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苏联胜利原因和苏联的国家有关系吗。

苏德战争为何让苏联愈发强大?
[摘要]可是这种说法未免低估了苏联的实力。德意的疯狂进攻固然让苏联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可是苏联高层毕竟是从国内战争中锻炼出来的“老姜”。有人说,苏联应该感谢纳粹德国。没有对纳粹德国的浴血奋战,苏联仍然是被资本主义国家围剿的困兽,不可能成为战后世界的霸主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战胜法西斯力量而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与地区不计其数,而其中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便是中国与苏联。他们凭借着广袤的国土与庞大的人口和资源,展开了同侵略者的殊死搏斗,并付出了大量人口与资源损失的高昂代价。但是俗话说,“大衰之后即是大治”。苏联与中国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反而愈发的充满生机与活力,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这里笔者要以苏联为例具体讨论一番。(战争中遭焚烧的苏联民房)被忽视的苏联指挥中枢正如我们所知,在苏德战争爆发伊始,苏联的确被纳粹的闪电战打了个晕头转向,无数的苏军地面部队遭法西斯军队分割歼灭,800多架苏军战机还未起飞便被炸毁在了机场之上,随之而来的交通与通讯系统的瘫痪和相关技术人员的损失更是让整个局势雪上加霜。所以当时甚至有人说,在苏联人看来,本国的寒冬来的似乎比往常更早了一些。(德军坦克在东欧平原上挺进)可是这种说法未免低估了苏联的实力。德意的疯狂进攻固然让苏联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可是苏联高层毕竟是从国内战争中锻炼出来的“老姜”。战争爆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苏联领导层便逐渐由突然袭击中醒过神来开始组织防御。斯大林等一面将尚在掌控中的有限的兵力进行重新布置,或阻击德意的推进,或协助军政机关与大中企业的撤离,或有序撤往莫斯科等重要城市附近进行休整与“补充体力”。这些“小动作”虽在短时间内未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逐渐成为了苏联取得日后反击战胜利的最大的一股助推力。(苏军在组织反击)来自远东的生力军另一方面,苏联人又将他们驻扎在西伯利亚地区负责防范日本关东军北上的远东军团大股的调往欧洲战场。因此,就在法西斯兵临莫斯科城下之时,纳粹所要面对的已不仅仅是之前在自己凌厉攻势下脱逃的“漏网之鱼”,而是经过一定整顿和加强的红军主力了。而此时深入苏联腹地的法西斯军队,则因为过于乐观的估计了形势的原因而受到了削弱,“速战速决”的假想逐渐变为了利于苏联人的持久战模式。胜利的天平似乎从一开始就发生了微妙的偏转。而回顾整个过程,苏联的指挥中枢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着实不可小觑。而随着日后战争的深入,这个指挥中枢还将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成长,并伴随苏联由卫国战争走向对欧陆霸权的争夺。(苏联远东军团的高射炮部队)斯大林的“权力下放”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与深入,对军队的组织与指挥也成为了困扰苏军的一大问题。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自1936年列宁格勒州党委书记基洛夫遇刺之后,斯大林等便借助这场事件在内部掀起了一场排斥异己的“大肃反”运动。这场运动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军队当中,不少的将领纷纷遇害。例如素有“远东军魂”之称的布柳赫尔将军、苏军军事理论专家伏龙芝将军等。所以在苏联侵略芬兰的战争当中,苏军在斯大林心腹铁木辛哥的统领下,凭借着人数与装备的优势试图逼迫芬兰政府就范,结果在芬兰人的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打击下损兵折将。这些失败虽与苏军不熟悉地形等因素有关,可是大清洗对于苏军战斗力的影响也是难辞其咎的。(苏芬战争中遭遇惨重伤亡的苏军)到了苏德战争爆发伊始,大肃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有增无减。但斯大林此时也由现实当中醒过味来,开始有条件的释放乃至于重用一批军政要员来指挥部队,后来,在发现这种让步对于前线战事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后,斯大林更加大了这类“人事调度”的力度。这些老将在回到军队之后,不仅在新的战斗中进一步升华了自己的指挥才能,更培养与发掘了一大批新人(在日后的美苏争霸中作用颇大)。苏军的战斗力也由此而走出了战争初期的低谷,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击战。(重回战斗岗位的苏联将军在检阅部队)斯大林也趁热打铁,将大量的权力交予自己的将军们自由决断,而观察同时期的纳粹方面,希特勒在前线的败报频传的刺激下猜忌之心日重,并一度直接干预前线的将领们的指挥与决策,对整个战事的进程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但也在无形中帮了苏军的大忙,于是,从第聂伯河到库尔斯克,再到柏林,苏军的每一次胜利可以说无不建立在了自由灵活的指挥艺术之上,而追根溯源,这与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刺激显然也是分不开的。逐渐回温的苏联外交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等曾试图以纵容纳粹侵略的方式换来对苏联的遏制。结果纳粹绕过马其诺防线对法国展开的攻势明显的打破了英法的幻想。但英法的这种“祸水东引”的行为也明显的加大了他们同苏联的隔阂,幸运的是,苏德战争的爆发却很快改变了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苏联人不仅凭借着广阔的战略纵深与寒冷的气候迟滞了德军的推进,还用斯摩棱斯克等地的拼死坚守换来了西方世界的重视。(英勇奋战的苏联官兵)西方世界逐渐改变了之前对于苏联的敌视,并开始向苏联提供一定的物资援助与舆论的支持。这些援助对于苏联虽并非是应急之物,可是却向苦战中的苏联人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信号,那就是自己并非在孤军奋战,苏联的宣传机器也趁势加以适当的引导与配合。所以苏德战争固然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可是同之前相比,一种前所未有的有利于苏联人的国际环境正在形成,苏联人因这场战争而走向壮大所需的国际大环境,已然具备了。(文/逆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进一步扩大了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参考文献:温斯顿 丘吉尔著 史雪峰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中国画报出版社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苏联历史专题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杰弗里 罗伯茨著 李晓江译《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德 哈特《失去的胜利》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anyay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额 算是问个小白的问题吧 关于苏德战争两国工业生产的【苏联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457贴子:
额 算是问个小白的问题吧 关于苏德战争两国工业生产的
初中历史将苏联五年计划的时候就说了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工业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也就是说1937年的时候 苏联的工业产能是高于德国的 楼主在知乎看到关于苏德战争的问题 其中不少答主指出在德国巅峰期大概1942年左右德国的工业产能是苏联的三到四倍 自然德国在打苏联之前已经拿下了西欧 得到了法国 挪威等国的工业产量 苏德战争前期苏联也损失了大量工业 但我还是觉得三到四倍这个也太夸张了 毕竟苏联在开展前执行过一部分的三五计划 工业应该是还有发展的 另外苏联实行的焦土政策应该不会把本国的工业留给德国人 法国 捷克等国给德国提供了多少工业尚不清楚 苏联完成二五计划是1937年 德国的巅峰是1942年 前后相差五年 期间苏联的工业是什么时候从高于德国变成弱于德国的 是战前就低于德国了还是开展后在失去大量工业区的情况下低于德国 在德国巅峰时对苏联的工业优势有没有三到四倍这么夸张?
12年专注俄罗斯服务,提供俄罗斯网络营销本土化解决方案,只做俄罗斯,让您更放心.yandex广告专家认证,莫斯科团队技术支持,为您打造本土化俄语广告投放策略,让您更放心.
苏联是以几乎失去大半欧洲区域的情况与控制大半个欧洲的德国打
历史教科书上介绍苏联时,说到1929年经济危机,而苏联却加速发展,到了35年(也有说是36年或37年,目前只能肯定1937年肯定是世界第二,而1938年至苏德战争爆发期间都肯定不是)第一次攀升到世界第二位之后没过两年,就因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淘汰落后产能)、德奥合并的原因,而将第二的位子重新还给了德国,而到了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国因为吞并了可以排进世界前十的先进工业国捷克,虽然波兰工业底子也还可以,但与捷克却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而且因为是苏德两国各分一半,所以对两国的实力对比没多大影响。优势更是进一步扩大。因此苏联能够最终打败德国,其强大的工业基础肯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如果硬说苏联是纯粹靠着硬大的工业实力将德国人消耗死,那也不符合实际,应该说跟苏联的广袤国土、恶劣气候、以及坚韧的作战意志有关。
  1940年钢产量:美国6077万吨,德国2154万吨,苏联1832万吨,英国1318万吨,日本686万吨,意大利226万吨  1941年钢产量:美国7510万吨,德国(含占领区)3180万吨  1942年钢产量:德国本土2048万吨,加上占领区共3210万吨,苏联810万吨  1943年钢产量:美国8059万吨,德国(含占领区)3460万吨,英国1300万吨,苏联850万吨,日本765万吨  1944年钢产量:美国8132万吨,德国(含占领区)2850万吨,苏联1000万吨
单从钢产量上看的确这样
1940年德国的钢产量是包括捷克斯洛伐克的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苏德战争和苏联的国家有关系吗。_百度知道
苏德战争和苏联的国家有关系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766
获赞数:1660
……老实讲我没看懂你的问题都苏德战争了,自然和苏联这个国家有关啊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苏德战争中,德国的“三板斧”为何没有干掉苏联苏德战争中,德国的“三板斧”为何没有干掉苏联寂寞的红酒百家号文/寂寞的红酒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后,德军凭借“闪电战”横扫欧洲,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德国的闪电战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和装甲作战理念,二战初期几乎无人可挡。德国仅仅用了三十多天就干掉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二十多天就征服了波兰,干掉丹麦仅仅用了四个小时。不过德国的三板斧虽然厉害,但却在苏联遭遇了滑铁卢,德军不仅没有干掉苏联,反而让苏联反推,最终输掉了二战。那么德国的“三板斧”为何没有干掉苏联?首先,德国的闪电战厉害不假,就和程咬金的三板斧差不多,靠的是突然、迅猛、力大,三板斧抡下来基本对手就挂了。丹麦、挪威、荷兰甚至法国这种国家对闪电战认识不足,又没有辽阔的战略纵深,所以基本德国一个突袭就干掉了。不过闪电战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后劲不足,三板斧抡完以后再使用就没什么效果了,只能和对方平砍,看谁先倒下。德国输给苏联就是因为三板斧没有干掉苏联,结果和苏联平砍让苏联给耗死了。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电战确实发挥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把苏军打的溃不成军。不过德国人明显低估了苏联的实力,虽然德国的装甲部队在空军的配合下突击很快,仅仅用了三个月就推进到了莫斯科附近,但德国人也被苏联吓了一跳。德国人没有想到的是苏联是那么大,德国人打了那么久,跑了那么远,自己都跑不动了,却刚到人家首都边上,更让德国无力的是,后方的辎重部队连影子都没有找到,德军面临严重的后勤压力。前线德军缺衣少食,不管是油料还是弹药都严重不足,德国人甚至连冬装都没有。而苏联人不仅没有被彻底打垮,而且越打越顽强。虽然苏军伤亡惨重,但苏联强大的动员能力很快弥补了损失,重新武装起庞大的军事力量,凭借坚固的工事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与德国人在莫斯科郊外拼死抵抗。德军的装甲部队的强项是速度快、野战能力强,但攻坚能力较弱,尤其是不擅长巷战,而后方的德国步兵和补给部队完全跟不上装甲部队的节奏,所以德国越打越吃力。加上苏联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地形,德国打到莫斯科和斯大林一线的时候其实已经打不动了,陷入了残酷的巷战中。德国的兵力和后勤严重不足,巷战又不是强项,所以被主场作战的苏联人紧紧缠住,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中。在巷战中苏联人明显占优势,苏联拥有丰富廉价的兵员,坦克从拖拉机厂直接开到了前线,苏联人能迅速弥补了前线的损失,而德国的坦克和弹药要千里迢迢的从本土运过去,在这种消耗战中,德军要是能打赢就怪了。所以拖到最后,德国人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再也无力发动进攻。而已经全面开动战争机器的苏联爆发出了惊人的战争潜力,不计损失的和德国人拼命,同时来自美英的援助源源不断的运到苏联前线,让苏联人越打越强。德国人在前线越不过苏军的防线,越打消耗越大,后方又遭到了美英的封锁和骚扰,特别是美英疯狂的轰炸,摧毁了德国大部分工业产能和原材料生产能力,让德国陷入了困境。三线开战的德国人再也无力对抗三大强国的围攻,不仅在东线节节败退,而且在其他战线也不断退却,最终输掉了二战。德国的三板斧确实厉害,只是选错了对象,德国不该招惹苏联。苏联地大人多、战略纵深辽阔,除非德国的一波流能直接干掉苏联,否则输的肯定是德国。如果德国见好就收,早点和苏联人和谈,或许苏联真会被德国的三板斧吓住,老老实实接受德国的停战条件。参考资料:《二战中的德国》、《苏德战争》、《二战史》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寂寞的红酒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笑饮花间下,醉卧美人膝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为什么在苏德战争中苏联会有源源不绝的兵员?
(14条回答)
var sogou_ad_id=731549;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德战争苏联仆从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