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美解放军火炮炮

浅谈美军火炮火力支援系统;美军体系中炮兵是个广义概念,包含野战炮兵和防空炮;美军野战炮兵由现役野战炮兵和后备野战炮兵两部分构;美军野战炮兵的基本单位是“团”(此处的“团”不是;后备炮兵是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后备队中的野战炮兵统称;2.1新型炮击方位系统和实用化的射击诸元解算方法;传统的火炮击发前需要前出的观察员利用观测设备标定;只有克服上述缺点,火炮才可以为步兵
浅谈美军火炮火力支援系统 美军体系中炮兵是个广义概念,包含野战炮兵和防空炮兵。前者只装备榴弹炮(加榴炮)、火箭炮、战术地地导弹,迫击炮和反坦克炮编入到营级单位,不属于炮兵编制。高射炮和防空导弹则属于防空炮兵的编制。因此,本文叙述对象是作为在陆上提供火力支援作战的独立战斗兵种,野战炮兵。 1.美军野战炮兵编制 美军野战炮兵由现役野战炮兵和后备野战炮兵两部分构成。野战炮兵平时编入军、师两级部队和美军仅有的几个独立旅、团,战区和军司令部内设有炮兵组和炮兵处,但没有直属野战炮兵部队,营以下单位不设成建制的野战炮兵。 美军野战炮兵的基本单位是“团”(此处的“团”不是一个战斗单位,而是为了管理而设的行政单位),下辖至少3个营,每营下辖3个连,野战炮兵营(现改名为火力营)则是美陆军野战炮兵的基本战术单位,如隶属于第10山地师的第6炮兵团第3火力营;第15炮兵团第2营;第25炮兵团第4火力营;第25炮兵团第5火力营(截止2012年资料)。值得注意的是美军野战炮兵营是平行建设的,既军、师和独立战斗旅、团所属的野战炮兵营并不固定,野战炮营的数目也不固定,可根据任务需要灵活调整。
后备炮兵是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后备队中的野战炮兵统称,其中国民警卫队野战炮兵是主要的后备队,集中了大部分后备野战炮部队。 2.保证美军野战炮兵执行火力支援的基础 2.1新型炮击方位系统和实用化的射击诸元解算方法 传统的火炮击发前需要前出的观察员利用观测设备标定目标,再把目标所处位置换算成大地坐标,根据已知的炮阵地坐标计算出两者之间的距离,进而得出火炮开火所需的射击诸元。最后,观察员将射击诸元后报火炮阵地,使得火炮开火打击目标。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打击一个目标十分的耗时、耗力,无法很好得应对目标快速切换打击和及时的火力支援请求。 只有克服上述缺点,火炮才可以为步兵单位提供可靠的火力支援。 目标要能得到快速指示或者切换就必须使用新的炮击方位系统。基于美军史上最具才华的炮兵之一的上将查尔斯?萨默罗尔在一战时开发的系统,位于西尔堡的美国野战炮兵学校在二战间开发了一种新型炮击方位系统。该系统的基础是将数学上的坐标系引入到军事地图中,即地图网格化,使战斗区域内的物体都归于同一坐标体系下。此举顺利将原来的目标位置――目标,炮群的大地坐标――射击诸元解算――炮群开火,简化成目标方位――射击诸元解算――炮群开火。甚至在一些特殊场合还可以简化成目标方位――炮群开火。这大大的缩短了炮群从接到火力支援请求到开火的时间,使得野战炮兵获得了快速反应能力。 虽然作为美式炮术基本功,解算大地坐标和快速查阅射击诸元表是每位野战炮兵必备的,但为了尽可能缩短射击参数的解算时间,美军通过许多省时省力的方法,已经将营连一级的炮术实用化到中学生就可以掌握。如使用根据射击诸元所简化定制的射击尺来使用155mm榴弹炮用高爆弹配合6号发射装药攻击1000码处的目标,只需推动射击尺上的游标对准距离刻度,就可取得仰角,偏流,弹头飞行时间等基本射击诸元。根据美军从二战到越战的现实表现,这些数据及刻度误差在大多数的实战状况下不会大于弹道散布差或任务性质要求,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翻查及加总几十栏的射击诸元表,也没有必要动用机械或电子计算机求取更精密的读数。后来的炮兵专用数字计算机或射击电脑,如果没有把全球坐标定位系统GPS及情报资料链整合进去,单就射击诸元输入与读取一项来作比较,反而比拉动射击尺还要慢。地图的网格化和实用化的诸元解算工具使得美军野战炮兵获得了快速打击能力。 2.2实现步、炮紧密协作 野战炮兵要想在步兵所需之时及时、精准的将火力送到,就必须保证步、炮双方的通讯的即时、畅通,为此美军十分重视通讯系统的发展。二战时野战炮兵已经做到接近前线的前进炮兵观察哨,通过大功率的无线电、广泛的野战电话网络与炮兵阵地保持联系。大冗余的通讯系统意味着,即使所有其他与前线部队和其指挥部的接触中断后,炮兵的通讯通常仍然能保持畅通。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仅仅靠通讯系统有时只会互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徒增双方的间隙而无法达到配合默契的目的。因此美军在炮兵营中有步兵的代表,在步兵营里也有炮兵的代表,即观察员。在战斗中,对炮兵营提出相对具体的支援要求的,就是这个驻步兵营的炮兵观察员。同时步兵单位(主要是连排级单位)指挥人员和通讯兵也会接受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以便更好地请求、引导火炮火力支援。 3.Time-On-Target(同时弹着)战术 不论何时,在人们印象中美军的炮弹补充是源源不断地,所以美军炮兵总是进行漫天铺地的炮击,但事实确是二战中美军的炮弹一直供应不足,直至二战结束。在最低水平的1944年秋,105mm甚至被限制在每门炮每天低于20发。 如何使用供应不足的炮弹满足火力支援所需的火力强度呢?答案就是TOT战术。所谓TOT战术,就是“多点火炮,几发炮弹,突然打在同一个点上”。 在对付对付队形较密集的人员或车辆时,为保证火力强度,二战以来美军炮兵使用的战术是TOT集火射击。盟军在西西里之役中就曾经实施过9个炮营108门火炮的TOT同时弹着射击,在冲绳之役更有动用22个炮营的TOT纪录。实施TOT战术,各型火炮操作方式不变,炮连一级的射控程序不变,计算能量也没有增加,只有炮营一级(含)以上单位的射控多出一个倒数计时的统合射击指令。执行这种战术是美式初级炮兵军官训练班队就要学习实作的,并非什么高级和困难的炮兵战术。 这里透过一个TOT同时弹着的科目想定及实施细节来说明这种战术:
命令:A连1号前进观测官(FO)呼叫连射击指挥所(FDC),射击任务!自2号检验点向东北200码,蛇鼠6窝,不经试射直接效力射!(检验点是炮兵单位放列就位后,在战斗地域中央附近找一个外观与地图坐标明显的地标,如教堂,十字路口等,提前进行检验射击,以在地图及射击作图板上标定火炮与目标区相关位置的一个或数个参考点。如此只要目标出现在检验点附近便可直接要求效力射。蛇鼠6窝是假设1窝为5辆坦克或装甲车的约定密语。) 执行:A连FDC研判目标性质及紧迫性后立即上报营FDC。营作战官检查敌我坐标及射界后发现手上只有A,B两个共用同一阵地的105mm炮连可用,火力明显不足,于是再请求上级支援。炮团FDC立即将直属的155mm炮M连及协调步兵团的一个75mm山炮连配属给该营FDC,并且透过有线电话交换机将4个连与该营FDC建立直接命令系统,同时营FDC立即将目标位置换算为本军战斗地域方格坐标。包括请求与调配,每一级的反应时间通常不超过3分钟。
命令:XXX营FDC呼叫A,B,M及山炮连,射击任务!坐标A6-3H,全单位,榴弹,三群,瞬发信管,同时弹着,准备好报告!执行:各连FDC通讯兵立即逐句大声复诵命令,听到“射击任务!“全连立即就战斗岗位。作图手以扇形尺在图纸上量出坐标A6-3H与本连阵地之间的距离与方位,计算手根据作图手报来的射击距离;拉动射击尺的游标读出对应的射击仰角,由于命令要求同时弹着,计算手还要额外读出对应的弹头飞行时间。在此同时,炮班已根据先前命令准备适当弹药数量并结合弹头信管。 命令:(A连FDC组长)A,B连,5号装药,方向1350,仰角930,同时弹着,准备好报告!(A,B连的射击距离是8000码,但炮目线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12浅谈美军火炮火力支援系统等内容。 
 机枪班由一名班长和两个三人制机枪组构成,为步兵排提供主要压制火力,每个机枪组含机 枪手,副射手,和弹药运送员,均装备 M240 7.62 毫米机枪。 机动火炮系统排 ...  配备弹药自动装填系统是现代火炮发展的必然需求。 在未来的信息技术高度 发达的数字化战场中,火炮必须为我方部队提供迅速、猛烈的火力支援,同时为 了提高火炮的生存...  浅谈美军联合作战的几个问题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火力在接合部的浅近纵深可进行相互支援,由此,这 ...采取两个平行的指挥系统,即作战指挥系统和行政/后勤...  长拳加重拳――浅析国产... 4页 免费 我军远程火箭炮...一直以来,苏军炮兵都十分重视火炮指挥系统,为了发挥...这和美军M-270型系统的TF火力控制分发系统(Take ...  这种“火力中继”战术对于火炮的射速、射程等性能要求很高。火炮的 射程越远,...美军轻量化155MM榴弹炮 9页 免费 不会装系统的看,手把手的... 9页 免费 ...  美军轻步兵火力支援阵地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主要和次要射击区域每种武器系统都被指定了能够完成机动任务的主要和次要射击...  系统公司地面分公司生产的 M777 式 155 毫米超轻型...2004 年年末,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开始对该型火炮...式榴弹炮的加入有助于增强印山地炮兵的火力支援能力...&>&&>& 正文
10枚导弹未必能击落1架敌机 越战美军为何如此糟糕
&&日北越上空,美军四架F-4B“鬼怪 II”战斗机,与四架米格-17战斗机不期而遇。美军一共发射了10枚空对空导弹,其中一枚击落了一架敌机。
&&这是越战中美军第一次击落敌机的空战,而越战时的空战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空战,因为空对空导弹已成了美军的主要武器。理论上,美军可以在视线距离之外击落敌机,这与此前二战、朝鲜战争依靠机炮在视距内空战有了根本的不同。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看出问题了,美军10枚导弹只有1枚击落敌机,其它的都放了空炮,命中率低得离谱,而且取得战果的那架美军战斗机也被击落了,这场空战双方打成了平手。
&&但美军的F-4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高空飞行能达到两倍音速,低空也可超音速,机动性也不错,主要武器是4枚AIM-9“响尾蛇”近程导弹和4枚AIM-7“麻雀”中远程导弹。米格-17是苏联研制的亚音速战斗机,武器只有3门机炮。那为何“黑科技”武器加持的美军战斗机在实战中表现不尽如人意?
&&美海军F-4战斗机
&&一定程度上,4月9日这场空战是北越空战中滚雷行动(年)的一个缩影。那个时期,美国海军战斗机的杀敌比率只有大约2:1,美国空军则更低。这两个数字好像表明,美军战斗机优于北越的米格-17、米格-21等战斗机(米格-21也是超音速战机,配备了空空导弹)。
&&可要知道,在朝鲜战争中美国空军对苏联米格机的击落比高达10:1,而当时双方的战斗机都只有机炮等传统武器。似乎是武器装备更厉害的美军,打击对手的水平反倒退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悖常理的状况?首先要考察冷战时期美国空军的发展重点。
&&战略核打击的大背景之下,战术空军举步维艰
&&四十年代后期冷战开始,美国充当起对抗苏联扩张的西方世界领头羊,但经历二战的美国国内厌战,二战期间规模1300万的军队已裁减至100万。怎样才能既保持美国的世界影响力,同时还不用大规模驻军于欧洲以防御强大的苏军?战略轰炸机与核武器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于1947年刚成为独立军种的美国空军而言,战略轰炸机的新重任无疑是天大的利好。二战时就极其推崇战略轰炸的空军(当时叫陆航队,战略轰炸机投下的原子弹也确实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下更可以大干一番了。
&&在广岛投掷原子弹的B-29战略轰炸机
&&当时,研发喷气式轰炸机是空军的紧迫任务。与活塞发动机相比,喷气发动机更复杂和昂贵,对飞机的结构和体积也有极大的挑战,再加上需要核战争条件下的高强度训练,战略空军司令部占用了当时已经削减的大部分空军预算。
&&这样的形势下,本来与战略空军司令部平级的战术空军司令部(大多数战斗机归属这个司令部)地位不保,空军的预算很少分给战术空军, 对先进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发投入捉襟见肘。 1948年,战术空军司令部甚至被降格,交由另一个司令部主管,大批参谋人员被裁撤,司令部仅剩下空架子。
&&然而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很快就给美国的国防政策打脸。朝鲜战争是一场严重受限的局部战争,美国地面部队既不能跨过鸭绿江攻击中国,更不敢派轰炸机投掷毁灭性的核弹(苏联已有核武器,要考虑到苏联可能的核报复)。
&&这场战争中,美军靠战术空军掌握了制空权,美国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F-86“佩刀”居功至伟,苏联米格-15基本不是前者的对手。
&&F-86“佩刀”战斗机
&&但美国军界认为朝鲜战争是一场奇怪反常、束手束脚的战争,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军队高层相信未来的战争将是二战那样的总体战,美国人也将赢得二战式的全面胜利,核武器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
&&艾森豪威尔当总统时提出了一套“新面貌”国防战略,重点仍然是发展战略轰炸机,“企图以核弹攻击的威胁来震慑任何层次的侵略行动”,时任战略空军司令部指挥官的柯蒂斯?勒梅甚至建议把战术飞机转交给陆军。
&&这样的国防政策指导下,空军战术飞机也不得不追求核打击和高速能力。这一时期,所谓“世纪系列”的战术飞机——从F-100到F-106,缺F-103实战机型,以牺牲机动性(对战斗机很关键)、油耗和武器携带能力(后两者对近空支援飞机很重要) 为代价实现了超音速飞行。
&&后果在越南战争中体现出来,上述 “世纪系列”中的战斗机没有一款能充当为轰炸机护航和夺取制空权的主力,如果不是本来为海军研制的“鬼怪 II”同时为空军服役,美军在北越空战中恐怕会打得更糟。
&&北越空战:不靠谱的空空导弹
&&五十年代空空导弹实用化以后,美国认为超视距空战时代来临,空军在1957年就停止研制战斗机机炮。美军“鬼怪 II”的三款战斗机F-4B、F-4C和F-4D,都没有内置机炮,它们的主要武器就是前面说的“响尾蛇”和“麻雀”空空导弹。问题也出在这两种“先进”武器上。
&&按照美军核战争的设想,两款导弹设计的初衷是打击没有机动能力的、携带核武器的、飞于高空的大型轰炸机。然而在北越上空,美军的敌手米格战斗机,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它体型小,低空机动性尤其是转弯性能(空中格斗的基本特征)卓越。
&&在北越空战中,包括前期的滚雷和后期的后卫行动(月),麻雀的击落比率不足10%,响尾蛇有18%,然而战前的导弹测试结果分别是71%和65%。
&&造成天壤之别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高度。北越空战的高度经常远低于导弹测试的高度,低空大气的高密度增加了导弹的阻力,导致导弹飞行的曲线发生了畸变,所以往往打不中敌机。
&&一枚发射中的“麻雀”导弹
&&另外,面对十分灵活的米格机,美国战斗机往往要施展复杂的占位动作才有机会开火,这样,基于攻击笨拙轰炸机的两款导弹的狭窄发射曲线就达不到实际的要求,因而也会错失目标。
&&麻雀导弹自身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可靠性太差。在越战中,“麻雀”的故障率一度高达80%,原因是构造过于复杂:它配有大量传感设备,只有所有设备都正常工作,导弹才能击中目标,但实战中很多敏感器件会出毛病,东南亚闷热潮湿的气候更恶化了这个问题。
&&此外,美军还有一个很不合理的确认原则——必须目视确认敌机,这在滚雷行动中几乎废掉了麻雀导弹的远程打击能力。
&&总体而言,麻雀AIM-7和响尾蛇AIM-9的命中率都不高。但响尾蛇,尤其是后来改进的AIM-9D使用简单,可靠性较高,因此更胜一筹。
&&自上而下的“响尾蛇”AIM-9B,AIM-9D,AIM-9C
&&被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认为如弓箭一样原始的机炮,其实很实用。F-4的飞行员,在与米格机近距离格斗中(英文称dogfight,狗斗)很快认识到机炮不可或缺。
&&各型的F-4陆续加装了机炮吊舱,而且F-4E之后,都内置了M61火神式机炮。越战美空军击落的135架敌机里有40架约29%,是由机炮击落的,又一次给美国国防武器政策啪啪打脸。
&&北越米格-17的所有击落都是机炮取得的,米格-21则主要靠“环礁”空空导弹。
&&M61火神式机炮
&&空军飞行员训练:降低标准、以次充好
&&不堪大用的空空导弹,已经让美军头疼不已,飞行员的培训也是问题重重。与米格机的较量中,美军飞行员通常要做出一系列高难度的战术动作,才能开火或者躲避攻击,这样的飞行技巧显然需要大量反复的训练。
&&然而空战进入超视距时代后,传统的狗斗技战术,已被美空军高层视为鸡肋。上行下效,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的机动空战训练也停滞不前。
&&美空军的F-4C战斗机
&&而且,空军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战术飞机飞行员必须是双面手,对地攻击和空战要样样精通。但相对于空对地攻击训练,空战训练需要更好的天气,更多时间及资源投入,结果训练量往往严重缩水。比如1964年,空军双重职能飞行员6个月内接受了100多次对地攻击训练任务,同一时期却仅有6次空战训练。
&&越战中大多数空军新飞行员是由空军的补充训练部队(简称RTU)提供的。RTU将表面功夫做得漂亮,绝大多数飞行员都能在规定的六个月内按时完成培训、送往前线。但由于大部分学员只有轰炸机和运输机背景,资质平平,因此相对简单的目标,如战术编队和俯冲轰炸等容易完成,而难度高的空战机动训练严重不足。
&&米格-17战斗机
&&另一方面,那个时期空军极端强调飞行安全,尽量避免发生事故,他们对RTU的考核标准是事故数量和按时毕业学员的数量。这也导致了空战训练非常“温柔”,机动空战的标准一再降低。
&&实际上,“按时毕业”学员的能力越来越差。这种短视的后果很快就显现出来,美国空军的杀伤比率从滚雷行动早期的3:1下降到后期的0.85:1,竟然打不过北越了。
&&美国海军无论在战略设想还是培训理念上,都与空军截然不同。海军相信地区局部战争是美军在全球面对的主要战争形式,因此海军战斗机的地位一直很稳固。
&&海军充分认识到作战飞机的高度专业性,其飞行中队分为纯粹战斗机中队与对地攻击中队。而且,航母甲板上降落(尤其在夜间)是公认最难的飞行任务,因此海军不可能如空军那样降低飞行员的训练标准,否则飞机就可能有去无回。不过,海军F-4飞机的飞行员也抱怨没有受到足够的空战训练。
&&海军除了F-4系列战斗机,还有F-8“十字军战士”战斗机参加北越空战。F-8的主要武器是4门20毫米机炮与2或4枚响尾蛇短程导弹,飞行员都接受了非常好的狗斗训练。凭借充足的训练与适合的武器,F-8飞行员有信心、甚至渴望与米格-17进入转弯格斗。意料之中,滚雷行动期间,F-8飞行员是美军战绩最佳的飞行员。
&&F-8“十字军战士”战斗机
&&空军飞不思进取,海军迅速改进
&&滚雷行动后,美军的武器系统和评估小组对空战进行了总结,其中一个结论很有迷惑性。小组认为,北越米格飞机相对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它们未能被美军侦测到。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美军引入可以提供米格机精确位置信息的预警机后,米格机却更加成功了。
&&这个技术性结论更给了空军高层一个挽回颜面的借口。糟糕的战绩不是战术指导思想错误、飞行员训练不足和漏洞百出的编队队形所致,空军只要耐心等待技术进步就可以了——像北越军队一样优秀的地面控制截击系统,更可靠的导弹、更宽广的座舱视野等等。
&&米格-21战斗机
&&一直以来,美国空军就有很严重的纯技术主义思维,盲目地崇拜高科技武器,这从他们过度地追求超音速飞机、放弃机炮、迷信空空导弹上可见一斑。但是不成熟的高科技产品,战场上只会适得其反,这在滚雷行动中再明显不过了。至于技术之外的问题,空军高层常常视而不见。
&&滚雷行动中,尽管海军战绩略好于空军,但他们很有危机意识,深感问题严重。海军很快成立了一个名叫Top Gun的空战训练计划,全面总结反思了北越空战,试验设计出针对米格机的、有效的空战战术,令海军飞行员为未来的空战做好了准备。
&&越战后期的后卫行动中,准备充分的海军果然远胜空军。空军对米格机的射杀率只有2:1,海军高达6:1,是前者的三倍。海军对敌机的24个击落中,只有2个不是Top Gun毕业的飞行员取得的。
&&后卫行动中的一次空中加油
&&面对差距惊人的战绩,空军飞行员已经认识到空战能力欠缺。空军中高层在七十年代末开始全面地批判反思越战时期的空军训练。空军效仿海军,成立了一个“红旗”计划——在内华达沙漠中开展飞行对抗训练和演习。
&&这个项目为美国空军战斗机后来重回世界优秀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规模扩大,美国海军和盟国的飞机也纷纷参与进来。(作者:关山冷月)
编辑:未闻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舒国亮 范小敏 余先洪 徐胜 周寅  16:27
来源:参考军事  15: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鹤、姚春明  08:39
来源:环球网 作者:范辰言  07:19
来源:参考军事  15:51
来源:未来网 作者:方志越  15:32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客服电话:010-最新解密:中国高炮部队越战时曾让美军胆寒(图)
- - - - 新闻- 体育- 财经- 汽车- 房产- IT- 游戏- 生活- 健康- 女人- 旅游- 教育- 求职- - -
搜狐短信强档推荐
国内版最新消息
本版新闻搜索
最新解密:中国高炮部队越战时曾让美军胆寒(图)
日16:08 中国新闻网
  日,美国海军驱逐舰“马多克斯”号窜到北部湾,侵入越南民主共和国领海,被越南海军赶出领海。美国以此为借口,派出飞机轰炸越南北方的义安、鸿基、清化等地,制造了“北部湾事件”。从此,美国把侵略战火从南方扩大到北方、企图采取“南打北炸”、”以炸逼和”、“逐步升级”等手段来压服越南人民。美国使用的战斗机、攻击机都是60年代前后生产的先进飞机,主要有F-100、F-104、F-105、F-111、F-4、F-8、A-4、A-6、A-7型等。美机在轰炸过程中,还不断改变战术手段和改进武器装备,如攻击地面高炮阵地时,不仅采取反高射炮机动,还对炮瞄雷达实施干扰、使用“百舌鸟”反辐射导弹进行攻击,以及投掷具有较大杀伤力的钢珠子母弹、气浪弹、凝固汽油弹、毒气弹等武器进行压制和摧毁,这给地面防空部队作战造成极大的困难。
  越南政府在人民军防空部队英勇抗击美机轰炸的同时,请求中国政府派防空部队支援。入越的中国高炮部队主要担负北宁至凉山、安沛至老街、克夫至太原的铁路线以及太原钢铁基地等重要目标的防空作战任务,并掩护中国援越工程部队的施工。从1965年8月至1969年3月,先后赴越轮战的中国高炮部队和配属的防空部队共有16个支队辖63个团,总计约15万人,其中空军高炮部队先后有8批7个师辖26个团零8个独立营及配属的9个探照灯营、14个雷达连。他们使用的武器装备主要是老旧的85毫米和37毫米高炮,只装备少量50年代后期生产的57毫米、100毫米高炮,和14.5毫米高射机枪。
  中国空军人越高炮部队广大指战员针对美机活动特点,研究了多种机动灵活的战法,充分发挥老式装备的威力,打击美军优势装备的飞机。在3年零7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空军入越高炮部队与美机作战558次,取得击落美机597架、击伤479架的光辉战绩。自己在作战中战损兵器23件,有280人英勇牺牲、1166人光荣负伤。打出了军威、国威。
  敢于集火近战
  高炮部队集火近战,近似于陆军战士在战场上拼刺刀。所谓“集火”,就是集中一定范围的火力,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突然开火,打击一架敌机,以密集猛烈的火力增大命中率。所谓“近战”,就是参加集火的高炮部队,适当压缩开炮距离,把敌机放到高炮射击最有效的距离上来打。“集火近战”是中国空军入越高炮部队在反空袭作战中,争取主动,歼灭美机,保护目标安全,保存自己最有效的战法之一。这种战法的好处是:几个或十几个高炮连队,同时对一架敌机开火,火力密度大,开炮距离近,弹丸运行时间短,杀伤威力大,敌机机动余地小,命中率高;而且便于逐次转移火力,达到有效歼敌的目的。但贯彻这种战法,要有整体作战思想,要有不怕敌机把炸弹投到自己阵地上的勇气。
  日,中国空军首批入越作战的高炮第23团,在保卫越南宋代铁路桥的战斗中,敢于集火近战,取得了击落敌机4架、击伤3架的战果。该团在半年时间里,利用集火近战的战法,取得了六战五胜的战绩,共击落美机23架、击伤8架,胜利完成了入越作战任务,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并获得越南胡志明主席颁发的“决战决胜流动红旗”的崇高荣誉。
  集火近战的战法在尔后入越参战的空军高炮部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不断提高,如高炮7师在保卫交通目标时,部署在克夫24个炮连、布下12个炮连、寨高7个炮连,于日当大批美机来袭时,各高炮连接上级指挥员下达的命令,及时捕捉到目标,前沿炮连压缩开火距离,在11次对空射击中,有10次是3个高炮连以上集火射击1架敌机,其中7次是5个高炮连集火,最多时集中12个高炮连火力打1架敌机。这次战斗,由于集火近战战法运用得好,共击落敌机9架、击伤5架,荣获中央军委的通报表彰。集火近战的战法,在组织指挥上必须统一行动,令行禁止,叫打就打,叫停就停,叫转移目标立即转移目标,做到齐打、齐停、齐转的要求;在操作技术上,必须达到捕捉目标快、求出诸元快、射击动作快的要求。
  灵活实施机动
  高炮部队作战,必须依托阵地,阵地一旦被敌发现,对空作战就比较困难。中国空军入越参战的高炮部队,根据美机空袭航线和战术手段的变化、保卫目标安全的需要以及地形条件的情况,不断转换阵地,即打即离,打一位换一个地方,始终让美机飞行员捉摸不清,使其在飞行中提心吊胆,这是打击美机的又一个成功的战法。
  高炮部队在实施机动作战时,经常采取“真真假假、隐真示假、诱敌上钩”的做法,出敌不意地打击敌机。如空军高炮第23团在越南宋化地区打了几仗后,阵地已经暴露,于是他们机动到保卫目标东南一侧的新阵地部署,并做好伪装隐蔽。在原阵地上设置了假高炮、假人,当有敌情征候时派出少量人员到假阵地上作暴露佯动,吸引敌机进入伏击圈。日下午,当美机临空前,该团5连派出副排长孙运金到假阵地上活动,他先将一束束手榴弹拉响,以浓烟作掩护,同时也有意给美机暴露“阵地”位置,然后他在这门假炮转动几下,又跑到那门假炮转动几下,把敌视吸引过来。敌机果真向假阵地俯冲,投下了几颗炸弹,他被掀起的泥土埋了半截身子,当他爬出来后,又继续去甩手榴弹,再转动假炮。这样,美机第1批4架战斗轰炸机鱼贯进入,先后向假阵地俯冲轰炸,这正好为转移到新阵地上的高炮第23团创造了有利条件,向敌机猛烈射击,其中一架美机尾部被打掉,坠在6连阵地附近,飞行员毙命。高炮5连副排长孙运金被誉为“孤胆英雄”。像这样的兵力机动、阵地转移是十分频繁的。空军高炮第5师1967年5月至1968年1月在越南谅山、宋化、外苏地区作战期间,组织机动作战96次,击落美机85架,占该师击落美机总数的47%。如日,该师15团所属的2、3连(装备85炮)和配属的独立高炮营的3个37炮连和1个145高射机枪连在谅山地区的3次作战中,击落美机6架、击伤3架。战后,高炮15团判断敌机可能要来报复,于是决定从临近的宋化地区抽调所属的2个37高炮连,加强凉山地区的兵力,不巧的是当夜下起了大雨,道路泥泞,行动十分困难,这两个炮连冒雨急行军50千米,到次日早晨进入预定设伏阵地,刚做好战斗准备,8时12分美军4批32架攻击机,就从东南方向依次进入,攻击高炮3连阵地,这时高炮15团集中8个连的兵力集火近战,又击落2架美机,取得了新的胜利。随即,他们又转到新的阵地上去作战。
  不断改进战术
  中国空军入越参战的高炮部队兵器比较落后,效能低,只有充分发挥兵器威力,不断改进战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才能取得战斗胜利。
  如美机在越南战争中,开始使用“百舌鸟”反辐射空对地导弹专门用来攻击地面高炮部队的炮瞄雷达。该导弹长3.05米、直径为0.2米,全重177千克,有效射程12-16千米,最大M数为2,弹头装有烈性炸药。该导弹由美军A-4、A-6、A-7、F-105、F-4型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挂载,当截获目标后发射,自动追踪。我高炮部队经过多次战斗,在分析了炮瞄雷达被击中的教训后,逐步总结出对付这种导弹的措施:即“早开机、近升压、断高压、摇摆天线、断续开机”等一整套战术,操纵员掌握后,大大减少了炮瞄雷达被敌“百舌鸟”导弹命中的概率。日,高炮5师在保卫宋化铁路桥的战斗中,美机首先对炮瞄雷达发射了一枚“百舌鸟”导弹,我雷达观测员及时发现其信号后,果断采取摇摆天线、断高压等办法,摆脱了该导弹的攻击;当美攻击机进入我高炮有效射程时,炮瞄雷达又立即加高压,稳准地测得高炮所需的射击诸元,当即将美机击落,这是敌人始料不及的。据有关资料统计,美机在越南战争中发射“百舌鸟”导弹的命中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平均仅为6%。可见,任何先进的武器都有其弱点,都可以找到对付它的办法。
  又如美机在对北越的空袭中,大量使用一种对人员杀伤力很强的钢珠子母弹,它由许多小型子炸弹集装在母弹箱内。这种炸弹爆炸后,内藏的数百个子炸弹飞散得很广,覆盖区域很大,杀伤破坏面积大。据统计,这种子母弹造成的伤亡人数占美机空袭总伤亡人数的50%-73%。中国空军人趁参战的部队在实战中通过一系列血的教训,逐步总结出一套对付它的有效办法:即“小、深、坡、坑、沟、洞、盖、散”的八项措施,具体做法是:缩“小”掩体上口,增加掩体“深”度,将掩体积土的反斜面修成40摄氏度-60摄氏度的斜“坡”,挖掘排弹“坑”、排弹“沟”和供人避弹的“猫耳洞”、T形“洞”,给火炮器材(除炮瞄雷达天线外)都加上防护“盖”,并在不影响指挥、协同和集火的前提下适当采取疏“散”配置。当高炮部队采取这些措施后,人员伤亡和兵器损失大大减少。日,美机在我高炮2师6团在克夫、布下等地的防区和阵地上空,投下16箱子母弹共计5000多颗小炸弹,由于防御措施得力,全团无一人伤亡。
  英勇无畏的战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入越参战的高炮部队在与美机激烈的战斗中,涌现出无数英勇无畏、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悲壮雄伟的战歌。
  日,美机向我高炮2师5团11连阵地投下大量子母弹,其中10多颗子炸弹落在2班掩体中爆炸,全班8名战士全都负伤,掩体内燃起熊熊烈火。班长赵广义易上多处负伤晕倒在地,当他苏醒后,不顾个人伤痛,继续指挥全班战斗,最后壮烈牺牲在阵地上。5炮手王炳贵胸部、腿部多处负伤,他忍着剧痛压了3夹炮弹,当战斗结束时,他右手仍托着弹夹,左手推着炮弹,挺坐在炮盘上,而心脏已停止了跳动。由于大量子母弹在阵地上爆炸,阵地到处燃起浓烈的大火,堆放着的炮弹箱也燃着火焰,炮手李业和赵荣福不顾自己多处负伤,
  冒着烈火和延时子母弹爆炸的危险,跌跌撞撞地取水灭火,拼尽全力终将炮弹箱上的火扑灭,保卫了战友和阵地的安全。炮手张忠自己身负重伤还替倒下的装弹手装弹。忽然间弹夹上的炮弹被子母弹打穿,发射药在嗤嗤地燃烧,炮神有随时爆炸的危险,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扑向弹夹,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掩护了战友和火炮的安全。
  日,我高炮2师5团在越南寨高地区抗击美军6批20架F-105、F-4型飞机的猛烈攻击,其中有8箱子母弹在2这阵地上爆炸,连长张宛度头部、左腿、胳膊多处负伤,指挥室被炸毁,无法实施指挥,他用一只脚蹦跳780多米,越过两道交通沟,站在阵地中央继续指挥战斗,打击敌机。
  日,我高炮5师15团8连2炮手李金才在对空作战时,一颗子母弹落在他两腿之间,在即将爆炸的时刻,他为了掩护战友和保护火炮,就坚定地夹紧双腿,结果双腿被炸断,炮盘上染满了他的鲜血,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挺坐在炮位上继续战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我高炮7师20团2连炮手曲永久在对空作战中,腹部被子母弹击中,肠子流出腹外,他忍着剧痛,用力将肠子塞进腹内,扎紧腰带继续战斗,最后壮烈牺牲。这样英勇无畏的战士还有很多。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的基石。(陆文至)
(07/13 10:25)
(07/11 16:26)
(06/27 15:41)
(06/08 15:42)
(06/08 14:59)
(06/02 13:30)
(06/02 01:25)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军60年代火箭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