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阳县县红场镇林招村从那迁来

 您现在的位置:&&>>&&>>&&>>&大南山革命遗址正文
大南山革命遗址
大南山革命遗址
作者/编辑:佚名
大南山革命遗址大南山革命遗址(大南山革命遗址)大南山革命遗址位于省汕头市,大南山潮南区红场镇雷岭镇处,是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尤其是红场镇,被定为汕头市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场是二战时期革命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大南山革命遗址现有革命旧址红场、红宫、石刻革命被列为广东省重点保护革命文物。红场镇原名“石船”,1961年为纪念革命旧址“红场”而改称红场。红场是二战时期革命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民国17年(1928),红场已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红宫原为红场镇林招村李氏祖祠,是红军47团成立和潮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的旧址,也是彭杨军校第四分校的校址。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分布在大南山腹地。对于研究大南山土地革命历史具有较为重要的保护价值。目录简介革命史遗迹简介大南山革命遗址位于汕头市大南山的潮南区红场镇雷岭镇,它是汕头市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南山革命遗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尤其是红场镇,被定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场是二战时期革命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 革命史红场镇原名“石船”(因境内有一岩石似船而得名),1961年为纪念革命旧址“红场”而改称红场。红场是二战时期革命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民国17年(1928),红场已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着名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古大存、方方、邓发等先后在红场、雷岭等地点燃革命烽火,建立革命根据地。民国19年(1930),闽、粤、赣三省边区党代会在红场召开。遗迹大南山革命旧址红场、红宫、石刻革命标语被列为广东省重点保护革命文物;红场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汕头市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场红场革命旧址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大陂村前200米处(飞鹅山下),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东江特委东江地区人民对敌斗争的司令部所在地和潮、普、惠三县军事、政治、文化中心,《》()。该场是1931年春东江特委和潮、普、惠苏维埃政府领导人带领群众开辟的,占地14000平方米。日至23日东江工农兵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东江特委书记徐国声给该场命名为“红场”。当年开辟广场时曾利用场东南侧一圆台巨石作为阅兵台,并先后建设有戏台等文体设施,后被国民党军拆毁。1962年潮阳县人委会在阅兵台上修建四角亭,1963年复建戏台。红场革命旧址于1979年12月被批准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场革命旧址是一处东江革命史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红场革命旧址现保存较为完整,该处旧址范围内现有阅兵台四角亭、戏台各1座。戏台坐西南向东北偏东,墙体由石块垒砌而成,较为坚固;阅兵台上四角亭座西南向东北偏北,顶部已残破不堪,有塌毁的危险。红宫红宫位于大南山腹地,属沿海丘陵地貌,日照充足,量充沛。红宫原为红场镇林招村李氏祖祠,门前较为广阔,周边山上树木茂盛,空气清新。该祠距离红场镇政府约8公里,距离秋风库约2公里,是红军47团成立和潮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的旧址,也是彭杨军校第四分校的校址。外面四周墙壁因被刷成红色,故名红宫。该祠为一厅一天井一拜亭土木结构,两边建有厝包。祠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26.3平方米。1929年7月,潮(阳)、普(宁)、惠(来)三县工农革命军和部分赤卫常备队在红宫集会,宣布成立红军47团,团长何石,政委陈开芹。1929年夏,潮阳农代会在红宫宣布成立潮阳县农会。同年冬,在红宫成立潮阳县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大刚,秘书长兼党团书记方思琼(方方)。1979年12月,红宫被批准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对于研究大南山革命历史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红宫整体结构现保存完整,外墙仍为红色,祠内一厅一天井一拜亭建筑完好,门口有一处水泥埕,两边建有厝包,大门上方有“李氏祖祠”石匾,拜亭屋顶有彩瓷塑像。祠内现成为当地村民祭拜祖先的场所,摆放有供桌及桌椅,但因年代较久,缺乏日常修缮,外墙较为斑驳,祠内有些建筑物因风化及腐蚀,已略显破旧。石刻标语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分布在大南山腹地,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辖区内有37幅,整个大南山属沿海丘陵地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山上绿化树木茂盛,较为幽静。大南山最高峰雷岭尖峰海拔521.2米。其中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巩固苏维埃政权”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大陂村红场革命旧址阅兵台正面,是土地革命时期成田镇后坪村人翁千烈士所刻。除“巩固苏维埃政权”外,还有分布在大南山各处的“潮普惠工农兵代表大会万岁”、“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拥护共党”、“红军苏维埃”、“男女平等、自由”等。现潮阳博物馆尚珍藏当时翁千烈士刻石工具铁锤、铁钎各1件。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于1979年12月被批准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对于研究大南山土地革命历史具有较为重要的保护价值。
大南山革命遗址2    〖预览〗南山积雪亭南山积雪亭(南山积雪亭)南山积雪亭位于山庄正北、青枫绿屿南侧的山顶上,是一处借景之作,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三景。是山庄的制高点之一。目录建筑特色住宿指南交通指南艺术文化 收缩展开建筑特色为方形四角攒尖式敞亭,面积较大,在此可一览众峰。“南山积雪”是观赏山庄初冬雪景为命题的一组苑景。塞北高寒,山庄之南,峰岭环列,岭上积雪经久不消。登亭遥望,群山上的积雪“皓洁凝映,晴日朝鲜,琼瑶失素”。直到初春时节,仍是“不改冰霜积雪冬”的景象。住宿指南在避暑山庄及外八庙附近有不少宾馆,这里最大的优点在于到各景点交通便捷,价格也还算合理。 承德山庄宾馆(小南门127号) 承德云山饭店(南园街东路6号) 露露大酒店(翠桥南路6号) 承德市新华饭店(新华路4号) 易园宾馆(武庙路丽正门大街) 绮望楼宾馆(避暑山庄内碧峰门东路北1号) 承德蒙古包度假村(避暑山庄万树园) 承德德汇宾馆(山庄东路62号)交通指南承德的交通非常方便,有多种代步方式。承德市内的小公共汽车,线路齐全,车次也比较多,一般可到市内各景点(到小布达拉宫和须弥福寿之庙需步行10-15分钟)。从避暑山庄大门外乘6、15路可到外八庙。承德的出租车起价为5元/2公里,以后1.4元/公里。此外还有一种三轮摩托车,价格比出租车稍低些。艺术文化平调系由豫北之怀梆演变而来。所谓怀……【】大南山革命遗址3    〖预览〗南山滑雪场南山滑雪场(南山滑雪场)南山滑雪场位于密云区城正南方,距北京市四元桥62公里,占地面积4000余亩,是集滑雪滑水滑草滑道以及滑翔等动感旅游项目为一体的四季度假村。度假村内景色优美,项目内容可概括为“冬季滑雪、春季踏青、夏季戏水、秋季采摘”;项目特点为:动感旅游为主,观光旅游为辅,动静结合、冷暖兼容、四季经营。目录简介雪场优势南山住宿南山餐饮 收缩展开简介太原南山滑雪场坐落于太谷梅苑山庄,郭堡水库南岸的梅苑南山滑雪场,三面环山,景色秀美,毗邻太长高速,距太原46公里,行程便捷。 雪场面积40万平方米,高、中、初级雪道8条,滑雪架空缆车1条,大小地面拖牵缆车5条、奥地利高科技造雪机8台、德国雪道平整车一台,占地2000平方米的大型雪具出租厅,配有进口雪具3000余套,是山西目前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雪道种类最齐全的滑雪度假区,让您感受专业级的滑雪体验和贵宾礼遇,充分满足每个人的滑雪欲望。 此外,雪场还为您的家庭成员,设有老幼皆宜的雪上飞碟,雪地摩托车和湖面滑冰等戏雪娱乐项目,正可谓全家总动员,戏雪过冬天! 梅苑南山滑雪场拥有20余名优秀教练,为您教授各类滑雪技巧,让您快速成为滑雪高手,炫出精彩!另外,我们将从美国引进LTR单板滑雪教学体系,与奥地利单板协会(ASA)的合作机构--奥中单板教育协会共同开办梅苑南山国……【】
  〔大南山革命遗址〕
  大南山革命遗址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大南山革命遗址”相关:
  〖〗链接地址:
  全科知识提供的大南山革命遗址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大南山革命遗址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个文摘: 下一个文摘:
大南山革命遗址相关文摘关爱公益慈善会到潮南区红场镇关心特困家庭
今天关爱公益慈善会接到求助,志愿者立刻前往潮南区革命老区红场镇林招村核实。
志愿者单凭一个电话号码,不辞辛苦,一路耐心寻找,幸好遇到村干部和好心人帮忙,终于找到求助者李炎松的家。
李炎松一家8口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平房,房间内杂乱不堪,妻子精神不正常,长期卧病在床不能自理,五个肌瘦如柴的小孩靠81岁老母亲边做手工边照看,没低保费,一家单靠李炎松每月打零工换取微薄工钱维持生活。
经核实,关爱公益慈善会给予2000元生活帮助金,希望能帮助李炎松一家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关爱公益慈善会于日正式宣布成立,成立至今以已援助多个聋哑儿童 孤儿以及紧急医疗事件,给社会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主要服务项目为聋哑儿童、孤儿助学、紧急事件。已经得到社会广大人士的认可及拥护。
慈善会接受善款账号信息:
收款人户名:汕头市潮阳区关爱公益慈善会
收款人帐号:
收款开户行:工商银行贵屿支行
会址:汕头市贵屿镇南阳联堤下洋工业区东九路(即联堤学校斜对面)
手拉手共献援手
心连心同献爱心
和谐恩平心连心
关爱公益手拉手
关爱公益慈善会
聋哑儿童 助学 孤儿
求助电话: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岭南文化―史迹―大南山红宫红场旧址-地区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
岭南文化―史迹―大南山红宫红场旧址
【&&&&】【】【】【】
民国 潮阳 大南山红宫红场旧址 红宫在潮阳红场镇林招村三房祠。该祠外墙油刷红色,屋顶飘扬着革命红旗,群众称之红宫。 1929年7月中旬,红军第四十七团在此成立;1929年冬,潮阳县革命委员会也在此成立;1930年初,红军第十六师军事政治学校第四分校也设于这里。1929年冬至1932年初,许多重要会议在此召开,红宫名扬大南山苏区。 红场在潮阳红场镇大陂村前的飞鹅山下。1931年春,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和潮(阳)普(宁)惠(来)县苏维埃政府带领群众在这开辟了一个广场,面积1400平方米。广场东南侧有一块圆台形巨石作为红军阅兵台,面向广场的石壁上刻书“巩固苏维埃政权”。5月17日至23日,东江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特委书记徐国声在会上将广场命名为红场。后来,场内建起戏台、球场、秋千场,红场便成为大南山苏区的军事、政治、文化活动中心。1935年国民党邓龙光部占领大南山,红场的戏台、球场、秋千场被烧毁。 建国后,1962年至1963年,省、县人民政府在阅兵台上修建一个四角亭,按原状复建戏台,并于红场南端山头建造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通高10.2米。 1979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大南山红色风光
 &&大南山是莲花山系南阳山的延续,西东走向,横跨汕头潮南区、普宁市、惠来县,东西长50多公里,南北宽30多公里,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大南山西北崇山峻岭,连接南阳山,沟通大北山,东南山峦起伏,濒临南海,是连结潮普惠三地的纽带。主峰望天石,海拔900多米,周围群峰耸立,怪石嶙峋,沟壑纵横,岩洞密布。东部属潮南区境,南部是惠来辖区,西部为普宁属地。大革命时期,大南山境内拥有百余村落,5.6万人口,分住林招、叠石、大陂、大溪坝、林樟、河田、盐岭、三坑等乡村。村落小而分散,大都是平原大官僚、大地主的“食乡”。因此,山区的农民受压迫剥削的程度更为深重,反压迫求解放的愿望更为强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潮阳、普宁、惠来三县党组织和革命武装,利用大南山的优越条件,在大南山上建立了潮普惠革命根据地。它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南方外围屏障的前哨。1928年3月至10月、1930年10月至1935年6月,东江特委机关曾两次驻留在这里。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方方等先后在这里指导过革命斗争。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35年,坚持了8年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地方反动势力,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一部分正规军,有力地配合了其它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其历史功绩永远不可磨灭,青史长存。      大南山革命根据地作为一个具有特殊地缘关系和政治、经济、人文条件的地区,斗争风起云涌,人民前仆后继,在极其困难、艰险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斗争,红旗不倒。大南山上的革命文物十分丰富,每一个革命迹地,都有一个动人的革命斗争故事,每一个革命斗争故事,都是一份极其宝贵的革命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革命迹地,近年大都经过修茸,成为人们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去处。   大南山红场旧址   大南山红场旧址,位于红场镇大陂村前的飞鹅山下。系1931年春,中共东江特委和潮普惠苏维埃政府共同开辟的,面积1400平方米。广场东南侧一块圆台形巨石作红军阅兵台,石上刻有“巩固苏维埃政权”七个大字。东江特委书记徐国声在1931年5月17日至23日召开的东江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宣布,将该地命名为“红场”。后又建起戏台、球场、秋千场。国民党反动军队“围剿”时,球场、秋千场被烧毁。1962年至1963年,人民政府拨款在阅兵台上修建一个四角亭,按原状恢复建戏台。1978年12月,被广东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江特委迭石村旧址   东江特委迭石村旧址,位于红场镇的西北部,东距红场约8公里,周围皆山,其附近主峰上有三块大石迭成“品”字形,故村名称“迭石”。1930年8月,中共东江特委等机关从丰顺县八乡山转移至此,办公地点分别设在该村江木进、江之有、江金里三家四间房子办公。总机房、厨房和印刷厂设于江金里的家中。1932年4月,被国民党张瑞贵部烧毁。1962年至1963年,潮阳县人民政府按原状重建。   大南山红宫旧址   大南山红宫旧址,位于红场镇林招村三房祠。1929年至1930年,红军第47团、潮阳县革命委员会、红军第16师军事政治学校第4分校先后于此设立或设址。该祠外墙粉刷红色,故名红宫。1932年,被国民党军队烧毁。1962年至1963年,潮阳县人民政府重修。1978年12月,由广东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闽粤赣苏区党代会旧址   闽粤赣苏区党代会旧址,位于红场镇大溪坝村余氏祖祠。1930年10月末至11月初,中共中央南方局派李富春、邓发等在这里召开闽、粤、赣苏区第一次党代表会议。方方担任大会秘书长。   大南山红军医院旧址   大南山红军医院旧址,位于红场镇大溪坝村东北一公里处的一个石洞内。该洞深300米,面积200平方米,俗称“老虎洞”。1931年初,西南分委把石洞办成“西南红军医院”,主任戴雨。   红场革命烈士纪念碑   红场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红场镇红场旧址的飞鹅山南麓,坐西北向东南,钢筋水泥结构,通高10.2米,其中碑座高2.28米,碑体为正棱柱体,高7.92米。下截面边长2米,上截面边长近1米。碑的顶端有浮雕的五角星。碑文是:“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潮阳县人民委员会为纪念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大南山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于1963年12月21日落成。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为纪念日,潮普惠3市(县)各界代表聚集纪念碑前举行悼念活动。   红军制炮厂   红军制炮厂,位于雷岭镇济美村四房祠和下厝村妈祖宫,以济美村为主厂,下厝村为分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驻扎在大南山的红军于1930年春建立该厂。由蓝坤(济美村人,1928年4月入党,曾任东江特委委员)担任总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还有出身惠来县、济美村、下厝村的洪亚罕、蓝进来、方乖仔、方俊辉、蓝炳爽、蓝纪才等7人负责制炮的具体工作。该厂操作了2年多,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因陋就简,利用白铁制的香烟罐或装火油的白铁箱制成外壳,内装上用单酸钾、雄黄、硫磺、犁头生、白牙石碎等配制而成的炸药,再盖上不大润湿的棉花,盖罐后用蜡小心封住,并用铅线把它圈住,便成炸炮。同时又制有少量地雷,罐里再加上一条雷管,在战场上发挥了威力。红军战士赞曰:“一颗炸炮胜过一支驳壳枪”。1930年农历八月,因操作不慎发生事故,厂址从济美转往下厝妈祖宫。1932年夏,国民党张瑞贵部“围剿”大南山,该厂随红军部队转移。   红军修械厂   红军修械厂,位于红场镇虎白坟村,1930年春,红军第47团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封锁大南山的阴谋,选定了距红场仅有200多米的“山猪坑”石洞为址。其洞四周高山环绕,由无数石头堆叠长约三华里,形成宽可容纳几十人住宿及工场的天然石洞。洞口有块天然的“叮当石”,如果陌生人入洞,踩上此石,便会发出叮当的声音,部队闻讯,便可沿石洞安全撤退至惠来县属的陇头坑。部队和群众称它为“摇铃洞”。该厂厂长马雄(普宁人),带领吕春江(红场大寮人)、清河(客家人)坚持修械。厂内有车床2台,还有虎头钳、大锉等工具,他们想方设法从前线运来花机枪、曲尺、驳壳、步枪等残破枪械,夜以继日,忘我抢修,然后由民兵分头掩蔽运往前线,仅三年便维修枪械数以千计。该厂人员和官兵、群众同甘共苦,鱼水相依,至1933年夏,该厂随红军部队转移而搬迁。   红军被服厂   红军被服厂,位于雷岭镇龟山湾雷厝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驻扎大南山红军部队曾在龟山湾、下厝仔、牛角丘、虎空、高贵等村先后设立红军被服厂。1930年夏,该厂在龟山湾雷厝祠开办,拥有缝衣车30多架。1931年,国民党毛维秀部“围剿”大南山时,该厂转移到红场虎空村罗厝祠,拥有缝衣车38架。工人有陈虎(下厝村人)、林妈佑、林水强(老村人)、林添德(中村人)等30多人,其中有女工少卿(海丰人)等3人。该厂的负责人是少卿的丈夫(不明姓名,后被诬为AB团成员而遭杀害),总务翁达三,调拨员罗仁英。布料主要是“民主蓝”,由地下党组织通过商人从外地购进,该厂主要制作军服、军帽、绑腿、军袋和五色彩旗等。其时,从外地运来布料时,藏于石洞。工人团结、紧张、务实、勤劳,夜以继日,不误时机为红军提供给养。1932年春,张瑞贵部疯狂“围剿”大南山,该厂工作人员均安全撤退,缝衣车全部被劫,同年农历十月初五日,厂址被匪军焚毁。   彭杨军校   中共东江特委于1929年秋,在八乡山创办军事政治学校。潮普惠苏维埃政府在大南山创办了军事政治学校第四分校。1929年8月30日,彭湃、杨殷(中央军委军事部长)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东江特委为纪念革命先烈,决定改名为“彭杨军事纪念学校”(简称彭杨军校)。1930年秋,彭杨军校随东江特委转移到大南山,第四分校合并彭杨军校。军校这一时期常驻牛角丘和林招,校长朱炎、陈荣安(后),教官韩汉阳、董良史等,最盛时期有300多学员。军校下属机构有学生连——培养担任连、排、班干部;特别队——培养各区、乡村赤卫队领导;少年先锋队——培养各区、乡、村儿童团领导;吹号班——培养各部队号兵。还有一支10来人的妇女队。第一期毕业学员40多人,第二期100多人(其中女生10多名)。1932年4月,军校与其他部队配合参加打“陈叮冬”战斗,军校最先占领主峰牛牯尖,予敌以沉重打击,是役取得很大胜利。1934年,革命低潮,军校在五福田遭强敌包围,损失较大,后合编于红二团。   东江特委党校   中共东江特委党校于1928年1月创办,校党委书记刘锦汉。1931年1月,曾于大南山迭石村开办政治训练班,分期培训区委委员和乡村党支部书记以及区、乡干部。对加强粤东地区党的建设和巩固苏维埃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2年4月党校停办。   大南山石刻标语群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江特委和潮普惠县委组织翁千等人,在大南山交通要道和革命场所的大石上,冒着生命危险,呕心沥血,镌刻革命标语,至今尚存三十五石、五十七幅、四百六十一个字。其中有“巩固苏维埃政权!”、“实行建设工作!”、“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工农兵团结起来!”、“反对军阀战争!”、“武装暴动胜利万岁!”等。1978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把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群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花剧社   1930年秋,中共潮普惠县委、苏维埃政府在大南山把“白话剧队”改为拥有30多人的赤花剧社,址设于红场赤花剧台。社主任刘育民(东江特委宣传部长)。1931年春,红场赤花剧台的茅草屋顶遭敌烧毁,烧后改盖为铅板顶。敌军又把它烧成铅块,剧社发动军民改盖为钢筋水泥的屋顶。剧社在对敌斗争中成长壮大,他们除在红场赤花剧台演出外,还经常巡回于根据地各村宣传演出。白天,到群众中访贫问苦,帮助群众抢种抢收,宣传党的政策,是一支边演出边战斗的轻骑队。剧社演出的节目,多数取材于群众生活,如《骗先生挨砻》、《盲人娶哑妻》、《平江潮》、《广东暴动》等,还有传统剧《临江楼》、《双玉鱼》、《滴水记》、《食红杏》等,这些剧目深刻揭露地主官僚罪恶,反对封建迷信和买卖婚姻,它鼓舞了根据地人民的斗志,预示着光明的未来。1932年3月,国民党反动师长张瑞贵率部与潮普惠地方团队、地方恶霸还乡团分路围剿大南山革命根据地,赤花剧社全体人员离开剧场,走上战场。他们投入硝烟滚滚的战斗,少壮者参加红军上战场,英勇杀敌。参加宣传队的女同志也活跃于前线和敌后,女队员碧华(海丰人)后来成为“八女就义”中的英烈。社长刘育民也为保卫根据地血洒大南山,可歌可泣。   彭湃石洞   彭湃石洞,位于红场镇潘岱村西北面约200米处。在海拔523米的“白虎头岭”中,有一天然石洞,洞口近似三角形,由两块巨石顶端相靠而成。1928年2月,彭湃率兵攻占惠来城,后撤往大南山区,在潘岱村石洞住了近四个月之久,由潘岱村农会执委林娘圆送饭和递送情报。解放初,该洞遗有彭湃办公的石砚一个,现保存于海丰红宫展览馆。1981年,石洞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潮阳市扶贫工作队进村后,协助党支部组织干群对石洞环境进行修葺,使崎岖不平、宽窄不均、险象丛生的石洞修葺成进出通畅、呈现原来历史风貌的革命迹地。由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照华亲笔题写“英雄石洞”,镌嵌洞前,石刻简介与其交相照映,熠熠生辉。1997年12月下旬,全国战斗英雄麦贤得和夫人“模范军嫂”李玉枝在中共潮阳市组织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翻山涉涧,到此瞻仰。
你是本文的第1908位读者
《美丽的潮南》
作 者: 郑会侠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全部内容  
选择分类栏目
潮汕岁时节日
潮人礼仪习俗
潮人生活习俗
潮汕行业习俗
潮汕文化习俗
潮汕半山客
潮汕游艺赛会
潮汕信仰习俗
潮汕会社组织
潮汕民间文学
潮汕民俗史话
潮汕民俗趣谈
潮汕民俗旅游
潮汕民俗研究
选择栏目专题
本站由汕头市图书馆制作维护 &2004
联系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长平路11街区
邮政编码:515041
联系电话:(06
电子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阳县居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