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中国经济学家排名,为什么现在信用卡这样多,

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户&&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199753',
container: s,
size: '104,48',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249068',
container: s,
size: '200,30',
display: 'inlay-fix'
经济学家有哪十件事,不会告诉你?
小编导读:
1. &我们无法预测下次危机&&&
在华盛顿的政治僵局可能阻碍美国经济复苏之际,投资者再一次向经济学家请教将来的运势。不过其实拿一张通灵板(Ouija board)来占卜一下效果也是差不多的。从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主席本?贝南克(Ben Bernanke)以降,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没有预测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州大学里弗塞德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经济学教授梅森?加夫尼(Mason Gaffney)在他2011年论文《危机预测奖》(An Award for Calling the Crash)里面这样反思道:&2008年危机出乎我们大多数人的意料。这件事让很多人问,经济学家怎能如此浑然不知。&
这不是一个孤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劳伦斯?鲍尔(Laurence Ball)说,从大萧条到20世纪70年代油价疯涨、再到2000年-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一切,多数经济学家都没有料到。他说,房贷危机之所以很难预测,是因为&15年前次级按揭贷款基本不存在&。经济学家通过考察过去的事件来预测将来,但有些事件没有先例可循。鲍尔说:&这个世界变化很快。&
这些解释难让普通投资者释怀,毕竟很多人都把经济学家当作领路人看待。密歇根州布卢姆菲尔德希尔斯(Bloomfield Hills)投资顾问公司Clear Financial Advisors的创始人罗伯特?斯曼斯基(Robert Schmansky)说:&你不可能给整个世界建个模型出来。就算是预测利率、收益和通胀率,太多太多的东西都有可能出问题。&他说,当经济学家无法发布预警,投资者就会吃苦头。斯曼斯基说,2008年年底股价直线下跌时,他的很多客户都在急急忙忙地将股票变现,因为他们一样也没有料到。
美国商业经济学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现任会长肯?西蒙森(Ken Simonson)说,需要为经济学家说一句的是,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往往都是基于可以公开获取的信息来做出决定。但他承认,在金融危机之前,&大部分经济学家对经济情况的判断确实太过乐观&。美国商业经济学会是一家由应用经济学家、策略人士、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组成的国际协会。
2. &&&但我们可以为危机的发生推波助澜。&
专家说,一方面乐观预测可以导致投资者对灾难不设防,另一方面,经济学家的悲观预测也可以对危机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管理咨询公司Silicon Associates合伙人赛斯?拉比诺维茨(Seth Rabinowitz)说:&经济学家在媒体上那些绘声绘色的言论会影响消费者信心。&他说,其他影响消费者支出决策的因素还有收入、股市波动性──以及经济学家的言论。他说:&如果消费者过于担忧,他们就会减少消费,这会给处于复苏边缘的经济造成伤害。丛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学家对媒体讲话的措辞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
3. &我们做些猜测也无妨。&
专家说,考虑到经济学家的模型基本上没有帮助他们在2008年时留意到近在眼前的危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现在都在学习相信自己的直觉──换句话说,他们是在猜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都是有根据的猜测,但毕竟还是猜测。据密歇根大学弗林特校区(University of Michigan-Flint)金融与商业经济学教授马克?佩瑞(Mark Perry)估计,半数以上的经济学家都是以直觉为依据。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是不可预测的&,这迫使他们远离更加正式的模型。
另一些人说,做一些猜测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数学模型在真实世界里往往无用,特别是在涉及日恐怖袭击以及其他突发灾难等事件的时候。英国知名经济学家约翰?凯(John Kay)说,这些模型以一致性和可预测性为假设前提,而现实中的人类行为是很难预测的。他说:&依赖于一致性不是明智的策略。&
美国商业经济学会的西蒙森说:&任何专业经济学家或研究人员都需要利用一定程度的判断和创造性,来发掘其他人还没有注意到的关联,或厘清影响经济的多种因素。&他说,没有哪个时间段可以单独依靠数学模型来复制,&所以人们说,经济预测者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天气预报员看起来比较靠谱&。
4. &那些大胆的预测?不过是雄激素在起作用而已。&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是男的。据经济学家约翰?西格弗里德(John Siegfried)和查尔斯?斯科特(Charles Scott)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综述文章,新晋经济学博士只有三成左右是女性,相比1995年仅略有提升。考虑到男性在其他很多金融职业中都只占少数,这种失衡尤其惊人。根据劳工部妇女事务局(Department of Labor's Women's Bureau)数据,会计师、审计师、报税员、核保师、税务稽查员和征收员当中的女性数量全都超过男性。
一些评论者说,经济学界的男女失衡有可能对经济政策造成影响。据2012年一项对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会员的调查(调查结果发表于《当代经济政策杂志》(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Journal)),对于教育券、医疗保险和劳工标准政策等议题,男性经济学家和女性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相比男性经济学家,受调查女性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过小&或&太过小&的概率高出24个百分点,女性经济学家认为政府政策应努力让美国收入分配更加平等的概率高出32个百分点。
另外几项研究也得出了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鲁莽行事的结论,其中一项便是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公司巴克莱财富(Barclays Wealth)和伦敦研究公司Ledbury Research在2011年联合进行的研究。根据这项研究,男性之所以比女性更容易鲁莽行事,一个可能存在的原因是雄激素增加了冒险偏好。亚拉巴马州特洛伊大学(Troy University)约翰逊政治经济中心(Manuel H. Johnson Center for Political Economy)执行主任斯科特?博利耶(Scott Beaulier)说:&男性往往更加冲动,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更加关心宏观概念和好高骛远的投资。&他说,经济学家过度冒险,可能会形成那种与其说是要得到事实验证、不如说是要成为新闻报道焦点的大胆预测。
5. &我们的财富指标不管用。&
经济学家通过多种指标来衡量各国经济健康状况,但很多指标或许并不像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准确。比如经济学家最关注的指标之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就不一定能反映一国经济是否健康,尤其是考虑到重大经济危机常常紧跟在高增长时期之后发生。
美国自身的复苏停滞不前,就使GDP指标的价值受到一定程度的怀疑。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下属的商业周期测定委员会(Business Cycle Dating Committee)根据这个指标宣布,衰退的正式结束时间是2009年6月。但编辑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等统计学家认为美国经济仍然没有实现复苏。(网站根据往届美国政府使用的方法来分析政府的经济和失业统计数据。)威廉姆斯说:&*7GDP数据与失真的通胀数据有关。2009年以来,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他说,将当前GDP数据剔除通胀率之后,2013年一季度的年化增长率大约就只剩0.4%而不是2.4%。威廉姆斯说:&很遗憾这样一个基数并没有意义。这样的数据最多也只能表明该季度的GDP是增长了还是萎缩了。&
失业指标也是如此。政府官方估计的5月份失业率为7.6%,然而威廉姆斯说,这个数据具有误导性。&气馁劳动者&(没有积极找工作的人)没有包含在内,如果把他们加上去,失业率就更接近23%。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教授杰弗里?弗兰克尔(Jeffrey A. Frankel)说:&我一直劝告人们不要只看总体数据。&他还说,劳工部有气馁劳动者数据提供。
但专家说,基础指标也有它们的用途,不管是房价、个人消费率,还是贸易差额、通胀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鲍尔说:&GDP和失业率是非常好的基础指标。GDP高的国家教育、卫生水平都好于比较穷的国家。&
6. &我们这门学科很沉闷,但是并不精确。&
马萨诸塞州莱克星顿(Lexington)投资顾问公司Advisor Perspectives负责研究的副总裁道格?肖特(Doug Short)说,经济学家这个群体*5的特点就是内部分歧非常大。据《华尔街日报》2013年4月份的调查,经济学家预测2013年GDP增长率的范围是1.8%到3.9%,预测2014年GDP增长率的范围是2%到4%。肖特说,最低数值的预测意味着经济温和增长,而*6数值所意味的则已经是强劲的增长了。
如此不精确的原因是什么?圣地亚哥(San Diego)波因特洛马拿撒勒大学(Point Loma Nazarene University)费尔马尼安商业与经济研究所(Fermanian Business and Economic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林恩?里泽(Lynn Reaser)说,经济学家背负着这样一个压力,必须做到比他们的学科所允许的更加精确。&他们不愿跟客户说他们最多也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范围,于是就给出了一个精确的估计值。&里泽说,经济学家改变预测的速度也太快了,&他们对*7数据反应过度,其实如果采用一种更长远的视角,很多情况下他们都会做得更好&。
肖特建议,不要相信任何一位经济学家的预测,要看他们的平均预测。他说,在遭遇财务压力的时候,&哪怕是对平均预测也要抱以怀疑态度&。比如根据《华尔街日报》2013年4月份的那次调查,经济学家预测2013年增长率的平均值就是2.4%。肖特说,同时也有好消息:&飓风桑迪已经过去了,事实证明财政悬崖不是什么大的障碍,止赎潮也没有摧毁整个经济──至少目前为止没有&。
7. &我们偏向左派。&
截至2008年,美国经济学会接近半数会员表示他们是登记在册的民主党人,只有17%的会员表示他们是共和党人。另外,在同一次调查中,60%的经济学家都说,他们觉得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如果当选的话,他在重要经济议题上取得的进展将是当时所有总统候选人当中*5的。(此次调查是由&呆伯特&(Dilbert)漫画创作者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委托进行的,调查执行机构是全美舆论及市场研究公司The OSR Group。)同一年对国家经济研究局成员的一项类似调查发现,46%的受调查者将自己定义为民主党人,10%将自己定义为共和党人。
这两次调查属于关于这个话题的*7调查。从中看来,经济学家群体比大部分社会群体都更加偏向民主党,甚至超过长期被贴上&自由派精英&标签的高学历人士群体。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2年的一项调查,在学历高于本科的人士当中,自封民主党人的比例超过自封共和党人14个百分点──39%自称为民主党,25%的人自称是共和党。
部分专家说,甚至在经济学家的报告中都可以看到左倾政治观点。《美国经济学家》杂志(American Economist)2008年的一篇文章认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在向选民兜售大政府观念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者斯科特?博利耶(Scott Beaulier)、威廉?博伊斯(William J. Boyes)和威廉?芒茨(William S. Mounts)写道:&我们发现,经济学家在社会中、在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日益重要,已导致支持政府干预的态度增强。&(博伊斯说自己更多地是自由派而非左翼或右翼,博利耶称自己是一个奉行&自由企业制度&的经济学家。芒茨没有回复置评请求。)另一些人说,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弗兰克尔说:&支持限制政府角色的学院派经济学家多得出奇。请你告诉我,这是左派还是右派?&
8. &我们可能有特殊目的。&
很多有影响的经济学家都在学术机构工作,这些机构可以给人一种客观、权威的光环。但专家说,实际上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的政治动机和经济动机。投资顾问斯曼斯基说:&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从金融机构拿钱,这些机构希望你能进行长期投资。&
另外,根据杰拉尔德?爱泼斯坦(Gerald Epstein)和杰西卡?加里克-哈根巴斯(Jessica Carrick-Hagenbarth)2010年论文《金融经济学、金融利益和金融危机暗角》(Financial Economists, Financial Interests and Dark Corners of the Meltdown),大学中的经济学家约70%都拥有学术之外的经济利益。这篇论文分析了2005年到2009年经济学家接受媒体采访、在媒体上撰文及发表研究成果的情况。研究人员总结道,尽管与企业和私营部门存在如许瓜葛,很少有经济学家会指出自己为私营领域服务。
弗兰克尔说,涉及可能存在的道德问题时,经济学家应当披露他们的咨询工作,大学应当拥有清晰的披露流程。弗兰克尔说,他自己所做咨询工作的收入只要达到1,000美元以上,他都会将其公开。他说,把做过的咨询工作记录下来,对经济学家来说是一件好事。他说:&很多学院派经济学家的问题在于,他们的头脑陷在云雾(理论模型)之中,不愿意亮出清晰的政策立场,这跟拥有特殊目的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美国商业经济学会说,学会的经济学家在接受调查或媒体采访时都会披露他们与哪些机构存在着关联。
9. &我们也可能是在讲外星语。&
根据涓滴经济学理论,提供给富人的税收减免或其他经济利益将通过改善整个经济来使更贫穷的社会成员受益,然而实际情况常常不是这样。同样,经济学理论不一定会&涓滴&到最需要它们的人群当中。里泽说,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没有谁真正懂得经济学家在说什么&。
当然,所有职业都有讲行话的倾向。专家说,当经济学家出现在新闻媒体当中的时候,他们常常尽量少讲行话,并使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解释常常非常复杂的概念。但把经济学通俗化似乎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安娜玛丽亚?陆莎迪(AnnaMaria Lusardi)总结认为,虽然经济学家通过媒体、论文和书籍解释他们的概念,但美国人对哪怕是最基本的经济和金融概念都缺乏理解。
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中,陆莎迪和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金融学教授彼得?图法诺(Peter Tufano)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公众明白信用卡(以及复合利率)的原理。另外根据美国国家信贷咨询服务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Credit Counseling)2013年的调查,所有成年人当中,接近一半的人给自己的个人理财知识的打分是C、D或F。基金会发言人盖尔?坎宁安(Gail Cunningham)说,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坏消息。专家说,人们的理财知识越贫乏,他们放弃储蓄、发生债务、支付更高信用卡手续费的可能性就越大。事实上这次调查发现,目前57%的美国人都在担心自己的存款不足。
10. &我们向你们兜售的,是你们已经知道的。&
我们真的需要经济学家吗?一些专家说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经济学家向银行等机构提供服务,但从某些意义上讲,他们知道的东西不比普通人更多。弗兰克尔说:&不过我们希望没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会降低对于我们所提供服务的需求。&
弗兰克尔说,经济学家的&理性预期假说&认为,劳动者是理性的,投资者是理性的,消费者是理性的,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在努力跑赢股市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消化了可以公开获取的、由经济学家提供的信息。&
不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鲍尔说,市场和公开可获取信息能够准确判断的只是当前时刻的资产价值几何,不是将来可能值多少:&如果你想知道五年后的经济会是什么样,经济学家会提供很多判断&。
高顿网校官方公众号
专业的财经微信,50万+财经人共同关注
扫码关注,微信号:gaodunclass
提供会计、审计、金融、税务等专业财经内容、考证干货、做账实操、
免费学习视频、在线题库、免费答疑&多数优秀财经人都关注了!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电话:02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责编:Yuyu.zhang
Copyright &copy
高顿网校, All Rights Reserved.信用卡消费回升 经济学家敬告美消费者谨慎对待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中国经济网卡本代尔12月7日讯 (实习记者 张希)据美国有线新闻网12月5日报道:根据电子货币交易处理商第一资讯(First Data Corp)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美国信用卡消费再度回温。信用卡使用比率自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一直持续攀升,第一季度上升8.2%,第二季度上升9%,第三季度上升10.6%。相比之下,债务卡使用比率则持续下降,相应季度数据分别为9.6%、 8.3%和5.9%。经济学家提醒在美消费者谨慎对待信用卡消费,避免重蹈2008年次贷危机的悲剧。  第一资讯高级副总裁希尔维奥-塔瓦雷斯指出,第一资讯支持美国410万商业网点的银行卡交易。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多数美国消费者在过去几年选择债务卡进行消费从而减少借贷。但从今年四月开始,美国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消费的频率大幅上升,似乎回到了危机前的旧消费习惯。  根据第一资讯数据显示,与去年“黑色星期五”购物季相比,信用卡使用比率从去年同期的3.4%上升至7.4%。  根据英国明泰尔市场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银行在过去几年中大幅增加对信用卡使用的激励措施。信用卡使用邀请信发送数量于今年第三季度激增至130亿封,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85%。  相较于富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银行先后削减债务卡消费的奖励机制,美国各大银行则同时增加了使用信用卡消费的额外津贴。许多在美银行取消外汇交易服务费及差额转账费用。80%的银行为信用卡消费提供更多的奖励积分与现金折扣。  众所周知,信用卡消费可为银行业带来更多成本效益。信用卡比较网站总裁比尔-哈德科夫指出,银行希望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信用卡消费,并在对银行有更多利润可赚时再还款。  市场调查机构标枪策略研究公司(Javelin Strategy& Research)预计网上信用卡使用率将于2016年上升63个百分点,而债务卡则仅会上升2%。  比尔-哈德科夫提醒美国消费者坚持每月付清信用卡债务,谨慎对待信用卡消费。他特别强调不按时还款所导致的高昂支付利息将成为消费者的巨大负担,并且将远远超过银行为增加信用卡使用而新增的债务卡使用服务费。
相关报道:
【】【】【】【】【】【一键分享把更多信用卡塞进中国人的钱包
日 15:47来源:
金继涛的这些信用卡中,有一张印有他的绰号,一张印有全家福,一张粉红色的芭比卡,一张加菲猫卡,还有若干张印有不同中国卡通形象的卡。他说:“我喜欢精美的信用卡。”在中国,虽然现金仍然在货币流通中占据重要位置,储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老百姓的DNA中,但信用卡和借记卡的数目已出现爆炸式增长。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中国发行了2.3亿张新信用卡,比2009年增长了24%。银联“垄断”中国不断增长的信用卡市场引来美国信用卡公司的“艳羡”,万事达、维萨、美国运通等信用卡公司都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分得一块蛋糕。北京GaveKal-Dragonomics经济研究公司总经理阿瑟·克罗伯说:“未来20年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消费方式从现金切换到信用卡。”但是目前,中国银联在中国信用卡市场上形成了“垄断”,外国信用卡公司不得不与银联“联姻”,发行共同合作的、带有银联标识的信用卡,所有交易都需通过银联网络完成。美国运通卡2004年进驻中国,最近,刚刚与银联签署了最新的“谅解备忘录”,该公司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总裁路易莎·迈格尔说:“我们希望扩大目前的合作项目。”万事达信用卡公司6月在新加坡与银联签署了一项协议,允许银联卡在中国境外通过万事达网路进行交易。而维萨信用卡公司也正与银联协商双方联名卡在中国境外的交易方式。由于中国银联的垄断,美国公司无法发挥他们口碑极好的优势,比如帮助信用卡用户更换丢失的信用卡。同时,美国公司发行的信用卡只能以美元结算,不能直接以中国人最常用的人民币结算,银联可以从每笔货币兑换中赚取一定的手续费。中国信用卡用户显然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正如金继涛在一个名为“我爱我的信用卡”的网络社区上所说,银联的垄断已成为一个持续性讨论话题,“很多人都认为,银联的垄断(对其他公司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其他公司能够在中国发行信用卡,中国信用卡用户一定会给予支持”。中国人特有的信用卡习惯对美国来说,信用卡问题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简单地打开有利可图市场的动作。美国希望中国从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为消费者主导型模式,经济学家们认为,刺激国内消费的一个有力方式就是在消费者手中塞上更多信用卡。美国的信用卡公司已获得美国政府的支持,2011年2月,美国贸易官员要求世贸组织设立一个专门小组,以解决中美在信用卡市场的争端。但美国的信用卡公司目前拒绝作出正面回应,因为它们担心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受损。经济学家们还批评道,使用现金的习惯会催生腐败和“灰色经济”,比如一些商家会利用现金交易的方式逃税。另外,企业为了处理大量现金,会增加保安费用。一些经济学家还表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希望推动中国开放信用卡市场,但美国人却正在逐渐离开信用卡。美国此次经济衰退主要源于信贷的过度扩张,而美国的另一场危机——家庭债务危机正是由过度超前消费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专家提醒,虽然信用卡在中国发达的沿海城市非常盛行,但现金依旧是中国消费行为中的“王者”。目前在中国流通的信用卡数目巨大,主要是因为像金继涛这样持有多张信用卡的用户。在中国这个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个人信用评级的国家,那些能够申请信用卡的人多半是已经持有信用卡的人。从金继涛身上也可以看出中国人使用信用卡的习惯,金继涛使用信用卡主要是为了在特约商户享受折扣,比如吃到半价的晚餐,买到便宜的电影票。另一方面,使用信用卡还可以避免伪钞,相比于钞票,信用卡的清洁度也高了很多。□美国《华盛顿邮报》金继涛(音)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城市消费者,在中国一家出版社做编辑的他直至2004年才第一次听说什么是信用卡,现在他已经拥有79张卡。金继涛的这些信用卡中,有一张印有他的绰号,一张印有全家福,一张粉红色的芭比卡,一张加菲猫卡,还有若干张印有不同中国卡通形象的卡。他说:“我喜欢精美的信用卡。”在中国,虽然现金仍然在货币流通中占据重要位置,储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老百姓的DNA中,但信用卡和借记卡的数目已出现爆炸式增长。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中国发行了2.3亿张新信用卡,比2009年增长了24%。银联“垄断”中国不断增长的信用卡市场引来美国信用卡公司的“艳羡”,万事达、维萨、美国运通等信用卡公司都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分得一块蛋糕。北京GaveKal-Dragonomics经济研究公司总经理阿瑟·克罗伯说:“未来20年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消费方式从现金切换到信用卡。”但是目前,中国银联在中国信用卡市场上形成了“垄断”,外国信用卡公司不得不与银联“联姻”,发行共同合作的、带有银联标识的信用卡,所有交易都需通过银联网络完成。美国运通卡2004年进驻中国,最近,刚刚与银联签署了最新的“谅解备忘录”,该公司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总裁路易莎·迈格尔说:“我们希望扩大目前的合作项目。”万事达信用卡公司6月在新加坡与银联签署了一项协议,允许银联卡在中国境外通过万事达网路进行交易。而维萨信用卡公司也正与银联协商双方联名卡在中国境外的交易方式。由于中国银联的垄断,美国公司无法发挥他们口碑极好的优势,比如帮助信用卡用户更换丢失的信用卡。同时,美国公司发行的信用卡只能以美元结算,不能直接以中国人最常用的人民币结算,银联可以从每笔货币兑换中赚取一定的手续费。中国信用卡用户显然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正如金继涛在一个名为“我爱我的信用卡”的网络社区上所说,银联的垄断已成为一个持续性讨论话题,“很多人都认为,银联的垄断(对其他公司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其他公司能够在中国发行信用卡,中国信用卡用户一定会给予支持”。中国人特有的信用卡习惯对美国来说,信用卡问题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简单地打开有利可图市场的动作。美国希望中国从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为消费者主导型模式,经济学家们认为,刺激国内消费的一个有力方式就是在消费者手中塞上更多信用卡。美国的信用卡公司已获得美国政府的支持,2011年2月,美国贸易官员要求世贸组织设立一个专门小组,以解决中美在信用卡市场的争端。但美国的信用卡公司目前拒绝作出正面回应,因为它们担心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受损。经济学家们还批评道,使用现金的习惯会催生腐败和“灰色经济”,比如一些商家会利用现金交易的方式逃税。另外,企业为了处理大量现金,会增加保安费用。一些经济学家还表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希望推动中国开放信用卡市场,但美国人却正在逐渐离开信用卡。美国此次经济衰退主要源于信贷的过度扩张,而美国的另一场危机——家庭债务危机正是由过度超前消费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专家提醒,虽然信用卡在中国发达的沿海城市非常盛行,但现金依旧是中国消费行为中的“王者”。目前在中国流通的信用卡数目巨大,主要是因为像金继涛这样持有多张信用卡的用户。在中国这个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个人信用评级的国家,那些能够申请信用卡的人多半是已经持有信用卡的人。从金继涛身上也可以看出中国人使用信用卡的习惯,金继涛使用信用卡主要是为了在特约商户享受折扣,比如吃到半价的晚餐,买到便宜的电影票。另一方面,使用信用卡还可以避免伪钞,相比于钞票,信用卡的清洁度也高了很多。□美国《华盛顿邮报》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学家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