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农民工返乡创业怎么去创业

热门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
一个靠网店致富的80后新型农民
时间: 启之
祖辈三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过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生活。不想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出了一位靠电子商务创业致富的新型农民。每天坐在家里的电脑旁,敲打一下键盘,就可以将自己家吃不完的黄花菜全部卖出去。家里的黄花菜再过两、三个月,就可以采摘了。以前,父母不知道怎么将这几千斤黄花菜变成钱,现在不用愁了。近日,管小伟急匆匆从广州回到家乡,筹划着今年的黄花菜网络营销计划。
  背着父母借款4000元立志创业
  2000年初中毕业后,管小伟即踏入社会,那年他才16岁。一个农民,本应该老老实实一辈子与土地和庄稼打交道,可他不甘心。他要创业,要混出和父辈不同的样子来。
  没技术没学历没背景,要想创业很艰难。他只能先选择在广州一家礼品厂打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工资也就400多。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见一个同事在淘宝网上开了家服装店,收入还不错,比打工轻松有趣多了,于是也萌生了开网店的念头。他开始经常到网吧上网,在淘宝社区查看别人的创业经历,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和心得,憧憬自己的未来,常常激动得彻夜难眠。
  2008年8月,管小伟开始真枪实弹的干起来了。开网店,有两件法宝不可缺少,一是电脑,二是相机。他身无分文,没有钱怎么办?他想来想去,最后鼓起勇气,背着父母开口向堂哥管凌云借钱。管凌云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网站搞软件设计,听说堂弟要创业在淘宝搞网店,非常支持,当即汇给4000元。管小伟花2999元买了台神州天运Q1400笔记本电脑,另1000元买了台尼康L16相机,有了这两件法宝,从此开启了他的淘宝创业之路。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创业的路走得很艰难
  设备问题解决了,可是父母却不理解,他们不懂什么电子商务,觉得这无异于天方夜谭,是在胡闹,劈头盖脸把管小伟骂了一顿。在家里一捣鼓电脑,父母就是一顿骂。看来,在家里是干不下去了。但是,既然开了头,就决不能放弃,要一干到底。他想,只要自己干出成绩,父母会理解和支持的。
  他只身卷起铺盖,只好又去了广州,不是去打工,而是和弟弟一起租房子开网店创业。管小伟没有工作,一天就泡在网上,全部开支就是弟弟每月工资1000多元。除了房租、网费,两人的生活费只能每月控制在300元内,所以每顿都不敢多吃一口,早餐不吃,日子过得非常清苦。
  管小伟从小学到初中,都没接触过电脑,只在打工的时候学过五笔打字,只有拼命自学。网站注册后,卖什么产品呢?开始尝试过很多产品,没有资金进货,开始就托朋友,拿来他们厂里库存的小包来卖;没钱买其他照相器材,就在墙壁上面挂一张白纸拍照。慢慢业务熟了,可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拳头特色产品,定位不准,生意也一直做不大。管小伟说,那段时间很苦恼,做梦都是淘宝。
  家乡的黄花菜成了他创业的幸运花
  正在迷茫间,说来也巧,有次弟弟回家带了一些家乡的黄花菜来广州,管小伟灵机一动,这不是自己冥思苦想的理想产品吗?他把弟弟带来的黄花菜稍作包装,拍照,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放在了自己的网店里去卖。没想到,没过几天就有个买家来,一次买了好几斤。
  管小伟想,老家是黄花菜原产地,货源很足。他家年产黄花菜干就有4000多斤,全县黄花菜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菜农达40万人,总产量超过全国的一半,是国家命名的&黄花菜原产地&和全国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 每年出产黄花菜干约30万吨,占国内市场总额的80%。全县黄花菜年产量又主要集中在该镇。黄花菜营养价值高,是难得的营养生态食品,市场前景肯定是乐观的。想到这里,管小伟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当即收拾行囊,从广州再次回到了老家。
  苦苦寻觅这么多年,管小伟终于找到了自己创业的支点和突破口,从此,管小伟的创业走出了迷茫的低谷,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回到家里,管小伟首先将自己在网上卖掉了黄花菜的事情,说给父母听,并演示给他们看,两个老人先是半信半疑,后来,看见儿子一天天往外寄黄花菜,家里接到的汇款单慢慢多了,才真正相信,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捣鼓那些个网店还真能赚钱。
  淘宝上每天有4000多单黄花菜挂在网上叫卖,如何突出自己网店的特色呢?
  管小伟一是尽量在网上展示黄花菜原产地的实地照片,以及黄花菜的营养知识,表示有充足货源供应;二是将黄花菜从采摘到加工的整个过程拍下来,展示给买家看,让他们了解整个流程,并保证黄花菜的质量、环保和生态;三是做好服务并加强与买家和网友交流,在网上征集黄花菜谱,供大家参考和交流。这样,买家知道了他家的黄花菜都是他老妈亲自摘晒,自然风干。不像传统加工黄花菜行业都是当地采购商收回去,经过几次转手,中间有些老板还会添加化学剂。买家很相信他卖的黄花菜的质量。
  生意做起来后,发货又出现了难题。农村不通快递,平邮速度又慢,从老家发货一般都要十天半个月,很多买家接受不了,特快专递又太贵。为此,管小伟又一次去了广州。那次去时随身带了几十斤黄花菜,卖完后,再叫家里人从老家发平邮到广东,每次发100多斤,管小伟在广州接到货后,再包装发到买家手里。但是总这样中转也不行,在广州消费又高,卖黄花菜赚的钱花得一干二净。不过,感到欣慰的是,看到了黄花菜的网购市场,更下定了管小伟做下去的决心。在广州做了一段时间后,因为消费太高,最后还是回了老家。也算是运气好,在衡阳市一位也做淘宝的老乡,要管小伟把货包装好通过镇里开往衡阳的班车,托运到他那儿,由他帮着发到客户手上。这一招解除了管小伟的后顾之忧。2009年,家里的几百斤黄花菜全卖完了。
  管小伟自豪的告诉记者,他每年除了卖完自己家里的黄花菜之外,现在还要从农户家购进,才能保证货源。每年12月是旺季,最多一天卖了1万元,网上最多每天有10多万浏览量。每年收入比做一个死农民,不知要强多少倍。
  后面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现在,管小伟全家出动做淘宝,并带动了本村几个年轻农民做淘宝。他的目标是:以淘宝为中心,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巨大优势,让所有喜欢吃黄花菜的朋友们,吃到原产地高品质的黄花菜。他的梦想是5年之内能通过淘宝建一个品牌。他还和祁东县城的谭斌、姐姐管芙蓉以及本村的管小勇,准备成立一个黄花菜网络营销联盟,进一步做大做强黄花菜销售,并将祁东的其他土特产也实行打包网销。& & 80后如何创业?80后农村女孩的致富路
80后如何创业?80后农村女孩的致富路
作为社会的支柱的80后,大多已经走出校园,踏进社会,80后接触的新鲜事物比较多,喜欢自由地工作,轻松的生活,那么?两个农村女孩在淘宝上创“伟业”,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80
后如何创业?一个是内衣妹,一个是打工妹,同是80后的农村女孩,同在网络创业,都用博客进行自我推广出名。某一天在网易首页博客看到了《网络妹,擦干眼泪再出发》的博文,编辑还特地加了一段引子:“宋嘉宝凭美丽的面孔、健美的身材、淘宝的内衣网店、自当模特自拍内衣的勇气,成了网络红人,当红的宋嘉宝应上海一家内衣公司的邀请去做代言。一年后的她,却悄然重返北京,继续她的创业生涯。”宋嘉宝:内衣妹网店秀变身网络红人:从宋嘉宝4月2日的一篇博文《嘉宝现身北京啦》,知晓了内衣妹宋嘉宝是3月30日早上到北京的。4月3日,她写了《嘉宝真人秀》发在她的博客里,一组共6张照片时尚、阳光,凸显出内衣妹的靓丽气质,很不错的,应该是她重走淘宝网店创业路的宣言书。然而,不知是她自己太浮躁,还是哪位“高参”的瞎指点,紧接着就是连篇的《嘉宝的T裤恋/闺房照6P》、《告诉您:女孩子不但爱穿T裤而且更爱展示!》、完全沿袭自己当内衣模特拍照的路数,只不过这次重返北京后的博文标题更抢眼,身体暴露更多,图文更大胆出位,到4月30日便赚足了20多万网民的眼球。那种重出江湖的意气风发,在网易博客管理员的推波助澜下,飙升的人气令人刮目相看,仅5月4日一天的访问量就突破了17万。“内衣妹”网上走红,最早是在新浪杂谈发内衣真人秀帖子,在各大网站的热炒下出了名。80后如何创业?2007年8月成为上海Lttlekiss内衣品牌的网络代言人,享有很多的荣誉(如大旗网:年度口碑美女“最具创业精神奖”、宿迁创业之星等),还频繁在全国媒体出镜,博客人气一直很旺。到今年4月底,宋嘉宝在网易开的博客是250万,在新浪开的博客是62万,在阿里巴巴开的商人博客是149万,在猫扑开的博客是77万。从宋嘉宝第一次在新浪杂谈发帖至今,决不单纯是只图赚人气出名,而是选择的一种为自己的淘宝内衣网,店生意赚人气的网络真人秀营销。80后如何创业?宋嘉宝从日淘宝开店,到今年4月30日的卖家信用却不敢恭维,22个月只做到了五颗星(228分),记录中还有5个差评。如果靠卖内衣过日子,怕是早就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了!这次重返北京后,选择大胆出位的女性丁字裤真人秀图片与话题,在博客连续发文炒作,博客访问量倒是上去了,但淘宝店的生意却毫无起色。4月份的前两周还累计卖了23件宝贝,可从18日起到今天,半个月连一件成交好评的记录都没有。宋嘉宝自己都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4月30日空留下《抽烟的女人真美》的博文,字里行间透露出孤独、困惑、忧虑、无助和刻骨的心痛。今天这篇被网易博客管理员放到网易首页的博文,虽然算是痛定思痛的反思,但真正还是未找出问题的答案,字里行间也只是博取网民同情的悲情追忆与空泛誓言,看不到创业成功的希望在哪里?其实,要做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博客人气固然重要,但并不一定会代表什么,买家只在意产品和服务,不会随意的买恶炒出来的名气。80后如何创业?低俗化、恶俗化的网络炒作当不了饭吃,更换不来淘宝网的买家。做人做事还是实在点好,多在宝贝性价比和真诚服务上做足功夫,才能给买家信任感。千万别只是娱乐了网民,赚了众人的眼球,却害苦了自己啊。欣喜的是,宋嘉宝毕竟有所反思,已经悉数将自己用来刺激网民神经和眼球的嘉宝丁字裤真人秀图片删掉了,内衣妹博客的图文开始净化。另一位在网络上名气远不如内衣妹宋嘉宝的打工妹菡影,4月底博客的访问量累计刚好突破了100万,淘宝网店的业绩却达到了钻石级(两颗钻石,卖家信用690分)。菡影选择打工职业体验去体会农民工的艰辛,选择淘宝网店创业去感悟买家的需求,难能可贵的是在她的博文和相册中有上百张真人秀照片,没有一张是出位的。尽管网络人气远不如内衣MM那么旺,但她一直坚持不哗众取宠,不迎合八卦娱乐,执着地走自己的路,做善良、诚信、上进的80后,从细节做起,自强自立、诚信为人,得到了淘宝市场亲们的认同,比较成功地将“名气”转换成了社会和自己真正需要的东东!80后如何创业?打工妹菡影从日在淘宝开韩版服装网店,不到半年的时间,卖家信用就升到了两钻(690分),仅4月份就卖掉了500多件宝贝。可以说,菡影的淘宝网店创业,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只要菡影不骄不躁,走好自己的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信为本,信用为大,相信会用智慧与勤奋耕耘出自己的财富园地,创出自己的品牌,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对于80后如何创业?以上就是80后农村女孩的致富路,我们知道现在的80后,都懂网络,都追逐时尚,创业看好市场,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商机,早日踏上自己的财富大道。
公司座落在小蓝经济开发区,拥有大型中式烤卤食品加工工业园和现代化的肉鸭屠宰加工厂...
新鲜的活虾加上美味的螃蟹,没有比这个搭配更好的了,几健康又美味,一经推出就火爆市...
“莱得快”诞生于2005年底的重庆,是重庆市莱得快美食文化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品牌...
公司座落在小蓝经济开发区,拥有大型中式烤卤食品加工工业园和现代化的肉鸭屠宰加工厂...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阅读数:4099&&|&&回复数:10
发表于:&&
本帖来自于:&&
寒冷的冬天怎么熬过,80后返乡的小青年怎么创业。思来想去,要技术没技术,要学历没学历,高薪难求,伯乐难找。农村背景,打过工,闯过南,创过业,失败过,也成功过。可惜成功道路并不如意,打击过,受伤过,这并不算什么事,奈何总有那些良知企业总是找不正当理由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悲凉的社会,冷漠的良心。无奈,无奈,无奈!但不泯的心总是翻来覆去,我该何去何从?我该怎么面对如此信任我的农民工兄弟,有同情的也有抱怨的,我只有眼泪。我多么理解他们啊!一年了,还没看到工钱,一年了,居然还没批下来,签个字画个圈圈难,难于上青天!当看到高楼大厦一栋栋耸立起来的时候,谁会想起曾经有无数的农民工兄弟留下了无数的血和泪!快过年了,陪伴我的现在只有一件棉被,一个公文包。考虑了很久,待到明年收到款,不干了!政府出台那么多政策保障农民工兄弟,总有人喜欢钻空子,我想明白了,没有我们,你们只不过是一张张的费纸,钱不是什么都能买到的,起码还有良心!'790')this.width='790';"
title="点击放大" aid='3839341' id='aimg_3839341' style='cursor:' lazyloaded='true' _load='1' initialized='true' />'790')this.width='790';"
title="点击放大" aid='3839340' id='aimg_3839340' style='cursor:' lazyloaded='true' _load='1' initialized='true' />
[ 此帖被马虎典在 10:03重新编辑 ]
发表于:&&
本条回复来自于:&&
写到伤心处,真心没写完,回头再写
发表于:&&
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良知,前方必定没有雾霾!
发表于:&&
本条回复来自于:&&
你好,中影银河影城招聘服务人员:工作经验:不限年龄:18-35岁生活福利:餐补、三薪补助、一个月休息4-5天,员工观影免费(非工作时间)薪资:底薪+补贴+提成=岗位职责:1、服从经理安排,认真完成工作。2、接待顾客应主动、热情、礼貌、耐心、周到、使顾客有官宾至如归之感。3、运用礼貌语言,为客人提供最佳服务。任职资格:1、年龄18-35岁,身体健康,能吃苦2、品行端正,能吃苦耐劳,中专以上文化程序。有意向请联系我,电话
发表于:&&
发表于:&&
本条回复来自于:&&
支持你,加油
发表于:&&
建筑工地好多是这样的!
发表于:&&
本条回复来自于:&&
我老公也是三年了都没拿到钱
发表于:&&
本条回复来自于:&&
80后还是小青年?我都经常被叫大叔了
发表于:&&
本条回复来自于:&&
诶,中国,都是泪
发表于:&&
做生意就是这点不好..每当 过年的时候 好多 不是很熟的朋友 就乱所泡..今年赚了100多W 什么的..100W 10W在口袋 90W 在人家口袋里...生意不好做了..基本上 钱 都好难要回来..不说了..说到这个 就烦
登陆后可回帖,享受更多功能
支持jpg,gif,png格式,您已经添加了张。
最多可上传张照片,还可以继续添加张
仅支持单张JPG、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想上传更多图片?发布后编辑帖子即可
你想喊谁来围观
人太多,找不到TA?在右上角搜索一下会很快找到哦!
不存在该用户
你还能选&0&人
绑定微信账号
如何绑定?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后确认绑定即可。80后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创业,怎么发展自己的事业_百度知道
80后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创业,怎么发展自己的事业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80后创业的案例<a href="http80后算是勤劳的一代://www.peakliu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正文
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故事
  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办事处蒿口村的土地上,有2200多栋温室大棚,它们一栋连着一栋,绵延数里,仿佛海面上不停翻滚的波浪,煞是壮观。而这些温室大棚内,更是草莓飘香,瓜果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也许不会想到,这片占地2000多亩的温室大棚,全都是由“80后”职业农民王松一手建起来的。
  4月22日,在蒿口村的草莓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忙着套种西甜瓜的王松。这名“80后”的新型职业农民阳光帅气,热情健谈。
  “我能有今天,可多亏了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回忆起创业的经历,王松说,“培训让我懂得做农业创业也要进行风险评估,同时鼓励我大胆地去做想做的事。我觉得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自己应该在农业上有所作为。”
  27岁的王松是土生土长的蒿口村村民,当过兵,贩过菜,打过工,2009年,他参加了由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广校组织的阳光工程培训,由此萌生了创业的念头。2010年,15天的系统创业培训更是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他走上了创业之路。
  “我长在农村,对这里有感情,我创业,那就一定要带着农民一起干。我做规模经营,必须要有农民的支持,尽管难,我也要试一试。”与很多人不同的是,王松创业建大棚基地,首先考虑的是把散户农民组织起来,教他们技术,让他们致富。2010年,他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承包流转了农民的52亩土地,投资修建温室大棚,并且雇佣农民到大棚里打工学技术,每月支付1800元的工资。一旦大棚蔬果丰收,农民还能按照一定的比例拿到分红。王松创业第一年,农民们看到了发展的前景,主动要求流转土地,到王松的基地里打工学技术,大棚的面积逐渐扩大到了现在的2000多亩。为了更好地传授技术、管理大棚、销售产品,基地内的180户农民都加入了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
  作为“80后”,王松坦言,与父辈相比,自己在种地经验上不如他们,但自己敢闯敢做,有想法有激情,更为重要的是,自己还有一支专业科技团队的长期支持,这支队伍不光有他基地内聘请的18名技术人员,更有他在创业培训时结识的专家和教授。他说,正是背后的这支科技团队保证了蔬果的质量和产量,即使在去年面临风灾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几近放弃时,他也能有勇气坚持继续创业。“与其给我创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不如给我一支专业的科技指导团队,只要专家在,我创业肯定会成功。”他感慨道。
  一直看着王松创业的东西湖区农广校校长刘志告诉记者,尽管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的课程只有短短的15天,但是,课堂授课虽然结束了,后续的指导和服务却才开始,培训的老师们会经常下乡指导、跟踪服务,并为创业学员牵线搭桥聘请外地专家。两年来,他几乎每周都要到王松的大棚内来看看,同时为学生加油鼓劲。据了解,自去年9月起,东西湖区的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已培训创业农民500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王松所在的蒿口村也正是丹江口库区移民村,而他所雇佣的180户农民,有70%的都来自于丹江口。王松的创业,也让这些移民们重新找到了归属感。51岁的张满连2010年来到蒿口村,分到了9亩地,全部流转给了王松,从来没有种过草莓的她如今在大棚里打工,成了种草莓的好手。“到了这里,有活干有地种,效益好,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满连说,去年,她年收入近6万元。
  如今,依靠科技、依靠专家指导,带领农民致富的王松取得了创业的初步成功。目前,2200个大棚种植的蔬果基本不愁卖,远销上海、北京等地,去年每个大棚的效益都在25000元钱左右,短短两年时间,他已经收回成本,开始盈利。
  今年,王松还特地开辟了12亩试验田,专门引进试验各地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他正准备扩大种植面积,鼓励那些技术成熟的农民独立承包他的温室大棚,并与他签订合同,让他们由打工农民成为能够独立创业的职业农民。
  “你一个人富,那不是真的富;你自己干的好,也不是真的好。村里的职业农民多了,大棚种的好了,东西才会越卖越好,我的创业才会越来越成功。”王松说,“现在愿意种地的年轻人太少了,只有让农民先富起来,让他们看到农业发展的潜力,才会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回乡来创业,这样,我们现代农业肯定没有问题。”
  “多年前,跟你一起从部队转业的战友,现在过得怎么样?”采访最后,记者忍不住问。
  “都没我好。”王松的话语里透露出自豪。
  呼唤更多的职业农民
  王松的成功并非偶然,不仅因为他年轻,敢想敢做,更因为他对农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兼济天下”的情怀。然而,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王松背后的那支专业农业培训指导队伍的力量不容忽视。如果没有专家的跟踪培训和长期指导,王松在创业的路上也许会经历更多坎坷。正如他自己所言:“与其给我创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不如给我一支专业的科技指导团队,只要专家在,我创业肯定能成功。”
  创业不易,要想在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农业领域内实现成功创业更是难上加难。湖北省武汉市阳光工程创业培训为王松打开了致富的大门,让他越走越远,这不得不说是培训所起到的良好效果。课堂授课结束,课下培训不结束,后续服务不结束,师生关系不结束,这样的培训为像王松那样的创业者增加了更多成功的筹码,也给其他地方开展类似农民创业培训提供了些许经验:创业培训一定要适时对路,既要符合当前农业发展的形势,也要让年轻人能在农业领域找到自身的价值。
  去年全面转型的阳光工程以培育符合农业发展需求、能“留下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而新型职业农民正是我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王松的出现,同样也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在面临“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上,他为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做出了表率和示范,而他自己积极学习、并在基地内培训职业农民的做法,更让我们看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前景和未来农业发展的希望。这个时代,一个“王松”显然不够,我们呼唤未来能有更多的“王松”出现。
责任编辑:宋楠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