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部门主管,自己经常忙成狗,公司行政部下属部门却没事干,怎么办

凤凰号出品
作为部门主管,自己经常忙成狗,下属却没事干,怎么办?
刚被提升到管理岗的你,是否突然发现工作步履维艰?从单枪匹马自信满满,到带着团队却干得焦头烂额!经常自己忙成狗,下属却没事儿干?团队成长慢,下属没有成就感?团队沟通效率低,一件事情说八遍?布置下去的工作总是提心吊胆觉得完不成?老板天马行空,该怎么向上沟通?如何带领年龄比自己大,资历比自己深的员工? 怎么实现团队人员的优势互补、排兵布阵?怎么把自己的个人能力复制成组织效能?基于此,笔记侠联合馒头商学院,为你推出新任经理人的管理必修课二期上周《新经理人的管理必修课》第一期刚开班就有hin多同学被老师实力圈粉:看到这里,是不是对于这个课程很感兴趣?这有一个好消息,目前《新任经理人的管理必修课》第二期报名通道已开启,现在报名可享受早鸟优惠,名额有限,只有20位,先到先得哈!早鸟特惠进行中,名额有限,↙赶快点击【阅读原文】抢占名额吧!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过去1年,我们推送了1000多篇干货,其中,这100篇最值得收藏 - 馒头商学院 - 微信公众号文章
&过去1年,我们推送了1000多篇干货,其中,这100篇最值得收藏
过去1年,我们推送了1000多篇干货,其中,这100篇最值得收藏
日08时56分来源:
【新媒体运营体系课】6周,3位实战派导师,带你系统学习新媒体内容、运营、营销全技能。点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主编 / 大大萌
你可能看过馒头君为小伙伴准备的很多干货,但还是没有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和学习体系。
所以,馒头君在这些干货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
大概统计了一下,过去一年,馒头大约推送了关于产品、运营、营销的1000多篇干货。这其中,有100篇受到了很多业内导师、馒头粉丝的一致好评。
馒头君把这100篇和产品、运营、营销的干货全都掏了出来,希望帮到正在努力拼搏的你。
我们的宗旨,可能也是你们的:所有人向所有人学习,所有人支持所有人成长。
百度、小米、网易有哪些用户运营的秘籍和心得?
这一年,社群依然火热,馒头君为你送上最全的社群运营的套路(包含罗辑思维、樊登读书会等经典社群案例)
你知道种子用户、核心用户、活跃用户的区别吗?
种子用户、核心用户分别要靠什么手段获取?
怎么让沉寂用户活跃起来?
一篇文章讲透用户运营3要素:拉新、留存和促活,让用户为你疯狂
仅有20个人,就拿下2000万用户,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
真的是用户越多越好吗?
活动运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送你活动运营中最常用的150款工具
一场活动从上线,到执行再到复盘,需要避免哪些坑?注意哪些事?完美的活动策划方案又该有哪些要素?
新媒体运营新媒体大号的运营经验
不做标题党,你也可以起出100000+的好标题
关于排版、配图、整理素材,你最该学习的5篇文章
公众号怎么实现快速涨粉?
运营总监养成记
从运营新人,到运营经理,再到运营总监,你需要具备这些能力
运营全攻略腾讯的运营经验
运营新人从0到专业,不仅要有高效方法论,还要有牛逼的工具
互联网公司在招聘运营岗位时,都看重什么能力?
最后,你的朋友圈可能也反映了你的运营能力
一句话气炸运营喵请善待你身边的运营喵,他们真的很苦逼
大神产品经理的产品观张小龙、乔布斯、腾讯首位产品经理Punk...那些产品大神都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产品观?
优秀的产品经理都有哪些过人的特质?
BAT等大公司的产品经验阿里、腾讯、网易等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总监或产品负责人,他们在日常的产品工作中都做些什么?有哪些产品的经验心得?又是怎么从一名产品菜鸟晋升到产品总监的?
如果你面试微信的产品经理,你要做这些准备...
做产品,真的爆款才算成功吗?
用户调研和需求分析用户调研、需求分析、原型、PRD...都是产品经理最基础的技能,如何快速掌握这些基础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度呢?
现象级产品的成长之路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这些高口碑的产品都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产品经理有哪些职业病?
嗯,如果你经常被产品经理气炸,看看下面四篇文章,你会...理解他们
产品变现的一些事有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产品的用户量非常庞大,比如美图、墨迹天气...但是他们的变现模式很不明确。那么,工具型产品的未来在哪里?
产品经理常用的工具好的工具能让工作效率提高数倍,馒头君特地为各位产品经理搜集了13款高效率工具,拿走不谢~
怎么“报复”产品经理?被产品经理欺负了那么久,是时候该气气他们了..和馒头君一起看看,怎样用一句话气炸产品经理?
知名品牌营销经验小米的营销经验,全都在这4篇干货里了
猎豹市场总监用5年营销经验告诉你...
凡客可能落没了,但是他们的营销方法依然值得很多从业者学习
杜蕾斯策划人老金总结了哪些营销秘籍?
锤子手机、星巴克的营销非常走心,原因是...
和故宫淘宝一样贱萌贱萌的寺庙、熊本熊,为什么可以深入人心,成为大众眼中的宠儿?
经典营销案例复盘从papi酱的爆红轨迹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年初的“红包照片”事件,你还记得吗?
你只是知道网易云音乐产品好,但是他们的营销同样出彩
越来越火的卫龙辣条,他们有这些营销套路
欢乐颂全网过亿播放量、刷爆朋友圈背后,他们的营销团队做了这些事
让赵薇、刘烨点赞的营销事件长啥样?
常见的营销方式新媒体营销
社会化营销
粉丝经济怎么做?
比借势还厉害的新式营销技能
实用、高效的营销方法论
好的内容是会长盛不衰的,只希望,这100篇干货能给你的工作之路指明方向。
馒头会和你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成为更优秀的人!2017年,希望每个馒头的童鞋都能梦想成真~馒头永远都是你们最忠实的学习和生活伴侣呦~
是不是又信誓旦旦的收藏了这篇干货文章,然后告诉自己有空再看?然后,就没有了然后……仅仅靠碎片化收藏和学习,显然无法根本解决你在新媒体运营工作中的困境。你需要健全的体系课程去深入学习。
【新媒体运营体系课】别人的账号三个月阅读10万+,你的阅读数却难突破三位数?有些初创小号半年积累粉丝数十万,你的粉丝数却不涨反跌?馒头商学院特别推出新媒体运营体系课,6周,3位实战派导师,带你系统学习新媒体内容、运营、营销全技能。
点击图片或文末“阅读原文”,即可直接报名呦~献给觉得自己忙成狗的人
& & & &当你忙到极致的时候,你会发现忙碌的一个极为突出的补偿性特点在于这样的事实,即它会消灭未来。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说你的时间越少,deadline越恐怖,越是少担心,事实上的确如此。当你距离某几个重要的deadline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你会吓得魂不附体。而等到你这几个重要的事几乎什么都没太进展而最近的deadline已在咫尺譬如一天时,你就很是无所谓了。因为在仅剩的时间里你全力拼总能赶上最近的deadline,你也无暇考虑这之后的deadline。& & & &另外还有一种感觉也成为忙碌时的极大慰藉,我相信每一个忙成狗都不如的人都体验过。知道自己终于真正到了忙成狗都不如的地步,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几乎感到愉快。你动不动就说什么忙碌成狗&&好了,这就是真正的狗,你到了这里,你受得了,很多焦虑因此而消除。& & & &&&套用了奥威尔评论贫困饥饿的句式,把贫困改成忙碌发现刚刚好,特别顺直戳心底。& & & &附个原文节选:
& & &...你也发现贫困的一个极为突出的补偿性特点,在于这样的事实,即它会消灭未来。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说身上越没钱,越是少担心,事实上的确如此。你浑身上下只有一百法郎时,你会吓得魂不附体。等到你只有三法郎时,你就很是无所谓了。因为三法郎会让你直到明天还有吃的,你也不可能考虑明天以后的事。&
& &&另外还有种感觉,在贫困时也是极大的安慰,我相信每个生活拮据过的人都体验过。知道自己终于真正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几乎感到愉快。你动不动就说什么沦入底层&&好了,这就是底层,你到了这里,你受得了,很多焦虑因此而消除。&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天青色等烟雨
新主播求关注求礼物?哈哈
收留退网破产大哥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凤凰号出品
我升职了,却抑郁了 | M周刊
原标题:我升职了,却抑郁了 | M周刊“升职后,我抑郁了半年。”昨天,小巴的朋友突然发来这样一段话。在升职后的这半年里,她开始脱发、失眠、易怒,越来越情绪化。朋友是一个业务能力十分出色的人,来公司不到一年就被提拔为部门主管,但也正是这一次升职,差点让她崩溃。小巴为她的病症取了个名字,叫做“升职后抑郁症”。因为这和“产后抑郁症”实在太像了,都是因为没有随着身份角色的转变而及时调整思维模式和做事方法引起的焦虑。尤其是对“技术岗转管理岗”的新晋管理者来说,这种升职后抑郁症更加明显。他们的情绪轻易地被下属的行为左右,下属一旦出错或者是工作表现不理想,新晋管理者就会陷入到负面情绪中,这种挫败感可能来自:自己忙成狗,下属却没事干;团队成长慢,毫无成就感;沟通效率低,一件事说八遍;布置下去的工作总是提心吊胆完不成;……唉,怎么回事,明明当初以为只要勤奋努力、工作出色就能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怎么和说好的不一样?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当你从“技术岗转管理岗”,就是从一个自己做PPT的人成为让别人做PPT的人,才刚刚开启你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难关,这是你领导力阶梯的第一个转折点。如果你在这个转折点上遇到了问题,看看这三个方面你做出改变了没有:① 工作理念对新晋主管而言,工作理念的转变是根本。你必须从自己独立完成工作,转变为通过他人完成工作。② 时间分配时间分配的转变是关键。你要将时间从原来的专业工作中抽身出来,投入更多的时间在任务分配、进度检查、员工辅导上。③ 领导技能领导技能的提升是保障。你需要提升团队管理能力,包括制定计划、绩效反馈、员工辅导、沟通激励等。总之,要成为一个好管理者,当然不再是做PPT和转发邮件这么简单,你真正要做的不是为自己加分,而是为下属的工作增加价值,提升团队产出的质与量。“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连病因都不知道。小巴也曾在团队管理中踩过不少坑,总结了三个新晋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和解决方法: 1 害怕失败影响自己不愿放手由于没有从“个人到团队”的工作理念上转化过来,很多技术型管理在分配任务时最容易踩到两种坑:一种是总觉得下属做的工作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忍无可忍于是亲力亲为;还有一种是不信任下属,干脆就采取能者多劳的策略,拼命把重要的、关键的、难度高的任务都压到某一个能力高的下属身上。结果就是,能人累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片云彩,而那些“划水”的下属也得不到成长机会,没法独当一面。你真正要做的应该是放手,让下属有机会去接触新的领域,给他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他才能得到成长。而你要做的,只是给他足够的资源和帮助以及容许付出一点点错误的代价。那说到底如何放权呢?① 首先对自己的事情进行分类。确认你的重要任务(直接影响绩效和老板会问责的部分),然后把那些自己不必要做的任务(老板不检查,或者结果不好也不影响事情发展方向的)授权给下属。你要做的是首先对其保持信任,然后把具体的操作和要求示范一下即可。②找到可做这件事的最佳人选。平时善于收集下属的事迹,从而掌握下属的优缺点,按照任务所需人物的性格特质和擅长的技能,找到合适的人选。③明确指示具体时间和具体任务。“小巴,这份报告明天十点开会的时候要用,你把其中的一些数据再核实一下。明天上午9点半之前发到我邮箱,辛苦了!”④跟踪事情的进展,清楚每一步骤的进展及反馈。你授权出去的任务,要承担监督权,在大方向上为下属指引,而不是放纵不管。如果下属表示能力不够无法完成,你最好不要立即接过来自己做,而是跟他约个时间一起讨论一遍,指明哪里需要改,然后让他继续改,这样最多循环两轮,就能保证交付质量了。2 以自己的能力为参考点要求别人大多数从技术岗位晋升上来的管理者,都是因为某项专业能力特别突出才被提拔的。就像小巴的朋友,靠着出色的业务能力获得赏识,又恰逢公司体制变动,自然而然地由一个纯技术型员工迅速升职到管理层。但是从技术大牛变成技术老大后,她出色的专业能力就成为了最大的障碍——因为她很容易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参考点来要求别人、指责别人。我能这么做,效果很好,为什么你们不行?“不对,不是那样!” “这么明显的错误你都没发现?!”一边指责对方不成熟,一边否定对方,这就是技术型管理作为指导者角色时常犯的错误。最后导致被骂的下属产生自卑情绪,严重的还会对工作失去信心。优秀的管理者应该让下属在批评中得到反思,而不是只感受到羞愧。那么问题来了,下属做的工作没达到你的要求,究竟应该怎么做?好的方法是,先判断“下属的个性成熟度”再检视“你们双方的亲密度”,然后选用正确的指正方式:①下属成熟度低、双方亲密度低。采用三明治式批评法:表扬+批评+表扬。“你这两年的业绩都在平均标准以上,整体来说相当不错。但这一季度业绩却突然下滑,我相信你是一个很好的销售员,只不过遇到了瓶颈。你最近在业务推广上有什么困难吗?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② 下属成熟度中等、双方亲密度一般。采用两阶段斥责法:批评+鼓励。“你最近的业绩突然下滑,尤其是这周的业绩数据特别难看。你的能力一直不错,但我对你这个月的表现很不满意,要好好加油了。”③ 下属成熟度高、双方关系密切。直接指出问题即可,甚至大骂一声也没问题“做得这么差,你的良心不会痛吗?”3 先指责错误而不聚焦解决问题当某项工作出现问题时,很多人做出的习惯性反应是:先指责错误、追问原因,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这个当初还年轻的小巴就深有体会了。有一次活动稿件来得太晚,但第二天就要推送了,只好连夜编辑出来,结果小巴一看稿件,文笔差不说,而且各种错别字、语病,连活动链接都没做好。小巴一下就怒了,劈头盖脸就把编辑骂了一顿:“怎么回事,这是专业编辑做出来的稿件吗?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可怜的编辑只好去找对方论理去,对方也委屈啊,还不是因为时间紧张找不到好的写手嘛,可想而知接下来的交流也一定是带着气的。看到了吧,这样的方式不仅没法解决问题,反而滋生了怨恨。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将焦点放在如何有效解决问题上。省略指出问题与探究原因的步骤,直接问任务负责人:“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接着给出建议:“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三方联动,你负责给出修改意见、对方提供活动相关资料、作者完善稿件内容,怎么样?”把兴师问罪的行为转变成解决问题的行动,同时也能让下属更有勇气和责任感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上,这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新晋管理怎样找到最合适的团队伙伴?怎样培养团队能力?《唐浩明:曾国藩识人用人20讲》已经上线,来听听业务能力强,又会带团队的曾国藩怎么说。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吴晓波频道面对QQ音乐等强劲对手,网易云音乐如何突围,获取亿级用户?
馒头商学院
【运营体系课2期开班啦!】做了很久运营,工资一直上不去,怎么办?馒头开设了互联网运营体系课,由前新浪微博高级运营小妍老师全程带班11周,帮你构建最系统的运营体系,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详情~
▌作者:王诗沐,网易云音乐产品负责人,馒头商学院资深产品导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 幕后产品
从一个引子出发,聊一下产品经理最基本的思维逻辑:目标——问题——解决方案。
如何低成本的快速获取大量目标用户
而不是与竞争对手持久战?
如何能低成本的快速获取大量目标用户,而不是与竞争对手持久战?
这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并不常见。现在,大部分行业都已经是竞争多时的红海,而蓝海市场的技术、资源壁垒非常之高,一般产品望尘莫及。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中,怎样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呢?
有效的办法是深入的思考用户的需求重点、竞争对手真正薄弱的地方、自己能发挥巨大优势的地方,将这三者结合起来:
用户的需求重点:通常是用户选择产品时的需求痛点,或者是用户迁移产品时的主要成本所在;
竞争对手薄弱之处:竞争对手可能在某些地方有优势,但不要放过竞品的每个弱点,并且要去放大这些弱点;
自己产品的优势:结合上面两个考虑,将它们转化成自己产品的优势,就可以拨动千斤之重的竞争对手用户群。
网易云音乐的导入歌单功能,是一个典型的四两拨千斤的案例。在竞争对手通过版权投入、推广资源来进行市场份额的争夺的时候,网易云音乐则是用一个相对成本要小得多的功能,去吸引那些想要更换音乐App的用户。
最终这个功能为网易云音乐带来了近百万的活跃用户,如果按照获取一个活跃用户10元~20元的市场价格来算,这个功能就价值数千万的市场推广费用。我们可以复盘网易云音乐的导入歌单,看看能发现什么。
新产品,怎么制定合理化的目标?
在网易云音乐诞生不久的2013年,在线音乐App市场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红海市场。那时,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顶峰,几乎每一个网民都是有智能手机的。而音乐作为智能手机用户Top 5的需求之一(社交、新闻、购物、视频、音乐),是智能手机用户必然会安装的应用。
市场上的选择很多:积累数年的老牌播放器酷狗音乐、酷我音乐、QQ音乐、百度音乐;随着移动互联网逐渐兴起的天天动听、多米音乐;逼格比较高的虾米音乐、豆瓣FM。
因此,网易云音乐面对的情况,是每一个新用户,都有极大可能是从其他产品迁移过来的。于是目标就是:从竞争对手那获取新用户。
从竞争对手获取用户很难
网易云音乐是怎么做的?
而用户的迁移成本,正是每个音乐App想从竞争对手那获取用户的头疼问题。在这几个用户Top 5需求中,社交和音乐的迁移成本最大。
社交的迁移成本是用户关系,沉淀下来的用户关系非常稳固,想要迁移很困难。而音乐的迁移成本,则是音乐内容版权,和用户在产品上长时间使用留下来的收藏的音乐列表。
前者通常是以亿人民币计算的竞争壁垒,在盗版横行的当时,这个打法性价比的确不高。网易云音乐除了去购买音乐版权之外,团队也给自己提了要求,有没有性价比更高的获取竞争对手的用户的方法?
我们把目光聚焦在用户收藏的音乐列表上。如果收藏的歌曲数量在几十上百首,在更换产品迁移列表时要一首首的重新添加,这个成本会让绝大部分用户都望而却步,哪怕一个产品体验再好、内容再独家,用户更换产品的难度也是非常大。
因此我们的问题就转化成了:
如何能让用户克服迁移已有的收藏音乐列表的困难?
还没有形成大量收藏音乐列表的用户,存在吗?他们在哪里?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目标——问题——解决方案”的逻辑思维过程,基本上是产品经理最常用的一套思考方式,它有这么几个要点:
目标定义清晰。确保这个目标就是产品战略上的重要目标,并且一句话就能描述清晰。在这个案例中,目标即是:从竞争对手那获取新用户。
目标到问题的分解,推导路径严谨。比如最终问题互斥、并集完整。这个案例里的推导路径是:从竞争对手那获取新用户——新用户迁移成本高——如何降低用户的迁移成本,或有没有迁移成本低的用户?
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之后的设计解决方案,就是产品经理最基础的工作。我们接下来详细讲述。
?&如何让用户迁移已有的收藏音乐列表?
最直接的,我们会联想到让用户可以将原产品的音乐列表转移到新产品中。这个在其他的互联网领域挺常见,例如博客、邮箱、浏览器收藏夹等,都有类似的功能。
迁移列表的确能命中用户的需求痛点,只要做到需要用户操作的成本简单,一键完成迁移,对用户来说是非常方便的。
再来从竞争对手的薄弱之处和自己产品的优势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以豆瓣FM和虾米音乐为例。
在年,豆瓣FM的用户能累积成百上千首红心音乐,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用户不能将红心音乐下载下来,用户也不能点播某首红心音乐,这受限于豆瓣FM的版权因素。
同样的,虾米音乐的用户也会累积很多的喜欢的音乐,它同样有个隐患,就是用户需要付出虾币,才能下载音乐,这也是受限于虾米的版权因素和营收考虑。
用户收藏的音乐不能免费下载,是这两款产品的薄弱之处。
而网易云音乐成立之初,定位就是鼓励用户听到全世界的好音乐,在曲库上提供的是320K的高品质音乐,并且允许用户免费下载。
产品上有丰富的歌单,各种口味的用户都能在其中发现对味的音乐,并且从播放到下载,没有任何限制,体验非常流畅。这一个闭环,正是网易云音乐的优势所在。而这个优势,恰好对准了竞争对手的薄弱之处。
因此我们在考虑用户迁移已有的收藏音乐列表的时候,会同时将上面这两个因素也考虑进去。如何结合在一起,四两拨千斤的满足用户需求,获取大量的用户?
分析到这里,答案其实显而易见了,网易云音乐引导新用户将自己在其他产品的收藏音乐列表导入进来,并且主打导进来之后就可以免费下载320K高品质音乐:
用户只需要简单的认证自己的帐号,就能一键导入原产品的收藏音乐列表,在网易云音乐中形成新的歌单;
歌单中可以免费下载320K高品质音乐。在这个功能传播点上,也预埋这个好处;
做歌单的达人们,也很方便的将自己在原产品上发布的优质内容导入。
在这些环节中,网易云音乐没有主动的去宣传导入歌单这个功能,而是依靠用户自发去传播。
在微博、贴吧、知乎、微信朋友圈,用户会宣传网易云音乐这个好处:“在其他音乐产品里积累的音乐可以很方便的一键迁移过来,还能免费下载320K的高品质音乐,简直不要太棒。”
而越是收藏音乐数量多的用户,越有可能是音乐人群中的意见领袖,对周围的人越有辐射影响力,因而传播的就越广。
?&还没有形成大量收藏音乐列表的用户,他们存在吗?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首先从自己出发,回想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的听音乐的历程:
1. 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接触流行音乐,是从听周杰伦的磁带开始;
2. 父母的朋友送了我一个Mp3,里面存着200多首歌,大部分还都是英语的,让我“大开耳界”。第一次知道M2M、后街男孩、小红莓;
3. 但在高中前,都没有形成自己的音乐喜好,都是有什么听什么。跟随着班里同学听,那会儿男生都迷周杰伦。我们还聚在一起讨论第一届我型我秀;
4. 到了高中,受同学影响逐渐接触到港台流行音乐,开始崇拜偶像Beyond、张国荣,这时候有了比较明确的音乐喜好倾向;
5. 在高三的时候,受女朋友的影响,接触到了欧美的摇滚、金属乐队,音乐口味更加确定了。
这时候认识了Linkin Park、Guns N’ Roses、Nightwish,后两者成为了之后十几年一直非常喜欢的乐队。在这个阶段,我形成了此后一直延续的音乐口味:欧美的摇滚音乐。也开始了记住乐队名字、喜欢的歌曲名字,有了将他们收藏起来的意识。在此之前,我只收藏过陈奕迅、张国荣、Beyond的专辑。而在此之后,我收藏了大量乐队的音乐,随着当年酷狗P2P音乐的流行,我开始在电脑上下载并存储它们;
6. 到了大学和工作之后,音乐的口味和收藏习惯是高中的延续,没有太大的变化。喜欢的音乐和艺人越来越多,而行为习惯基本保留下来。
在思考自己的过程中,我从中总结了一些规律:
用户音乐口味的形成,有可能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形成口味时,开始养成收藏自己喜欢的音乐的习惯;
口味形成之后,会有自己明确的喜欢的艺人。这个口味在之后会发展,但较难完全改变,更多是一些扩展;
口味形成的越久,自己收藏积累的音乐就越多。
此后我又去做了一些定性的用户调研来验证,基本上用户是符合这个规律的,逻辑上也是通顺的。因此,还没有形成大量收藏音乐列表的用户,是存在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年轻人,在音乐口味还没有形成的时候。这些用户主要是大学生、高中时、初中生。
此外,年轻的用户还没有被现有的音乐产品教育,形成固有的使用习惯。有固定音乐口味的用户,对于发现音乐的需求是偏弱的,更多是播放自己已经收藏下载的音乐。而年轻人则有更多可能性、可塑性。
网易云音乐如果主打这部分用户,一方面可以避开迁移已有的收藏音乐列表成本太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利用自己产品的特点,去培养他们更好的发现音乐的习惯。而陪伴网易云音乐成长起来的这批年轻人,他们养成的新的习惯,则很难再被其他竞争对手改变。
其他产品只有与网易云音乐去竞争年轻的用户,在这个用户群上,竞争对手的先发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而相对老化的产品定位、体系,反而成了自身的劣势。
在这个案例中,为了获取新用户,网易云音乐与其与对手死磕全范围的用户群,不如选择可以四两拨千斤的用户需求部分。其关键点就是要结合用户需求、竞争对手的薄弱之处、自己产品的优势三方面来思考,寻找突破口。
整个思考过程,围绕着“目标——问题——解决方案”展开,每向前一步,需要回过头来思索一下方向和路径有没有走偏。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不止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也会有许多经验判断、想象预设的偏感性的部分。这个方法要运用的好,更多还是依赖于产品经理对业务和用户的理解深度。
【运营体系课2期开班啦!】做了很久运营,工资一直上不去,怎么办?馒头开设了互联网运营体系课,由前新浪微博高级运营小妍老师全程带班11周,帮你构建最系统的运营体系。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即可直接报名呦~
一键分享到:
演艺圈里“演而优则导”,这几乎已成定律。
如今,你很难鉴定缄默者周鸿祎的标签了。
Leadership is a choice, not a rank.
这三个因素,让我们失去了前进的机会
Be nice:做一个耐撕的人。
感动亿万人的励志视频—永不放弃创造奇迹【传播正能量,成就你我他】
拼装积木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手脑协调的能力,教会孩子把零乱的东西有规律,有步骤的变成一个整体。
2016 MAPEX 两岸鼓手擂台赛北方赛区圆满落幕
想在朋友圈看到我,请加微信号 v600700我们开车总有疏忽大意的时候! 一不小心就把车门弄凹进去了!怎么办
夏至干嘛,都不如吃西瓜
欢迎加入馒头商学院(),互联网从业者在线学习社群!这里汇集众多优秀的产品、运营、营销大咖,提供最接地气的实战课程。你还可以加入各种专业小组,收获导师、朋友和圈子,与最优秀的互联网人一起成长!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监局下属有几个部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