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小乘与大乘小乘佛教区别指的是?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11:30:5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关注微信公众号1.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是什么?;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偏于自度,大乘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人,大小乘的;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
1.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发放概括为“六度”、“四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这是大乘思想,特别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小乘偏于自度,大乘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人,大小乘的持戒的意义上也不一样,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原始佛教又称为小乘佛教,后期佛教又称为大乘佛教。
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是由於听法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
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着佛法而解脱,不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
也既是说大乘、小乘,乃是一种比喻。大乘喻能渡无量众生。小乘喻渡少数众生。大乘与小乘的分别是觉悟境界高低的差别。 2.借鉴佛教师者人格修养的途径,教师怎样进行自我人格修养? 教师的良好人格素养必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作为教师如何塑造自身的健全人格、提升人格修养呢 ? 一、首先,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通过阅读各类的书籍,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作为教师更应该不间断的读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说:“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因此要坚持读书。“一些优秀的教师的教与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二、其次,热爱学生。 台湾著名的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生”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在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四有”新人的认识基础上的,它体现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书育人”和“因材施教”等行为准则中。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告诉我们热爱学生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情绪反映,从而转化为学生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因此,热爱学生是实行情感教育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不埋怨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三、最后,诲人不倦。 自古以来,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一直被视为教师的美德。其内涵至少包括 第一,教师在教学与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热情、耐心和毅力。这种热情、耐心和毅力是出于职业角色的自觉认识和强烈责任感,是基于热爱学生的感情和经过不断的自我修养而表现出来的教育态度和职业精神。 第二,要主动关心,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实际上,诲人不倦既是一种教育态度,又是一种教育方法,要使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必须从关心了解学生入手。没有关心,就不能达到真正的了解,没有对学生真实的了解,诲人不倦则失去真实的意义而成为教育的一厢情愿。 第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来安排教学,使学生各得其所。 在工作中,只有不断的学习,并有所创新才能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是一位知识的传播者,是一位可爱的老师!当然还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要把爱心献给每位学生、为人师表以德立身、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有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我想只要努力做到这些,自身的修养一定会不断提高的。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36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是什么等内容。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 1、对“法”的看法不同。大乘主张“我...  在教义学说上,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 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 在教义学说上,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 小乘佛教一般主张“ 空法有” ...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所谓“乘”,是梵文 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 “乘载”或“道路”之意。...  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区别?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区别?www. 佛教大乘和小乘, 在教义、 度化对象、 价值观念、 ...  佛教内部产生了分裂,进而有了部派佛教的产生和部派之间的 纷争,特别是大乘佛教兴起后,有关大、小乘之间的争论一直不休, 相伴而生的是大、小乘之间的种种差别。...  无我?, 后来发展出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密宗。内地一般都是大乘佛教, 相信人人...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 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 (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  9.《长阿含经》 小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国大乘佛教往 往是忽略此经的,但还是将之结集编入大乘 三藏经典。我大致看过一下,认为此经主要 是讲述禅定等实修的,...  B 17 关于小乘教和大乘教的区别,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南传佛教是大乘教,信奉人数最多 正确答案: D ...× 5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核心,具有政教合一的特点...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学佛网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发布:健康食品&[ &]&& 日期:&&
佛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佛教的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教派和宗派,它们共同构成了辉煌的佛教文化。接触佛教,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大 乘 佛教”、“小乘佛教”这样的名词。那么,究竟什么叫大乘佛教、什么叫小乘佛教?他们之间有些什么区别呢?
所谓“乘”,是梵文 yana (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成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 “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在内的“菩萨行”。 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
在人我关系上:小乘只主张“自觉自利”,注重自我解脱;大乘则主张“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甚至要求“自未度先度他”。
与此相应,在追求的果位、理想上也有所区别:小乘的最高修行果位是阿罗汉,求得自己的解脱;而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并没有断惑,还必须有更高的修行果位,就是佛的果位。如果一下子不能达到佛的果位,至少应该先修得佛的候补者――菩萨。菩萨即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他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社会、为他人多做好事。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由来以及区别是什么?
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由来以及区别是什么?
09-11-01 &
第一,就哲学思想而言,小乘佛教不完全否定事物现象的实在性,大乘佛教则否认事物现象的实有性。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法体恒有”,三世法、有为无为法均有实体;根本上座部主张现在法有实体,过去未来法无实体;犊子部非但承认法有,更提出“补特伽罗”,变相承认“我”,是典型的“法我俱有论”;经量部认为现在法实有、过去未来非实有,又提出“一味蕴”作为轮回主体。大乘佛教哲学的标准模式是“我法两空”,不仅人生现象没有主体,而且一切事物现象都没有自体规定性,胜义上是空。  第二,就修行内容和目标而言,二者有不同。小乘佛教的修行内容是三十七道品,把证得阿罗汉果、求取个人解脱(自利)作为最高目的。大乘佛教一般以四摄六度为主要修行内容,认为“个人解脱”在终极意义上说是不存在的,把成佛、普度众生(利他)作为最高目的。“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小乘有“四向四果”等修行阶段;大乘修行人一律称为菩萨,任务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体而言则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等觉五十二位。小乘佛教把涅盘看作脱离生死轮回的超然状态,“灰身灭智,捐形绝虑”;大乘佛教强调“无住涅盘”,涅盘就是消除无知,“涅盘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第三,就“佛观”而言,小乘佛教一般只承认释迦牟尼佛,偶尔谈及“过去七佛”;大乘佛教认为过去成佛的人无数,现在是佛的人无数,未来成佛的人也无数。另外,小乘佛教一般只认为释迦牟尼佛是现实世界的精神导师,而大乘佛教则把佛的威神、势力说得无限广大,形成“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观念。参考一:《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大乘佛教》  “大乘”(maha^ya^na),音译为摩诃衍那或摩诃衍。乘,为‘衍那’(ya^na^)的意译,指车子,或泛指交通工具。‘大乘’的语意,谓大型的交通工具。在佛教史上,大乘佛教指印度在部派佛教(小乘)之后所发展出来的新兴佛教运动,或指此一运动中之佛教内涵而言。  佛教教团在佛陀灭后百余年间,一直都是和合一致的,后因发展到印度各地,而在经典与教理的解释上产生异说,日常之戒律生活也受各地气候风土与风俗文化影响,发生变化。到西元200~300年间,乃逐渐分裂成十八个(或说二十个)部派,此即所谓的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虽然有革新派与保守派之别,但大抵皆属形式主义者。彼等固守教理与戒律之形骸,逐渐与一般民众形成藩篱。为祛除此一弊病,并恢复佛教之真精神,在革新派之间乃逐渐兴起革新运动,其推动者即自称其教团为大乘或菩萨乘,而贬称传统保守的佛教为小乘或声闻乘。  大乘之兴起约在西元前一世纪,由于此新兴教团拥有甚多共鸣者,因此其教势乃迅速扩大。而随着时代的进展,大乘佛教也逐渐产生变化。其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1~300年)、中期(300~700年)与晚期(700~1200年)。初期大乘佛教有许多大乘经典产生,如《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皆以信仰、实践为中心。  部派佛教与初期大乘佛教各有其特征,相异之处约有六点∶  (1)部派佛教以证得阿罗汉为最高理想;初期大乘佛教则以成佛为最高目的。  (2)部派佛教以业报轮回之苦为主要命题;初期大乘佛教则誓愿进入恶趣,以救渡众生。  (3)部派佛教主要在追求自我的完成;初期大乘佛教则以救济一切众生为主。  (4)部派佛教较拘泥于圣典之文句;初期大乘佛教则以‘空’的态度,远离执着,对圣典文句之解释,较为灵活。  (5)部派佛教以学问、理论为主;初期大乘佛教则以信仰、实践为要。  (6)部派佛教是出世的出家佛教;初期大乘佛教则是胜义的在家佛教。  初期大乘佛教之集大成者是龙树、提婆等。尤其是龙树,被后世誉为大乘佛教之祖。  中期大乘佛教的经典,可分为三个系统∶(1)如来藏思想系统,有《如来藏经》、《胜鬘经》、《大般涅盘经》等。(2)属阿赖耶思想系统的《解深密经》等。(3)综合两种思想的《楞伽经》等。这些经典对哲学思想的强调更甚于信仰实践。因此,以这些经典为基础,后来又产生了许多纯粹的哲学著作,例如∶阿赖耶识系统的《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如来藏系统则有《宝性论》、《佛性论》等;两者的综合则有《大乘起信论》等。此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无著、世亲、陈那、护法等人。  如来藏思想考察的是心的本体,探讨吾人何以能够追求理想、完成人格;而阿赖耶识思想则从现象的层面,考察心性向上或堕落的作用。前者谓为法性说、心性说,后者称为法相说、心相说。第三种学说则综合性与相,唱说性相融合。以上所述,可以称为广义的瑜伽行派。到了中期大乘佛教的末期,另有受龙树学说影响的中观派兴起。此二大思想主流成为当时大乘教法的代表。  晚期的大乘佛教,除了继续前期的学问研究外,更有真言密教的兴起。真言密教的出现,是为了挣脱学问研究之流弊,并力图恢复信仰、实践的立场。因此,印契、真言、陀罗尼、曼荼罗等遂成为显示其教理学说的主要方式。此一时期的经典有《大日经》、《金刚顶经》等,以及为数甚多的陀罗尼及仪轨。然而,此深远稳健的密教,后来与卑俗猥杂的民间信仰结合,丧失了佛教的真精神,堕落为左道密教。(按:此说值得商榷)  以上三期的大乘经典与论书,在成立之时即陆续传入中亚、中国、日本及西藏,各地区所接受的大乘佛法,也有初、中、晚期之差别。有些地区以初期大乘为主(如中亚与中国),有些地区以中晚期为主(如西藏)。参考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的对称。又作南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指上座部系的十一部派及大众部系的九部派(即所谓的小乘二十部),及其所属的经律论典所说的教义。所谓小乘(hi^naya^na),意指采用劣小的交通工具驰向涅盘之彼岸;不强调救济世人,只专心致力于自己的道业。‘小乘佛教’之称,是自认为是菩萨佛教的大乘家,对长老上座的罗汉佛教的贬称,因此,小乘方面,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小乘。如站在历史角度,则对小乘佛教的正确称呼,应该称之为部派佛教。  印度在阿育王时代开始时,佛教即产生部派分裂,各部派均传持各自的三藏,特别是在论藏方面,往往可显示出自派的教理特质。但是,在纪元前后,尤其是贵霜王朝以后,部派佛教中的革新派及若干守佛塔的在家佛教徒,发起了大乘佛教运动。他们将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而尊称自己为大乘。  印度旧有的佛教部派受到国王、藩侯、富人的援助,而拥有庞大的财产及庄园,其社会基盘是安定的。比丘们生活在巨大的僧院内,专心于坐禅及繁琐的教理研究,其态度也是独善的,是强调自度的。相反的,大乘佛教徒创作出新的经典,并发现作为历史人物的乔达摩的精神具有菩萨道思想。因此,他们不论出家、在家,均强调利他行的实践。这是在宗教内涵上,大小乘之间的最主要差异。  现在,传到我国、朝鲜、日本或西藏等的佛教,是大乘佛教;锡兰、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佛教,则是上座分别说部的佛教。后者以巴利语三藏为正依。他们不承认大乘佛教,而自称为上座部,因此如果以地理来区分佛教,则可用‘北方佛教’与‘南方佛教’,来代替大乘与小乘的称呼。  我国历代的佛教,以大乘为主,但这并不意谓从古迄今都不曾产生过对小乘佛教的信仰。南北朝时代,我国佛教界有不少人曾从事小乘思想的钻研,因而产生了弘扬毗昙以及俱舍思想的学派,而且也有少数僧人不信大乘教法,此外,也有人大小乘兼弘并信。  虽然隋唐以后,我国的汉藏佛教信仰圈,都盛行大乘教法。但是云南地区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由于受到南方佛教的影响,迄今仍然信仰小乘教法。  二十世纪以后,国际佛学界的研究成果,使世人确信原来为小乘教团所信的经典(《阿含》或《尼柯耶》)内容,远比后来出现的大乘经典更为接近释迦牟尼的弘法史实,因此,‘回归原始佛教’的呼声,也日渐升高。虽然原始佛教与小乘佛教并不尽同,但是二者在所信经典上,则并无二致。就这一点而言,小乘佛法的地位似有逐渐摆脱前此被大乘贬斥为低劣角色的趋势。————————————————  按:“唐僧取来的是大乘佛法,之前传来的是小乘佛法”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估计是受《西游记》的误导。大乘佛法早在东汉时就由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梵 Lokasema)法师传过来了。魏晋玄学的后期衍生了“佛玄”的讨论,其中六家七宗的般若学与《肇论》是其结晶。这也是常识,而其中的般若学即属于大乘佛教。玄奘法师的主要佛学贡献是系统译出了对法、因明、中观、唯识的经典,较以前的翻译而言,规范性和整合性大大提高;以护法唯识作为标准;创立了法相宗,从而消解了之前地摄二师关于心识的争论;建立了系统的中国佛教逻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6一前5世纪。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其次,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和 “涅盘寂静”的学说。后入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姓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十六世纪中叶,公教又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陆续派生出一些脱离罗马公教的新教派,统称&新教&,又称&抗罗宗&或&抗议宗&,在中国称为&耶稣教 &。所以,基督教是公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总称。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Jesus)。耶稣是上帝耶和华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玛利亚未被迎娶前,圣灵降临在她身上,使她怀孕。约瑟一度想休了玛利亚,但受了天使的指示,仍把她娶了过来。耶稣三十岁时受了约翰的洗礼,又在旷野中经受了魔鬼撒旦的诱惑,这一切坚定了他对上帝的信念。此后,耶稣就率领彼得、约翰等门徒四处宣传福音。耶稣的传道引起了犹太贵族和祭司的恐慌,他们收买了耶稣的门徒犹大,把耶稣钉死在了十字架上。但三天以后,耶稣复活,向门徒和群众显现神迹,要求他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宣讲福音。从此,信奉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把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地。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圣经》中记述的都是上帝的启示,是基督教徒信仰的总纲和处世的规范,是永恒的真理。《圣经》分为《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两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耶稣对他的某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于犹太教的看法,并做出了解释说明,作为自己信仰的一个重要依据。《旧约》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历史书和杂集四类,共39卷,其中记录了天地起源、犹太人的来源和历史以及古代犹太人的文学作品。《新约》包括福音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历史书、使徒书信和启示录四类,共27卷,其中主要记述了耶稣及其门徒的言行,在《启示录》中,还记述了基督教对末日审判的预言。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和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它是由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创,目前世界上有10亿多信徒,他们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亚、西亚、东南亚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有些国家还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大变动时期。四方割据,战乱频繁。内忧外患,危机重重。在宗教信仰上,原始宗教盛行,人们崇拜自然物体,并且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神,同时,犹太教和基督教也开始向半岛传播,但它们的学说并不适合这种形势。因此实现半岛的和平统一和社会安宁是阿拉伯社会的出路。这时候先知穆罕默德出现了,他以&安拉是唯一的真神&为口号,提出禁止高利贷,&施舍济贫&&和平安宁&等主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要求。伊斯兰教就是在这样一个转折的时刻诞生的。伊斯兰教认为除了安拉再没有神,反对信多神、拜偶像,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顺从”。顺从安拉旨意的人,即“顺从者”,阿拉伯语叫“穆斯林”,是伊斯兰教徒的通称。在中国,穆斯林也称安拉为“胡大”或“真主”。穆斯林都相信穆罕默德是“先知”,是“安拉的使者”,是奉安拉之命向人类传布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教的历史,从穆罕默德开始传教之年算起,至今已有近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全世界的伊斯兰教徒,分布在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不论在什么地方,穆斯林之间都互称兄弟,或叫“朵斯梯”,彼此见面出“色俩目”,或简称道“色兰”,以示问候。色俩目或色兰,阿拉伯语意作“安色俩目尔来库姆”,即 “愿安拉赐给你平安”,回答时说“瓦尔来库姆色俩目”,意思是“愿安拉也赐给你安宁”。从公元七世纪初直到十七世纪,在伊斯兰的名义下,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曾经建立了伍麦叶王朝、阿拔斯王朝、印度莫沃尔王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王朝帝国;随着时代变迁,这些盛极一时的王朝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作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兰教”却始终没有陨落;它从一个民族的宗教成为一个帝国的精神源泉,尔后又成为一种宗教、文化、政治的力量,一种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发展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乘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