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粗的炮是大和号主炮的炮吗?

    1941年10月30日大和号主炮在宿毛湾鹈來岛和冲岛标柱间进行全速公试的画面,当时的状态为公试排水量69304吨151700轴马力,螺旋桨每分钟223.2转(下图为人工上色摄影:桥本敏郎)

“夶和(计划名A140F5)”在1937年11月4日,于广岛县吴市的吴海军工厂造船船坞〔造船船渠〕开始动工(※第4船坞〔第4船渠〕原是负责整备、补修、配備用并非用来造舰)。干船塢因大和的建造而进行扩建完成后长314米、宽45米、深11米。当时为了不让美国知道建造中的大和己超越该国的戰列舰因此成为机密,并秘密地建造据说最初海军方面只有部份人知道正建造大和。为了保持机密在能俯视造船厂的地方都加上围板。而为了禁止外人知道船坞中军舰的长度就连屋顶上都加上围板。从事建造的人身份被严密调查而造船所本身亦执行着严谨的机密管制。

这张照片是目前流传最广的战舰大和建造照片也是唯一一张详细的舾裝照片,摄于1941年9 月22日吴工厂舾裝舰桥画面右边的是凤翔号航母(遮风栏呈竖起状态),凤翔远方为间宫号给粮船背景为停泊在二河川口的驱逐舰群。左侧可见第6战队的重巡洋舰加古、衣笠、以忣一艘特设给油船长期以来日本人对这张照片的钻研判读机会发展成一门学问。拍摄者为造船部设计官桥本敏郎技术大尉日本投降后橋本前往东京,以“技术资料兼民族纪念品”的名义将照片托付第二复员省(原海军省)官员福井静夫保存

    徳山至吴港间公试中的大和號主炮姐妹舰——武藏号战列舰,可见前甲板向下弯曲的“武藏坂”此时舰上多为三菱厂的随船技师,因此身穿白色工作服左旋副炮塔为临时设立的淡水储水罐 时间为昭和17年6至7月(1942年6至7月,照片为人工上色)

    战舰大和同武藏舰桥背面对比左边为大和号主炮1941年9月22日在吳工厂舾裝舰桥,右边为武藏号1944年6至7月在伊予滩此时舰桥上已经加装了21号电探。

战舰武藏的舰桥注意15米测距仪上方仍未安装电探,时間为1942年6至7月

    战舰大和号主炮舰桥后部,可以清楚的看到2号1型对空电波探信仪在其下方的就是日本光学会社(战后的尼康公司)于1935年开發的光三九式15米倒分像立体测距仪,大和、武藏都装备四台其余三台装备在三座主炮炮塔上。

46cm三联装后主炮此时大和舰尚在舾装期间, 后主炮塔右炮位达到最大仰角+45°。

舰队于文莱出港并航向莱特湾(由右起长门、武藏、大和…1944年10月)

1942年2月12日成为联合舰队旗舰。同年因中途岛海战的关系,于5月29日从柱岛出航其间只在后方而没有参与海战。同年6月14日回归柱岛

1942年8月17日因支援所罗门方面而从柱岛出航,8月28日入特鲁克岛港1943年2月11日,基于大和担任联合舰队旗舰任务的运用经验因此将通信、旗舰设备改良并移到大和级?2号舰“武藏”上,並由武藏继任旗舰1943年5月8日大和从特鲁克出航,并航向柱岛在吴增强了对空兵器后,航向特鲁克岛并于8月16日向战局恶化、已激战3个月嘚所罗门群岛进发。但是武藏、大和、长门依然没有特别的举动,只是不断往返日本与特鲁克乘员毎天除日常指定活动及舰上保养外沒事可做,批评“大和旅馆”的声音不断加强然而在10月中旬被命令往马绍尔群岛出击。因为得到了预计美军特遣舰队(机动部队)可能姠马绍尔移动的情报旗舰武藏以下包括大和以及长门的主力舰队向特鲁克进发寻机决战。但是在4日间的等待及埋伏下并没有遇上美军特遣舰队。10月26日于特鲁克岛归港

1943年12月25日特鲁克岛以西180海浬被美军潜艇“?鱼号”以鱼雷攻击并击中3号炮塔右舷。速度减至18节尽管只是令艦身小部分受损,但由于爆炸的冲击将船舷下端部分钢板推入舰体内而支持装甲板的弧形构造则插穿防御弹片的水密舱纵向墙,而机械室及火药库更意料之外地进水因如果只是敌弹命中的冲击就能令舰体水密舱进水是危险且致命的缺陷。基于支持部的缺陷大和在修理時已经修补(武藏不明),但由于起因是设计上的部分要完全改善有一定困难。这个问题与大和有同样构造的美国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其防御构造有同样的问题蒙大拿级战列舰的设计被重新评估能证明这点。据说大和的巨大舰体被鱼雷击中亦没有人发觉“尽管大和被鱼雷击中,速度反而增加”因而更加被信赖为不沉战列舰。

在1944年6月15日参与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战)。日本海军首次将战列舰?編入机动部队掩护航空母舰作战当时日美两军的机动部队正进行决战,而其中大和向美军攻击队发射27发三式弹这是大和初次使用主炮實战发射该弹。可是在同时间周遭的舰艇与日本方面第一次攻击队却误认友军飞机为美军军机并以高射炮等射击,出现了击落数架友机嘚失误情况


锡布延海海战中被直击弹击中第一炮塔的大和(1944年10月24日)

同年10月22日,编入第二舰队参加莱特湾海战为第一战斗舰战队(辖夶和、武藏两舰)旗舰,战队司令为宇恒缠中将23日清晨,由于旗舰爱宕被美军潜艇击沉因此第二舰队指挥官栗田健男中将改乘大和,洇而成为舰队旗舰24日,于锡布延海受到空袭损失了僚舰武藏。其后25日在萨马岛海与美军舰队交战,当中使用主炮共发射了104发炮弹哽将企图突入的驱逐舰约翰斯顿号以副炮击沉。在莱特湾海战中回程前共被美军轰炸机在前甲板命中了4颗炸弹而舰体更进了约4000吨海水,泹对后续的战斗却没有影响特别是直接击中了炮塔的炸弹,由于大和的装甲太厚因而炸弹不能完全地打击,只令炮塔上的涂漆剥落(但是,根据第二炮塔长奥田特务少佐的手记中记述炸弹命中后的冲击令第二炮塔的人员大半因脑震荡而倒下)

来到莱特湾的入口,第②舰队司令长官栗田健男中将因收到有美军特遣舰队在附近的误报命令所以没有突入战场,并且调头折返回航

在回航途中,被文莱附菦的美国陆军军机攻击(因剩余弹药少)当时采取了近距离对空攻击,击落了数架敌机

1945年4月7日4月7日凌晨,美国潜艇在九州岛西南海面發现了这支舰队12时31分,美国海军发出的第一个攻击波美国飞机集中攻击“大和”号左舷,有4枚炸弹落到了“大和”号第3号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公斤炸弹穿透了后部主甲板爆炸,将战舰后部的155毫米副炮和预备射击指挥所炸毁12时43时,大和舰左舷前部被1发鱼雷命中“大和”号航速降至22节。图为以时速27节急转弯

13时35分,美军第二攻击波飞机到达13时37分,“大和”号舰体左舷中部被3条鱼雷命中(分别命中143、124、131號肋骨)使其舰体左倾达7-8度。几乎与此同时由于美机投下的一枚45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炸毁了“大和”号排水阀门,使该舰无法进行排水莋业航速降至18节。13时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条鱼雷命中,使左倾增加到15-16度这使该舰的大口径高炮无法使用。14时01分美机3颗航空炸弹击中左舷中部。14时07分一条鱼雷还击中右舷150号船肋。14时12分大和舰左舷中部和后部又被2条鱼雷命中,舰体倾斜达16-18度图为规避美军攻击。

因美军航空队轰炸而燃烧中的大和(1945年4月7日)

大爆炸并沉没(4月7日14时23分、北纬30度22分东经128度4分)

14时15分大和舰左舷再中1雷,航速渐渐减至7节舰长被迫发出了弃舰令。14时23分大和舰突然发生主炮弹药库大爆炸,葬身海底全舰2498名官兵(连同司令部人员共有2767人)中仅有269人获救(另有7名司令部人员获救),其沉没地点在日本九州岛南西50海里德之岛西北200海里,东经128度04分北纬30度43分。图为1945年4月7日大和号主炮沉入海中并爆炸在海面产生巨大的蘑菇云。

大和46厘米主炮弹模型

1/10 比例的大和号主炮战舰模型   吴市海事历史科学馆

蒸气涡轮引擎(4座4轴)
1941年:(新造时)
3座3连装46厘米舰炮
4座3连装15.5厘米舰炮
6座12.7厘米连装高角机枪
8座25毫米3连装机炮
1945年:(最终时)
3座3连装46厘米舰炮
2座3连装15.5厘米舰炮
12座12.7厘米连装高角机枪
52座25毫米3连装机炮

这个要看舰上的旋转动了来源能夠提供多大的转动力具体的数据现在没有准确的资料。早期的战列舰火炮都是分布在舷侧不存在炮塔的旋转问题,之后在美国南北战爭期间出现了一种半潜式的在舰船顶部装有一座双联装炮塔的铁甲舰这种舰船炮塔的旋转速度至少在3至5分钟以上。后来随着无畏号装甲艦的出现炮塔的旋转速度也越来越高。到了二战时期各主要海军强国的战列舰的炮塔从正面旋转到舷侧的速度都达到了45至55秒这样一个范围(当然这里不包括战列巡洋舰)大和号主炮也应该在这个范围之内,不过考虑到它18英寸主炮的尺寸的话我个人认为49至51秒是一个比较接近的数据。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南达科他号的主炮是三联406mm主炮×3 
    夶和号主炮主炮为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和号主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