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梦见死去的西方应该怎么开世

西方人为何不爱喝热水 开水和凉水差别在哪?
来源:健康时报网
去过西方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找遍很多地方都没有热水喝,这让我们从小习惯喝热水的国人,尤其是女性比较头疼。这西方人怎么就不喝热水呢?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既有历史原因,又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
西方人为何不爱喝热水
身体需要&灭火&
西方饮食主要以牛羊肉为主,加上培根、奶酪、黄油,每天还要喝牛奶,产生的热量很大。所以西方人每天摄入的肉食量、蛋白质量和热量,都比咱中国的饮食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表示,从中医角度讲,这样的吃法会导致&上火&。火旺,则阳盛;阳过盛,则需阴水来平衡,而冰水,则是阴性较强的水了,可很快使身体恢复平衡。简单地说,老外喜欢喝凉水,也是因为平时吃得比较油腻,身体需要&灭火&。同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吃完很多辛辣刺激的东西,就想来一杯凉水会感觉很爽。
重视水质发展直饮水
父母常教育我们说喝生水容易拉肚子,可是西方人一直都是喝生水,为何他们没事儿呢?这里就涉及到水质问题,他们喝冰水最基础的一个前提是直饮水的出现,而中国至今为止仍然没有发展出健全的城市直饮水系统。
在这方面,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重视的,历史上,水源的污染,疫病的流行,曾让他们付出过血的代价。在中世纪的欧洲,所谓护城河其实就是环形粪坑,掉到护城河里很可能不是被淹死,而是被熏死的。随后,工业革命加剧了城市人口的聚集,同时航海贸易的繁荣也将()等由于水源引发的疾病,从印度河传入整个欧洲,这导致了欧洲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流行,死亡人数众多,教训非常深刻。
于是,西方高度重视水源问题,直到今天,西方的水质标准都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反观我们中华文明,从很早开始就有烧水习惯,我们早前更健康,但现在的供水系统水质确实落后于西方。
先民没发明出煮水器具
也许有人会继续追问,为什么西方人当时不把水烧开,要喝那种不干净的生水。其实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有位从事30多年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陈明远曾讲述了这个原委。在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以来,中西方都广泛使用陶器,但仍有差异。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都是用来盛装物品的,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也就是说,煮水炊器,是华夏祖先在陶器时期的独特发明。
所以说,在西方一直就没有烧开水的习惯,这也促成了他们从小就一直喝冷水的习惯。而中国人一直都有烧开水的习惯,而且古时以来就有&不喝生水&的说法,历史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今天东西方饮水习惯的差异。
冷热皆可,平衡是关键
中国自古就有温水养生的说法,朱欣佚表示这和咱们国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系。在中国人饮食中,淀粉类吃得多一点,体质相对偏寒,所以更愿意喝热水。饮食习惯可能对体质起到潜移默化的纠正。热性食物吃得多的时候,就喜欢喝点凉水;凉性食物吃得多的时候,就喜欢喝点热水,这样相对中和一下。
对大多数人来说,喝热水还是冷水,都是从小生活习惯所造成的。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大多数人是能够接受凉水和热水的,老外也不是一点热水都不喝,咖啡和茶也都是热的。人是恒温的动物,太凉或太热的水都不太好,会引起身体诸多反应。根据中医的说法,平衡是关键,热水或温水对于平衡寒湿不可或缺。
扫一扫关注健康在合肥
原标题:西方人为何不爱喝热水
编辑:葛荣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健康时报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万家健康频道微信
微信号:jkzhf520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圣诞季已经来临,
这个季节的大红人无疑是圣诞老公公...
小时候觉得妈妈就是最厉害的厨师
长大后觉得做菜也是...
国购广场“美食狂欢宴”大胃王比赛来啦!
身为吃货的 ...
备受关注的2018年国考笔试将于本周末拉开序幕,昨日,安徽省人事考试网发布...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梁兴安:勤奋的家长更容易带出懒孩子|国际学校|国际班|上海领科教育集团_新浪教育_新浪网
梁兴安:勤奋的家长更容易带出懒孩子
  在4月24日上午举行的新浪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上海站上,近40所优质公办学校国际部及国际学校“接待”了全国超过2000名家长、学生的现场咨询,国际教育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从学校课程提供到国际教育走向,从留学国家选择到学生升学规划,新浪教育特别安排的6大主题讲座更是为现场观众提供了启发式思考,其中,上海领科教育集团校长梁兴安先生发表了演讲《走全人教育之路,开世界名校之门》。
上海领科教育集团校长梁兴安
  孩子教育选择权究竟在谁手里?
  现在的国际教育有一个奇特的问题,家长越勤奋,学生越不勤奋。因为孩子选学校听家长的,到了学校反正是家长选的,我学得好学得不好就是这么回事了。,读国内还是国际课程也是家长选的。然后学生已经形成了依赖性,不够去主动研究,解决问题。
  中国学生进入世界名校后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就算他们进到牛津、剑桥,绝大多数也都是在中下的。比如考试后牛津大学会把学生的成绩单贴出来,名单当中靠最下面那一批都是中国学生,他们有很大的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他们也很孤独。
  尽管人们常说领科教育上海校区是中国牛津、剑桥的训练营,我们送了75个孩子去牛津、剑桥。但事实证明,我们的方法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开始更多地思考我们的办学方向,我希望我们的教学思想是培养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强健体魄的人才。这意味着必须有科学探索精神,必须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有批判性思维。
  以下附演讲实录:
  主持人:很多家长发现名校越来越难申请,考试的高分并不能作为升学的法宝,那什么才是关键呢?让我们有请上海领科教育集团校长梁兴安先生为大家做演讲,主题是“走全人教育之路,开世界名校之门”。
  梁兴安:我早上看到大家坐在这里已经超过2个小时了,非常累,所以我临时决定改变我准备的内容,前面我讲一部分,最后留下更多的时间请家长提问。新浪在全国各地主办这样的展会很多次了,他们共同的感觉是,中国的家长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家长,也是最困惑的家长。我们太困惑了,我们觉得要让孩子琴棋书画都会,要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我们还希望孩子能够进世界名校,我们又希望孩子无论是小升初还是初升高还是大学考试,都能得到很高的分数。但是大家想一想,这真正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吗?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家长越努力,孩子越不努力。家长为了选功课、学校到处拜访,搜集信息,上网学习,那种求学的精神我看一个学位都可以读下来了。但是我们的孩子选学校听家长的,到了学校反正是家长选的,学得好学得不好就是这么回事了。课程也是家长选的,读国内还是国际课程也是家长选的。然后他们形成了依赖性,他们不够主动。我们真的该思考了,我们要思考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作为办学者,国际上几大通用课程,国内的教育体系大家太了解了,这个课程选择是很重要,但是有那么重要吗?它能决定孩子的成功吗?。
  平时很多家长和我们沟通当中,会陷入很多的具体性问题,说英语怎么学,找不到人补习,但是更高层面的问题,我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家长想清楚了。我们真的想清楚了吗?很多家长说希望他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希望他是一个成功的人,这都是很大的概念,该怎么和我们后面的教育相连?中国的现实,不仅让你们家长困惑,我们办学方也是特别焦虑,我们为家长而焦虑,为我们孩子而焦虑。我给大家描述一些现象,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我们的教育。
  从钱学森之问谈教育的自我反思
  大家知道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知道的请举手?钱学森先生是中国的科技大家,温家宝去看他,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中国做了这么多年教育改革,我们开始高考以后一年能培养几百万的大学生,但在世界科技面前并没有出很多创新的成果,没有出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为什么中国的土壤上培养不出非常杰出的人才或者世界级的人才?这也是我们教育界的疑问,我们看到的数据,从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留学生是1979年送出去的,到现在出国留学生的数量已经超过200万人,但是他们在世界学术和各个领域的地位如何,当然不乏杰出者,但是比例和数量都是不够的。
  我们还看到我们现在家长们开始留洋风,把孩子送出去,出国留学的年龄层从高中出国现在已经到初中和小学出国了,去年人数已经突破50万,前些年中国出国留学数量每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最低的年份8%,其他都超过10%。但是我们这些孩子在海外的表现怎么样呢?大家从网上看到了,我们孩子在世界名校当中的辍学率或者读不下去的很多,最终毕不了业或者延迟毕业的学生有四分之一。我们看到的是在美国洛杉矶出现问题的华人孩子都是富二代,在那里严重犯法,虐待孩子,现在被送入监狱,判监禁。我们还看到一个博士生在国外把导师杀掉了,出了很多这样的事情。所以家长们又开始焦虑了,把孩子送到国外,现在路径很多,但是出国后家长就买了保险了吗?
  其实低龄学生在一个新的环境当中,又是处于青春期、逆反期,送出去之后就像风筝飞到天上,真的不知道他飞到哪里去了。这不是我危言耸听,领科教育集团一年送700-800个学生出国,每年都会邀请一些学生和我谈,我问的问题是你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读书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们想干什么?我也会问如果你重新选择,你们会怎么要求学校开课或者怎么改善你的学习?这是我的自我反思。
  中国孩子在海外就算他们进到牛津、剑桥,绝大多数都是在中下的。我很吃惊的是我们在牛津大学参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有一个名单,这个名单是类似考试成绩的公告,牛津大学会把数学成绩单子贴出来,名单当中靠最下面那一批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你一看就知道,都是中国的姓,相当一批是不合格的。也就是说我们中国的孩子即使出国,他们在国外并不是那么优秀,他们有很大的生活压力,他们孤独,不管到美国还是法国去看,周末那些餐厅,尤其中餐厅,看到的都是唧唧喳喳一批中国孩子聚在一起吃喝,这就是我们中国教育的现状。
  互联网时代下人才的标准
  到底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蔡元培,民国的第一任教育总长。他说决定孩子一生的并不是学习成绩,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是他的人格修养。陈丹青也说,他比较了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区别,差距就在于中国的孩子缺乏个性、自由、想象力、勇气和好奇心。但是陈丹青还有一个观点,中国的学校是把孩子搞不成功的第一杀手,中国的家长是把孩子搞成不成功的第二杀手,因为他们总是用一些应试、起跑线的概念,用一个特别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做的都是为了孩子们好。大家想想,我们做的东西真的对孩子好吗?这就是我说的为什么家长越用功孩子越不用功呢?在学校特别优秀的孩子是独立性很强的,特别优秀的孩子是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的。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八成和他依赖性很强、学习不自主、自我管理弱、学习没有动力、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相关,这是我的观察。
  还有在更高层面上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是在工业时代形成的模式到现在,我们过去的教育是为工业化准备的,但是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教育应该为未来而教,但是我们教育系统教的东西、方式仍然是很传统的,是工业时代的标准化的东西。特别是高考,都照着标准答案,看你的熟练度,你看看是不是工业化生产?学生是一个标准的产品,像一块砖一样流水线这样就出来了,这就是教育。
  未来的时代呢?我们真的要开始思考,我们教育要改革,我们的家长理念要更新,回到教育的原点,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教育的首要,家长们在选择学校和课程前要思考的问题。家长问我的问题是,我的孩子要不要参加托福学习班,我这个孩子要不要找一个老师再补补数学,这是很低层面了。思考的高度决定了你们的选择,选择的路径当然也决定了你走的路。我们要回到教育的根本,以人为出发点。
  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
  回到教学来讲,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几个观点。第一,我最近读陶行知老先生的文章,他是民国时期中国的教育家,他讲的东西我们现在老师都做到了吗?他说什么叫教学,三点:第一,教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教书,教书的概念不对,不是把书贩卖给学生。教书是教活生生的人。第二,教的方式要根据学生学的方式。孩子不同的个性在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大脑发育、思维能力成长,你要根据孩子学的能力程度、反应、状态去决定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决定了教学教的过程。第三,教学相长,任何老师都不能把一个教材每次都照本宣科,真正好的老师是所有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重新研判孩子接受程度、理解能力和重新探讨学方式的过程。这是1919年陶行知老师说的,这三点我们学校、老师做到了吗?真的是没有做到。
  我就结合我们学校要反思这个问题,要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基本上沿着这个思路设计领科教育集团下属的学校和改革我们的学校。尽管人家常常说领科教育上海校区是中国牛津、剑桥的训练营,我们送了75个去牛津、剑桥,又怎么样呢?我更多地思考我们的办学方向,我希望我们的教学思想是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强健体魄的人才,意味着科学探索精神,必须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有批判性思维。人文素养是一种高尚的爱好、人格修养。强健体魄,中国孩子在西方大学体育俱乐部都是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跑,本身我们人种就有差异,体质有差异。,在那里中国孩子很少参加篮球比赛。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中学阶段已经严重地忽略了孩子身体的重要性,体育不仅是给他一个技能,体育也是一种体育精神,包含了拼搏、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包括遇到措施失败时候自己心理迅速地恢复,这种能力是其他学科很难带来的。但是我们所有高中的学校,把体育课放在什么位置?大部分学校到高考体育课都不上了,我们学校过去也是这样的,但我们现在全部恢复体育课,全部恢复运动会。
  ,《让天赋发光》,这本书马上要在国内出版了。他提出来一个学校要怎么办?第一,创造让学生愿意学习的环境。第二,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学习。第三,校长要创造一个教师克尽职守的环境。第四,政策制定者要为校长提供一个尽心尽责的环境。比如我是公司的负责人,校长跟我汇报,我要创造一个让他们进步的环境。
  家长提问时间
  提问: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招收什么样的学生?
  梁: 我们招收初三,高一,高二(少量)的优秀学生。 我们目前教授A Level课程,但之后也会开设IB 课程。
  提问:我想问一下学费。
  梁兴安:132000一年,不包括住宿费。
  提问:我是刚开始关注国际教育的,我小孩现在已经上小学了,我看了之后大部分都是讲怎么申请国外高校,和想象当中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想问一下小学怎么选择国际学校比较好?
  梁兴安:因为中国《教育法》规定,一年级到初三毕业,国内所有的学校大同小异,千人一面。你选择国际学校确实比较难,因为大部分国际学校特别是招中国人的国际学校面临两个难点。第一,毕竟《教育法》放在那里。第二,双本教学。你现在小学没有太多的选择。
  提问:我的小孩读初二,对国际学校我有一些困惑,IB和AP课程的不同,选择AP国际课程好还是IB国际课程好?
  梁兴安:世界三大课程体系,三条通道,每个课程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孩子适合不适合。IB要求孩子宽度,不要太偏科,如果偏科就会有比较大的影响。AP是个考试,到最后阶段选择几门课。A—Level是整个完整的体系,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选课。
  提问:我孩子现在读IB,我担心我的孩子未来读不下去,如果转到A—Level可以吗?
  梁兴安:总的来讲我觉得切换是可以的,但是代价很大,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时间都会耽误。另外很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不管学习A—Level还是IB。在国际课程学校的老师不会像公立学校的老师那样天天盯着你,他更多地是引导你。最大的问题是培养他的自我学习能力,自己愿意学习,那就什么课程都会成功。
  1元抢购由时代天使提供的隐形矫正大礼包,。
  本文为新浪教育国际学校栏目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随着国际学校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学生升学拥有更多选择机会,另一方面繁杂的信息也使家 长陷入了择校困境。为此,“新浪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北京站将于5月 14日在北京饭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京沪两地近百余所国际学校将参展。欲知更多信息,详见:免费咨询拨打。
  此外,新浪教育发布国际学校行业首个APP,搜校、对比、报名。。。一键搞定,点击《》下载国际学校家长掌上择校神器。
  快速报名择校巡展入口:
  活动报名: & &&
  更多信息请访问:&
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公众号,优先参与线上线下家长活动。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34973人已测试
65993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查看: 11133|回复: 48
六祖慧能大师关于西方极乐世界的开示的个人想法请师兄们指教。
在线时间155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诸位师兄,每个人比我强的何止百倍?末学愚昧鲁钝,兼又才疏学浅,所以帖子中有不当之处,请诸位师兄指出,不吝批评,在下皆虚心接受。
在下之所以要发此帖,乃是由于在下个人首先有了疑惑,然后看了六祖慧能原文后,有些想法,想让各位师兄指教一下。
故而,主要不只是说说个人体会,而是想让各位师兄多多解惑,指出在下的不当,也好帮助在下有所获益。所谓抛砖引玉尔。
末学的疑惑开始于看了六祖慧能一句话,此话在网上传播颇广,不得不让人见了心生疑惑。这句话是:“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乍听此言,让在下颇为惊惧,这是慧能大师反对修行净土吗?或者禅宗与净土宗二者有冲突之处?于是末学便进行了相关了解。看了看六祖坛经。发现并非如此。
无论禅净,皆是出自佛祖,在佛祖那里,是没有宗派分别的。那么禅净二宗,既无分别,怎么会有冲突?不过是人一知半解,以讹传讹之故。乃至于害了多少人的慧命—— 让人对净土的信心有了动摇。
事实上末学见了此话,心中信心便动摇的厉害。所以不能不查证究竟,以解心中疑惑。
敬录坛经原文节选如下: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此语,就是一切现在很多人纠结的所谓‘禅净冲突’的缘起。慧能大师在这里的开示虽然主要的确是在说禅,但是其实事实上非但不是冲突,反而引出了一段六祖对净宗的一段极为殊胜的开示与个人感悟。
师言:“使君善听,慧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
世尊舍卫城说的经文应该是阿弥陀经,即是佛言,慧能大师即使再怎么,也不会反对佛言。那么要分析慧能大师的真正意思—— 慧能大师说,西方‘分明去此不远’,但是从‘相’上说,那就很远,有多远—— ‘十万八千’。这并不是佛陀原话,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句话没有说完——‘即身中十恶八邪’。于是‘便说是远’。
那么很明白了,这段话说的是:实际上我们离阿弥陀佛国土并不遥远,可以说是转眼即到,但是对于有的人来说,那就远不可及,为何呢?是因为‘十恶八邪’。也就是对于心中满是恶念邪念的人,那就是遥不可及的,十万八千还是极近了,佛祖说的十万亿佛土对于这些人,其实还是说近了。若是心里满是罪恶,那么想要往生那是千难万难。
有的人说:不是说如果临欲命终,无论罪过有多大,只要诚心悔过,念上十句佛号,便能往生吗?
佛言的确不虚—— 但是个人认为,切莫以为仿佛平时不用功,只等着临死念上十句就行。人命终之时,如果是恶人,平日所作诸多罪孽尽数化为障碍,让你根本念不下去,或者平日不懂得用功,只指望死的时候念,到时候诸多痛苦相侵,哪里还能念的下去?
所以能够指望恶人死时,幡然悔悟,心中恶念尽去,障碍尽消,诚心诚意念上十句佛号,其福德因缘得殊胜到何等地步?
所以六祖此言便非常重要,虽然此话是为了后面阐述‘心中净土’所言,话有两重含义,但是却并没有反对念佛的含义,第一种依然是为‘心中净土’作铺垫。但是第二种附带的含义,是说念佛不但要念,而且心还要‘净’。心中清净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加上平日修持精进,到时候净土当然‘分明去此不远’。
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这些说远的人,都是下根,说近的人,都是上根。人有上下根器分别,但是实际上佛法是没有分别的。执迷与有悟性的人有所差别,能够悟透这些也是有快慢之分。执迷的人,想要求生念佛,全指望阿弥陀佛,那些有悟性的人则会先让自己的心清净,所以佛说:随心净则佛土净。
这有人不理解了—— 这是骂我们都是钝根,这是骂我们执迷。这不是说‘不必求生净土’还是什么?或曰:这是对净土的不理解,以为求生净土靠自力。
不是。慧能大师岂会作这种肤浅的理论?此话的确有‘不必非得求生净土’的含义。但是里面却无‘不要求生净土’的含义。二者不同。且慧能大师为的是利根人说法,面对的对象不同,他要是跟你我说法,当然不会说此话。这也要看清当时的场合。
第二,话里也有对净土修行的看法在其中。这里说的承接上文。上文说到,净土其实非常近,对于心净的人,那是转眼即到,对于愚痴的人,那是远之又远。为什么呢?
求生净土当然要依仗阿弥陀佛的佛力,不能只依靠自力。我们是承佛威力,才得生净土,否则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我们再怎么自力,也到不了净土。
但是求生净土不是没有条件的—— 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那么信,是信什么呢?应该是信两个东西—— 一者坚信自己也有佛性,所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二者坚信阿弥陀佛大愿真实不虚,坚信世尊说法真实不虚。
那么慧能大师所说的‘悟人’与‘迷人’就在于此处不同之故。非是大师不理解佛言,而是所指不同。佛说依仗阿弥陀佛的威力,让我们得生净土当然不假,慧能大师并未否认。只是慧能大师指出了一点:如果自己不承认自己有佛性,不自信,那么临命终时,也难以升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来—— 自信且无,谈何信他?所以要坚定两点——我们是佛,是未来的佛,我们有佛性,我们能够破除执迷,我们会悟,且定会成佛。第二点,阿弥陀佛是佛陀,所发大愿不虚,释迦牟尼所言更是不虚。我们要成佛,要摆脱这苦难的六道流转,便要前往净土‘求学’。想要去净土‘求学’,就要坚信阿弥陀佛净土大愿。坚信此二点,方能信心完全。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这句话是误会最大的一句话—— 但是其实都是网上断章取义,让人产生误会。分析此句,定要联系上下文意,否则别说是慧能大师的话,就是佛陀的话,你断章取义,也得理解出千般意思来。
上面说过了,对于能够自信的,从而能够依照佛言让自己心‘净’,显现自性的人,净土就在眼前。
这句话是假设句,假设什么?假设如果西方人(净土中人)心中不净,那同样有罪—— 这不是说西方净土里的人真的有罪,话不能这么理解,这么理解文章还怎么读?这个假设的用意重点在‘东方人’身上,而不是‘西方人’身上。大师当然知道,净土中无罪孽。只是做一个比喻—— 极乐净土的人不会造业——但是如果极乐净土的人心里有了不净的心思,那也是有罪的,何况你这俗世中打滚的人呢?
此话依然在劝诫人们生清净心,起清净念,断除十恶八邪。对于这些人,这些‘悟人’,能够了知自身‘佛性’,那么真的是‘随所住处恒安乐。’
这是佛所说,不是慧能大师自己的话,佛看这娑婆世界,也是净土,这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的净土,为什么我们所见其‘不净’呢?是因为我们心中‘不净’。如果我们心中‘不净’,那么就是看极乐世界,那也不会是清净的。所以对于那些大彻大悟的人来说,这娑婆世界也是净土,与极乐世界一般无二——这是一种境界,到了这种境界,自然不必‘非得’求生净土。而且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想去,极乐世界岂不是近在眼前?
对于此,利根的禅宗能人,当然是当下就要悟道。我们这些求生净土的钝根人怎么办呢?里面也说了,要勤修清净心,修清净心,方能让我们与极乐世界更近—— 话说如果你如利根人那样,真的能够达到明心见性,那么你就不必这么辛苦了,想去哪个净土,转念既到,想要留在娑婆世界,那也不会被世间外相所迷惑,所谓‘净土自现’。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慧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
这下大概都清楚了。慧能大师劝道:‘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还是要‘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这两句没什么不明白的,没什么需要解释的,心怀善念,自然往生便利,恶念不断,即使阿弥陀佛想接引你也要徒呼奈何——因为你临欲命终,恶念不除,善念如何自现?善念不现,阿弥陀佛也无从接引。
后面阐述的一部分是禅修的观念,那就是若是根器够利,能当下彻悟,那自然更是连求生净土都不需要了,因为当下即是净土。到时候想留娑婆,那也是净土,即便想去西方极乐,也是转眼之间。如果恶念不断,哪个佛会来接引你呢?
要是不清楚这个念佛的道理,那佛国净土自然路途遥远,想到千难万难,如果清楚其中道理,自然刹那即到——你看我慧能(与这些能够彻悟的人),想要到极了净土那是太容易了,我瞬间就能到达。
后面慧能大师问他们的弟子想不想知道如何当下解脱,以及对他的弟子,那些根器利的人说法了,开始教他们如何顿悟。那就不是念佛法门了。
以上种种,说明了什么?第一,慧能大师讲的是‘当下顿悟,明心见性,既见内心净土’的法门。对的是求此法门的人所说,这些人是要当时就悟的人,是要当下解脱的人。当然与我们不同。所以慧能大师希望他们不必非得求生极了净土,能够当下顿悟解脱,当然当下解脱。所以说法对象不同。
第二,慧能大师所讲与净土所讲并不冲突。他只是说如果你够厉害,能够明心见性,那么自然不必非得求生净土——所以他没说出的话就是,如果你根器没那么利,求生净土也是一条路。只是他作为禅宗六祖,当然希望门下弟子能够当下明心见性,不必再到净土修行。事实上我们到了净土,也得过这一关,他们要达到的境界,我们也得达到。
第三,慧能大师虽然是为修禅的人,修悟的人讲法,但是其中对于修净土的人也有所帮助。修禅的人要当下即悟,乃至大彻大悟。修净土的则要前往净土,闻阿弥陀佛说法指点,再慢慢悟道。虽然看起来不同,实际上一样。只不过老师学生不一样罢了。
所以慧能大师的这些话,并不反对净土,而是就修禅的人所讲,所讲对象不同,故而由此分别。
虚云禅师曾开示: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来是一件事。参禅提一句话头。横截生死流。也是从信心坚定而来。若话头把持不住。禅也参不成。若信心坚定。死抱著一句话头参去。直待茶不知茶。饭不知饭。功夫熟处。根尘脱落。大用现前。与念佛人功夫熟处。净境现前。是一样的。到此境界。理事圆融。心佛不二。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差别何在。
二位大师都是禅门祖师,他们眼中,禅门净宗,根本无差,不过是我们自己有分别而已。
请继续加油。
在线时间155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以上皆是末学个人的理解,如果有偏差,还请见谅,毕竟在下才疏学浅,更深的含义已经想之不到了,所能想到的,也就这些。
所以如果实在不对,实在不如法,或者乃至有极大错误,末学再拜,请诸位师兄原谅。也请大家指出错误,也让末学改过,不但有利末学,也有利于众多对此事不理解的人。
末学纯属抛砖引玉,希望这块烂砖能够引出一些有修行的师兄的开示,能够指点末学,末学也不枉白费诸多功夫。
如果您实在觉得我的话粗鄙不堪,误解祖师说法,乃至佛言,请引以为戒,删除此贴也好。勿要让我这帖子害人。
在线时间189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内自证和驱客逐相的差别还是很有一番味道。
在线时间335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弥勒佛下生前,只有释迦佛一佛,所以学佛人当依止释迦佛的教言,净土一法是释迦佛无问自说的无上微妙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佛法传入中国,门派很多,祖师大德的开示对后人的修行非常重要和关键,他们是过来人,学佛人应该尊重祖师大德,这是没有疑问的,但这些大德终究不是佛的境界,所以学佛人最终还是要以佛法为最终的准绳和标杆。
在线时间335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顶礼慧能祖师!
《六祖坛经》其实是六祖身后,其子弟汇集的。
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24850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38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帖子积分精华
戒是無上菩提本
刘欣版主有个帖子:
在线时间335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虚云大师是慧能的徒孙,法脉一同,虚云大师能说出禅净一如的话,六祖也应有此见地。
在线时间189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凡夫净土和菩萨净土不一样,但愿不一样。
若菩萨有净土愿,若菩萨有不净土愿行。
若凡夫净土,心净佛土净,若西天为佛土净。
学佛,至少要知道愿望。否则谈见地也是排斥。
在线时间44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声明:此ID已自消。如有启用纯属盗号。明月合十
希尔保特 发表于
以上皆是末学个人的理解,如果有偏差,还请见谅,毕竟在下才疏学浅,更深的含义已经想之不到了,所能想到的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节选)宣化老和尚讲述疑问品第三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这一段文的意思,六祖大师所要说的,就是无论你想要到东方,还是要往生西方,必须要不造罪。你若造罪,哪一方也不可以生,反而生到鬼方去,生到畜生方去,生到地狱方去。所以你就是念佛,想要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要修善;你就是修禅宗,也要修善。你若不修善,不做功德,是不可以的。所以才说,“使君”:六祖大师叫韦刺史,说“东方人”:东方这个人“但心净”:你只要能心里清净,没有一些杂念,没有自私心,没有自利心,没有妒忌心,没有障碍心;这些贪心、瞋心、痴心,都没有了,就是心里清净。“即无罪”:你若能清净其心,没有一切的邪念,这就是无罪。“虽西方人”:虽然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不净”:如果他心里不净,“亦有愆”:也有罪的。愆,就是愆尤,有罪的。这只是个比喻,你不要认为六祖大师真的说,西方人心若不净,也有愆。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根本就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人不同,根本就不需要怎么样自净其心,他心本来就是净的,他没有贪瞋痴,没有三恶道。所以这是一个比喻,你不要拿这个做为根据,说:“《六祖坛经》说,西方人心也不净嘛!心若不净,也就有愆了嘛!”西方人没有个净,也没有个不净。“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六祖大师说,你要是执着说,东方人一定要念佛,求生西方,那么“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他又应该生到哪一个国家去呢?这也是个比喻,西方人根本也不会造罪的;不过六祖大师破人的执着,就故意这么样讲,故意说是:“你说东方人有罪,就可以到西方去;那么西方人有罪,又到哪一个地方去?”也就是说,你在东方,你念佛想要生西方,你先要没有罪;你若有罪,哪一方你也去不了的,你那个方向就是地狱,不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你若一定说东方人有罪了,就要生西方极乐世界去;那么西方的人若有罪,又生到哪一个国家去?还有一个极极乐世界?没有的。所以不要这么样执着。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所以才说“凡愚不了自性”:凡愚的人,不明白修自性。“不识身中净土”:他不知道自己要是清净其心,就是净土。“愿东愿西”:于是乎,又要生到东方,又发愿生到西方。“悟人在处一般”:那个开悟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也没有东方、西方,也没有南方、北方,所以开悟的人,他是随遇而安,什么地方,都是好的,也没有分别。“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佛常常说,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说使君你呀,心地只要没有不善的地方,就存一种善心,“西方去此不遥”:没有很远的。“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你若尽怀着不善的心,常常做不善的事情,你就念佛往生,也到不了的,那是最困难。“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你先把你这十种恶去了,“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你就过了八千了。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你“念念见性”:见自本性。“常行平直”:你常常行事公平正直。“到如弹指”: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像一弹指这么短的时间,“便睹弥陀”:便看见阿弥陀佛。
解疑释惑,顶礼宣化上人!
在线时间44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声明:此ID已自消。如有启用纯属盗号。明月合十
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念佛可以助我们“识”得本心。
我们不认识本心,本心就不在了吗?认识、不认识它都在。{:soso_e113:}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310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54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明月如心 发表于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节选)宣化老和尚讲述疑问品第三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 ...
所言甚是!
在线时间155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唉,似我这样驽钝之人,想要达到六祖要求的境界,恐怕千难万难,不过还是尽量靠拢,争取先能到极乐世界才是上策。
在线时间644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广览&&予尝谓六祖坛经不可使无智人观之,正虑其执此而废彼也。
在线时间155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雨中莲花 发表于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广览&&予尝谓六祖坛经不可使无智人观之,正虑其执此而废彼也。
莲池大师所言甚是啊,有的人读佛经,甚至还觉得世尊讲法,前后矛盾,其实都是不理解其中真实含义而妄下定论的缘故。何况是读六祖坛经。还是踏踏实实,一点一滴的慢慢学为好。
在线时间6015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随喜楼主师兄!但末学也深觉《六祖坛经》乃上上根器人之宝典,我等愚夫极可能曲解祖意,执着顽空,妄造恶业啊!
末学钝根还是老实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9024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西方人念佛求生何国?
——西方人念不念佛? 当然要念,阿弥陀经说“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因此,这句的意思还有一层,希望念佛的人不要忽视了:念佛和往生到底是什么关系?
如果是因果关系,那么已经往生西方的人,为什么还在念佛?&&如果没有关系,那为什么想往生的人却在念佛?
在线时间155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舍不得 发表于
西方人念佛求生何国?
——西方人念不念佛? 当然要念,阿弥陀经说“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窃以为——只是个人想法哈。念佛就是在学佛,学的是阿弥陀佛,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进入净土的法门,而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法门。大势至菩萨不是靠一门念佛法门到了一生补处境界吗?我们现在多是只持名号念,但是也是在学阿弥陀佛,所以之所以我们能进入极乐世界,也是有我们学阿弥陀佛的缘故。极乐世界定然不可思议,自有其特有的不可思议的念佛或观想的方法,让念佛的人学习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的境界靠拢。让人人都成佛,让人人都作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335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舍不得 发表于
西方人念佛求生何国?
——西方人念不念佛? 当然要念,阿弥陀经说“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师兄每次发言我均受益匪浅,单请师兄相加开示。
在线时间5634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六祖开示 正是 真念佛 也,
死于句下,反驳斥 净土 念佛求生 者,
以 无真修持,
故 多闻 反增邪见,
理事 性相 因果,一头浆糊 也,
此种行人 系 谤佛谤法谤僧 之 地狱种子 也。
可不慎诸!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死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