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红色警戒苏联女的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

什么原因又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_中华文本库
总的说来 ,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讲话文稿中 ,深刻着重提醒大家以苏联的经验为鉴 ,...( 也建议大家承认 )处于社会主义初期的新中国要积极借鉴 、学习外国的发展经验 ...
问题》1957年2月(P79) 1、如何借鉴苏联经验:《论十大关系》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 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坚持了既 反保守又反冒进...
1955年底,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 索适合中国情况的...而要坚持社会主义 道路最重要的是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关键主要在...
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成为当时我 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总结了中国的 经验, 提出了...
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的苏联模式.新中国的建立,正是学习和借鉴了苏联模式...重工业又 以军事工业为中心.为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
相关材料 1:探索的成果: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
以苏为鉴的经验教训 《论十大关系 》 以苏为鉴是...机动权也没有 ; 在民族 问题上, 指出苏联俄罗斯...观不平等的基础上 , 是很难做到冷静地借鉴的 。 ...
以苏联为鉴走好中国道路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苏联 的衰退直 至最终 解体 ,其 多方面弊 端也...并 阻碍着社 会 主义 国家建设 经验 不足有关 ,...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并...但是, 苏联模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也逐渐暴露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
把大家智慧都集中起 来,并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十个...这些关系上没有犯大的错误, 但根据苏联的经验和我们的情况, 今后 也应该适当...高德步:历史主义与中国经济学的当代建构&(3)
日13:35&&&
E-mail推荐:
  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取得主导地位,西方经济学被作为资产阶级经济理论而被废弃。年,中国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的经济学任务也发生了根本转向,即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一条快速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中国十分重视苏联的经验。但很快毛泽东就发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强调在学习苏联和别国经验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1956年4月,毛泽东指出:要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走过了一段弯路,吃了大亏以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17](p23-24)1955年底,他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并开始组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以苏联为鉴,总结中国经验,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毛泽东还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日,党的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指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没有隔着也不允许隔着万里长城;我们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发展的阶段论者,我们认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反映事物的质的变化,不应当把这些不同质的阶段互相混淆起来。&[18](p607)1959年以后,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失误的基础上,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谈到:“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19](p116)  但是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深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形成难以摆脱的“苏联范式”;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遭到一轮又一轮的批判,其影响日益减弱几乎绝迹。这种情况到改革开放后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方面苏联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解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进入国际市场需要熟知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市场惯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学界大量引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经济学者尝试用西方经济学术语来阐释中国新的经济现象和变革趋势,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用的指导。然而,中国“问题意识”和中国“国情意识”始终主导着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在此期间,中国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思想和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效的经济政策,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论和政策、价格改革和价格双轨制的理论和政策、产权制度变革和社会主义股份制的理论和政策、对外开放以及国际大循环的理论和政策等。这些理论和政策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到上世纪末,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国的经济学出现分化趋势。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大学经济学教育的主流科目,中国经济学家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理论工具,而其他流派的理论思想逐渐淡出,所以,西方主流经济学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经验得到世界普遍关注,而对于“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来说,西方主流经济学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阐释。这样,在中国的经济学界,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呼声日渐高涨。  从中国的经济学发展历史来看,对于建立中国经济学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量。一方面,尽管经济学是作为“舶来品”被引进的,但是在各历史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学始终都是在“问题意识”和“国情意识”的中国指向下发展,非历史、非民族、非国别的“纯粹经济学”在中国并没有真正成为主流。但另一方面,毋庸讳言的是,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学“西化”倾向日趋严重,在经过艰难挣扎终于摆脱“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范式”后,却又欢天喜地的落入“西方主流经济学教科书范式”。但事实上,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不仅完全脱离中国的现实经济,而且有悖于中国的民族和国家利益。所以,当代中国经济学建构问题的提出,首先源于中国经济学界“自我”意识的增强。也就是说,他们很多人已经充分意识到,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界的“殖民主义”倾向和中国经济学界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消费主义”倾向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其次,从实践层面上看,中国经济学界也已认识到,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等同于世界的发展模式和中国的发展模式。事实上在整个经济发展史上,找不到一个不同的群体和地区曾经经历了相似的、平衡的、分布均匀的增长这样的特例。&[20](p132)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形成的“中国道路”,也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能解释的。再次,中国经济学界还进一步认识到,西方的经济利益也并不能等同于世界的经济利益和中国的经济利益。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也加剧了中国与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冲突。这也要求中国经济学掌握自己的话语权。所以,所谓的“中国经济学”建设问题之所以提出,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发展独特道路的成功对经济理论发展提出新的需求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经济学界自觉、自信、自强意识不断增强的必然结果。所以,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经济学,成为经济学家当下所面临的极其迫切的历史任务。&&&&
(责任编辑:秦华)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24小时咨询电话
400-883-2220
当前位置: >
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模拟题及答案
跨考教育(粉丝18.7万)
考研免费问
择校择专业怎么一次性确定目标?必备的参考书目是什么?院校的报录比、分数线怎么查?全程复习规划怎么去定?名校考研的难易怎么知道?
考研咨询主场会
  一、单选题
  1. 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云  D.邓小平
  2. 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4.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最早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A.陈云  B.邓子恢  C.刘少奇  D.邓小平
  5.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大资产阶级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出自
  A.《不要四面出击》  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10.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4.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
  A.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
  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
  D.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的
  6.上个世纪60年代,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
  A.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7.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B.社会主义存在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
  D.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得到解决
  8.下列关于党在五六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说法中正确的
  A.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C.我国当前人口多,底子薄,要建成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至少需要五十年至一百年的时间
  D.社会主义在中国将很快建成,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实现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属于敌我矛盾的范畴。
  四、分析题
  1.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指导意义。
  2.下列是摘自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材料:
  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如果我们处理不当,那么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结合所学的知识,分别指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的范围、敌人的范围。
  (2)分析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包括的范围。
  (3)结合材料1、2与3,指出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论述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著作中提出的新理论及其意义。
                   答案、解析与内容链接
  一、单选题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在全国范围内,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高潮,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此期间,苏联在经济建设中逐渐暴露出来一些缺点和错误,引起了中共中央的特别注意。怎样以苏联的教训为鉴戒,避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成为当时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这个问题。因此A为正确选项。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论十大关系》中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7页知识点一、3.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解析]1950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总结了中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A、C、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共八大重要意义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7页知识点一、2.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解析]~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作了正确的分析;二,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基本建设的方针;三,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四,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条,即A项,因此A为本题正确答案。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析]关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邓子恢是最早支持和提倡的中央领导人,他提出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大的集中,小的分散”,在生产资料处理方面可以实行“主要公有,次要私有”。此外,刘少奇、陈云、邓小平对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的做法都表示了肯定和支持。
  [考点点拨]对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这一观点的来源。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析]这是周恩来在1956年知识分子会议上提出的观点。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0页知识点三、2.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解析]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选项ABC均为长远目标的一些具体表现内容,D才是长远目标。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重要文章的把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
  [解析]从1956年起,我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其中一篇非常重要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并认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敌我矛盾即阶级斗争的同时,并提出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敌我矛盾已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题干引文在有些辅导书中并未引出,但考生应该根据其基本思想判断其出处。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0页知识点三、2.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解析]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并且在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目标,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这一任务任重而道远,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奋斗的动力与源泉。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内容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
  [解析]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冲突和阶级斗争,那种矛盾是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的,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解决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这就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依此分析得C项为正确答案。A、B、D项应排除。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7页知识点一、2.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解析]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刘少奇在代表中共中央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D项应为正确答案。而A项所说的矛盾是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项和C项所说矛盾是1953年到1956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A、B、C三项不是正确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考点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析]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这篇报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科学阐述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和重大政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了贡献。1951年毛泽东又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这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的重大成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D两项。
  2.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1956年的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作了探索,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政策思想。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邓子恢提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思想。因此本题所有备选项均应入选。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就表现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明确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因此C、D项为正确答案;而A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和B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因此A、B项应排除。
  4. 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针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9页知识点二、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解析]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即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必要条件,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重大命题,而且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这主要是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因此,备选项A、B、C、D符合题干要求,为正确答案。
  5.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9页知识点三、1.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解析]毛泽东指出,我们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根据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选项ABCD都是我国当时的实际国情。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0页知识点三、3.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解析]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目标,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A、B是正确的表述,C、D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后所作的粗略的划分。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解析]矛盾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否定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就是否定辩证法。但是社会主义的矛盾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矛盾已经不是对抗性的,因此A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9页知识点三、1.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解析]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是经过大跃进的挫折后,党的领导人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的结果。ABC都是正确的说法,D是大跃进时期的典型的思维方式,因而不选。
  三、辨析题
  1.[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答案要点](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当然,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人民内部的矛盾突出起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在这个时候,正确地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2.[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必然不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在中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2)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不同。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采取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就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3)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把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四、分析题
  1.[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及对其现实意义的分析。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167页知识点一、3.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第168页知识点二、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
  [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应该处理的矛盾,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其主要内容是:①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依据这一方针,党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辉煌成就。今天,党继续贯彻这一方针,建立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从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揭示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十种关系。十种关系涉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对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其现实意义在于:①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根据这一学说的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加以解决,这就要通过社会主义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出发点、方针、政策,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答案要点](1)抗战时期,敌人是指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人民是指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解放战争时期,敌人是指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人民是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敌人是指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人民是指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2)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农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
  (3)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区别是相对的,也可以发生对抗的现象,尽管这只是局部和暂时的现象,但也是不可忽略的。
  3.[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经典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答案要点]在这一著作中,毛泽东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新学说。
  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两类矛盾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应不同,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
  指出正确处理人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这一理论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加了新内容,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
手机做题 随时随地 知识点练习 真题演练
随时随地考研
考研从未如此简单
跨考手机网,考研资讯、考研资料这里都有,精彩在手中
腾讯微信:kkkaoyan
400-883-2220
周一至周日 8:00-18: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色警戒苏联女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