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道德观念的看法,提出许多问题,越多越好,很急用,

科研活动不端行为的道德评价和原因分析
科研活动不端行为的
道德评价和原因分析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钱学森&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浙江人,1938年在获博士学位,1948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1965年,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和规划,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在实施人造卫星研制计划中钱学森在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上贡献了智慧。
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重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以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旁白:钱学森同志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在漫长的科学生涯中,钱学森以满腔爱国热情,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在中国科技界树起了一座丰碑,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在钱学森这位令人瞻仰的科学家面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老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可以归纳为下列四点: 一、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 二、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 三、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  四、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旁白:钱学森同志的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高尚品质,值得广大科教工作者和全体中国人民永远学习并不断发扬光大。一位执着的科学家应该具有这种品质。钱老的这座精神大厦是一座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但是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的缩影,也启发着当代的科研工作者,激励着他们在科学界不断攀登高峰。通过树立钱老的这座科研道德丰碑,我们对比今天的一些科研工作的不端行为,发人深省。由此,我们引入今天所讨论的话题,当下,科学不端行为的道德评价和原因分析。
&&第一节&科研不端行为
(一)背景知识
(二)科研不端行为的含义
&&&&&&&&&&1、何谓科研活动?
&&&&&&&&&&2、科研不端行为指什么?
&&&&&(三)科研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
&&&&&(四)科研不端行为造成的危害
第二节&怎样对科研活动不端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一、道德评价的内涵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科研活动不端行为的道德评价
出现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
&&&&&&&&&&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因
&&&&&&&&一、科研不端行为的主观原因
&&&&&&&&二、科研不端行为的客观原因
第一节&&科研活动不端行为
(一)背景常识
当今,科学活动已经进入大科学的时代,科学发展迅速而且给世界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非常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都有一种思想,相信所有的科学工作都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相信科学家是最诚实最朴实的人。
科研诚信是科学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的道德基础,也是管理工作者和政府监督部门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科研工作者与现代社会接轨过程中常受恶性竞争、利益驱动和功利因素的不良影响,导致违背科学规范和学术规范的现象屡次发生。
近些年出现的违反科研道德的事件,如:
美国科学界的“水门事件”、
1、&萨默林老鼠免疫——美国科学界的水门事件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纽约斯隆-克特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廉。萨默林声称,他成功地将黑老鼠的皮移植到了白老鼠身上。萨默林似乎找到了不用免疫抑制药物就能避开排异反应的方法。对于器官移植来说,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1974年,萨默林的造假行为被揭露,原来,他是借助一支黑色的毡制粗头笔才取得这一成果的。实验室中一位善于观察的助手注意到,小白鼠背上的黑色斑点能被洗掉,所以其它一切也就被洗掉了。后来,萨默林承认了一切,用工作繁重为自己辩护。最后,他被判定犯有行为不端罪。萨默林事件引起学术界强烈震动,许多报刊将这件丑闻称作“美国科学界的水门事件”。
2、“汉芯”事件
汉芯事件(Hanxin&events)是指2003年2月微电子学院院长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并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中国亟待在高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梦想。陈进利用这种期盼,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3、“黄禹锡事件”
黄禹锡,韩国著名生物科学家,曾任首尔大学兽医学院首席教授,他在干细胞的研究,一度令他成为韩国、被视为韩民族摘下诺贝尔奖的希望。2005年12月,他被揭发伪造多项研究成果,韩国举国哗然。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2009年10月26日,韩国法院裁定,黄禹锡侵吞政府研究经费、非法买卖卵子罪成立,被判2年徒刑,缓刑3年。
旁白:在上面的例子中,有科研不端行为的人不是科学名人,就是学界骄子,却因贪图名利滥用自己的聪明,做出了有损科学真谛的丑事。我们不能将责任全部归结到研究者身上,学者们不是圣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诱引和不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下,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并不总是理性的。事实说明,科研不端行为的产生与监督不力、科研道德缺失、不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有关。
通过从国内外的科研不端行为的研究中,科研不端表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我国经济体制变化的大环境下,科研诚信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科研人员他们自身道德的表现,以至于导致我国科研不端行为演变的愈演愈烈。这使我们发现违背科学诚信的频繁发生会导致学术系统的失衡,同时阻碍中国的发展潜力,并对中国学者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造成伤害。
对于科研失信行为,学术界对此已得到广泛的认识和逐渐清晰的界定。科学共同体内部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包括在科研手段的选择、科研对象的保护以及科研成果应用后果的评估等方面与现代社会公认的伦理原则相协调。如何客观,无偏见地去看待科学不端行为,理性地进行道德评价,并找出原因,需要我们来认识下面的知识。
(二)一些定义
1、何谓科研活动?
定义:也就是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
我国国家教育部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美国资源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定义是:“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
旁白:这是我国教育部地官方说法,我也列举了美国科学界对科研活动的概括定义。当然其中还有很多的不同解释,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2、科研活动不端行为指什么?
从&1988&年,美国政府在《联邦公告》中第一次将科学不端的行为定义为:“编造、伪造、剽窃或者其他行为在申请项目课题、项目实施研究当中、课题研究报告中违背科学共同体行为准则的行为。”&&&&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科研不端行为定义为:“在提交、实施或者报告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活动中采取中采取弄虚作假、伪造、剽窃或其他更严重行为;以及对于那些举报越轨行为的人和不与其未同流合污的人进行报复打击。”
樊洪业他认为,科研不端行为是指:在科研研究与评价奖励的过程中,为了使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的承认而出现的造假和剽窃等行为。&&&
陈志凌等给出的定义是:在科研项目的确立、项目方案的实施、报道或评议项目的研究结果等过程中剽窃或者私自改动实验数据、颠倒科研程序、打乱原始的数据分析,伪造或者抄袭他人科研研究成果,对科研成果的歪曲不实的报道等等的所谓的作弊行为。
(三)具体表现形式
在&2006&年通过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所称的科研不端行为是指,“把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为,包括:
1&在相关人员职称的上报、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的报告等这些方面提供不真实的错误信息;
2&对他人的科研成果进行抄袭、剽窃;
3&伪造或者篡改科研实验数据;
4&在涉及有关活体的研究项目中,违反一些保护隐私信息的规定;
5&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
6&其他科研不端行为。
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基本都包括三大行为:伪造、剽窃、抄袭。这在我国的学术和科技界都取得一致的认可。也有大量的不属于这三大行为当中的,例如:“不负责任的研究行为”、“学术失范”等等,都可以科研不端行为。
(四)科研不端行为造成的危害
科研诚信问题所带来的危害
有句古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旦科研不端行为曝光,就会作为“坏事”在科学界迅速的传播开来。不同的行为造成的危害的程度各不一样。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从上述的表现形式和其中的案例可以看出,深入的了解这些行为多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踏如歧途道路。这些影响和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会一直影响并长期的存在。
主要表现的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阻碍社会进步
从科学诞生之日起,科学研究就被认为是崇高的事业。违反科学道德的不端行为,必然对学术的纯洁性构成挑战。科学事业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在国际间合作日益加强,部门间合作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哪里有相互信任的氛围,哪里的科学成果就更能被接受和应用,进而为人类造福。如果科研道德问题日益的严重的话,这势
必会影响着社会大众对科学的信任程度,有可能会导致公众对科学产生不必要的偏离意见。总体上来看,科学研究中的任何一次的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这都会给整个科学界造成连锁性的负面影响,从而这样使得科学研究在社会中的形象大大的受到影响,这会成为“反科学”思潮中的因素之一。科学诚信问题使学术走向了异化,其长期的和全方位的侵蚀必将对我国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带来负面影响,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消蚀、破坏作用。在进一步的来说,科研不端行为还会阻碍着我国民族科技思维能力扩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2、&对科研资源合理分配的破坏
科学致力于获得可检验成果的知识,科学的诚实性和严格遵循良好科学实践规范是科研工作质量的必要保证。科研不端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是很容易想到的,它能使有些科学家们陷入没有希望的科研死胡同,最后造成了科研经费与资源的大量浪费,进而影响了科学研究事业的健康有力的发展。伪造、篡改、剽窃等等的不良的科研行为不但
破坏了学术氛围中应该拥有的诚信,从而也会导致利益和资源的不平等的分配,在科研研究的平日的工作中产生种种的问题。这些不端行为浪费公众资金,损害公众利益。不端行为对学术研究的纯洁性也是一种伤害。“有些东西的缺乏,如对待科学严肃态度、严谨的要求、合格的方法,都会违反了科学道德规范,必然走向不科学、反科学甚至伪科学”。
3、&损害国家在国际科研界的声誉
科学无国界,在基础研究领域尤其如此。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要进入国际化的世界舞台,都是在拥有着良好科学道德素质的科学家群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科学不端行为是国际科学界广泛关注的“众矢之的”,一旦被发现,这些发生科学不端行为的科研研究者即会成为科技界甚至为世人所不齿。科学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开放环境。在现在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环境下,不管是从程序的复杂程度上、资金方面上的投资强度上,还是科学问题它自身所涉及的深度和范围,这些都标志着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的国际化的科学时代。面对科学技术的全球化趋势,中国科学研究必须加强与国际学术的交流,而科学不端行为损害着我国的国际学术形象,延缓了中国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进程。在科技在全球大力发展的当下,科研诚信问题的影响显然已经超出了它自己本身应承受的范畴,换而言之,在国际舞台上或者某些场合时,科学家一个大的团体是代表的整个国家,因此,一旦这种危害产生,其影响是久远而且是深刻的。
4、使科学的最初目标改变
受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些不良风气所影响,科研工作往往要求在短时间内快出成果,带有了强烈的个人功利色彩,脱离了科学研究的做出目标,一些科研工作往往被实惠和利益所驱动,跟风借势,缺乏心意,低水平的重复。众所周知,如果科研人员不遵循科研发展规律办事就不可能取得重要成果;而从另一层面上来说,当科研人员不满足科研管理机构的政策和评价指标的要求时,所以资助和支持是很难得到支持。这样就会产生“学术困境”的现象,当科研管理中的政策与其的发展彼此跟不上对方脚步的时候,科研人员应该怎么办?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出现了有关个人或者团体利益的不规范的现象甚至是不端行为就不是那么奇怪的事情了。就拿当前我国的情况来说,有一些现象,比如说捆绑申请、分散研究、总体交付、以数量充当质量等在一些重大的科研管理中层层的出现;在重大评估与评奖中也不乏拼凑成果、包装意义、蒙混过关等现象;在人才引进与选拔过程中也常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结果等;此外,“官本位”思想和“行政化”管理机制,也深刻影响人才的价值取向和创新环境的形成等,这些都值得认真反思。对当前正处于加快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我国而言,科技界应清醒认识到,科研不端行为的危害不止于腐蚀科学记录的可靠性、影响科学研究的质量,也不止于败坏科学道德学风、影响科学的纯洁形象和科技界的崇高社会信誉,而更在于从根本上危及“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种种学术不端形象及其危害警醒我们要充分认识不科学的管理机制给科研诚信和科技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快改革步伐,改善创新环境。如果科研不端行为在很大的范围内发频繁的发生而且不能制止他的发生,往往反映出管理中存在制度性缺陷。由于科研管理制度对科研诚信环境所起着决定性和制约的作用,必须在当前的形式下,应充分的考虑应当从宏观大的层面对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这样就使得更加符合我国科学与技术同时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积极大力促进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和成长。总之,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建设良好学术环境十分迫切,国家应当高度重视。科学发展研究的规律与科研人员的发展不仅仅要得到尊重,而且要值得敬畏。希望我们的国家必须要加快科研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的脚步,为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和科技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科研氛围。
怎样对科研活动不端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一、道德评价的内涵
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以及不同民族之间,有不同的善恶标准。道德评价的方式包括舆论、内心信念等。
发挥道德评价的社会作用,对于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于建设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提倡,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私之辩证”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化的一条主线。“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旁边的人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并把这样的爱推广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忠道),能将心比心(恕道)。立足于自己,承认人的差异,主张“合而不同”,“和为贵”,讲求和睦相处,强调社会和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凡人炎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亦即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坚守信诺。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里讲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圣心”是指一种道德境界。所谓“成德至善”,是说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一种较低的境界到另一种较高的境界,不断前进而逐渐趋于“至善”的过程。——“存之又存,相乃不舍”,逐渐地但无止境地趋于“至善”。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
此外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
三、科研活动不端行为的道德评价
(一)科研不端行为归根到底是人的行为。在一切人际交往的地方,都有道德的存在。道德关系作为一种善恶评价的利益关系,渗透于一切社会人际关系之中。科研不端行为是指科研主体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因此,可以肯定科研不端行为首先是道德问题。
(二)学术界内部有一套自我调整的制度。当代科学源于以探索自由和学术自治为特征的纯科学或学术科学,现代社会中的科学共同体原则上依然是一个自治的共同体。科学共同体的自治权,一方面来自其对客观知识的寻求符合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则在于其内部的学术制度使其具有自我纠错能力。默顿认为,这些反映科学共同体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规范通过不同形式已被科学家内化并形成了科学家的内在品质和超我意识。因此,作为科学目标规定性的技术规范要求科学家必须遵守那些道德规范,而道德规范的遵守又保障了科学目标的实现,导致科学界不需要其他外部机制的干预。
(三)科学研究诞生之初的非职业化、自主性状态使道德约束成为可能。在科学诞生的早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多是社会精英,其研究主要是为满足好奇心和兴趣,违规行为发生的是少之又少。在当时,没有足够的理由去做这些为人不齿的事。另外,科学的目的在于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认识结果是客观存在的。客观事实、客观现象这一因素决定了科学家要做“天生诚实”的人。相对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科研人员就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科学研究活动也就成了一种特殊的活动。因此,这也导致用道德控制科学违规行为的思想得以通行。
出现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
&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因
近些年来,科研不端行为已上升为严重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出现了大量科研不端行为事例,而且表现形式多样。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不端行为大量出现呢?这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问题的本质出发挖掘原因。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发展特点,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将推动事物的发展,反之则阻碍其发展。科研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科研不端行为的频频发生,正是因违背科研发展规律而造成的。科研有管理体制、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等,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如果管理、评价和奖励等科研的体制和机制不符合客观规律,&就等于间接地为科研不端行为创造条件。因此,探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我们就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展开分析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因。
一、科研不端行为的主观原因
(一)科研人员不端行为的直接原因
诚信,作为道德之石,一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和行为准则。“从孔子的‘民无信不立’之说,到孟子的‘诚者,天之道也’,从约束皇帝的‘君无戏言’到约束百姓的‘言必信,行必果’”无不体现着诚信思想。诚信,作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今天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诚信在科研活动中要求科研人员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敢于坚持真理、重视实验观测、尊重科学理性。也就是要客观反映研究对象,真实记录实验数据,不捏造、篡改数据,不虚报、不伪造科研成果等。科研诚信是社会和公众对科学信任的重要保障。然而,现在科研人员诚信意识淡薄甚至缺失,导致不端行为频频发生。由于诚信意识不强,使得科研人员缺乏自我约束力,研究过程中弄虚作假,随主观意愿行事,为所欲为。科研行为不端者漠视作为科学进步必然要求的诚信,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诚实守信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二)科研人员不端行为的间接原因
1、激烈竞争造成心理压力
进入现代科学,从事科研的人数众多,但资源相对稀缺,加剧了科学共同体的竞争。竞争应该是科研活动的动力,有些人可以将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动力,而有些人面对竞争的压力却做出违背科研规律违背道德的行为。
从科学最早的岁月开始,对名望的追求就一直伴随着为使自己的学说占上风,而不惜对真理稍加改进以至凭空编造数据的念头。科研工作者群体中在项目经费、科研奖励、研究管理职位等方面必然存在一定形式的竞争,伴随一定的利益分配关系,从而给科研工作者形成一定的压力。不端行为者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压力,不能正确地将其转化为努力科研的动力,而是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在我国科研领域,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行政对学术的管理采用的是等级制,根据科研人员的成果数量评职称、分配科研基金、评奖等等。也就是说要想获得科研资源和资金,必须使科研成果达到一定的数量,得到社会同行的承认,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实是国家提供的研究基金有限,而申请科研基金的人数又不断地增加,而且现行的体制重在量化考核,鼓励研究人员多发文章,以数量决定等级,以数量衡量前期科研水平。在这样追求数量的竞争压力下,研究人员在担心成果数量不达标,职位不能提升时,就只能通过交费发表、化整为零甚至剽窃、伪造等不正当方式炮制论文和成果。
由此可见,激烈的竞争使科研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压力的驱使下,为了尽快地拿出成果,抄袭、剽窃、伪造等行为层出不穷,进而加剧了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
2、利益诱惑导致价值观的扭曲(插黄健翔视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术殿堂上有三种人:一种人是为科学而科学,为学术而学术,他们把科学研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出于对科学的热爱与兴趣,他们不会利用科学去追名逐利,也不计较任何个人的得失,完全把科学研究视为自己生存的意义。另一种人是因为在科学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能通过科学研究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作为成就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达到自我心理满足。还有一种人则把科研活动作为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科研不端行为的出现是因为“第四种人”,他们对物质利益的贪婪,使他们不满足于把科研活动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利用科研活动为自己谋取名与利。他们既追求权力与利益,又想获得社会的承认。只因为这类人的私心与贪念,原本纯洁高尚的科学研究不再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为科学而科学的研究,而是成为了他们达到功利目的的手段。
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价值的负面影响也渗透到了科学领域。本来对科研人员最大的奖励就是获得同行和社会的认可,而现在的奖励背后联系的是物质利益。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是极其辛苦的,需要静下心来搞研究。司马迁的《史记》花了&19&年的时间才熬出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用了27&年才写成,要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是很不容易的。(有人说:“黄忠六十才跟了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白素贞一千多岁下山谈恋爱。科研工作者,你说你急神马急?”&但是,盖茨39岁成世界首富,孙中山28岁创办兴中会,孙权19岁据江东,丁俊晖15岁拿世界冠军,邓波儿7岁拿奥斯卡,贝多芬4岁开始作曲,葫芦娃刚出生就打妖怪。你说我们急不急。取得成功就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还要承受失败的打击。在压力与动力并存的情况下,就会有些人想方设法地寻找捷径来获得利益和荣誉。正是在追名逐利的诱惑下,一些道德意识薄弱的科研人员就会为了物质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道德,做出有违道德的弄虚作假行为。于是,就有成千上万个像李富斌这样的人出现,为了获得奖励不择手段地剽窃他人成果,改头换面后作为自己的成果发表。利益的诱惑不止对研究人员而言,对评审人、刊物编辑等同样有很大的吸引力。专家、评审人面对利益同样会有不端行为。项目评审、鉴定验收的一些专家,在评审或验收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违背公正求实的原则,使得原本公正、严肃、神圣的同行评议的权威性大大降低。再看看刊物的编辑,以前刊物编辑还比较重视文章质量,而现在,利益使得一些学术期刊(除少数核心期刊)为了经济利益,丧失社会责任感,学术公信力下降。应当承认,科研人员是社会的一员,从人性角度看,他们追求物质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直接或间接窃取别人的成果而获得的物质利益,与偷盗有何区别?金钱的腐蚀让人失去了客观与公正,甚至丧失了道德原则。所以,利益的诱惑是导致不端行为的间接原因。
3、科研道德的失范
激烈的竞争是为了获取丰富的利益,获取利益不择手段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科研道德的失范。竞争、利益、道德层层递进。科研个体的科研道德不仅与自身修养有关,更多是受社会环境和道德教育缺失的影响。科研道德失范的问题严重,科研人员不重视科学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致使科研道德修养水平低下。
我国社会转型期给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出现了拜金之风,人们的道德观念下降,道德意志薄弱,即使用规章制度甚至法律来约束,他们仍能钻制度的漏洞,做出违反公德的行为。即使科研管理条例再完善,还会有不端行为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对科研道德、学术规范的不重视,没有将规范内化为道德,没有形成自我约束力。究其深层原因是社会转型导致科研道德失范。
在现实中无论是社会化过程的实施者还是接受者,都往往只侧重技术规范的传授或接受,忽视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得科研人员缺乏学术规范意识,在面临角色利益冲突时,守不住学术道德底线。科研人员不重视道德规范的教育,面对科研资源激烈的竞争和利益的驱动,难免有些学者会违背道德规范,侵占他人成果,在科研过程中弄虚作假。这不仅污染了科研环境,而且阻碍了科研进步。所以,加强科研人员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科研不端行为的客观原因
(一)科研管理体制的误区
&&&&我们知道,科研管理与一般的管理不同。科研管理过程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难以控制。科学研究属于精神生产,科研工作需要独立性和创新性,具有与物质生产不同的特点:&物质产品的生产是重复性的体现,&工厂里的生产分工细,而且大都是流水线生产,生产成果定型化,标准化,主要以数量来衡量。而科研工作者的“产品”即研究成果要具有创新才具有价值,研究成果不能定型化、标准化,成果的质量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衡量。目前,我国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就是“行政强制”,即行政权力对科研活动的不适当介入,对学术事务进行过多行政干涉。而行政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一刀切”,习惯于量化管理,混淆了物质生产与作为科研活动的精神生产。
科研管理的权力应该掌握在科研人员手里而不是行政管理人员手里。因为多数行政人员管理科研却不懂得科研学术活动的规律。科学研究,应当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去探索客观真理,同时也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高级活动。它不应当过多地受低层次需要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扰和强制。而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中行政权力过大,行政人员不了解科研规律,将科学研究与简单的物质产品生产相等同,以量化手段考核科研,要求科研工作者不断地出文章出成果。这种对科研的行政强制,把科研降低成了一种谋生手段,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
这种情况最明显的是在高校,高校的中心工作本应是教学,科研应当为教学服务。然而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却从管理者的政绩和方便出发,把量化的科研指标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指标。发论文、拿项目、出专著、搞“科研”,成了教师们必须完成的使命。考核一个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不是教学,而是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等级、论文、专著和科研经费的数量,乃至刊物和出版社的级别。这些状况实际上是挪用了政治管理方式中的等级制度,也是由于受到官本位的影响,学术界常常把出版级别等同于学术水平的高低造成很多教师不重视提高教学水平,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所谓的“科研”上。而大多数
&&&&这种所谓科研,无非是东拼西凑地编编书,在刊物上发一些凑字数的文章而已。一些高校提出了要在“一级期刊”或&CSSCI&期刊上发文章才算数的要求。重科研,轻教学,实际上成为违背教育规律,损害高校教育质量,破坏高教事业健康发展的一种痼疾。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又面临激烈的晋升职称的竞争,科研不端行为和学术泡沫的发生就难以避免了。
一位高校的“科研处长”说,如果一篇文章不能为提高学校的排名做贡献,就是垃圾文章。这说明一些领导并不是真心重视科研,而是把学校的科研看成他们取得政绩的手段和标志。领导者关心政绩无可厚非,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研究的规律和行政管理的规律是不一致的。领导人的任期短暂,而真正的科研成果却需要长期酝酿。所以领导者总是希望依靠行政的手段来强制早出学术成果,于是层层加码,层层加压,拔苗助长,对科研活动进行强制的行政介入。科研就从自由的思想权利变成了强制性的义务,从创造性活动降低成了谋生手段。这就是科研不端行为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根本上说,用行政强制的方法来管理科研是出于对科研活动性质和规律的无知和盲目,行政人员只知通过强制性的考核和处罚措施来进行管理。他们不懂得科研活动特别是基础研究与物质生产的区别。基础研究侧重于理论或思想,其研究成果的价值需要长期的验证。物质生产的产品大量是重复的,单调的重复劳动是使人厌倦的,因此必须有一定的强制性的数量考核指标,因此数量指标在物质生产中是重要的。
然而,科研活动的特点却在于它的创新性,重复只是“拷贝”,对于科研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对于科研成果的考核,最重要的是其质量和创新性,而不应当是数量指标。科研活动本身也是由人的求知欲、科研兴趣、社会责任感等较为高级的人性需要所推动的自觉活动,它不应当被强制,也不应当降低为较为低级的谋生活动。我们不能强迫一个人成为理论家或科学家。不论对于教师还是科研工作者,我们都应该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研究有价值、有创新的课题研究。管理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是为科研工作提供服务、协调和奖励,而不是进行强制性考核。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符合科学事业自身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国外的一些大学的做法就合理得多。国外大学一般都不对教师“科研”提强制性指标,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取消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要求,教师如果要申请较高级的教职,必须提供科研成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能够使教师更专注于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提供了一个更宽松的学术发展的时空环境,符合科研活动本身自然发展的规律;三同样不乏对教师搞科研的动力激励。外国大学的合理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当尽可能尊重科研活动的特性和规律,尽量减少权力和利益对科研的不必要干扰,给研究者更大的空间和主动性来完成“科研”。
应当看到,发展科研学术事业,是离不开行政权力的作用的,权力对于学术的适当介入是可以有利于学术的发展的,但是不适当的介入却会适得其反。关键是要有合理的机制和结构。我国学术界所以出现严重的无序和混乱,就是行政权力不适当地介入学术体制的结果。
行政强制是影响学术发展最基本的因素,在“项目规划”、评价体制中存在的“量化考核”、奖励体制缺陷等问题,背后都有行政权力的影子,都在一定程度上是行政强制的结果和表现。
(二)科研项目的规划
“计划经济”在学术领域的影响结果就是“计划学术”,规划科研项目就是其最好的表现。这种项目申报和规划的方式其实是从应用研究的领域里借用过来的,却未必适合于基础科学研究。对科研项目加以规划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首先它是一种导向机制,使得研究者能针对社会的需要进行研究;其次它是一种资助机制,使得研究者能够获得必要的研究资金;再次它是一种激励机制,有金钱的刺激和时间的限制,迫使研究者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研究课题;最后它是一种评价机制,要对项目的完成状况进行评审。
然而,对于应用性研究课题有用的方式,却未必适合于基础理论研究,原因
第一,这种方式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导向意义不大。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通常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熟悉的研究领域,无须通过项目立项来为自己的研究确定方向。而为了得到项目资助,一些研究者偏离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长,去申请自己既不感兴趣、又不擅长的项目,这种机制反而起了负面的作用。
第二,&这种方式的启动资助的意义也不大。基础研究不考虑实用的目的,它产生的是普遍的知识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大多数不需要巨额的前期投入,完全可以在课题完成之后对研究者的劳动再进行补偿。
第三,这种方式的激励作用也有限,相反还有负面和不良的影响。基础理论的研究,要靠长期积累和酝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为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只会违背基础研究自然酝酿成熟的客观规律。
第四,这种方式的评价机制问题在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能实证,它包含着较大程度的价值判断和较强的主体性,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具有抽象性,所以评价需要较长时间,不适合通过“结题验收”的方式来评价。申请项目就得按照要求填表格,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要详尽地写明研究计划,特别要把预期结果、前景和意义写得头头是道,否则很难在竞争中胜出。申请者填表时伪造前期科研成果,伪造数据,把计划描绘得有声有色,目的是把项目基金收入囊中。项目申报成功,资金拿到手,由于没有规范的评审标准,加上评审制度也存在弊端,结题评审就成了走过场。规划项目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看重预先的申请而不是成果的鉴定,致使申请者把大量精力放在编报告,托关系,走门子,送人情,千方百计争项目上。“立项”既缺乏标准,“验收”就更没有标准,项目一旦争到手,对研究的过程和质量倒反而不重视。
规划项目本来应当是一种激励机制,却成了一种束缚研究者的桎梏。许多高校都把主持科研项目作为一种考核的强制性要求。致使许多教师一心投入到项目申请,却忽略了教学质量。科研项目中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很少,常常已被一些“国家级”的单位或少数“著名学者”瓜分了,一般人是很难拿到的。而地方政府立项的多是实用性的课题。一些单位把拿到多少项目经费作为对学者的考核指标,更助长了一些学者为了经济利益而丧失社会责任感,不是为解决科学问题,而是为了追求金钱而研究的风气。
从根本上说,规划项目的方式不符合基础理论发展的自然规律。把理论性的研究当作“工程项目”,本身就是一种“范畴错误”。工程项目是有确定的工期和验收标准的,但是理论研究却不能有这样的工期和标准。基础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认识真理,出成果要靠较长期的积累和酝酿,不是短期突击就可以完成的。立竿见影的思想在任何时候对基础研究都是不利的。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和评价,应当采取不同于应用研究的方法。“规划项目”体制不适用于基础研究。这里不是反对任何研究的计划性,而是应该按照不同科研类型制定计划。对于应用性、技术性研究的课题需要事先规划和立项。基础研究有一个意向性的、指导性的计划也是必要和有益的,但不能忽视不同领域的特点和规律简单地采用统一的计划。现行的项目申报和评审体制需要进行大的改革,如对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采用成果后期评审资助和奖励,就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办法。
(三)科研评价制度的不足
1、量化考核的评价原则
一项研究是否具有价值,科研成果有多大的价值,是否得到同行的承认,很大程度是通过科研评价来证明的,评价在科研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的评价体制看重的是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基础研究看的是研究的新原理或新思想是否能对科学思想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应用研究则看成果是否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而言之,科研评价应当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然而,目前中国的科研评价现实是,科研成果的数量成了衡量科研水平或成就的主要标准,考核过关、提职称等主要以科研成果的数量为标准。此外,评价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走过场,评价分类不明确,不能客观、真实地对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其原因在于科研成果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成果有难以评价的特点,以及我国科研管理制度的缺陷,导致评价制度的不科学,致使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活动的性质,以及科研评价的实质和规律无知的情况下,采用“一
刀切”的行政操作原则,并且普遍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于是许多科教单位都避难就易地用数量代替质量,把发表文字的数量、科研立项和经费的多少等作为业绩考核、评职称、评先进、学校评估等的指标。这样必然造成重量轻质的浮躁心态,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形式主义。
众所周知,科研不同于其他活动,它需要充裕的时间学习、思考和积累,而且是特别辛苦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科研成果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不同的科研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规律,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者的特点和研究规律就不同。基础研究的深度不确定性使得研究成果往往是不可预期的,价值也是难以通过标准化的计量予以测度,成果评价需要长时间的验证。
由于科研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也应当分类进行。除了科研领域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研究者也有不同的研究个性:有的才思敏捷,浅尝辄止;有的沉稳深刻,大器晚成。而统一的、不科学的量化考核方式抹煞了不同研究领域和不同研究者的差异,鼓励的是急功近利,打击的是严谨求实。量化考核并非一无是处,只是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不合理地运用量化考核的做法与真正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迫使研究者疲于奔命地去追求论文或著作的数量,浅尝辄止地炮制许多滥竽充数的“论文”或“著作”。而真正需要长时间攻关的科研难题,则少人问津。以这样的态度进行科研活动,制造的只能是更没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毫无裨益。波普说过,庞大的科学可能毁掉伟大的科学,大量的出版物可能扼杀非常稀有的(新)观念:而这些新的观念最终会被出版物的洪水所淹没。波普所说的情况已经是中国的现实。没有价值的、重复性的“成果”、论文、著作泛滥成灾,挤占了学术资
源和学术发表的空间,反而使高质量的成果难以出现、难以发表。
大多数的研究课题都需要长期艰苦努力。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断难有大的突破和创新。一项课题的研究往往需要经过准备、酝酿、写作、出版等多个阶段,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出成果的。而量化的考核方式却平均看待,以单位时间内发表文字数量的多少来计算科研成果,忽视重大课题研究所需要的长期酝酿,不利于深刻的理论研究,而有利于思想浅薄、投机取巧。
2、同行评议的不足
科研管理制度的缺陷所导致科研评价标准的不科学--注重数量轻视质量。采用同行评议的方法是克服上述缺陷的一种方法。但同行评议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同行评议是指某一领域或与其领近领域的专家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涉及相关领域的某一事项进行评价的活动,是在共识基础上做出的价值判断,其评价结果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次,同行评议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可能形成一个“熟人关系网”,在不采用匿名评议过程中可能造成“熟人好办事”,影响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同行评议过程中有太多的行政干预。同行评议本应该是科学共同体拥有评议的自主权,进行内部的自由评价,而现行体制过多行政主管单位的参与,有可能导致同行评议中的拉人情、找关系等,由此导致评议人询私舞弊的不端行为。因此,应该把同行评议的自主权归还给科学共同体,形成自由开放的学术争鸣环境。
第二:存在科研优势积累的“马太效应”,同行对研究者研究成果的评定因成果的等级而存在差别。评价的差别也会导致奖励的差别,如《马太福音》所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多余;而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种做法不利于青年学者业绩权重的增加。
第三:有些同行评议不能被称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同行评议。真正意义上的同行评议要求评议者是该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对该学科领域的知识比较熟悉而且要有能力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做出客观的判断。可现行的同行评议尤其我国的同行评议大都是所谓“专家评审”,所谓专家既包括熟知评审学科领域的专业研究者,还可能包括不了解这一领域的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同行。这样的同行评议就可能出现外行评内行的情况,有可能只是流于形式,而不能给出具有权威和客观公正的评审结果,对于有些研究结果中存在的捏造和篡改的问题也难以发现。虽然科研评价过程中同行评议仍然是主要的评价方式,但同行评议自身的不足也是造成科研中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忽视同行评议存在的这些不足,需要加以重视和改进。
4、&科研奖励制度的不足
作为不端行为发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科研奖励制度的不足。受重利轻义的环境影响,奖励过于注重物质奖励。奖励本应是一种激励,而现在丰厚的物质奖励却片面激发了科研人员获得物质奖励的欲望,造成科研价值观的扭曲。
(1)奖励方式的失调--倾向物质奖励
奖励制度是科学运行的动力机制,它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对科研中的独创性成果给予承认和肯定,就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去从事科研创新和贡献。奖励制度是种功能强化制度,通过约束与激励来推动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要求科学家做出贡献,科学家所做的贡献又要同行和社会的承认,而奖励制度就是指同行或社会对科学家所作贡献的肯定和承认的体系。那社会对科学研究的认可有哪些形式呢?又会给予怎样的奖励呢?
科学社会学研究证明,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需要得到承认,因为承认是科学王国的基本通货。发现“承认”是科学家财产的存在方式,并由此引发对科学奖励制度的研究,是默顿的重要贡献,但默顿把基于“承认”的科学奖励主要看作是“名誉性”的(许为民,2008)。&奖励是对研究者首创性工作的强化激励,是科学价值目标实现的手段,既包括丰厚的物质报酬,也包括荣誉奖励。如默顿所认为的奖励应该是精神性荣誉,物质报酬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同行的肯定和承认,
因此不应该太强调物质奖励和奖金的多少。然而在我国,行政人员为了提升业绩,用物质奖励来刺激研究人员多出成果。于是,物质奖励成为了主要的奖励方式,在单位、研究机构以及高校,奖励与利益挂钩,与个人晋升、分房、福利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变得更加功利性,奖励制度也就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那种激励与促进的性质。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奖励失去了激发研究者首创精神的性质,丰厚的物质奖励成为了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的诱因之一。这里并非绝对地反对物质奖励,而是说物质奖励应该注意奖励的程度,注意与精神鼓励的结合。单纯地与个人利益挂钩的物质奖励不利于科研活动,反而激
起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利于以精神鼓励人们追求真理,追求创新,使学者丧失科学精神。不科学的奖励方式会对科学工作者的价值观产生扭曲,将科研活动的目的蜕变为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加剧了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
(2)奖励中的“马太效应”
科研体制的缺陷导致奖励太过物质化,奖励作为一种激励,由于一直受“马太效应”的影响而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这里讲的不公平是相对的。对富有的还要再给予,对一无所有的继续剥夺的作法,被称为“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揭示的是奖励制度中的优势积累现象,这表现在,那些已经有相当名望的学者得到了与他们的贡献不成比例的更大荣誉和报偿,而不出名的学者得到的是与他们的贡献相比不适当的、较少的荣誉和报偿,这就是说,荣誉背景有增强作用,这种作用造成奖励的不公正表现在科研领域中,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非常有名望的研究者更有可能被认为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更容易得到同行的承认,而那些尚未成名的研究者无论在承认还是资源分配方面
都会受到抑制。奖励中的马太效应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它的消极影响更不容忽视。“马太效应”容易造成资源优势积累的局面,一些理论研究者为了获得累积优势,急功近利,就转向于自己并不熟悉,但比较容易取得成功的实用型的应用研究领域。研究成果换来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物质奖励,可谓名利双收。这样的“诱惑”让追求名利的研究者不能安心科研,于是便弄虚作假,夸大自己的成果和科研能力。奖励制度越来越失去公正,那些没有知名度的研究者得不到应有的荣誉和资源分配,很可能通过不端行为来骗取名利,使得科研不端行为更加猖獗。
5、&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罚
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除了体制弊端所造成的评价、奖励制度的不健全,还有就是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的缺失,对不端行为的蔓延负有一定责任。
(1)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科研活动本应是公正的,但由于没有良好有效的监督机制,不能及时地揭露科研不端行为并严格处理不端行为人,致使不端行为迅速蔓延。目前,我国就缺少对科研活动、研究者行为、研究成果评审以及奖励制度的有效监督。即使有监督也是监督不力。对于有确凿证据的不端行为,常常没有给予坚决的揭露,更没有彻底追究责任。如果有不端行为被披露,高校或科研单位也都是采取家丑不可外扬的做法,内部处理,点到为止,明显就是对不端行为的纵容。同行监督应该是最有效的监督手段,因为同行最了解研究动态。国外许多科研不端行为都是由同行揭发的,前文提到的舍恩事件就是同行揭发的事例。可是在我国同行监督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反而常常有庇护的心态。在国外不仅有同行监督,还有专门的权威的科研监督机构,如研究诚信办公室等。与之相比,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而且权威的机构,说明我们对监督这个环节重视的程度不够。
(2)缺乏有力的惩罚措施
关于惩罚措施,往往是新闻媒体进行曝光或内部进行处分,点到为止,很多不端行为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增加了他们的侥幸心理。惩罚力度不够是对科研不端行为的间接纵容。此外,有效制止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制度还比较薄弱,只有在著作法中,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被视为违法,应予以制裁。在执法上,对科研不端违法行为的制裁一般程度偏轻,最多是采取罚款的处罚方式,打击力度不够,很难起到惩戒的作用。
作业:1、遏制科研活动不端行为的对策?
&&2、我国大学科研不端行为的道德应对。
遏制科研不端行为的对策
科研不端行为的产生很大程度是因为违背甚至无视科研发展规律,细究原因是多方面的,十分复杂。多方面的原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科研不端行为泛滥成灾。对科研不端行为若不加以有效的制止而任其发展,持续到一定的时间,问题就变得更加棘手,更加严重,不仅破坏科研环境,阻碍科学发展与进步,甚至对社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对科研不端行为定义、表现以及原因的了解之后,如何有效地遏制或防范科研不端行为显得极其重要。应当根据科研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设计和建立科学的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科研道德教育
(一)&树立科研诚信理念
防范科研不端行为要大力倡导科研诚信的理念。目前国内外对科研诚信没有统一的概念,“我国认为科研诚信可以概括为:科研活动主体按照普遍认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制度性要求,在科研项目管理、申请、实施和评价等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唯实求真的基本精神和行为准则”。科研诚信是科学精神的外化,是科学方法的精神核心。加强科研诚信是塑造科学精神,营造良好科研环境的必然要求,应该加强对科研诚信的教育,诚信教育可以从中学甚至更早开始。鼓励研究机构和大学展开科研诚信的普及和推广活动,通过媒体或网络加大宣传。还可以效仿美国社克大学成立科研诚信中心,培养学生和研究人员的诚信品质。
(二)&加强科研道德教育
科研不端行为也是个伦理道德问题,仅通过外在强制规范来防范不端行为是很难的。所以,加强科研人员内在的道德教育就十分重要。在科研工作中,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从过程中杜绝科研不端行为,特别是高校和科研机构要进行科研道德教育。以下是几条有效地普及道德教育的对策:
1、树立科研道德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遵守科研道德的榜样,来号召大家学习和遵守科研道德。
2、净化科研道德环境。广泛宣传,强化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深化和加强认识,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高校、科研机构可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风情况,及时处理不端行为等问题。
3、建立科研道德规范。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应根据各自的行业和专业特点,建立符合自己领域的科研道德规范。
二、建立科学的科研管理体制
科学的管理体制就是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科研机构的运转规律来进行管理。科研管理应该由懂得科研运行规律的人来管理,要改变由行政部门主导支配科研的现实,让科研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内在的需要来发展,解除科研对行政过分的依赖,改变用行政级别衡量科研水平,制止行政人员通过强调数量来表现政绩的不科学行为,杜绝行政机构对科研工作的过分干预。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科研管理体制。对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必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机构。科、教单位的领导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反对学术研究中重量轻质的倾向,应当以“解决了什么问题”和“有什么创新”作为评价研究成果的主要标准。贯彻质量优先的原则,改变“一刀切”的量化考核方式。&应充分考虑不同领域、不同个人学术研究的个性差异,尽量减少官方的、人为的、机械的学术计划和考核指标,只保留较长期的、基本的、有灵活性的考核原则。让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自主安排自己的学术研究,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学术效益。
三、建立科学的项目立项和申报制度
应用研究项目的应用性、实践性强、前期投入大,可以采取传统的项目规划的办法,但要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监督和成果的鉴定。而对基础研究不宜采用严格的项目规划的方法,而应当实行“开放式课题”的研究体制。就是对基础研究可以提出一些方向性的课题,但并不确定固定的项目承担者,也不固定项目完成的时间,让不同的研究者自由进行研究,只确定周期性的成果鉴定申报时间。认为自己已获得成果的研究者可以提出申请鉴定,成果通过鉴定则给予承认、补偿和
奖励。这样,使研究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既鼓励良性竞争,又能保证资金的回报和成果的质量。&这种办法与科研评奖不同,它不是进行一般的奖励,而是进行有明确课题指向的补偿。与面向项目申请的机制相比,面向成果的评审要科学和公正得多。它能避免现行项目申请制度中的弊端和不正之风,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新生力量的成长,能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而且能使未纳入规划项目的成果有获得发表和承认的机会。
四、完善科研评价制度
科研评价在科研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而且决定巨额经费的分配,因此必须健全、完善符合科研发展规律的评价制度。我国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很多,采取一刀切、简单化的评价指标,用同一标准评价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重形式走过场重数量轻质量。要想解决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重要的是在评价过程中形成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要具备很强的概括性和指导性。国家科技部提出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高等学
校规定评价应该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原则,国家科委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经过分析和归纳,要解决“量化考核”的评价原则,必须在科研评价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
(一)科研评价的原则
1、评价的目的性原则
评价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客观公正地给被评价对象恰当的定位,客观地评价成果的价值,促进科研的进步与发展。通过科研评价,让务实、正派的研究者,让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得到社会的关注、提倡和效仿;让那些有科研不端行为的人,受到社会的强烈批判。通过科研评价,要在全社会提倡积极向上的研究作风。
2、分类评价原则
科研评价作为一种手段衡量评价对象的价值,必须有一定的标准。要根据科研活动的特点以及类别,有针对性地评价,而不能用统一标准评价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这样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成果的价值。科研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它们有各自不同的规律、性质、目标和成果产出形式。如果不分类评价而是用同一评价标准,会导致事与愿违的评价结果,阻碍它们的正常发展。对评价对象的分类不宜过细,这样会导致在实际应用中推广困难,也不宜过粗,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才能避免简单化,得出合理的评价结果。
3、质量原则
我国科研评价中过于注重数量,导致急功近利思想的产生。目前,在科研评价中依然存在轻实质重表象的倾向,在成果评价、大学评价、职称评定、期刊评定等方面都有类似的误区。评价中坚持质量原则是十分重要的。质量与数量是科研评价中要处理好的一对关系。从辩证法出发,质量是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飞跃,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但数量必须是建立在一定质量的基础上,只有具备了高质量的数量才会有意义。对研究机构或个人进行评价时,重点要放在具有代表性成果的评价上。论文的数量不应当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刊物的影响因子和论文的被引用数的情况对评价有较大的意义,可以作为评价的参考。
科研评价是对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的价值进行判识,没有质量的成果也是缺少价值的,所以不能简单用数量代替质量,而是要把质量放在首位。评价中一味强调数量,必然会冲击质量,造成科学的虚假繁荣,所以要反对用字数和篇数作为衡量科研成果的标准。
4、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公开、公平是手段,公正才是目的。只有公正的评价,才能推动科研健康的发展。公开的意思是:其一,事后适度公开评价者。无原则的公开会给评价者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其二,公开评价程序、指标或方法,使评价的主客体都清楚自己所应遵循的科研规范和评价标准。其三,评价目的和时间公开,使主客体的信息尽量对称,清楚各自的职责。其四,评价结果要及时公开,便于接受公众的裁判,也便于被评价者及时申诉。公开不一定能公正,但要公正必须公开。公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评价客体在公平的地位上接受评价,不为学历、地域、学科等外部条件左右。二是允许评价客体有充分的解释时间和权力,这有利于增加评价的民主性、科学性,在一定程度可以消除评价的主观影响。评价者要重视被评价者的解释,并将处理的结果公开。公正也就是评价者要客观地给予评价对象以评价,评价中尽量不要加入自己的观点、喜好、舆论误导等因素。这些因素会使评价者产生偏见,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要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必须:首先建立评价规范,规范评价者的行为。其次,建立专家库,评审专家随机选择,以免评价者与被评者私下接触。再次,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督体系,接受申诉并负责查处。这就要求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有透彻的了解,尽可能做到公正、客观。
评价者都有其固有的价值观,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就会使评价带有主观性,即受到评价者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局限。科研评价也受到时代科学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要做到绝对公正的评价是不容易的。但是,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规范还是必要的,可以对评价过程起指导、规范以及监督的作用,能促进科研评价尽可能地公正。
科研评价制度的具体对策
预防或遏制评价过程中的不端行为,要在科学的评价原则的指导下,进一步
地制订具体的对策。影响评价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评审人、评价制度
和评审方式。
1、评审人的可信度
评审人在评价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是由评审人来判识科研活动或成果的价值,所以评审人必须要有可信度,也就是说评审人是否值得信赖。对于科研评价来说,如果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被评价对象,那么评审人的可信度相对就比较高。否则说明其可信度低。那么,评审人的可信度是如何测得的呢?是拿他的评审结果与其他专家评审的结果或与社会公认的结果相比较得出的。结果越接近,那么可信度就高。反之,可信度就低。由于不论是论文评价还是其他成果的评价都要受到评审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被评价对象,应当对评审人的可信度进行严格的考核。首先在确定评审人之前,可以根据社会反响、科研团体的公认程度,来确定或排除一些不端的专家;其次可以在所有专家评价结果出来以后,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排除不合格的评审专家。建立评审人评价成果档案,定期评估专家的可信度,对可信度低的评审专家暂停或取消其资格,以保证以后评价的公正、客观。
2、严格的评价制度
1)同行评议制
同行评议制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操作得当的同行评议制能给科研带来激励和支持的作用,一旦操作不当就会有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同行评议会受评议者主观意志的影响,而且这种主观性在(匿名)投票或打分时无法受到监督。二是个别同行在短时间内对研究者长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难以准确评价,评议人的知识水平和个人偏好可能会抹杀一些创新性研究。三是同行评议可能会形成一个关系网。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因此,针对同行评议的局限,可
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进,如采用同行评议与其他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结果和专家进行严格的可信度检验;采用多级同行评议,由同行专家、评审会专家和学科管理人三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决策群体;采用“面对面”公开答辩的方式听取意见,确保公正准确地评价。
评价过程中实行回避制是公正的要求。由于受到急功近利和浮躁氛围的影响,科研不端行为频繁发生,评价中也暴露了不公的问题。虽然评价指标体系周密,但由于评价主体的主观随意性很难做到公正,为此要尽量消除主观随意性,建立可信度档案,严格分析评价者和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另外要让评价过程处于公开透明的监督下,禁止那些与评价对象有利害关系的专家参与评审,以保证评价过程的公正。
3)专家定期轮换制
每隔一段时期,将专家库里的专家逐步更换一些,更换掉可信度差、不负责任的专家,增加可信度高的专家。这样做的理由是:首先长期不更换专家容易形成相关利益集团,可能在评价中给予利益相关者以关照;其次定期更换专家可以避免一些托关系、打招呼的行为,也减轻外界给专家带来的精神压力;再次长期不更换会使专家因自满而导致评价的质量下降;最后固定的专家群体很可能造成权力寻租的现象。定期更换专家可以避免上述弊端,有效地杜绝评价中的腐败行
4)聘请外单位或国外专家评议制
在我国,科研评价除了与荣誉挂钩外,还与晋升职位、物质利益、新项目申报等相关,竞争自然也是免不了的。因此,有三种原因要实行外单位或国外专家聘用制:一是本单位的同事或同行在评议时,其自身可能也是这些利益的利害关系人;二是本单位或国内同行之间难免会存在学术之争的普遍现象;三是国内单位或同行评价视野相对狭窄,不能站在国内同行甚至国际同行的制高点评议,评议的结果缺乏权威性。聘请外单位或国外专家评议就能克服上述不足,提高科研
评议的公正性、权威性。
5)评价意见反馈制
将评价结果告知被评价人,包括被评价者的优势、劣势、等级等等,以便他们可以通过评议结果对自己的项目认真修改和审视,使之更加完美。同时,对评价结果的公开使被评价者有机会对不接受的部分提出申诉,这无形中也是对评价者的一种监督,使评价者趋于谨慎和客观。
③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如论文评审应采用匿名评审方法,这样可以保护评价者,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干扰。&匿名法也解决了评议者与被评议者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的问题。但如果是重大项目评审,也可以采用记名投票的方式。这样可以在客观上制约评价者故意做出的不公正行为,而且可以让感觉受到不公正评价的被评议人与评价者进行沟通,以便于纠正评价结果。
五、&完善科研奖励制度
奖励的公平与否很大程度与评价结果的公正与否有关。如果评价结果有很高的可信度,那么被评价者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科学的奖励方式应该是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科研人员除了对物质条件有需求外,更重要的取得社会肯定的精神需求。科学的奖励还要对不同的研究领域采取不同奖励对策,对基础研究可以偏向于荣誉性奖励,对应用研究可以相对倾向于物质奖励,但物质奖励要有适当的幅度,不能单纯通过提高奖金的幅度来吸引研究者搞科研。要尽量减少“名人效应”的影响,真正做到根据研究成果的价值给予奖励。
对科研成果最好的奖励是广泛地推广成果,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推广都是必要的。科研成果完成之后不应被束之高阁,而是应该让其发挥社会效益,让更多的人知道有这样的成果。一定时间内总结成果并进行宣传,还可以避免重复研究。如应用研究获得的新技术可以通过推广的方式,应用到工厂或企业以获取实际的效益。与应用研究不同,基础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新知识、新理论,更应当大力宣传、推荐有价值的成果。通过推荐出版、推荐阅读、开专题研讨会、优秀书刊评奖、引用率或影响因子公布等方式来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知道。一篇文章的引用率或影响因子就是对它的一种肯定,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奖励,也是一种科研动力激励。
此外,还应该奖励那些遵守科研道德和规范以及揭发科研不端行为的个人和行为。现行的奖励体制主要是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忽略了对于科研工作者遵守科研规范和科研道德行为的奖励。对遵守科研道德的个人给予奖励,可以激励和鼓舞其他的科研工作者以之为榜样,营造优良的科研氛围。对揭发科研不端行为的人更应该给予奖励。因为科研不端行为太过普遍,看到不端行为有些人不想自找麻烦,不论是科研管理者还是科研人员,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出事实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更是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所以值得奖励和弘扬。
六、健全监督与惩罚机制
(一)&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科学活动不能完全靠自我控制来防止不端行为的产生。对不端行为最好的监督群体应该是同行,可是科研活动是探索性的活动,同行也很难把关。在这种情况下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就十分必要。这里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美国成立了研究诚信办公室,专门受理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揭露、调查等工作。此外,他们还组建了科学侦探室,还专门成立了“研究廉正委员会”,成为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机构。
(二)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监督体制的完善能够有效地揭露、惩戒违背科研道德的行为。除此之外,利用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可以使监督更有效。具体措施有:制定道德行为标准,建立科研道德监督机构,专门负责接受举报、调查并处置,同时要真实地公布调查结果,对违反科研道德行为的人给以相应程度的处罚,如几年之内不得申请研究项目。
现代社会新闻媒体以及互联网的影响力广泛,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揭露有震慑作用。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将不端行为以及违背科研道德的行为公布于众,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在科研活动中的丑陋行为,可以对他们的声誉产生明显的影响。舆论的压力对不端行为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当然,对不端行为的揭露必须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排除炒作、人身攻击等,保证舆论要与事实保持一致。另外,在全国可以设立监督热线或地方监督委员会。重视社会的监督力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共同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减少和控制不端行为的发生。
(三)&对评价成果的监督对策
1、评价申诉制
申诉制是让被评议者有权利对自认为不公正的评价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要求和看法。对此,科研管理机构或评价组织可以酌情再次评价,或找更具权威的机构重新评价。实行申诉,可以实现被评价者的知情权,利于加强评价者、被评价者、组织者的交流与沟通,利于加强评价者的责任心,并且对行为不端的评价者有威慑作用。
2、评价结果公示
将评价结果公开,可以使之受到社会和舆论的监督。如果评价过低,被评价者可以申诉,如果评价过高,社会和舆论监督也能加以纠正。实行评价结果公示还可以让社会或学术共同体对评价者进行监督,有利于他们进行公正的评价。
4、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专家与科研人员的诚信档案,就是要实事求是地记录他们的研究或评价行为。科研人员对科研活动全程记录,课题的申请书、研究过程的重要数据以及相关材料、成果验收时的总结报告、论文、成果申报和奖励阶段的相关材料等等都要求真实地详细记录。对于侵占他人成果、在成果上署名等科研不端行为就有所减少。同时,伪造、篡改、编造数据等行为也就相应地减少。专家诚信档案是对其可信度的记录,如果发现出现故意违规的行为,就取消其专家的资格。监督的作用是引起社会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关注,对不端行为仅仅是监督曝光是不够的,曝光之后就要处罚。具体惩罚的标准以及处罚的程度有待制定,最常见的处罚如:取消在规定的年限内申请项目的资格,在学校的研究者则取消职称,严重者甚至开除公职。一些极其恶劣的不端行为必须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处罚应当首先建立详细的处罚标准,使不同程度的不端行为受到相应程度的处罚,而且处罚要严格不能手软,要真正起到惩戒的作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