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投资公司的业务是做PE投资么

九鼎投资:经济转型带动PE转型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10:57:31
2015年,九鼎投资(600053.sh)的PE业务成功登陆二级市场,开创中国金融市场的先河,随之而来的羡慕、钦佩、嫉妒之声也不绝于耳,不过,各界在聚焦其私募上市的光环同时,深度分析九鼎投资业务模式的文章却寥寥无几。
九鼎投资的半年报显示,截至日,其管理的股权基金累计实缴本金规模330.28 亿元;累计投资规模为294.62亿元;累计完全退出项目的本金为59.07亿元(收回金额为182.27亿元,综合IRR为36.17%);已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但尚未完全退出的项目投资本金为76.61亿元(最新的三季报中,已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但尚未完全退出的本金已经更新为80.57亿,对应项目为94个)。
也就是说,九鼎这个&加工企业&的企业里,已经卖出了不少产品,&货物&原材料成本是59.07亿,加工之后的售价是182.2亿,每年增值了36.7%;还有25件货物已经上市,成本是20-30亿元,但已经可以按售价130多亿出售,且存货很充足,今后两年的利润应该会有保证。
当然也还有190亿货物没上市,这些应该是最近几年的新增投资,它们的价值将决定了九鼎3-5年后的利润情况。其实这也反映了股权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回报周期长,流动性较差。以九鼎投资今年上半年过会的10家企业为例,参股以上企业的时间普遍在2012年左右,虽然回报可能高达10倍,但却要坚定持股5年,可见股权投资的确是个考验耐心和信任的事业。
除了过往投资业绩,本次简报也公布了九鼎投资今年三个季度的新增投资额度,为24.56亿元。按照这个比例折算,九鼎投资全年投资额约为30多亿。九鼎投资成立10年,共投资300多亿,今年新增30亿,虽说达到了平均水平,但增长不多。
其实,即使只投资30亿,只要九鼎能够保证之前的收益水平,哪怕只实现5倍回报,5年后应该也有百亿浮盈,20多亿管理报酬入账,依然可以说业绩出众。但作为一家触觉敏感的市场机构,其业务背后所反映出的中国实体经济状况,更加值得关注。
分析其盈利模式,我们会发现,九鼎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PE机构的投资周期在5年以上,通常经历整体与细分行业的起伏波动。九鼎这样的大型机构,投资组合覆盖消费、服务、医药、制造、金融等多个行业,就是中国经济过去10年的一个缩影。
过往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过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对应的PE投资就是选择高成长行业和企业的成长性投资模式。后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实体企业要继续成长就必须要增加对外融资,尤其是股权性的资本,这时候国家又通过开设创业板等加快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获得了发行股票融资的机会,对应的PE投资就是Pre-IPO的模式。这两年来九鼎所投企业大量上市,实际上是就是代表着5-6年前中国实体经济的状况。
据一些媒体的报道,九鼎在投资规模快速扩张时,年投资规模近百亿,这个数字是否真实还有待考证,但确实解决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一批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由于已投企业迅速增长和国内二级市场的高溢价,九鼎们的投资回报也非常丰厚。
不过,从今年的投资规模看,曾经快速扩张的九鼎投资已经越发趋于理性,显然,伴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转型,PE机构的转型也在悄悄发生。52被浏览3,406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概况-九鼎投资(600053.SH)_上交所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上市公司
九鼎投资核心业务包括参股投资、控股投资、可转债和固定收益投资三大板块,在消费、服务、物流、旅游、文化、农业、装备、材料、化工、能源、矿业、医药、医疗、信息、公用、金融、互联网、不动产等20余个细分行业领域组建有专业投资团队,并完成了对大量项目的成功投资。九鼎投资根植中国,放眼全球。目前管理多支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和外币基金,截至日,公司管理的人民币与美元高收益股权投资基金本金330.3亿元;累计投资规模为294.6亿元;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达到52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达到72家;累计完全退出项目的本金为59.1亿元;已退出项目综合年复合收益IRR为36.2%。
自成立以来,九鼎投资始终秉承创新创业的精神、价值投资的理念,坚持为出资人和股东创造回报,助力所投资企业持续成长,为公司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九鼎投资致力于成长为世界级的投资与资产管理机构,通过股权投资增进社会的效率与公平、推动人类的进步与福祉。昆吾九鼎蔡蕾:并购投资,就是我们理解的中国PE的未来
[ 亿欧导读 ]
蔡蕾认为,做PE要抓住时代。「捡钱」与「抢钱」时代,因为比较容易,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挣钱」时代,尽管外部环境更加艰难,专业要求也更高,但却是一个更大的舞台,持续时间将会长很多。
就是投未来,这是投资圈普遍的共识。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影响到了投资行业本身。善于面对变化的投资人此时迎来了一大挑战,投资人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未来?蔡蕾认为,随着中国金融的发展,中国未来很有可能也逐步迎来杠杆收购时代,为此他做了一番分析。
1、跨界的、两栖的PE
在全球的时间都不长,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中国就更短了,20年,但是现在我们认为也面临大量的理论问题,就是如何认识PE。
PE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这里有一个总结,就是两栖性的。PE从一开始就是跨着金融和产业诞生的,从PE这个词Private Equity,Private就是融资这一端,一个是投资,一个是融资端,一个是资产端。融资就是Private,以私募的方式在融资。融了以后怎么应用呢?投到股权,而不是股票,Equity是股权,没有上市的企业的股权。很显然,就必须极其深刻、深度地跟实体经济联系在一起。
基于这个理解,就是全世界的PE,50年前的PE还是现在中国的PE,都有一个最本质的特征,一定是跨界,跨着金融和产业,怎么跨界呢?资金来源端是金融化的或者是泛金融化的。
实际上我们说PE最早是以私募的方式,实际上原来也不只是私募的方式,也有以公募的方式募集股权投资基金,比如说我们有些公募基金,下面也有一些基金公司,也在做直投。比如加了杠杆,私募化还是公募化都已经金融化了。
另外一端这也是PE最有特色的,一定是投的实体企业,而且投的实体企业的股权,不管是狭义的PE还是广义的PE,VC也是广义的PE,投的是初创企业,但是一定是股权,一定是跟企业的风险和收益高度匹配的。
我认为,如果要理解PE,第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要理解PE是两栖性、跨界性的资本,基本上也是PE的价值所在,如果PE纯粹是金融资本,肯定没法比拼银行,如果纯粹是产业资本,也没法比拼很多实体企业,相关的资本运作,一定是跨界的、两栖的。资金端是金融化,投资端是产业化。
我认为除了两栖的普遍规律以外,还有一个特殊规律,这个规律就是PE一定要高度本土化的投资模式。实际上这种本土化的特色也来自于它的两栖性,PE的资金方面需要金融化,一定是跟业务所在国、机构所在国的金融体系高度相关,而金融体系大家知道是一个高度本土化的领域。同时PE投资的对象是实体企业、实业,而且实业股权,同时这也是高度本土化的一个情况。
2、中美模式比较
PE最早诞生于美国,我自己总结,如果PE有两个最基本的模式:第一,美国A模式,跟中国不一样,PE从诞生的那天,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加上高度成熟的实体经济,是以这么样的背景发展起来的,当然一开始就是做杠杆收购,就是门口的野蛮人,这是美国模式。
第二,中国模式,中国的PE,20年前才开始诞生的时候,我们跟美国完全不一样,我们的环境是快速发展,而且当时很不成熟的金融体系,比如说杠杆收购,中国没有,加不了杠杆。尤其是收购企业,好多企业是第一代创业者还在。比如说收购万科,怎么收购呢?王石还在你收购它干什么呢?收购不了,这是跟美国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模式一开始就是基于成长性企业的参股,是这样的模式,我们叫做C模式,中国大量企业创业者还健在,股权投资又不能合作,只能参股。
3、PE的本土性
PE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本土性,可以说这也是PE的特殊规律。
实际上我们认为,这里面有大量的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理清,这些问题的研究从小的看,比如说最近证监会又出了一些规则,调整股东,比如说PE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东,这些问题的解决就跟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相关。
但是另外更大我认为我们如果把PE的理论问题得到解决,实际上中国现在有更大的舞台等着PE机构。
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有几十万亿的国企要改革,这个PE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一带一路」的投资,也是上万亿、上十万亿、几十万亿的投资,中国资本走出去,PE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还有更大的中国现在在谈振兴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企业的,PE也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但是这些作用都需要我们理论武装之下的PE机构来迎接这方面的挑战,把握这方面的机会。
4、做PE要抓住时代
第一,过往20年中国的PE,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导入期:第一个阶段就是我前面讲的典型的中国模式,做成长性企业的参股,那个阶段中国PE的导入区,主要还是一帮外资机构,也有中国少量的机构。投资模式就是参股,选优秀的行业龙头企业、快速成长的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蒙牛、伊利、双汇等等这些企业,成为他的股东,参股这么一个模式。
第二阶段-Pre-:随着推进,到2009年创业板开始以后,我们成长性模式就要做一些优化,就进入了增加上市因素的成长性投资,就是Pre IPO,九鼎也是那个阶段发展起来的。这个阶段中国本土的PE就发展起来了,包括九鼎在内。这个阶段我认为也过去了,以这种模式在中国做PE,时代已经是俱往矣。
到2013年以后,中国整个大的外部环境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就是现在。现在中国再做PE的话,如果我们再讲成长性投资,中国的经济高成长期已经过去了,再讲上市前的参股投资Pre IPO已经不是主流了,主流我认为就是进入现在中国PE的第三个阶段,我自己总结,也在很多场合讲,叫产业整合性的投资。
第三阶段-产业整合投资:核心模式我总结是「1+N」,也很简单,就是帮助产业龙头整合,通过整合加上N的方式,成为一个区域性的系龙头,变成中国龙头,甚至国际龙头,变成一个甚至世界龙头,就是内部有一个「建龙计划」来支撑这个计划,叫「1+N」。还有很多行业可以主动去打造这个N,就是通过整合N的方式打造1,这就是中国现在PE的主流模式。
第四阶段-杠杆收购:未来的市场我认为中国也可能逐步走向一个标准的美国模式,就是A模式,可能出现杠杆收购。随着中国经济整体增速进一步下降,这是必然的,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成熟,各种金融手段进一步增加,大量的第一代的创业人退休,中国很有可能也逐步迎来杠杆收购时代,但是我认为那个是可能五年甚至十年以后的事情,现在还不是主流,主流就是产业整合的模式,我认为是「1+N」的方式整合产业,打造龙头。
5、PE的未来
投资未上市的成长型企业,在3-5年时间内实现业绩翻番,上市之后由于流动性溢价估值也可以翻番,这就是我们经典的「2×2」模型,用3-5年的时间实现「1变4」。这个时期市场玩家们的关键技能是既要懂得成长型企业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懂得资本市场。这是一个「抢钱」时代,较之「捡钱」时代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但这个时代很快就因为「新常态」而结束了。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快速成长的行业和企业都在减少。A股上市艰难,尽管上市后回报巨大,但是上市的周期却很长,并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时期如果要继续做好股权投资,就必须找到第三个增长因素,这就是并购,通过并购来重组产业和企业的资源,通过并购发挥整合者和被整合者之间协同效应,通过并购来实现企业新的增长。
并购型投资阶段的投资模型是「1.5×1.5×1.5」。
第一个1.5是要继续投资于成长型的行业,但不追求过高的增长,每年增长5%-10%即可,几年后利润增长到1.5倍。
第二个1.5是还是要利用好中国资本市场一、二级市场的溢价,目标企业通过直接上市或间接上市实现从1到1.5的溢价。
第三个1.5就是通过整合并购提升效率,发挥协同效益,带来企业额外的增长,从1增加1.5。这三个1.5乘在一起是1变3到4的回报。这就是中国PE的第三季——并购季。相较于过去的「捡钱」时代、「抢钱」时代,我把这个时代称为「挣钱」时代。
「捡钱」与「抢钱」时代,因为比较容易,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挣钱」时代,尽管外部环境更加艰难,专业要求也更高,但却是一个更大的舞台,持续时间将会长很多。
这完全是一个为有准备、有能力的PE机构展现才华而准备的时代,要求PE从简单的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进行进化。这个时代门槛更高、市场更大、玩家却更少。事实上,这才是中国PE发展的黄金时期。
并购时代中,PE应该这么做?搞并购我们确定了两个模式。由于并购就是要提高行业集中度,企业数量会明显减少,龙头企业会涌现出来。因此并购一定是与龙头企业相关。
我们的第一个并购投资模式是「龙头A模式」,围绕中国各个行业中已经形成的龙头企业来进行。并购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只有以各个行业长期拼杀出来的龙头为主导,由资本配合而推进的并购胜算才更大。
第二个模式并购投资模式是「龙头B模式」,我们主动去打造龙头。目前国内有很多产业还没有龙头企业,例如医疗、教育、旅游、公用事业、城市服务等。以医疗为例,国内有很多大型单体医院,但并没有真正的规模较大的连锁医疗集团。未来中国一定会诞生出一批规模很大、区域性甚至全国连锁经营的医疗集团。
这类集团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一模式需要由资本力量来主导进行整合,并找到由优秀企业家来经营。由于「龙头B模式」所涉及的产业几乎都跟城市化、家庭生活相关,我们也称其为「人头模式」。
无论是「龙头模式」还是「人头模式」,不论是资本去配合企业家还是资本去雇佣企业家,都是企业家和资本的结合。企业一定要有竞争优势,通过并购发展起来的企业也必须要有竞争优势才有价值。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包括产品、技术、特许经营权、客户等等,其实都来自于企业家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善于利用资本,找到低廉和充裕的资本来发展企业,推动并购整合,也只有优秀的企业家才能够做到。
并购投资,就是我们理解的中国PE的未来。
你知道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017发展热点看热词
希望已经一片狼藉的无人货架不要太快的破坏了社区新零售的蓝海环境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鼎投资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