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美国和日本,美国制造业行业网站是高利润行业

日本的惨淡全景:全产业的衰退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0:31:34&)
9677字(650/8)
( 19:14:09)
( 11:06:27)
( 11:02:30)
15字(26/1)
( 11:05:06)
33字(22/2)
( 19:02:20)
116字(3/0)
( 11:19:26)
36字(23/1)
( 12:25:28)
10字(25/1)
( 12:26:43)
23字(15/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日本制造业出现回归中国迹象|界面新闻 · JMedia界面新闻APP
&玻璃大王&曹德旺投十亿美金在美国建厂,称在美国生产成本更低,利润更高,引发业内热议。中国是否没有了制造优势?在美国宣要积极召唤制造业回归的时候,中国该如何应对?
不过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报告,日本制造业有回归中国市场的迹象。10月11日~11月11日(中国为9月1日~25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对进驻亚洲和大洋洲的日资企业实施了问卷调查。4642家企业作出了回答。
12月21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布了这一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日资企业在中国扩大业务的意愿达到40.1%,比上一年提高2个百分点。JETRO对此表示&虽然无法明确说已经触底,但出现了相应迹象&。中国人工费上涨已告一段落,日本的制造业等似乎出现了&回归中国&的趋势。自2012年发生钓鱼岛事件,2013年以来日资企业对扩大中国业务的意愿曾持续下降。
中国人工费的上涨速度正在放缓,这也是促使日本企业改变态度的因素。2015年度至2016年度中国的加薪率(所有行业平均)为6.1%,在亚太20个国家和地区之中排在第9位。2017年度预计控制在5.7%以下。尤其是在服装等纺织相关行业,重新评价中国的原材料采购成本的低廉、再次扩大在中国生产的趋势已经出现。
不仅如此,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在整个亚洲,工资的增速都在放缓。从年度的加薪率来看,巴基斯坦(10.8%)、缅甸(10.3%)、印度尼西亚(10.1%)和印度(10%)4国显示出2位数增长。而&过去曾一度出现17~19%的增速。相比起来,目前正趋于平稳&。
&让制造业回归美国&导向,加上&玻璃大王&在美国的投资,一度引发了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大讨论。事实上,作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大国,现在中国制造正遭受两头夹击,在低成本制造上受到包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更低成本的冲击,在高端制造方面竞争力又抵不过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到2015年,制造业已经超过金融业,成为中国在美直接投资的最主要的行业。
因此,中国制造向高端的转型更加迫切。随着特朗普的上台,想必美国政府会出台对制造业的利好政策,作为应对,我国政府估计也会制定相关利好政策。对中国家电制造业来说,高端转型并不是什么新课题,在当下国内外的制造业面临重大调整的时候,转型的步伐恐怕更要大一些,快一些。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推荐阅读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美国制造业强在何处
  摘自《》 作者:辛玉军 生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伴随着21世纪以来中国以“制造大国”的身份开始崛起,在人们的印象中美国制造业似乎同步开始“衰败”。美国劳工统计局2012年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以来,美国一共减少了570万个制造业岗位,占全部制造业岗位的33%。减少岗位所占比例甚至比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还要高。
  2012年2月,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和国家科技委员会公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正式将先进制造业提升为国家战略。随之而来的是苹果、卡特彼勒等制造业企业开始把海外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美国总统在2012年宣布投资10亿美元建立15个制造业创新研究所,并将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和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技术为核心,重新树立美国制造业在21世纪的。
  这两幅画面构成了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美国制造业在过去15年中不断衰败,然后近年来在美国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开始复兴。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夸大其词,美国制造业不仅从未“衰败”过,而且正如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所言,“遥遥领先,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一方阵”。按周济的说法,、日本处于第二方阵,英、法、韩、中处于第三方阵。
  1. 美国制造业从未衰败过
  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在2009年底发布的美国制造业白皮书中明确地列出了从1987年开始美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变化曲线。
  美国制造业的小时生产率一直以线性趋势稳步提升,包括公众认为制造业衰败最严重的2000年以后。小时生产率反映了制造业的产能效率,是制造业发达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生产率与成本统计中可以看到,从1987年到2010年,美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翻了一番有余,达到214.8%。同时美国的制造业岗位减少了1/3,但最终的制造业产值仍然增加了45%。
  从美国官方数据来看,美国的制造业并未出现真正的衰退,只是大量低端岗位转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海外地区。美国制造业所减少的岗位处于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中下游,创造价值较低并伴随着大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这种产业内低端岗位的减少与其说是“衰退”,不如说是一定程度的结构优化。另外,保留在美国本土的高端制造业岗位的单位产能一直保持快速增加,使美国制造业在“流失”近1/3的低端制造业岗位后,整体行业生产总值不降反升。
  我们再把美国和G7中的其他制造业大国进行比较,看看美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位置和发展速度:
  G7中的制造业大国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在取1978年的制造业附加值为100的情况下,美国先是在1992年超过了德国,又在1997年超过了日本。就算是在公众普遍认为的美国制造业衰退、中国制造业崛起的2000年以后,美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传统的制造业强国日本和德国。
  所以,从增长速度和产能效率来看,近15年来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并未落后于任何一个主要工业国,相反部分指标还处于领先。让公众认为美国制造业“衰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大量中低端岗位向海外的转移,而且这个转移过程是在美国对制造业价值链的充分掌控基础上主动完成的。
  2. 价值链掌控者
  从制造业自身的价值链看,美国的制造业一方面占据了利润最为丰厚的产业,另一方面占据了另一些产业附加值最高的环节,并把低附加值的环节主动配置到海外。可以说,美国一直在掌控大部分制造业价值链的产业秩序安排,并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组织全球协作。
  在2011年博思咨询公司(Booz & Company)发布的一份制造业分析报告中包含了这样一张美国制造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分析图表,在其中清晰地显示美国在化工、宇航、机械、医疗和半导体方面仍?占据着全球领导者的地位,处于弱势的制造业只是纺织品、服装、家电、家具、计算机设备等领域。
  纺织品、服装和家具是典型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没有强势品牌的支撑下,毛利率是非常低的。而家电、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等高科技制造行业,我其实更愿意把他们称为高科技组装行业,也居于半导体产业的下游,竞争超级激烈并且产业附加值整体较低。以手机行业为例,到2015年苹果一家就赚取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92%的利润,再加上三星,两者利润之和超过了全球手机市场利润的100%。换句话说,所有其他手机企业的整体利润之和是负数,当然这也包括了年产16.3亿部手机的中国手机制造商。
  通过树立对高利润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以及在中低利润制造行业里控制高利润价值链环节,使美国制造业能够获取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制造业利润率。
  3. 持续的创新能力
  持续的创新能力是美国保持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因素。在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之前,智能手机的标准形象是由诺基亚、微软和黑莓共同建立的。在那之前,美国的手机制造企业,如摩托罗拉,只能在中端市场以二流的销售业绩苦苦挣扎。从苹果和谷歌先后发布iOS和Andriod之后,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迅速转变为以美国为中心,美国企业攫取了价值链上利润最丰厚的环节,并按照最符合自己商业利益的方式安排整个产业链的协作方式。
  另一个体现美国持续创新能力的制造行业就是汽车行业。当所有传统车厂都还在按部就班地从汽油动力向混合动力演进,并希望最大化现有的技术与专利投资时,特斯拉就以纯电动车的形象迅速掀起了汽车产业的轩然大波。特斯拉的迅速扩张很快让传统车厂意识到,未来的竞争领域除了汽车本身,还包括充电桩标准制定、充电站网络铺设、电池技术的提升等一系列传统汽车行业没有任何积累和竞争优势的领域。于是整个汽车行业在特斯拉的颠覆式创新逼迫之下向电动车领域加速发展。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的另一个创新又在悄悄展开。
  2012年,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拿到了美国内华达州的正式牌照,可以上路行驶。传统汽车厂又一次面临着推倒重来式的威胁。在最近20年,从ABS、ESP、刹车优先到辅助泊车、驾驶告警等一系列驾驶辅助功能不断被汽车制造企业推向市场,并获取新技术所应有的超额利润。但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让这些驾驶辅助功能统统变成了鸡肋。无人驾驶技术如果有一天能够正式商用,它不仅能够解放司机的双手和时间,还将彻底改变汽车的设计思路、道路的行驶规则和整个汽车服务产业的运营方式。
  在美国的持续创新能力面前,日本和德国等传统汽车制造强国在乘用车领域多年积累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再精妙的汽油发动机设计在电动汽车面前都没有了用武之地。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的汽车产业的秩序和价值链,将会在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这样划时代的创新面前分崩离析,并按照对新技术占有能力的大小重新分配。
  创新往往不是一个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尤其是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创新。美国的特定产业往往会集中到某一个地区便于协作共享资源,如旧硅谷、波士顿的“128公路”高科技园区以及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Research Triangle Park,RTP),这些都被称为“经济群落”(Economic Cluster),也是美国最重要的创新基地。
  三角研究园毗邻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Raleigh)、达勒姆(Durham)和教堂山(Chapel Hill),处在三座城市夹成的三角区域中。其中罗利有北卡罗来纳大学、达勒姆有杜克大学,教堂山有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三角研究园内有超过130家研发设施,超过3.9万名雇员为总共157家组织工作。
  三角研究园是IBM的全球重要运营地点之一,有约1.1万名IBM雇员在三角研究园工作。同时它还是联想集团全球总部所在地,有超过2000名联想雇员在此工作。三角研究园还是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最大的研发中心的所在地,拥有约5500名葛兰素史克雇员。软件业著名的Red Hat(红帽Linux)和SAS(全球领先的统计和数据分析软件公司)的总部也在三角研究园。
  三角研究园的制造业企业有巴斯夫、拜耳、思科、飞思卡尔、国家半导体、爱立信、通用电气、杜邦等一系列全球性企业。在三角研究园内,产业链的上下游、研究机构与生产企业、不同领域的协作伙伴以高度紧密的方式进行协作,把沟通与整合成本降到了最低。园区内某一个企业的创新有可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跟进与提升。
  三角研究园最强大的资产就是这个地区的三所研究型大学。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很少有地方能比得上建立在罗利―达姆勒―教堂山地区的科研人员和设备的聚集密度。
  2014年1月,美国按照《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中确定的新一代“电力电子制造业创新研究所”(The Next Generation Power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Institute)被确定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建立,旨在打造更加智能化、安全可靠、低成本且节能环保的21世纪电力网络。由美能源部牵头并承诺五年出资700万美元,参与者包括近30家企业、大学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等。这些参与者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三角研究园周?。可以想象,在三角研究园,成员企业在地理上的邻近,为它们之间分享知识、紧密协作、共同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4. 制高点
  对于现代制造业来说,信息技术远远不是20世纪末期所代表的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与MRPII(制造资源计划)那么简单,而是深深嵌入到了制造业从设计、生产、装配到服务的各个环节。
  在产品设计方面,可视化和仿真软件可以加速和优化制造商在产品设计、测试和优化的各个环节。飞机无须大规模风洞试验就能进行风阻系数优化,关键零部件可以在模拟软件帮助下进行使用寿命测算。在生产计划方面,企业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综合成本、交货速度、生产率、设备利用率、能耗和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制定生产计划,并整合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让整个产业链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在服务方面,移动设备、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让以前以故障驱动为主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感知、提前预测以降低故障宕机成本的高效服务模式。
  在制造业信息化方面,美国一直走在全球的前列。在几十年前,制造业资源管理最为核心的MRPII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理念就是美国企业提出的,目前全球最好的ERP软件也是美国及德国开发的。20年前,波音公司就已经完成全球第一架全电脑设计的大型客机波音777。到最近十年,影响制造业最大的信息化技术莫过于供应链协同了,它让世界各个国家彻底成为了制造业产业链上的不同生产环节。而美国正是在全面掌控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制造业的全球化分布和与此相对应的价值链分配。以苹果手机为例,美国负责品牌打造和产品整体设计研发,获得最大的利润份额,并掌握整个价值链分配的话语权;日本、提供关键芯片和组件,获得次一级利润;中国台湾负责制造工艺的研发和生产线的组织,获得再次一级利润;中国大陆负责供应链配套、熟练装配工人和场地的提供,获得最低的利润。
  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领域,如大数据、云技术、虚拟现实与可穿戴技术、3D打印,还是在美国最先发明与创立。目前大数据的事实标准Hadoop是由美国制定的,全球最大的十家SaaS供应商都是美国公司,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在信息技术的领先还会让美国的制造业继续保持优势。
  5. 廉价能源优势
  最近几年能源领域发生的技术革命,让美国的制造业获得了另一个竞争优势:大量的廉价能源供应。自从页岩气和相应的水力裂压技术迅速产业化之后,整个工业体系发现,它们重新获得了大量且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以前深藏在地下页岩中的能源被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水力压裂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美国钢铁、铝、造纸和石油化工等能源密集型产业所需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核算,美国的工业用电价格现在要比其他出口大国低30%~50%。
  2014年8月,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制造业成本竞争指数(Global Manufacturing Cost-Competitiveness Index)分析报告指出,美国的制造业成本指数在全球最大的25个出口经济体中排在较低的位置,大部分原因是低廉的能源价格。综合各方面制造业成本因素分析,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只比美国低6% 左右,尽管美国的制造业人力成本仍然是中国的3倍以上。
  在这份报告中还分析到,未来全球的主要工业国中只有美国和的成本结构会逐渐向好。较低的薪资增长率、持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稳定的货币汇率和显著的能耗优势使美国和墨西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明星。除中国和韩国外,其他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商品出口国的平均制造业成本均超出美国成本的10%~15%。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会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型升级。在特斯拉的工厂里,近200个机器人完成了传统汽车制造厂内大部分需要手工完成的工作,这一方面是成熟的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拜电动汽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汽车结构复杂度大大降低所赐。低廉的能源价格对于这些科技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吸引力,将远远大于低廉的人力成本。
  综上所述,美国的制造业优势在最近15年并未因为制造业岗位的减少而大幅降低。尽管是这样,面对以与信息产业驱动带来的新一代制造业产业升级浪潮,美国政府通过主动引导,进一步强化本国的制造业竞争优势。从2010年制造业振兴方案,到2012年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美国已经抢先开始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通过政策导向引导社会与企业的研发资源,抢占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制造业远远不是生产制造一个环节,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品牌、市场等一系列的环节都是组成制造业价值链的重要环节。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低廉的制造成本,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原材料成本甚至污染治理成本等。美国重新将制造业定位为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的决策,希望将制造工厂从中国重新迁移到美国,但这也势必会带来制造环节的成本上升。
  考虑到美国的高福利、工会组织以及其他成本结构,美国仍然很难将劳动密集型制造环节,尤其是比较?端的制造业迁回本土,以解决本土的失业率和整个经济复苏的问题。这绝对不是政府出台一些鼓励的措施甚至直接投资就能够挽回的。未来制造业在美国还是只能保持高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度的非制造环节,大规模的制造环节回流要等待工业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对制造本身完成重大创新后才会发生。
(责任编辑:孔令孜 HB001)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美国制造业强在何处》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曾经辉煌的日本电子产业,到底为何衰落?
曾经辉煌的日本电子产业,到底为何衰落?
继去年日本“液晶之父”夏普被台湾鸿海集团收购后,近日,东芝爆出巨亏49亿美元,公司首次公开表示业务或难以为继。回溯1995年,当时世界500强榜单上有149家日本企业,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该榜单,日立跌到了78位,其他前述公司都跌到了100位以外。曾经辉煌的日本电子产业,到底为何衰落?还保有哪些独特优势?出路又会怎样?多数受困的日本电子巨头选择“去家电化”来进行业务重组,转而大力发展B2B业务。“更多的日企将业务转向高利润、高增长的上游以及社会公用型业务,无疑是止血或者复兴最有效的选择。”继去年日本“液晶之父”夏普被台湾鸿海集团收购后,近日,东芝爆出巨亏49亿美元,公司首次公开表示业务或难以为继。回溯1995年,当时世界500强榜单上,有149家日本企业,更有多家日本电子企业进入前50,日立位列13,松下位列17,东芝位列36,索尼位列43,NEC位列48。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该榜单,日立跌到了78位,其他前述公司都跌到了100位以外。曾经辉煌的日本电子产业,到底为何衰落?出路又会怎样?财报连年亏损松下2012财年亏损7000亿日元,2013财年接着又亏损7000亿日元。索尼在2008财年至2015财年这8个财年当中,仅有2012财年和2015财年实现盈利。在被富士康收购之前,夏普连续2个财年亏损。据东芝在近期公布的2016财年预测来看,该公司预计将连续3个财年亏损。就全球液晶电视市场来看,日系制造商的份额也连年下降。据面板研究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从2008年到2016年,索尼的液晶电视全球份额从13.7%下降到了5.6%;东芝2008年的份额为6.4%,到2015年被挤出了主要排名;2008年夏普还占有9%的份额,到2014年也被挤出了主要排名。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全球电脑和手机等市场中,日本品牌的份额不断萎缩。以家电为例,“二战后,由于美国的大力扶持加上日本活跃的工业氛围,日本制造业迅速崛起。在白色家电产业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洋、松下、东芝。在上世纪90年代,这些家电产品陆续进入中国,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群体。多年来,随着消费门槛降低,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日企在中国获得了丰厚的效益。”奥维云网白电副总郭梅德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最近十年,日本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日益少见,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品牌的迅速崛起。错失数字革命机遇有分析指出,日企擅长硬件制造,软件技术则处于弱势,这也导致许多日本巨头在全球数字革命中陷入逆境。日立CEO中西宏明曾对媒体表示:“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一切,在电视行业只要一片芯片就可以生产一台高质量的电视。这就意味着来自韩国和中国的新公司拥有了优势。”“日企擅长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精益求精,以及在流程管理方面的严密规则。在当下,消费电子制造门槛的降低以及过剩的成熟产能,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冲击,日企的优势正在减弱,一些方面还略有冗余。因此,日企在全球范围内,无论家电还是消费电子都在下滑。”奥维云网副总裁、黑电事业部总经理董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看起来,面对数字化革命,相较日本企业,韩国和台湾公司进行了更主动积极的应对。日本本土在智能手机和4G网络应用方面,和韩国等市场相比都稍显落后,这或许导致了这些以本土为导向的日本巨头错失了数字革命所带来的机遇。截至2016年底,日本的LTE(一种4G网络)采用率约为60%,韩国的水平超过了70%。” 彭博行业研究亚太区科技、电信及互联网行业分析师赖雅婷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表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以三星和LG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利用了韩元对日元贬值的窗口时间,从日本竞争对手那里争到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即使汇率早已正常化了,许多日企仍然被诸多问题所困扰着,主要是因为多年投资不足使得运营效率低于同业水平。消费电子业务对日本巨头们的利润贡献不断下降,这就促使这些企业开始大型的业务重组。”赖雅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被迫转型:纷纷“去家电化”由此,日本家电巨头近几年纷纷剥离昔日风光无限的消费电子业务,寻求转型。2011年,海尔收购了日本三洋的白电业务。2012年,日立宣布退出有着56年历史的电视制造业务,改为委托代工。2013年,东芝和松下宣布关闭在中国的电视工厂。2014年,索尼砍掉核心VAIO业务,全面退出电脑市场。2015年,东芝把印尼的电视和洗衣机工厂出售给了创维,松下全面退出在中国的电视生产。2016年,富士康收购夏普多数股份,NEC把电脑合资公司中的大部分股份出售给联想,东芝将白电业务出售给美的,松下公司决定完全退出电视液晶面板生产业务。多数受困的日本电子巨头选择“去家电化”来进行业务重组,转而大力发展B2B业务。“更多的日企将业务转向高利润、高增长的上游以及社会公用型业务,无疑是止血或者复兴最有效的选择。”说。日立的转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中西宏明2010年接手日立成为CEO时,面对巨额亏损,他决定进行重组:关闭或出售了一部分亏损的业务,其中大部分为消费电子,转而将重心回归到重工业制造,比如核电站和高铁等。中西宏明当时认为消费电子行业发生了结构性改变,日立没有办法适应环境,那就退回到日立仍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上,而且发展中国家对基建仍有大量的需求。据日立官网显示,目前该公司21%的收入来自社会产业系统(公共、城市、交通),信息通信系统业务的收入占19%,高性能材料的收入占14%,物流货运相关业务的收入占到了11%,另外还经营着建筑机械、电子装置系统和汽车系统等业务。虽然日立仍保留了数字媒体家电业务,不过其收入贡献仅为6%,在所有业务中排倒数第二。本文转自《先进制造网》,仅供参考学习!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掌工知立场。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品的作者尽快。
|&专栏精选
|&热门文章
400-930-1666
友情链接丨
网站地图丨
版权所有 :深圳市富金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 & 备号287被浏览36,970分享邀请回答95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question/27331172/answer/?utm_campaign=official_account&utm_source=weibo&utm_medium=zhihu&utm_content=answer64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制造业回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