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电影中有一个2016还活着的抗战老兵兵遇到污浊之物的片段

  他们是中国军队的脊梁,民族的中坚力量。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民族,甚至是不同的信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争取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  ——这样的人,我们称他们为:民族英雄。  随着9月3日的日益临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在天安门广场拉开帷幕。70年了,整整70年,人们永远忘不掉70多年前的那段屈辱、痛苦、惨烈的历史,也忘不掉那些在国难当头的危亡时刻慨然赴死、血染疆场的中华英烈。  1937年,当卢沟桥的枪声响起的时候,面对民族危亡,贫弱、勇敢的中国人拿起了手中的武器,毅然加入了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无论是中央军嫡系还是地方军阀庶出,无论是出身草莽的绿林好汉还是不问刀枪的教师,无论是身世显赫的达官贵人还是衣衫褴褛的乞丐……  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奋起反抗,为保卫我们的万里河山,为保卫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寸土地,3795685名中国军人血染疆场(含共产党部队伤亡584267人),100多名将军埋骨他乡,6164名飞行员血染长空,中国海军将舰艇全部打光!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抗战八年,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我们的民族尊严和民族独立,他们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的抗战悲歌,他们是我们中国人的良心,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我们中国人的民族英雄。  今天那些曾经我们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中国军人却被选择性的遗忘,甚至被钉在人为的历史耻辱柱上。但是谁人能理解他们,谁能记起他们。他们也许没有崇高的理想,也许没有伟大的信念。他们只是凭着一个男人最朴实的情感和忠诚以身许国。但谁能知道其实他们大部分都没有名字。  对一个民族而言,无论在内战中歼灭多少敌人都不值得去炫耀,因为杀戮的都是自己的同胞。1896年,李鸿章访问德意志,李鸿章在俾斯麦面前大谈其与太平军及捻军对决时的神勇,卑斯麦颇有意味的说道:“我国与贵国恰相反,以消灭异种为荣,以屠戮本族为耻”(我欧人以能敌异种者为功,自残同种以保一姓,欧人所不贵也。)李鸿章羞愧难当。  那些在抵民族危亡中为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因为他们被称为民族英雄,而不是自己消灭了多少同胞。抗战爆发后病危中的川军军阀刘湘曾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七十多年了,我们忘不掉那段历史,忘不掉那段峥嵘岁月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和逐渐消逝的老兵,也忘不掉中的那些让人潸然泪下的抗战片段。
楼主发言:50次 发图: | 更多
  片段:  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其后,在八年抗战中,该言论被反复引用,成为战争期间的经典语言,其悲壮之态溢于言表。  片段:  冯治安闻讯后发出命令:“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寸土都不许退,可采武力自卫及断然处置。国家存亡,在此一举;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  卢沟桥抗战爆发当日,冯治安与秦德纯发布了著名的给卢沟桥守军作战令:“卢沟桥为平津咽喉,华北锁钥,关系至重,务必确实固守。不准日军一兵一卒进入、不许放弃一尺一寸国土。彼如开枪,定予迎头痛击。”从此揭开全面抗战序幕。  7月8日,正当战况激烈之际,37师师长冯治安以坚决抗战的决心,激励部下英勇战斗。他再次给战斗在最前沿的三十七师何基沣旅吉星文团长直接通话:“卢沟桥就是你团官兵坟墓,一寸土不能失守。”    图为驻守北平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片段:  7月11日凌晨2时,守军第3营营长金振中亲率大刀队,与前来支援的另一个营主力一起,乘夜夺回铁路桥东端。据相关资料记载,突击队的出发命令一下,有的士兵竟兴奋得号啕大哭。凌晨2时,突击队冲入敌人阵地。顿时,日军阵地手榴弹爆炸,大刀闪着寒光,喊杀声传出数里之遥。一名19岁的突击队员用大刀接连砍了13个日兵,生擒1人。集合号响,无法将士兵集合回来,四处可见举着大刀的血人追赶拼命奔逃的日兵。此役日军一个中队被全歼。守军突击队伤亡3/4,铁路桥收复。  后来,第110旅旅长何基沣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晚间撤退了宛平城内的部队,宛平城一片死寂,老百姓惊疑地望着撤退的士兵,士兵们一个个洒泪离城。  片段:  7月7日以后,面对敌人阵阵炮火,部队需在营区周围15-16里长地带砍倒400米宽庄稼,用来构筑营区边缘临时堑壕。望着高过人头的遍地高粱,副军长佟麟阁犹豫了。最后将宽度减为200米宽———这将是用血去换取的代价。”29路军为了构筑营区边缘临时堑壕,被迫砍倒南苑营区边缘农家地里高过人头的高粱,动手之前,全体官兵肃立庄稼地前,唱起军歌:“这些饮食,人民供给,我们应该,为民努力,帝国主义,吾辈之敌,救国救民,吾辈天职……”    29军官兵在北平城高呼抗日口号  片段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29军伤亡较大,双方陷入肉搏战。赵登禹指挥29军卫队旅和军训团学生队与日军展开激烈厮杀。赵登禹身受重伤,警卫劝其撤退到安全地方,赵登禹不肯。一枚炸弹飞来,炸断了他的双腿。赵登禹醒来含泪向传令兵说:“我不会好了,军人战死沙场没什么悲伤的,只是老母年事已高,受不了惊慌。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她儿子为国而死,也算对得起祖宗……”说完就停止了呼吸,时年39岁。  片段:  “七七”事变后,29军副军长佟麟阁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日凌晨3时,日军聚集10万以上兵力,在几十辆坦克的掩护下,突然从东、南、西三面向驻守南苑的29军发起全面进攻。日军步兵在飞机和炮兵的掩护下,突然向南苑发起空中和地面进攻。集结于丰台的日军驻屯旅团主力同时向南苑进攻,切断南苑守军北平方向退路。在接到军部命令率部撤退至时佟麟阁部遭遇日军的伏击,佟麟阁腿部受重伤仍坚持战斗,带伤指挥作战的佟麟阁头部又受重创,壮烈殉国,时年45岁。佟麟阁将军是我国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他的遗体被寻获时,全身浴血,面目模糊难辨。    在卢沟桥抗战的中国军人
  片段:  1937年8月初,蒋介石向华北的冯玉祥、西北的阎锡山、西南的白崇禧和四川的刘湘发出电报,还有李济深、龙云、何健、余汉谋、顾祝同、蒋光鼐、蔡廷锴、陈铭枢等等,邀请他们来南京研讨国防大计。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的要员也齐集首都,共商国是。  白崇禧接到电报有些犹豫。他找李宗仁、李品仙、夏威、廖磊和黄旭初等桂系中的实力人物商量去留。这些人一致反对白崇禧去南京,他们担心这一去可能会对西南实力派不利。  出身贫寒的白崇禧尊重他的结发妻子马佩璋。回到家,他将何去何从的为难事说与太太听,请太太帮他出个主意。  白太太平时虽不过问政治,但也关心国家大事,对于丈夫的提问,她要白崇禧自己决定。当时身边的人,基本上都反对白崇禧到南京去。有的人说得更难听:“这是蒋介石借刀杀人!”  白崇禧素有“小诸葛”之称,他认为,抗日是桂系历来的主张,也是国民的一致要求。如今抗日时机成熟,正是军人报效国家的时候。如果不去南京,不但辜负了中央的一片厚意,连自己以前喊过的抗日口号也变成自欺欺人的话了。言而无信,将被民众和历史讥笑。  他感激深明大义的夫人在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候理解他而不阻拦他,白崇禧决定动身去南京。  由德国驾驶员驾驶的水陆两用飞机已经在桂林机场等候,这是蒋介石专门派来接白崇禧的。  飞机穿云破雾,直飞南京。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张群、何应钦、程潜、朱绍良、张治中、谷正纲等在机场迎接。晚上,蒋介石召见白崇禧等一行人后,共进晚餐。接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白崇禧为副参谋总长,这是桂系中最显要的地位。1929年,白崇禧因反对蒋介石被开除国民党党籍。事隔多年,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双方都捐弃前嫌,重修旧好。听说北伐名将白崇禧到达南京,消息灵通的日本记者立即发出电讯:“战神到了南京,中日战争不可避免!”  片段:  抗战爆发,云南王龙云再也坐不住了,战事虽距云南数千里之遥,但民圌族责任感已涌圌向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养军千日,用兵一时,那么多年的军阀混战,致使百姓与水生火热之中,如今倭人犯我,犯下累累之罪行,几十万滇军岂有坐视之理。1937年8月滇军老三军率先奔赴抗日前线,随后10月5日,滇军60军誓师出征。前后八年时间滇西共组织云南好男儿42万奔赴抗日前线,其中10万倒在了抗日战场上,40万滇军无一降将,无一伪军,抒写了滇军抗战史上极其光辉的一笔。滇军一路浴血台儿庄,血染中条山,死守娘子关,横扫湘赣鄂,坚守中越边境,血战滇西……  片段:   “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8月7日,刘湘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据杨续云先生回忆:会上各方主战主和犹豫不决,刘湘慷慨陈词近2小时:“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他回成都后,8月25日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缨抗战。?  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日在汉口去世,垂危前亦下令反攻收复芜湖。死前他留有遗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在清理遗物时,发现刘湘曾在一张纸条上写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陆军一级上将刘湘  片段:  抗战爆发后,一向从严治军的冯玉祥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他写好了遗嘱,随时准备为抗战牺牲生命,随即奔赴抗日前线。  张治中是在青岛养病时得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就是命令,第二天他就拒绝医生的再三劝告,赶回南京。大战在即,南京政府任命他为京沪警备司令官的要职,张治中临危受命奔赴上海。  
  片段  徐世昌的名字现在许多人已经很陌生了,但他确实当过几年中华民国的总统。七七事变后,汉奸王克敏曾以师生之谊前来拜会,企图拖徐世昌下水。徐闭门不见,并向人表示“我没有这样的门生”。曹汝霖也来充当说客,声称徐如能出山,和日本订立亲善条约,日本即可撤兵,徐以年老婉辞。曹告辞后,徐对门房说:“以后曹若再来,就说我不在家。”  1938年日军师团长板垣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约徐世昌定期会面。徐托病未见。日方不死心,又派徐的两个门生来游说。一个姓金的学生劝老师不要失掉千载难逢的机会,徐以年老多病推辞,并怒斥:“你太浑。”金也反唇相讥地说:“老师才浑啦。”徐闻金出言不逊,不禁潸然泪下,伤心地说:“想不到我这个年纪,又碰到这一场。”言罢,拂袖上楼。  片段:  段祺瑞因为制造了三一八惨案被鲁迅好一顿声讨,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军方列入了“合作者”的花名册。日本人巴望着曾是中国头面人物的老段出面组织华北的伪政权。为了不让一位有影响的前国家领导人为敌寇所挟,蒋介石写亲笔信,恳请“芝泉老”南下。  当69岁的段祺瑞抵达南京浦口时,不光在京的少将以上的军人集体过江迎接,蒋介石本人也亲自到码头恭候。享受国宾级待遇的老段,当即对记者发表了对时局的书面讲话:“当此共赴国难之际,既有整个御侮方针和办法,无论朝野,皆应一致起为后援。瑞虽衰年,亦当勉从国人之后。”后来他从南京移居上海,有记者登门采访,他铿锵作答:“日本横暴行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唯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救。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备战,合力应付,则虽有十个日本,何足畏哉?”  片段:  曹锟在历史上名声更不好,为了过把总统瘾,不惜大把花银子贿赂选举者,留下了“贿选总统”的恶名。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曹锟的老部下纷纷落水,出任汉奸政权要职。日本侵略者还千方百计地拖曹锟出来当俘虏,年迈的曹锟在刘夫人劝导下,立誓宁肯喝稀粥,也不给日本人办事。  日本人碰壁后,派出已当上伪“华北治安军”总司令的齐燮元前来叩门,曹锟夫妇让家人把他关在门外。接着河北省省长高凌蔚又奉日寇之命来访,曹锟一见,脸色陡变,大声吼道:“你给我滚出去,以后不许你登曹家的门!”吓得高凌蔚浑身哆嗦,被几个侍从架着慌忙溜走。
  不应忘记那些为抗日做出过贡献的先人们。
  片段:  博福斯公司的代理人根据当时欧洲和亚洲军火交易的惯例,将4万美元送给对他们很大帮助的俞大维。俞大维坚决不收。随后国民政府随后向瑞典批量订购博福斯75山炮,第一批博福斯75山炮在1932年交付中国,数量是12门。但奇怪的是,交付的时候却是15门,多了3门。当时火炮的审核和购买由俞大维负责,何应钦狐疑的问他:怎么瑞典人多给了几门?俞大维淡淡的说:是他们送的!其实何应钦心里也明白,哪里是送的,就是俞大维将瑞典人给的回扣拿出来,多买了这几门。俞大维这人非常正直,不愿意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还拿这种钱。  片段:  抗战时期,有一记者碰见一军人自愿去河北组织游击队,军人表示,对于中国的最后胜利,他是有确信的。记者问:“中国打胜以后,你打算做什么事情?”无名军人很冷静地说:“那时候,我已经死了,在这次战事中,军人大概都要死的。”  片段:  一个老鬼子回忆:“枪毙一位被俘的国军中尉,那中国政府军中尉虽然腿被打断了,但是,他要求坐着死,面对日军的枪口!”
    为抵抗日本侵略而组织“武装”起来的中国村民。
  片段:  委员长特别卫队是抗日战争前期最精锐的特别行动部队,仅一百人的编制,却在南京保卫战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歼灭1000日军,战绩震惊世界;37年12月,名将张灵甫强拆了南京市民毛福梅两幢民房并改建成临时军事医院,事情传开后,蒋公命令委员长特别卫队连夜拆除了张家后花园,护卫队队长郑绍发扯起张灵甫衣领,大声骂道:“娘西皮,国家正是生死存亡之际,你竟能做出这等大伤民心之事,该打。”说完狠狠打了张甫灵三个耳光!自后花园事件之后,民国再无强拆!  片段: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作为美国海军的官方观察员进入中国守军的战壕,一位战士向卡尔逊打招呼,战士流利的英语令他很好奇。卡尔逊便向战士打听是在哪学的英语,原来这名战士毕业于美国的一所大学。卡尔逊听后十分震惊。好奇地卡尔逊继续询问:“军队里有很多像你这样的人吗?”“是有很多。我们的人民正逐步觉醒,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中国人民觉醒的民族意识如此强烈让卡尔逊不敢相信,他又询问了身边的苦力,“你在为什么而战?”“民族自救。”“那么什么是民族自救呢?”“敌人想霸占我们的家园。如果我们一齐努力,就能打败他们。”这些简单质朴的对话让卡尔逊感受到,中国人已经觉醒了。  片段:  抗战爆发后,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以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名义组织上海市救护委员会,救护了抗日受伤军民数万人,联合各团体组织上海市救护委员会,据统计,杜月笙所领导的救护输送医疗工作,共救护了抗日受伤军民44398人。此后,杜月笙又筹划在松江、昆山、苏州、无锡、杭州、南京等地设立重伤医院,每年医院少则收治伤员二三百人,多则达三四千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理事室迁移香港后,杜月笙亲自主持工作,筹措救护事业经费。据统计,至抗战结束,红十字会所救护的军民总数已达260万人。  片段:  抗战爆发后,杜月笙在上海抗战中所办的另一件大事是与戴笠共同创办了“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参加抗战。杜月笙自己出钱捐赠了5000支快慢机手枪,又利用自己的影响,动员了帮会成员、工人、学生、店员、失业青年入伍。10月,这支仅以一月时间仓促成立的游击部队,在上海南市和苏州河两岸配合正规军与日寇作战据事后统计:别动队战死兵共1500人以上,受伤500余人。据说,杜月笙颇为悲痛,他不是心疼钱,而是哀怜那些为国捐躯的青年,其中很多人是他的徒弟。    淞沪会战中增援前线的中国部队
  加油,
  很好的资料
    片段:  严阵以待的日本兵,把所有的枪和炮都对准了一辆孤零零的国军战车!  ???? 这辆孤零零的忠勇的国军战车,正在冲向日军的阵地!  ???? 旅日作家萨苏看到后第一反应是:“国破山河在!”  ??? ?一张令人潸然泪下的旧照,让我们想到国家危难时,那种视死如归的豪情!
    图中描绘的是:日,一位重装在身的年仅10岁的隶属于新6军的中国少年兵。正在准备从缅甸密支那回国。参加中国对日本军队的最后一次大会战-芷江会战。    图中描绘的是:日,少年兵李占宏在对着镜头微笑,那时他刚刚年满13岁,但已经入伍两年了。
    片段:  1939年10月,台湾少年团团员在浙江金华进行操练。抗战爆发,原本在大陆倡导反日革命的台湾人立刻加入抗战行列,不少岛内的台湾人也设法冲破日人 的围堵,回到大陆参战。台籍黄埔军校毕业生李友邦等人领导闽浙沿海诸省的台湾青年,组成“台湾义勇军”,以闽南为基地,分三个队,进行医疗、教育、宣 传等工作,“台湾义勇军”下还设有“台湾少年团”,对台籍志士子女予以照料与 教育,并训练孩子们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战争绝不只是成人间的博弈,在70年前的那场大战里,无数的中国少年以自己的单薄之驱投入战场。本是学堂年纪的他们,却义无反顾的站在了自己的家园面前,从他们的眼神中,我们没有看到迟疑或者畏惧。何为中国少年?诚如是哉!    抗战胜利后,各地庆祝游行的照片已不鲜见,但是这张摄于1945年的新加坡,它描绘的是新加坡华人擎中华民国国旗来庆祝抗战的胜利。  在抗战期间,不仅有中华大地上华夏儿女们的浴血奋战,在遥远的南洋星洲,曾有这么一些人,他们中有商人学者,也有车夫舞女,无论行业和社会地位,在故土危难时,他们无不以自己的方式,向故国的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片段:  也许这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行军照片,但图中国旗飘扬的地方,是远离祖国的大地的领邦缅甸,他们是中国远征军,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来自当时国内大中高校的知识青年。在缅印地区的战争中,中国投入兵力40万人,伤亡近20万。  1944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响遍全国,无数青年放下笔墨,投身戎马。这只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踏出国门的中国军队,解英军之围,挫日军凶焰,战功赫赫。出发前,戴安澜将军曾誓言不负祖国期望。他们做到了。在历时三年零三个月的缅印战事结束后,他们中的很多人最终没能回到故乡,但是故乡的人们却不会忘记,怎会忘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没觉得哪该潸然泪下,这破帖子吹来吹去的蒋公以及一批部下,在1931年东北沦陷到卢沟桥事变六年中干屁了呢?值得纪念的人很多,这帖子选择性令人作呕。他们并不真的在追忆先烈,借此再吹吹某些他们想吹的人罢了。  
  片段:  安县农民王者成,赠给儿子王建堂的竟是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上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片段:  1941年四川省田赋管理处长甘绩镛行经南潼道上,在一处茅草房前歇脚休憩,问一个老农民:“今年收成和生活情形咋样?”老农回答说:“老天爷不作美,我们经常以苕藤菜叶和杂粮充饥。”甘绩镛又问:“粮食不够,还给国家纳粮吗?”老农民说:“我应缴的粮食都缴了,左邻右舍都是这样的!”甘绩镛问:“你们自己都填不饱肚子,还有啥余粮缴公呢?”老农慨然说:“军队去前方打仗,没粮食就吃不饱,就是有条命也不能拼啊……只要能打胜仗,赶走日本鬼子,能过太平日子,我们老百姓暂时吃苕藤树叶,也有想头,比起日本人来抢我们好多了!”还有一个农妇,儿子出川抗战,她孤身一人无余粮交公,把陪伴自己的一只猫儿卖了买粮交公,说:“我儿子爱国,我也要爱国啊!”?  片段:  抗战中后期,国家财政困难万分,军费紧张,全川又掀献金高潮。1944年春,国民政府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到川中各地劝导节约献金,进一步推动了献金运动。这年1月17日,“成都市各界民众献金救国大会”在少城公园内举行。从张群、余中英(市长)等官员,到市民、商人、教师、川剧艺人等等,无不踊跃捐献。最催人泪下的情景出现了:只见一长串衣不蔽体、瞎眼跛脚的乞丐,一个挽一个踉踉跄跄把乞讨来的全部铜元、镍币,叮叮当当放进“救国献金柜”里,然后蹒跚下台。全场哭声顿起,争先恐后地掀起又一轮献金高潮!?  片段:  在白沙献金会上,1万多名男女学生齐跪在地,哭着哀求在场的名流士绅:“请你们救救我们的国家,救救我们苦难的民族吧!……”众人泪流满面,有的当场慷慨解囊,有的当场褪下了金表、金戒指、金手镯……  在泸县献金会上,一群乞丐捐出了用破碗盛着的活命钱;一群断手残脚的伤兵相互搀扶着,捐出了他们靠编藤椅、制雨伞义卖得来的1万多元钱……冯玉祥,这位刚毅耿直的老将军,双手接过这些钱,感动得热泪滚滚,四周的人也哭作一团……    片段:  日,汉口孤儿院亦响应献金活动,以义卖报纸所得捐 给国家。图为孤儿们蹲在地上整理报纸,准备一天的义卖活动,其爱国之心,令人动容。
  片段:  抗战爆发后,我国沿海口岸及对外交通要道先后陷落,国际军援运输濒临断绝——滇缅公路,成为战时大后方唯一的国际通道。由于国内继续机工,华侨领袖陈嘉庚号召华侨机工(司机)回国,但不是所有机工都能回
国,必须是爱国者,志愿投身抗战,并有相关赈济会或华侨商会介绍。年龄在20岁以上,40岁以下的。尽管如此严格,1939年2月到8月,就有3200名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前线阵地上,几乎每门大炮都在等待他们运来的炮弹,几乎每个士兵都从枪管里发射过他们运来的子弹,而他们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倒在了滇缅公路——这条“死亡之路”上。    抗战时期艰险的滇缅公路  片段:  抗战爆发后,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为了全身心投入抗日筹赈工作,常年住在总会办事处怡和轩内,不问家事。当时,其企业经营已然滑坡,资金有限,但仍认常月捐2000元至战争终止;每逢捐款购债事,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竭其所能,以为人先。南侨总会副主席李清泉身患糖尿病,但仍“以领导救运为己任,……为祖国的抗战事业鞠躬尽瘁”,致使病情恶化;弥留之际,犹系念祖国受难儿童,嘱将遗产取出10万美元捐作难童之用。  片段:  美国侨领司徒美堂以七秩高龄之身,领导纽约全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开展工作,在该会一呆就是5年之久。期间,他坚持每天早上10时上班,到深夜12时才下班,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并且他自己也成为纽约地区捐款最多的17位华侨之一。  片段:  抗战爆发后,海外华人华侨无论贫富均慷慨解囊,毁家纾国难。在加拿大,两位青年华工遥闻推行航空救国捐,立即赶来各捐献1400元积蓄,并表示,因“远离祖国,勿能亲往杀敌,只此区区,实不足报国,但略尽国民天职耳”;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华侨听了航空救国的讲演后,则当场倾其囊中所有的1100美元捐给祖国,只留下10元路费回家,“在场者均为之感极泪下”。荷印坤甸华侨马细旦,“足废多年,不能工作”,平日靠在街坊乞讨度日。得知暴日侵华后,连日爬至市中心“痛陈祖国被难同胞颠连惨状”,“乞钱为祖国难民请命”。缅甸仰光女侨胞叶秋莲,把自己一座两层楼房及全部财产变卖,将所得钱款捐助祖国,而自己则削发为尼,过着清贫的生活。菲律宾马尼拉一位5岁儿童叶秀荫,也在祖母的陪同下走进华侨妇女慰劳会,将自己一年节省下的糖果钱约国币800元全部捐出。北婆罗洲山打根埠华侨小贩郑潮炯鬻子助赈、毁家纾难的事迹,尤为感人。抗战爆发后,他曾先后7次沿门义卖瓜子,将所得叻币350元捐给祖国赈济伤难同胞。1940年,其父在老家广东新会被敌机炸死,消息传来,郑潮炯悲愤莫名,抗日情绪益加昂奋。鉴于家贫如洗,助赈无力,乃将一亲生幼子卖给他人抚养,得礼金80元,悉数送交筹赈会,不久,又外出为祖国筹募赈款,走遍新马等地大小百余座城镇,得叻币5800余元,写下“抗战史上侨胞救国之可歌可泣的一页”。事实上,捐助祖国的巨额款项,有80%来自华侨的血汗钱。在抗日救国的崇高精神激励下,许多平素默默无闻的贩夫走卒、老弱妇孺,竟做出了种种感天地、泣鬼神的义捐壮举。    1938年,美国纽约华侨美女总动员募捐抗战的现场
  @会上网的老农
17:03:31  片段:  安县农民王者成,赠给儿子王建堂的竟是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上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片段:  1941年四川省田赋管理处长甘绩镛行经南潼道上,在一处茅草房前歇脚休憩,问一个老农民:“今年收成和生活情形咋样?”老农回答说:“老......  -----------------------------  这一段固然感人,我不说国府高官那时候过得生活,就凭一个跪求捐金,比起359旅南泥湾开荒就差远了。不是故意鄙视炮党,这与老共的领导水平真是差远了!
  片段:  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省各界在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刘湘、邓锡侯等将领莅会讲话,表示抗战决心。几岁小学生也流着泪水上场致词;四川大学师生赠送16面“抗敌先锋”锦旗和毛巾2000张,妇女会赠手巾250打。   纵队司令唐式遵此时一把推开麦克风,走向台前激昂慷慨陈词,吼声响彻全场:“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他朗诵了才写不久的一首诗以明其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打内战时唐式遵被人骂为“唐瘟猪”。但此时的唐司令官悲歌慷慨,颇有易水送别之慨,少城公园内数万军民泪如雨下、掌声如雷。   片段:   1939年6月中旬的一个午后,日寇18架新式战斗轰炸机又空袭成都,横冲直撞。突然,云层上出现一架双翼小型飞机,直冲敌机群俯冲扫射。敌机惊惶失措队形大乱,四处窜逃。这架小飞机左冲右突,频频开火。跑警报的市民忘了空袭危险,翘首天际绷紧心弦,参观这场以寡敌众的空战。敌众我寡,小飞机不幸被敌击落,市民悲声四起。烈士叫石大陆,中央军校十期毕业,抗战中历经多次英勇空战。其父石杰将军,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系蒋介石、张群同学,当时任中央军校技术总教官。儿子殉国后,他没有流下一滴泪,仅抱着烧焦了的英雄遗体,拍下一张永志不忘民族仇恨的照片。   片段:  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来灵宝县李家钰部驻地劳军,李家钰亲奋笔疾书:“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日,李率集团军总部官兵左右冲突,在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圈。在敌寇密集火力射击下,总部官兵200余人全部殉难,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注:李家钰时任36集团军总司令,他和张自忠是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图为川军请缨抗战
  @会上网的老农
  片段:  1937年10月后,淞沪战役广德战场,23集团军145师中将师长饶国华的部队受命固守安徽广德以拱卫南京,战斗尤为惨烈。饶国华离川时对家里人说:“我此去,为国而战,义无反顾,我万死不辞!”日军发起总攻,倾泻成千上万吨的炮弹、炸弹。饶部苦战三昼夜、伤亡极惨重。在阵前振臂高呼“现在正是军人报国的时候,我们要为国争光,流尽最后一滴血!”阵地失守,遂挥泪写下绝命书,称“驱敌出境,复我国魂!今自决于城,虽死无恨。”师长饶国华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恢复阵地,终因寡不敌从,身陷重围,弹尽援绝,11月30日晚,饶国华举枪自戕殉国、慷慨成仁,年仅44岁。一四四师师长郭勋祺也在战斗中负重伤。  片段:    抗战初期,美国政府对日侵华战争持“中立”的态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国顾问在华帮助中国,曾要求美国下令让所有在华的美国空军人员离开中国。美国国务院将此情况转告陈纳德时,陈斩钉截铁地回答:“等到最后一个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     中国军队将领视察前线
  片段:  中条山会战,177师有一千多名士兵被两倍于己的鬼子包围,经过拼杀后死亡200人,余下的800人被逼到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三面都是绝壁。这800士兵在短暂的一瞬里从悬崖上跳了下去。下面是被称作母亲的黄河。黄河以母亲的慈爱襟怀包裹了这800个殊死搏斗后不齿投降的关中‘冷娃’。他们都是16至18岁的孩子。他们从关中(也有少数山西河南)乡村投到孙蔚如麾下来,不是为了吃粮饱肚,而是为着打日本鬼子走进中条山的。他们没有一个人活下来。他们800人集体投河的那一幕,被山里的村民看见了。活着的这个村民尤其清晰地记得最后一名士兵跳河的情景:悬崖上只剩下最后一个关中籍中国士兵,这是一位旗手。他的双手紧紧攥着他的部队的军旗。那是他和他的父亲和村民们崇拜着的杨虎城创建孙蔚如统率着的西北军的军旗。军旗已经被枪弹撕裂被硝烟熏染,他仍然双手高擎着。他在跳河前吼唱了几句秦腔。那位活着的当地村民还记得其中两句戏词,是《金沙滩》杨继业的两句——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片段:  1933年初,日寇出兵侵占山海关,29军军长宋哲元率领军队奋勇投入长城战役。29军将士在喜峰口歼敌3000有余,“喜峰口大捷”轰动了全国。芦沟桥抗战枪声打响之后,宋哲元便命令师长以上的将领亲临前线指挥、督战,战斗之激烈,士气之高涨,实属空前。   片段:  1943年常德血战,预备第十师伤亡惨重。孙明瑾师长亲自操起一挺轻机枪向日寇冲锋。后又用手枪、步枪猛射,最后以刺刀与日军搏斗,刺刀折断!后被日寇机枪击中多弹。卫士抬孙突围,他目瞪卫士,忍痛高呼:“中华儿女要壮烈,不畏死,不贪生,牺牲生命,救国救民,努力杀敌!努力杀敌!”临终前仍向部署命令“贯彻命令,达成任务!”
  片段:  台儿庄战役中,第二十二集团军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苦守滕县。日军主力矶谷师团以重炮飞机猛攻。弹尽粮绝,王铭章在县城中心指挥残部顽强抵抗,腹部中弹踉跄倒地。部下扶他,王铭章叫道:“不要管我,老子死在这里痛快!”日军怪叫冲来要抓“大俘虏”。周身血糊糊的王铭章,挣扎着高呼“杀敌,抗战到底啊!”他用枪口对准自己脑门,“砰”一声枪响……受重伤的300多川军官兵,不愿被俘受辱,他们大叫:“小日本必亡!”这些战衣破裂、伤痕累累的中国军人,以手榴弹爆炸,消失在烟雾中……指挥“徐州会战”的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了战斗任务,写出了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片段:  1937年7月后,在成都蜀华中学高中毕业的黄士伟热血沸腾,考入川军第21军。日,武汉大会战。黄士伟及独立工兵18营,潜入梅埂地区敷设地雷,扫荡日军死伤不少……但工兵排张排长及士兵50余人,先后英勇阵亡,无一人生还!日凌晨,他们在兰溪巧设地雷阵。酒井直次中将率第15师团经此,酒井被炸死……日军战史后来称:“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片段:  川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1944年5月在战场上悲壮殉国。驻守河南,在豫中会战中,奉命担任掩护,在转移途中,司令部直属队不幸与日军穿插分队遭遇,总司令李家钰当场中弹身亡,成为抗战中殉国的川军最高级别将领。  片段:  日,四川举行约万人参加的“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邓锡侯在会上发表了如上讲话。邓锡侯还说:“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随后刘湘率领23集团军东进,邓锡侯率领22集团军北上。当时的邓锡侯,已经48岁了。出川前,有将士找到邓锡侯提意见:“我们还没有发饷得嘛!”邓锡侯回答说,现在危难时刻,是要领饷还是要抗日?将士回答:要抗日!邓锡侯哽咽,率领川军子弟出川,1个多月的急行军,翻越秦岭,没有人掉队也没有人当逃兵。川军武器装备简陋,粗布单衣加草鞋。每个人只有一支川造或汉阳造步枪和两颗手榴弹,每师除数门迫击炮外,山炮、野炮一门都没有。好多步枪还是清末时期制造的,经常打一枪就哑火了。到宝鸡,部队还没有来得及集结,接到紧急军令,邓锡侯急援山西,娘子关一战3000多四川子弟兵战死沙场,邓锡侯痛哭。  片段:  南苑之战爆发前夕,宋哲元已经下令,南苑军部撤到北平城内,佟麟阁应首先撤离,此时夫人恰好送来书信,称父亲病重,佟执意不撤,回信道“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并诏所部曰:“此杀敌报国时也!”后终于以身殉国。     台儿庄战役中的中国军队
  不灭倭寇,我心怎甘!
  @Tom_富贵_Chen
15:25:47  没觉得哪该潸然泪下,这破帖子吹来吹去的蒋公以及一批部下,在1931年东北沦陷到卢沟桥事变六年中干屁了呢?值得纪念的人很多,这帖子选择性令人作呕。他们并不真的在追忆先烈,借此再吹吹某些他们想吹的人罢了。  -----------------------------  国军如此威武,老蒋如此爱国,为什么大片山河破碎,大批国军投敌,大量人口被杀???如此勇猛的国军,为何一退再退,在日本强弩之末投降前日,还发生几十个县城丢失沦陷。  所以,事实无情的揭露了楼主所说基本上是扯淡。嘴上抗日,作秀爱国,地图开疆。  没直接投敌做汉奸,就是天大的功绩了,看见果粉上来秀无耻,实在恶心。  啊!---呸!!!
  @开号只为骂JY 17楼
18:14  @会上网的老农
17:03:31  片段:  安县农民王者成,赠给儿子王建堂的竟是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上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片段:  1941年四川省田赋管理处长甘绩镛行经南潼道上,在一处茅草房前歇脚休憩,问一个老农民:“今年收成和生活情形咋样?”老农回答说:“老......  ----------……  -----------------------------  捐金只是平凡个体的家国情怀,跟359旅开荒有毛关系。你拿一个国家举国支援抗战和地方武装自己养活自己比,有可比性?  
  此等热血贴,有别有用心之人还添加党争元素,真是廉耻不知。  
  @donghairen2011 24楼
09:45  @Tom_富贵_Chen
15:25:47  没觉得哪该潸然泪下,这破帖子吹来吹去的蒋公以及一批部下,在1931年东北沦陷到卢沟桥事变六年中干屁了呢?值得纪念的人很多,这帖子选择性令人作呕。他们并不真的在追忆先烈,借此再吹吹某些他们想吹的人罢了。  -----------------------------  国军如此威武,老蒋如此爱国,为什么大片山河破碎,大批国军投敌,大量人口被杀???如此勇猛的国军,为何一退再退,在日本强弩之末投降前日,还发生几十个县城丢失沦……  -----------------------------  按你的意思,抵抗是错,不抵抗也是错,为了防止军人投敌,干脆不抵抗好了。为了防止国土被侵占,干脆奉送给日本好了,奉送不算丢失。  不要妄图在这里胡乱添加党争元素,毕竟抗战是民族之战,以任何的政治意图诋毁本民族的反侵略先烈都是在侮辱自己的人格。  
  顶!以后不要被侵略要主动出击侵略他们!  
  片段:  抗战八年,川军担任的前线战场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川军牺牲更多的是“无名英雄”,即普通战士。川军第43军26师老战士何聘儒回忆淞沪会战时:“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见……”  1937年9月,川军第20军在杨森的率领下开赴上海参战。该军是川军中最穷的部队,装备也最差。10月15日,八0四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向文彬在一天中的三小时内,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晋升少将。  就这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是抗战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从淞沪会战开始,无役不从,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山崎大队。川军二十六师,参加淞沪会战,是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    抗战中的川军战士  片段:  据何应钦的统计: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居全国之冠!??  川籍军被俘人数是国民革命军地方军阀中最少的之一,整个抗战中共2.4万余人被俘,不到总人数的3%。而阵亡比例高达1/3,在淞沪会战中,川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沙场,仅2000余人撤退到湖北,后在枣宜会战中,川军再次成为主力,歼敌4万日军后有20余万川军士兵伤亡。在出川的6名中将中,便有4名壮烈殉国,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团级军官基本全部在前线牺牲。    四川各界欢送出川抗日将士  片段:  战时粮食奇缺,四川物价暴涨。万般困苦艰难的情况下,四川百姓们仍加紧耕种、生产,支援前方。抗战军队的军火枪械,穿的军衣等,当时主要是靠待遇菲薄的四川工人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川江上赤裸上身的航运船工,吼着悲壮的川江号子,积极运输部队、军粮、难民和军需、民用物资。?    行军中的川军
  片段:   “号外!号外!买号外!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借口演习中一军曹失踪,侵入宛平县城,我卢沟桥守军吉星文团当即奋起抗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  日午后,成都大街小巷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仅仅两小时前,成都《新民报》主编李有伦匆匆从省政府跑回春熙路报社,一上阶沿便气喘吁吁叫道:“卢沟桥昨天打燃了,赶快出号外!”李有伦摊开手中的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电稿,心急火燎地组版、校样、开印……总计不到40分钟,《抗战爆发了》的号外即出来了。报馆人员全部出动上街叫卖,半小时之后,便撒遍了市区的主要街道,一批报童还甩开光脚板跑二十里,把“号外”卖到华阳县、中和场等乡下。“号外”只比巴掌大一点,但它及时传播了石破天惊的新闻。成都轰动了!一群群的人拿着“号外”奔走相告,群情激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立刻响遍城乡。  片段:    志愿从军的三峡民众  1941年,三峡地区的民众搭乘江船前来重庆志愿从军, 以便上前线杀敌,报效国家。这批青年穿着三峡地方父老赠 送的衣服,上面写着“志愿抗敌”。  片段:  近年来以抓壮丁为题材的电影及“王保长”之类电视剧风靡一时。实际上,这种“抓去”的壮丁只占出川军人的极少数,大敌当前,四川广大民众不甘当亡国奴,无数热血青年都是自愿应征参军奔赴前线的。?  因此,四川各地热血青年踊跃从军的高潮从未间断过,“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上前方”的事例甚多。如共产党主办的重庆《新华日报》日第3版上刊登:新津县的爱国模范、72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    抗战时期训练壮丁的情景。  其实壮丁他们不是抓的,大部分都是被抽的,按照年龄,数量,编辑号码,三抽一,5抽2,抽到谁,谁去,,抽到后,大家还是愿意去的,因为国家给了足够的荣誉,1:安家费,每年发给家属优待金2:家庭为征属,(类似现在的军属),3:死亡有每年给家庭补贴。4:参军后,家庭税收优惠,5:报纸,集会疯狂宣传,青年学生村村乡乡宣传,抗日是一种荣誉。  在八年抗战中,不但民众有抗战要求,而且民国当局对其军人也是看得很高的。民国政府称当兵的人为“出征抗敌军人”,称其家属为“出征抗敌军人家属”,简称“征属”。青年入伍时发给1000元安家费,每年中秋节县政府组织各机关团体慰问征属,发给优待金。户县籍军人在抗战前线(绥远和中条山)阵亡,抗日部队的司令官(傅作仪和赵寿山)亲自签发命令,向户县抗日军人优待委员会寄回“征属优待证书”,并对其战功予以褒奖。这些事迹是要被记入县志的,他们认为是非常光荣的,不去会被乡亲们戳脊梁骨!
  @donghairen2011
09:45  @Tom_富贵_Chen
15:25:47  没觉得哪该潸然泪下,这破帖子吹来吹去的蒋公以及一批部下,在1931年东北沦陷到卢沟桥事变六年中干屁了呢?值得纪念的人很多,这帖子选择性令人作呕。他们并不真的在追忆先烈,借此再吹吹某些他们想吹的人罢了。  -----------------------------  国军如此威武,老蒋如此爱国,为什么大片山河破碎,大批国军投敌,大量人口被杀???如此勇猛的国军,为何一退再退,在日本强弩之末投降前日,还发生几十个县城丢失沦……  -----------------------------  @小盐平八郎
10:52:17  按你的意思,抵抗是错,不抵抗也是错,为了防止军人投敌,干脆不抵抗好了。为了防止国土被侵占,干脆奉送给日本好了,奉送不算丢失。  不要妄图在这里胡乱添加党争元素,毕竟抗战是民族之战,以任何的政治意图诋毁本民族的反侵略先烈都是在侮辱自己的人格。  -----------------------------  果粉们,你们的蒋公如此威武,却河山破碎,日寇入侵,还好意思上来秀?  看看1950年的中国,实力并不比1937年强,敌人却远比小日本厉害。老共照样主动出兵,拒敌与国门之外。铁蹄不敢不能伸进国土。  果粉比比看,然后找块豆腐一头碰死算了。
  @donghairen2011
09:45  @Tom_富贵_Chen
15:25:47  @小盐平八郎
10:52:17  -----------------------------  @donghairen-23 15:14:39  果粉们,你们的蒋公如此威武,却河山破碎,日寇入侵,还好意思上来秀?  看看1950年的中国...  -----------------------------  老蒋遇到的对手与老毛遇到的对手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具体来讲就是日军是武人领导文人,而美军是文人领导武人。918,128都是日军里的盲动分子撇开中央号令自行其是,连813后进攻南京也是中下级军官擅自决定,这与美军完全不一样,朝鲜战争时老麦想扩大战争,但等来的结果就是下岗。  如果那时的日军向美军一样,那所谓的918根本不会发生,因为那时日本中央根本没有攻打中国的计划,但实际情况是那时的日本军人政变杀首相,杀大臣,把抵制战争的势力彻底消除,就好比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只有让它翻车才能解决问题。
  片段:  抗战后期,盟军加大配合中国空军作战的力度,从1943年12月起在成都周围的新津、邛崃、彭山、广汉、温江、德阳等地,新修或扩建机场,工程浩大艰巨,共动员民工150万人参加。曾管理修建温江黄田坝机场的黄维德先生回忆说:“应征民工抗日情绪甚高,不少是自愿要求参加的,开工你追我赶,工效很高,我去工地时听见黄龙溪来的两个女民工边挖边摆龙门阵,一个说:‘我家男人当壮丁走了,保长没有喊我,是我自己要来的。’一个说:‘修机场是从天上打日本,让日本人也跑跑警报!大家多凑一把力,早点把日本人打跑!’”修抗日机场是全民动员,诗人流沙河先生回忆道:他当年才13岁,也身著土黄布的童子军装,脚穿草鞋,腰悬搪瓷饭碗,和同学们高唱《中国童子军歌》,雄纠纠地走到“民工如蚁”的广汉机场去劳动。?  当地的老农民经常摆当年修机场的旧龙门阵:吃饭是盐水菜下糙米饭杂粗糠,如同喂猪,又不卫生,常患痢泻;寒冬腊月,民工衣单被薄挤住工棚,挤偎御寒、虮虱成堆,人人长“干疮子”(疥疮),因痒抓而血痕遍体,轻病转重又无药可医,死了如无亲属领尸,工程处就近挖坑掩埋如死狗。?  就是这些衣衫褴褛忍饥忍饿的民工们,流血流汗,硬是凭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简单的原始工具,在半年时间里就修建好各个机场!到这一年底,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飞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计投下炸弹3623吨,令日本法西斯胆寒。    抗战期间中国民工修筑老河口机场,背后是老河口机场停放的P—15B战斗机。  片段: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川军出川抗日,四川省政府训令:省立成都实验小学“非年满十六岁,不得参加一切非常工作”。未满16岁的孩子自发在田间劳作、在广场演讲,用实际行动呼吁人民不做亡国奴。甚至在成都附近修建的各个机场都能发现童子军,他们利用假期来帮忙,搬石头、砌卵石,这些机场起飞的飞机加速了抗战的胜利。    虽是“军人”,却一脸童真。  片段:  在中国,其他地方抗日8年,而东北则实际上与日本人斗争了14年(按年份算15年),在这抗日14年间,东北战场上出现了难以计数的汉奸,也出了数不清的英雄。这句话就出自一位无名的抗联战士,在被日军执行死刑时,他没有一丝怯懦,而是拼尽全部力气喊出了这句豪言壮语:“小日本,我*你十八辈祖宗” 。
  片段:  1940年2月,经过多日只身苦战后,饥寒交迫、衣衫褴褛的杨靖宇将军在濛江县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里遇到了四个砍柴的村民,有村民劝杨投降,杨回答:“我是中国人哪,不能作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后因汉奸出卖,杨靖宇被日军发现,经激烈战斗后战死沙场。   片段:  1943年常德会战最惨烈的时候,常德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日机不分日夜狂投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第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仍率残部死据城西南一角,拉锯搏斗。余此时已知援军不可能如期抵达,决意全师战死常德。余程万给司令长官孙连仲的最后一封电文:“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以下官兵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与倭贼做最后拼杀,誓死为止,并祝胜利。七十四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中华民国万岁!”孙阅后当即泪如雨下。 常德会战,57师以8千之众,面对4倍于己的敌人以及飞机大炮毒气弹,困守弹丸孤城16天,为中国军队形成对敌反包围和常德光复赢得了主动。全师8千人最后除几十人突围外,其余全部战死。英国《泰晤士报》称“常德保卫战”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常德会战中中国士兵  片段:
  1943年底常德血战,73军被四面包围,军长汪之斌命暂编第五师留下坚守石门阵地,军主力向西突围。暂五师师长彭士量率部从14日夜晚到15日黄昏激战一天一夜,后敌机飞来,投下重磅炸弹,并用机枪扫射,年仅38岁的彭士量身中数弹,永远地倒下了。部下在装殓他的遗体时发现遗言:“余献身革命,早具牺牲决心,以报国家。倘于此次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憾。”    常德会战  片段:  1943年常德会战,许国璋的150师受命固守常德的门户陬市,上司命令不许退过沅江。但150师根本抵不住日军第116师团的猛攻,全师几乎全军覆没,许师长重伤昏迷,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警卫抬过沅江,他大为震憾,担架上痛斥左右“军人应战死在沙场,你们要送我过江,是在害我呀!”,之后夺过身边卫士佩枪自尽。   片段:  日军前两次攻占长沙均未得逞,日,以第40师团主力第三次进攻长沙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在战前向所部下达了手令“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
。并严令“各集团军总司令、军、师长,务必亲往前线指挥,适时捕捉战机,歼灭敌军”。结果取得长沙大捷,歼灭日军5万余人,薛岳被日本人誉为“长沙之虎”。     常德会战中中国军队
  片段:  凇沪抗战爆发,日木更津航空队百架轰炸机开始轰炸江、浙,8月14日,敌机八架进入杭州市区上空轰炸。航委会当时命令转移,时任空军第四大队中校大队长的高志航主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家仇国恨,等待何时!日机炸我同胞,向其讨还血债!”
,于是他下令起飞,并首开第一炮,击落日领队机。此战击落敌机六架,两架负伤逃跑。后高被日空军炸死。     淞沪会战中的中国士兵  片段:  日下午3点,中国两架马丁轰炸机从汉口起飞,两小时之后,降落在浙江宁波,晚上11点48分,简陋的宁波栎社机场一阵飞机的轰鸣声,只见两颗红灯向东北方向飞去,次日日本遭到长崎、福冈、久昌米、佐贺、熊本等多个城市遭到中国“纸片轰炸”。 蒋介石的侍从武官、空军队长徐焕升跨越海峡,克服重重困难,飞临日本本土投下了一百多万份传单,震惊世界!  片段:  日,日本出动三十多架飞机空袭武汉,想以空中大捷作为献给天皇生日“天长节”的寿礼。年仅22岁的陈怀民奉命与战友们驾机迎敌,在武汉上空与敌机展开短兵相接的鏖战。  中国王牌飞行员陈怀民在空中击落、击伤七八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油箱不幸中弹起火,胸部也被日寇机枪射中。当时他本可跳伞求生,但千钧一发之时,他却没有选择跳伞,而是猛拉操纵杆,战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向上翻转了180度,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与日本吹嘘的所谓“红武士”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在空中同归于尽。就像是他生前所讲:“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    片段:  1933年,热血青年乐以琴投笔从戎,“父母生我,祖国养我”,当上空军后一心报效祖国,宣誓:“西子湖之神诸鉴,我决心以鲜血洒出一道长城,放在祖国江南的天野!”7天时间内击落6架飞机,成为中国第一个王牌飞行员。时年23岁牺牲后,父母用抚恤金在家乡修建学校,是现在芦山中学的前身之一。    几千个飞行员就这么牺牲了,最后连名字都没有
  @Tom_富贵_Chen
15:25:47  没觉得哪该潸然泪下,这破帖子吹来吹去的蒋公以及一批部下,在1931年东北沦陷到卢沟桥事变六年中干屁了呢?值得纪念的人很多,这帖子选择性令人作呕。他们并不真的在追忆先烈,借此再吹吹某些他们想吹的人罢了。  @小盐平八郎
10:52:17  按你的意思,抵抗是错,不抵抗也是错,为了防止军人投敌,干脆不抵抗好了。为了防止国土被侵占,干脆奉送给日本好了,奉送不算丢失。  不要妄图在这里胡乱添加党争元素,毕竟抗战是民族之战,以任何的政治意图诋毁本民族的反侵略先烈都是在侮辱自己的人格。  -----------------------------------------  你要先听得懂人话,其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再次还要有点廉耻。别用你那低级的理解能力替人发挥人家从没说过的话。  还满嘴不要党争元素,就你跪舔的楼主才满脑子党争元素有极其严重倾向的写帖子,直到被拍了才象征性的补充了一点中学历史课本的内容。  东北抗联的前身东北抗日义勇军,由东北军余部和部分土匪组成,完全不涉及党不党的,自1931年起他们就开始自发对日作战,就你这种白痴和你欣赏的楼主,可曾纪念过他们一点点?  果粉全她么是严重缺心眼的傻 逼!  这样选择性的纪念抗战,是真正的欺世盗名,寡廉鲜耻
  @会上网的老农
22:37:00  片段:  中条山会战,177师有一千多名士兵被两倍于己的鬼子包围,经过拼杀后死亡200人,余下的800人被逼到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三面都是绝壁。这800士兵在短暂的一瞬里从悬崖上跳了下去。下面是被称作母亲的黄河。黄河以母亲的慈爱襟怀包裹了这800个殊死搏斗后不齿投降的关中‘冷娃’。他们都是16至18岁的孩子。他们从关中(也有少数山西河南)乡村投到孙蔚如麾下来,不是为了吃粮饱肚,而是为着打日本鬼子走进中条山的。他......  -----------------------------  小说片段也拿出来了
  片段:  江阴保卫战中,日军突入江阴县城,并向江阴要塞攻击前进。同日,日军开始对南京发起总攻。而江阴要塞因遮蔽角问题无法炮击突入县城的日军。守军敌军炮火在压迫下依然努力向夏港与云亭镇炮击。江阴要塞的隆隆炮声,澈夜不息!最后,战士们含泪趁夜将两架价值昂贵的英国造6公尺基线实体目视测远机拆散,将零部件扔到长江里,又把两架美国进口的大型探照灯砸烂,推下山坡;将大炮的炮筒填上泥砂发射,使其自行炸膛。只有那架英勇的“克虏伯”无比坚实,无论官兵们怎样破坏都无效,最后只好派人从仓库取来许多硫酸倾入炮膛,缕缕青烟过后,遂成废炮。在场官兵全体立正向大炮致敬,许多人痛哭失声。     为保卫南京,防敌人溯江进犯,我国海军于日凿沉海圻、海琛二舰,以阻塞江阴下游航道。此图为两舰被凿沉前所摄。  片段:  江阴保卫战极其惨烈,中国海军在拼死抵抗后悲壮自沉,拼光了所有的舰艇。中国陆军尸山血海,死战不退。    9月22日,我平海舰遇敌机来袭,该舰奋勇作战,在击落四架敌机后始被炸沉。    宁海舰正面图。该舰于9月22-23日两日与敌机作战,舰长陈宏泰受重伤后,军需员陈惠、见习生孔繁均加入作战,直至全舰殉国。    平海、宁海两舰被炸沉后,逸仙舰亦沉没。第二舰队曾以鼎率楚有舰赴江阴接防。  片段:  1938年10月,中山舰奉命开赴武汉上游26公里的金口迎敌,遭到日机狂轰滥炸。中山舰重损不可救矣,舰长萨师俊左臂、左腿皆重创,右腿不知所踪,化为一血人。然其继续指挥,不离岗位,部下劝其离舰,萨师俊作此答复:诸人尽可离舰就医,惟我身任舰长,职资所在,应与舰共存亡,万难离此一步。” 最终与一代名舰共沉江底。   片段:  凇沪会战次日,日夜晚,中国江阴电雷学校所辖鱼雷艇大队安其邦大队长接到命令,亲自率领2艘英国造鱼雷快艇"史102"和"文171"号秘密出击.鱼雷艇被伪装成民船摸样,沿内河向上海进发,准备袭击日本海军入侵凇沪的指挥中心--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9180吨)。8月15日晚,"史102"号艇长胡敬端驾驶快艇到达上海龙华;"文171"号艇因故障耽搁一天,于8月16日到达预定地点.16日昼间,安其邦和胡敬端等人着便衣前往黄浦江一带侦察敌情.当时,外滩江面停泊着许多国家的军舰与商船,犬牙交错,并有日军炮舰来回巡逻,袭击行动难度很大。  当夜,胡敬端仍然按计划驾驶"史102"从龙华起航,悄悄越过设在黄浦江十六铺附近的三道封锁线,随后,高速穿过敌军驱逐舰间的空隙,一直冲到南京路外滩江面.当距离停靠浦东日商邮船码头的"出云"舰约300米时,"史102"艇连续发射2条鱼雷.由于日舰周围敷设了防雷网,鱼雷爆炸仅使"出云"舰受轻伤(日方资料称"幸而未曾命中"),震惊世界。史102"艇艇员将武器投入江中后,泅水而归,一名水兵负伤。    "史102"快艇出擊前的偽裝.
  抗战时期国军功不可没,没有正面现场的压制何来共军的后方游击?老蒋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开号只为骂JY
18:14  @会上网的老农
17:03:31  片段:  安县农民王者成,赠给儿子王建堂的竟是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上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片段:  1941年四川省田赋管理处长甘绩镛行经南潼道上,在一处茅草房前歇脚休憩,问一个老农民:“今年收成和生活情形咋样?”老农回答说:“老......  ----------……  -----------------------------  @小盐平八郎
10:22:48  捐金只是平凡个体的家国情怀,跟359旅开荒有毛关系。你拿一个国家举国支援抗战和地方武装自己养活自己比,有可比性?  -----------------------------  看你名字就是个贱人!真不知什么样的脑残才会粉炮党!中国人民伟大不用你这小鬼子来啰嗦!滚!
  @会上网的老农
22:37:00  片段:  中条山会战,177师有一千多名士兵被两倍于己的鬼子包围,经过拼杀后死亡200人,余下的800人被逼到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三面都是绝壁。这800士兵在短暂的一瞬里从悬崖上跳了下去。下面是被称作母亲的黄河。黄河以母亲的慈爱襟怀包裹了这800个殊死搏斗后不齿投降的关中‘冷娃’。他们都是16至18岁的孩子。他们从关中(也有少数山西河南)乡村投到孙蔚如麾下来,不是为了吃粮饱肚,而是为着打日本鬼子走进中条山的。他......  -----------------------------  一千多号人,阵亡200,剩下的800人就自杀了?这是什么士气?这是什么意志?什么叫豆腐军?这就是!
  片段:  武汉会战前夕,陈诚视察湖口要塞炮台,发表了战前宣言,称“湖口要塞,是武汉门户,官兵必须树立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 ,全体官兵高呼“誓与倭寇决一死战,誓死守卫湖口要塞。我生国亡,我死国存!”后炮台阵地均被敌机和敌大炮摧毁,将士绝大部分壮烈殉国。  片段:  日,淞沪会战爆发。14日浙江沿海一带阴云密布,并伴有阵雨。预计台风中心将于18时沿上海以东120海里的海面向西北方向移动,暴风雨区域在300公里以内。当时,上海方面的风速为22米/秒。鉴于如此恶劣的天气,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于清晨5点30分下令:在天气好转以前,暂停空袭。然而,让日军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空军竟然不顾天气恶劣,开始出击了。7点,中国空军第一批攻击机群——第35中队的飞机5架,以楔状队形,由杭州笕桥机场出发,飞抵上海公大纱厂敌军阵地进行投弹。8点40分,中国空军第二批攻击机群21架飞机,在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孙桐岗的率领下,从广德机场出发,飞抵上海后分别对公大纱厂、汇山码头和吴淞口的敌舰等目标实施轰炸。9点20分,中国空军第三批攻击机群8架飞机,在第五大队大队长丁纪徐率领下,自扬州出发,沿长江至上海,轰炸江面上行驶的日本军舰,击沉日本驱逐舰一艘,还造成日军人员物资的重大损失。中午时分,日军派出战机对中国进行报复性轰炸,在杭州湾上空遭遇中国空军的拦截,双方在杭州湾上空进行了一场激烈空战。是日,中国空军击落敌机6架,取得了6∶0的战绩。后来,8月14日由此被国民政府定为“中国空军节”。被称为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首的空军第四大队队长高志航首开击落敌机纪录,此后更是一人击落敌机多架,被日军称为“中国空军最有价值的飞行员、指挥员”。日,高在河南周口机场遭日机扫射,中弹殉国。开战不到半年,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中的另外三位,刘粹刚、乐以琴、李桂丹也悉数阵亡。    正在装卸物资的昆明机场
  片段:  日,日本海军飞机开始分批向中国海军各舰进行空袭,中国海军“平海”、“宁海”、“逸仙”、“建康”四舰列阵用高射炮、高射机枪与江阴要塞的地面防空炮火构成火力网对空射击,中国海军用舰艇炮火打下第一架日本飞机恼羞成怒的日本海军连忙抽调100余架飞机,对中国海军舰艇进行残酷的报复性打击。9月22日,日本两个航空队出动飞机34架次,对中国海军舰艇进行长达6个小时的密集轰炸,中国海军奋起反抗。“平海”号舰长高宪申冒着弹雨指挥官兵奋起抗敌,腰部受伤,但他忍着剧痛,坚持指挥全舰官兵对日机作战,直到打退日机进攻为止。一等炮兵周兆发被弹片击中,伤势非常严重,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战位,直到接替他的炮手赶来,才倒在甲板上壮烈殉国。是役,“平海”舰发射高射炮弹265发,高射机枪子弹4000余发,与兄弟舰艇击落击伤日机5架。但“平海”、“宁海”两舰也受重创。  第二天,日军侦察机发现中国海军舰队依然阵容严整,于是气急败坏地出动飞机90架次,对“平海”、“宁海”两舰进行轰炸。中国海军官兵以血肉之躯向日军发起了最顽强的抗击。高射炮弹打完了,就用练习弹打,练习弹打完了,就用高射机枪、冲锋枪打......“宁海”舰机关枪指挥官刘馥双手提起炽热的无架机枪向日机猛烈开火,双手烫出一层血泡竟全然不知;“平海”舰枪炮上士陈永相被炸得面部血肉模糊,仍然不离开岗位……“平海”舰中弹倾斜,中国海军官兵全无畏惧,继续向日机射击,直到把炮弹打光为止。军舰倾斜20多度时,官兵才把舰上炮械和重要部件拆下来撤离。这次战斗,中国海军击落日机4架,击伤多架,而“平海”、“宁海”两舰相继沉没。  一位特许观战的外国顾问看了这场血战之后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中,在欧洲战场上,也没有见过如此激烈的恶战。  9月25日,“逸仙”舰在江阴执行防守任务。突然16架日机猛扑过来,对“逸仙”舰轮番轰炸,官兵们用仅存的几枚炮弹击落了两架日机后,中弹倾覆。“建康”号奉命前往救援,遭十几架日机围攻,“建康”舰用数挺高射机枪猛烈抵抗,但舰体8处中弹,迅速沉没。之后,“楚有”舰、“应瑞”舰及“青天”、“湖鹏”、“湖鹗”、“江宁”等艇在与日机激战后,相继被炸沉没。不久,中国海军主力舰艇损失殆尽,中国海军官把被击沉、击伤舰艇上的舰炮拆置到岸上,组成炮队继续对日军作战,后来失去舰艇的中国海军官兵组建了著名的中国布雷总队继续抗日。  片段:    “自强”号炮舰自沉江阴下游    抗战时中国海军旗舰:“平海”号巡洋舰    中国海军“民生”舰在战斗中重伤搁浅。10月26日,弃守武汉后中国海军自行焚毁  1939年1月,国军海军正式组建布雷总队,下辖6个中队,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他们把长江中下游划分为3个布雷区:第1布雷区从监利至黄陵矶;第2布雷区从鄂城至九江;第3布雷区从湖口至芜湖,后扩大至江阴。  布雷队使用的水雷都是由国军自己生产的。当时,根据作战的需要,水雷制造所不断搬迁,从上海先后迁移到无锡、武昌、长沙、岳阳、常德,最后在辰溪落稳脚跟。布雷队使用的水雷主要是漂雷。布雷的过程是一个艰难而危险的过程。国军海军往往将布雷中队分成若干个布雷小组,每组三五人。他们先从后方领取水雷,用人力携带或小车隐蔽推运等手段,将水雷运送至长江边,然后在日军控制薄弱的地方放下水去。运送一枚水雷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江边。这期间,他们要通过日军占领区,昼伏夜行,忍受饥饿,还要与遭遇到的日军作战。虽然有的遭日军俘获,惨遭杀害,有的与日军战斗壮烈牺牲,但他们无所畏惧,一直坚持向长江中布放水雷。  在1943年国军“鄂西保卫战”的日日夜夜里,驻守石牌要塞的国军海军,一直冒着日机、舰炮的猛烈轰炸,向长江中布放水雷,同时用要塞的十门巨炮向日舰猛烈轰击,有效的消除了日舰对国军陆军的威胁,保证了鄂西会战的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从布雷总队成立,到抗战结束,仅在第3布雷区就布下水雷1370具,炸沉日军大型军舰3艘、中型军舰8艘、炮舰6艘、运输舰32艘、大汽艇4艘、汽艇48艘、炮艇1艘、大火轮1艘、小火轮4艘,还有其他一些小型船只,共计114艘,使5000余名日军伤亡。日军惊呼:“最恐怖的就是中国海军的机械水雷,一想起它我们就心惊胆颤……”  片段:  虽然中国海军根本无法与日本海军相抗衡,但装备陈旧、武器落后的中国海军,却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在广东沿海与强于自己数倍的日本舰队打了一场漂亮的海战并取得了胜利。  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派遣部分舰艇和飞机侵入华南,企图对中国实施封锁。当时,国外援华物资80%都是从香港、广东沿海进入国内的,广东沿海成为抗战期间中国最重要的物资补给线。1937年8月,中国海军在广东主要港口实施阻塞工程,共沉船158艘,雇用民船布设水雷,并派出舰艇在各港口担任警戒。当时,中国海军在广东只有“肇和”、“海周”、“海虎”、“江大”、“舞凤”、“海维”等少数舰艇。吨位最大的“肇和”舰,排水量2600吨,1909年由英国建造,已有近30年的舰龄,且以烧煤炭为动力,装备、武器相当老旧,其它的都是小型舰艇,力量薄弱。  为了切断援华补给线,日本海军从1937年9月开始向广东发起进攻。9月6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占领了东沙群岛。13日,日本海军在大鹏湾登陆。为了配合陆地进攻,14日拂晓,一支日本海军舰队向虎门方向袭来。中国海军利用沉船阻塞线、水雷防线和岛屿,依托岸炮,巧妙迎敌。当日本海军舰队接近虎门时,“肇和”、“海周”等舰展开作战队形,迎着日本舰队冲了过去。日本舰队司令官松井不屑一顾地说:中国烧煤的舰艇出来了,他们怎么还敢与强大的大日本帝国海军对抗?日本舰队的大口径火炮向中国舰队开火,但中国海军官兵毫不畏惧地开炮还击。此时,日本舰队已经进入了岸炮的射击范围,虎门炮台迅速向日本舰队猛烈开炮,火力支援“肇和”、“海周”等舰。霎时间,海面上炮声震天,硝烟弥漫。日本舰队对突如其来的岸炮打击不知所措,一时慌了手脚。突然,隐蔽在一侧的中国海军鱼雷快艇、炮艇高速冲向日本舰队,近距离向日舰发动鱼雷、火炮攻击。很快一艘日本驱逐舰中弹起火,冒起了浓浓的黑烟,其它三艘日本军舰也不同程度受伤。见大势已去的日本舰队,只好护着起火的驱逐舰仓皇逃走了。  这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唯一的一次真正意义的海战,中国海军舰艇击退了日舰的进攻,取得了海战的胜利。  此后,日本海军再也不敢以舰艇向广东沿海进犯,而凭借空中优势,对中国海军舰艇及沿岸设施进行轰炸。“肇和”、“海周”、“海虎”、“江大”、“舞凤”、“海维”等舰艇相继被炸沉没。    抗日战争时期在虎门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下横档炮台门楼,现已毁
  片段:  日,著名的忻口保卫战开始了。第9军与日本板垣师团展开殊死战斗,日军以飞机、大炮、坦克等精良武器装备,组成密集火力网,9军装备差,加之没有防空火力,伤亡巨大。军长郝梦龄亲率残部与日军展开肉搏战,郝身先士卒手持大刀连毙数敌,在通过一段隘路时,一串子弹射来,击中了郝梦龄的胸部,倒下后他仍力呼所部杀敌报国,而后壮烈牺牲。以上是10月10日他于忻口战地给夫人写的最后一封遗书:“不能成功即能成仁,为军人者,为国家战死,可谓死得其所。”而当1937年9月,当郝梦龄路过武汉与家人诀别时,就曾立下遗书,留示儿女:“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们要听母亲的教训,孝顺汝祖母老大人。” 注:郝梦龄是抗战中阵亡的第一位上将军长,国民政府和延安方面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现在武汉依然有一条街道叫做郝梦龄路。   片段:  1939年夏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正在重庆的府邸外散步,一阵清脆地叫卖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在街角,两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正在卖茶叶蛋。冯玉祥走过去和两个孩子聊了起来,  后来冯玉祥问他们,我姓什么,你叫什么,我叫什么,你哪人,我哪人。冯玉祥后来问道:说你们那个地方有一个姓郝的,叫郝梦龄你认不认得?孩子回答:认得啊,他是我的爸爸。冯玉祥当时非常震惊,他没想到眼前这两个卖茶叶蛋的孩子,竟然是刚刚阵亡的第9军军长郝梦龄的孩子。
  我知道,冯治安将军是我老乡,我们两村也就三里多地  
  @会上网的老农
14:53:10  片段:  “号外!号外!买号外!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借口演习中一军曹失踪,侵入宛平县城,我卢沟桥守军吉星文团当即奋起抗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  日午后,成都大街小巷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仅仅两小时前,成都《新民报》主编李有伦匆匆从省政府跑回春熙路报社,一上阶沿便气喘吁吁叫道:“卢沟桥昨天打燃了,赶快出号外!”李有伦摊开手中的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电稿,心急火燎地组版、校样......  -----------------------------  其他的我都觉得楼主发的还不错,不过有一点我极不赞同,“青年入伍时发给1000元安家费”。“自1939年实行新兵役法起,到1943年5月止,全国(东北不在内)所征出的壮丁将近1200万人,其中四川征出220万人,河南、湖南两省各征出约150万人,其余各省征出100万或几十万不等,甘肃、宁夏因为人口少仅各征出10多万人。程泽润报告4年期间总共征出1200万壮丁。”自己算算这该是多少钱,如果您说的是1000法币那就当我没说。
  片段:  中条山之战,日军集中重兵攻击12师,寸性奇师长在接受军长的命令率部突围后,发现军部未能突围,寸又率部冲入重围营救军部,后身中八弹,拔刀自杀,临终遗言:“我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格人格。”。其父寸大进老先生恨自己已经88岁高龄,已经无力报国,遂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   片段:  中条山战役,14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率部被日军包围,数次突围皆告失败,情况万分险恶,左右僚属苦劝其更换便衣逃出,刘茂恩却凛然答复:“我堂堂中国军人,沙场捐躯,死亦光荣,岂能求一时苟安,丧失民族气节,为人耻笑!”。说罢拔出手枪要自杀,被侍从死死拉住。刘茂恩和残余官兵已弹尽粮绝,已做好以身许国的悲壮准备。所幸风雨狂作,山洪滚滚,刘终于趁机脱险。  片段:  1941年3月,第三军被日军合围中条山,军长唐淮源召集所部三位师长训话:“现情况险恶,吾辈对职责及个人之出路,均应下最大决心,应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之正气。”言罢令各师分路突围。唐淮源则被困悬山,三次突围受挫,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唐说:“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即于大雨滂沱之中,遣去左右,饮弹自尽于悬山之岭。    中条山战役中的国军
  @会上网的老农
14:53:10  片段:  “号外!号外!买号外!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借口演习中一军曹失踪,侵入宛平县城,我卢沟桥守军吉星文团当即奋起抗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  日午后,成都大街小巷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仅仅两小时前,成都《新民报》主编李有伦匆匆从省政府跑回春熙路报社,一上阶沿便气喘吁吁叫道:“卢沟桥昨天打燃了,赶快出号外!”李有伦摊开手中的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电稿,心急火燎地组版、校样......  -----------------------------  @亚当面具
14:59:25  其他的我都觉得楼主发的还不错,不过有一点我极不赞同,“青年入伍时发给1000元安家费”。“自1939年实行新兵役法起,到1943年5月止,全国(东北不在内)所征出的壮丁将近1200万人,其中四川征出220万人,河南、湖南两省各征出约150万人,其余各省征出100万或几十万不等,甘肃、宁夏因为人口少仅各征出10多万人。程泽润报告4年期间总共征出1200万壮丁。”自己算算这该是多少钱,如果您说的是1000法币那就当我没说。  -----------------------------  这些“惊天地泣鬼神”、可歌可泣的“片段”,塑造这些片段的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每一块碑石里都凝聚着他们的英魂。但是,片段终究还是片段。因为还有一些其他的片段,比如“何梅协定”、比如“曲线救国”、比如“九一八”、比如枪杀吉鸿昌、比如“花园口”……等等,这些片段应该塑在一个“民族耻辱碑”上!!
  @会上网的老农
11:56:55  片段:  委员长特别卫队是抗日战争前期最精锐的特别行动部队,仅一百人的编制,却在南京保卫战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歼灭1000日军,战绩震惊世界;37年12月,名将张灵甫强拆了南京市民毛福梅两幢民房并改建成临时军事医院,事情传开后,蒋公命令委员长特别卫队连夜拆除了张家后花园,护卫队队长郑绍发扯起张灵甫衣领,大声骂道:“娘西皮,国家正是生死存亡之际,你竟能做出这等大伤民心之事,该打。”说完狠狠打了张甫灵三个......  -----------------------------  “民国再无强拆",不知道花园口算不算强拆,长沙文夕大火算不算强拆?
  片段:  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两次要范筑先率部南撤,范向全国发出通电:“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肝脑涂地,亦所不惜”。他的次子范树民在与日寇作战中牺牲,他强忍悲痛说:“民儿为国家民族战死疆场,是死得其所。”后聊城失守,范筑先身受重伤,不愿被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终年56岁。     抗战中的中国军人  片段: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之后,蒋光鼐、蔡廷锴等向全国发出通电“卑军守土有则,尺地寸草,不得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决不退缩。” ,十九路军全军三万官兵奋起反抗日军七八万人的猛攻,从1月28日至3月1日坚守上海,与敌血战33天,死伤约万人。使日本侵略军受到重创,死伤万余名,四度更换指挥官。   片段: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童子军激于民族义愤,积极参加抗战。他们组织战时服务团,担任救护、宣传、慰劳、募捐、运输、通信和维持治安等工作,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谢晋元率800名壮士坚守四行仓库。11名童子军不顾生命危险,冒着枪林弹雨,将3车慰劳品送给他们,使抗战勇士斗志为之一振。    战士身绑手榴弹
  片段:  淞沪会战32师王修身守卫的小朱宅和火烧场两个据点,这个师一共有12个营长,才达两天就阵亡6个负伤5个,就这样硬拼了十天,死伤3500多人,寸土未失。    豫南会战  片段:   1936年10月,蒙古分裂分子德王在日军指挥下,分三路大举进犯绥远。傅作义召集所部进行军事部署。傅作义通告全军:“爱国军人守土有责,我们一定要打!”并表示“岳武穆38岁壮烈殉国,我已过了38岁,为抗日死而无怨。”。后指挥百灵庙大捷,击毙日军千余人,俘敌200余人,绥远抗战胜利结束。     豫西会战  片段:  日,日军三路大军进攻南阳。第68军第143师师长黄樵松受命死守,横下一条心,誓与南阳共存亡。与好友握别时他说:“南阳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各位好友来生再见!”。黄还派人赶做一口棺材,搁置在师部门口,亲笔写上:“黄樵松之灵柩。” 后日军猛攻,黄亲临前线指挥,随身卫士全被打死,他只身到前沿阵地督战,阵地最终力保不失。     豫中会战
  @会上网的老农
17:15:02  片段:  抗战后期,盟军加大配合中国空军作战的力度,从1943年12月起在成都周围的新津、邛崃、彭山、广汉、温江、德阳等地,新修或扩建机场,工程浩大艰巨,共动员民工150万人参加。曾管理修建温江黄田坝机场的黄维德先生回忆说:“应征民工抗日情绪甚高,不少是自愿要求参加的,开工你追我赶,工效很高,我去工地时听见黄龙溪来的两个女民工边挖边摆龙门阵,一个说:‘我家男人当壮丁走了,保长没有喊我,是我自己要来的......  -----------------------------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将,永远不能熊!
  片段:  日,日军十六师团进攻郓城, 23师师长李必蕃令69旅死守。该旅守城不力,郓城失陷。后日军重兵临菏泽城下,他率部迎战,获胜后兵分两翼作钳形追击。日援军赶到,进行疯狂反击,他率师直属部队与敌军肉搏,后菏泽沦陷。他在城郊腹部中弹,临终前用军用地图反盖于胸,上书“误国之罪,一死犹轻,愿我同胞,努力杀敌。”   片段:  徐州会战爆发后,23师奉命从鲁西南移驻郓城、菏泽,日军土肥原率精锐师团猛攻菏泽,该师官兵奋起抵抗,与敌激战数昼夜,伤亡惨重。师长李必蕃殉职后,参谋长黄启东亲率余部冲锋10余次,头部中弹,仍唤卫士背着他指挥战斗。野战医院院长李少甫劝他上担架,他坚决拒绝,颤抖着吼道:“何以对国家?何以对民族?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最后壮烈牺牲。     在中条山血战的中国军人  片段:
  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八个师团十余万人猛攻桂林,31军131师师长阚维雍指挥部队沉着应战,打退了日军多次疯狂进攻,双方损失惨重。6000抗日将士弹尽粮绝后被困于岩洞中,日军使用毒气迫其投降,但直至全部殉难,没有一个人走出岩洞。在中正桥主阵地被日军突破后阚维雍将军亲自指挥敢死队,奋勇逆袭夺回阵地。后桂林陷落,阚维雍自杀殉国。   片段:  台儿庄血战打响后,双方反复拉锯战,汤恩伯军团快速驰援,89师罗芳珪团冲杀在前,号召全体官兵“今日之战有进无退,有我无敌,后顾者必杀之!”。全团上下土气大振,连克敌阵地三处,杀进台儿庄。在敌从台儿庄溃退的时候,罗芳珪头部和胸部中弹,临死前还以微弱的声音说: 我死不足惜,你们要杀敌前进……”年仅3l岁。   片段: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采取消极抵抗政策,致使日军轻易攻陷辽、吉,后又进犯黑龙江。日军在嫩江江桥制造事端,并向马占山下达武力通谍。土匪出身的马占山召集军政绅商人士开会商讨对策,面对部分下属的软弱,他拍案说道:“我马占山心意已决,就是要和日本拼命!要是我打错了,给国家惹下乱子来了,你们把我的头割下来,送到中央领罪。”,并表示“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之地沦为异族。”   片段: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苏鲁战区第一路游击司令马玉仁拉部队抗日,他的幕僚劝他保存实力,抗日不如降日。他大为震怒,下令溺死他,称“谁当汉奸,我就打死谁!”1940年1月,他的部队与日军血战,被其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马玉仁见状,热血上涌,手持冲锋枪,从战壕中一跃而起,带头冲上敌军阵地。他边冲边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将自己未亡之躯,奔赴疆场,马革裹尸,何所惧哉。”战斗中,马玉仁腹部中弹,壮烈牺牲,终年65岁。     南京保卫战中的中国军队
  片段:  1938年春,日军猛攻鲁南藤县,122师师长王铭章决心死守滕城,命令把南北城门封死,只留东西城门暂作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师部也由西关移进城内。后日军重炮轰城,该师5000余人阵亡。王铭章向2集团军司令孙震发出最后电文:“17日晚,我援军尚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作最后血战。,后不久拔枪自杀殉国。藤县死战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     川军在山西作战  片段:  “七七”事变后,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率部北上。7月28日晨,日军在飞机数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赵右臂中弹负伤,部属劝其退出战斗,执意不肯。后奉命率部向城南大红门集结,不幸被日军伏兵开枪击中胸部,壮烈殉国。临死前让部属转告给副军长佟麟阁:“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请副军长予以照顾。”
  片段:  “七.七”事变后,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表示“如果这次再不能对日作战,我决定入山为僧,今后永不问世事”。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张指挥所部在浦东击败日军数十次进攻并亲自指挥炮兵轰击日军司令部。撤出上海后,张发奎向部属宣誓:“尽最后一分力,流最后一滴血!”。     士兵帮村民抢收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     八百壮士一条心,千万强敌不可当。     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快快赶上战场,   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片段:  淞沪会战恶战嘉定,日军自恃装备先进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大呼:“兄弟们,不怕死的给我冲,小鬼子也没有两条命!” 遂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之后的武汉会战,张灵甫率敢死队血战五天五夜,夺取张古山,为万家岭大捷奠定基础。可惜最后一代抗日名将亡于内战中的孟良崮。   片段:  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写给弟弟张自明信中写道:“吾一日不死,必尽我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在枣宜会战牺牲的前夕,他从宜城东渡襄河督战,仅率手枪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临行前留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的绝笔信中说,“本着我们最终之目标(为国牺牲)向北迈进。以后公私,均请我弟负责。从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片段:  上海沦陷之后,日军重兵逼近南京。时任南京市市长、宪兵司令的肖山令不愿随唐生智撤退,向全体官兵训言:“誓死捍卫南京,与中山陵同在!”,遂组织南京军民与日寇血战了26个昼夜。后数千日军水陆夹击,肖山令带领将士与日军展开肉搏血战,激战5小时,终因众寡悬殊,背水无援,数千将士壮烈牺牲。肖山令仅剩一颗子弹时举枪自杀。死时,半截身子在江水中立着。他是南京保卫战中牺牲最高级别将领。时年仅45岁。     1937年春,29军在北平举行军事会议,前右起:张维潘、张自忠、宋哲元、刘汝明、石友三,后右起:冯治安、赵登禹、何基沣等      枣宜会战中的中国军人
  片段:  淞沪会战战事正激烈之时,152团四连连长正向团长解固基汇报本连情况,忽听友邻团团长大叫:“解团长,你的四连退下来了!”解气愤之极,拔枪便向四连长开了一枪,四连长中弹后,仍举手敬礼向后转身,走了两三步后才倒地,解挥枪大喝“后退半步,格杀勿论!之后解固基和两个营长阵亡。   片段: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企图切断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谢晋元受命率第524团官兵411人(谢对外诈称800人)留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谢晋元表示:“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日寇周旋到底。”他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三天三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四行仓库巍然屹立,为国内外瞩目,百姓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   片段:  台儿庄战役,30师88旅176团3营营长仵德厚奉命增援台儿庄。当时日寇已从西北城角窜进城内,团长命令他率领全营从西门冲进去援助友军。这位中校军官组成40人敢死队,手抡大片刀,腰束手榴弹,大呼“兄弟们!上刺刀!跟我上!”,一马当先冲进台儿庄西门与日军血战一夜,后40人只幸存3人。     台儿庄敢死队
  片段:  1938年3月,日军第5师团猛攻临沂,据守临沂的中国军队是庞炳勋的第3军团,庞炳勋抵死坚守,伤亡惨重,形势危急。庞炳勋连电告急。此时第5战区已没有多少机动兵力,只有张自忠的59军可以抽出增援。 然而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面对这种情况却踌躇起来。原来张自忠与庞炳勋之间有一段私仇,在1930年中原大战时,庞被蒋介石暗中收买倒戈反冯。出其不意地袭击张自忠师部。若不是警卫部队死战,张自忠险些被庞所俘。自此,张自忠认为庞炳勋不仁不义,誓报此仇。张自忠率部归入第5战区序列时,曾表示在任何战场皆可拼死一战,唯独不愿与庞炳勋在同一战场作战。
  临沂的庞炳勋苦撑待援,形势危急。李宗仁只得将张自忠召来,对其晓以大义:“庞炳勋现在前方浴血抗战,乃属雪国耻,报国仇。我希望你以国家为重,受点委屈,捐弃个人前嫌。我今命令你即率所部,在临沂作战。”张自忠当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老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