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神风方向紧是什么问题战争有的时侯不管控制方向怎么办以前还可以的。现在连左右方向都控制不了。

2.6K2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555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最近,西南方向有一则消息非常重大,却被忽略了......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文|观察眼前一阵子,印度还和中国闹得不可开交,现在怎么突然变得安静了?带着这个问题,这两天忙里偷闲,盘点了一下中印最近的新闻。突然发现,原来中印关系、以及中国和部分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变!
距离中印领导人在武汉“非正式会谈”已经过去5个月了。然而,笔者发现与之前相比,中国与尼泊尔、不丹的接触,都更密切了。从中我们就能看出,中印关系已经出现了重大转折:
中国在南亚有大动作
前两天,有媒体报道中尼铁路项目准备工作即将在8月份完成,这条铁路是中国在西南方向战略布局的一件大事。这条铁路将连接西藏日喀则和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旦修通,尼泊尔将与西藏“连为一体”。
这样一来,不仅中国的战略投送能力延伸到了喜马拉雅山的另一侧,我们也可以通过“一带一路”,进一步将自己的经济影响力向南亚地区辐射。
而且中尼合作还不局限于铁路。今年,两国的电信部门举行了光缆开通仪式,这标志着尼泊尔将接入中国提供的互联网服务,而印度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将被终结。
未来,中尼两国还计划实现电力联网,通过航空、铁路、公路、能源和通信等方式,在两国之间建造“跨喜马拉雅山”的一揽子互联互通网络。
中尼之间如此深入的合作,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因为尼泊尔受印度影响深远。它在文化和习俗上与印度相似,地缘上又被印度三面包围,经济上完全依赖印度,包括能源和生活用品等,都要从印度进口。可以说印度掌握着这个国家的生存命脉。
所以,尼泊尔一直被视为印度的势力范围。此前,印度从不允许其他大国染指尼泊尔,但是它现在竟能在印度的眼皮底下,明目张胆的与中国进行如此繁多的项目合作,真是很难得。
如果说尼泊尔与中国有邦交,两国进行合作印度还勉强能接受的话。那么中国与不丹的接触可以说是在老虎嘴上拔毛了:
7月21日,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发出一条推特:“很高兴再次访问不丹。这是神圣和静谧的地方。”一时间,这条消息在中印两国的舆论界引发了热议。
据印媒报道,早在罗照辉大使出访之前,另一名中国驻印度外交官就已在不丹数日。这也是去年洞朗对峙事件后,中国驻印大使第一次到访不丹。罗照辉此次不丹之行,有可能与不丹几个党派的领导人会面,甚至与不丹首相、不丹国王见面。
要知道,不丹在外交和国防上是接受印度“指导”的,在南亚的所有国家中,印度最忌讳中国与不丹接触。多年来,正是由于印度的横加干涉,中国不仅难以和不丹建交,甚至连边界划分也无法达成。
上次大使访问不丹,还是在“洞朗对峙”的时候。而这次中国驻印大使能够进入不丹,且没引起印度政府的强烈反弹,堪称是个奇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印度都一贯以南亚“主人”自居的,非常反感中国和南亚小国发展关系,尤其是尼泊尔和不丹。按以前的剧本,这个时候,印度该跳出来大声反对了啊!
然而神奇的是,印度非但没有跳出来激烈反对,就连它自己,都和中国打的火热了:
今年3月,印度禁止了“藏独”组织在新德里举行“流亡印度6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且发出通知,要求印度中央高级领导人和政府工作人员远离相关活动。随后达赖取消了他在印度首都举行的两个活动。
6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莫迪在演讲中大谈中印合作的正面意义,对中印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评价,并没有对美国的印太战略着墨太多,让美国的军方代表颇为失望。
7月初,印度航空悄悄把官网上的“台湾”改成“中华台北”。印航发言人说,这是印度外交部批准的。虽然此前有印度学者叫嚣,“除非中国承认一个印度,否则不会改名”,但印度政府最终选择不在这个问题上与中国闹僵。
前几天,印度官方又宣布停止招募山地打击军新兵,给出的理由是“缺钱”。但是,印媒分析,山地师是印度的王牌军,新德里对它的投入向来豪爽,缺钱的理由实在没有说服力。
那么,背后真实的原因可能就是不想激怒中国。
看样子,印度在处理一些与中国有关的问题上,正在软化自己的立场,甚至有一种“让步”的味道。
这就奇怪了,莫迪政府自从上台以来,一直主张对华强硬,甚至不惜和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来显示自己的强硬。可为什么武汉之行后,就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大家分析一下,中印关系以及与南亚的尼泊尔、不丹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未来讲给中印两国,乃至整个南亚,带来怎样的变化。
印度对华政策变化的深层原因:
1·战略调整,不再那么敌视中国
中国有句成语叫“知耻后勇”,这四个字最能形容印度政府今天的心境。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印度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做大国的方式有很多种,那印度选择的是哪一种呢?
很显然,独立之初,它选择的是地缘扩张型的大国战略。基于这个战略,它一方面以彻底控制南亚所有小国和印度洋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一方面又对北面充满野心。
在这种战略指导下,跟中国的关系,能好才怪。一方面,它会在和中国的边界纠纷上,过度挑衅;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在南亚其它国家正常的经贸往来,充满敌视,总是认为中国闯了它家的后院。
所以,如果印度的这种扩张型大国战略不调整,它肯定会继续和中国敌对。那么,它调整了吗?
说实话,我们现在没有,也不可能拿到印度官方的消息,来佐证它是不是调整了。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那就是,它的这种战略,成功了吗?
首先,印度洋成为它的洋了吗?
很显然,只要美国的军事基地还在印度洋一天,“把印度洋变成印度的洋”,这种口号,就只能是空喊。根本不可能成功。
然后,南亚诸国对它俯首称臣了吗?
很可惜,这个它也没成功,不只没成功,简直是四处起火。
2015年,印度不满尼泊尔制定的新宪法,便决定教训它一下,为此实施了长达数月的燃油禁运,一度导致尼泊尔国内恐慌。
印度的惩罚并没能改变尼泊尔政府的政策,反而深深刺痛了尼泊尔的民族自尊心,他们对此既恨且怕。这起事件直接导致了尼泊尔共产党在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尼共上台后迅速拉近与中国的关系,签订了多项“一带一路”框架协议。
尼泊尔不是个例,现在几乎整个南亚都在蔓延着反印情绪。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国都开始想尽办法摆脱它的控制。
话说,这些想要摆脱印度控制的国家,差不多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于是印度就更加吃醋了……
总而言之,印度的地缘扩张型大国战略,看来是失败了。那如果这个战略失败了,印度又选择了什么样的大国战略呢?
我们从莫迪上台以来,不断发展经济,高喊“印度制造”,以及它已经取得的成绩(GDP增速明显)来看。
印度现在务实的多了,应该是把战略调整为优先发展经济,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提升自己的大国地位。
所以,虽然印度官方没有明言,但是它调整战略的理由和证据都非常明显了。那既然它的战略调整了,敌视中国的很多理由,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就算印度把战略转向发展经济,也不代表它就不敌视中国,因为除了本国战略,它还有另一个敌视中国的动机。
2·还要替美国遏制中国吗?
这些年,印度的确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暴露出的问题也不比成绩少。为了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印度甘愿做美国遏华的马前卒,以此换取经济利益,但让印度失望的是,替美国卖命不仅没拿到好处,反而惹了一身腥:
01·替美国扼制中国,没有让印度得到好处
当初印度之所以想要靠近美国,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印太战略。所谓印太战略,就是以印度为中心,集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四国之力,内结盟友,外制中国。简直就是当今世界最具野心的地缘战略。
所以当初刚听到印太战略这个消息时,印度简直不要太兴奋。快马加鞭的投向美国怀抱,以为自此以后,印度将走向发展的快车道。
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谓的印太战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印度一直拿不到它想要的好处。时间久了,对美国的失望情绪,越来越大。
拿不到好处,还要承担帮助美国对抗中国的恶果。这种买卖,只有傻瓜才会做。印度肯定不会认为自己是傻瓜啊。于是:
在今年举行的瑞辛纳对话会上,印度执政党发言人拉姆·马达夫在做主旨发言时,一次都未使用“印太”一词,而是以“印度洋区域”描述印度的区域合作。
很显然,对抗无法让印度获得利益,反而进一步破坏了中印关系。而且,美国不仅没有帮助印度实现经济发展,反而在经济方面给印度挖了很多坑。
02·好处拿不到,还总被坑
我们在前面说过,印度现在是把发展经济当成第一战略。那如果美国想让印度替自己卖命,就算不给好处,也不能添乱吧?
那美国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封杀伊朗石油,印度也别想跑
前面的文章写过,美国要封杀伊朗的石油,而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更是伊朗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美国如果真的封杀伊朗石油,那印度受到的打击绝不会小。
另一方面,伊朗距离印度很近,如果发生战争,难民或恐怖分子都有可能会对印度的国家安全造成巨大伤害。
第二·打贸易战,印度也别想跑
美国使用贸易战和美元加息的组合拳,向全球开启经济战争,那既然美国这么想拉拢印度,有对它网开一面吗?
印度当下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好。目前,美联储加息措施,以及发达经济体的反通缩措施,都对印度的货币金融政策造成了干扰,影响其汇率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妨碍了印度对外贸易的发展。
而且在全球贸易战中,印度商品也没有躲过美国的关税大棒,甚至开始出现印度资金回流美国的现象,导致印度政府财政不足。但是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又大搞赤字财政,赤字水平上升却再一次引发市场对印度政府财政状况的担忧。
在国内、国际大环境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印度经济发展会面临很大风险,想要长期保持7.0%以上的高速增长,对印度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印度敌视中国的第二个动机——提美国遏制中国以换取利益,也就不存在了。
当敌视中国的动机减弱乃至消失后,印度才能够冷静下来研判,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到底谁才能真正帮到自己。看来看去,印度发现,还得靠中国啊:
3·与中国合作,有利于印度的崛起
仇恨使人愚蠢,错误的战略也一样会让人蒙蔽双眼。当印度因为错误的战略而敌视中国时,完全忽视了,它自身已经非常依赖中国了。
01·中国这些年对印度的投资一直在增加。
今年,腾讯向印度主要电子商务市场Flipkart投资14亿美元,阿里巴巴已向印度在线技术公司Paytm投资1.77亿美元,包括小米在内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一直在印扩大产能,中国诸多企业正在寻求在印度开发工业园区。
自2014年5月以来,中国对印投资累计超80亿美元,涨幅超过200%。对印投资已不再局限于直接投资,入股、并购、产业基金等多种投资方式均成为中方投资的新模式。
光是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品牌占印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扩大至57%,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已入驻Paytm、Zomato、Hike等印互联网明星企业。为印度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
02·印度出口越来越依赖中国
这些年,印度政府更加积极融入全球市场,进一步放松国内铁矿石等资源类产品开采和出口政策,削减有关产品出口关税。
2017年,中国占印度出口国的第4位,印度对中出口124.8亿美元,增长39.3%,增速极其明显。其中,中国自印进口铁矿砂增长61.2%,还增加了钻石、棉花、白糖等原料的进口,并且将印度大豆的进口关税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今年还将加大印度药品的进口。
03·中印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中印两国分别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等方面,具有共同关切和利益。
现在,两国都处在经济改革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双方发展目标时间上重叠。从市场的角度看,中印两国人口占全球35%,GDP占全球20%。双方拥有超过26亿人口的大市场,在各项领域的合作,都有着无比广阔的天空。
所以,中印之间,消除敌视,增加合作,这是对两国都有利的事。印度也正是看到了与中国合作的这些利,才不仅不再那么敌视中国,甚至在很多地方,表现的非常合作。
所以,才有了文章开头提到了,面对中国和尼泊尔、不丹走近,印度没有像之前一样,跳出来激烈反对。
当然,这也和中国提出的,极具战略性的合作建议有关:
“2+1机制”,中国承认印度在南亚的特殊地位。
今年6月,尼泊尔总理访华之际,中国提出与印度、尼泊尔举行“2+1新型对话机制”。这个模式是在去年9月的金砖峰会上,中国的“中印+”机制进一步升级。
其中,“2”就是指中国和印度,“1”则可以是尼泊尔或者南亚的任何一个国家。
众所周知,南亚地区实际上是一个“单级霸权”结构,随着中国在南亚不断深入推广“一带一路”倡议,印度的存在已经成为中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随着印度的警惕性不断上升,中国在南亚的很多项目上,都受到了来自印度的阻挠。
面对地区格局的现实性,中国不可能忽视印度的存在。因此,如果要充分发展一带一路,就必须让印度参与进来,加强区域内互联互通。可以说这个“2+1”模式,实际上是中国已经认可了印度在南亚的特殊地位。
这一点其实很重要,这说明中国已经转变了对印战略。
过去,中国有不少学者总提出,要“打碎印度称霸南亚的梦想”。其实这样做真的很没必要,因为印度无论是要称霸印度洋,还是要发展洲际导弹,最反感的都是美国。所以如果中印关系恶劣,其实是美国渔翁得利了。
而中国提出的这个“2+1”机制,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印度的这种戒备心理,让两国关系,更加友好。
综上所述,印度敌视中国的两大重要动机——地缘扩张和替美遏华,不存在了;又开始重视起和中国合作的利益,并得到了中国的尊重。于是,印度对华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敌视,向合作发展。
而对中国来说,加强与印度的合作,也是非常有利的。一方面,可以从印度的巨大市场中或得利益。另一方面,如果印度不做美国的马前卒,那印太战略也就威力大减,一个重要的外部威胁,被削弱了。
那么,中印的关系,会怎样发展呢?会一直好下去,甚至变得更好吗?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早在今年中印领导人武汉会谈时,王毅部长就曾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形容这次会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定性。
既是中印关系将转好的信号,也是对中印未来关系的定性。
正是在这次会晤之后,中印之间的冲突明显减少,合作明显增多。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中印的关系,在利弊因素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继续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
Sina.cn(京ICP000000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牌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