要能够成为下一个Lloyd Blankfein的纯人文学科或历史系学生。”

Blankfein是高盛的首席执行官,他的母校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并不在常青藤联盟之列。高盛首席运营官Gary Cohn毕业自同样不是常青藤名校的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利用技术手段筛选简历,以及“结构化面试”

据高盛招聘全球总监Mike Desmarais介绍,想要成为高盛暑期实习生或在毕业后入职高盛的本科生将先在HireVue平台上完成视频面试。在第二轮面试中,申请人将参加“结构化面试”,面试中将采取更加标准化的问题,方便对申请者做横向比较。

Desmarais表示,高盛还将使用技术手段筛选简历:招聘团队将扫描出简历中符合高盛价值观的特定词组与经历。

另外,高盛还将在面试中尝试使用性格测试问卷。Desmarais称,为了传播高盛的招聘信息,高盛将在社交网络上有更多的新尝试,16年开始高盛就已经在Snapchat上就发起过一场在线宣传活动。

这些新策略意在减少招聘人员的偏见,但并不意味着会完全消除他们的主观意见。第一轮面试视频仍将通过人工评价,而第二轮面对面面试也仍然强调申请者与面试官的交流互动。

新的招聘流程也不意味着高盛将放弃与“定点”高校之间的联系。高盛从全球400所高校中招聘新员工,其中美国高校的数量达到225所。

Cooper表示,高盛仍然会在这些高校中开展校园招聘活动,然而通过技术手段高盛能够接触到更多对在高盛工作感兴趣的学生。

真的有一些人实现了你曾经幻想过,但是没有付诸实践去追求的东西。

最近,几个金融行业的朋友炸了,原因是看到下面这张图:

来源:知乎用户@张无翳

高盛实习生的工资,竟然有三万八。

看了今年高盛在中国招的7个实习生的背景,你大概就明白他们为什么能赚这么多钱。

这7人中有两个清华、两个北大、两个港中文,还有一个上交。他们绩点几乎都是满分,每个人简历上都有至少四个 Big Name 的实习,其中贝恩、中金、中信出现的次数最多。每个人都有好于同龄人的英语,至少面对英语母语的面试官可以毫无压力。

普通人达成其中一项成就已经拼尽全力。不过,能承受一周80~100小时工作时长的实习生,也绝对不是普通人。

如果说你觉得只有高盛要求太高,不如再看看国内券商的情况。号称“中国高盛”的中金也少见地招募了暑期实习生,他们的资历并不比高盛实习生差多少:他们来自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波士顿大学,同样有丰富的实习经验以及学校社团生活,绩点满分对他们来说理所应当。

一旦决定要去顶级投行/咨询公司,就要过上比一般人都辛苦的大学生活,选择了光鲜,也是选择了更难的路。

实习生加班并不少见。不过,你以为work hard就够了吗?

之前巴克莱一个二年级分析师发给实习生们的“十诫”邮件非常出名,邮件中事无巨细地讲了从着装到上下班时间种种要求,比如:

永远最后一个下班、提前上班;

主动自掏腰包给“领导”买零食和咖啡。

尽管正统媒体报道的时候都非常政治正确的用“cringeworthy”一词来形容此封邮件,在投行初入职的analyst和associate心里,这些明文提到的让人不舒服的“潜规则”其实是真实存在并且真正有效的游戏法则。如果你想成为full time,这些秘而不宣的“规定”,是实习生们必须遵守的。

相比之下,MBB实习生们似乎没这么多隐性规定,不过他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想要更快融入工作,就必须让自己快速学习。

曾在麦肯锡实习的知乎作者@为轩 Welson表示:

一般企业员工入职后都有适应期,相对会给新人一些犯错和学习的机会。

然而,根据在麦肯锡的切身体会,报到的第一天你就是个“资深”顾问,你需要马上就能胜任这个工作的要求,没有任何借口。

记得当年MBA暑期实习的时候,早上我去公司报到领了电脑后就直奔客户那里跟团队汇合,接着项目经理就开始要跟我进行Problem solving(俗称PS),然后给我在纸上花了几个PPT的框架(俗称dummy chart)让我马上做好发给他。当时我心里那个紧张劲儿到现在还记得。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只知道往PPT里面打字,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画chart……那个时刻,只能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过PPT和EXCEL,只能周末加班自学速成……

所以,顾问得有强大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即使是新人,在第一天你就被客户称为专家,而你做的大部分项目都是过去不熟悉的行业,你的学习能力极为关键,因为你在客户面前没有任何借口。

实习结束后,公司会发返聘录取(return offer),邀请部分实习生在毕业之后加入公司。各家投行的返聘几率各不相同,几率较高的投行主要有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和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而摩根士丹利的返聘几率最低,为30%-40%左右。

咨询公司在近几年就更偏好实习生,因为这样省时省力,出错率低,新员工适应工作的时间短。MBB返聘率在50%左右。那些成功拿到return offer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1、完美实习生和理所应当的offer

在我们眼里,如果Alex都进不去投行,那就没人能进了。

我们校区离市中心不算近,Alex参加完活动后经常到深夜,然后他继续写作业到凌晨三点,早上七点起来再开车去纽约,就为了一个breakfast event。

室友默默吐槽,说按他那样的日程和执行力,我要是面试官我也会想要这样的intern。

事实上Alex也成功了,发summer internship offer的时候他牢牢抓住了最好的三家bulge bracket拿到手软。在实习期他也表现优秀,拿下return offer我们一点都不惊讶。记得之前看过一句话,说“高盛喜欢aggressive的人,工作上必须无可挑剔,独挡一面。”我们都觉得这句话形容Alex,非常恰如其分。

2、发挥自身优势,拿下offer

Stella说:“我觉得之前的倒霉,都是在为后面拿offer攒rp。”

作为一个金融会计知识零基础的人,本身申请summer associate就非常困难,更惨的是,在找工作都快绝望的时候,飞奔去机场准备去纽约参加bank week的路上,她摔断了腿。看她架着拐棍奔波了五天,精疲力竭只拿到了一个wait list,我们都替她心累。

大概是攒下的rp终于起效,她顺利成为summer intern。她也深知自己的强项是行业背景,在别人只是埋头做model的时候,她比别人研究深入一些,透彻了解买方和卖方公司背景,市场份额,竞争情况等等。慢慢的,associate们偶尔会跟她请教行业的专业知识,在社交活动中她偶尔也能在MD面前“不经意”的展示展示功底。最后,她打败了同组的另外两名来自Wharton商学院的实习生,成为唯一一个拿到return offer的中国人。

当然还有业界传说“看背景”“看脸”之类的因素来决定你能不能拿return offer。但事实上,你的能力其实很容易在工作中体现:同样都是做EXCEL、PPT,有人脑子越发迟钝和容易开小差,有人不仅摸清了每一个关注的公司的信息,还能分门别类的储存在脑海里。

投行也好,咨询也好,并不是个拼时间拼运气的行业。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做这种无效努力的。每一次ppt,每一个excel都见证了一次成长。这种不被重复苦力劳动吓到,并且能从中不断学习的能力,才是成就这些人的原因。

其实不管哪个行业的暑期实习生,如果做到了以下几点,return offer就非你莫属了:

一个好的实习生是把老板分配的任务都认认真真做完并检查无误后按时上交。

一个出色的实习生是在这个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look at the big picture,搞清楚我们这个project目的是什么?现在我们是在其中哪一个环节?我们需要做什么?接着,心中有了大方向,很多东西你都能理解得更透彻些。这时候就可以开始自己思考,大到整个分配给你的任务,小到叫你准备的excel里的一个公式,你都想想是否合理。如果不,你能不能提出改进的方案?最后,think ahead,想在上司开口叫你做之前。比如你的VP每天需要上下管理非常忙碌,如果在他分配给你任务之前你就能主动做一些,对你的评价一定不一样。

每年的intern class,一做完活就立刻表明自己有extra capacity可以接新活,每天走的最晚,工作的最努力的小孩,最终基本都拿到了offer。但很显然,他们拿offer不是因为working hard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希望做的最好(导致不得不work hard)。

在同事讨论或者开会的时候多多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听老板presentation的时候多多提问显示自己认真思考过。虽然这一点已经被说烂了,但你真的理解到重要性了吗?

我的career coach分享过一个她总结的专门针对中国学生的很有用的经验:当你走出了自己的comfort zone觉得非常不舒服、觉得自己过于aggressive过于talkative的时候,恭喜你,你做到了在美国同事和上司眼中恰到好处的"Being A Vocal Part Of The Team".

如果你认为networking或者coffee chat止步于你拿到暑期实习offer的那一刻,那就大错特错了!

想必很多同学在拿到实习offer的那一刻都高呼过,耶~再也不用打informational call啦!其实,找工作的过程算是对你networking能力一个培训,在入职后,不管是同级的上下级的,你都一定要继续约约约——约人lunch约人coffee约人have a drink。引用一本networking方面的畅销书书名便是:Never Eat Alone.认识你,记得你的人越多,你的胜算越大,同时,你也会在这个social的过程中,得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建议和启发。

记得很多年前看采访郭晶晶拿奥运冠军分享经验的时候,被她的回答震惊。她说,没有什么秘密法宝,其实我只是要求自己不要犯错。你自己不犯错,只需要静等别人犯错。听起来很简单,但你不妨尝试一次,相信你会惊讶于别人的疏忽犯错。这大概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另一精髓。

最后,比聪明更重要的是……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了,并没有哪一个行业就比另一个行业的人要聪明的多,IT/工程/computer science行业中聪明人更是大大的有。做研究的教授,甚至在北京胡同里唱了50年戏的老大爷,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都是聪明的。对于成功而言,基本的聪明以及勤奋的努力是prerequisite。

很好的形容了这个行业。即便再聪明如LTCM,依旧成为历史的炮灰。

确实金融行业很难进,因为太多人冲着光环和长时间工作换取金钱而来。

这个世界上聪明的,勤奋的,有背景的,有各种特殊情况人太多太多,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多特别,so, you better be lucky than smart.

还有一句话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自认你没有自信,不够聪明,不够勤奋,那么,做好你的每一次关键性选择。

但是有的时候,当我们身边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人,我们往往会先投向羡慕/嫉妒的目光,然后暗暗想:ta就是有个好的家庭,要是我也有个开公司的爹,我也能和他一样。又或者:他就是会套路面试官,这有什么...不就是做个Excel么,把你能耐的...  然后继续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当你的能力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

本文链接: (转载请保留)

版权声明:「DreambigCareer」除发布原创求职干货文章及独家讲座福利等以外,亦致力于优秀求职干货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DreambigCareerPR10微信进行处理。

斩获精英offer,你也要有一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盛中国区六个ce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