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为什么我国国家高端装备产业上的螺栓几

凤凰号出品
台湾“独派”团体鼓动台公文日期从“民国”改为“公元”
原标题:台湾“独派”团体鼓动台公文日期从“民国”改为“公元”原标题:台湾“独派”团体鼓动台公文日期从“民国”改为“公元”【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台独”分子们又演“新戏”,这次搞了把“此地无银三百两”。昨日,岛内“独派”团体“台湾国”创办人王献极提议,将台当局公文书的日期从“民国”改为“公元”。民进党“立委”叶宜津向在野党、蓝营人士喊话称,不要再有人联想到“去中国化”,因为中国大陆也使用公元纪年,“和世界、也和中国(大陆)接轨”。 “台湾国”办公室今天呼吁台当局“行政院长”赖清德,立即将政府公文书纪元“废民国、改公元”。(图片截自Youtube)报道称,昨日(10月31日),“独派”团体“台湾国”办公室与民进党“立委”叶宜津在“立法院”召开“新院长、新思维、要接轨、要公元”记者会。“台湾国”办公室呼吁“行政院长”赖清德,立即将政府公文书纪元“废民国、改公元”。“台湾国”办公室主任陈峻涵举例称,光是举出“60年代老歌”这个例子,到底是指“民国”还是“公元”?就可以了解,使用“民国”纪年多容易造成混淆。“台湾国”办公室创办人王献极还称,“中华民国”在1949年就寿终正寝,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国大陆也使用公元纪年,台湾既然要国际化,就要使用大家都通用的公元纪年。王献极也举出数个例子,例如日前国民党给中国共产党的贺电写只写“106年”,没有写“中华民国”四个字,实务上造成困扰、矛盾,“应该要统一”。 王献极称,国民党给共产党写的贺电,只写了“106年”(图片截自Youtube)“台湾国”办公室要求赖清德,既然说自己是“台独”政治工作者,“说了以后也要做”,期待赖“内阁”将公文书写作全部改成公元纪年。民进党“立委”叶宜津百分之百支持此诉求,称这是盼推动台湾与国际接轨的务实诉求,也向在野党、蓝营人士喊话称,希望不要再有人联想到“去中国化”,因为中国大陆也使用公元纪年,“和世界、也和中国(大陆)接轨”。对此,台当局“行政院”发言人徐国勇回应称,尊重“立委”跟相关团体的意见。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9月27日的记者会上曾再次强调,众所周知,我们的对台方针政策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民进党只有放弃“台独”立场,才能在两岸关系上找到出路。我们也多次重申,“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只有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才能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为何我国高端装备上的螺栓几乎100%进口?
资料图:国外大飞机数字化装配资料图:当今很多装备还依赖螺栓固定今年前八月份,我国机械工业实现利润1.14万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4.12%;在进出口方面,2016年机械工业出口额2727亿美元,进口额3748亿美元,顺差1021亿美元。数据看似漂亮,但“老机械工业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蔡惟慈却高兴不起来。“螺栓是连接零件的紧固件。但小小螺栓,在我国高端装备上几乎需要100%进口。为什么?”在10月28日召开的智能制造发展研讨会上,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蔡惟慈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10月28日在济南召开的智能制造发展研讨会上,蔡惟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低压电器、紧固件、轴承等量大面广的基础元器件和零部件虽大量出口,但其中高端产品却必须进口。几乎每个小行业都存在着低端大量出口,高端不得不大量进口的现实。”他认为,在“中国制造2025”所部署的五大工程中,各地普遍存在着智能制造热、工业强基冷、创新驱动难的现象,在机械工业由大到强的进程中,创新能力弱和基础不强仍然是主要制约因素。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则从另一角度关注到这一问题,“高精度、大尺寸等关键零件的精密加工需要高端锻压机床,后者也是重大工程的基础,但随着我国高精度、深拉伸、超低速等极端工况的需求增加,我国锻压机床自主设计开发面临困难重重。”他列出一组数据:2016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外贸逆差45亿美元,仪器仪表逆差126亿美元,汽车逆差更高达338亿美元,高端供给不足矛盾突出。他又以高速力机为例,在日本,这种广泛应用在小型精密零件的冲压加工的设备,在8mm冲程100KN压力下滑块速度可达每分钟4000次,而我国产品的最高速只有每分钟1200次。更宏观的事实是,欧美锻压机床数字控制化率可达80%,而我国只有不到30%。蔡惟慈认为,“中国制造2025”要求的优质制造不仅仅取决于管理,更有赖于高水平的基础制造能力支撑。“没有高水平的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及基础机械的支撑,就无法改变中国制造‘低档货’的形象。”他说。不过,可喜的是,一些骨干企业与时俱进,不断破解上述难题。无论是谭建荣还是蔡惟慈都提到了一个国企——济南二机床集团。以上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台龙门刨床、第一台机械压力机为肇始,“济二”先后研制出450余种中国首台(套),承担了1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冲压冲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直至成为世界三大数据冲压装备商之一。“济南二机床是我国机床行业的一面旗帜,也是机床行业少有的常青树。他们依靠自主创新、服务型制造和开放式发展向外界展示了一个传统的机床骨干企业是怎样由大变强,成为行业领跑者的历程。”蔡惟慈说,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akadi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科技日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