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愿奉太古金仙现世逍遥”这句话中的“太古金仙现世逍遥”是什么意思

历史典故/金仙镇
一、的由来在武王兴周灭纣时期,燃灯助姜子牙大破“十绝阵”以前,燃灯道人曾在剑阁南端一百六十里,海拔七百五十七米的山峦修道。时有儒童以五茎莲花供养燃灯,被燃灯授记揭语:“经九十一劫后的贤劫能识佛法真谛,即可成佛”。即今世之如来佛。燃灯议破十绝阵后脱道入佛,成就大罗金仙之体。《瑞应经》译曰锭光。如来佛、观世音菩萨等七万七千佛与菩萨,皆为燃灯座下弟子。燃灯圣诞为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大智度论》述:“燃灯降世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成佛后更是金光灿烂之仙,地位比阐教十二金仙还高。修炼之地为金仙山。乡民祈祷金仙赐福而修建寺庙,故名金仙寺。清雍正州牧李梅宾编《剑州志》卷之五……山川……第九页.地名、寺名皆有记载。从燃灯助吕尚兴周灭纣迄今已三千余年,三千年来,这里山因仙名,地因山显,人文、地域,皆以“金仙”为名:金仙镇、金仙场、金仙人、金仙口音。后因燃灯成佛登上仙界之意,更名“登仙寺”,简称“寺包”。二、道教之祖师剑州城“鹤鸣山”道教发源地的道教弟子,由金仙寺仙鹤池栖息之白鹤,飞往塔子山鸣叫数声而发出信息,通知弟子们经龙源,下白龙,上碑垭,过大垭,穿越吼狮垭,凿开巴岩店,打通双柏树岩等栈道,顺栈道梁上登仙寺听燃灯授教。因仙鹤在塔子山鸣叫故名“鹤鸣山”。传说张道陵为鹤鸣山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乃东汉时期人,公元34年—156年,系张良八世孙。而世界文化名人老子—李耳,属先秦春秋战国时期,河南周口鹿邑人,乃公元前580—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著名的道家学派创始人,早于张道陵600余年。而燃灯道人早于张道陵1100多年,早于李耳500多年。燃灯口传心教,没有文字记录,只有事迹留传。后人只好将他神话,尊燃灯为道教祖师。李耳受燃灯道人传说之影响,深研道家真谛,着有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中华民族的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应是受前哲影响,接引道脉之天师。燃灯究竟是古佛还是道人:宗教是相通的,佛本是道,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互溶共生的文化现象,导人向善,解人疑惑与恐惧,是燃灯涅槃之精神。三、金仙古镇的变迁相传远在秦汉之时,寺包北面山脚下至栈道梁,有一热闹集市。因当北风被大火化为灰烬。今遗址有许多瓦砾与痕迹可考。时寺包南面有石包处的院落便成了火灾后临时集市交易场所。金仙石院场便由此得名,金仙人的祖先最珍惜土地,火灾后的集镇建设依贫瘠的石头山梁而重建。古镇金仙场自石院场起,至文庙街止,全长近500米,门面280余间,全为立木结构青瓦房,其中9处大院,11处小院,加场边缘共有院20余处,街道全为石板镶就,造型美观大方,铺面通为木板提门,呈现出一古香古色之景观。从1984年集镇建设以来,今新增政府街、交通街、大寨地街、食品站街、农贸市场等,比老街扩大近十倍。四、古驿道使金仙繁荣古镇位于阆中至成都要冲,阆中经思依,上金仙,过官渡河(西河、今升钟水库),上梁家垭,过截山,出宫店,往梓潼,达绵阳、成都,十五里一堂,三十里一铺,是横亘东西的古驿道,是官道,也是商家必经之捷径。成都至阆中、西充、合川物产之输出输入,必然途径金仙。是历史上重要的邮路,解放后仍然通邮。也是历史上军事战略要道。三国时张飞自成都驻守巴西郡就往返于此道,官渡河可能由此得名。再有南部县经金仙上剑阁的古驿道。在金仙场形成自南而北,自东往西的十字交叉要冲,商家漫步在这两条古道,使金仙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周边三四十里地的乡民,以金仙为首场。街道挤塞不通,生意通宵达旦,成为我县四大名镇之一。五、金仙的历史沿革与大事考记可佐证的是:1988年冬,金仙集镇扩建中,有居民(政府街的居民)建房挑挖地基,掘出一墓穴,其中有一石碑,墓志铭记载:咸通十五年,唐故右神武军大将军颜之次女卢江何府君夫人,路过金仙而殁,此地为阆州西水县金迁乡(迁—迁‘仙’,古音韵相通),由此碑引发今人对金仙历史的探索。咸通十五年为唐僖宗干符元年,公元874年。查《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南充历史沿革》等史料,揭开了金仙历史的神秘面纱。清雍政期剑州志仅载金仙山、金仙寺。根据金仙文庙残碑中可考金仙清代时期部分人文历史,加之多方资料,可排列如下: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重建文庙未成,因时年“全州背逆”即金仙人造反而被镇压,碑文中之“苦?境曾捐资培修乎,呜呼,始基之矣。”仅创下重建基础。嘉庆初年:1796年——1800年,教匪侵扰我川北地区,被官兵荡平。嘉庆八年:1804年,金仙奉旨,文昌宫,春秋祀典与大成殿并重,时金仙人着手大抓“二月十四”梓潼大庙至金仙文昌行香盛会,“八月二十七” 祭祀孔圣等工作。道光十年:1830年,金仙文庙重建成功,组织者,岁贡、罗映川。道光年:西河大石桥修建成功(待查剑阳桥碑后落实)道光十五年:1835年,金仙已形成二月十四文昌会,八月二十七日祭孔圣“群祀弗可及也”之高潮“大成会”“崇儒会”“乡小学会”,遍布老金仙地区,文风大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南部有教匪300余,占金仙,抢周边各场,后金仙驻官兵进行清剿(善后碑记)同年(1906年),金仙士绅袁觐光在金仙文庙办起当地第一所初级小学。民国七年,1918年,溃兵化贼,八月,山贼冯滥鼻子据金仙场,金仙文庙曾被土匪烧毁,片瓦无存,激起全境之恨。民国八年,1919年,金仙老区全民总动员,从寨岩至文庙,排起长龙,手传青瓦十万余匹,文庙重新修建成功。民国九年,1920年,生员袁济湘任剑安团督练长,因军队过金仙场,两团长索要地方供巨款,济湘抗辨触怒被杀。民国十年,1921年,金仙众乡绅筹办,经县府批准为“剑阁县金仙场第二高级小学校”。民国十八年,1929年秋,剑阁县金仙女子小学成立,校址在金仙文庙,入学30余人,金仙场街上入学女生较多。民国二十年:1931年,金仙女子小学合并入金仙小学,开创了剑阁男女共校的先例。同年学校立校碑,纪念田颂尧捐资建校,书法家何寅生书写。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金仙文庙被关押的袁家沟、苍子角、梁家岩、高家沟的升钟起义农民,于十二月六日押赴金仙武庙坝,杀死二十余人,血染金仙,震惊全川。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军过金仙,设苏维埃金仙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袁镇南再次任校长,整顿校容:将“名教有乐地,大将无弃材”对联挂礼堂二侧,将“八德”挂礼堂正中,狠抓教学质量,每逢县上统考,金仙常列第一,名噪一时。民国二十七至三十三年:1938——1944年,学校校长,教员高标准,高要求,学生成绩全县之冠,学生两百以上(摘自剑阁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学生派系相争,学校遭殃,学生成绩有减当年,人数不满两百。(摘自剑阁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巨匪杨树武率众百余自升钟,过金仙。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袁罗两派对峙,学校成了争夺阵地,教员惶惶不安,学生不满百人。(摘自剑阁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1950年,1月3日,国军川东师管区,刘正中在金仙率部起义,接受整编。1950年,县文教科派杨树良在金仙恢复组织中心小学,筑土台作讲台,用神匾改为黑板,招收两个初小班。1951年,3月,成立金仙第五区公署,调全区地主、富农、服役拆皇山观音庙。3——7月,撤文庙内魁星楼。1952年,改为第六区公署,春、杨作舟任金仙小学校长。1953年,改区公署为区公所。1956年,因金仙缺水吃,金仙区迁至公兴场。1958年,成立金仙人民公社,仍属金仙区。金仙角办第一所民办中学。1959年,金仙小学成为全县重点小学。1960年,金仙角民办中学迁双河大队白家窝。1962年,金仙小学获县教育教学流动红旗,获劳模锦旗。1963年,金仙小学成为绵阳专区红旗学校。1964年,西昌专区组织重点学校校长来金仙取经学习。1964年,金仙通车。1965年,《四川日报》报道了金仙小学办学先进事迹。1965年,春,金仙场三圣宫(火神庙)开办农业中学。1966——67年,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文庙、武庙、火神庙、登仙寺部分文物遭损毁。1968年,学校复课。1969年,秋,招收附设初中班。1970年,金仙中小学合设。1973年,金仙中小学合办。1974年,在金仙大队五组办民中一所。1977年,金仙毕业7个初中班,其间,小桥梁氏祠、大顺二队办过几届民办初中班。1984年,撤人民公社,成立金仙乡政府,仍属金仙区。1986年,金仙粮站撤登仙寺。1992年,成立金仙镇,省金仙区。2001年,金仙地区干旱,大春颗粒无收。
金仙文化区域概述/金仙镇
(一)形成金仙文化区域的原因:金仙划归剑阁仅700余年,元朝以前几千年均属巴西地区,巴西文化尤其以“三陈”文化的影响最为广泛,唐朝文化孕育了陈世家族,北宋时期,阆州陈世三弟兄两状元一进士,两宰相一将,官居一门,三陈故里为北宋时阆州新井县人(今南部县大桥镇新井村),与西水县金仙相邻,金仙文化在南宋时已文风大举,为元初时建金仙文庙夯实了基础。金仙曾为州(郡)县封地,唐高祖宣诏州县建文庙,四时致祭,金仙有官赐资诏建修文庙,宋时有无建过,有待考证《阆州志》。金仙文庙的创修,竖起了一面标志金仙文化的旗帜。文庙经多次修复重建,更加激励金仙人崇儒重教的精神。“重辑崇儒会序” 碑载:由“崇儒会” 择选先生,教育子弟,每年给先生于“崇儒会”补助资金二十千,学资由东家(家长)供给。花红奖赏给出仕二十四千,中举二十四千,出贡十六千,入泮六千,捐州同正九六千,监吏四千的奖励标准规定。时涌现出了大批秀才、文生,武举等。“崇儒会”担起了地方尊师促教的历史重任。《剑阁县教育志》载。“光绪三十二年,金仙文昌官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初级小学”。清时的老金仙地区,私塾之风盛行。清末民初时期,金仙文化名人数以百计,尤以国立政法大学教授张国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罗锦章等,提倡新学,重视发展家乡的教育,为家乡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加之办学能手众多,师资力量雄厚,社会各界重视人才培养,全区各家各户再穷也要让子女上学的良好习惯,形成了金仙文化区域之繁荣。解放后,杨作舟任校长,治校有方,60年代初(文革前),金仙小学红遍川北,《四川日报》曾报道办学先进事迹。经金仙小学培养的学子,遍布祖国各地,为社会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二)文物遍布金仙地区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1994年挑挖新街街道掘出石碑中“文昌官碑记”载,文庙始建于元朝二年,自元朝至民国末,今碑垭乡半部,吼狮乡、柘坝乡、演圣镇、长岭乡、涂山乡、公兴镇、香沉镇等均属金仙辖区,老金仙地区的祖先们,以酷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将屡经兵匪毁败的金仙文庙,多次修复重建,形成座南朝北,前堂正殿,东西两廊,共二十四间的四合大院,占地千余平米。院中央造十余米高,三层重叠,雄伟壮观的魁星楼,庙宇楼阁参差,翘角飞檐,凿以泮池,桥门碧水,正殿以青石精雕孔圣牌位,栩栩如生的神、圣塑像,雕镂画栋的门窗檐撑。庙门前:“托柱狮麟齐排列,狮塔香炉吐云烟。七级趟梯五百尺,庄严肃穆一洞天。”惜乎经世纪之沧桑,年久失修,房屋漏烂,屋脊坍塌,翘角凋残,梯步崩缺,断壁残垣,殿倾柱拆,瓦砾遍地。疮痍斑斑,几近颓败。2006年,“金仙老龄协会”成立“文庙修复筹集组”,筹集组的同仁们踏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向热心此项事业的人士募捐,向远在他乡的名士求援,向信用社贷款,筹得资金十余万元。添青瓦全面翻盖房屋,除残壁砌新墙,补修地坪打顶棚,修复梯步檐石,装修前堂正殿,购樟木,装饰东西两廊仿古门窗,铸香炉,建碑林,修复石狮麒麟,塑孔圣、文昌、魁星塑像,虽无冠、琴、车、书,然足以辉映庙堂。金仙文庙,是金仙文化的摇篮,是金仙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二)、登仙寺登仙寺是燃灯修炼之地,人们为祈祷燃灯而修建寺庙,千百年来,寺庙经多次修复重建。解放后,金仙粮站仓容不足,将登仙寺寺庙划归粮站储粮,1986年金仙粮站建住宿楼,时木料极为昂贵,便将登仙寺寺庙拆毁。八十年代初,场镇居民,机关学校,在登仙寺植树三万余株,连同幸存的六十余株古柏,早已笼荫盖地,风景宜人。1988年,金仙场镇智士能人,共16人组成“登仙寺恢复文物古迹筹备组”,收拾废墟瓦砾。砌筑花台,栽花养草,设置石桌石凳,清理水池,添置围栏,拓沙石曲径为百级石梯,继而修建山门,凉亭庙宇。建公路绕道至山顶。2008年,有广祥大师主持寺院,尤为执着。已建成巍峨之“大雄宝殿”,今日之登仙寺,游人留恋往返,今非昔比。三)、“武庙”位于登仙寺南山脚之“武庙”,为一四合大院,庙门前石梯道两侧,有两尊大型石狮雄居石墩之上,庙之屋脊飞禽走兽,翘角吊檐,正堂前趟梯中部宽六尺,高五尺,呈仰式石雕五色祥云掩映之盘龙印台,龙头昂首二尺许。笔者1963年读高小时常骑于龙颈嘻耍。其雕镂之精实属文物珍品,可惜毁于文革“破旧”中。自1921年至今,“武庙”一直设立金仙小学校,金仙应有五辈子孙在此读书,今遗址还保留上下六间立木房屋。四)、“火神庙”金仙场老街中部东侧有“火神庙”“火神庙”又曰“三圣宫”为阁楼式四合院,院内四面明楼,其精美不亚于武庙,是金仙人祭祀炎皇(火神)之地,后因金仙为蜀都至巴西大道,再塑关公以祭祀其忠义之魂。解放后,由商业在此经营造食业多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商业解体时卖给居民,今被居民重建为街房。五)、古香古色“古戏楼”金仙老街中部是一宽阔之石板街道,临上街窄街处有一“古戏楼”,同是飞檐翘角,八卦攒顶。装饰精巧玲珑,雕镂画栋,古香古色,毁于1959年,后居委三组借建仓房又建新戏楼,大集体解体时卖给金仙商业,商业解体时再卖给居民,今居民已改建街房。六)、“石板街”据金仙场居民刘光宗等老人讲,金仙“石板街道”是民国二十二年,金仙团总袁泽勋督力建造,时金仙区域各家各户分派钱粮,不交者以铁链捆至乡公所,交钱放人,组织有石工三百余人,以高质量,高规格建造而成。全长约500余米,中街部位阔12米至15米,两边低,中部略高之弧形。格式高雅,美观、大方。可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集镇建设,拉运建材,车辆碾压至石板碎烂而损坏,于2000年由居民自费全面硬化为水泥街道。七)、历史厚重的“皇后山”距金仙场东两公里地,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后山”。山头古柏数千枝,为国有林。因山气势磅礴,又名虎头山。山顶有一株线柏,枝若垂柳,杆粗若盘石,笔直高大。三处旱寨,一处水寨,俨然金戈铁马之军事要地。传说张飞之次女张兰仙,为蜀后主之皇后,因驾次巴西祭家庙,闻邓艾偷渡阴平,取江油,速返成都,途中闻报成都失陷,后主投魏,皇后愤愧而自缢,葬于此山,后人念及皇后之志,立庙祭祀。山峰有观音庙,次层为孔夫殿,下层大坝有大殿。1951年大小三处庙殿调地主服役被拆,上世纪九十年代,乡民筹集资金,恢复文物古迹,今皇后山已建成大殿,公路直通山顶。节假日、春游期间,人们前往游览,络绎不绝。八)、白塔遗址文庙西二华里地之“白塔山”,有白塔遗址。因金仙石质呈白色之缘故而名白塔。应是北魏置金仙郡领三县时所建。年代太为久远,无从考证,可白塔遗址却给金仙历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九)、西河“官渡桥”西河“官渡桥”,也称“剑阳桥”、“金玉桥”。可佐证的是金仙镇大顺村罗家角祖茔内,有神道碑载:“岁进士公讳映川号静一……金仙大成殿,西河金玉桥,首倡捐资,偕子经纪之,其绩功累仁为何始也,呜呼,两处经营一生,公谨非有志者事竟成乎。”文庙道光十五年之《重辑崇儒会序》碑中,记述在会人名有罗映川,西河《剑阳桥》,碑中也记载有罗映川经营修桥事迹。时年为清朝道光年间,惜乎石碑被西河村村民上世纪末断为三截作了檐石。官渡桥长近40丈,阔8尺,连桥堡26孔组成,桥墩以长一丈,下层宽三尺,上几层宽二尺四五,厚达2尺之巨石砌成,桥板每孔以长丈余,宽4尺,厚尺二三以上的两排巨大石板平铺。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如此浩大的桥梁工程,在县内外当属空前杰作。然剑阁新老县志却无它的身份。老金仙的祖先,为大桥的修建,付出了心血与汗水,据西河村蒲登朝老先生讲叙:日,桥上游因县木材公司收木料往南充贩运,支援南充建设,沿河边堆积有3里长的木料,被洪水冲入河中,冲垮石桥中部十孔。上世纪八十年代,升钟水库建成后,大桥静卧在水下三十米处。十)、林立的寺庙。金仙地区之“金城庙”、“元龙庙”。“迎水庵”,“ 龙王庙”,“观音寺”等较多的庙宇及各氏族之祠堂,无法一一列举,大多数毁于大跃进,文革时期及大集体时期,有些现在已恢复,如“金城庙”、“龙王庙”、“观音寺”等。金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崇儒会金仙文庙内《重辑崇儒会序》碑载:“……集资以生息。”“崇儒会”将筹集的资金放贷,壮大资金来源。对本区域内各地方私塾铨请教师,规定给教师年薪补贴二十千,学资(学费)由东家(家长)供给。对毕业取得功名的学生制定有奖励标准。各地乡村还设有“乡小学会”。“乡小学会”对毕业生也有奖励。社会上还形成对毕业生举行“穿花红”等庆贺仪式。“崇儒会” 这种发展教育事业的民间社会组织,对金仙地区的教育事业起到了扛杆性的促进作用。应继承和发扬,应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金仙川剧在民国时期,场镇的爱好者常聚在一起,由鼓师指挥打锣鼓场面,唱板凳戏,称为玩友。新年期,“二月十四文昌会”,三月、六月、九月“观音会”等节日,有戏班来此演出。金仙有句俗话:“,生的犟,大忙起来把戏唱”。解放后,金仙川剧人才倍出,文革时期大演“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演技水平很高,受到赞誉。改革开放后,金仙场镇组建了“金仙业余川剧团”,1981年,被县级调演,得到嘉奖。在周边乡镇多次被邀请演出,名噪一时。今多数演技人才年势已高,抢救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三)、金仙“田氏灯笼”金仙镇柏垭村及双河村的田氏家族,有传统的龙灯(花灯)演技,此花灯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时的云、贵、川。现仅川北,即剑阁境内有十七棚,而金仙镇田氏龙灯资料最齐全,有32场次,48种表演图案,50种唱腔。灯头及演出人员以田姓为主,演出时少则54人,多则62人,表演可达6个小时,原汁原味,属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遗产。1963——1965年,曾在我地区春节期多次大型演出。2007年春节,金仙镇“老龄协会”所设的“夕阳红艺术团”组织协同田氏排练花灯,在金仙场,公兴场各演出一次,由于没有资金支付劳务费用而搁置。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急待抢救。作者:梁方生
风景文物/金仙镇
登仙寺金仙镇据残迹考证登(灯)仙寺建于唐末期,相传燃灯古佛曾在此山修练点鹤为仙。此寺几度被火焚烧又重建,最终又被人为损毁。改革开放后在金仙的乡民、各界热心人士和居士们的艰辛努力下,再次恢复昔日盛景。文庙、武庙、火神庙金仙镇现今仅有文庙尚存于居委会旁皇后山相传为三国时期蜀国张飞之女,刘禅之妻,张皇后安葬之地,据野史皇后山上埋藏有张飞所使用的丈八蛇矛。现皇后山顶有世界上唯一的一颗松柏树。自然风景日出仙境云海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6次
参与编辑人数:1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6:23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神农本草经赞全文阅读_神农本草经赞免费阅读_百度阅读
&0手机专享价
文学艺术热门榜单
& 0手机专享价
扫码免费下载该书再送20元代金券
神农本草经赞
手机专享价
&0扫码免费下载该书,再送20元代金券
仅限新用户
&&&&&&&&药学著作。三卷。清?叶志诜撰。刊于1850年。本书以孙星衍所辑《神农本草经》为依据,将每种药物编成四言赞语,并加以简要的注释。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e2ec09c48d98e296a9581c
目录(共0章)
投诉与建议
扫描下载客户端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岑参诗词全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转载]《千家诗》注释及译文
我的图书馆
[转载]《千家诗》注释及译文
原文地址:作者:《千家诗》
(七言绝句)
程颢& 朱熹& 苏轼 杨巨源 王安石 韩愈 张栻 晁补之
李白 郑会 杜甫 杜牧 王禹偁 张演 韩翃 高蟾 僧志南 叶绍翁 刘季孙 谢枋得 刘禹锡 韦应物 徐元杰 王驾 曹豳 朱淑贞 王淇
刘克庄 叶采 李涉 杨万里 王令 贾岛 司马光 赵师秀 曾几 戴敏 黄庭坚 高骈 范成大 雷震 王维 杨朴 刘翰 赵嘏 林升 周必大
蔡确 洪咨夔 李嘉祐 白居易 林稹 张继 杜耒 李商隐 白玉蟾 卢梅坡 牧童 钱起 无名氏
[作者}程颢(),字泊淳,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神宗时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镇宁军判官。宋哲宗即位,召为宗正丞,未到任而死。
春日偶成(1)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2)。时人不识余心乐(3),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1)偶成:偶然写成。(2)傍:靠近。(3)时人:当时的人。
[译文]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春风轻轻地佛着人面,时当近午,我漫步于野花之间,随着一行垂柳来到河边。当时的人不知我心里多么快乐,说我偷闲学那些到处游荡的少年。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1)。道人不是悲秋客(2),一任晚山相对愁(3)。
[注释](1)白蘋:江上草,于初秋开白花。(2)道人:作者的自称。(3)一任:听凭。
[译文]从北而来,向南而去,想休息便休息,自由自在,萧瑟秋风把江里的白蘋吹尽了,眼前是一片悲凉的晚秋景象,我不是那种因悲凉的秋风而伤感的过客,任凭楚江两岸的山峦在黄昏中相对发愁去吧。
[作者]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一生讲学不倦,世称数公封谥徽国文公。他精通经、史,学识渊博,为文以穷理政用为主,反对浮华无实,语言简洁明白。他的诗写得清新自然。有《数公集》。
胜日寻芳泗水滨(1),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1)寻芳:春游。泗水:河水名,在山东省的中部。
[译文]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我们去泗水河边游春踏青。大自然无限的风光景物,涣然一新。东风荡漾,拂面而来,随处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百花开放,万紫千红,皆是春光点染而成的。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1),颠倒苍苔落绛英(2)。
[注释](1)可怜:可惜。(2)颠倒:错乱,多指心神纷乱。绛:大红色。
[译文]五月里石榴花开了,红艳似火,耀眼夺目,隐约可见榴子结于枝子间。可惜的是,这么好的花却无人来观赏,此地没有赏花人车马的痕迹。大红色的榴花在人们漠视的冷遇中,百般无奈地飘落在长着苍苔的地上。(转帖,其中错处已改正。)
青溪流过碧山头(1),空水澄鲜一色秋(2)。隔断红尘三十里(3),白云红叶两悠悠。
[注释](1)青溪:清澈的溪水。(2)澄鲜:明净、清新的样子。(3)红尘:泛指人世间。
[译文]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1),天光云影共徘徊(2)。问渠那得清如许(3),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1)鉴:镜子。(2)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移动。(3)渠:它。指方塘里的水。那得:怎么会。如许:像这样。
[译文]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1)。向来枉费推移力(2),此日中流自在行(3)。
[注释](1)艨艟[音“蒙冲”]:古代战船。也作蒙冲。(2)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3)中流:水流的中央。
[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作者]苏轼(),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不论叙事、描写和抒情都挥洒自如,明白简练。他的词气势磅礴,笔力雄健,一变以前纤细婉约之风,开豪放派词风,与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
春宵一刻值千斤,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1),秋千院落夜沉沉(2)。
[注释](1)歌管:歌歌曲。管,笙箫。(2)夜沉沉:夜深。
[译文]春天的夜晚,即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朵散发出丝丝缕缕醉人的清香,在月光下摇曳着朦胧的倩影。楼台处传来清脆悦耳的歌声与箫声。夜深了,望着院中空荡荡的秋千架,我沉醉于良宵美景之中。
上元侍宴(1)
淡月疏星绕建章(2),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3),一朵红云捧玉皇。
[注释](1)上元:农历正月十五。侍宴:臣子赴皇帝的宴会。(2)建章:宫殿名。(3)鹄[音"壶"]立:肃立。通明殿:宫殿名。
[译文]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围绕在建章宫,皇宫的气象犹如仙境一般,香烟缭绕。文武百官毕恭毕敬地站在通明殿前,等候皇帝架到,这场景,就象一朵朵红云捧着玉皇大帝一般。
东风袅袅泛崇光(1),香雾空濛月转廊(2)。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绕高烛照红妆。 
[注释](1)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泛:透出。崇光:崇,隆重,华美;光,光泽。(2)空濛:雾气迷茫的样子。
[译文]春风轻拂着海棠花,花儿透出美妙的光华。迷茫的夜雾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朦胧的月光转过曲折的回廊。夜已经很深了,只因为担心眼前的海棠会像人一样因深夜而睡去,所以赶忙点燃红烛,照耀着红艳艳的海棠。
重重叠叠上瑶台(1),几度呼童扫不开(2)。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3)。
[注释](1)瑶台:汉白玉石阶。(2)几度:几次。(3)教:让。
[译文]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能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看?
[注释](1)银汉:即银河。玉盘:指月亮。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1),山色空濛雨亦奇(2)。欲把西湖比西子(3),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1)潋滟:形容水波流动的样子。(2)空濛:迷茫的样子。(3)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著名的美女。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显得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美丽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好,她总是美丽的。
荷尽已无擎雨盖(1),残菊犹有傲霜枝(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注释](1)擎:举,向上托。(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3)最:一作“正”。
[译文]荷叶败尽,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了;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作者]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德宗贞元五年(708年)进士。
诗家清景在新春(1),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2),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1)诗家:诗人。清景:美景。(2)上林:皇帝的御花园。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译文]新春时节是诗人描写美景的最佳时刻,柳枝刚刚吐出淡黄的嫩芽,颜色还有一半未曾匀净。倘若在仲春时节,皇上御花园里繁花似锦时,出门一看,都是踏青游春的赏花人。
[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进士。他的散文逻辑谨严,辩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峭拔奇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亦偶有情韵深婉之作,风格道劲有力,恰如其文。词也别开生面,一洗五代旧习。有《临川集》。
金炉香烬漏声残(1),翦翦轻风阵阵寒(2)。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注释](1)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2)翦翦:形容初春的寒风削面,尖刻刺骨。
[译文]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后半夜的春风给人带来阵阵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却使人心烦意乱,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千门万户曈曈日(3),总把新桃换旧符(4)。
[注释](1)元日:阴历正月初一。(2)屠苏:美酒名。(3)曈曈[音“童童”]:形容太阳刚出的样子。(4)桃:桃符。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写神茶、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北山输绿涨横陂(2),直堑回塘滟滟时(3)。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释](1)北山:即今南京东郊的钟山。(2)陂:池。(3)堑:沟渠。回塘:弯曲的池塘。滟滟:形容春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
[译文]北山绿色的山泉涨满山塘,笔直的沟渠和曲折回环的池塘里的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因陶醉于春天美丽的景色,静静地细数落花久坐;因慢慢地寻找碧绿的芳草而回家晚了。
书湖阴先生壁(1)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3)。
[注释](1)书:书写、记载。(2)成蹊:花木一行行地分畦栽种。(3)排闼[音“踏”]:推门而入。
[译文]茅草屋檐下经常打扫,一尘不染,更没有青苔屋前一畦一畦的花木,都是自己亲手栽种的,一条曲折的小溪紧紧地围绕着绿油油的田地,两座青山推门而入,送来了青翠欲滴的山色。
[作者]韩愈(786-842),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诗歌创作上也富有成就。韩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宏伟奇崛和“以文为诗”。探险入幽的奇思幻想,拗折排傲的布局结构,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有意违背常规的险韵重韵以及汪洋恣肆的长篇巨制,是构成他那雄伟奇崛风格的艺术因素。而且,韩愈“以文为诗”,以大量的议论成分,铺叙的表现手段和散文化的句式,为形成宏伟奇崛之风格服务。
天街小雨润如稣(1),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1)天街:旧称帝都的城市。稣: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脂肪,即酥油。
[译文]初春的小雨落到京城的街道上,犹如酥油一样柔腻光滑,绿茸茸的细草,远看似青,而近看似无。这种景致正是一年中最美的,胜过春末满城佛动着的如烟如雾的杨柳。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1)。杨花榆荚无才思(2),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1)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斗芳菲:争芳斗艳。(2)榆荚:榆树上长的果实。(3)惟解:只知道。
[译文]草木知道春天不久就要过去了,因此抓紧时间,竞相争奇斗艳,尽情舒展自己的生命潜力,惟杨花、榆荚二种全无才思,只知道漫无边际地飞舞,如同雪花飞扬一般。
[作者]张栻()南宋学者,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张浚之子,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迁于衡阳,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有《南轩集》。
律回岁晚冰霜少(1),春到人间草木知。更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2)。
[注释}(1)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2)参差:不齐貌。
[译文]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
&8、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宋神宗元丰年间进士,官秘阁正字兼右步阙。他善画山水,能诗文。
阊阖千门万户开(1),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修死(2),无复明朝谏疏来(3)。
[注释](1)阊阖[音“昌合”]:宫门。(2)九龄:张九龄。唐玄宗时大臣,诗人。韩修:唐玄宗时贤臣。(3)谏:直言规劝,一般用于下对上。疏:上给皇帝的奏议。
[译文]皇宫的大门次第打开,喝得醉醺醺的唐玄宗踢球归来。如今张九龄老了,韩修已不在人世,以后再也没有敢纸烟进谏的贤臣来劝说皇上了。
&&& 9、李白
&[作者]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碎叶城,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其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代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对安史之乱势力予以斥责,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自然流畅,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汲取营养,选取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有《李太白文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1)。若非群玉山头见(2),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1)华:同花。(2)群玉山:神话中的女神西王母居住的地方。(3)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译文]看到轻轻漂浮的彩云,就想起了她的衣裳;见到含苞欲放的花朵,就想起了她那雍容华贵的容貌。春风吹拂着栏杆,她的容颜就象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那样艳丽。这样的美人要么在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要么在神仙居住的瑶台才能看到,人间那有这般绝色啊!
兰陵美酒郁金香(1),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2),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1)兰陵:地名。(2)但使:只要。
[译文]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1)
一为迁客去长沙(2),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3)。
[注释](1)郎中:官名。黄鹤楼:近在湖北武昌的长江边上。(2)迁客:流迁或被贬到外地的官员。(3)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梅花:指“梅花落”。为笛曲曲牌名。
[译文]一旦成为被贬的官员,在去长沙的途中,西望长安,那里再也没有家了,此时的心情是何等地痛苦。一日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对饮,忽然听到一阵阵笛声,笛子吹的是“梅花落”,江城五月,正是初夏暖热季节,可一听到凄凉的笛声,顿感有一股寒意袭来,就象置身与梅花飘落的冬季一般。
[作者]郑会,字有极,号亦山。南宋时人。
题邸间壁(1)
酴醾香梦怯春寒(2),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注释](1)邸:旅社。(2)酴醾[音“图迷”]:植物名。产于我国。栽培供观赏。
[译文]初春的深夜,酴醾的芬芳不时飘入梦中。醒来时,只见翠绿花木掩映着一道道的院门。燕子也安闲地歇息了。烛光渐渐地黯淡下来,房中更显得清冷,计算着出门人的行程,按说他们该到常山地界了吧。
[作者]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县),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自幼好学,知识渊博。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思想深刻、境界开阔,广泛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急剧变化,有强烈的社会意义,是“诗史”般的诗作,有“诗圣”之称。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1)。门泊东吴万里船(2)。
[注释](1)西岭:西边的山头。(2)东吴:泛指江浙一带。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头鸣叫着,一行白鹭直直地飞上青天。窗外的西岭上的终年积雪,白皑皑的一片,门口江边上停靠着开往江浙的船只。
绝句漫兴(1)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2)。癫狂柳絮随风舞(3),轻薄桃花逐水流。
[注释](1)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2)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3)癫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
[译文]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者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糁径杨花铺白毡(1),点溪荷叶叠青钱(2)。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释](1)糁[音“伸”]:谷类磨成的碎粒。(2)点:点缀。青钱:铜钱。
[译文]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地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意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作者]杜牧(803-852),唐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之孙。太和年间进士。他的古体诗大都写政治、社会题材,往往豪健跌宕,流丽之中骨气遒劲;近体诗情致俊爽,风调轻利。他的那些抒情写景的绝句,富于情韵的深远意境,表达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咏史绝句,或再现历史事件的某些情景,寄寓自己的感慨和评价,或以咏叹的语调,融入较多的史论成分。有《樊川文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借问酒家何处有(2)。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1)断魂:哀伤欲绝。(2)借问:向人询问。
[译文]清明节这一天,雨下个不停,路上的行人都神色愁闷黯然,我非常扫兴,想到酒店喝杯酒避避雨,向一位牧童打听,他指着遥远的地方,说杏花村有。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1)。南朝四百八十寺(2),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1)山郭:山城。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2)南朝:即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它们的京城均设在现在的南京。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银烛秋光冷画屏(2),轻罗小扇扑流萤(3)。天阶夜色凉如水(4),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1)秋夕:秋天的晚上。(2)银烛:银白色的蜡烛。(3)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品的小团扇。(4)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
[译文]白色的烛光和秋夜清冷的月光淡淡地照在画屏上使那本来就寂寥黯淡的画屏更平添了几分凄凉的意味,一个孤单的宫女手持轻罗小扇扑打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夜越来越深了,宫苑中石阶上的夜色冰凉如水。这宫女依旧仰卧在石阶上,凝视着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秦淮夜泊(1)
烟笼寒水月笼沙(2),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3),隔江犹唱后庭花(4)。
[注释](1)秦淮:秦淮河,在今南京市内。(2)笼:笼罩。(3)商女:歌女。(4)后庭花:古歌曲名。为南朝陈后主所作。
[译文]烟雾笼罩着水面,月光笼罩着沙岸,晚上船停靠在秦淮河的酒家旁。酒楼里的人们还在寻欢作乐,那些卖笑的歌女浑然不知亡国之痛,隔着秦淮河,隐隐约约传来她们唱的“玉树后庭花”。
13、王禹偁
[作者]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矩野(今属山东)人。太宗时进士。历直史馆,知制诰,官至翰林学士。反对宋初浮靡的文风,提倡平易朴素,于诗推崇李白、杜甫,于文推崇韩愈、柳宗元。所做诗文对政治时弊有所揭露。著有《小畜集》。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1)。昨日邻家乞新火(2),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释](1)兴味:兴趣、趣味。(2)萧然:清净冷落。(3)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译文]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作者]张演,晚唐僖宗时人,咸通十三年(872年)进士。能诗。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2)。桑柘影斜春社散(3),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1)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春秋各一次,称为春社和秋社。(2)豚栅:猪栏。鸡栖:鸡窝。扉:门。(3)桑柘:桑树和柘[音“啧”]树。
[译文]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天色已晚,桑树柘树的影子越来越长,春社的欢宴才渐渐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 
[作者]韩翝,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酬赠之作,《寒食》诗较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有《韩君平集》。
春城无处不飞花(1),寒食东风御柳斜(2)。日暮汉宫传蜡烛(3),轻烟散入五侯家(4)。
[注释](1)春城:春天的京城。(2)御柳:皇帝宫苑里的杨柳。(3)汉宫:汉朝的皇宫,这里借指唐宫。(4)五侯:泛指皇亲国戚。
[译文]春天的京城里,到处都是风吹花落的景象,寒食节的东风,吹得宫苑的杨柳低低倾斜。傍晚时皇宫中传出蜡烛来,赐给谁呢?只赐给官宦贵族之家。
[作者]高蟾,河朔(泛指黄河以北)人。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他为人豪放,重气节,诗歌气势雄伟在晚唐诗人中较为突出。
上高侍郎(1)
天上碧桃和露种(2),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1)上:呈上。碧桃:仙桃。和:带。
[译文]天上的碧桃和着甘露种植,日边的红杏依着彩云栽培。她们都在春天及时开放,惟有芙蓉寂寞地生长在秋天的江畔,傲霜怒放,从不抱怨东风不让她及时开放。
17、僧志南
[作者]僧志南,南宋时和尚。能作诗。
古木阴中系短篷(1),仗藜扶我过桥东(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1)短篷:有篷小舟。(2)仗:拄着。藜:指拐杖。
[译文]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另人陶醉。
&18、叶绍翁
[作者]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丽水)人。他是南宋时江湖派诗人,诗歌多写江湖田园风光,尤擅七言绝句。
游园不值(1)
应怜屐齿印苍台(2),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1)不值:没有碰见。(2)应:大概。屐[音“季”]齿:木头鞋子的齿。
[译文]趁春日天气晴好,外出会友。也许是园主人爱惜苍台怕我们踏上鞋印吧,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但这也没有关系,花园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那露出墙外的一枝枝红杏已经泄露了盎然的春色。
19、刘季孙
[作者]刘季孙,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市)人,宋神宗时曾做过地方官,为人重节操,居官清廉,死后家无余财,仅有书画万卷。
呢喃燕子语梁间(1),底事来惊梦里闲(2)。说与旁人浑不解(3),仗藜携酒看芝山。
[注释](1)呢喃:燕鸣声。(2)底:犹言何、什么。(3)浑不解:完全不明白。
[译文]梁上燕子的鸣叫声,也不知为了什么事,吵醒了梦中的闲人。我的这种悠闲自得之乐,说给谁听,都全然不能理解,还不如带着美酒,拄了拐杖去观赏芝山的风景。
20、谢枋得
[作者]谢枋得,(),南宋诗人。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年)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曾为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遂被罢斥,德祐元年起用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城陷后,流亡建阳,以买卜教书度日。后元朝迫其出仕,地方官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乃绝食死。门人私谥文节。其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编有《文章规范》。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叠山集》。
庆全庵桃花(1)
寻得桃源好避秦(2),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3)。
[注释](1)庆全庵:寺庙名。(2)桃源:即桃花源,这里指庆全庵。(3)问津:问路。
[译文]寻找一处像桃花源那样的世外仙境,以便能躲避像秦朝那样的暴政,看到红艳艳的桃花,才知道又是一年的春天。花儿凋谢,花瓣千万不要跟着随流而去,恐怕渔郎看见了也会到这里来。
蚕妇吟(1)
子规啼彻四更时(2),起势蚕稠怕叶稀(3)。不信搂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注释](1)吟:诗体的名称。(2)子规:杜鹃鸟的别称。(3)稠:多而密。
[译文]当杜鹃鸟啼叫到四更天的时候,蚕妇还要起床察看所养的蚕,惟恐蚕多桑叶稀,影响蚕茧质量。她简直难以相信,楼头明月已经西沉,挂在杨柳梢头,已到后半夜了,而那些侍候老爷们的美女,还在轻歌曼舞没有回来。
21、刘禹锡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他还继承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传统,注意反映民生疾苦和重大事件,风格刚健爽朗。他的一些怀古诗,也凝练含蓄,含不尽之意鉴于言外。有《刘梦得文集》。
玄都观桃花(1)
紫陌红尘拂面来(2),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3)。
[注释](1)玄都观:观,道教庙宇。玄都,观名。(2)紫陌:京城的街道。红尘:大路上扬起的尘埃。(3)刘郎:作者自己。
[译文]京城的大街上无数行人扬起的尘埃迎面扑来,个个都说是看花归来。玄都观有道士种了千株桃树,满城的人都去观赏,而这些桃树都是我贬官离开长安后栽种的。(作者把玄都观里的千棵桃树比作朝廷中的新贵,而这些新贵都是靠阿谀奉承,趋炎附势才爬上去的政治爆发户,作者对他们表示了极端的鄙视)。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1),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2)。
[注释](1)苔:青苔。(2)前度:前次。
[译文]玄都观偌大的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来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看题诗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乌衣巷(1)
朱雀桥边野草花(2),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3),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乌衣巷:在今南京市内。(2)朱雀桥:在今南京市内,横跨秦淮河上与乌衣巷相邻。(3)王谢:东晋时宰相王导与谢安,泛指权门世族。
[译文]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花杂草,夕阳的余光淡淡地斜照在乌衣巷。昔日的豪门高第如今已经衰败了,连以前栖息在王、谢两家高堂华屋的燕子,现在也飞入寻常百姓居住的房屋里了。
22、韦应物
[作者]韦应物(737-786),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
滁州西涧(1)
独怜幽草涧边生(2),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1)滁州西涧:俗名上马河,在滁州西。(2)独怜:唯独喜爱。幽:深。涧:两山之间的流水。
[译文]我唯独喜爱生长在西涧河边的茂密芳草,两岸山上枝叶繁茂的树上有黄鹂在啼叫。黄昏时分,下了一场春雨,雨点击打春潮,潮水的涨势更加凶猛了,渡口杳无人迹,只有汹涌的春潮激荡着孤单的小舟。
&23、徐元杰
[作者]徐元杰(1196?-1245),上饶(今属江西省)人。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为政清廉,敢于谏诤,颇有直声,官至工部侍郎,也能诗。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2)。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注释](1)即杭州西湖。(2)平湖:风平浪静的湖面。
[译文]黄莺在开满红花的树上乱啼叫,水平如镜的湖边长着青青的小草,白鹭在湖面上翻飞。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游人心情舒畅。几只画船吹着箫,打着鼓踏上了归途。
[作者]王驾(851-?)字大用,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属山西省)人。昭宗时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与郑谷、司空图为诗友,是晚唐有名的诗人。
雨前初见花间蕊(1),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临家。
[注释](1)初见:刚才见到。蕊:未开的花,即花苞。
[译文]春雨之前,还见到花间露出新蕊,雨后只见花叶,就连叶子底下也找不到一朵花,采花的蜜蜂和蝴蝶,因为找不到花,纷纷飞过院墙,竟使人怀疑春天的景色还在临家的园子里。
[作者]曹豳[音“宾”],字西士,号东圳,瑞安人,南宋宁宗赵扩佳泰二年(1202年)进士,官至宝章阁待制。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1)。林莺啼到无声处(2),青草池塘独听蛙。
[注释](1)冉冉:渐渐地。(2)无声处:指林间黄莺已老而不再啼叫。
[译文]门外的落花没有人过问,绿树的浓阴慢慢遮遍大地。林间的黄莺已老不再啼叫,惟独听到青蛙呱呱的叫声。
&26、朱淑贞
[作者]朱淑贞,南宋女诗人,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生于官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连理枝头花正开(1),妒花风雨便相摧。愿教青帝常为主(2),莫谴纷纷点翠苔。
[注释](1)连理枝:不同根的草木,其枝干连生在一起。(2)青帝:掌管春天的神。(3)谴:让,使。
[译文]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2)。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注释](1)即景:眼前的景物。此处以眼前景物为题材作的诗。(2)时禽:燕子之类的候鸟。
[译文]竹子在微风中摆动着,清雅的影子笼罩着幽静的窗户,成双成对的候鸟在夕阳中翻飞,聒噪个不停。海棠花已经凋谢了,柳絮也已飘落尽了。使人困倦的初夏已经来临,白天也渐渐长起来了。
[作者]王淇,字菉漪,宋朝人,能诗。
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1),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酴醾花了事(2),丝丝夭棘出莓墙。
[注释](1)褪残妆:指梅花脱落,凋谢。(2)酴醾[音“图迷”]:落叶灌木。(3)夭棘:酸枣树。
[译文]梅花零落,像少女卸去妆一样时,海棠花开了,它就像少女刚刚涂抹了新红一样艳丽。不多久,待荼縻开花以后,一春的花事已告终结,惟有酸枣树的丝丝叶片却又长出于莓墙之上了。
不受尘埃半点侵(1),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2),惹得诗人说如今。
[注释](1)尘埃:尘土,比喻污浊的事物。侵:侵蚀。(2)林和靖:北宋诗人。
[译文]高洁的梅花,不受尘埃半点侵蚀,甘心淡泊地生长在竹篱边、茅舍旁。只因错误地认识了酷爱梅花的林和靖,惹得诗人谈笑至今。
28、刘克庄
[作者]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省)人。他在诗中喜用典故成语,诗词颇有感慨时事之作,渴望收复北方的失地,反对南宋政权的妥协苟安,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是江湖派重要作家。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注释](1)莺梭:黄莺像穿梭般飞鸣园林间。(2)交交:鸟鸣声。
[译文]春天,黄莺飞鸣迅速,穿梭于园林之间,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洛阳三月,白花争奇斗艳,竟相开放,犹如锦绣。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正是它们,费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作者]叶采,号平岸,邵武(今属福建省)人,太学生,南宋时做过秘书监的官,也能诗。
双双瓦雀行书案(1),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2),不知春去几多时。
[注释](1)瓦雀:麻雀。(2)周易:易经,儒家经典著作。
[译文]屋顶上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点点杨花飘入屋内。落到砚池中。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依然潜心地读着《周易》,不晓得春天过去了多少时间。
&&& 30、李涉
[作者]李涉,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太和年间为太常博士。所作七绝较多,也最擅长。
终日昏昏醉梦间(1),忽闻春尽强登山(2)。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注释](1)昏昏:迷迷糊糊。(2)强:勉强。
[译文]整天昏昏沉沉的,像喝醉了酒,又像在做梦似的。突然听说春天快要过去时,强打起精神去登山,以寻春色。路过竹院,遇见了寺僧,和他聊天,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得到了半天的清闲。
31、杨万里
[作者]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初学江西诗派,后风格转变,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借鉴,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亦能文。部分诗文关怀时政,反映民间疾苦,较为深切。有《诚斋集》。
准拟今春乐事浓(1),依然枉却一东风(2)。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注释](1)准拟:预料。(2)枉却:辜负。东风:春风。
&[译文]春天来到之时,预料今年春天赏春的乐事肯定会很多,没想到今年又和往年一样,辜负了今年春天的美景。看到我是年年都不曾有眼去观赏那似锦的繁花。我不是在病中就是在愁中,那有心情去观花呢!
梅子流酸溅齿牙(1),芭蕉分绿上窗纱(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注释](1)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2)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3)思:意,情绪。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
毕竟西湖六月中(2),风光不与四时同(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1)净慈寺:在今杭州西湖南岸。(2)毕竟:终究,到底。(3)四时:四季。
[译文]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特有的风光就是与别时不同。莲叶满湖,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帖水映日,显出与众不同的艳红。
[作者]王令(),北宋诗人。字逢源,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以教书为生。其诗语言粗犷,风格劲健,颇受韩愈、卢仝影响。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集》。
三月残花落更开(1),小檐日日燕飞来(2)。子规夜半犹啼血(3),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释](1)更:再,重。(2)檐:屋檐。子规:杜鹃鸟。(3)啼血:形容鸟类啼叫的悲苦。一般指杜鹃鸟的啼叫。
[译文]暮春三月,花儿谢落了,但也有再开出新花的,小燕子每天飞到小檐下筑巢。杜鹃半夜三更还在悲鸣,我相信春风也会被感动,再回大地。
[作者]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薄,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意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其诗句“僧敲月下门”而来。有《长江集》。
三月晦日送春(1)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2)。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注释](1)晦:阴历月终。(2)风光:风景,春色。
[译文]三月三十,这是春季的最后一天了,美好的春色就要别我这个苦吟的诗人而去。那么就让我不睡觉与你一起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刻吧。还未到报晓的钟声响起来时,总还是春天。
34、司马光
[作者]司马光(),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也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以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后退居洛阳多年,主编《资治通鉴》。宋哲宗初年为相,起用旧党,尽费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为文记叙周详,词句简练通畅。也能诗。遗者尚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客中初夏(1)
四月清和雨乍晴(2),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释](1)客中:旅居他乡作客。清和:天气清明而和暖。
[译文]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向日葵朝着太阳开放。
35、赵师秀
[作者]赵师秀,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永嘉(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曾任高安推官。为“永嘉四灵”之一。诗学唐代贾岛、姚合一派,反对江西诗派的艰涩生硬。有《清苑斋集》。
黄梅时节家家雨(2),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1)有约:即邀约友人。(2)家家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译文]梅雨天里的雨下个不停,青草从中,池塘里,青蛙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悠扬悦耳。邀约的朋友怎么还没有来呢?已经过夜半了,怕是不会来了,我百无聊赖地闲敲着棋子直至灯花落尽。
[作者]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志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市)人,徙居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因主张抗金,为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奉通大夫致仕,谥文清。其诗曾学江西派。现存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也有悲愤时事之作,风格清俊。陆游曾从他学诗。原有集,已散佚,清人辑有《茶山集》。
三衢道中(1)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1)三衢[音“渠”]:山名。在今浙江剩衢县。(2)小溪泛尽:小船已经到了小溪终点。却:再。
[译文]梅子黄透的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绿树荫成,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作者]戴敏,字敏才,号皋子,天台黄岩(今浙江黄岩市)人,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父亲。
初夏游张园
乳鸭池塘水浅深(1),熟梅天气半晴阴(2)。东风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注释](1)乳鸭:小鸭。(2)半晴阴:一会儿晴一会儿阴。(3)一树金:形容枇杷结得多,枇杷果皮为金黄色。故称“金”。
[译文]小鸭在池塘中或浅或深的水里嬉戏,梅子已经成熟了,天气半晴半阴。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38、黄庭坚
[作者]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他作诗取法杜甫,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在宋代影响很大,开创了江西诗派。
鄂州南楼书事(1)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2)。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注释](1)鄂州:今湖北武汉市长江以南地区。南楼书事:写于南楼的情事。(2)芰[音“季”]荷:出水的荷。指荷叶或荷花。
[译文]登楼放眼四面观望,看见山上的风光和水面上的风光连成一片,靠着栏杆,闻到十里湖面上飘来飘去的阵阵荷花的清香。晚上,明月当空,清风徐来。我无拘无束,逍遥自在,清风明月使南楼成了一个清凉的世界
[作者]高骈(?-887),唐末幽州(今北京西南)人,字千里。做过节度使,诗有奇气。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1),满架蔷薇一园香。
[注释](1)水帘动:如水晶般明亮的帘子。(2)蔷薇:落叶灌木,有芳香,除供观赏外,花、果、根等可供药用或制香料。
[译文]夏天到了,白天渐长,绿树浓阴稠密,楼台的倒影静卧在池塘的水面上。微风拂过,水波荡漾,如同掀动水晶般明亮的帘子一样。回首院中,蔷薇满架,香风袭袭,馨馥满庭。
40、范成大
[作者]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曾使金,坚强不屈,几乎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其诗风格清新,题材广泛,写过一些富有现实意义的诗篇,尤以田园诗出名。他多方面地反映了农民的生活。把田园诗发展到一个新的境地。有《石湖居士集》、《石湖词》等。
昼出耘田夜绩麻(1),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2),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耘田:除掉田间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2)未解:不懂得。傍:靠近。
[译文]白天里,要到田间除草,晚上还要把麻搓成线,可见村子里,家家户户的成年男女都要各自担当家里的任务。就连那些不懂事的孩子,闲暇之时,也在桑树旁的树荫下学干种瓜的农活。
绿遍山原白满川(1),子规夜里雨如烟(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3)。
[注释](1)白:水。川:河。(2)雨如烟:细与蒙蒙如烟雾一般。(3)了:结束,了结。
[译文]漫山遍野绿油油的,条条河流涨满了水。杜鹃鸟还在林中啼叫,蒙蒙细雨如烟雾一般。四月的乡村没有什么闲人,刚刚做完养蚕的活儿,又要忙着去水稻田里插秧了。
[作者]雷震,宋代人,籍贯、生平事迹不详。
草满池塘水满陂(1),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1)陂:水岸,寒漪[音“椅”]:水的波纹。
[译文]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到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牧童回村,横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悠闲的随口乱吹,谁也听不出是什么曲调。
[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开元进士。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艺术上极见功力,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
送元二使安西(1)
渭城朝雨浥轻尘(2),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
[注释](1)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内。(2)渭城:古县名。本秦都咸阳县。浥[音“易”]:湿润。(3)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译文]渭城的早晨刚下过小雨,仅仅湿润了路上的尘土。雨后客舍旁的柳树叶显得更青翠了。老朋友啊,我劝你还是再干一杯吧,再向西,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作者]杨朴(921?-1003?),字契元,自号东野逸民。宋朝新郑(今河南新郑县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军阀混战的乱世里度过的。常骑牛往来村店,曾入嵩山隐居数年。作诗百余篇。后被皇帝召出,又作《归耕赋》表明自己的归隐志向。
未会牵牛意如何(2),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3)。
[注释](1)七夕:节日名。夏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古代神话,七夕牛朗织女在天河相会。(2)未会:不明白,不理解。(3)不道:岂不知道。
[译文]不明白牵牛的用意是怎么回事,每年七月总要邀请织女在天上穿梭织锦给地上的人们看。你们年年让人间乞得巧去,岂不知道人间的巧多得很哩!
[作者]刘翰,字武子,长沙(今湖南长沙市)人,生卒年不详。约于宋光宗绍熙()前后在世。
乳鸦啼散玉屏空(1),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2),满阶梧叶月明中。
&[注释](1)乳鸦:幼小的乌鸦。(2)秋声:秋天西风吹得树木萧瑟作响的声音。(3)满阶梧叶:据说在立秋的时节,梧桐的叶子最先凋落。
[译文]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睡眠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作者]赵嘏,字承祐,山阴(今江苏省淮安县)人。唐会昌二年(842年)进士。他的七言律诗写得清滑熟练,时有警句。但他的诗多反映个人的生活情趣。著有《渭南集》。
江楼感旧(1)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旧年。
[注释](1)感旧:感念旧人。旧事。
[译文]独自登上江楼,不禁触景生情,感到寂寞怅惘。月亮倒映在水波粼粼的江面上,水天相接,分不清哪是月色,哪是水色,哪是天色。昔日来此共赏明月的朋友哪里去了?这儿的风景却仿佛还和去年一样。
[作者]林升,宋孝宗淳熙年间人,生卒年不详。
题临安邸(1)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2)。
[注释](1)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2)汴州:北宋的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译文]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妓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只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47、周必大
[作者]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固老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二十年(1150年)进士,曾作过宋孝宗的丞相,他关心国事,言事不避权贵,为人梗直。著有《玉堂类稿》、《玉堂杂记》。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1)
绿槐夹道集浑鸦,敕使传宣坐赐茶(2)。归到玉堂清不寐(3),月钩初上紫薇花。
[注释](1)入直:古代称官员入宫禁值班供职。之,值。召对:被皇帝召去议事。选德殿:宫殿名。(2)敕:指皇帝的诏令。(5)玉堂:翰林院。
[译文]皇宫内路两旁绿色的槐树浓荫覆盖,树上落满了黄昏时即将归巢的乌鸦;传达皇帝命令的官员传话让我到选德殿,皇帝赐坐赐茶。回到翰林院后,想到皇帝对自己的礼遇,我深感荣幸,觉得神清气爽,久久不能入睡,一直到新月照到紫薇花上。
[作者]蔡确,字持正,晋江(今福建晋江县)人,宋神宗时宰相。
夏日登车盖亭
纸屏石枕竹方床(1),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2)。
[注释](1)纸屏:纸糊的屏风。(2)沧浪:本指水的青苍色。此处指代江湖。
[译文]夏日在亭里纳凉,躺在纸屏遮挡的竹方床上,头枕着石枕,翻看着诗书,感到有些困倦,随手把书一丢,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醒之后,感悟到人生如梦,富贵如烟,不觉莞然独笑,忽然听见江湖上传来阵阵的渔笛声。
49、洪咨夔
[作者]洪咨夔[音“葵”](),字平斋,于潜(今浙江临安市)人。梗直敢言,讥刺朝政,同情劳动人民,有《平斋文集》、《平斋词》。
禁门深锁寂无哗(1),浓墨淋漓两相麻(2)。唱彻五更天未晓(3),一墀月浸紫葳花(4)。
[注释](1)禁门:宫门。(2)淋漓:酣畅的样子;麻:唐宋时任命大臣用白麻纸颁诏,此处代指诏书。(3)唱:古时皇宫里有人专司唱晓。(4)墀[音“痴”]:台阶;也指地面。
[译文]夜晚,皇宫门紧锁,宫禁之地戒备森严,寂静无声,我饱蘸墨水,淋漓挥洒,不一会儿就写好了两份任命丞相的诏书。宫中报晓的太监已敲过五更了,天还未亮,满阶的紫葳花浸润在皎洁的月光中。
50、李嘉祐
[作者]李嘉祐,字从一。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官至袁州刺史。其诗华美婉丽。
傲史身闲笑五侯(1),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2),纱帽闲眠对水鸥。
[注释](1)五侯:泛指达官显贵。(2)蒲葵:草名,叶、柄可制扇。
[译文]简傲清闲的小官员,不羡慕五侯的尊贵,在西江边修建了竹楼,安居于竹楼水阁之上。凉风习习,即使在暑热的天气里也用不着摇蒲葵扇,且可以把纱帽搁在一边,与讲边的水鸥相对,安闲地睡去。
&51、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世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音“归”](今陕西渭南东北)。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早期所作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中的不少篇章,尖锐地揭发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均为杰作。有《白氏长庆集》。
51、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世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音“归”](今陕西渭南东北)。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早期所作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中的不少篇章,尖锐地揭发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均为杰作。有《白氏长庆集》。
丝纶阁下文章静(1),钟鼓楼中刻漏长(2)。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3)。
[注释](1)丝纶阁:指替皇帝撰拟诏书的阁楼。(2)刻漏:古时用来滴水计时的器物。(3)紫薇郎:唐代官名,紫葳侍郎的简称,即中书侍郎。
[译文]我在中书省里拟诏书的丝纶阁值班,没什么文章可写,觉得周围一片寂静,只听到钟鼓楼上刻漏的滴水声,时间过得太慢了。在这黄昏的寂寞中,我一个人孤独地坐着,谁来和我作伴呢?惟独紫葳花和我这个紫薇郎寂然相对。
[作者]林稹,字丹山,宋代人,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
冷泉亭(1)
一泓清可沁诗脾(2),冷暖年来只自知。流行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注释](1)冷泉亭:亭名,在西湖灵隐寺前。(2)泓:水深。
[译文]冷亭泉下幽深清澈的泉水,喝下去可以沁入诗人的心脾,年来年去,或冷或暖,只有泉水自己知道。泉水流进西湖,载着歌舞的画舫,成了达官贵人寻欢作乐的恶浊之源,泉水回头一看,自己再也不像当初在深山里那样纯净清澈了。
&&& 53、张继
[作者]张继,字懿孙,囊州(今湖北囊阳县)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进士,曾作盐铁判官,检校祠部郎中。其诗多登临纪行之作,诗风爽利而激越,不事雕琢,丰姿清回,常用白描手法刻画自然风光,显得清秀朴质,情致深远。《枫桥夜泊》较有名。有《张祠部诗集》。
枫桥夜泊(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2),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1)枫桥:在江苏苏州市阊门外3公里处的枫桥镇。(2)姑苏:苏州;寒山寺:在枫桥附近。
[译文]月亮悄悄落下去,不时传来乌鸦的啼叫声,秋霜满天,我对着江边的枫树,江上的渔火,满腹愁闷难以入睡,夜已经很深了,朦胧中,苏州城外寒山寺的钟声,飘飘忽忽,优游扬扬地传到我休息的渔舟中来了。
[作者]杜耒,字子野,号小山。旰江(今江西省临川市)人,能诗,诗风朴素,有韵味。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1)。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1)竹炉:外竹内泥的火炉。汤沸:指开水翻滚。
[译文]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55、李商隐
[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他是晚唐的诗坛的明星,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他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碘太多,意旨隐晦之病。有《李义山诗集》,现存;文集已散佚,后人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初闻征雁已无蝉,白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1),月中霜里斗婵娟(2)。
[注释](1)青女:主霜雪的女神。素娥:月中嫦娥。(2)婵娟:美好的姿容。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56、白玉蟾
[作者]白玉蟾,生卒年代不详,原名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闽清(今福建闽清县)人。后家居琼州,在雷州过继给姓白的人家,改名白玉蟾。宋宁宗嘉定()间被召到京城,命掌太乙宫,封紫清真人。他博览群书,擅长书法和绘画。
南枝才放两三花(1),雪里吟香弄粉些(2)。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注释](1)南枝:向南的梅枝。(2)弄:赏玩。粉:白色。此处指梅花的白颜色。些[音“仨”]:语末语气助词。
[译文]早春时节,南面朝阳的梅枝才开了两三朵花,正好又下了一场雪,我在月下雪地里体味梅花散发的清香味,赏玩梅花洁白的颜色。那初开的白梅花,浓淡深浅有别,夜雾和月色附着在那色浓的花朵上,犹如笼罩着寒冷的水一般,附着在色淡的花朵上,就像笼罩着明净的沙子一般。
57、卢梅坡
[作者]卢梅坡,,宋代人,其他不详。
雪梅二首(其一)
梅雪争春为肯降(1),骚人阁笔费评章(2)。梅须逊雪三分白(3),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1)降:投降。此处指让步,服输。(2)骚人:诗人。评章:评论,评判。逊:差;不如。
[译文]梅花和雪花互相争春,谁也不肯服输,这使诗人很作难,只好搁下笔来,费心加以评判。梅花虽白,但与雪相比,还差三分;雪虽清,较之于梅,则没有梅花的幽香。
雪梅二首(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1),有雪无诗俗了人(2)。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注释](1)精神:神采,韵味。(2)俗了人:使人俗气,不高雅。
[译文]光有梅花没有没有雪,梅花就显得没有神韵,但是,有了雪陪伴梅花,而观雪赏梅的人不会作诗来批判它们,那他也还是个俗人。天已晚了,刚刚写好一首赞美它们的诗,雪又下下来了,梅、雪、诗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了最美的景色。
&&& 58、牧童
[作者]牧童,放牛的孩子,宋代人,姓名、生平不详。
草铺横野六七里(1),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2)。
[注释](1)横野:辽阔的原野。(2)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
[译文]在绿草如茵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在徐徐的晚风中,吹了一阵笛子。到黄昏,回到家里吃饱了晚饭,连蓑衣都没脱,就悠然自得地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高空的明月。
[作者]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十年(751年)进士。诗以五言为主,多送别酬赠之作,少数诗篇对安史之乱有所反映。其有关山林诸篇,常流露追慕隐逸之意。《省试湘灵鼓瑟》诗教有名。有《钱考功集》。
潇湘何事等闲回(1),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月夜(2),不胜请怨却飞来。
[注释](1)潇湘:泛指湖南地区。等闲:随随便便,轻易。(2)二十五弦指瑟这种乐器。(3)请怨:此处指曲调凄清哀怨。
[译文]大雁啊!潇水湘水那样美丽的地方你不呆,为什么要轻易从那儿回来呢?那里有澄澈碧绿的水,明净的沙石,岸边还有青苔可以供你觅食,你何故不肯呆了呢?大雁答道:湘灵之神在月夜弹的瑟曲调太伤感了,我忍受不了那悲怨欲绝的曲调,不得不离开潇湘飞回到北方来。
60、无名氏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1)。争似满炉煨榾柮(2),漫腾腾地暖烘烘。
[注释](1)蓦[音“莫”]:突然(2)争似:怎似,那里比得上。榾柮:[音“鼓舵”]:树蔸
[译文]一团乱蓬蓬的茅草点着火后,突然间烈焰冲天,又顷刻间烟消火灭。倒不如那炉子里煨火的树蔸,烟火腾腾地烧着,满屋子都暖和。
贾至 杜甫 王维 岑参 蔡襄 王淇 沈佺期 欧阳修 邵雍 晏殊 赵鼎 黄庭坚 高翥 程颢 僧慧洪 崔颢崔涂 韦应物 张耒 陆游
窦叔向 戴复古 赵嘏 李朴 刘克庄 林逋 韩愈 王中 陈抟 朱权 杜荀鹤 朱厚熜
[作者]贾至(718-772),字幼邻,洛阳人。天宝初年明经去擢[音“捉”]第,历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他工诗能文,其文多为制诰。其诗请丽俊逸,寄托遥深。
早朝大明宫(1)
银烛朝天紫陌长(2),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3),百啭流莺绕建章(4)。
剑珮声随玉墀步(5),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6),朝朝染翰侍君王(7)。
[注释](1)早朝:臣子早上朝见皇上。大明宫:皇宫殿名。国家大典,皇帝朝见百官多在此举行。(2)银烛:蜡烛,有银饰的烛台。此指百官早朝时擎的灯火。紫陌:京城长安的路。(3)青琐:皇宫门窗上的装饰,代指宫门。(4)建章:汉代宫名,代指大明宫。(5)剑珮:宝剑和玉珮。(6)凤池:即凤凰池,在大明宫内,中书省所在地。(7)染翰:写文章。
[译文]大臣们点燃灯火朝见君王,排列在长长的长安路上;皇城春色盎然,晓来天色苍苍。千条细柳垂挂在宫门前,上百只黄莺绕着大明宫婉转地啼叫。大臣们走在玉石铺就的台阶上,身上佩剑和玉珮叮叮作响,衣服帽子上都渗透了御香炉里的烟香。我们在宫门都沐浴着浩荡皇恩,天天起草诏令,侍奉君王。
&&& 2、杜甫
[作者]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县),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自幼好学,知识渊博。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思想深刻、境界开阔,广泛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急剧变化,有强烈的社会意义,是“诗史”般的诗作,有“诗圣”之称。
和贾舍人早朝(1)
五夜漏声催晓箭(2),九重春色醉仙桃(3)。旌旗日暖龙蛇动(4),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5),池上于今有凤毛(6)。
[注释](1)贾舍人:贾至。舍人:官名,即中书舍人。(2)五夜:天之将晓。箭:漏箭。计时的工具。(3)九重:皇帝居住之地,(4)龙蛇:旌旗上的图象。(5)世长丝纶:世代掌握皇帝的诏书。贾至及其父皆担任过中书舍人,掌管拟诏敕,故称“世掌”。(6)凤毛:喻人有文采,不弱其父。
[译文]五更的刻漏箭催促着拂晓的到来;皇宫的春色盎然,桃花如醉人脸色一般鲜红。绣者龙蛇的旌旗在温暖的太阳下飘扬;宫殿周围微风习习,燕雀高高飞翔。早朝结束后,朝臣双袖携满了御炉的香烟,珠玉般美妙诗篇写出来。要想知道世代掌握为皇上起草诏书之人的荣耀,于今只要看看中书省的才子贾至就可以了,
曲江二首(其一)(1)
一片花飞减却春(2),风飘万点正愁人(3)。且看欲尽花经眼(4),莫厌伤多酒入唇(5)。
江上小草巢翡翠(6),苑边高冢卧麒麟(7)。细推物理须行乐(8),何用浮名绊此身(9)。
[注释](1)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2)减却春:减掉春色。(3)万点:形容落花之多。(4)且:暂且。经眼:从眼前经过。(5)伤:伤感,忧伤。巢翡翠:翡翠鸟筑巢。(6)苑:指曲江胜境之一芙蓉花。冢:坟墓。(7)推:推究。(8)物理:事物的道理。(9)浮名:虚名。
[译文]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愁闷?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在倒卧在地上。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
曲江二首(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1),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2),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3),点水蜻蜓款款飞(4)。传语风光共流转(5),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释](1)朝回:上朝回来。典:押当。(2)债:欠人的钱。行处:到处。(3)深深:在花丛深处。见:现。(4)款款:缓慢地。传语:传话给。(5)风光:春光。共流传:在一起逗留的盘桓。(6)违:违背,错过。
[译文]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的钱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的小事,人能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清江一曲抱村流(1),长夏江村事事幽(2)。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3),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处复何求(4)。
[注释](1)清江:清澈的江水。抱:围绕。(2)长夏:长长的夏夜。幽:幽静。(3)棋局:棋盘。(4)微躯:微贱的身体。
[译文]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我老了,多病的身体需要的只是治病的药物,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奢求呢?
秋兴八首(其一)(1)
玉露凋伤枫树林(2),巫山巫峡气萧森(3)。江间波浪兼天涌(4),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5),孤舟一系故园心(6)。寒衣处处催刀尺(7),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1)秋兴:秋日感兴。(2)玉露:指霜。(3)巫山巫峡:这两处均在今四川省巫山县。(4)江间:指巫峡。兼:连。(5)两开:两次开放。他日:往日。(6)一系:长系。(7)刀尺:指作衣裳的工具。(8)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砧:捣衣石。
[译文]秋天来了,霜降枫林,枫叶凋零败落,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峡中的江水波浪滔天,好像连天也一起涌过来似的,大概是边塞干戈’扰攘接着了地上的阴气吧。两度菊开,自己仍然漂泊在他乡,不禁伤感落泪,孤独的小舟,还长系着怀念故园的一颗心啊!天渐渐冷了,处处有人移动刀尺在赶制过冬的寒衣,晚上从白帝城的高处传来急促的捣衣裳的砧杵声。
 秋兴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1)。信宿渔人还泛泛(2),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3),刘向传经心事违(4)。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注释](1)翠微:青的山。(2)信宿:再宿。(3)匡衡:字雅圭,汉朝人。抗疏:指臣子对于君命或廷议有所抵制,上疏极谏。(4)刘向:字子政,汉朝经学家。(5)轻肥:即轻裘肥马。
[译文]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古金仙现世逍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