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欣德尊者婚前性行为答:为什么会有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

神通、天神、南北传的区别
问:请问有天神来人间吗?&
玛欣德尊者答:即使有天神来到人间,我们也是看不到他们的,除非他们故意显现给我们看。&
问:是否有人天生就有阴阳眼,能看到鬼界众生?&
答:是的,有些人会有。不过,阴阳眼并非天眼。有些人前生可能是某一类的非人,而他们这一生的果报又比较低劣,所以有时候,他们可以看到某一类非人。借用民间的说法是,一个人阴气重时才会“见鬼”,阳气盛时就看不到。&
问:在《清净道论》中讲到,修水遍的禅修者身体可以变成水,然后又变回人,这是什么缘故?心法可以把身体的色法改变为水吗?&
玛欣德尊者答:我想《清净道论》应该不是这样说的。《清净道论·说神变品》中应该是说:拥有神变通的人可以先入水遍第四禅,出定后决意某个范围内的地成为水,该地即变成水,然后他可以在该地自由出入。
在其他人看来,地仍然是地,于是说他跳进地里,或隐没于地中。
拥有神通的人,也可以先入地遍第四禅,出定后决意在空中形成一条道路,他即可以行走在这条道路上。其他人看不到这条道路,就说这个人在空中飞行。
拥有神通的人,也可以使光明变成黑暗,使无遮蔽的变成遮蔽,在其他人看来他就隐身不见了。这些都是属于神通的范畴。透过神通心,可以使物质产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问:请问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有什么区别?&
玛欣德尊者答:南传佛教,又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da),因为是从印度往上座部播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一带的佛教,故名。
北传佛教是从印度往北,经过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国,再经过丝绸之路往北传播到中国,然后再经中国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的佛教。因为是从印度往北传播,所以称为北传佛教。
后来又有一支越过喜马拉雅山传到西藏,称为藏传佛教,它也属于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是在印度佛教的发展早期,即佛灭二百多年就已经传到斯里兰卡和缅甸。北传佛教则是在佛灭五、六百年至一千六百年之间才传到汉地,在佛灭一千年之后才传到藏地。&
因此,上座部佛教所接受的是印度早期的佛教;北传佛教所接受的是印度中后期的佛教,以大乘佛教(Mah&y&na)为主。早期佛教比较简单朴素,后期佛教则融合了各种思想,发展出许多新的经典和教义。看过印度佛教史的人就知道,印度本土的佛教是在不断的演变中传播和发展的。&
对于佛陀,上座部佛教只尊奉我们的佛陀一位,所信仰的只有佛、法、僧三宝。而北传佛教除了释迦牟尼佛之外,还有十方诸佛之说。对于佛陀的解释也有所不同:上座部佛教只把苟答马佛陀(Gotama)视为导师,他是教导佛法的人天导师。北传佛教除了认为佛陀是导师之外,还有法、报、化三身之说,如“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认为释迦牟尼是化身佛。&
对于菩萨,上座部佛教通常把我们的佛陀在成佛之前、圆满巴拉密期间称为菩萨,或者说现在还有一位菩萨,即未来成佛的美德亚菩萨。北传佛教除了弥勒菩萨之外,还有很多菩萨,以及罗汉、祖师、金刚等。&
从经典来说,上座部佛教只有在阿首咖王时代(公元前3世纪)即已经定型的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解释这些圣典的义注和复注。而北传佛教除了《阿含经》等声闻三藏之外,还有大量的大乘经典。同时,佛教在印度和中国流传的两千五百多年期间,历代祖师大德撰写了很多经论,发展演绎佛陀的教法,形成名目繁多的论典。在数量上,北传经典要比上座部多出至少十几倍。&
从见地来说,上座部佛教遵循《巴利三藏》中的教导,以四圣谛、缘起等为根本教义。而北传佛教除了缘起等以外,还有空性、自性、真如、如来藏、唯心、唯识、顿悟、他力等见地。&
从修行方法来说,上座部佛教注重戒定慧、八圣道、修止观。而北传佛教多依各宗派而有所不同,例如禅宗的参禅——祖师禅、分灯禅、话头禅等,净土宗的念佛,密宗的持咒等等。&
上座部佛教的特点是保守,北传佛教的特点是圆融。上座部佛教比较强调断除烦恼,最好能够在今生证悟圣道圣果、证悟涅槃。北传佛教比较强调利乐众生,根据每个人所发的愿不同,有人希望明心见性,有人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人希望即身成佛,有人希望世世常行菩萨道等。&
当然,无论上座部还是北传,大家都是佛教。无论选择哪种传统,我们都应该尊重。如果想佛化生活,可以选择北传佛教,如果想解脱生死,可以选择上座部佛教。如果想普度众生,可以选择北传佛教;如果想断除烦恼,上座部佛教可以为您提供一条明确的道路!
问:以下几种情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请问尊者,当人们在造作这些事情时通常是什么心?第一、一个拥有业果智的佛教徒,非常无奈地请白蚁专家来挽救将被白蚁蛀蚀的屋子,并为它们念咒或佛号,希望能借助咒语或佛号带它们往生善趣,这是不是嗔根心中掺杂着慈悲心?&
玛欣德尊者答: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请白蚁专家清理白蚁,那是嗔根心。为这些白蚁念咒或念佛,先不论是否有效,只是从这种出发点来说,悲悯被杀死的白蚁也许是慈悲心,但如果只是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认为念了咒或佛号就万事大吉,那么这种心多少掺杂着追悔。如果他确实真心悲悯那些白蚁的话,就不会去杀它们。&
第二、一个妇人来到医院做堕胎手术,这是忧俱嗔恚相应心吗?&
答:是的。&
第三、拥有定邪见的人认为没有轮回、没有业果法则,人一旦死后也归于灭尽,这是不是舍俱疑相应痴根心?&
答:这是邪见相应心。如果一个人对三世轮回、业果法则,既非相信,也非不信,这种犹豫不决、半信半疑的心理,称为“疑”。如果相信没有轮回、没有业果、没有因果法则,这是“邪见”。&
一个学生在考试时作弊,这是贪根心还是痴根心?&
答:如果他想要考得好,这是贪根心。如果他怕被老师发现,这是嗔根心。&
一个很慈悲但不相信业果法则的医生,不忍心看到癌症末期的病人受苦,而建议让病人安乐死,这属于什么心?&
玛欣德尊者答:这种心夹杂着悲悯。但当他对病人实施安乐死的时候,则属于嗔根心,因为只有嗔根心,才能造成杀生。就好像行刑官笑着对刽子手说:“处理犯人时干净利落一点吧!不要让他死得太痛苦。”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怜悯对方,其实只是想要对方死。判断是否杀人的标准,并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让对方死,而在于是否有希望让对方死的杀心。&
一个慷慨的人时常请朋友喝酒,这是智不相应善心吗?&
答:这不是善心,而是贪根的不善心。&
一个对业果法则不是很了解的佛教徒,在礼敬佛像时希望佛菩萨保佑他平安或中彩票,这属于什么心?&
答:这是贪根心,夹杂着低劣的智不相应善心。他在礼敬佛像时,可能是智不相应善心,但其动机,是祈求保佑平安或中彩票,这是贪根心。
问:如何提升、加强如理作意?&
玛欣德尊者答:根据阿毗达摩,错知对象是常、乐、我、净,就是不如理作意;知道世间为无常、苦、无我和不净,就是如理作意。&
如理作意,就是我们要习惯往好的方向想。平时不要总是从一己之私考虑问题,把自己困在个人思维的小圈圈中,要学会放下自我,多作长远的考虑。&
要提升、加强如理作意,应当时刻提醒自己多生善心,多从法的角度考虑,多从善的角度考虑,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少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当我们养成习惯之后,心自然而然能够如理作意。&
由于我们一直以来没有培育心、调御心,心就习惯性地往不好的方向想。生起善或不善心的关键,在于是如理作意,还是不如理作意。&
经常不如理作意,就经常会生起不善心,甚至养成坏习惯。经常培育善心,并养成良好习惯,反过来也能提升和强化如理作意。&
习惯是很重要的。做善事要习惯,养成好的性格也要习惯,修行也要成为习惯。养成习惯,自然而然能生起相应的心。刚开始时由于自己的烦恼、习气,可能会有些勉强。但只要经常做,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习惯。养成好习惯后,自然就能生起善心,那时候就不会勉强了。&
问:若想长期受持八戒,在寺院向尊者求戒一次后,是否每天都要到寺院去求受戒,怎样做才能如法?&
玛欣德尊者答:有两种受持八戒的方法:一、作为时限戒来受持,例如只受持一日一夜。当你们去寺院亲近尊者的时候,向尊者求受八戒。在求受时,用心念或说出,只想受一日一夜,那么到第二天明相出现时,八戒就自动失效。
二、作为常戒来受持。只需受过一次,只要不故意违犯其中任何一条,其戒都还有效。假如在持戒过程中,由于不小心或没办法破了戒,而你又很想继续持守八戒的话,可以再到寺院请尊者给你授戒,或者在自己家中的佛像前重受也可以。重受时,只需用巴利语把三皈依和八戒文念一遍就可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上座部佛教的传承(玛欣德尊者).-为什么选择佛教为何要学习南传.doc 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上座部佛教的传承(玛欣德尊者).-为什么选择佛教为何要学习南传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上座部佛教的传承
(本文载于香港《内明》第281期 1995.8.)
当代的佛教,按照源流和地理分布来分,可以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两大体系。北传佛教主要流传着「大乘佛教」或「菩萨乘佛教」,其经典来源于古印度雅语梵文(Sanskrit)语系佛经以及西域文字佛经。北传佛教按其经典语言体系又可以分为汉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汉族地区和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藏语系佛教又称「藏传佛教」、「藏蒙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流传于我国的藏、蒙古、羌、土、裕固等民族,以及尼泊尔、不丹、蒙古、哈萨克等国家和地区。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了解和上座部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除外),因为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的权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库[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时佛教僧伽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这种特异的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的确令我们感慨万千。
随着历史性原因所造成的「大小乘佛教」之间的隔阂逐渐被打破,南北传佛教之间的对话日益增多,中国与上座部国家佛弟子们的交流沟通不断频繁,使我们觉得很有必要来探讨一下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历史传承问题。
一、从南传佛教的渊源方面来看
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为了宣扬清净解脱的教义,转动无上法轮,他的足迹遍及了古印度恒河流域中游广大地区。佛灭当年雨季安居期,上首弟子摩诃迦叶为了使正法久住,由阿迦答沙都王(Ajàtasattu,阿阇世王)护持,在马嘎塔国[2]首都王舍城召集了五百位大阿拉汉会诵世尊的正法、律。会上推举了持律第一的伍巴离尊者(Upàli,优婆离)诵出了律藏(Vinaya),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达尊者(ananda)诵出了经藏(Sutta), 然后进行集体审定、会诵,以师徒口口相传的方式传诵下来。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又称「五百结集」。
佛灭一百年左右,东方韦沙离城[3]的瓦基子(Vajjiputtaka,古音译为跋耆子,即犊子)比库乖违律制,西方长老亚沙·咖甘达咖补答(Yasa kàka?óakaputta,耶舍迦干陀迦子)召集七百位上座比库,经过讨论,宣布瓦基子比库擅自提出的「十事」为非法,摈出僧团,并会诵律法。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结集」,又称「七百结集」「韦沙离结集」。被驱逐出教团的大多数比库不满上座长老们的裁决,另外纠集了一万人会诵经律,自成一派。于是教团中逐渐有了「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佛教学者把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部派根本分裂之间的一百多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或「根本佛教时期」,把根本分裂之后直到公元一世纪前后大乘佛教的兴起这四、五百年的时间称为「部派佛教时期」。
佛灭二百余年,孔雀王朝(Maurya)第三代王阿首咖王[4]统一了印度的绝大部分地区,成为印度史上的最大帝国。阿首咖王是位虔诚的佛教弟子,他经常亲近僧伽,修持佛法,并把佛教定为国教。为了使佛法普及全国各地,他把一些道德训诫和业绩行迹以法敕的形式铭刻于岩壁和石柱上。这些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历史非常珍贵的确切资料。阿首咖王还经常到全国各地进行佛教巡礼和朝圣,并且设置正法大官(Dhamma-mahàmàta,又称达摩大臣)管理佛教僧伽和其它宗教事务,并广行布施,用正法教育和保护人民。
根据斯里兰卡史书《岛史》(Dipavamsa)、《大史》(Mahàvaüsa)和律藏的注释《普端严》(Samantapàsàdikà,与汉译《善见律毗婆沙》有点相似)中记载:阿首咖王笃信佛法,广施僧众,于是有诸多外道为了生计,自行披剃,混进佛教,以自宗见,谬解法律,扰乱正法。诸比库不愿与他们共作诵戒,致使在首都巴嗒厘子城(Pataliput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玛欣德尊者开示阿毗达摩之佛教1500年、南传,北传佛教、藏传佛教【自动波箱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7贴子:
玛欣德尊者开示阿毗达摩之佛教1500年、南传,北传佛教、藏传佛教收藏
印度佛教1500年、北传佛教、藏传佛教、正法五千年、三藏及“阿毗达摩”的来源昨天我们开始了“阿毗达摩”这个课程,已经讲到了什么是佛教,佛教就是世尊的正法、律,而正法、律后来整理为三藏。我们讲到了三藏的前面的三次结集。之后又再讲到了上座部佛教是怎么样传播的。同时又讲到了巴利语,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所要学习的《论藏》是属于巴利语系,以巴利语记载的。现在我们再继续讲印度的佛法。佛教在印度大概发展了一千五百年,其实从整个印度来看,大概一共传播了一千七百多年。但在中印度那一块,大概是一千五百年。因为最后的那一两百年,只是在东印度的波罗王朝那边苟延残喘了。有人将佛法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正法,第二种是像法,第三种是末法。我相信在座有很多的人都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是不是?我们现在先不谈现在是什么时期,我们先来看一看印度的佛教大概是怎么样的发展过程。依照印度佛教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称为正法时期。正法,巴利叫作Saddhamma,梵文叫saddharma,也就是真正的、纯正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是五百年。然后是像法时期,像法,巴利叫作Saddhamma- pa?ir?paka。也就是相似的、相像的佛法。在这个时期,佛教中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似是而非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也是五百年。第三个时期是末法时期,末法,这里的末是枝末的,或者末流的、末流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也是五百年。这是依照三期教法来划分印度佛教的大致发展过程。 如果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分呢?正法时期相当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时期,像法时期相当于大乘佛教的时期,而末法时期就相当于大乘密教的时期。印顺法师在《原始佛典之集成》一书里也讲到了,他说所有的佛法都可分为佛法、大乘佛法和密乘佛法这三种。其中的正法就相当于佛法,像法就相当于大乘佛法,而末法就相当于大乘密乘佛法。大概在佛灭五百年到一千五百年期间,佛教逐渐从印度往北经过北印度的迦尸弥罗,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犍陀罗这一带往北传,然后传到中亚,之后,再经过现在的阿富汗、哈萨克斯坦这一带,经过中国的新疆,沿着丝绸之路,一直传到了当时的长安。 而咱们中国汉地的佛法,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从印度传来的,很多是从西域传来的。例如早期的安世高、白法祖、康僧会,这些很多都是西域人。例如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哪里人?龟兹,龟兹是现在哪里?现在新疆的库车,其实龟兹的新疆语叫Küsen,就是现在的Kuci(na) (梵文),就是库车。所以,早期的汉地佛教是从西域,也就是从北印度这一带地区,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在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就是在现在的西安、洛阳一带,由于这一条路线,是从印度往北,然后再往东传的,所以通常我们把沿这一条路线传播的佛教称为北传佛教。由于大乘佛教是在中国汉地发扬光大的,所以又可以称为汉传佛教,由于汉传佛教所使用的语言是以汉语为主,我们也称之为汉语系佛教。后来,汉传佛教又往东再传到了韩国,也就是当时的高丽、百济、新罗,之后又再传到了日本。例如在唐朝的时候,有很多遣唐使,这些人到中国当时的首都长安学习佛法,后来中国汉地的佛教又往南传到了越南一带。所以现在汉传佛教既包括了中国内地,也包括了韩国、日本、越南这一带,这都属于大乘佛教的区域。 佛教传入藏地,是在佛灭一千一百年左右,一直到一千六百年,也就是说,藏传佛教开始传播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唐代。那个时候已经佛灭一千多年了,在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经发展成大乘密教。所以藏传佛教带有很浓厚的密教色彩,崇尚念咒、火供、护摩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印度佛教发展到晚期阶段的情形。当时的佛教越过了喜玛拉雅山,传到了西藏,所以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接受的是从佛灭一千一百年一直到一千六百年,这段期间的佛法,所以藏传佛教跟现在咱们的汉地佛教有很大的区别,跟南传上座部佛教有更大的区别。
轻松规避商家陷阱.专修自动变速箱新孚美详解为什么各家报出的价格相差这么大?保修条款中有什么猫腻?如何与维修店沟通合作规则?
由于南传佛教接受的佛法是在佛灭两百多年的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佛法,所以在教理上、戒律上都是以上座部佛教为主。上座部佛教仍然坚持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佛陀所教导的法,不肯轻易地改变,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南传上座部的出家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修行方式,都跟佛陀在世的时候差不多。例如佛陀是偏袒右肩、托钵、出外赤脚,我们现在看南传的比库也是偏袒右肩、也托钵、出外也赤脚等等。 汉传佛教接受的是以大乘为主的佛教。大乘佛教主张行菩萨道,要普渡众生,强调圆融、慈悲、方便,所以融合了大量的汉地文化以及儒、道的思想,形成了有浓厚中华色彩的汉地佛教。当大乘佛教传到了韩国和日本,又再多了一些当地的地方色彩。传到藏地的佛教也是这样,在西藏原先有一种类似于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当大乘密教传到了西藏之后,大量地吸收了当地的信仰因素,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藏传佛教。例如:莲华生大士Padmasambhava,他从乌仗那那边进藏的时候,一路都是显现神通,然后把当地那些山神都收为佛教的护法神,藏传佛教非常注重供护法神。但是我们再看汉传佛教,虽然也有一些敬拜鬼神的仪式,但是比起藏传佛教来说,就要逊色得多。在南传佛教,那些南传的僧人连天人、鬼神,都不合掌、不崇拜。又比如藏传佛教有很庞大的神佛体系,除了诸佛、菩萨之外,还有金刚、明王、度母、空行母,有各派的祖师、护法神等等,多不胜数,但是在汉传佛教,虽然也崇拜诸佛、菩萨、祖师,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金刚、度母、空行母等等。在南传佛教,除了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之外,并没有诸多的神、佛、菩萨、祖师的信仰。也就是说,南传佛教并没有祖师,就连美德亚(弥勒)菩萨都没有多少的信徒。当我们去到缅甸或泰国等等,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美德亚(弥勒)菩萨的造像是怎么样的。三大传佛教有这样的区别。现在汉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地,韩国、日本、越南等,而藏传佛教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还有尼泊尔、不丹、蒙古等这些国家。 我们再看一下印度佛教大概是一千五百年。 佛陀入灭是在公元前的六世纪,也就是公元前的544年,一直到公元前一世纪,这个时期还是属于正法时期,大概是五百年。佛陀入灭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周朝,就是战国时期。(到了西汉时期,大约就是公元一世纪。)佛灭两百多年,也就是公元前三世纪的时候,佛教传到了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也就是后来形成的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概在公元前一世纪,现在咱们中国把一九九八年定为中国佛教两千年,这是以当时月氏国的伊存,到汉地传授佛经为传播起始来计算的,那个时候是属于公元前一世纪。一直到大概隋唐时期,这段期间是五世纪跟六世纪,大概也是五百年。佛教就这样陆陆续续经过西域,从陆路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从海路,经过了马六甲海峡,然后再经过当时的室利佛逝(梵文Sri Vijaya),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再传到中国的南方。佛教传到中国其实不是一次性的,它是从公元前一世纪一直到宋代,假如我们来看看宋代,会发现那时候皇帝还设有译经院,那个时候陆陆续续还有一些密乘佛教的经典传到了汉地。所以中国汉地接受印度佛教大概有一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时期,佛教传到了中国的汉地,以后又再由中国传到韩国、日本,就形成了汉传的大乘佛教。 大概在隋唐时期,那个时候中国汉地就开始有了末法思想。例如在公元六世纪,当时天台二祖是谁呀?知道么?慧思。天台慧思有一个碑文就写着“南岳思禅师立誓愿文”,慧思提到他出生于末法的八十二年。同时我们再看,在隋朝的时候,形成有一种三阶教,学过中国佛教史的应该知道三阶教。三阶教的思想是什么呢?三阶教就是把佛法因时、因地、因根分为三种。在隋朝,三阶教是由信行所创的,他在隋朝的时候,先受了比丘戒,后来就把比丘戒舍了,行苦行。他认为,所有这些泥塑的佛像都是假佛,他不拜,但是他说一切众生是真佛,所以在路上无论见到男女老少,他都顶礼。同时他也不相信阿弥陀佛,他就念诵地藏王菩萨。当时他说,在末法时期,不能够只尊一尊佛,不能修一尊法,应当要修普法。后来,三阶教在唐代经过历代的皇帝的禁止,最后在晚唐销声匿迹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当时末法思想在隋唐时代就已经开始流行了。那个时候,是属于佛教从中期向晚期过渡。又例如现在北京房山县云居寺的房山石经,当时是怎么开凿的?当时在北京智泉寺,有个静琬法师,他看到了北魏太武帝和周武帝灭佛,感到末法时期要来了,于是为了保存法宝,他把经典刻在石头上,为了让这些法宝能够永世长存。所以我们看到,其实末法思想在隋唐时代已经开始兴起,已经流行了。到了大概是唐太宗的时候,他把文成公主嫁到了西藏,从那个时候开始,西藏才开始有佛法,就是松赞干布统治的时期。之后赤松德赞的时候,又迎请了莲华生大士,这已经是属于盛唐时期了。那个时候,由于印度佛教已经进入了密教时期,也就是进入了晚期的阶段,特别是后来印度佛教被伊斯兰教的军队入侵的时候,当时很多印度的高僧都逃到了藏地,就把佛教带到了西藏。所以,藏地的佛教接受的是印度晚期的佛教形式。那个时候,佛教就传到了西藏,在元代的时候,由西藏传到了蒙古,后来又影响到了不丹跟尼泊尔,这就形成了藏传的密乘佛教。
如果我们把佛教当作一个整体,比喻成一条大河,南传上座部佛教就犹如上游,清澈而简朴;汉地的大乘佛教就犹如中游,奔腾而多姿多彩;藏传密乘佛教,就犹如下游,浩荡而庞杂、繁多。所以,当我们现在看到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其实大家不用感到奇怪,它们都是属于佛教的大河里的一份子,它们呈现出佛教多姿多彩的一面。这是印度佛教大概一千五百年的发展过程和传播到外面的过程。 现在我又想再问大家,现在是不是末法时期?在上座部佛教并不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因为上座部佛教很明确地提到:正法住世五千年。这里所讲到的正法住世五千年,和我们刚才讲到的正法,稍微有点儿不同。刚才所指的是印度历史上的正法时期。在那个时候,僧团是和合的,在经典,在教法上也几乎是一样的,相差不会太大,正法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但是南传佛教讲到的正法,是从教法、修行和证果这个角度来说的。 从教法方面看,南传佛教相信三藏圣典和佛陀的言教还在;对于修行来说,现在上座部佛教还有很系统完整的禅修方法,也就是南传的止观禅修,戒定慧的传承还在;对于证果,这个时期还可以证得圣道、圣果,上座部佛教所说的正法是从这三个角度来谈的。这种说法,和北传佛教讲到的正、像、末三期的佛法很相像。北传佛教在汉地的一些典籍也讲到,正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有证;像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无证;末法时期是有教、无行、无证。例如唐代的良贲在《仁王护国经疏》的卷下里说“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隋朝三论宗的祖师嘉祥吉藏在《法华义疏》卷五里说:“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北宋释道诚撰的《释氏要览》卷中也说:“若正法时,有教有行有证故。若像法时,像,似也,有教有行,似正法时,则证果者鲜矣。若末法时,空有教,无修行者。” 所以上座部佛教讲到的正法跟北传佛教讲到的正法很相像。上座部佛教是从三藏圣典仍然住世跟有修行还有证果的角度来说的。目前,流传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一带的上座部佛教,三藏圣典仍然很完整。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例如阿首咖(阿育王),阿首咖(阿育王)是佛教中很有名的护法大王,但是在上座部的三藏里竟然根本找不到他的名字,这就可以证明了上座部佛教所传承的三藏是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或者更早时期就定型的。连阿首咖(阿育王)的名字都没有被加进去,所以我们可以说巴利三藏是到目前为止最古老、最原始的佛教经典。 同时,现在我们还可以修定证得禅那,可以修观提升观智,甚至可以在今生今世证得圣道、圣果,证入涅盘。一旦一个人已经证得了圣果,他就不再是凡夫而是圣者了。所以上座部佛教的传承说到,佛陀的正法住世五千年。 在这五千年当中,第一个千年可以证得四无碍解的阿拉汉,就是阿罗汉。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在断除一切烦恼的时候,也可以同时证得四无碍解智。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在那个时期证果的人都可以证得四无碍解智。而是说那个时期有这样的可能。 到了第二个千年,就可以证得六通的阿拉汉。如果在那个时期证得阿拉汉果的话,可以同时拥有六通,不需要专门去修习。 第三个千年可以证得三明阿拉汉。我们现在是佛灭多少年?两千多少?现在是2552年,那么现在是属于第几个千年?第三个千年。所以在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如果大家有系统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话,还有机会断除烦恼,证得阿拉汉果,甚至还可以证得三明的阿拉汉。是哪三明呢?宿住随念明、有情死生明跟漏尽明,也就是一般所说到的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 在近代的缅甸甚至还出现有六通的阿拉汉,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已经证果了,在他们证果的同时,呈现出很多的神通变化,例如有的人看到他们在天上飞,有的人看到他们从水中出来等等。但是因为经典里面已经说到了现在已经不再是六通阿拉汉了,所以即使他们在证果的同时不用修行,神通自然显现,他们仍然被称为三明阿拉汉。
到了第四千年,还可以证得纯观的阿拉汉,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如果是精进修行的话,还可以断除烦恼,但是不可能证得神通。 到了第五千年,想要断除一切烦恼都很难,只能证得比较低的三个果位,就是初果:入流,二果:一来,三果:不来。 在我们佛陀教法当中,可以证得圣果的时期一共有五千年,正法住世五千年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 到了五千年之后,正法就逐渐地隐没。到了五千年之后,最先灭的是《论藏》,之后是《经藏》,然后是《律藏》。《律藏》又灭去之后,只剩下两部《戒经》,这两部《戒经》灭了之后,那个时候的出家人只是披着袈裟,现出家相,但是他们既不持戒,也不修行,更谈不上证果了。到了最后,佛陀的正法就完全地泯灭了,就是在五千年之后的时期。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讲这些?为什么要强调现在不是末法时期呢?是因为要让大家生起对正法、对禅修的信心。曾经听到有人说过,现在已经是末法时期了,你们不用修戒定慧了,修戒定慧是不可能成就。如果一个人怀疑现在是不是还能够修戒定慧,是不是还能够证得圣道圣果,这是修行五盖中的什么盖?疑盖。也是十四种不善心的什么心所?疑心所。如果我们相信现在已经不可能再修行止观,再依照戒定慧而断除烦恼的话,或者说相信现在已经是不可能证得圣道圣果的时期,如果执取这种观点的话,在上座部佛教认为这个是可以造成法障的邪见。就象有个庸医,误判你已经身罹绝症,他就会使一个人丧失了对生命的信心、对未来的希望。同样的,这样的邪见不知道断送了多少人培养解脱资粮修行,或者说在今生证得圣道圣果的机会。 所以,当我们知道现在还是正法时期,或者说现在正法还仍然住世,我们就应该生起信心,现在还可以修行,还可以断除烦恼,还可以证悟涅盘。大家应该对法要有信心,对禅修、对戒定慧要有充分的信心。而且,从实际的例子上来说,也是还有很多的人,在现在这个时期,乃至就是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他们仍然可以证得禅那,仍然可以证得观智,甚至证得圣道、圣果,甚至还有神通。所以,我们要依法,我们要对法,对佛、法、僧要有信心。 因为三藏还住世,所以佛陀的教法才能住世。那么三藏是哪三藏呢?《律藏》、《经藏》、《论藏》。现在我们简单地谈一谈《律藏》。《律藏》,巴利叫作Vinayapi?aka,是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的规则。 上座部佛教的《律藏》依缅甸的传统就分为五大册。第一册叫做《巴拉基咖》,就是波罗夷。 第二册叫做《巴吉帝亚》,波逸提。 第三册叫做《大品》。 第四册叫做《小品》。 第五册叫做《附随》。 其中的《巴拉基咖》和《巴吉帝亚》这两册,又称为《经分别》,Sutta- vibha?ga。这里讲到的经主要是指《戒经》——《巴帝摩卡》,就是《比库巴帝摩卡》,《比库尼巴帝摩卡》,也就是比丘的波罗提木叉,比丘尼的波罗提木叉,它详细地解释开、遮、持、犯。 那《大品》和《小品》呢?《大品》一共有十篇,《小品》有十二篇,加起来是二十二篇。这里的篇也就是篇章的意思,巴利就叫khandhaka。古代依梵文skandha,翻译成什么?犍度,或者翻译成揵度。 《经分别》,前面两册,注重在“止持”,也就是佛陀规定不能做的。例如,不能挖地,不能损坏植物,不能在非时食,不能够接受金钱,这些是侧重在不能做的。而《大品》和《小品》,是侧重在“作持”,就是应当做的。“止持”就是说了不能做,你做了犯戒;但是“作持”,就是你要去做,不做就犯戒,它们的差别在这里。例如,在《大品》里面有个叫《大篇》的,讲到如果有人要来求出家,你要如何给他出家?出家的程序怎么样?然后受戒的程序又是怎么样?等他受戒了之后,又要怎么样去教导他,然后,当他离开了戒师,又要怎么样去寻找依止师。《诵戒篇》,讲到应该如何诵戒;《安居篇》、《雨安居篇》讲到了在雨季的时候应该如何入雨安居。这些都是僧团运作的规范。第五册叫作《附随》,《附随》也等于现在所说的附录,一共有十九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前面所讲到的戒的内容。《律藏》是一切比库和比库尼都应当认真地学习、仔细地研读,并且确实地遵行的。
三藏的第二藏是《经藏》,《经藏》巴利就叫Suttapi?aka,是世尊以及圣弟子们的言行集。上座部的经藏一共有五部,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 《长部》(D?ghanikàya),这里的长是篇幅的长,是收录篇幅比较长的经典,一共收了三十四部经。 《中部》(Majjhimanikāya):收录经文的篇幅不长不短,是中等,一共收录了一百五十二经。 《相应部》(Saüyuttanikàya),这里的相应是按内容来分门别类,例如讲五蕴的编在一起,讲六处的编在一起,讲十八界的编在一起,讲四圣谛的编在一起,讲缘起的编在一起,讲八圣道的编在一起。它们按内容而编在一起,一共有五十六个相应,收录了七千七百六十二部经。 《增支部》(A?guttaranikàya),这里的增是增添、更善、更上的意思。A?ga,是指“支”,也就是一项一项增上、增加。增支的编辑方法就象法数,凡是佛陀所讲到的一法将编在一起,二法编在一起,三法编在一起。例如讲到二法,就讲到有止、观,所以这是有二法;名与色这是二法。讲到三法,例如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是三法;讲到欲界、**、无**,这是三法。《增支部》就是从一法一直编到十一法,所以有十一集,就是把佛陀所讲的跟法、跟数目有关的经文编在一起,一共收录了九千五百五十七部经。 《小部》(Khuddakanikàya?),这里的小并不是篇幅的小,而是指内容很庞杂,它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录在这里面。比如《法句经》Dhammapada,如果要编在前面的四部的话,不知道要编在哪里,所以就收录在《小部》。《小部》一共有十五部,它们分别是《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经》、《义释》、《无碍解道》、《譬喻》、《佛种姓》、《所行藏》。在缅甸。又再加上了《弥林达问经》、《导论》跟《藏释》,成为十八部。《小部》是经藏五部中份量最大的,凡是不属于前面四部的,都归于《小部》。 我们再看《论藏》,论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ga??)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ga??是指**、聚集、**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别这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 第三是《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第五是《论事》(Kathà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离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离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
第六是《双论》(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对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对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第七是《发趣论》(Pa??hà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为《大论》(Mahà- Pakara?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我们再看看“阿毗达摩”的来源。上座部佛教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音论师说过,“阿毗达摩”并不属于弟子的范围,而是属于佛陀的领域。在解释《法集论》的《殊胜义注》里面提到,佛陀在证悟正自觉之后的第四周,就是第四个星期,坐在菩提树附近的宝屋(Ratana- ghara) 里面省察,省察“阿毗达摩”,现在菩提迦耶附近的宝屋,据说就是当时佛陀坐在里面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这里讲到的宝屋,并不是说里面都是由宝石所做的,而是佛陀当年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世尊在这里就从《法集论》开始思维省察“阿毗达摩”。当他在省思前面六部论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发出光芒,但是当他省察到第七部《发趣论》的时候,身体发出了很明亮、强烈的光芒。这种光芒一共有六种颜色,分别是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以及五种颜色的混合色。因为这证明世尊当时在省察非常深奥的法,所以最能够体现佛陀所拥有一切知智的是《发趣论》。我们现在看到佛陀有些佛像的背光里面所发出的这些颜色,呈现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跟五种颜色的混合色,这就是表明佛陀当时在省思“阿毗达摩”。而我们现在看到佛教的六色教旗,也是根据这个典故而设计的,也就是青、黄、红、白、橙,再加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所以现在我们佛教的教旗六色旗,是这样来的。 同时,上座部佛教也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教导的,佛陀并不是在人间直接向弟子教导,而是在三十三天界,向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以及梵天人所开示的。佛陀在成道之后的第七个雨安居,到了三十三天界,Tàvati§sa。三十三天,古代又翻译成忉利天,就坐在珊瑚树下的黄色石座下面,用相当于人间的三个月时间向诸天开示佛法。当时,最主要的听众是释迦菩萨以前的母亲,她在菩萨出生之后的第七天就去世了,去世之后就投生到兜率天,当她投生到都西答天之后,就不再是个女的了,已经是一个男性的天子了。
当佛陀在天界讲“阿毗达摩”的时候,为了维持色身,佛陀也会到人间的北古卢洲去托钵,当佛陀托了钵之后,就会到无热恼池用餐,用完餐之后就走到旃檀林去做日间的住处,也就是做午休。那个时候,法将沙利子长老(舍利弗长老)就去到那里,履行弟子的义务。然后佛陀就把当天在天界讲的那些法要讲给了沙利子听。他说:沙利子,我今天讲到的就是这么些。佛陀把自己在天界讲的法要交给了拥有四无碍解智的上首弟子,就象一个人站在岸边,用手指着海洋。同样的,世尊只是把法要交给沙利子长老,长老又可以用十种、百种、千种乃至十万种方法来解释佛陀讲到的法要。之后,沙利子长老又把他从佛陀那里所学到的法要,再传授给他的五百位弟子,这样就形成了“阿毗达摩”的传承。 有三种“阿毗达摩”的教法,第一种是详尽法,这是佛陀教导诸天人的方法;第二种是简略法,是佛陀教导沙利子的方法;第三种是中等法,就是沙利子长老教导他弟子的方法。所以说,“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阿毗达摩”,是沙利子长老对佛陀教导的诠释和发挥,我们既不能够把“阿毗达摩”直接说成是佛陀一字不漏的论说,它毕竟还是沙利子尊者对佛陀所讲到法要的解释。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论藏》其实还是指中等法,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阿毗达摩”的论母,称为(Màtikà)。当我们阅读经典的时候,就会发现佛陀在世时,有几种人是专门背诵经典的。专门背诵《律藏》的,叫作vinayadhara,“律藏持者”;专门背诵经典的叫作suttadhara,如果专门背诵长部的,叫作“长部诵者”,专门背诵《中部》的叫作“中部诵者”,专门背诵《相应部》的叫“相应部诵者”,而专门背诵论母的称为“持母者” (Mātikādhara) 。 佛陀在世的时候,“阿毗达摩”主要是以论母的方式流行。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就把论母编在《小部》里面。在《律藏》里就提到了,第一次结集的时候,阿难尊者诵出了五部,其中的《小部》,就是除了四部之外,一切的佛语都编在《小部》。而在《心义灯》里更补充说,当时阿难尊者是在诵完了四部之后,再把论母诵出来,之后再诵出《小部》里的其他经典。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就是阿首咖(阿育王)时代,七部论已经定型了,然后再由Mahinda阿拉汉传到了狮子岛,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就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阿毗达摩藏》。 这就是“阿毗达摩”的来源。我们就可以说,因为“阿毗达摩”里面讨论的是非常精微、非常详细的法,如果说“阿毗达摩”不是佛说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到,为什么独觉佛(辟支佛)不能够说佛法呢?知道吗?独觉佛拥有智慧,可以没有导师而通达四圣谛,通达诸法的真相。但是,由于他不具有一切知智,因此他没有能力把所觉悟的东西很精确地表达出来。为什么弟子可以说法呢?弟子的智慧其实是比不上独觉佛的智慧,但是弟子为什么可以说佛法呢?弟子所说的法其实是佛陀所教导的法,而不是弟子自己觉悟的法,弟子称为被引导者。唯有佛陀才可以既无师自通地通达四圣谛,通达诸法,同时又可以把他所证悟的法,很精准地用词语表达出来,这是佛陀的范畴。同时《经藏》里面的《中部》第一百一十一经Anupadasuttaü《逐一经》是一部很特别的经,我们在其它的经典里面,发现不到,但是这一部经就讲到了,当时沙利子尊者是如何证得阿拉汉果的,经里讲的很详尽。经里说:这部经是佛陀所说的,佛陀描述当年沙利子尊者是修行逐一观法而证得阿拉汉果。佛陀讲到修逐一观法的过程就是,沙利子尊者先进入初禅,从初禅出定之后逐一再观照初禅名法的触、受、想、思、一境性、作意、寻、伺、喜、乐、欲、胜解等等这些,这些都是“阿毗达摩”里的范畴。我们再看看,沙利子尊者是在什么时候加入僧团的?是在佛陀刚刚成道,过完雨安居之后去了王舍城那一年,也就是在佛陀证得正觉的一年之内,这是在佛陀弘法很早期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佛陀在其它经典里直接教导沙利子尊者这么样观法,但是这一部经说到了,所以我们可以证明,还有很多的法其实当时的那些弟子们是共知的,只不过,由于共知,所以在经典结集的时候,就没必要很详细地说出来。如果我们没有“阿毗达摩”知识的话,我们根本看不出这部经典,其实在《义注》里也讲到了,这部经就是止观双运法。止就是先进入禅那,出定之后再逐一地观。这部经叫作《逐一观经》,就是逐一地观禅那的名法。观禅那初禅的心,然后观触、受、想、思、一境性,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都是这么观的。但是这部经也提到了,佛陀没有教导非想非非想处,为什么?因为这并不是弟子的范畴。所以我们在经典里面还是可以看到,有些也是把“阿毗达摩”的一些教法收录到《经藏》,只不过由于在圣典结集的时候,专门把分析法归到《论藏》,而把指导止观禅修或者说讲到更具体的一些事件的时候,就归为《经藏》,而《论藏》纯粹是讨论法义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玛欣德尊者反大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