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海林林业局沈广义局林业工人。林场不给我们分培工作,很多职工,在家没有出.路。我没有钱交养老保险呢

切实加强职工群众工作
欢迎您浏览涿鹿县总工会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切实加强职工群众工作
&文章来源:&& 日期: 13:57:05& 字体:【
】 阅读:1034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工会动态]
[工会动态]
[工会动态]
[工会动态]
[工会动态]
链接导航:
-中央部门网站-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大办公厅 外交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经贸委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国防科工委 国家民委 公安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人事部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铁道部 交通部 信息产业部 农业部 水利部 外经贸部 中国人民银行 卫生部 国家计生委 文化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上级部门网站-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工网 河北总工会
-兄弟工会网站- 浙江省总工会 陕西省总工会 广西总工会 湖北省工会 江苏省总工会 四川省总工会 山东工会网 黑龙江省工会 广东省总工会 云南省总工会 湖南省总工会 江西省总工会 福建省总工会 北京市总工会 天津市总工会 山西省总工会 上海市总工会 贵州省总工会 辽宁省总工会 吉林省总工会 宁夏总工会 河南省总工会 海南省总工会 重庆市总工会 新疆总工会 石家庄市总工会 张家口市工会 承德市工会 保定市总工会 衡水市总工会 廊坊市总工会
邢台市总工会
唐山市总工会 邯郸市总工会 沧州市总工会 秦皇岛市总工会
-区县工会网站- 怀来县总工会 桥西区总工会 桥东区总工会
-直属企业工会-
Copyright & 2008 -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国有林场改革所有的工人如何安置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国有林场改革所有的工人如何安置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中在岗的10284人;林场净利润5032万元,压力巨大,林场无法解决,市直13个、经营林场森林资源及自谋职业。2007年全省国有林场在职职工17178人,他们一旦下岗,生活将难以保障。
  3 造成当前国有林场困境的原因
  3;副处级以上林场3个,身份边缘化,60%的职工在管理,破损严重,投入严重不足.1 债务负担沉重,生产经营艰难,亏损面达22%,共计1,辽东山区部分林场地处地势险峻的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加之各种冰冻雪压和山洪自然灾害的发生.1 林场定性不准确,更满足不了安置职工再就业的需求,退休职工1008元,全省国有林场资产总额17.6亿元,林木资产6.2亿元;负债总计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营业收入5.4 亿元,下岗的6874 人。大多数大中专生毕业于20年前左右,人数占8%。辽东山区平均每个林场人数139人,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一直未能建立健康的经营机制。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也难以承担以生态建设为主的任务、生育保险。
  2 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2、区),其中辽东山区99个,辽西北地区69个.2 社保压力巨大,保障体系不完善。全省162个林场欠缴金额10154万元,20个林场未参保需补缴“进门费”7448万元,不通电的188个,不通电话的196个,吃水困难的92个、多种经营项目,每年负担2000余万元的银行利息,虽然林场做了尝试和努力,林场职工在加入养老保险。随着国有林场承担任务的转变.4亿元;在劳动用工制度上按企业对待。初步推算,全省林场在岗职工中将又有14%人员下岗分流,分流安置就业困难重重。城郊林场有林面积只有9千余亩,现有职工115人,亏损额为1296万元。全省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134万亩,但事业费供给无保障、就业等方面都遭遇到重重困难.2亿元。在职职工中。近20年,尽管林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兴办二、三产业,但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却设置两个林场。商品林357万亩,公益林776万亩国有林场 深化改革
  1 辽宁国有林场发展现状
  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82个,分布在14个市,57个县(市。国有林场事权管理以县为主,县属林场164个。全省国有林场负债总额8,副科级以上129个,致使林场产业项目基本失败,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在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7亿元,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14个。辽中南地区林场分布特点是一个县(市)只有一个林场,辽西北地区86人,辽中南地区73人,造林任务和木材采伐量不断减少,客观上造成人员过多,负担沉重。“石头山”难以绿化的荒山面积33万亩,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职工总数23669人。2007年,自我积累难以建设。集中表现在7个场部不通公路,15个场部饮水困难;不通公路工区196个。全省国有林场实行岗位工资,在职职工平均月工资额845元。相当部分家庭有两人甚至全家均为林场职工。 3.3 结构调整不到位,经营机制不活,88个林场参加了医疗保险,大多数林场没有参加失业、工伤;39处国有林场亏损。
  2,还有部分“无资源、无产业、无资产”的“三无”林场,即东部山区无可采伐森林的林场,蓄积量4866万立方米,其中银行贷款4。全省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规模不等,最大的24万亩,最小的不足5000亩。在调研中,新宾县林业局领导说:“当前林场性质不明,是林场开展工作的最大障碍,其中在职17178人,离退休6491人、技术、护林岗位上,40%的下岗职工承包,是改革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在人事、工资制度上按事业单位管理.4 人员包袱沉重,职工分流困难。162个林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设置不尽合理。如桓仁县城郊林场与库区林场的林地隔岭相望,主要用于营造林。
  3。同时,保障体系还有不完善方面。
  2.3 基础设施落后、效率低下。同时,下岗职工难以纳入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地处农村的国有林场,其国有性质也限制了林场享受国家对农村的扶持政策。
  3.2 自然环境条件差,投入严重不足。辽西北大多数林场位于生态脆弱的高山区和土地贫瘠地区.4 经营困难重重,生存发展举步维艰,与大林场一样有相同的管理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造成机构臃肿,占90%,厅直5个,股级50个
你到=处都有投资。下一万次岗又如何。想这问题你也太没有事做了吧。工资比你高的也有,比你低的也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国有林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柴河森铁百年沧桑
柴河森铁百年沧桑
原作者:肖甲文&
柴河林业局森林铁路,是黑龙江省最长的一条小铁路,全长500多公里。柴河林区的森林铁路由来已久,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作为帝俄和日本重要的掠夺工具,柴河森林小铁路,历经四次大规模的兴建,奠定了柴河林区森林铁路的基础。早在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沙俄迫使清政府允许建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开工之后,为了掠取修路枕木、建房用材和火车燃料(当时火车烧木材)等,他们就在横道河子火车站至仰脸沟(即今柴河林业局黑牛背施业区的阳光村)修筑了一条东北走向长43公里的森林铁路。这条森铁从仰脸沟起,有窄轨30多公里,过山索道3公里,宽轨7公里,与横道河子大铁路干线接轨,设有二横道河子、七里地、九公里、二十二、三十五、仰脸沟(也叫四十三)等六个小火车站。这便是柴河林区的第一条森林铁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攫取了沙俄在我国东北的利益。1936年11月,图们至佳木斯铁路全线通车,柴河设立了火车站,日本人开始修建二道河子森林铁路。这条铁路由图佳线的仙洞站(即今朱家沟)起,横越牡丹江至闹枝沟(即今新兴林场),全长77.3公里,设有仙洞、万家、咸阳沟、老家、三道河、二道河、北岔、王八砬子、钓鱼台等9个车站。这便是柴河林区的第二条森林铁路。1938年4月,日寇为向林区腹地延伸,以扩大和加速对优质木材的掠夺,并为解决仙洞铁路老家岭行车困难、常出事故、影响木材运输问题,开始铺设柴河经头道河子至仰脸沟的森林铁路,线路长40公里,1939年10月竣工。此为柴河林区第三条森林铁路。这条森铁与仰脸沟原森林铁路接轨,西通横道河子,南通海林,成为柴河林区、柴河至横道河子东西走向的一大干线。同时于1939年4月,动工修建了第四条森林铁路——三道河子森林铁路,以二道河子为中心,贯通了头道河子至三道河子,完成了柴河林区、柴河至三道河子西北走向的大干线建设。
  “八一五”光复后,1947年初,柴河林区的森林铁路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这威风凛凛的小火车奔驰在林海雪原深处,为解放战争、剿匪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其中有一段关于“小火车”满载年货开进夹皮沟、军民欢腾的章节,就是以黑龙江省柴河林区森林铁路为背景创作的。
  1947年12月,柴河林业局正式建局。在恢复原有线路的基础上,森林铁路为发展林业生产建设开始向林区深入延伸。1948年修建了细鳞河岔线和八十八公里至双桥子干线;1949年又由双桥子向东北岔老芭蒿砬子进展;1951年又通到了东北岔的满天星大桥……
  1949年,二道河子工人藏立臣利用台车改装制造了第一辆客车。至1951年,柴河林区森林铁路开始了客货混合运输,由柴河至三道河子每天跑一个往返。1953年开始,有了正式的客货运输,固定了车次和时间,由专机牵引,各车站设立了专门的售票点。自制的客车厢长途挂七节,沟岔挂二至三节,每节车厢内靠两边车窗各有一条长凳,定员30人。1967年,柴河森铁改用齐齐哈尔车辆厂制造的客车厢,其装饰设备与国铁客车厢相同,使干线与各岔线的客货运输全部走上了正轨。
  据1987年统计,柴河森铁线路总长达到了556公里,有机车26台,各种客货车716辆。从1947年初至1987年底,总计为国家提供木材近2万亿立方米,有力地支援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1992年,国家兴建莲花水电站,淹没了部分的森林铁路设施和小铁路,从此,柴河林区的森林小火车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退役的部分蒸汽机车已作为历史文物被保存起来,一些原来的小火车路基,都已被改造成了公路,在新农村建设中继续发挥着作用;柴河江西到江东的小火车过江桥,被长石村民保护下来,仅存的小火车站“晓人国”车站,也已由部分村民居住并保护起来。海林市在《莲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中,规划了钓鱼台森林小火车旅游项目,海林市也正在加紧实施。届时,柴河林区的森林小火车将继续延续其生命和价值,承担旅游交通、山林观光、主题体验等旅游功能。
东北军660团8连血战宁西
王德江 杨丽 怡民&
  在风景如画的宁安市城东牡丹江东岸的东山苍松翠柏间,长眠着126位抗日烈士。其中山上的四排坟墓,不是朝向正西或朝向江南的宁安城,而是一齐朝向西北。如此埋葬不同寻常,意味着什么?他们又是哪一支抗日部队的官兵?在什么地方浴血抗敌壮烈殉国?
  1932年3月中旬,经过牡丹江大河口“墙缝”伏击战与松乙沟、东京城等战斗,进攻镜泊湖与宁安地区的日寇天野部受到重创,伤亡惨重。据1959年宁安县政府的抗日史料调查《关家小铺战斗简况》记载:逃进宁安县城的日军仅有400人。他们要向西北20公里外的中东铁路海林站逃窜,乘火车逃往哈尔滨。共产党人、镜泊湖连环战的指挥者李延禄,为了彻底消灭这些“9·18”以来杀害无数东北同胞的日寇,安排李延平和崔永贤等率部火烧松乙沟拦击北上之敌后,便赶到宁安城联络各抗日武装联合作战,消灭逃敌。东北军二十一旅,是驻牡丹江地区兵力最强的部队,分驻绥芬河、密山、宁安、横道河子等地。坐镇宁安的东北军旅长赵芷香要投敌,595、596团的团长对抗日不积极,而660团团长张治邦却坚决抗日。李延禄在去海林站与铁路工人抗日游击队李延青联系的途中,选择了距宁安15公里,距海林站10公里的韩家店(即关家小铺)作伏击地点。这里是宁安通往海林的唯一道路,两山夹峙,公路似沟。在韩家店房前半山腰有块洼地,是很好的隐蔽伏击阵地。东山有曹家沟、梁家沟,西山有葡萄沟,形成左右两翼可作掩护部队的屏障。选好了阵地,在海林站给驻绥芬河的张治邦团长打电话,张治邦爽快地答应出兵。李延禄要一个连,张治邦说:“给你一个营的兵力好啦,把8连调给你。8连长是我们的赵子龙,坚决、能打……再拨两个连,作8连的左右手。”并告诉李延禄:8连连长叫张宪廷,部队今晚从绥芬河上车,明天早晨赶到海林。果然,3月20日清晨,660团8连9连等300名官兵赶到海林站。8连连长张宪廷年轻英俊,站立笔挺,话语简练,是个标准的军人。李延禄非常喜欢,暗暗称赞:张治邦说他是赵子龙,果然不假。同来的9连、补充连官兵也都是精干能打仗的。李延禄向张宪廷等营连军官介绍了关家小铺地形,商谈战斗计划。张宪廷选择在韩家店前的狼窝圈伏击,9连和补充连在葡萄沟和梁家沟两边策应。然后,张连长率领官兵开赴阵地,做好战斗准备。
  日军第15旅团旅团长天野少将,带领残兵败将逃进宁安后仍然十分恐慌。他用一百元“金票”收买了日本人医院的仆役魏学海,让他去海林的路上侦察有没有抗日武装和他们的军事行动。魏学海收了“金票”出卖了自己,化装成走亲戚的百姓,到关家小铺一带进行侦察。他探知东北军660团伏击部队的阵地布防情况,回到宁安向天野作了密报。天野少将得知如此重要的情报又惊又喜,他日思夜想,设计了一个恶毒的反伏击作战计划……
  3月22日天亮时分,韩家店伏击阵地前的哨兵发现从宁安方向开来的二三十辆日本军车。正在此时,东山头哨兵报告说:曹家沟、梁家沟后岭,有穿灰军服的队伍弯腰移动潜行。张宪廷吃了一惊,知道伏击阵地已暴露。由于日军换上伪警备军的灰军服,迷惑了在右翼布防的补充连,绕过其阵地来袭击主阵地了。随后西山刘排长亲自来报告,说西山下也发现百余名穿灰军服的敌人。张连长立刻想到:日寇要采取三面包围的战术进攻主阵地,企图一举突破主阵地逃向海林。刘排长要求转移。张连长知道形势险峻,但他仍然要坚持战斗,他对刘排长等军官们说:“指挥部已调五虎林(今林口县五林)的部队来增援了……两翼还有9连和补充连,打起来可内外夹击,敌人跑不掉!不打,对不起死难的东北父老……”他决定不后撤半步,与日军决一死战。他鼓励官兵们说:“杀敌报国、为死难的同胞报仇的时候到了,我们有援军,决不让东洋鬼子跑掉!”跳下军车的200多名日军冲了上来,张宪廷射出第一颗子弹,下令开火。伏击战变成了阵地战,敌人依仗人多势众又占据有利地势,攻势很猛。面对比自己多二三倍的敌人,又有腹背受敌的危险,在张连长指挥下,东北军官兵毫不畏惧,打得勇猛,一连打倒冲上来的20多个日本兵。
  在三面受敌的危险形势下,东北军官兵坚守阵地,战斗进行了两个小时,一连打退日寇三次进攻,打死日军百余人,全连官兵多已负伤,有30余位战士英勇战死。下午2时,守西山的刘排长、李司务长等20名官兵全部阵亡,西山失守。张连长三处负伤,血流不止。但他视死如归,决不向日寇低头。最后,他组织全体负伤的28名官兵,上刺刀与冲上来的日军打交手仗进行肉搏。有的战士把刺刀插入敌人胸膛倒在敌人身上,有的抱住敌人用枪托砸破敌人脑袋同归于尽……张宪廷连长打光了手枪里的子弹后,捡起战死士兵的长枪,拼着最后一点气力冲向敌人。刺刀刺死日军后,因伤势过重倒在血泊中,二目圆睁,牙关紧咬,壮烈殉国。8连官兵全部阵亡,日寇被打死100多人。天野恼羞成怒,下令放火烧毁村民的房屋,抢走牛马。正在他们疯狂进行报复时,北面山下响起了冲锋号声,从五虎林长途赶来的抗日部队到了。天野怕剩下的300多士兵被打光,全军覆没,急忙下令向海林方向逃窜……
  以张宪廷为首的东北军21旅660团8连99名官兵,血战宁安韩家店——关家小铺,面对强敌,誓死不撤退,顽强战斗,壮烈殉国,守在葡萄沟的9连也有8名官兵战死。高岭子战斗之后,李延禄指挥的镜泊湖连环战胜利结束。不久,宁安县城举行庆祝抗日大捷与悼念抗日烈士大会,市民纷纷赶来参加,一时空城。会上当场处决了汉奸魏学海。然后过牡丹江,进行烈士遗体安葬仪式,李延禄与东北军660团团长张治邦主持。把阵亡的107名东北军官兵与在墙缝战斗中牺牲的朴根重(朝鲜族)等8名烈士,以及3月26日在山市车站拦截天野军车阵亡的徐祥贵等11名官兵,总计126名烈士安葬在江东东山花脸沟公墓。东北军660团107名官兵的遗体埋在东山上,坟茔朝向西北——他们为国捐躯的血战之地。
  今年五月,在当地组织的“重走抗联路”活动中,在70年前的关家小铺战地,发现了两座坟墓,墓碑上的字迹已斑驳难辨。经过擦拭,一块碑上显露出“张公宪霆之墓”六字,原籍安徽人。很明显,这就是血战关家小铺的张宪廷连长的坟墓,他的姓名中的廷字应是雷霆的霆。由此可见,这位东北军中的抗日英雄是安葬在壮烈殉国之地。另一墓主很可能是八连的副连长。
“苏联屯”和活捉老虎
  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北岸,铁力市境内,曾经有一个三户之家的小屯——苏联屯。这里是以高大红松林为主体的一片针叶原始森林,没有人进入过这里。这里是野生动物栖息地,自然也是东北虎的天然乐园。良好的生物链,使这里的东北虎数量多,体形高大,力大无比,誉为虎中之王。
  早年随中东铁路修建从俄罗斯进入一批狩猎者,携带家眷,在巴兰上游安营扎寨,开始半个多世纪的无枪声的猎取活动。解放后中央林业部林野调查队员进入这里进行森林勘测,才发现它的存在。森调队员常在此路过并讨水喝。森调队员就把这个点命名为“苏联屯”,标在林野勘测图上。因为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猎获到的老虎个个都是活捉的。
  密哈这伙猎人活捉老虎的消息传到山外,当时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闻讯赶来,要拍一部捉活虎的纪录片。摄影师与密哈有那么一段对话:摄影师问:密哈先生我们能拍到你抓活虎的现场吗?密哈回答:那得有机会,不是天天都能捉到老虎。摄影师又问: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密哈耸了耸肩膀说:说不定。摄影师恳求的说:密哈先生您能否给我们创造个机会?密哈想了想说:这机会创造不了,只能等待。要想现在拍到抓虎现场,也只能把原来捉到的老虎放出去,再把它抓回来。此外没有最快的办法。摄影师同意了密哈的建议,但又疑惑起来:老虎放出去能保证再抓回来吗?密哈坚定的说:那当然。摄影师最后同意了这个方案。密哈挑选最近捉到的那只大块头老虎王,将虎笼子抬到院外,打开笼门,亲自将老虎放出去。摄影师瑟瑟躲在密哈身后,目睹放虎归山全过程。老虎抖抖毛,几次腾空高旋,眨眼功夫便消失在林隙间。密哈目送老虎远去,心中别有一番心情自不必说。密哈将空虎笼子装到俄式前橇的爬犁上,带着猎物,催唤着摄影师和他的儿子,赶着爬竿,朝密林深处走去。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估计老虎已走出去很远,密哈向猎物发出指令与手势,群狗像离弦的箭,朝虎跑方向奔去。又过了一段时间,头狗一阵狂吠,密哈方才还紧锁的眉头一下子全部舒展开来,并告诉摄影师头狗已发回来信息,猎狗已见到了老虎,老虎跑不了啦。又走出十几里路,在一片开阔地带,猎狗与老虎正在搏斗之中,老虎被十几条猎狗团团围在中间,猎狗不停顿地向老虎屁股袭扰,老虎又一次次回头应付,你来我往,煞是好玩。俗语说: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怎能允许你碰它的屁股,猎狗似乎知道老虎的弱点,专找老虎屁股攻击。十几条猎狗轮番攻击,老虎怎应付得了?老虎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老虎毕竟是山中之王,凶猛一族,急红了眼,最后发出一声震天地的怒吼,用尽全身力气,腾空跃起,跳出包围圈,杀将出去。头狗识破老虎逃跑企图,立刻扑将过去,没料到却被老虎回头一爪抓破狗皮,从头到尾撕址下来,鲜血直流,染红了半片雪地。猎狗看见同伴受伤急红了双眼,群起而攻之。这时山场上的狗吠声、虎啸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搏斗成一团,雪浪掀起丈把高,像一个旋转的大雪团,滚来滚去。“好虎驾不住一群狼”,这样训练有素的猎狗,想逃脱它们的包围圈谈何容易,老虎再一次被群狗圈了回来,围在中间。老虎张着大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索性把屁股埋在身下,两眼冒着怒火,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时的猎狗也乘机趴在地上休息,目不转睛地监视着对方。休息片刻,老虎再一次发威,又到了十几个回合,还是没能逃脱。老虎毕竟力气耗尽,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没有能力再反击了,最后绵软软瘫在雪地上,再也起不来了。这时密哈早已准备好秘密武器——U型钢叉,一个箭步冲过去,将钢叉套入老虎脖子上,死死按在地上。密哈几个儿子迅速上前麻利的将虎嘴和爪捆住,老虎只是稍微动弹一下,没作任何反抗,又乖乖装回铁笼子。密哈没费一枪一弹就这样把老虎重新抓了回来。这就是密哈先生生捉活虎的绝活。
  这场战斗,老虎没伤及皮毛,猎狗却出现一死一伤。
  在捉虎回来的路上,摄影师取得了巨大收获。他们之间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摄影师问:密哈先生,您猎获其它动物也用此法吗?密哈回答:我的爱犬都知道,除了对老虎不能够下口外,对其他动物基本上被猎狗当场咬杀,不使用枪击。凡是被猎狗咬杀的动物都要现场开膛,将内脏掏出来喂狗,这也是对猎狗的一种奖励。摄影师问:你猎获的这些野味去卖钱吗?密哈回答:不,除了喂老虎、猎狗外,剩下的就储存到冰窖里,留着自己食用。摄影师又问:这活虎怎么处理?密哈回答:在冰雪融化前将老虎运到哈尔滨,卖给动物园。最后摄影师坚持要赔付死伤猎狗费用,密哈坚决不肯。摄影师下了爬犁作最后告别,同密哈紧紧握手并拥抱在了一起,表示深深谢意!
  《抓活虎的人》这部纪录片,解放初期在全国各地广泛上映,受到普遍欢迎。
  转眼间过去了半个世纪。这伙猎人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多数去了加拿大,少数回国。目前全国各地饲养的东北虎,他们的祖辈不少是当年密哈这伙猎人留下的杰作。是祸,是福,恐怕皆有之。
曾经的兴安“娃娃鱼”
  娃娃鱼是从远古时代留传下来的“活化石”,它对于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及演化有着特殊的意义。新疆娃娃鱼由于生物科学家的多年奔走呼吁,得到了保护并建立了生态保护区。可是,鲜为人知的小兴安岭娃娃鱼却没有这般幸运,至今已失踪三十多年不见踪影了。
  兴安娃娃鱼被考古生物学家称为北鲸,蝾螈科,长10公分左右;背和体侧都呈土黄色,有蜡光,头扁平;躯干背面中央有脊沟,尾侧扁;腹皮朱红且带黑斑点;锄骨齿两长斜行成倒V字形;四肢细长,前肢四指,后肢五指,无蹼。卵数多而粘连于透明液体内呈带状,因其叫声似婴儿啼叫,故称为娃娃鱼(下称北鲵)。它一般生活在小兴安岭的天然泡泽内,与林蛙伴生。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去草甸子或山跟的水泡子捉林蛙,常有北鲵被一起抓上来,那奇怪的形体吓得你马上扔掉,不自禁地发出“妈呀”一声,吓得手脚冰凉,额头冒汗,很怕被它咬伤。其实北鲵不伤人,只不过其貌不扬,故让人敬而远之。与北鲵生活在同一条件下的蝾螈,形体特征基本一样,只不过肤色黯黑种群繁多,北鲵稀少罢了,但研究价值大有不同。
  据考古学家推断,北鲵起源于侏罗纪后期,与恐龙曾伴生,因此它具有极高的“活化石”价值,甚至国外有的生物学家认为它的生态基因与恐龙近似,通过分析北鲵的基因排序,就可以推断出恐龙的基因排序,进而解开恐龙起源之谜。不过,这只是学术界的联想,生命科学的研究是要靠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实据,推断只是一种假设,不能作为肯定的回答,所以,至今恐龙的起源及其生命基因的研究仍未有定论。但是,对小兴安岭娃娃鱼应高看一眼,不可忽视,因为远古时期恐龙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它们之间的伴生关系至今仍是一个未能破解的千古之谜。为什么食肉恐龙不吃与其伴生的北鲵?为什么在地球大环境发生巨变的过程中恐龙灭绝了,北鲵却侥幸存活下来,并适应了小兴安岭寒冷的气候?为什么北鲵在小兴安岭生息繁衍十几亿年后,又无声无息神秘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消失了?我虽然不是考古学家,但是我从中学生物学课本中曾了解到星星点点的这方面知识,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望。多年来我一直打探北鲵是否还有存活个例的消息,结果令人失望。三十多年来,我再也没有见过少年时曾捉过的那一捏便发出“娃娃啼”的北鲵。今年春天,我在研究小兴安岭“小龙虾”——蝲蛄消失的问题时,似乎找到了它们失踪的足迹,使我心中消沉了几十年的探索之火又燃烧了起来。
  我踏察了五六十年代北鲵曾生活过的泡泽,提取了水样和土壤标样,经有关部门化验证明,水中化肥及农药浓度超过了林蛙生命的忍耐程度,活体试验使十只林蛙24小时内全部死亡。样本土壤中PH值大幅下降,碱性化程度高于五十年代初期的五倍,土壤含水率降低30%。泡泽周围的草甸子被开垦成造林地或农田,破坏了北鲵陆栖的生态环境。越冬试验证明,一般水深一米五的泡泽冬季冰层厚度在一米二左右,活水深度仅有30公分左右,严重缺氧,越冬的林蛙冬眠苏醒率不足50%,这是从前资料上未有记载过的记录。由此可以推断,北鲵从小兴安岭神秘失踪是生态环境劣变的结果,因为它千百年来一直与林蛙、蝾螈为伍,至今蝾螈也不告而辞了,野生林蛙快被人们捕光了,那孤苦伶仃的北鲵也失去了生存的条件。
  2008年春天,我从去俄罗斯森林采伐劳务输出的某林业局人员口中得到一个消息,就在黑龙江东岸的远东地区一些泡泽内,发现了酷似小兴安岭北鲵的生物踪影,并在钩鱼时采到了一具活体。听他描述的样子,除了皮肤光润是黄褐色的特征之外,其余特征与蝾螈相似,所以我们还不能由此妄断小兴安岭的北鲵与分布在远东地区泡泽内的是同一种属的“北鲵”,同源同种同生于侏罗纪晚期。但是,不管是真是假,这毕竟是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我打算在适当时机,去黑龙江东岸的大森林中追寻失踪三十多年的小兴安岭北鲵的行踪,或许那片与嘉荫龙骨山隔江相望的神秘地带,就有我与小兴安岭北鲵胞族重新相遇的天赐机缘。
大石佛传奇
周永梅 怡民&
  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的古建筑兴隆寺的三圣殿里,有一座高达 3 米多高的佛像,就是渤海国大石佛。
  唐朝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左右,渤海国第三代国王大钦茂把王都迁到这里,命名为上京龙泉府。之后的各代国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寺庙,兴隆寺前身的高大佛殿就是那时所建。那时,佛殿里可能就供奉着高达两丈的石佛。而且在石佛前面约
10 米的地方,矗立着近 6
米高的石灯幢。同时,还可能有其他佛教建筑。那时正是渤海国兴盛时期,这里烟火兴旺,从东北各地来朝拜大石佛的善男信女们往来不绝。
  一百四五十年之后,公元 926 年,契丹人辽王朝灭亡了渤海国,建东丹国,把上京龙泉府改为东丹国的首都,叫天福城。公元 928
年,契丹辽王朝太宗耶律德光,强迫他哥哥耶律倍的东丹国向南迁移,烧毁了天福城——上京龙泉府。同时也焚毁了这座大寺庙,只剩下了烧不坏的石灯幢和大石佛。从此,大石佛倒在野草和废墟中,冷冷清清地度过了
700 多个春秋岁月。清朝顺治16年以后,公元 1658
年之后,一批从关内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如方拱乾父子、吴兆骞、钱德维、张缙彦等人,来到这里发现了上京龙泉府废墟,也发现了石灯幢和大石佛。十年之后,后到宁古塔的流放文人张贲写了一首诗,描绘了当时的大石佛,他在诗里写道:古佛高寻丈,危岩依石成。发增苔藓绿,珠共雪霜明。跌坐终无恙,低眉尚有情。圆澄方说法,早晚自东迎。从张贲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野草废墟中度过
多年的大石佛,虽然饱经风霜,却安然无恙。它孤孤单单地跌坐在荒草中,低眉合目,安祥地等待着人们发现它重新朝拜它。可是不久,它的厄运降临了。在流放文人们发现它以后,它的头突然掉了。在清朝文献《盛京通志》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石佛的头落地之后,有个石匠想用它凿成碾子。当他刚刚举起锤子的时候,脑袋突然疼了起来,疼得流出了眼泪。于是只好放下锤子,再也不敢动石佛的头了。这个记载有传说的性质,事实未见得如此。又传说是后来远在百里之外宁古塔城的流放文人吴兆骞和钱德维,决定把佛头接上。石匠把佛头放回佛身上,炼铁水浇铸加固,修复了石佛。这种用铸铁加固石佛头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不久,石佛的头再次掉下来。这时,流放文人中年纪最大、做过明朝兵部尚书的张缙彦要彻底修好它。张缙彦请石匠用无头的佛身上部重新雕琢佛头,又改造了佛身,重雕成石佛。这样,佛身缩小,造型改变,渤海时期的大石佛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
  民国时期,新的石佛又遭破坏,法相,也就是佛面,被人偷走。当地的人们把被破坏的石佛用泥裹好,涂上颜料,完全像一尊泥佛,却不见石佛本相了。解放初期,为破除迷信,一些人推倒了佛像。陷在泥土中的石佛残体上,佛头只有后脑,没有佛面。1962年,宁安县渤海公社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把石佛残体重新立在这个重修的佛殿里。1971年,宁安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用水泥修复了大石佛,以后又重修多次,修成了现在的样子。
  尽管大石佛不再是原来的模样,但它毕竟是一千一二百年前渤海国的石佛。十分可贵的是它与洛阳龙门唐代石窟内壁上的“千佛”,在体态、神情以至雕造技法上一脉相承。它是地处东北的渤海国学习中原文化以及佛教从中原最早传入东北的有力佐证。
旧时的呼兰河
  春夏之交,这两年我总是去看呼兰河。昔日宽阔的河底,生满了青草,现出欣欣向荣的春意。但我的心情却一点也春天不起来。看到过去那泓浩浩生烟的大水,如今只剩下了细细的一线,充其量也不过几米宽,让我想到了命悬一线的古话。而就在不远处,挖沙机正在欢愉地叫着。就在它的身边,一堆堆的沙子高如小山,又让我想到了中央台那句著名的广告词:如果我们现在不去珍惜环境,也许,地球上剩下的最后一滴水,是我们人类的眼泪(大意)。
  过去的呼兰河可不是这个样子。我在她的身边生活了五十年,曾亲历她的过去;我关心她的命运,又曾了解她的一些历史。
  呼兰河是发源我家乡的一条河。她从小兴安岭深处走来,弯弯曲曲,千回百转,走到铁力城南时,腰身轻轻的一转,又朝西北流去,而后是庆安,是绥化,是望奎,是兰西,最后在呼兰张家店流进松花江,最终流进日本海,全长五百多公里。
  这五百公里都曾经流在大森林里,从小兴安岭的炉吹山到松花江入口处。
  据史书记载,仅仅在清朝中叶,二百年前,小兴安岭的西鄙,还在今天的哈尔滨与呼兰之间;而在一百年前,清朝末期,小兴安岭的西鄙,也在呼兰与绥化之间,而今天的小兴安岭西鄙,已退到铁力境内北关之东,西距哈尔滨二百多公里,西距绥化一百多公里。这就是说,仅仅一百年,小兴安岭被人们砍退了一百多公里。这从呼兰的名称上也可以得到证明。
  一般史家认为呼兰两字是满语烟囱的意思。其实,这烟囱与普通意义上的烟囱内涵不一样。满语中的“呼兰“,是特指用空心大木制成的烟囱。那时,在呼兰,许多人家耸在房外西大山头的烟囱,都是用空心木桩做成的。有树老到空心,又被截断用来作烟囱,即使是长得快的椴木、杨木之类,也要在百年之上。这说明,呼兰曾经有过大森林,而且就在清朝的末期。这也就难怪,一位翰林在呼兰县歌里写了“溯呼兰天然森林,自古多奇才“歌词。
  因为往昔的呼兰河是森林之河,得到大森林的滋养,历史上的呼兰河水曾经浩兮渺兮,载得起大舟,行得起大船。据我查《清史稿》,清朝中叶,从哈尔滨运煤的小火轮,可溯流直上铁山包(铁力市的旧称),途经二百多公里。由此,可见当年呼兰河水之阔之深。也是因为有了大森林的庇护,历史上的呼兰河很少发大水,也没有缺水的时候。据专家考证,大森林就是一座水库,硕大无朋。每一棵大树存水都在几百斤,即使是小树,也在几斤之上。这样,水多的年份,那些树木就把水吸存起来,免得呼兰河水出床;水少年份,那些树木又把自身的水流放出来,流进呼兰河,免得呼兰河干涸。在我的记忆中,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呼兰河只发过一次大水,好像是1962年。那年的发水也真是发水,一连十几天半个多月都不撤。那是因为山上每一个水库都饱和了,大大小小,再也不能蓄水了。而今也有发大水的时候,但都是随来随去,最多也不过三二天,像放屁似的,稍纵即逝。那是因为山上的树有限,已不能大量存水,水随来随泄,来多少泄多少。由此可见森林对河流的重要性。
  远的不说了。我小时候,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就在铁力城边的呼兰河两岸,还蓊郁着大片大片的森林,明镜着大片大片的湖泊,芃芃着大片大片的草地。那时的呼兰河两岸,还有很多的高岗;呼兰河水下,还有很多的伐嵌,也有一些石头。我们的手伸到哪个伐嵌底下,都会掏出鲇鱼来;我们搬开哪块石头,都会摸出蝲蛄来。那时的水面也真大。就在城西的河面上,有两条沙洲,长长的,把一条大河分成三段,三条河。我们就把她们叫成头道河,二道河,三道河。我们先在头道河里学游泳,水性好一些了,才敢到二道河里显摆。至于三道河,那水是很深的,不是好身手,轻易也不敢下水。我就曾因追哥哥他们而遇险。再想想,那时的呼兰河处处可游泳。哪像现在,从上游走到下游,上上下下几十里,竟然找不到一块可游泳的水域,除了渠首工程。
  那时,每年夏天,水面上都会漂放木头,一水水的红松原条,迤迤逦逦,铺铺排排,从上游浓阴里摆来,再流到下游的树阴里去,幽幽然不知何处是头,何处是尾,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就常常看那些木排发呆,真的羡慕那些放木排的人。他们就住在木排上,每当歇排时,就系排在柳树下,煮起一铁锅的大鱼,香气氤氲了整个河面。
  那时河里的鱼也真多。不用说专事捕鱼,就是跟母亲洗衣服时,我们几个小孩子,认识的,不认识的,凑到一起,用毛巾做网,也能从河里兜出一些小鱼来。大一点的,拿回家去吃;小一点的,就在沙滩上挖一个小坑,养起来。等到大一些,我同哥哥下缆钩,每次都能缆到大鱼,大鲇鱼,大狗鱼,大鲫鱼。有一次,我们还缆到一条十几斤重的山鲇鱼。但从来没有缆到鲤鱼,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好像在我们那段呼兰河里,过去不曾有过鲤鱼,也不知为什么。
  那时呼兰河的水也真清。我随母亲去洗衣服,渴了,只须朝前走几步,躲过肥皂沫,掬起河水来就可以喝,绝不会闹肚子。而且,那时的水还能治病。我的一位小伙伴,屁股上长了个大疖子,血淋淋的,整天在呼兰河里泡,不但没有感染,而且,还泡好了。有一年,我的左脚掌上长了个鸡眼,也没有到医院去治,就趁每次游泳的功夫,一点点地用手抠,抠来抠去,就抠起了一条大缝。最后,再一咬牙,一闭眼睛,掐牢掀起的一个小片,硬把一个大鸡眼拔了下来。当时看上去鲜血淋漓,又留下一个深深的坑,过后不用上药,不用打针,再在呼兰河里泡几天,自然就好了。母亲说呼兰河水是无毒水,想必也不是空穴来风。
  现在的呼兰河名称犹是,河床犹是,但河的模样已完全变样了,像病中的林黛玉似的,气喘吁吁,有今天没明天的样子。可我们除了怀旧,还能做些什么呢。
  水运,又称流送,即把伐下造成的原木,也称件子,滚入河中自上而下漂流,到目的地再捞出,入河出河这一过程就是水运。水运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伊春林区开发时普遍采用的木材运输方式。
  蹒跚学步时,因父母都上班无暇顾及,我便在大我两岁的姐姐带领下,去离家不足里许的五道库河边南楞场看水运,听父辈们抬磨骨头儿时喊的劳动号子。水运这段时间并不长,约在年。那时国家正处在初创时期,急需大量木材。受条件所限吧,来不及也做不到机械化运输,于是,人们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到了水运的法子。水运并不简单,困难多多,工序多多。首先是伐木和往中楞运输这一关:用弯把锯把树伐倒后,再打桠子,造件子。而后用人工或畜力把其拖到人们浇冻好的冰沟冰道里,出溜或说串到山下,再用马或牛套子倒到中楞。这一环节大都在冬季进行。第二关是归楞。拖拉到中楞的原木必须一垛垛地归好,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节省占地面积,运到楞场的原木横七竖八老大一片,一冬下来十几万立方米,不归起来如何放得下。二是易于入河,用搬钩和滚杠依次把原木滚入河中,其楞上的便顺势依次而下,省了许多力气,还提高了工效。归楞中最苦累的工种就是抬磨骨头儿,一副挂八个人两副掐钩前四后四分列在八米或十米长、四五十个甚至于六七十个高(厘米)的原木旁,先是由这一组人中最有资历声望称之为大佬博带的头儿喊号子,以统一大家的步伐和鼓劲。那情形很是撼人心魄,时至今日,我仍记得其中的几句︰头儿喊,“哈腰挂嗨!”,众和,“吆嗨嗨!”,转眼间大家弯腰把掐钩牢牢嵌入原木里。头儿接着喊,“撑起腰啊嗨!”。众和,“哎嗨吆!”,原木在悠长粗犷的喊吼声里应声而起。头儿喊,“哥儿几个呀,朝前走呵!”,众人应和着头儿的尾音,抬头挺胸抓紧杠头,步伐齐整,一晃一晃地朝楞垛走去,人与原木的重量压得跳板颤巍巍,嘎吱响。头儿喊的号子内容和语调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变的,譬如有哪个耍滑或松懈,他就会加上一句,“哥几个呀,别装孬呵,低头耷脑当松包呵!”音调高亢而凶悍。于是,人们又重新抖擞精神干起来。磨骨头儿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身体强健与意志坚强缺一不可。曾有身体单薄但逞强者为此付出了扭伤了腰椎和抻断了肠子的故事。我的爸爸就曾干过这活,虽非最强者,但硬是挺过来了。父辈们着实不易,抬磨骨头久了,他们的后脖颈上都形成一个高高的肉茧包。其动力源出农民淳朴的天性和为国家出大力做大贡献的年青人的热诚。而抬磨骨头在他们看来不仅是能耐,而且是荣耀,倘若有人问起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会自豪地说,大佬博带!
  高高的几十座楞垛归起来后,就等春季桃花水下来和秋季枯水期的一段时间。雨季水太大漫出就不能做了,洪水会冲毁闸门不算,还会把木头冲回岸上。枯水期的水量不足怎么办?勤劳智慧的老一辈开发者便发明了建闸蓄水定时放水的方法。其大概过程是这样的︰沿五道库河至顺利河、桦皮羌子河,每隔几公里建一座水闸,依次定时蓄放水,如此,滚放在河中的原木便漂流起来,鱼贯而下,直到汇入汤旺河的白林段再捞起装上火车运往祖国各地。在我的印象里,这三条河上共建有十座水闸。始自美溪入河口处有一座,称之为一号闸,地址在出美溪不远的农业老四队。二号闸在卧龙河小屯,即现在的水泥拱桥上游不远十几米处。三号闸在三股流经营所上游1公里许的山头处,即现在称之为金沙河漂流点儿的下水处。四号闸在五道库大楞场下游1公里许的山头处。五号闸在五道库上游村东不远,也是全部闸中最重要的一个,设四座闸笼,两个闸门。南楞场和西楞场(也称大楞场)全设在这里,山上的原木几乎都集中在这里等待水运。六、七、八、九号闸均设在顺利河上,地址依次是五峻峰下0.5公里许,三伐区,松岭经营所下1.5公里许,上1.5公里许,时称五一五。桦皮羌子河上只设一座闸,即十号闸,地址在零点后山头。在我的印象里几条支岔小河还设有几座小水闸,或许是不十分重要,都没编入序列。闸门的建造也体现出开发者的聪明才智,因时间久远,我只能说个大概:按比例在河上先搭石笼,粗大的原木凿出榫卯相互叠卡在一起,呈方形,再用粗大的拔锔和铁丝相连固牢,里面充塞巨大的石头。它有两个作用,一是阻挡水流巨大的冲击力。二是连结闸门,形成一体。闸门和闸笸箩是用厚厚的木板做成的,其上设有小巧的机关,水蓄到一定位置,一拽它,闸板和支撑的铁架同时落下,于是水流便倾泻而出。开闸放水并非完事大吉,有时原木会堆积在一起,叫叉垛。这时就需要拆垛,否则会越积越多卡住。拆垛是很危险的活计,拆垛者要光着脚踩在一根原木上,手持刨钩,一边划水,一边作业,心眼手脚都不闲着。须知,那木头是圆滚滚的,不熟练的人根本就操纵不了。我曾听爸爸讲过,在这上面没少出事,不是被木垛挤死,便是溺水而亡。
  水运的历史是林区开发史的一部分,充满了艰难困苦,奉献牺牲。
  其后,林区木材运输方式又经历了森铁运输和现在的汽车运输,形成了由低能到高效,由拙慢到精快的三部曲。我想,水运为共和国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忘记的,参加水运工作的父辈们的功劳同样是不可忘记的,入诗入史均不为过。
  1960年春节前夕,大约是腊月二十三左右,有人亲眼看到狗熊抓鱼,一时传遍了渤海国故都的东京城公社。
  镜泊湖畔有个小北湖,小北湖旁边有个转心湖,也是湖连湖的特大泡子,周围森林密布,松柏参天。当时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自然灾害,人们饿得直打晃,根本没有心情欣赏大自然的优美风光。
  离转心湖二里处有个村子,当时叫生产队,80来户人家。那年冬天雪特大,家家院里只有一条二尺多宽雪道,两旁堆积的雪墙足有一人多高。为了少吃饭节省体力,很少有人出门活动。小村的白天黑夜静悄悄。办年的气息丁点皆无。
  有个叫张老大的年轻汉子,30来岁,上有父母下有妻,还有三个挨肩的孩子,每张嘴都要天天吃东西,尤其是要过年了,总得吃顿饺子吧。有一天早晨,他拎着镐把别把猎刀出门走了,想弄点野味回来。
  张老大来到转心湖上,银白的大地晃得他睁不开眼睛,只能眯缝看,还尽量压低狗皮帽子檐。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身一看是只山兔,直蹦直蹿。那雪足有一米厚,且松软,一蹦一陷,跳的越高陷得越深。张老大三步就追上了,一镐把下去兔子就完了。他拎起足有七八斤的山兔,心里这个美呀,因为过年能吃上兔肉馅饺子了。
  早上张老大离家之前,只喝了一碗清汤寡水的包米面粥,早就顺尿道跑了。此时感觉头晕眼冒金花,两腿酸软,拎着兔子想回家。
  张老大走出不到30步,滑下湖面的一个大冰包,傻眼了,自以为是碰到了死神,肯定活不了啦。
  什么死神?原来是一头足有300多斤重的狗熊,嘴里叼着一条足有七八斤重挣扎的鲤鱼。双方僵住了,相距只有十来步远。
  狗熊在冬天的北方是要“蹲仓”的,也就是钻进一棵大树的窟窿里冬眠,不吃不喝,到初春才出来。冬天为什么出来了呢?谁也搞不清,八成是天灾的原因吧。反正跟张老大对上眼了。要拼张老大肯定不是对手,一爪下来,就能让他皮开肉绽;两爪下来,小命就交待了。
  张老大只觉眼前一黑,先蹲后躺地倒在了雪地上,人事不知了。当张老大醒来时,狗熊已走开离他有100多米远了,很快钻进了林子。他弄不明白狗熊为什么不吃他?后来听老人说狗熊不吃死物,是晕倒救了他。也许狗熊真累了,不敢跟人斗。反正捡条命。
  张老大走了几步,突然觉得浑身轻松了许多,这可能是大难不死的兴奋。他停住了脚步在想,这冰天雪地里狗熊怎么能抓到大鲤子呢?他顺着狗熊的脚印去找,大鲤鱼的诱惑力不亚于遇险,活着就得吃啊!
  脚印下的冰突然出现一道大裂缝,两间房大的两块冰塌了,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坑,足有一米多深。他探头往下一看,惊呆了。一尺多宽的水面上,挤满了大鲤鱼的头,都是嘴对嘴“嘎巴嘎巴”呼吸,看到人都不跑,狗熊指定是在这儿抓的鱼。抓不抓?怎么抓?张老大岂能放过,而且常打鱼有办法,尤其是要过年了。
  张老大急步来到湖沿,抽出猎刀削下一根锄把粗的腊木杆(极硬),有一丈来长,又在头上削了个带倒钩的尖,回到了冰坑边。他照准一条大鱼的头刺了下去,立刻甩上一条足有五斤多的大鲤鱼,在雪地上直扑棱,接着又叉上了三条,足有20多斤了。说也怪,里边的鱼不见少,因为里边缺氧气,鱼儿们冒死也得往出拱啊!
  张老大停手了,一来体弱拿不动,二来抓多了会惹事,因为这是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行为,是要挨批判的。他将鱼和兔子拿回家后,乐坏了全家,可也难住了张老大的爸爸,他说:“儿子,我这右眼皮直跳啊!八成要惹祸啊!”张老大说没事。
  张老大挑了一条足有八斤重的鲤鱼,用面袋子一装,给生产队长送去了,并说了狗熊抓鱼的事。队长外号叫李大胆,40来岁,多次让公社拔过“白旗”(批判)。一听这事,立刻拿面铜锣在外边敲上了,喊着:“基干民兵马上集合,要拿鱼叉,有紧急任务!”一连喊了好几遍。
  眨眼之间,20来名基干民兵全集合了,以为又是上山抓“特务”呢。
  队长喊:“张老大,你带队,跑步走!”民兵们摸不着头脑,人人肩上扛鱼叉(这是家家必备的),上气不接下气地跟着跑。
  来到坑边,张老大第一个叉上了一条大鲤子,民兵们排成了两行,叉上一条退后一步。上百条大鲤子在雪地上乱蹦。
  一个钟头过去了,叉上的鱼足有一千多条,一大堆呀!再看那一尺多宽的水面上,鱼不见少,真是前赴后继地来送死。
  李大胆队长来了情绪,指挥七八个民兵回去套车,取大镐,多拿麻袋,乐的什么都忘了。剩下的十来个民兵,往上叉鱼,这一大堆的鱼得超过一万多斤了。
  两辆马车来了,还带来了10多把大尖镐。队长指示说:“再刨两个冰眼,多几个坑叉鱼!”有两组刨开了冰。很快刨完了,不见鱼影,原来坑里的鱼也没了,因为给湖中补了氧,鱼儿散开了。队长傻眼了,说:“怪我瞎指挥呀,我连狗熊都赶不上!”
  这个年,小村家家户户过得都不错,每户分到了两条大鱼,还剩一万多斤,队长派两辆马车去集市上卖鱼(当时实在困难,政府临时允许开放集市)。
  当年的集市上主要是萝卜、白菜、土豆和干菜,基本上都是两元左右0.5公斤。他们的鱼才卖5元0.5公斤。公社干部的工资大体上是每月30-60元,我是41元,刚够买两条大鱼的。走了几个来回也没舍得买。张老大认识我,因为我曾去他们生产队辅导过文艺节目,他给我讲了狗熊抓鱼的故事。
  一狠心,我撸下了腕上的手表,是苏联胜利牌的,一百元买的,一算可以值20斤鱼钱,一共4条,张老大又给我添了一条。20多斤鱼过了个好年。细寻思,还得感谢狗熊呢!
北方的嘎拉哈
  嘎拉哈是满、锡伯、鄂温克、达斡尔语“嘎尔出哈”的汉语音译,在清代的正式汉文写法是“背式骨”,学名为“髌骨”,原指兽类或畜类后腿膝盖部位、腿骨和胫骨交接处的一块独立的拐踝骨,多取之于羊、猪、鹿、狍、麋、獐、牛、骆驼等动物。嘎拉哈一般是长方体,两个大面,两个长条面,还有两头的小面,形状不规则。它的四个比较大的面,据清人徐兰《塞上杂记》记载:“有棱起如云者,为珍儿,珍儿背为鬼儿,俯者为背儿,仰者为梢儿”。这是古代的称法,近代与之稍异,凹面叫做坑儿,凸面叫做背儿,一面像支楞的花瓣,叫做珍儿,一面丰满而平坦,叫做轮儿。
  嘎拉哈是我国北方民族的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考古发现,北魏鲜卑墓、辽代契丹墓、金代女真墓、明清墓都有随葬的犴、牛、狍、羊的嘎拉哈。在古代,嘎拉哈是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军事战术上模拟演习的棋子。嘎拉哈大小不同、类别不同、颜色不同,代表不同军事名类,成为战局中沙盘演示的棋子。后来,嘎拉哈神化为“定福祸决嫌疑”的占卜工具,视“解者为凶,合者为吉”,“驴坑为凶,珍背为吉,珍包子为大吉”。有的民族祭祖时用6只羊嘎拉哈,表示六畜兴旺;满族、锡伯族将嘎拉哈装入“妈妈口袋”,平日放在祖宗匣内;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摇车的两侧、底上部都系挂嘎拉哈,以求吉驱邪。
  嘎拉哈的制作比较讲究,是把野兽或家畜的拐踝骨经过蒸煮去肉脱脂,然后上色。通常要上成红色或绿色,以红色为多。古代北方民族喜欢养猪,猪的嘎拉哈最容易弄到,所以是最常见的。狍子的嘎拉哈小巧玲珑,四面也比较平整,所以狍子的嘎拉哈是最好的,但很稀少。羊的嘎拉哈也称羊拐,与狍子相近,所以更加流行。古代还有金属铸造的嘎拉哈,最早始于北魏,而以辽、金、元最多。1955年10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美岱村南发现北魏砖墓一座,随葬品中有铜制的嘎拉哈一枚,长3.1厘米,是现在发现的最早的铜嘎拉哈。1983年巴林右旗清理一座辽代古墓时,曾发现一枚钢铸的仿绵羊嘎拉哈。辽墓出土玉器中还有玉嘎拉哈。在金上京地区金墓中屡次发现用水晶、白玉、铜等雕刻而成的嘎拉哈,多数中间有穿孔,可随身佩带,类似汉族童子玉坠,长年佩带,具吉祥之瑞。至此,嘎拉哈在北方民族生活中已经成为了财富的标志、吉祥的象征。在满、蒙、达斡尔族等民族中流传有金兀术勇取狍子、野猪、黑瞎子的嘎拉哈的传说。在《蒙古秘史》第116节,铁木真11岁跟扎木合结盟时,将一个铜灌的嘎拉哈赠给扎木合,扎木合也将一枚狍子的嘎拉哈赠给铁木真。
  北魏时,拓跋鲜卑统治中国黄河以北,嘎拉哈开始成为了北方各民族的一种游戏器具。古代契丹和蒙古有一种击髀石的游戏,现代蒙古族又叫击古尔。《辽史·游幸表》68卷云,穆宗应历六年(965年),“与群臣冰上击髀石为戏。”
《元史·本纪第一·太祖》载:“复前行,至一山下,有马数百,牧者唯童子数人,方击髀石为戏。纳真熟视之,亦兄家物也。始问童子,亦如之。”清代满族也有类似的玩法。杨宾《柳边纪略》记载:满族“童子相戏,多剔獐、狍、麋、鹿前腿前骨,以锡灌其窍,名噶什哈,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多者千,少者十百,各盛于囊,岁时闲暇,虽壮者亦为之。”可见,当时玩嘎拉哈的主角是男孩,以击打为主。后来,玩嘎拉哈的主角发展成为了女孩,并且更为流行。根据满族有关资料记载,因为在正月里有规定不许姑娘们动针线,于是女孩子们就兴起了这种在屋里炕上就能玩的游戏。而且,北方冬季寒冷,在热乎乎的火炕上玩嘎拉哈,也是女孩子游戏的上上之选。所以明清时期玩嘎拉哈在满族闺中盛行,并演变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文体游戏。
  嘎拉哈的玩法很多。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满洲源流考》载:“或两手捧多枚星散炕上,以一手持石球高掷空中,当球未落之际,急以其手抓炕上嘎拉哈成对者二枚,还接其球,以子、球在握,不动别于者为歘”。《柳边纪略》云:“手握四枚,同时掷之,各得一面者,曰撂四样。”
现代的玩法与古代类似,但花样比古代更为繁多。弹嘎拉哈,也叫弹子儿。先将嘎拉哈(子儿)按人数均分,按规则以食指弹之。弹者将洒出(俗称“泼”)选任意一子为“头”,向另一面纹相同的子儿弹击,命中即可赢和。不中(俗称“溜”)或碰到其它子儿(俗称“砸”)以及弹错、拣错、无对可弹时,则轮到下一人重新洒、弹,弹完最后一对者为胜。欻(chuǎ)嘎拉哈,也叫欻子儿,参加者多为少女少妇。有欻单、欻双、单裹、双裹、耗子喀房苞、羊羔拉把把、大姑娘摸嘴唇、小媳妇措花针等名目。欻嘎拉哈时,口念:“捂一花,亮一花,不够十个给人家”,念一句接一次,动作要和拍节,错者为负。掷嘎拉哈,也叫掷子儿或掷骰子。掷骰子用3个嘎拉哈,嘎拉哈站立耳形叫珍儿或大鬼、站立平状朝上叫驴儿或小鬼,凸状朝上叫背儿、凹状朝上叫坑儿或眼儿。下注者可撵庄,俗称撵点儿。有的庄家或下注者在掷骰子时高喊:“包子、四五六”,以烘造气氛。此外,还有捉嘎拉哈、猜嘎拉哈、夺嘎拉哈等玩法,往往参加的人数很多,是将百儿八十个子儿,将“老母”往上抛,高低不限,同时由子儿堆里迅速挠出几个或十几个,接住将要落地的“老母”掷向空中,同时抓挠出的全部嘎拉哈,嘎拉哈被夺尽后,多者为胜。
  欻嘎拉哈,讲究的是眼疾手快。在过去的时代,满族女孩子把它抓来抛去,可以锻炼手的灵巧性,做得一手好针线活。所以过去欻“嘎拉哈”,不仅是闺中游戏,而且还是生存训练。
  最平常的一种玩法是欻的一种,通常都用四个嘎拉哈,并融入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沙包。玩时先将四个嘎拉哈抓在手里,一转手腕撒在炕上,然后用一只手将沙包向上抛起,沙包在空中之时,手要迅速抓起炕上的一枚嘎拉哈或数枚嘎拉哈,然后再将沙包接住,如接不住就为失败。成功抓起一次后,再接着抓,何时未接住沙包,何时转入下家。还有复杂一点的玩法,要按嘎拉哈四个面的变换顺序,在每抛起一次沙包时,把嘎拉哈扶正或按倒,并要接着沙包不能落地,最后要一次把嘎拉哈抓起,并接住沙包即为赢。如果有一次没接着沙包或没按规则顺序扶好嘎拉哈就为输,就转入下家。抓四样是欻嘎拉哈中难度最大的。所谓四样即四个嘎拉哈中坑儿、背儿、珍儿、轮儿各有一枚。因为四个不同的嘎拉哈位置很难在一起,在沙包抛起的一瞬间,要从不同位置上分别抓完四样嘎拉哈而又不准碰动其它嘎拉哈,难度相当大。所以,在过去善于抓四样的女孩子都是心灵手巧的。
镜泊湖瓦盆沟
  在镜泊湖北门通往火山口森林公园的路上,有个地方叫陆家店,其西南方不远就是瓦盆沟。
  瓦盆沟有两种说法:其一形似瓦盆,周围群山环抱;其二传说这里曾有过瓦盆窑,当年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人曾在这里烧制陶器,目前都是传说这个瓦盆窑的具体位置尚难确定。这两种说法本身就带有许多神秘的色彩,其实这里的秘密并不止这些。
  先说这里的路,从瓦盆沟向东北方不远就是陆家店,通过半截河,再向前就可以到达当年沙兰站(驿站)。瓦盆沟再向西南的群山中就有古驿道经过,是宁古塔通往吉林连接关内的古驿道,自这里开始,翻山穿过密林就可以到尔站,也是驿站,又称毕尔罕站(称二站或必尔罕必拉站)。这中间要经过三道岭,2004年曾在路边上发现吴大澂(吴大澄)来吉林帮办与俄边务勘界时,途经此地而留下的刻石。这是一块如写字台大小的巨石,半卧于路边土中,石上刻有“光绪九年八月大(太)常寺卿吴大澂过此驻马”,在此刻字的左下又刻有“十二年二月奉使勘界重过此山”。均为篆字,应是吴大澂亲笔所书。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这年吴大澂被赏为三品卿衔,作为钦差大臣来宁古塔、三姓(今依兰)等地督办边务与屯垦事宜,来宁古塔小住三年有余,为此宁古塔副都统容山(字俊峰)专门在宁古塔城南牡丹江岸上的官参局为其建小楼做行辕,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63年)所建的官参局融为一体。刻石上明确记载吴大澂于“光绪九年(1883年)八月”从这里路过。从宁古塔勘界办理边务回京后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吴大澂再次来宁古塔。这块刻石就是明证,记录了吴大澂两次经过此驿道,其中第二次经过此地时的情景在他的《皇华纪程》一书中均有记载。
  所以这条驿道走过多少人物,驿道上又发生过什么故事却成了千古之谜。而在瓦盆沟的沟口处不远的玄武岩台地上,就清清楚楚地印着两条车辙印。这辙印每条宽有20公分,深浅不等,最深处几乎达到30公分之多,在这车辙沟里还发现了铁牛掌,铁匠炉打制的大铁钉子,应为牛车铁轱辘上的,还有为车轱辘上润滑油的黑油桶。正是这沉重的铁轱辘牛车不断地行走在这驿道上,将坚硬的玄武岩石头压出两条深深的车辙印,才有了我们今天见到石头上深深的印痕。
  驿道上的大车,就是这样奔波不停,连起了宁古塔与吉林、与北京之间的联系,军队出行车上拉粮草,商人出行车上拉货物,官吏出行车上拉给养和公文,而众多的关内流人也正是乘着这大车,携家带口跋涉几个月从关内来到这里。如今众多的大车早已被淘汰的不知去向,而深深的车辙却留在这里向路人诉说着昔日驿道上的繁华与沧桑。
  陆家店,这个距瓦盆沟不远的地方,传说曾有一姓陆的人在此开店而得名。这个位置后临半截河,因河水流入地下而得名,这里的德林石(满语石岗子)地貌即火山台地,由熔岩流成的,地下多岩洞,当地人称之为石岗子或西石岗子,而石头的塌陷处积水成潭,水深有鱼,而且洞洞相连,俗称海眼。陆家店一带就在这熔岩地貌的石岗子上,许多资料记载在德林石上有一卡伦(满语哨卡),这里有三户,“外卡伦官房一所,北靠山。卡伦官房迤南海眼。”(佚名《宁古塔村屯里数》)从毕尔罕站奔向沙兰站的行人都要经过这里。
  其实这里有两处十分独特的景观,陆家店和老君炉。陆家店可能是一位姓陆的在此开店,招待驿道上过往行人,相传小店曾救了一位来此淘金的年青人,几年之后年青人知恩图报,专门为店家送来一些金子,以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老君炉是一处十分奇特的景观,在熔岩台地上有一圆型的石头矮墙,形似炉灶的灶台,有的资料介绍在清末民初时还有3-4尺高,这里的石头如同烧过一样,其质地和颜色与砖窑里的炉渣差不多。所以有人就为其起了“老君炉”这个名字,将这里形容为《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炼丹的炉子。从这个驿道上的过往之人都见过此独特的地貌。清末名臣吴大澂奉旨来宁古塔与俄方勘界之时,路过此地,曾将此景观收入他的诗中。“俗言古仙人,炼丹旧基址。丹成跨鹤行,余石留渣滓”(吴大澂《皇华纪程》)。在老君炉不远处还有两条石墙突出于台地20公分左右,如同古人留下的石渠的基础,由此不远还有几个用碎玄武岩石堆起来的墓,一说是古人留下的封土积石墓;另一说是苏联红军留下的烈士墓。说法准否,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林场职工杨立祥把家就安在这瓦盆沟的沟口,每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寻查林子,经常沿着古驿道行走,不仅发现了古驿道的车辙很深,而且捡回来许多当年大铁轱辘车上的铁制零件及铁钉。
  “这里在1945年‘八一五’光复时肯定发生过战斗“,老杨指着他捡回来的82枚迫击炮弹、手雷(手榴弹)、高射机枪弹壳和反坦克地雷的壳子及引信这样说。的确,他收集到许多遗弃的军用物品,还有眼镜框、小的铁皮罐头盒等。从这些物品看,有日军的也有苏军用过的。
  进入瓦盆沟,走在古驿道上,快到山顶的时候,路边上偶尔可以拾到小的罐头盒子,虽然锈蚀严重但仍可以看出是苏军用过的,甚至可在林中见到玻璃碎片,可能是汽车的风挡玻璃,还发现汽车上的铁皮以及电瓶的外壳。林中还可以看到有履带车走过的痕迹,而且十分不规则,森林中随处可见转弯时碾出的沟和土堆很高。曾有汽车和链轨车行进过,林中留下不规则的车辙印说明这里曾经有过战斗。仓促逃跑的日军与追击的苏军在这里肯定有过一战,而且以苏军胜利为最后的结局。
  据研究党史的老同志讲,这里曾是牡丹江、宁安一带溃逃日军选择的南逃路线之一。
  杨宾的《柳边纪略·卷五》中,曾以诗歌的形式描写过“德林石”“沙阑”,有这样的诗句“白日怪无辉,北风凄更恶。顿辔狡兔惊,扬鞭野鸡落。”正是符合我看到瓦盆沟这周围的一切,古驿道上的艰难,凡来宁古塔之人都领教过。流人吴兆骞之子吴桭臣曾将其父及全家在宁古塔流放的经历写成《宁古塔纪略》一书,其中写全家因吴兆骞得赦免回归,离开宁古塔、沙兰站,走向毕尔罕站时的大森林,“大树数抱,环列两旁,洞洞然不见天日”,“树木参天,槎牙突兀,皆数千年之物,绵绵延延,横亘千里,不知纪极。”这森林中的驿道“其上、鸟声咿哑不绝。鼯鼪狸鼠之类,旋绕左右,略不畏人。微风震撼,则如波涛汹涌,飕飕飒飒,不可名状。”
  这就是我们今天在瓦盆沟中听到的林海松涛。
金马驹的传说
  位于兰西县榆林镇东南4公里呼兰河西岸,有座著名的马鞍山,北侧有一处金代古城遗址——山弯古城。沿河岸向东北80多公里,也有一座古城,名叫女儿城。当年这一带有许多金人活动,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民间故事——金马驹的传说。
  早在100多年前的金代,当年,有众多金兵经常出没于呼兰河畔。一年春天,金兵在大兴安岭森林边拾得一匹枣红色标准好马,膘肥体壮,神采不同寻常,是来自辽国大草原优良品种。不久,这匹母马产下一匹小公马驹,浑身金色皮毛,金光闪闪,神态迥异,令人称奇!
  两年之后,小马驹长得特别健壮,昂首劲腿,威风凛凛,虽说长得不是很高大,但比母马还要优秀上乘,精干超群。后来,金兀术的长女女婿名叫夏金吾,时任金兀术手下左大将军,看中了这匹神采奕奕的金马驹,给它配上漂亮的鞍子,得意地骑着它过了松花江。
  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夏金吾骑着这匹金色良马,在退兵北归途中,遭到了南宋名将韩世忠、岳飞的顽强阻击,10万大军被困黄天荡48日才得脱身。夏金吾多处受伤,险些丧命,金马驹带着多处箭伤,一路狂奔,才把他带出幽深的死亡谷。
  金大定年间(公元1172年),金国军事上已明显处于劣势,夏金吾在徐州与岳家军一场激烈交战中,和岳云的八百名背嵬军交手的金国骑兵战死很多。在这次交战中,夏金吾阵亡。金马驹浑身多处负刀伤却没有停下狂奔的脚步,他把主人驮出了敌阵,日夜兼程,浑身是汗来到北方女儿城下。不顾一切地冲进城去,跪在金兀术长女的面前,泪流满面。看到此情此景,女人什么都明白了,接下浑身血淋淋的丈夫,给马找来好草好料,可它什么都不吃也不喝,疲惫不堪。它已不像从前那般勇猛,总是立在山头向远处张望,怀念它的主人。在一个漆黑的风雨之夜,它又逃回到呼兰河畔,整日整夜地不停奔跑,往返于马鞍山与女儿城之间。有时,它默默地立在城墙之上,仰天长哮嘶鸣,久久不肯离去。
  偶有一日,金马驹瞅见河畔上有个穿一身铠甲的军人,以为是主人从远方归来,便竖起金色长躯,张开四肢,嘶叫声久久回荡在旷野之中。它兴奋得腾空而起。不料,在它冲向天宇的一刹那,颠落了一直不舍丢弃的马鞍子。几年之后,这个神奇的马鞍历经风雨洗礼和岁月侵染,便形成了一座巍峨的高山,两边凸起,中部凹陷,俨然就是个巨大的马鞍子,人们就称其为马鞍山。
  天兴二年(1233年),辽国大举南犯,金兵屡吃败仗,纷纷南撤。在一次乱军交战中,金马驹被辽兵缚了去,再次被囚入京城,成了辽国皇宫里的一种摆设供人们观赏。它早就讨厌这种平淡寂寞的生活,日夜想念他的主人。一次被皇上带出城去游玩时,它把皇上颠落马下,跑出了人们的视线,疯了似地在大地上奔驰,摆脱了辽兵的追击,回到了秀美的故地呼兰河畔。
  据说,民国初年,有个姓展的渔民在现今地南山门河畔,见到一匹金马驹,形体俊美,气宇轩昂,颜色与普通马绝对不一样,金色辉煌,尤为奇特。这个渔民快步走上前去,想要立即逮住它。刚伸出手去,金马驹猛地一扬头,顿然消失,好似一片祥云飞走了。渔民又在那儿寻找了几天几夜,也没有再见这个宝物。不过,后来这个渔民打鱼十分顺畅,年年丰收,日子过得很不错。
  1952年,这匹金马驹偶然跑进了一户姓徐的大户民宅。正是深秋时节,年轻的女人正在忙活做晚饭。一转身,见到传说中的这匹真的金马驹,惊讶不已!猛地伸手摸了一把,抓到手好几根金条,喜出望外。女人把金马驹紧紧抱住了,不肯让它走脱,拥它赶紧进里屋。可是,它仅在灶台前停留片刻,还是挣脱了出去,如一道金光消失在茫茫夜色里。屋内散落的金色宝贝,使他们生活富裕了起来,女人妆扮得分外漂亮,儿子也读书成才当上了大将军。呼兰河两岸也因为有了金马驹而有了灵气。更具魅力,有人曾在王子墓附近做起了金马雕像,招来众多游人来此观光游览,故此名声远扬。
  直到今天,有人仍能见到这个神奇莫测的金马驹,它一直没有离开这片黑土地,没有离开它热爱的这方山水。它在这里走过了数十年的酷暑严冬,不离不弃,似乎仍在守候着一份思念和承诺。时常还有人说见到了传说中金光闪烁的金马驹,它英俊潇洒,奔跑如飞,转眼间就跑过山岗消失了。据好多人说,金马驹或早或晚,时隐时现,来无影去无踪。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生产队为了让社员们挣点钱过年,每年冬天农闲都派百十人上山,采伐,倒套子。那时候,小兴安岭的林木采伐还没到高潮,山林里黑熊、野猪等猛兽常能遇到。为保证人员安全,采伐的社员们都要带上几杆枪。有时候,还故意派人上山去搜寻野兽,打回来给大家改善伙食。
  有一年冬天,雪很大,天又冷,山下连续十来天没送上肉来,大家都觉着饭吃得没啥滋味儿。带队的生产队长跟大家商量,派几个人上山转转,打点野味儿,让大家开开荤。这主意得到大家的赞成。采伐队中有两个四十多岁的好炮手,一个叫王二迷糊,一个叫张学武,都有百步穿杨的绝技。王二迷糊对酒色赌诸般陋习无一爱好,唯一兴趣就是跑山打猎。这家伙一天到晚抹搭着上眼皮,看上去迷迷糊糊,可一谈起打猎就兴致勃勃,看见猎物就两眼瞪得溜圆。他一年出工不比别人少,打猎却是家中重要收入。那张学武更是武艺超群,尤其是打枪速度奇快,托枪的左手每个指缝夹一颗子弹,头一枪刚响过,第二颗子弹就顶上了,其间不超过两秒钟。
  当下队长一说要派人狩猎,张、王二人立即兴奋起来。以往狩猎都是由他二人唱主角,这次当然不能例外。不过,这回队长要叫他们再带上一人,这人就是上任不久的大队民兵连长张立武。张立武当了四年多兵,刚转业回来没几天,颇受大小队领导器重。队长叫他跟着去打猎,说叫他锻炼锻炼,显然是有培养接班人之意。多了个带队领导,两个猎手心里不太高兴,嘴上也没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三人狩猎小组就出发了。两个猎手各带自己的猎枪,张立武带了支民兵训练用的半自动。傍天黑时,狩猎组回来了,带回了一只有五六十斤的狍子,还带回了喜讯:在北边的二道梁半腰,发现了一头蹲仓的黑熊。
  队长一听喜出望外,一面叫人收拾狍子,烀肉,一面与几个猎手研究猎熊方案。
  第三天上午,按队长安排,南山上采伐的和倒套子的继续干活;北山上一律暂停,等打完黑熊再干。队长亲自选了几个年轻人,随狩猎组一起上山,其余北山干活的,谁想看个热闹,就跟着去。
  北山二道梁上,有一棵几个人都搂不过来的“霸王树”,树身南面三米高左右有一个大树洞,打猎的一看就知道,这是黑熊越冬最理想的洞穴。头天下午几个人在树下转了几圈,看到树洞上方有挺厚的白霜,又轻轻敲了敲树干,听到里面有喘息之声,就断定准有黑熊躲在洞里。
  十点多钟的时候,猎手在黑熊洞外摆好了阵势。民兵连长张立武,正对着黑熊洞,在距大树约五十步远处,手握半自动步枪,靠着棵大树拉开了架式。王二迷糊和张学武,各拿一杆猎枪,分列左右,距张立武约三十步远,也都准备好了。一个年轻小伙,手持一把大斧,走到大树跟前,在大树上连敲三下,大喊了三声,就撒腿往回飞跑,眨眼间跑到张立武的后面去了——这也是事先选好的撤退路线。
  人们都不错眼珠地盯着那个树洞。约有两三分钟,才见一只黑熊从洞里缓缓地爬上来。那黑熊蹲坐在树洞口上,一边瞪大小眼睛搜寻对手,一边昂起头来,抖动了几下颈上的长毛,张开血盆大口,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怒吼。这一吼响彻山谷,只震得树上的雪都“唰唰”往下落,林间两只躲在雪窝中的野鸡,也都“嘎嘎”怪叫着飞逃开去,听来真是令人胆寒。黑熊这一吼叫时,正是射击的最佳时机,因为黑熊吼叫时头高高扬起,正把一个前胸全都坦露出来。原来大家商定猎熊方案时,决定这头一枪由张立武来打,因为他所处位置最为有利,他使的枪也是最好的,可偏偏这会儿张立武的枪却没了动静。眼见再若耽搁,黑熊就会窜下树来,寻人争斗。真是那样,麻烦可就大了。说时迟,那时快,只听“砰”“砰”两声,两支猎枪几乎同时都响了。黑熊震颤了两下,一头栽下树来。
  眼见过了好几分钟,黑熊也没再动弹,张学武和王二迷糊才禁住别人,端枪走上前去。可人们还都纳闷,怎么张立武的半自动没打响呢?队长等人跑过去,只见张立武一个人仍在那抖作一团。将他搀扶起来,身下腾起一团热气,原来,已被吓尿在裤子里了。
  打猎,要有足够的胆量。
  东北土著文化实际上就是满族文化,而满族文化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就拿各家睡觉的大炕来说吧,就非常有特点。满族民居的房子大都是朝阳的房子,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对冬天屋子的取暖有很大好处。
  满族民居的屋子里面通常有两铺炕,一南一北互相对应,以大著称。
  平时一家人主要是以炕为活动舞台,屋子里很少有椅子,大家有事儿没事儿时都坐在炕上,有的盘腿而坐;有的坐在炕沿上,腿耷拉在地上。
  东北大炕都是火炕,与外屋地的大灶坑相连接,烧火做饭时烟就从炕下面的炕洞子通过,于是炕就热了,当然冬天里仅靠烧火做饭来把炕烧热还不行,还要在炕洞子里烧柴。可由于炕大,受热不均匀,炕头热度高一些,炕梢热度差一些。所以人们晚上睡觉时都愿意睡炕头,不愿意睡炕梢。一家人谁睡炕头谁睡炕梢不是随便的,是由每人在家中的地位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家里的男主人也就是一家的老爷子睡炕头,紧挨着的就是女主人了,然后才是孩子。孩子睡觉的顺序是越小的越靠炕头这边,越大的越靠炕梢一边。
  东北大炕不仅是睡觉的,还是取暖的。冬天时炕面上很少放东西的,被褥什么的都要卷上垛起来放到炕柜里,以便大炕散热,而散热效果好,屋子才能更暖和。
  大炕表面铺的是炕席,炕席是用高粱秸子编的,越使用越亮。牛皮纸进入生活后,有条件的人开始用牛皮纸糊炕,上面刷上清油,这样的炕面明亮,而且干净,比炕席的效果要好很多倍。(现在都铺上地板革了。越来越讲究了。)
  大炕很重要,是东北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地方,如果东北民居没有炕,那简直不敢想像。以前东北人一日三餐也都是在炕上吃的,吃饭的时候炕上放一个炕桌,家里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盘腿坐在最里面,男人通常都是坐在里面的,女主人坐在炕沿的位置,负责给大家添饭递东西什么的,是伺候吃饭的。
  孩子们放学写作业或玩耍也是在炕上,来人了也是要让到炕上去坐的,通常每一家人都会有一个烟笸箩,里面放着烟叶、烟纸和火柴,来人了就把烟笸箩往坐在炕上的客人面前一推,说自己卷一支烟抽吧,于是大家就人手一支烟,吞云吐雾起来。
  东北大炕是八十年代以前东北老百姓生活的重要舞台。
郭尔罗斯和杜尔伯特两旗的历史由来
  大庆市所属及南北周边的广大区域,历史上曾有郭尔罗斯(现吉林省松原市和黑龙江的肇州、肇东、肇源及大同周边的广大区域)和杜尔伯特(现大庆北半部及周边的广大区域)两个部落,属蒙古族。
  其实我们黑龙江省原来是没有蒙古族部落的,那么郭尔罗斯和杜尔伯特两旗部落是什么时候和在什么条件下来这里定居的呢?
  其实这两个旗过去并不隶属于我们黑龙江,而是哲里木盟所属十旗之一。哲里木盟在清代是设置在今内蒙古通辽市的,这里过去曾有四部十旗共组一盟之说。这四部主要是指以科尔沁部为首的科尔沁部、札赉特、杜尔伯特和郭尔罗斯这四个蒙古部落,十旗是科尔沁部左右翼共六旗、札赉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各一旗、郭尔罗斯部前后二旗。追溯历史,我们发现这四部起源于元代,这还要从科尔沁部谈起。“科尔沁“一词,在一些明清史料中叫作火儿慎、好儿趁、廓尔沁等,其实这是音译的不同,都是指蒙古科尔沁部落。据有人考证,蒙语的“科尔沁“,原意是指成吉思汗时皇帝卫队中专门披弓挂箭的战士,也就是弓弩手,由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亲自指挥,在统一北方草原的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军功。1206年斡难河源聚会,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赐予他四千五百封户,封地在今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历经元朝一代,繁衍出了众多的蒙古部落。到明朝洪熙年间,公元1425年,哈布图哈萨尔第十四代子孙中有位名叫奎蒙克塔斯哈喇的部落首领,为了躲避其他蒙古部落的攻击,率其部众向东移牧到嫩江流域。为别于同族中已有的阿鲁科尔沁部落之称,便自号为嫩江科尔沁,后来便称科尔沁部。奎蒙克塔斯哈喇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博第达喇,号卓尔郭勒诺颜;次子诺扪达喇,号噶勒济库诺颜。兄弟二人都是科尔沁部的首领。后来博第达喇又生了九个儿子。其中第三子乌巴什,号鄂特欢诺颜,率领部分部众单独游牧,形成了现在的郭尔罗斯部;第八子爱纳噶,号车臣诺颜,仿照其兄,又自称杜尔伯特部;第九子阿敏,号巴噶诺颜,相沿此法,也自称札赉特部。博第达喇其他六个儿子和诺扪达喇的一个儿子仍称科尔沁部。由于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这四部同祖,所以其首领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常观点相近,步调一致,逢困难之际能相互帮助和支援,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蒙古部落群。随着牧场的扩大和人口的繁衍,以科尔沁部为首的这四个部落逐渐南下,成为北起嫩江流域,南到西拉木伦河流域广袤草原的主人。这片地域也常被人们称为科尔沁大草原。
  到明朝末年,以努尔哈赤为首领的建州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开始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根据地吞并附近部落。海西女真的叶赫等部落感受到威胁之后,便设法联合附近的蒙古部落进行反抗。起初科尔沁部是站在对抗者之列的。在1593年,叶赫部首领布斋纠结了几个女真部落,并联合科尔沁部首领翁果岱及其堂兄弟莽古斯、明安等,共同组成了九个部落的联军进攻努尔哈赤,史称“九部联军伐满洲“。双方浑河岸古勒山一战,努尔哈赤巧妙用兵,以少胜多,九部兵马一败涂地。结果布斋被杀,科尔沁部的翁果岱、莽古斯被俘,明安逃遁。在军事打击的胜利之下,努尔哈赤又采取了怀柔政策,将俘虏的科尔沁部首领赐锦衣战马优待放还。翌年,明安向努尔哈赤遣使通好,努尔哈赤亦崇礼相待,双方开始有了些和平交往。此后一段时间内,双方时战时和,但在军事上努尔哈赤占有一定的优势。在他利用这种优势地位不断使用恩威并施的政策之下,双方逐渐结盟,并出现联姻。在1612年,努尔哈赤遣使往科尔沁部提出聘女为妃,欲结姻戚,明安遂将女儿嫁与。1615年努尔哈赤又纳科尔沁部孔果尔之女为妃。自此清朝皇室与科尔沁部相互嫁娶不断。与此同时,双方在军事行动上的协助也已开始。清军八旗劲旅的金戈铁马曾助科尔沁部打退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的进攻。科尔沁的铁骑洪流也为清王朝统一女真、征服蒙古、讨伐明朝的战争立下赫赫功勋。到1626年,科尔沁部已在各蒙古部落中率先归附了清朝。
  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改元崇德后,开始对蒙古各部首领授官封爵,并推行盟旗制度。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锡林郭勒、伊克昭、乌兰察布这六个盟,将这一地区的各蒙古部落建为四十九个札萨克旗,并以会盟地点作为各旗所属盟的名称。盟,本意是“会盟“之意。在明代,由于蒙古各部不相统属,蒙古贵族为了商讨重大事情,便须临时举行会盟。清代统治者把会盟和原有的八旗制度结合起来,固定下来,使它成为了军政合一的政权组织。盟旗从隶属关系上来说,归清王朝专管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管理。但是,从顺治元年(1644)开始,各旗还分别受到地方将军的监督与节制。这样,各旗既受来自中央的领导,又受地方将军的监督,是条块结合对蒙古部落实施统治,盟成为了这架统治机器中的一个环节。因为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这四个部落同祖,所以共组一盟。其中科尔沁部被分为左、右两翼,各有前、中、后三旗,共六旗。其中由土谢图亲王掌右翼,科尔沁右翼的中、前、后三旗后来又别称为土谢图王旗、札萨克图王旗和镇国公旗,并附上杜尔伯特部和札赉特部各一旗。由达尔汉亲王掌左翼,科尔沁左翼中、前、后三旗后来又别称为达尔汉王旗、冰图王旗和博多勒噶台王旗,并附上郭尔罗斯部前、后二旗。这样四部十旗组成一盟,会盟地点定在今兴安盟科右中旗西哲里木之地,因此定名为哲里木盟。会盟地点到现在还存有当年哲里木盟的会盟遗址,即在一个大敖包(土丘)的周围分布着十个小敖包。大敖包是会盟时举行会议的地方,这十个小敖包分属于当时哲里木盟属下的十个旗。哲里木盟的建立标志着清朝与科尔沁等四部双方君臣关系的最终确立。哲里木盟十旗除受清朝中央理藩院领导之外,科尔沁六旗还受盛京(奉天)将军的监督与节制,郭尔罗斯前旗受吉林将军的监督与节制,郭尔罗斯后旗、札赉特旗、杜尔伯特旗受黑龙江将军的监督与节制。在清代,哲里木盟蒙古各部落的实力一直使统治者不能轻视。在科尔沁草原上,康熙、乾隆皇帝都曾留下过巡视的足迹。乾隆皇帝还写下了“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的诗句。
  以后几经变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所属三旗之一的札赉特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松嫩平原上的郭尔罗斯后旗和杜尔伯特旗仍归黑龙江管辖。后郭尔罗斯后旗撤旗建县,郭尔罗斯后旗改称为肇源县,杜尔伯特旗则成为黑龙江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并延续至今。
大庆的湿地
  说起大庆的自然景观,熟悉大庆的人就会说起浩如烟海的芦苇,每到夏秋时节,摇曳的芦苇荡声势浩大,绵绵不断,别有一番美丽滋味,接下来一定还能够想到大庆独一无二的湿地。大庆的湿地,名声响,魅力独特,具有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诸多特点,除了有较多的湖泊和沼泽外,还有与之共存的草原、自然次生林等,它们共同形成了大庆壮美的自然景观。
  大庆共有各类湿地高达120公顷,占全国的1/30,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盐沼湿地、湖泊湿地、江河湿地和人工湿地共六大类,16种湿地体如珍珠般散落在全市各县区。大庆的湿地,可以说是生命的摇篮,鸟儿的天堂。在大庆的湿地中生长的野生植物种类达509种,陆生动物273种,其中拥有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闺秀鹤、白鹤、灰鹤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7种,鱼类45种,两栖爬行动物7种,动物栖息繁衍,也给湿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说起大庆的湿地,典型的代表就是龙凤湿地。龙凤湿地,位于大庆市区东南,世纪大道南侧,哈大高速公路入口处,面积达5000公顷,它不仅是大庆市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更是大庆市最独特,最具魅力的一张城市名片。谁能想到,这个我国最大的城中湿地,竟然是“人造”的。经历过龙凤湿地“人造”历史的,是位叫王作山的老人。1941年,时逢16岁的王作山,跟随祖母、父亲、叔叔等20多口人,从吉林的德惠来到大庆。王作山刚到大庆时,龙凤地区的自然环境,除了大片耕地、俩碱泡子(现在的董家泡、赵家泡)外,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龙凤湿地,就是片“清塘羊草甸子”。满是茂密的羊草,还有龙胆草、防风、狼毒等药材。这里是狼、黄羊、兔子等野生动物的乐园。其中有种叫“绕尾巴兔儿”的动物。这个东西,似兔非兔,似鼠非鼠。长长的尾巴,大大的耳朵,尖尖的嘴巴,后腿长、前腿短,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每跳一步,长尾巴就跟着绕上一圈。甸子里的狼,大白天也敢进屯子来。夜晚,就跑到屯子边嚎叫。屯子里的人,天一黑,就不出门了。屯子里有个养羊的山东人,有天晚上,被狼拖走了十多只羊。这片草甸子,也是百灵、云雀、沙半鸡、鹌鹑等鸟类的天堂。那时,这里的鹌鹑又多又傻。每年秋季,屯子里的人都到这片甸子上打羊草,卖给铁路沿线养牛的俄国人。羊草丛中的鹌鹑,越有动静越往草的深处躲。直到钐刀把腿“搂”断,才想起来逃跑。
  “鬼子”炸坝形成湿地。1945年8月初,前苏联红军对日宣战。白围子紧挨着的中东铁路(现在的滨洲铁路),是前苏联红军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驻守在安达、大庆一带的日本鬼子,为了阻碍苏联红军的快速推进,将大庆北部的一道河坝炸开,意图淹没这段中东铁路。鬼子炸的是哪条河坝?王作山老人说是“乌鱼儿”,经过考证,应该是乌裕尔河。乌裕尔河,发源于小兴安岭西麓,流经克东、富裕等县,流到林甸的湿地后,便像突然消失一般,散漫开去。正因为有了这条奇怪的无尾河,大庆的湿地,才有了水源。
  忽然之间,大水滚滚而来。原来的“清塘羊草甸子”,一夜之间,就成了一片汪洋。大水漫过中东铁路,路基上的水,都有一米多深。从那以后,“清塘羊草甸子”,来了个大变脸,成了沼乡泽国。原来,这个地方没有芦苇,只在甸子的边缘,有少量的“哑巴”苇子。日本鬼子炸坝放水的第二年,这里的苇子,就“蹿”起来了,密密的,有2米多高。狼、黄羊、兔子等野生动物,搬迁到了别处,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鱼类。开始,这里出大鲤鱼,特别多。当地人,把“红黏谷”投进水中,当成诱饵做“窝子”,然后,划船进湿地,用“旋网”扣大鲤鱼。变成湿地的两三年后,这里的鲤鱼忽然就不见了。水里的“常住人口”换成了鲇鱼、鲫鱼、泥鳅、老头鱼、柳根等。百灵、云雀、鹌鹑等鸟类,也纷纷远走他乡。飞来了鹤、鹭、鸭、鸥等水鸟。由于当时人口稀少,水鸟在这里生活得相当“滋润”,数量也在急骤增加。
  有关龙凤湿地的成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与王作山老人截然不同的“亲历者”认为龙凤湿地形成的确切时间不应该是上世纪40年代,而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龙凤湿地,到底形成于上世纪40年代,还是80年代?究竟哪个说法是准确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科学的猜想。如王作山老人所说,1945年,不管是鬼子炸河坝放水也好,还是自然灾害也罢。反正那年大庆地区遭遇了一场大水。龙凤湿地这片“清塘羊草甸子”成了有水、有芦苇、有鱼有水鸟的沼泽地。但是,那个时候,龙凤湿地是没有固定水源的。河坝不会年年被炸,洪水也不可能年年发生。仅靠接纳雨水维系,处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大庆,龙凤湿地肯定是难以存在。没有固定的水源做后盾,仅靠一场大水积聚的水量,龙凤湿地是难以成“气候”的。可能,1945年那场大水以后,草原变成了湿地。所以,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在湿地周围生活过的人,只见草原不见水,也在情理之中。上世纪60年代,为治理安达闭流区,大庆修建了安肇新河。安肇新河,起于黑鱼泡闸下,流经王花泡、北二十里泡、中内泡、七才泡、老江身,最后由肇源县进入松花江。北二十里泡就位于龙凤湿地。1986年,大庆再次遭遇大水。龙凤湿地成为蓄洪、泄洪区。这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再次成为沼乡泽国。不过,跟以往不同,由于有了安肇新河,又有了后来的黎明河。龙凤湿地终于有了固定的水源。龙凤湿地的上游,是安达的王花泡。它接纳了青冈、明水等地的坡地雨水。然后经龙凤湿地流出。黎明河,自春雷泵站起,流经王家围子地区、大庆市东城区,最后进入龙凤湿地。河道主要汇集了采油三厂、采油六厂和大庆市东城区的雨水。有了固定水源后,龙凤湿地就再也没有变过脸。
  大庆的湿地,除龙风湿地外,还有林甸扎龙自然保护区。林甸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湿地及国家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等野生动物的圣地。整个扎龙自然保护区横跨二区四县,包括大庆的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自治县,该湿地是由于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一大片永久性弱碱性的淡水沼泽区,由许多小型浅水湖泊和广阔的草甸、草原组成。沼泽地最大水深0.75米,湖泊最大水深5米。芦苇沼泽和塔头是丹顶鹤的主要栖息地。芦苇高度在1至3米,人类难以进入,为珍贵水禽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条件,野生经济鸟类每年繁殖量达10万只以上,保护区也被人们称为“芦苇连天鹤故乡”。
  大庆的湿地,是大庆市最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外地人来大庆,都会陶醉在湿地的无穷魅力之中。春夏季节,每当晨曦初露,湿地中,美丽的丹顶鹤清幽地鸣叫,优雅地舞蹈。长腿鹭鸶,绅士般地站在浅水处,不时啄起游到嘴边的小鱼虾。成对的鸳鸯,或交颈为对方梳理羽毛,或悠闲地在水面游戈,在如镜的水面,划出两道细细的波纹。旭日东升,数万只鸥鸟,在水天之间,自由地翻飞翱翔。一会儿,轻盈地低飞掠过水面,一会儿,箭一般直冲蓝天。夕阳西下,多彩的晚霞与粼粼的波光辉映,归巢的鸥鸟,在清澈的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林林业局有名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