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人社局盖章上随便找人盖了一个单位章,准备待业在家,可以吗

就业指导当前位置: >
就业处关于毕业生签定就业协议书等若干问题的解答
作者: 来源: 时间: 浏览:
一、就业协议书1、就业协议书的定义:就业协议书是培养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用于确定派遣、就业、接收意向的约定。三方同时盖章,并经当地人事部门鉴证后有效,具有法律效力。2、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就业协议书是三方主体,涉及培养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只涉及学生和用人单位。(2)内容不同,就业协议书主要表明毕业生就业和单位接收毕业生的意向,劳动合同主要涉及具体的工作岗位、待遇、工作时间等权利和义务。(3)时间不同,一般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先于劳动合同。(4)就业协议书也是劳动合同的一种形式,在协议书的备注栏中如明确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细款,则协议书与劳动合同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应。二、为什么要签定就业协议书1、政策规定。  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国家政策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要签订就业协议书,并对报到证的开具、档案、户口、人事关系、组织关系的转接有明确的规定,毕业生走入社会将需要办理许多相关手续,而这些手续的办理依据就是就业协议书。因此学生要有法律意识,遵守国家的该项规定,签订就业协议书,依法维护自己的大学生权利。2、合法依据。  签订就业协议书之后用人单位就有接收学生的义务,是学生对自己就业机会的合法保障,能够顺利去单位就业;学校依据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开具报到证、做好档案转接、户口的迁移,否则一旦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尚未签定就业协议,学生档案与户籍将会派遣回生源所在地。3、重要凭证。  凭就业协议书开具的报到证,学生可以直接去用人单位报到就业,办理档案与户口的落户手续,一年后当地人才服务机构会帮助毕业生办理转正定级手续,这时毕业生才具备国家干部身份,而毕业生今后事业发展想进入一些重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或进入事业单位及报考公务员等的先决条件就是国家干部身份,因此广大毕业生一定要高度认识到这点的重要性,这是国家对毕业生权益保证的最重要体现;同时它也会涉及到毕业生工龄的计算、职称的评定等;协议书的签订是学生顺利落户的重要凭证,其他社会人员落户则相对较难,门槛较多,而落户与干部身份问题与以后经济适用房申请、婚姻登记、出国护照办理、考研考公务员、子女读书、身份证补办、退休年龄(工人55岁、干部60岁)、养老金交纳、社会保障政策、自主创业等等事情息息相关,不可忽视;另外,签订就业协议书是档案规范转递的重要凭证,学校依据协议书将档案转接到用人单位或者人事代理机构,档案涉及学生的工作履历等各项评价内容。4、改派依据。  学生依据就业协议书进入工作单位后,如要想更换工作单位,可以在9月份后到各地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改派手续,而改派的依据就是就业协议书,改派可以确保毕业生档案、户口的规范转移,继续享受与应届毕业生相当的权利,否则按社会人员(打工者)正常流动处理的话,落户及档案的转接门槛较多。  总之,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相当于给毕业生的一张&绿卡&,是毕业生拥有相对于其他社会人员更方便的一张通行证,同时,档案、户口在今后的生活中至关重要,切不可图一时方便,影响今后的发展,要按照就业协议书做好规范管理。三、签约问题相关解答1、不签协议,毕业后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对毕业生直接就业与工作没有影响,但如果工作单位无人事权,将会涉及到无法办理人事代理关系,对学生档案与户口的派遣,一年后转正定级取得干部身份,养老金缴纳问题以及今后想更换新工作单位进行改派等都会受到影响。2、毕业生生源地就业,不签约是否有影响?  户口落户没有问题,但是涉及到档案人事代理等一系列问题(同第1问)。3、毕业前与毕业后的签约有什么不同?  用人单位接收人才,也有自身的规律,往往在当年的上半年制定用人计划,需求较旺,学生毕业后各用人单位已经完成本年度人才招聘工作,相对来讲就业机会、工作岗位及质量就更少,就业难度将加大,因此学生要及早抓住签约机会;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如没有签约,档案、户口将会派遣回原籍,如以后再想迁回,难度加大。4、不想就业,想毕业后继续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如何签约?  考研及考公务员压力较大,如果考不上的话,很容易因为欠缺工作经验,对找工作带来不利,而成为&飘&一族,因此建议学生要考虑自己的综合实力,加以利弊权衡。  签约与干部身份、落户、转正定级等毕业生权益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如果不签约将放弃许多国家给予毕业生的政策保障,如今后国家越来越加大从基层就业一定年限的毕业生考录公务员的比例。因此对这类学生,应该首先找一个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解决档案与户口落实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经历(履历)有任何空白,同时也为万一考试失败做好工作准备与工作经历。5、我手中有多家单位,还在犹豫选择中  && 用人单位的招聘规律往往是上半年需求旺,下半年尤其是6月份以后需求减少,如无合适人选往往就取消招聘计划;同时各高校会在毕业前敦促学生积极签约,因此其他高校的学生在这个阶段会主动出击,我们的学生要加强就业竞争与就业意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先拿到最起码的就业筹码,然后在岗位中寻求发展。6、单位规定要拿到毕业证书才签  &&建议和单位先签约,并说明国家规定毕业生如不能在毕业时取得毕业证书,协议书将会自动无效,用人单位没有签约风险。7、刚开始实习(或需试用期结束才能签)  &&在实习中抓紧表现,然后不失时机地多问问用人单位是否可以签约。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才牵涉到的概念,就业协议书不涉及试用期。 8、还在寻找工作机会  &&需抓紧,时间不多了,一定要有紧迫感,应多关注就业信息,网络、报纸、招聘会信息都要抓住,多给自己一次机会,不要失去自信。9、尚未找到合适单位  &&建议在当今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可以先就业后择业,合适的单位是要靠进入职业后寻求的,是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 10、有父母帮助联系  &&要做到&多条腿&走路,才能加大求职成功的胜算,因此在动用家庭社会资源的同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 11、不愿马上就业  &&待业是不可取的,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往往要求有实际经验,待业者毫无经验可言,会对来年的就业带来更大的麻烦。 12、单位未明确表态  &&很多单位也不清楚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更有很多单位不规范,借机不想签就业协议,因此学生要有法律意识,签定就业协议书是国家对毕业生权利的保障,学生千万不可放弃,要不失时机地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书。 13、回家找(发展)  &&要有实际行动,在毕业离校前尽快签定就业协议书。 14、准备出国  &&在就业网上&下载中心&有《出国申请表》,要出国的同学,请填写此表,并附上国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将学校发放的空白就业协议书归还即可。关键要拿到国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15、准备创业  &&办理相关营业执照,将复印件及空白就业协议书归还学校。 16、自己觉得对找到的单位不了解  &&了解单位的途径有很多种:上网查找公司网页;咨询相关老师;直接去单位实习,通过与同事的交流,观察企业文化,老总风格,以便直接了解自己适合该单位与否。 17、未毕业(或忙于毕业设计)  &&青年人要学会同时承担多种压力,以后走向工作岗位,会出现各种紧急任务要求你立即完成,因此从现在开始要学会&一心多用&,白天可以应付去企业面试,晚上可以抓紧完成毕业设计,合理安排时间,争取在毕业阶段,完成各项任务。 18、等招聘会  &&招聘会的应聘成功率不一定很高,而且招聘会在5月份后相对会减少,因此要拓宽就业渠道,包括报纸、网络等都要好好利用,多渠道寻找岗位信息。 19、不了解签约的重要性  &&签约是对毕业生权利的保障,用人单位签约后有在毕业后接收学生的义务,使学生离开学校后有一个合理的衔接;档案、户口的转接、报到证的开具都依据于就业协议书的签订。 20、子承父业  &&建议签订就业协议书,档案户口衔接合理(国家规定的人事管理),一年后可以转正定级,方便以后有更好的发展,例如考取公务员、进其他事业单位等。 21、已签了试用期合同  &&如与用人单位签订经劳动(人事)部门鉴证的劳动(聘用)合同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可以不签订,将合同书复印件与空白就业协议书交回就业办公室。但要注意的是你的人事关系的管理会没有保障,相关待遇会受到原则性的损害。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07-06-20 12:37
真诚希望置顶,方便毕业生.
当我用尽全力只想爱的时候,却发现早已错过了我那该爱的季节.而他也早
发表于:07-06-20 12:43
报到证有什么用?
  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直接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档案、户口等。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1)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毕业生;
  (3)干部身份证明;
  (4)依据报到证迁往地,凭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档案和组织等关系得迁转手续。
  2、毕业生的报到证由哪个部门开具的?
    江苏省省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开具。
  3、开具报到证的时间
  毕业生一般在6月中下旬,确切时间以省厅通知为准。
我院首次派遣是7月2号上午
当我用尽全力只想爱的时候,却发现早已错过了我那该爱的季节.而他也早
发表于:07-06-20 12:44
就业报到证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很多环节都要凭报到证才能办理,如落实户口、转正、提职、岗位变动等。
当我用尽全力只想爱的时候,却发现早已错过了我那该爱的季节.而他也早
发表于:07-06-20 12:46
发表于:07-06-20 12:47
稍微有点小出入
有什么不懂
我们负责解答
原同学们都能找到一份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
当我用尽全力只想爱的时候,却发现早已错过了我那该爱的季节.而他也早
发表于:07-06-20 14:00
盖有校教务处公章的学习成绩表&&
我好象没有哎
发表于:07-06-20 14:02
是不是在档案里面啊
发表于:07-06-20 14:16
档案里是一定有成绩单的
至于求职时
那就要应变了
成绩好,当然附上喽
如果不咋的,人家不要,就不要多此一举了
不过师范类离校找工作时,最好能打一份成绩单在身边,用到的可能性很大
省的再为了张成绩单跑一趟学校
当我用尽全力只想爱的时候,却发现早已错过了我那该爱的季节.而他也早
发表于:07-06-27 18:06
麻烦斑竹置顶
方便毕业生
发表于:07-06-27 18:08
关于2007年毕业生派遣工作说明
1、2007届师范类毕业生在离校前没有送交协议书, 且需回原籍参加当地教育局入城考试的,需向就业指导中心递交书面申请,以便就业指导中心及时为同学们办理回原籍教育局的报到证和档案派遣手续。
2、请各位师范类毕业生离校后立即凭报到证到当地教育局或人才服务中心报到,以免延误就业。
3、离校前未就业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报到证办理手续
①将协议书寄至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上班和值班时间可直接送到就业指导中心)。
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查后集中到省教育厅办理报到证(暑假每15天集中办理一次)。
③毕业生到就业指导中心领取报到证(来前电话确认是否办好)。
④凭报到证到亚东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办理档案转接手续)。&&&&&&&&&&&&&&&&&&&&&&&&&&&&&&&&&&&&&&&&&&&&&&&&&&&&&&&&&&&&&&
4、关于《就业协议书》的说明:妥善保管协议书。每位毕业生只有一套就业协议书,每套一式四份。就业协议书应有单位上级人事主管部门盖章,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而用人单位没有上级人事主管部门时,各种类型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都可以到人才服务中心免费办理人事代理开户手续。经过这样的毕业生接收正规程序后,毕业生的档案管理、落户、党组织关系挂靠、转正定级、职称评审等等一系列工作就由人才服务中心协助办理。
&① 因出国、创业,以及准备来年继续深造、考公务员等原因,暂不就业的,到就业指导中心领取并填写“2007届毕业生暂不就业申请表”,交我院就业指导中心。
因单位不接受户档关系等原因,先开具“就业证明”(或就业协议、合同复印件)并注明单位不接收户档。同时本人应去各级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代理,并将人事代理的接收函交我院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毕业生派遣、转档、转户等手续。
5、由于毕业生档案的转接关系到工龄认定、养老保险办理、职称评定等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毕业生应及时办理档案转接手续,将档案及时转到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或当地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和教育局教育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离校后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查询档按案去向。
6、派遣手续办理时间:暑假期间(7、8月份),院就业指导中心每15天到省厅集中办理一次报到证。
7、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要注意关注我院校园网就业信息,积极就业并及时办理就业手续;就业过程中如有问题也可以向就业指导中心电话咨询。
&&&&&&&&&&&&&&&&&&&&&&&&&&&&&&&&&&&&&&&&
院就业指导中心联系电话:025-
&&&&&&&&&&&&&&&&&&&&
&&&&&&&&&&&&&&&&&&&&&&&&&&&&&&&&&&&&&&&&&&&&&&&&&&&&&&&&&&&&&&&&&&&&&&&&&&&&&&&&&&&&
应天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
&&&&&&&&&&&&&&&&&&&&&&&&&&&&&&&&&&&&&&&&&&&&&&&&&&&&&&&&&&&&&&&&&&&&&&&&&&&&&&&&&&&&&&&&&&&&&
&2007年5月
发表于:07-06-27 18:13
就业指导中心电话:025-
通讯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00号
邮编:210046
QQ:( 章老师)&(郭老师) (金老师)&
发表于:07-06-27 18:18
&&[第2版 06-27 18:18]
关于发布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毕业生派遣日程的通知
关于发布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毕业生派遣日程的通知
各高校、中专校就业工作部门:
现将《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毕业生派遣日程》通知你校,请严格遵守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校认真拟定派遣方案,按江苏省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要求提前制作好上报数据盘,并于正式派遣前三天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报送我中心进行初审。
二、送交派遣时,请携带就业协议书、就业证明、灵活就业登记表等有关资料备查。
三、集中派遣期间,原则上不受理往届毕业生个别派遣,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办理的,请各校提前预约,一般安排在每天下午5:00后受理。
四、各院校办理二次派遣及改派时间为7月16日以后。
五、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日程安排的,请及时与我中心联系。
人:张泉、徐瑶
联系电话:025―、
电子邮箱:.cn
附件:《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毕业生派遣日程》
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毕业生派遣日程
6月20日上午&&&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江苏大学,苏州科技学院。
6月20日下午&&&
南京师范大学(研),南京工业大学(研),南京农业大学(研),河海大学(研),中国药科大学(含高职院),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江苏教育学院,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江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常熟理工学院。
6月21日上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邮电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常州工学院,南通大学。
6月21日下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
江苏科技大学(研),南京审计学院,南通职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徐州师范大学,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6月22日上午  苏州大学,江苏警官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扬州教育学院,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宿迁学院)。
6月22日下午&&&
&南京林业大学(研),苏州大学(研)
,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6月25日上午&&&
扬州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体育学院,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6月25日下午&&&&江苏工业学院,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淮阴工学院,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明达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6月26日上午&&&
江苏科技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含研究生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联合职工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江苏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6月26日下午&&&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教育学院,金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苏州),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苏州建筑职工大学,常州市职工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江苏教育学院苏州学前教育分院。
6月27日上午&&&
江南大学,淮海工学院,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扬州市职业大学(含电大),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教院盐城分院。
6月27日下午&&&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徐州教育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教育学院南通分院。
6月28日上午&
&&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6月28日下午&&&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炎黄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教育学院无锡分院。
6月29日上午&&&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沙洲职业工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苏州托普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教院宿迁高师分院。
6月29日下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徐州体育运动学校。
7月2日上午&&&
盐城工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7月2日下午&&&
徐州医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职工医科大学,江苏教院如皋分院。
7月3日上午&&&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徐州分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物资学校,常州文化艺术学校。
7月3日下午&&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苏州评弹学校,徐州文化艺术学校,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江苏省吴江师范学校,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7月4日下午&
&&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江苏省戏剧学校,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扬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7月5日上午&&&
江苏广播电视学校,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南通),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泰州),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无锡),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淮安)。
7月5日下午&&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盐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连云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徐州),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常州),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宿迁),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化工分校。
7月6日上午&&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体育运动学校,无锡体育运动学校,苏州体育运动学校,连云港体育运动学校,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海安针灸推拿学校,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7月6日下午&&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扬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常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淮安体育运动学校,盐城体育运动学校,镇江体育运动学校,江苏教院南京学前分院。
7月9日上午&&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卫生学校,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卫生学校,淮阴卫生学校,无锡卫生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江苏教院运河分院。
7月9日下午&&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镇江卫生学校,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7月10日上午&&&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7月10日下午&&
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其它研究生培养单位。
7月11日上午&&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含扬州卫生学校),江苏教院阜宁高师分院。
7月11日下午&&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7月12日上午&&
淮阴财经学校,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教育学院徐州分院沛县校区。
7月12日下午&&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学校,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7月13日上午&&
南京建筑工程学校,盐城建筑工程学校,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扬州生活科技学校,江苏教育学院徐州学前教育分院。
7月13日下午&&
南京理工大学(研),南京职业教育中心,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
发表于:07-07-02 09:45
若需要办户口迁移就只要拿报到证就可以了吗?还需要其他的东西吗?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被就业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被就业”,中国特色黑色幽默。在当今高校统计就业率的背景下,部分高校的毕业生“被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了。
  falsification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status   现在网帖曝光称也出现了个别“被瞒着就业”的情况,毕业生自己不知情就已经就业了。中国大学为了证明自己的毕业生抢手,要求学生毕业后就“就业”,若不能证明自己就业,就会受到学校的严厉处罚,比如不能得到毕业证等等。也有学校自己想办法弄到一些企业的虚假证明,给毕业生开出就业证明,而学生自己被蒙在鼓里。   网上一度流传一个非常形象的词:“被自杀”,以表示对一些非正常死亡案件的质疑。几天前有高校毕业生发帖仿制了一个新词:“被就业”。发帖者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已被签署了就业协议书。   部分高校采取措施保证就业率早已不是新闻,2006年安徽省教育厅就曾公开批评“一些高校采取扣押毕业证等方式,要求没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协议书,结果逼得学生造假,甚至跑到学校附近的小店盖个章冒充接收单位。”  但像这次帖子里所说的学校“包办服务”到这个程度的,还是比较少见,甚至还得到其他需要自己找章盖的毕业生的羡慕。网友ug1981对“被就业”的解读很精辟:今年开始毕业包分配(不含岗位、工资等相关福利)。现实分析
帖子《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7月12日在发表在天涯论坛上,作者“酱里合酱”说道:“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就这样,“被就业”一词诞生了,并且在论坛转载的过程中被放到了标题里:《2009年的7月,我毕业了,我也“被就业”了》。
据作者讲述,他在某市人才中心办理档案关系转接时才想起来要看看自己的材料。赫然发现其中有一张盖满大红戳的《就业协议书》。看着上面的内容,“我顿时惊呆了,天哪,我居然已经就业了,协议书上面的就业单位名称,还有就业单位大红的印章”,就业单位是××工业公司,他甚至没有听过这个公司。  “我从今天起不找工作了,去找那家××工业公司,找它要岗位,找它要薪水去!”酱里合酱说。  网友ug1981对“被就业”的解读很精辟:今年开始毕业包分配(不含岗位、工资等相关福利)。  这种情况显然不是孤例,天涯网友“别怕”说自己曾被学校安排去参观一个电池公司,随即就被“就职于”该公司了。网易网友“顺时针”也反映,“临近毕业前几天,学校通知没有签的就业协议收上来,等离校前再发给我时,就业协议已经签了,我已经光荣就业了!”  论坛里也有网友发帖讲述了同样的情况。这位叫“quanweimin”的网友说,“当就业协议书和再次发到我手中的时候,就业协议书上却石家庄有限公司的印章(其他办理了的同学也如此)。这家公司我们从来都没听说过,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在哪!这一印章给我档案转递带来很多麻烦!”  “楼主被就业?网络诞生??”网友井底的跳跳敏锐地发问。确实,“被就业”这个词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帖子被转得到处都是,大家也纷纷讲述自己“被就业”的经历。  天涯网友bei65909表示羡慕,“楼主比我好多啦,好歹学校还替你盖章,我们不但要自己想办法去盖,而且不盖还不发毕业证。”有网友直言“感觉帖子作者是在显摆,不就你们学校替你签了就业协议吗!”  像这种自己什么都不用干就“被就业”的情况确实少见,更多的其实是“被要求就业”,网友“水明楼主”说,“很正常,你们学校帮你们找单位已经不错了。我们学校是逼着我们自己找单位:必须在6月20日之前签订就业协议,否则档案打回原籍,毕业证和缓发。”  其实,类似的情况早已被媒体广为报道。最新的报道来自几天前的中新网,记者对某市2009年6月份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时,1所本科院校和3所的学生均表示,他们学校都要求先签就业协议,否则不发。这样的情况在教育部2003年出台规定,高校不能只能管扩招不管就业后就开始出现。教育部规定包括了“18条挂钩”,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区分情况,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有的省明确规定就业率低于30%的高校专业停止或者隔年招生。  在这样的压力下,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只好要求没就业的学生也就业,甚至就出现了个别“被就业”的情况。  
追溯“被就业”产生的根源,不外乎两个方面。  外因方面,主要是因为近几年高校大量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631万,比09年增加了20万。另外,由于近来的金融危机,导致市场需求锐减,供远远大于求,很多毕业生被迫待业。   内因方面,主要是毕业生自身的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不注重职业生涯的规划,缺乏职业意识的建立,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更是跟不上企业的要求,从而在找工作的时候缺乏竞争力。大学生要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就需要在求职前得到系统专业的培训,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职前培训,而高校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模式。
  被就业”只是个别情况   针对一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产生的“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天回应说,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她表示,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认真准确的,据教育部的了解,“被就业”的问题只是个别情况。   续梅表示,高校一旦出现了就业率误差或造假,就对该高校的就业考核工作实行“一票否决”。续梅说,教育部会加大高校就业统计的查处力度。   此前西北政法大学有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让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千方百计获取一纸就业签约,这迅速在网上形成了一个新名词“被就业”。   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对于个别弄虚作假的情况,该部将会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认真对待和解决,“政府部门不会放任”。   续梅说,在这个问题上,教育部一旦接到举报会责令去调查。
  高校要漂亮的就业率、教育部门也要漂亮的就业率。毕业生就算找不到工作,弄个有公章的就业协议交上来,这一造假办法如今不新鲜了,一个不到百人的小店弄出一百张就业协议的故事也有点老套了;靠扣毕业证的手法逼学生拿到就业协议书的手法,也已经成为旧闻。   眼下最有“创意”的手法是:大学生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已经被签订了就业协议,于是,“被就业”,变成了一网络新词,新鲜热辣着。 对就业率造假和注水问题的批评之声从未消弭,但此风硬是越刮越盛,技巧层出不穷,人有多大胆,就业率就有多高产。反正毕业生是否真的找到工作,高校并不用负责,教育部门也不用负责。 有了体面的就业率,高校的专业设置、财政经费等才能有保障,来年才能“忽悠”更多不谙世事的学生;有了体面的就业率,主管部门也可以自豪地宣示政绩。至于就业率注水而产生的对专业设置、对入学误导等恶劣影响(如果还有人愿真心相信这个就业率的话),有关部门完全是知道的,但在现实利益的算计法则之下,也恐是无暇顾及了。就业率作为一种统计数字,被注水成“虚假繁荣”,蜕变为一种牟利工具,“被就业”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注脚,这种怪象实质上已经涉嫌以虚假信息欺诈、误导学生及家长,也违反统计法的精神!
  “楼主被就业?网络新名词诞生??”网友井底的跳跳敏锐地发问。确实,“被就业”这个词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帖子被转得到处都是,大家也纷纷讲述自己“被就业”的经历。   天涯网友表示羡慕,“楼主比我好多啦,好歹学校还替你盖章,我们不但要自己想办法去盖,而且不盖还不发毕业证。”有网友直言“感觉帖子作者是在显摆,不就你们学校替你签了就业协议吗!”   像这种自己什么都不用干就“被就业”的情况确实少见,更多的其实是“被要求就业”,网友“水明楼主”说,“很正常,你们学校帮你们找单位已经不错了。我们学校是逼着我们自己找单位:必须在6月20日之前签订就业协议,否则档案打回原籍,毕业证和学位证缓发。”更有网友“佛莫”毫不讳言“我们学校最后的毕业证与学位证颁发全看你有没有考上研、有没有找到工作,只要你完成其中一样,那么就算你平时考试、学位考试胡乱填满,也一定能拿到两证,毕竟那样能减轻学校在各方面的负担。”   其实,类似的情况早已被媒体广为报道。最新的报道来自几天前的中新网,记者对某市2009年6月份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时,1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均表示,他们学校都要求先签就业协议,否则不发毕业证书。这样的情况在教育部2003年出台规定,高校不能只能管扩招不管就业后就开始出现。教育部规定包括了“18条挂钩”,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区分情况,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有的省明确规定就业率低于30%的高校专业停止或者隔年招生。   在这样的压力下,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只好要求没就业的学生也就业,甚至就出现了个别“被就业”的情况。
 “被自杀”  网上一度流传一个非常形象的词:“被自杀”,以表示对一些非正常死亡案件的质疑。
  高校被就业  网络名词  由来:  有网友称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   在统计就业率的背景下,部分高校的毕业生“被就业”。其中大多是大家都已 经 熟 悉 的“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而现在网帖曝光称也出现了个别“被瞒着就业”的情况,毕业生自己不知情就已经就业了。  部分高校采取措施保证就业率早已不是新闻,2006年安徽省教育厅就曾公开批评“一些高校采取扣押毕业证等方式,要求没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协议书,结果逼得学生造假,甚至跑到学校附近的小店盖个章冒充接收单位。”  但像这次帖子里所说的学校“包办服务”到这个程度的,还是比较少见,甚至还得到其他需要自己找章盖的毕业生的羡慕。  网友解读:  今年开始毕业包分配(不含岗位、工资等相关福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就业协议书盖章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