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佛陀思想的内容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

通灵佛教网&||||||
佛教科学论 第四章 第四节 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
索达吉堪布: 第四章 科学的缺陷与弊端 第四节 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现在有些人认为:如果与现代科学不矛盾,那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为什么不广为宣说现在科学里面的道理和内容?因为现代科学的内容没有在里广为记载的缘故,所以佛教的教理是落后不合理的。这种想法,我认为是相当错误的,实际上佛教的道理是能够含摄宇宙万物中的一切现象,自然也包括了科学上的那些发明创造。科学上的理论不管如何变化发展,它总是在佛法理论的框架内,就像天空中的风云不管如何变幻莫测,它总是在虚空的含容内进行。虽然没有像科学那样详细地描述各种物质的特性和变化规律,但从大的总括方面,佛经已经指明了物质的能力是千变万化不可思议的。如果佛陀没有洞察物质现象的种种特性规律,像现在我们所感到那样火是热的、水是冷的,这些表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正因为佛陀知道每一种物质都有着许许多多神奇的变化能力,所以他才这样说是不可思议的。再者佛陀虽然没有详细具体地阐述科学里面的那些内容,但不能由此认为佛教不是真理,因为社会科学也没有详述自然科学里的内容,难道社会科学就已经成为非科学了吗?同样的,对于现在的飞机、轮船、计算机、电话传真等等这些机器和产品是如何设计如何生产的,最基础的理论物理学科也没有进行具体详细地说明,难道我们就能够说那些最尖端前沿的理论物理不是科学了吗?所以对佛教的那种看法是很成问题的。又拿计算机来讲,目前计算机的运行基础是二进制,二进制的内容虽然不包括计算机具体部件的特性、制造方法及操作方法,但谁能否定二进制是计算机一切运行的基础;同样道理,佛法中虽然没有详细地描述各种具体事物及其细微的特性,但佛法宣说的是宇宙万事万物最本质的实相,以及趣入这实相的修行方法。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交通、通讯联络等等各个方面,科学对于人们的确实很大,佛陀既然知道科学上的那些道理,那为什么他不在佛经里面告诉我们呢?这类人应知,我们吃住等物质上的一切便利,在佛陀无所不知的眼里,它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最究竟的利益,真正最大最究竟有利众生的事情,就是从无明痴暗的烦恼和痛苦轮回之中解脱出来获得涅槃。比如一个,本来父母非常关心他,但从自己的角度讲,他会认为自己的玩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对他最有利益的,而父母则对他一生的前途很关心,知道学习和教育对孩子来讲是非常的重要。可是如果父母一直强调孩子的教育,而没有顾及他的玩耍和享受的话,这个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不关心我。显而易见,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当孩子一旦长大懂事以后,才真正地知道实际上父母已经为他实现了真正的利益。世界上的凡夫众生也不懂大道理,像小孩的玩耍一样,以为这个暂时的&科学游戏&是很有利的,但当我们一旦懂得了因果轮回的道理,或者通过修行真正从轮回苦海中获得了解脱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知道佛陀实际上把世界上最大的安乐、最究竟的利益告诉了我们。根据《释量论》,虽然佛陀可以宣说有关现代科学家们的种种假说及发明等无穷无尽的法,但以佛陀度世本怀而言,是为了令众生脱离一切生死轮回的痛苦烦恼和无明愚痴,故如何才能达到那种彻底觉悟境界的修道方法才是最最重要的,而其它的则皆是枝节末叶之事了。彻底觉悟也就自然地通达了一切知识,故佛陀所宣说的,仅是为了度化众生所需要的各种方便解脱法门。即便如此,世界上任何一位学者所探索的学问,也都可以在佛经当中相应地找到或多或少深入浅出的描述。比如在医学方面,人体的各种组织构造,婴儿住母胎中各个时期器官组织神经是如何形成变化的等等,这些在佛经中都能找到详尽而准确的描述,并且对于一个人生病原因也有深刻的见解和精辟的阐述。现代医学与佛学有不少吻合之处,如显微镜下可发现人体上有许多寄生虫,佛经中则说人体中有八万四千小虫,现代医学观察到的胎儿在母体中发育的过程,在《修行道地经》中有详细、相同的描述。但也有现代科学尚未发现,而佛经论典中已有定论,如关于胎儿最初为何受胎,现代医学都说因为是父精母血(即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但这解决不了少数父精母血结合后仍未能受胎的病例,而《阿难入胎经》中则指出除父精母血外,尚需受胎的主角&&神识的加入,如果父母双方因缘特殊,则与其相应的神识较少,故受胎较难。另外关于胎儿出生时的身心感受,现代科学对此是一片空白,而佛教的《大圆满前行》等中则已有明确描述,如正出生时,备受逼挤之苦,落地时,如堕荆棘丛中,母抱放于膝上时,如鹰攫幼雏等等。广西第一位中医学博士刘立红说:&中医的原理及其药方,都可在佛典中找到根据,修学佛法可以更好地进行中医的研究与实践。&由此可见,佛经论典可对医学的发展提供崭新的思路,补充许多不足。正因如此,西方医学界也在进一步研究佛教中的医学经典、治疗方法、人体结构及对各类病源独特的描述。现在有不少人以为科学上许多发现和发明都是人类历史上首创,是很了不起的,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懂佛经、见闻不广的原因所致。以佛经的观点,科学上一些成就也并不是现在人们才有的一种新发明。比如现在科学家们以为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于1903年在滑翔机的基础上首次发明了飞机,岂不知佛在《百业经》的第三十六个公案&&&法施女&的故事里早就讲过:在释迦牟尼佛还未出世前的时代,就有一个女人的丈夫离家后,曾多次借用别人的飞机,来回家看望他妻子。又美国生物学家巴斯特博士,通过实验发现有些植物也有情感的反应,其实在佛经里面,早就提到过这一类的问题,比如佛经里说孤独地狱的众生,其处无定,有些在石头里面,有些是在山岩里面,有的则变成树木、石头,或变成门槛、扫帚等等,以众生业力不同就变成各种无情物的形象来感受无量痛苦,所以以我们佛教的观点来看这也不是一个新的发现。西方著名哲学家韩非尔说:&佛教吸引西方人,因为它没有教条,满足人的心灵,强调自救以容忍不同的论调,包含科学、宗教、哲学、心理学及伦理与艺术,并指出人是他一生的创造者。&返回索达吉堪布:(目录)更多佛教基础读物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推荐索达吉堪布佛教问答索达吉堪布佛教文章大全索达吉堪布佛学视频在线播放及下载佛教科学论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佛教科学论
佛教科学论
佛教科学论
《佛教科学论》目录
第一章 认识佛教的伟大 第一节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 第二节 不知佛法无权反对 第三节 佛教科学的奥秘 第四节 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 第五节 只有佛法才能满 足众生的心愿 第六节 信佛不是迷信 第七节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
第二章 对佛教应抱有正确的科学态度 第一节 铁证般的历史事实 第二节 佛教真 实不虚 第三节 神话还是奥妙 第四节 超越您的经验 第五节 辩证唯物主义与 主观唯心主义 第六节 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 第七节 维护信教自由 第 八节 以广阔的心胸来拥抱世界
第三章 轮回与因果 第一节 人死并非如灯灭 第二节 鬼神等生命的存在 第三节 克隆绵羊与生命的产生 第四节 前生与后世 第五节 转世灵童 第六节 奇异的 业力 第七节 因果规律 第八节 可怜可叹的愚痴众生
第四章 科学的缺陷与弊端 第一节 科学的谬误与无知 第二节 生物进化论与生命流 转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谜是什么 第四节 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 第五节 科学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 第六节 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 第七节 使人类向善、使世界更加光明 第八节 睁开眼睛看世界
第五章 科学家与佛陀智慧的比较 第一节 伏藏品之谜 第二节 授记与预言、预测 第三节 地球与四洲 第四节 微尘数佛刹世界与宇宙 第五节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 第六章 到深山中去探宝 第一节 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第二节 学佛是对自身有利 的事情 第三节 帝王将相亦学佛 第四节 佛法是座宝山 第五节 怎样学佛 第六节 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
第七章 出家修行 第一节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 第二节 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 第三节 出家以报父母恩 第四节 追随先贤的足迹 第五节 即生成就的简单法门 结尾
五浊 黄念祖老居士著作节选
中国史书中的轮回证据
您有失眠症吗?
“事实上,在做梦的时候,如果觉知或注意力集中在咽喉,會使梦境更清晰。反之,如果将 觉知集中在心脏那里,则會使睡眠更深沈。所以我们都有自备的安眠药。 ”
如来日轮已没,法近中夜 {末法时期 }。最后觉车 {回到真如法性的故乡 }将开,唯一智船 {渡 到清凉解脱的彼岸 }快去。六道游子,若不急寻搭乘,待夜雾渐浓 {五浊恶业深误众生 },不 见车船,便成蹉跎。要待黎明,弥勒住世,方有救济。悲哉!浪子!沦没长夜,备受众苦, 尘沙劫数,未有了期。血性汉子,怎不悚然?智者宜当猛省,赶紧上路,持戒念佛,必能回 家!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传喜法师与科学家纵论佛教与科学(有讲到怎样挽救灾难危机) 佛教在这个时代,在科学的面前,已经为当今的科学家们所证明。包括这位当今世界上最著 名的霍金先生。他...佛教科学论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佛教科学论《佛教科学论》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认识佛教的伟大 第一节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 第二节 不知佛法无权反对 第...《佛教科学论》堪误表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佛教科学论》勘误表《佛教科学论》堪误表 佛教科学论》P28 P32 P42 P42 P42 P59 P74 P103 P105 P...论《红楼梦》中贾宝玉的... 10页 免费 10佛土论 28页 免费 一乘佛性究竟论 11页 免费 佛教科学论 27页 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饮茶是一种文化 2页 ...? ———《佛教科学论》 传统文化教育 原因之二: 许多文明发现了这一规律后,只是把他 运用在暂时的利益上。 伟大的佛陀用在真正最大最究竟有利众 生的事情,...即生成就的简单法门摘自索达吉堪布《佛教科学论》第七章第五节以上,我们在佛法与科学方面已进行了对比,若有缘的善男子、善女人看完之后,觉得佛法确实是伟大而 富...大乘起信论.doc 佛教的起信与入门.doc 佛教基本知识 正果法师.doc 佛教科学论.doc 佛教念颂集.chm 佛教入门.doc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华藏上师.doc 佛说观无量...佛教名人名言 一、孙中山———佛学及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二...三 十五、 李铁映为《佛教科学论》出版题词———发展科学,庄 严国土,佛教...从这个角度看,在过去 两千五百多年里发展出来的所有佛教教义和修行的目的都在于开显佛陀觉悟的内容。 无论对“佛教”和“科学”作何理解,谈论“佛教与科学”的人...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摘要:佛教传入中国,首先在政治上依附于在思想...倭寇的大统帅,他 在军营里每天都要诵经做学佛功课(摘自佛教科学论 155 页) ...拒绝访问 | www.zhibeifw.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zhibeifw.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0cd11fe618043d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认识佛教的伟大:佛教科学论
我的图书馆
认识佛教的伟大:佛教科学论
认识佛教的伟大:佛教科学论
    目录    第一章 认识佛教的伟大&151  第一节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151  第二节 不知佛法无权反对&154  第三节 佛教科学的奥秘&157  第四节 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161  第五节 只有佛法才能满足众生的心愿&163  第六节 信佛不是迷信&165  第七节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169  第二章 对佛教应抱有正确的科学态度&172  第一节 铁证般的历史事实&172  第二节 佛教真实不虚&175  第三节 神话还是奥妙&180  第四节 超越您的经验&183  第五节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185  第六节 佛教是应受尊重与推崇的最高文化&189  第七节 维护信教自由&191  第八节 以广阔的心胸来拥抱世界&194  第三章 轮回与因果&197   第一节 人死并非如灯灭&197  第二节 鬼神等生命的存在&200  第三节 克隆绵羊与生命的产生&202  第四节 前生与后世&207  第五节 转世灵童&211  第六节 奇异的业力&213  第七节 因果规律&215  第八节 可怜可叹的愚痴众生&219  第四章 科学的缺陷与弊端&222  第一节 科学的谬误与无知&222  第二节 生物进化论与生命流转&225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谜是什么&228  第四节 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232  第五节 科学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236  第六节 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238  第七节 使人类向善、使世界更加光明&242  第八节 睁开眼睛看世界&244  第五章 科学家与佛陀智慧的比较&248  第一节 伏藏品之谜&248  第二节 授记与预言、预测&250  第三节 地球与四洲&254  第四节 微尘数佛刹世界与宇宙&258  第五节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261  第六章 到深山中去探宝&264  第一节 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264  第二节 学佛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情&266  第三节 帝王将相亦学佛&271  第四节 佛法是座宝山&272  第五节& 怎样学佛&275  第六节 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277  第七章 出家修行&282  第一节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282  第二节 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284  第三节 出家以报父母恩&287  第四节 追随先贤的足迹&294  第五节 即生成就的简单法门&292  结尾&297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查看: 458|回復: 0
第四节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
摘自《索达吉堪布佛教科学论》
第四节 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
  现在有些人认为如果佛经与现代科学不矛盾,那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为什么不广为宣说现在科学里面的许多道理和内容,因为现在科学的内容没有在佛经里广为记载的缘故,所以佛教的教理是落后不合理的。这种想法我认为是相当错误的,实际上佛教的道理是能够含摄宇宙万物中一切的现象,自然也包括了科学上的那些发明创造。科学上的理论不管如何变化发展,它总是在佛法理论的框架内,就像天空中的风云不管是如何地变幻莫测,它总是在虚空的含容内进行。
  佛陀虽然没有像科学那样详细地描述各种物质的特性和变化规律,但从大的总括方面,佛经已经指明了物质的能力是千变万化不可思议的。不然像现在我们所感到火是热的、水是冷的这些表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正因为佛陀知道每一种物质都有着许许多多神奇的变化能力,所以他才这样说是不可思议的。
  再者佛陀虽然没有详细具体地阐述科学里面的那些内容,但却不能由此认为佛教就不是真理。因为社会科学也没有详述自然科学里的内容,难道社会科学就已经成为非科学了吗?同样地,对于现在的飞机、轮船、计算机、电话传真等等这些机器和产品是如何设计如何生产的,最基础的理论物理学科也是没有进行具体详细地说明,难道我们就能够说那些最尖端前沿的理论物理不是科学了吗?所以对佛教的那种看法是很成问题的。又拿其中的计算机来讲,目前计算机的运行基础是二进制。二进制的内容虽然不包括计算机具体部件的特性,制造方法及操作方法,但谁能否定二进制是计算机一切运行的基础。同样道理,佛法中虽然没有详细地描述各种具体事物及其细微的特性,但佛法宣说的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最本质的实相,以及趣入这实相的修行方法。
  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交通、通讯联络等等各个方面,当代的科学对于人们的利益确实很大,佛陀既然知道科学上的那些道理,那为什么他不在佛经里面告诉我们呢?我们吃住等物质上的一些便利,在佛陀无所不知的眼里,它只是一个暂时的利益,而不是最究竟的利益。真正最大最究竟有利众生的事情,就是从轮回的烦恼和痛苦之中解脱出来获得涅槃。比如一个孩子,本来父母非常关心他,但从孩子自己的角度讲,他会认为他自己的玩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对他最有利益的,而他的父母则对他一生的前途很关心,知道学习和教育对他们的孩子来讲是非常地重要。可是如果父母一直强调这个孩子的教育,而没有顾及他的玩耍和享受的话,这个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不关心我,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当孩子一旦长大懂事以后,才真正地知道实际上父母已经为他实现了真正的利益。那我们现在世界上的凡夫众生也不懂这个道理,像小孩的玩耍一样,以为这个暂时的科学是很有利的,但当我们一旦懂得了这个因果轮回的道理,或者是通过修行真正从轮回苦海中获得了解脱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知道佛陀实际上早已经把世界上最大的安乐最究竟的利益告诉了我们。
  所以根据《释量论》,虽然佛陀可以宣说有关现代科学家们的种种假说及发明等无穷无尽的法门,但以佛陀度世本怀而言,他是为了令众生脱离一切生死轮回的痛苦烦恼和无明愚痴,故如何才能达到那种彻底觉悟境界的修道方法才是最最重要的,而其它的则皆是枝节末叶之事了。彻底觉悟也就自然地通达了一切的知识,故佛陀所宣说的仅是佛陀为了度化众生所想要说的各种方便解脱法门。
  即便如此,世界上任何一位学者,他所探索的学问也都可以在佛经当中相应地找到或多或少深入浅出的描述。比如在医学方面,人身上的各种组织构造,婴儿住母胎中各个时期器官组织神经等是如何形成变化的等等,这些在佛经中都能找到详尽而准确的描述,并且对于一个人生病的原因也有深刻的见解和精辟地阐述。现代医学与佛学有不少吻合之处,如显微镜下可发现人体上有许多寄生虫,佛经中则说人体中有八万四千个小虫,现代医学观察到的胎儿在母体中发育的过程,在《修行道地经》中有详细、相同的描述。但也有现代科学尚未发现,而佛经论典中已有定论。如关于胎儿最初为何受胎,现代医学都说因为是父精母血(即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但这解决不了少数父精母血结合后仍未能受胎的病例,而《佛为难陀说出家入胎经》中则指出除父精母血外,尚需受胎的主角--神识的加入,如果父母双方因缘特殊,则与其相应的神识较少,故受胎较难。另外关于胎儿出生时的身心感受,现代科学对此是一片空白,而佛教的《大圆满前行》中则已有明确描述,如正出生时,备受逼挤之苦,落地时,如堕荆棘丛中,母报膝上时,如鹰攫幼雏等等。广西第一位中医学博士刘立红说:“中医的原理及其药方,都可在佛典中找到根据,修学佛法可以更好地进行中医的研究与实践。” 由此可见,佛经论典可对医学的发展提供崭新的思路,补充许多不足。正因如此,西方在进一步研究佛教中的医学经典、治疗方法、人体结构及对各类病源独特的描述。
  现在,人们以为科学上许多发现和发明都是人类历史上首创的,是很了不起的。其实这正是因为他们不懂佛经见闻不广的原因所致。以佛经的观点,科学上一些成就也并不是现在人们才有的一种新发明。比如现在科学家们以为是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在滑翔机的基础上首次发明了飞机,但岂不知佛在《百业经》的第三十六个“法施女”的公案故事里早就讲过,在释迦牟尼佛还未出世前的时代,就有一个女人的丈夫离家后,曾多次借用别人的飞机,来回家看望他妻子之事。又美国生物学家巴斯特博士,通过实验发现有些植物也有情感的反应。其实在佛经里面,早就提到过这一类的问题。比如佛经里说孤独地狱的众生,其处无定,有些在石头里面的,有些是在山岩里面,有的则变成树木、石头,或变成门坎、扫帚等等,以众生业力的不同就变成各种无情物的形象来感受无量的痛苦,所以以我们佛教的观点来看这也不是一个新的发现。
  所以,西方著名哲学家韩非尔说:“佛教吸引西方人,因为它没有教条,满足人的心灵,强调自救以容忍不同的论调,包含科学、宗教、哲学、心理学及伦理与艺术,并指出人是他一生的创造者。”
祝福您 福慧增長,如意吉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陀思想的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