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看过那么多道理理,为什么职场上还是不会好好说话

市场部网-职业指南_职场情商_职场新人_职场10大习惯
您已点赞!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我的图书馆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推荐序 好好说话这事儿有多重要
推荐序 说话是个“技术活”
序言 好好说话,其实是好好思考
引言 这个时代要怎样好好说话
01.五维话术 在任何场景好好说话
说话之伤都是暗伤
说话的底气来自实力
每句话,都是权力的游戏
话术能力是全息的
02.沟通 将双方置于同一平面
承上启下的工具性沟通
冲突时不要寻求结论与解答
承认自身情绪,引导他人情绪
通过自我沟通把弱点当成铠甲
03.说服 将观点植入对方心中
用选择权启发对方
诉诸需求触及对方痛点
创造压力改变双方立场
04.谈判 把冲突变成合作
搜集情报的便捷方式
突破惯性思维进行出价
在让步中谈成交易
陷入僵局时不如搁置
05.演讲 靠语言的力量赢得观众的好感
别紧张,没人在意你的尴尬
照顾到多方面的微妙关系
听众的信任决定演讲的成败
自信与表达的自我训练
06.辩论 通过对抗争取第三方支持
准确地意识到对方存在的问题
辩论的核心能力是反驳
借力打力,以退为进
推荐序 好好说话这事儿有多重要
关于说话这件事,古人有一个说法值得大家借鉴。说一句话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说这句话是真的假的,有没有事实依据?如果是真的,接着问第二个问题:我说这句话会起到什么效果、有没有用?如果你相信会有正面的效果,再问第三个问题:我说这句话是不是出自善意,还是只是为了显示我自己独特的见解?三个问题都问完,觉得自己要说的话既是真的,又是善意,还会有用,这时候再说出来。有一天我想试试这招的效果,真的很不错,那一天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现在靠说话为生,真不知造了多少孽。还好,看到马老师和渐彪、执中他们比我说话还多,比我更要污一些,我就放心多了。
年轻时参加辩论赛,决赛的对手就是胡渐彪领衔的马来亚大学。那时候为了赢,为了取悦评委和观众,不知道说了多少不过脑子的话,无数把“刀子”直插对手。现在想想,真真叫作不会说话。所以看到这群昔日的辩友写了本教大家好好说话的书,我是蛮担心的,恐怕他们不能教会大家好好说话,教大家狠狠吵架还差不多。不过,当看到书稿后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原来这几位也渐渐(快)过了不惑之年,言语竟然也柔顺了很多。他们有一件厉害的武器,就是专注。不做别的事,几个人在一起住在朝阳公园的一个公寓里(他们是有多么爱着对方啊),每天就研究怎么说话。说实话,比我做樊登读书会累得多,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他们却是知识的伐木工。甚至黄执中的专业都是大陆少有的“口语传播”,把说话上升到理论层面的高度!所以这本书里还真是有很多属于他们的新发明和新发现。而且因为马老师的写实落地的风格,他们想解决的问题都还挺“俗”的:怎么谈判、怎么搭讪、怎么把坏人噎回去、怎么夸人……哪一个不是你经常捶胸顿足、觉得自己拙嘴笨腮的场景?这种场景化的写作,既可以当工具书看,也可以当章回小说消遣。以他们奇葩般的表达能力,保证你拿起来就不想放下。
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大半是因为他的大脑处在自动驾驶的模式中,用自己最熟悉、最不用动脑子的方式回应着眼前的人和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最亲近的家人常常最不客气的原因,其实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当你用冷漠的语言伤害了周围人的时候,他们的负面情绪会在这个空间里游荡,最终回报在你身上,这就是所谓的报应。但想想一个人瘫在沙发上下意识地按着遥控器那种很爽、很自在的感觉,你就很难干掉自动驾驶的选择了。面对着明明知道天天在玩伤害与被伤害的游戏,却无法自拔的你,我只能说一句“活该”!改变需要动力,也需要智慧,不学习、不改变的人注定要不断伤害与被伤害。所以我挺佩服“好好说话”团队,他们已经可以很自动地说出很美好的话了,但还要不停地反思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变成可复制的套路。这真是需要足够的慈悲态度才能做的一件事啊,就像我看到别人不读书就会替他忧心一样,马老师和渐彪他们看到不会说话的人就想赚他们的钱,是一样慈悲的。
那天有人给我演示了一下人工智能是怎么学我说话的,吓我一跳!和我的声音一模一样,语气都惟妙惟肖。今后会有更多人工合成智能出现,它会学我们做事、学我们说话。
如果你说话总是自动驾驶,人云亦云,恐怕将来和机器都没什么分别了。幸好,机器是学人的!因此,有这么一个在不断研发说话方式方法的团队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推动我们要不断进化说话能力,让机器无法猜测其后的情感、意图和语境!
没错,好好说话就是这么重要,它关乎你的幸福,乃至你在这个世界的地位——再不好好说话,连机器都小看你!
推荐序 说话是个“技术活”
“好好说话”真的不容易。
说来好笑,即便是我已经在台上讲演挥洒自如许多年后,我依然是个经常不会说话、一不小心就说错话的人。
在新东方工作的第五年的某一天,当时的北京新东方校长约见我,说是有事儿要聊聊。我就去了,同去的还有当时北京新东方国外部的主任。聊什么事儿呢?校长听别人说笑来对语料库这事儿很有研究,于是就找我来聊聊,看看我能不能为学校建一个语料库。一路聊得挺高兴,最后校长问了这么一句:
“那你看,笑来,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我认真想了一下,说:“其实这事儿花不了多少钱,主要是耗时费力,所以我希望这不是个换了个校长就不见了的事儿……”
天知道当时我脑子是怎么转的,可那眼前发生的一切到今天都栩栩如生——
校长的脸色当场就变了,愣了一下,什么都没说;而与我同去的国外部主任都快急死了,只好在边上给我打圆场:“笑来的意思是说,这事儿是个慢活,得持续做……”
他差一点就把“其实笑来没有别的意思”都说出来,然后也是脸上红一阵紫一阵的……
事实上,在刚刚我说完的那一瞬间,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也知道自己“这都在说什么呢”,可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是没有办法收回来的——只好硬着头皮扛下去。结果当然是所谓的“不欢而散”,为学校建语料库的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这事儿成了新东方内部广为流传的段子,人人都知道笑来说话不得体,最后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效果:若是哪句话特别不得体,一定会有人问:“这话不会是笑来说的吧?”
其实吧,我也不是以不得体为荣的,这事儿真的很难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谁愿意是个经常在关键时刻并不招人喜欢的人呢?可“会说话”这事儿真的好像是个完全没地儿去学的东西呢!——我很怀疑对某一些人来说,比如我,更是无所适从、无所可依。
在新东方,有一位叫张旎的同事,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会说话的人。有些话其实是很难当面说的,但即便是这样的话,就看张旎边说边哈哈哈,大家也跟着哈哈哈,一路哈哈哈,她就说完了,然后大家一点点的尴尬都没有——简直就是奇迹。
有一次我们聚餐,张旎开车,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坐在后座,提起一个笑来最近说话不得体的典型案例,大家又是哈哈哈地把这个事儿当作段子,既然大家开心,我也就跟着乐。
然后,我就问张旎:“其实我真的很羡慕你,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张旎的回答非常认真:“我妈妈是个很厉害的销售,她是我见过的最会说话的人。我记得小时候,刚上学那阵,我妈妈天天纠正我说话,基本的句型就是'你要表达的是这个这个吗?那你应该这样这样说’,后来,后来就这样喽!”
哦!这不是天生的,这是练出来的。
这个念头给我带来的惊喜很快就被接下来想到的事实扑灭了——
事实上,这个方法我天天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因为我教得最好的是写作课,在写作课上,我总是告诉学生,所谓的“炼句”,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同样的意思用许多种方式表达出来,最后选择最为精练、最为恰当、最符合上下文语境的那一个。我快被自己蠢哭了!
人就是这样,很多道理,貌似自己懂,可实际上就是做不到举一反三,哪怕在一个领域里用得很熟练,换了个其他领域就跟白痴一样,就好像从来都不知道、从来都没听说过那个道理一样——你看,这么多年里,我可以在写作里天天使用,可竟然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却从来没有用过!
又过了很久——至少是半年多以后——我才突然反应过来,过去的我,从骨子里过分低估了与身边的人沟通的复杂程度及其重要程度,于是从未向练习写作那样刻意过,于是呢?于是跟白痴一样呗。
就像马东老师的这本书里一再强调的,说话其实是一个综合格斗,需要掌握全息话术。作为一个曾经在一些领域常常说话不及格的我,深知不会说话的恶果——真的很可能会因此错失一个升职机会,或者因此错过一个投资机会……其实最要命的是,不会说话的人常常并不知道自己说话的方式有问题,甚至会理直气壮,比如我,很久之前曾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这样为自己开脱:“我这个人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只会直来直去。”
许多年后,等我挣扎着改了过来、进步了许多之后,发现当年的托词有多么可笑。这有点像那些相貌丑陋的女生对自己收不到情书的解释,并不是“我丑所以没人给我写情书”,而是“我才没有她们那么不正经呢”!
马老师的这本《好好说话》以他一贯的新鲜、有趣的方式传授了说话的核心技巧,一口气读完,感觉很过瘾。我觉得说话技能的修炼,学无止境。我自己也知道自己什么德行,知道自己不是进步太大了,而是岁数大了、环境变了,没那么多机会让自己出丑而已,在会说话,尤其是得体地与人沟通这事儿上,必须要活到老学到老,并且还要练到老。
总体上,我是个相信“道”比“术”重要一万倍的人,可在好好说话这事儿上,我却认为“道”这个东西常常用处不大,或者说,常常真的不够用。“为人要真诚”,就是“道”;“坦率及效率”,也是“道”,但由于这世界就是极其复杂的,而语言本身就是模糊含混、凑合着用的工具(虽然也是极其复杂精巧的工具),乃至坑太多、沟太深、堑太宽,乃至不掌握各式各样的“术”、不频繁操练,就可能一不小心追悔莫及。
总而言之呢,从《好好说话》这本书,我确实学了很多很多,也实践了很多很多,希望你也能学到。
祝大家好运!
序言 好好说话,其实是好好思考
古代的时候出一本书,大约是没有写序这个程序的。洛阳纸贵,写内容都不敢啰唆,要言简意赅,言不尽意,哪有地方去写序。后来从容了,书画碑帖都有了题跋,敢下笔的往往是一时人望的专家权威,在前面写一篇序,有点“光大门楣”的意思。好比一座房子,进深宽窄不知道,门口张灯结彩,至少引得你翘首张望。这本书封面上写着“马东出品”,其实我很尴尬,因为这本书一不是我写的,二不是我出的,写一句“马东出主意”倒是十分贴切。
《好好说话》源自一种观察、一群头脑和嘴巴、一次技术进步带来的可能性,还有把这些东西聚集在一起的运气。我们发现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少说话,敏于思而讷于言,因为祸从口出,宁肯鸡贼也不要犯二,省得惹事儿。究其原因可能是农业社会,人一生的活动和生活范围都比较封闭,说错话别人记一辈子,成本太高。今天天下之大,让更多人认识自己的好处可想而知,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也不再是完全的贬义词,取而代之的是沟通能力和说服力这些词儿,也是醉了。年轻的父母辈不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闷葫芦,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是今后行走江湖的重要生存技能,这是世道人心和文化结构的改变。
书名叫《好好说话》,其实叫“好好思考”更贴切。这本书的作者们都长了一颗异于常人的大脑,他们是辩才无碍的表达者,对话题和场景剥茧抽丝是强项,他们把从工作汇报到初次约会、买菜砍价,再到搞定客户的种种场景,分门别类地为你支着,还把这些小招数,无论多么复杂都用1、2、3说清楚,好记好用,收点钱还美其名曰知识消费,是消费升级大背景下的时髦花钱方式,你不买都不好意思。MBA课程总是告诉我们,你买的不是电钻,而是墙上那个洞。相比之下,本书作者们卖的是货真价实的思考和脑洞,他们卖的既是一个工具,又是那个结果,真心不贵。
我自己近些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眼花了,对于印刷品的阅读,行为成本提高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看书有点费劲);听有声书,成了一个重要的“阅读”方式,感谢技术进步,我觉得阅读效率并没有降低。《好好说话》是一个收费音频产品,正是应时当令,干吗要出书?一鱼两吃就是为了多挣一份钱吗?我也没敢问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胡渐彪、邱晨,但是我理解他们作为一群自以为是的“智识分子”,对印在纸上的文字有一种病态的执着,而文字本身又是对这个音频产品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至少他们重新校订,发现了很多自己的信口开河,吓出了一身冷汗,想想我就开心。
最后要感谢运气,让我遇到了这群有趣的人。看完这本书,你一定会有些改变,更好或者更坏。写序已经没词儿了,赶紧翻篇儿,去看后面的内容。
引言 这个时代要怎样好好说话
2016年6月,马东领衔《奇葩说》智囊团,推出线上音频课程《好好说话》。在中国最大的音频平台上,这款现象级产品,迅速跃居付费内容销量榜首。
个中原因,作为主创的《奇葩说》“金句女王”马薇薇,做了最为精准的总结:“因为我们教的东西,大学没有,人生必修。”
一直以来,我们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却又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这很尴尬。我们所学的东西无不以表达为指向,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也几乎都以表达为依据,可是作为最直接表达方式的说话,却始终处于极其边缘的地位,这也很尴尬。
尴尬之所在,正是机会所在。况且,在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里,相较于出身、机遇、精力、智力、意志品质,我们最能控制的其实就是说话这件小事。以说话为切入点,可以给自己的人生开启一个辽阔的新世界。
那么多年轻人被《好好说话》节目吸引,这本身就是明证。
问题是,“好好说话”应该怎么学?传统的教法,是让我们从“好好做人”自然达至“好好说话”。想法是好的,只是现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无法仅凭温情和善意来实现。高度竞争的复杂人际关系、快节奏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要求我们掌握更加智慧、更有锐气、更强调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好好说话”之道。
所以,本书要告诉你的方法是:
从错误中学,从场景中学;以分析的心态学,以通融的智慧学。
关键词1:错误
常被人诟病的“不会说话”,比如紧张怯场和言语冲撞,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也容易改正。而大多数的说话问题之所以会成为问题,恰恰就是因为很难被意识到。能听出问题的人,大多都是“老油条”,打个哈哈、给个软钉子也就是了,不会因此跟我们抬杠;而听不出问题在哪里的人,会本能地觉得不爽,跟我们斗气,给我们穿小鞋,却让我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本来只是说话的错,最后变成我这个人不好,岂不冤枉?所以,学会“好好说话”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工作和生活中那些隐而未现的误区。
本书对于说话问题的相关分析,几乎都是从误区着手,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关键词2:场景
学说话就像习武,一方面,练套路只是为了加强肌肉记忆,所有的运用都要在具体场景中进行;另一方面,只停留在直觉反应层面的技巧又太过狭隘,换一个场景就完全失效。
简言之,说话要在场景中学,但是停留在既定场景,又很容易东施效颦。
传统的口才教育,也存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断层。
因此,本书的具体案例教学会按照这样的节奏进行:第一,围绕具体场景来讲原则;第二,把一个场景中提炼出的原则,落实到新的场景中去。所以你会看到,情侣沟通的技巧,同样可以用在商务谈判中;说服的基本原则,对演讲也同样有效。使读者举一反三地落实到自己生活中的其他场景,是本书教学方法的精髓。
关键词3:分析
评估状况,是“好好说话”的题眼。可是,像“审时度势”“有眼力见儿”之类的说法太过模糊,无法帮助我们客观评价说话的局势。所以,除了启迪和悟性这类老生常谈的智慧之外,我们还要教给你一套有关话语权力关系的可视化分析方法——语际关系图。这种简单易用的图像化技巧,能帮你做一个心里有谱、说话靠谱的人。
关键词4:通融
和健身一样,说话能力也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分项训练的。有侧重点、有全局观,才是通融的学习方式。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构成了我们的“五维话术体系”,五维俱全,就能在任何场景下“好好说话”。五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和转换,是掌握好好说话之道的钥匙。
总之,在这本书里,我们会发现过去没有觉察的误区,掌握过去不曾了解的方法,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熟悉的场景,从更高的维度破解说话的迷局。
来,和我们一起,好好说话。
01.五维话术 在任何场景好好说话
说话,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但是笼统地谈“综合”,不足以认清说话为什么会出问题,以及具体要从哪些方面来提升说话水平。
因此,我们围绕话语权这个核心,将话术分为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这五维,全面呈现说话的精微奥妙。五维之间既有区分,又有相互转化的内在趋势。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息的说话练习体系。
说话之伤都是暗伤
世界上本来没有“健康”这回事,所谓健康,只是寻常。同样,好好说话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因为“坏坏说话”的人太多,给人心里添堵而不自知,才需要我们专门学习“好好说话”。在分科问诊、吃药打针之前,先来看个急诊,发现自己身边的说话误区吧!
不会说话是个大问题;没意识到自己不会说话,是更大的问题。
回想一下,你的人生中有没有经历过一些灵异事件?莫名其妙,有些人开始疏远你;莫名其妙,有些邀约人家就是死活不同意;莫名其妙,你会碰到一些或明或暗的软钉子。最可怕的是,你甚至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一切正在发生,而只是隐隐觉得不顺、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说话之伤,都是暗伤,自带缓释效果,若无人点醒,至死不知。
道理很简单:能意识到你问题所在的,通常都不会告诉你。心大点的,察人之过笑而不言,但是知道你这人不靠谱,以后有重要的事不能指望你,就会疏远你;心稍微小点的,不跟你计较,但是客客气气找个别的由头拒了你;等而下之的人,甚至会一边给你穿小鞋一边装大度,让你死都没死个明白。
好在这本书是个合适的平台,让你能从别人的错误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透过这本书,你会看到很多尴尬、很多是非,甚至很多残酷的真相。但是若非知道这些“坏”,你的“好”真的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你也没必要自责。好好说话的道理,只靠自己是很难悟出来的。你可能本能地觉得别人在某些方面不会好好说话,但是由于缺乏对背后原理的分析能力,你同样也会本能地将其归咎于态度或者智力,除了对方的“坏”或者“傻”之外,并没有任何说话技巧上的收获。其实,故意不好好说话的毕竟是少数,在我们遵循社交规范的情况下仍然会存在的那些说话问题,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同时,由于说话本身的复杂性,好好说话的能力也从来都不是一项天赋的技能。天性善良的人,容易木讷;天性聪明的人,容易尖锐;天性大大咧咧的人,容易伤人不自知;天性细腻柔和的人,容易絮叨惹人烦……特别是,说话有很多特殊的场域,比如公开演讲,比如激烈争辩,比如钩心斗角的谈判,比如扭转局势的说服,比如揣测人心的沟通,每一个都是瞬息万变的战场,每一个都需要精益求精的技艺。仅凭一身蛮力成不了将军,仅凭自己的一点小聪明,离说话达人还远得很。
所以,无论你多小心谨慎,也一定会不自觉地犯过很多错,给人添过很多堵,让人家明里暗里骂一句——“你能不能好好说话?”
我们和你一样,我们和大家一样,一直都在好好说话的路上不断学习、总结。这本书里提到的很多误区,可能会以任何一种形式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毫无人身攻击,敬请对号入座。
说话的底气来自实力
我们是医师,不是禅师;我们教的是入世,不是出世。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具体解决方案,一定会有技巧,一定会有心机。这不是腹黑,这是智慧。属于这个时代的好好说话,有朝气,也有锐气;不伤人,却也不用屈己从人。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能好好说话,怎么办呢?很多人自以为发现了解决之道——“既然祸从口出,那我不说话、少说话,只说客套话和场面话好不好?”
所以你有没有发现,在日常语境里,好好说话的教诲经常被当成“像好好先生那样说话”,用来挫伤年轻人的锐气。由于这种误解,很多人以为,教人说话无非是讲些恭顺礼让、与人为善、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的陈腐论调罢了,似乎只要足够宽厚仁慈,就能好好说话。
真是这样吗?看一个常被用来教导我们不要说话的案例。
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答: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是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之间的对话。我们先别管拾得的态度是否洒脱,先想一想:他的对仗之工整、用语之精准、反应之敏捷,岂是常人能及?而且你知道吗?这句话说完,拾得和尚接着又念了一首很长的偈子: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
(此处省去290字,全文一共360字)
是不是头都晕了?现在想一想:
如果我们跟拾得吵起来,以他这样的口才,我们确定能赢?
知道人家为什么这么淡定了吧?
因为有底气。
底气来自实力。淡定地“不说话”的底气,来自“如果说,就一定能好好说”的实力。所谓静水流深,才能胸有惊雷、面如平湖,不是说肚里一包草、脸上带着温暖的笑,你就能立地成佛。就像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就像拳王不跟小混混动粗,就像刘国梁被无知网友说成是不懂球的胖子也不恼火。那些温其如玉、不跟一般人计较的高手,都是先有说话的实力,再有从容淡定的风度。只是因为他们呈现出来的往往都是八风不动、娓娓道来的气质,让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学到了这个外表,就学到了好好说话的精髓。
再举一个经常被用来教我们不要多说话的案例。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就是看起来不会说话的样子;巧言令色,就是看起来很会说话的样子。表面上看,这是把“会说话”当成了一种罪过,但是且慢,你比较一下孔子对他最喜欢的学生、以德行著称的颜回是怎么评价的: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跟你说了一整天,你没什么语言来回应我,这让你看起来很蠢;第二,你私底下其实能把我的意思讲得很清楚,还能做很好的发挥,这说明你不蠢。
可见,蠢不蠢,正是由“会不会说话”来判断的!
其实,“刚毅木讷”是一种说话方式,“巧言令色”也是一种说话方式,关键看我们用的地方对不对。对老师讲话,当然要刚毅木讷,有一说一,点到为止,不然老师会觉得你在怀疑他的智商;对其他同学说话,当然要善于铺陈,有一说十,自由发挥,不然起不到充分讲解、答疑解惑的作用。真正的“巧言令色”,其实就是按照不同环境变换自己的说话风格,只是偶尔没转换好、显得浮夸,就会被人揪住小辫子。也就是说,遇到孔子,我们的“巧言令色”恰恰就是“刚毅木讷”;而能被看出来“巧言令色”,只能说明我们“巧言令色”的水平还不够罢了。
觉得以上这段分析太暗黑?那就讲个更暗黑的道理——心大,反而让我们不能好好说话。
我们都知道“童言无忌”这句话,一派天真烂漫,想来是极可爱的。可是再想想,为什么非要专门拎出“童言”来说它“无忌”?岂不恰恰是因为,小孩子是最容易犯忌讳、最不会说话的?
为什么?因为心大。
心大,就会欠缺察言观色的敏锐;心大,就会无法洞悉对方的言外之意;心大,就会说话欠考虑;心大,就会伤人而不自知。
回忆一下,我们有多少次被人乐呵呵地刺痛,然后人家还特别烦我们小肚鸡肠?我们有多少次听到的道歉是“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不要多心”?
被这样的人伤害,不回击,憋屈;回击,加倍憋屈。因为当心大成了美德,就不用好好说话了,反正这样才是直率嘛!
你当然不喜欢这样的世界,你当然不希望成为这样的人,因为你已经不是小孩了,听话的时候可以心大,说话的时候却必须要心思缜密。而这绝不是做个好好先生、提高个人涵养就可以做到的——好好说话,是个复杂严密的技术活。
更何况,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好好说话”的含义跟传统社会根本就不一样。现代社会的四个特点,决定了说话能力的重要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一,它是由契约精神维系的陌生人的集合。决定你是谁的,既非身份关系,也不是外在限定,而是你的表述,每一个人都必须平等地以自己的言说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并不是说,“你说什么你就是什么”(“You are what you say”经常被误解成这个意思),而是说,人们更多地从你的言论来判定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它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基本原则,除了极少数走在前沿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之外,大多数人所从事的都是标准化的工作,这保证了效率最大化,却也使得脱颖而出显得越发困难。之所以有人抱怨“干得好不如说得好”,之所以企业越来越强调当众表达力,之所以创业者越来越注重个人魅力和演讲的功夫,不是因为做事不重要,而是因为在大家能干的活越来越趋同的时候,说话变得更加重要。
第三,它在信息泛滥的同时,伴随着注意力的稀缺。有没有发现,春晚的相声早就开始在炒网络段子的冷饭?有没有发现,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私密聊天的主要内容?新兴的信息产业跟原本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没什么不同,无非是捧红几个超级IP[1],却让大多数人在鹦鹉学舌的一波波狂欢中沦为新时代的“失语者”。
网络让话语的传播更快、更广,却也让“会说话”——也就是说话有创意、有趣味——变得更难。“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不再只是霸道总裁的调侃,而是对会说话者的真实赞美。像综艺节目《奇葩说》这样全国海选几万人的节目,最后选出来能让全国观众听得下去的、说话有意思的人又有几个?能达到这个程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好说话。
第四,网络在使说话收益大增的同时,其放大和固定效应也使说话的风险越来越大。说错一句话,代价有多大?可以让官员下马,可以让明星挨骂,可以让企业股价大跌,可以让个人成为众矢之的。从来没有哪个时代,个人随口一句话可以一天之内引起全国舆论大哗;说话,从来没有变成一件如此可怕的事情。
总之,我们不得不说话,不精彩不行;我们也不得不谨慎地说话,不小心也不行。不能逃避,那就必须面对,教你用说话的方式应对这个苛刻而激烈的时代,正是本书的主旨。用第二届《奇葩说》冠军邱晨的话来说:兼具“耐思”(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的智慧)、“耐撕”(处理观点交锋和利益冲突的能力)、“nice”(与人为善追求达成共识),才是这个时代所要求的“好好说话”。
所以,以下你将看到的不是修身养性的出世之语,也不是温良恭俭的老生常谈。“好好说话”的原则是科学,也是技术,既有理论基础,也有生活中的直觉感悟。我们要用解剖刀,把说话的门道条分缕析;我们要用显微镜,把成功和失败的隐性要素变得一目了然;我们要用林林总总的标本,来演示高手和庸手的微妙区别。我们要让你变得谦和而又自信、善辩又能守拙、光彩夺目又机锋内敛、能锱铢必较也能把酒言欢。总之,是把你从人群中的“小透明”,变成进退自如的“那一个”。
[1]Intellectualproperty,直译为“知识产权”。
特指那些具有长期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能够衍生出一系列跨媒介内容的文化品牌。比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电影及周边产品,就统一在“哈利波特”这个超级IP旗下。——编者注
每句话,都是权力的游戏
不会好好说话,归根到底是因为拎不清状况。那么,到底要怎样分析状况,才能确定正确的说话策略?一个最明确的指标是:权力关系。它决定了现实的语际关系,决定了各类场景下说话的基本原则。为了在开口之前心里先有谱,我们用图示来明晰话语中的权力形势。
一枚导弹,造价从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其中,炸药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贵,是贵在能够打中目标上;一套公寓,卖价从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其中,建材和人工也不是大头,贵,是贵在地段上。
说话也是一样,重要的是语境。
我们要教,就从这里教起。
先说一个例子。在名人名言的历史长河中,第一季“奇葩之王”马薇薇至少可以得一个“最简短有力奖”的单项冠军,她那句“养条狗啊”如果不算语气词,其实只有三个字。可是,为什么这三个字会成为年度金句?进一步说,为什么这简单的三个字能够瞬间引爆全场?
只是因为它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一个压抑已久的火药桶上,轻轻一击,就炸了。
当时的辩题是“没有爱了该不该离婚”,秉持“没有爱却仍然要在一起”这一方提出:“没有爱了,还是能够(像朋友一样)相互陪伴啊。”这是个虽然让人隐隐不爽,却一时也说不出哪里不对的理由。毕竟对方身段柔软近于乞求,就算有悖情理,也让人不好意思发作。
于是,当全场的郁结之气充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马薇薇站起来了。她先是顺承着对方温情的说法,柔声道:“你没有爱了,需要陪伴,”——然后话锋突转,用她特有的、极具杀伤力的嘲讽口一字一顿地说:“养条狗啊!”
就在这一瞬间,观众被轰然引爆。这既不是因为这三个字说得莺啼婉转、绕梁不绝,也不是因为这三个字本身有什么笑点,而只是因为这三个字以正确的方式(简洁有力形成反差),被运用在正确的时机(观众欲吐槽而不得,急需一个出口)上。
这就是语境的力量。
所以,掌握语境,说话才有效果。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关键是顺应当时、当地语境的需求。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分析语境呢?除了学习以上这样一些经典案例之外,我们还要掌握一套通用的方法。
这套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每句话,都是权力的游戏”。以“权力”为线索,明白话语里面的权力关系,才算是拎得清状况。比如以上这个例子,在《奇葩说》现场,观众是绝对的权力方,“没有爱但还是需要陪伴”这个观点,必须要等到观众心生疑惑、觉得哪里不对又还没想明白的时候,突然点破,才会有效果。事先讲一个准备好的笑话,只会让人觉得生硬。
必须澄清的是,首先,这里的“权力”不是钩心斗角的宫心计,也不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强迫,它是语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形势关系。其次,说话是权力游戏,但却不只是争取权力的游戏。好的语言,既能获得也能赋予权力,也就是能让对方从中获得力量,产生信任,受到鼓励。另外,按照第三届《奇葩说》冠军、口语传播专业研究者黄执中的说法,口语传播与大众传播不同,它不是利用既有的话语权,而是依靠个人能力去获得话语权,而这正是“好好说话”的研究对象。在自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时代,这是尤其重要的。因为我们的表达不再只依赖报纸和电视的曝光;恰恰相反,就算拥有传统媒体的强制权力,说话本身如果出了毛病,照样会在社交网络上变成过街老鼠。所以说,这个所谓“权力的游戏”,不但不是陈腐的厚黑学,反而是理解新时代媒介氛围的关键。
总之,话总是说给人听的,说者和听者总会构成某种关系,而在特定的关系中,总会存在谁主动谁被动、谁需要争取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说任何话的时候都必然要身处其中的“权力关系”。纯就学理来说,影响他人的观念正是语言的终极目的。你需要影响谁的观念,谁就掌握着这场语言游戏里生杀予夺的权力。比如,当希拉里和特朗普辩论时,他们要争取的是选民的好感,所以选民拥有权力,他们的眼睛虽然盯着对方,但是心里都在想着那些无处不在的真正权力者。又比如,乔布斯开新品发布会,首要目标是争取媒体的关注,所以媒体拥有权力,虽然他在现场俨然是神一样的存在,但是无论使出多少花活,万变不离其宗的目的是“让记者传达我想传达的信息”。
掌握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才能抓住题眼,在未曾开口之前先看清说话的真相。反过来说,我们日常生活里大部分的“说错话”,不过是因为没搞清权力的归属,错误地理解了场景,从一开始就选错了策略。
常见的五种说话场景里,权力的大致关系如图1所示:
图1说话是权力的游戏
下一节还会更详尽地对这五种说话场景中权力关系进行分析,但是首先,我们可以对照图1,自测一下我们是否犯过如下这些错误。
典型错误1:演讲时,上台伊始就急着煽情或者下结论
在话语权还没有形成,也就是还没来得及在观众心中建立起我们的亲和性、可信度和权威感的情况下,这样急于求成的说辞,从来就不会有任何效果。带着这个思路,我们再回看那些经典的演讲视频,会发现演讲者最开始都会有一个成功的破冰,也就是在三言两语间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先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可,再来传达真正重要的信息。我们必须先理解演讲是“权力的形成”,重在对听众的吸引、聚焦和引导,才能在这个场景里掌握主动。
典型错误2:沟通时,喜欢强行推进自己的结论
比如,有人喜欢用反问和追问的方式逼迫对方同意自己的某些观点,以为这样步步紧逼,就是逐渐接近真相的透彻沟通。然而,这样做,要么使对话演变成争吵,要么对方嘴上说不出什么,心里会彻底对我们关门,变得越来越难沟通。因为沟通是“权力的流动”,重在拉平二者的关系,让双方都能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但不是刨根问底,反而是要像激流中的划艇者那样,在容易触礁的地方不断协调转向,避免冲撞。任何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甚至只是暗示出地位的区别,都是沟通的大忌。
典型错误3:说服时,以为只要能辩倒对方就可以“以理服人”
事实上,说服是“权力在对方”的一个场景。想象一下,作为一个顾客,我们完全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拒绝任何人推销的任何东西。这时候,如果售货员以为可以以理服人,一定要问出“为什么不买这件东西”,说不出来就必须买,我们是不是会报警?在说服的过程中,我们就是那个推销员,对方才是顾客。而说服的关键,就是要尊重并且利用对方的自主性,使其从自身角度出发,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希望其接受的观点。我们要卸下对方的心理防御机制,诉诸对方自身的心理需求,让“我说服了你”变成“你说服了自己”,让“我的观念打败了你的观念”变成“你的观念升级了”。这既不是卑躬屈膝,也不是蛊惑人心,而是对说话中真实存在着的权力关系表示尊重。
典型错误4:谈判时,以为只要真诚沟通就一定能携手共赢
比如,我们有没有为方案细节与同事苦聊通宵,以为这就是“有耐心”“善沟通”的经历?这种通过软磨硬泡取得的“共识”,真的能让彼此合作愉快吗?就算能,其中花费的时间成本是我们消耗得起的吗?其实,当方案各有优劣、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我们所面临的场景是谈判,而不是沟通,而这是一种“权力在双方”的情况。此时我们需要的是把各自的目的、诉求、损益摆到台面上来谈,通过讨价还价的利益交换,尽快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版本。
典型错误5:辩论时,以为只要压倒对手就是自己的胜利
接着上面这个案例说。当双方就某些细节争执不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引入“有决定权的第三方”(比如双方共同的上级)来解决僵局。这个时候,场景就变成了辩论,而辩论是一种“权力在他方”的话语体系。形象地说,是彼此都盯着对手,但是心里都在想着怎样得到旁观者的认同。对手其实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我们向第三方证明自己正确的一个工具。这是辩论的基本策略,也是辩论讲究风度的根本原因。(见图2)
图2辩论其实是辩给第三方听
以上这样的场景划分和权力关系梳理,只是最粗略的概述。实际上,我们在每次开口之前,都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快速做一遍分析,以图3为例。
图3好好说话策略流程
在任何一个场域里,我们都必须通过聆听和观察收集足够的信息,来判断权力归属和场景。同样,在每一个场景里,我们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这几个维度,来调整说话策略的细节,具体见图4。
图4说话的不同场景
现在,我们试着用图3的方法,分析某个环境空旷、听众松散的演讲场景里,大致的权力关系是什么样的。(见图5)
图5某个场景下演讲者要面对的观众
在图5里我们能看到的是:首先,靠近、关注我们的人,往往是我们坚定的支持者。所以,演讲时要建立一个轻松的气氛,放松自己紧绷的情绪,就要先和自己的支持者建立语言和情绪上的默联结。很多有经验的演讲者在开始正式讲话前,会先与台前比较靠近的人握手,或者公开与场内的熟人互动,就是这个道理。
而那些表情漠不关心的人,既有可能是中立者,也有可能是反对者。后者一般会暗自摇头,或一边摇头一边与人交头接耳,你很容易就可以在人群中把他们分辨出来。一场好的演说,不只是场面热闹、笑声不断,必须留下值得思考和称颂的观念,演说才能流传。而这些,要靠你将中立者转化为支持者,或者将那些不那么坚定的反对者转化为支持者,才能实现。
至于那些主动靠近我们、尝试打断我们,甚至提出刁钻问题的人,则是活跃的反对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良好的应对挑战来强化支持者的关注,并转化部分中立的听众加入支持者的行列。
当然,我们没必要,也没可能每次说话前都做出这样的图示。但是要知道,高明的说话者之所以能够掌控节奏,就是因为他们都有这样一份内化于心的局势图。如果一开始你的直觉并没有这么强,那就不妨按照以上所演示的图像化方法,试着分析一些常见的说话场景,把它当成练习快速分析说话场景的辅助工具,最终做到对说话中的权力关系了如指掌、运转自如。
话术能力是全息的
说话,是一项综合能力,而传统口才教育最大的缺陷是只讲单项训练,不解全息话术的奥妙。事实上,正如色有三原、光分七彩,话术能力也是由五个维度集合而成的。按照前面提到的权力关系的不同,分别是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此消彼长和渗透转变,使其随缘应化地共同发生作用,我们就能在任何场景下好好说话。
我们生活在由话术建构的现代世界,这个秘密,少有人知。
不知道,就会困惑。你不明白为什么权力的话语会让位给话语的权力,不明白为什么众声喧哗却只有极少数人脱颖而出,不明白为什么轻声细语能引发雷霆,不明白是什么魔法在操纵人心。多年来,只学会了把自己的挫折、自己的无力、自己的不自信、自己的小透明、自己的泯然众人、自己的话不投机,悻悻然挤成一丝苦笑——“嗐,我这人,就是不太会说话。”
当然,这不是你的错,你也曾经努力学习。有人含着石子练发音,有人在公交上演讲练胆量、有人练习昂首挺胸希望观众看不出自己的无助,有人生吞经典希望用辞藻掩盖思想的苍白。最后,你学会了滔滔不绝段子满天飞,学会了反唇相讥谁也不敢惹,学会了凡事转大词蒙得人晕头转向,学会了看人下菜碟、扮猪吃老虎。你战胜了这个世界上99%的用户,成为大家眼中“会说话”的人。然而讽刺的是,如果你有能力达到这层境界,你的智商就足以产生下一个疑惑——这,真的是好好说话吗?
低阶的口才教育,解决不了更高阶的困惑。所以你转向最后1%站在话术顶峰的偶像,你去看《奇葩说》的辩论,你去看TED[1]的演讲,你去看大师的公开课,你去看EMBA[2]的谈判教程,在伟大航路的后半程时,你发现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新世界,觉得自己之前只是在爬行,而他们却是在飞翔。你不由自主地惊呼:哇,真带劲!原来好好说话真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可是兴奋劲儿过去之后,又有一个新问题——这究竟怎么学啊?于是你怀念起之前那个层次,很多方法固然傻、固然low[3],但至少你明白要怎么做。可是现在这些人,犹如羚羊挂角、天外飞仙,你瞠目结舌他们居然做得到,他们也瞠目结舌你居然做不到。他们主宰,你们崇拜,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有。二维的蚂蚁,不是不能进入三维的圣殿,只要它不再把世界理解为平面。
所以,接下来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话术能力是全息的。
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这是最常见的五种话术场景,对应五种不同的话术能力。每一个领域都有站在顶端的大神,他们的表现成为范本,供后来者学习。奇怪的是,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摆在明面,字字都是你的母语,然而你铆足了劲儿亦步亦趋,却总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这是为什么?
因为你理解错了。
没有哪个成功的演讲,纯粹只是表演煽动;没有哪个成功的谈判,纯粹只是钩心斗角;没有哪个成功的辩论,纯粹只是针锋相对。你看到的分门别类的范例,无一不是综合各种话术能力的结果。温和的沟通,可能蕴含着辩论的机锋和谈判的策略;娓娓的说服,可能需要演讲的华彩和沟通的诀窍。就像没有哪个拳王只会一路拳法,也没有哪个大师只懂一招话术。你所看到的每一个单项的话术经典,都全息地闪现着不同话术能力的光芒。
所以,话术大师和你的区别,就像是黑板前面站着的人,和黑板上的蚂蚁看着同一个五边形。后者看到的是特定的边角,前者看到的是完整的图案。你看到的是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各个专项的高手,而真正的高手,却只是在不同环境里呈现不同的面貌。他们永远只问自己一个问题:“在这个具体场景中,如何综合运用演讲、沟通、说服、谈判、辩论这五项能力,呈现出最适合当下要求的说话状态?”
视角不正确,一开始你就输了。
单学沟通,会变得像兔子一样柔弱;
单学说服,会变得像狐狸一样腹黑;
单学谈判,会变得像鳄鱼一样冷酷;
单学演讲,会变得像孔雀一样显摆;
单学辩论,会变得像刺猬一样难缠。
因为你就像那只蚂蚁,只看到锐利的边角,没看到图形的全貌。在一般人面前,可能谁都说不过你,可是谁也不喜欢你。跟高手过招,你刚戴好拳套,就被一记边腿KO[4],昏厥前只记得对方冷冷丢下一句:“这是综合格斗。”
你本可以不输,只要换个思路。
你还是要学习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因为任何一项短板,都会让你的话术失衡,就像油瓶盐罐快要见底,不能随心所欲地调和味道。但是不要忘记,单项能力从来不足以解决复杂的真实问题。就像厨艺的本质是调和五味,要的是调料俱全,而非使盐更咸、使糖更甜。任何时候都能好好说话,意味着既能清晰界定五种话术能力,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与不足;又能对它们综合运用,按照不同场景选取合适的说话策略。所以你需要做到:
(1)具备并且强化五项话术能力;
(2)各项话术能力都能与其他项目配合使用;
(3)知道具体场景中如何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而这,正是我们可以帮助你的。
现在,让我们把光分成七色、把色解析为三原,以前面提到的“权力”概念为线索,分门别类地介绍这五种话术能力。
沟通:权力的流动
沟通偏重“理解”,目的是要学会怎样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这是一个人维持人际关系、避免无谓摩擦,并创造良好氛围的基本能力。沟通的要义是平等,双方处在同一个平面才能打开心结,这就需要让权力流动起来,消解既定的权力格局,协调转向避免冲撞,营造畅所欲言的语境。
常见的沟通,有情爱沟通、亲子沟通、危机沟通(避免争端与形象修护)等。而进一步来说,沟通不只能解决我们与别人之间的摩擦,还能解决我们与自己的摩擦。在遇到纠结困惑的时候,不妨也用沟通技巧与自己交流,发现自己被压抑的真实想法。
这个时候,你自己就是你的灵魂伴侣。
说服:权力在对方
说服偏重“改变”,也就是将我们的观点和立场植入对方心中,让对方按照我们的预设来想问题,并且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这是话术最有成效的运用,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常见的广告和宣传之中。
说服的要义,是时刻警醒“权力在对方”,作为无权的一方,我们需要用各种迂回的手段达成目的。所以,说服不是说教、不是洗脑、不是靠机械地强化暴力灌输,而是以劝导方式让对方自行生长出我们所要的论点。而进一步说,说服不只用在外界,也可用于自身,很多自我激励、自我成长的课程,其实就是说服技巧的一种延伸。
谈判:权力在双方
谈判偏重“协调”,也就是在双方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双方,在可冲突、能冲突的情况下去选择合作,并且尽量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进一步说,谈判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比拼彼此的筹码,而是希望能够透过博弈建立双方的信任,汇集双方的思考,进一步创造彼此的筹码,避免零和博弈。
演讲:权力的形成
演讲偏重“表现”,目的是能够自在、得体、有逻辑地向一般听众进行陈述。这是一个人建立自我身份、传递个人特色的最基本素养。演讲具有激励、告之、礼仪、娱乐等多种功能,但不变的特质是向中立听众系统地、不受干扰地进行陈述。
演讲是形成话语权的过程,我们站在舞台中心,不但要在形式上成为关注的焦点,还要在事实上成为控制全场的枢纽。克服怯场已经很难,让听众全程不走神,还要引导他们走向我们预设的方向,更是一种考验。因此,演讲是说话能力最外在的展现,能够最鲜明、最突出地检验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也是人们练习得最多的话术专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演讲练习最容易上手,却也最难精通。因为它要求的是表现力,只要稍加指导并且认真实践,一个人就能克服常见的那些硬伤,成为还过得去的合格演讲者。
但是要讲而演之、演而动人,不需要任何视觉辅助,就能传递切肤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情绪,这却是极高的境界,是要综合顶级的个人魅力、表演能力和控场能力才能达到的。
辩论:权力在他方
辩论偏重“捍卫”,也就是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回应对方的质疑。但是由于双方都无权决定胜负,所以其实是在共同争取中立的第三方。好的辩论并非源于好斗的低劣本能,而是基于高等教育所倡导的批判性思维方法。未经辩论的思想不值得接受,未经辩论的政策不应该推行,是现代社会在观念和实践方面的通行原则。
现代社会,各种广告、传言、心灵鸡汤泛滥,我们每天都在遭受各式各样的资讯洗脑,而辩论就是现代人必修的“心智防身术”。或许,它会让人感到有点刺激、有点不适,甚至有点杀伐之气,但却是我们无从回避,也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更进一步说,辩论的目的不只是消极地“防身”,更重要的是,它能积极地提升决策的效率与品质。辩论,是一套讨论问题的方法论。懂辩论的人一起讨论问题,反而不容易陷入无谓的纠缠,能够显著提高效率。
介绍完了五维话术的基本特征,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说它们具有全息性呢?
我们演示一下话术修炼的全过程。要想成为会说话的人,首先,你至少要敢讲吧?“会演讲”,是一般人对“会说话”最直观的认识,也是我们建立话语权力、让人愿意听自己讲话的第一步。
但是,当我们克服了初学者常见的困难之后,就会慢慢发现,演讲这一关的终极瓶颈其实不是演讲本身,而是与观众的沟通。因为无论演讲水平多高,它都毕竟是单向性的,我们讲得好固然是一方面,观众能否产生共鸣则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了解观众的真实心意,看着观众的眼睛就知道现场如何随机应变,这其实就自然过渡到了沟通的技巧。
与演讲不同,沟通并不是要建立说话者自己的权力,而是要让权力流动起来,也就是消解既定的权力格局,避免冲突,平等对话。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倾听和理解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引导,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要掺进一点“私货”。
这样一来,其实我们已经不只是在沟通,而是在说服了。
刚才提到,说服的要义是改变对方,而说服的场景又是“权力在对方”的。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暗中植入观点,让对方自行产生出我们想要的立场。心理学有大量研究证明,人是多么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商业社会也有大量营销策略在实践这些原理。但是毕竟,在很多时候,这种藏着掖着的说服是不起作用的,比如涉及重大利益抉择的时候,比如遇到双方相互想说服对手而处在胶着局面的时候,说服,就必须升级为把一切摆到明面上来讲的谈判。谈判,是双方软硬实力的比拼,在斗而不破的前提下,尽量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共赢。这种“权力在双方”的局面,导致话术的走向是寻求共赢,而这就需要试探对方各种利益的权重,并且评估、比拼乃至创造双方的筹码。这样说来,最容易使谈判陷入僵局的,就是双方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认知,因此就需要引入中立第三方来化解(所以我们会看到,谈判双方经常要引用第三方机构的评估和仲裁),而这恰恰又是辩论的本质。辩论,是最紧张刺激的话术,因为它最接近肉搏,是双方观点拳拳到肉的厮杀。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反复强调的——辩论是针对第三方的,那些游移不定、看哪边都觉得有道理的观众,才是我们真正要争取的对象。有理有据是必需的,但是辩论总会遇到论点出尽的时候,也就是能讲的都讲了,利弊都摆在这里并且反复质询过了,可形势仍然不明朗。这个时候,观众看的是什么呢?看的是谁表现力强。说白了,这就类似于两个推销员的产品看起来都不错,我们到底会买哪个,其实是要看眼缘的。
我们仔细想想,这个表现力不正是演讲的要义吗?以上我们从演讲说到沟通,从沟通说到说服,从说服说到谈判,从谈判说到辩论,最后又说回到演讲,这里面的相互转化其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这正说明话术的相通性以及好好说话的全息性。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这种全息性。首先,沟通是话术之本,也是我们评价一个人会不会好好说话最核心的内涵(它没有演讲那么引人注目,却是更基本的说话素质),但是沟通本身并不足以解决绝大多数的说话问题。所以,这项能力只是基础,要与其他能力综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实用价值,就像土地是根本,但地里得长出东西,才能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
接下来,如果沟通得很顺畅,但分歧却仍然存在,那就必须涉及辩论。甚至可以说,辩论是沟通的深化,也可以把它称为“冲突沟通”。而正如我们之前说的,当辩论交锋到极致的时候,决定其胜负的是表演性,也就是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把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演”到观众心里。可是话又说回来,演讲到极致会变成虽然激动人心却经不住冷静细想的纯粹表演,要解决演讲的单向性和煽动性问题,以劝导的方式让对方自行生长出我们所要的论点,需要的是说服。最后,当说服的观念植入技术不起作用的时候,双方自然就要清楚呈现实力、筹码和意志力,把一切摆到明面上来谈,而这又是谈判的领域了。
这样说起来,是从沟通到辩论、从辩论到演讲、从演讲到说服,再从说服回到谈判,仍然是一个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全息整体。像这样的联系,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因为——这里再强调一遍——话术能力是全息的,五维话术能力也是共同作用的,当我们将一种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时候,自然就会感觉到它需要进一步的别的能力的补充,达到五维俱全的圆融状态,才能使我们在任何场景下都能成为一个好好说话的人。
下面,我们就按照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的顺序,分享彼此相通的说话智慧。
[1]TED是科技(technology)、娱乐(entertainment)及设计(design)的缩写,是美国一家私有营利机构。——编者注
[2]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是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编者注
[3]网络用语,表示低端。——编者注
[4]英文knockout的缩写,意为击倒。——编者注
02.沟通将双方置于同一平面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沟通就是使原本不相通的事物变得相通。
是的,人与人之间本是不相连的个体。你我之间那与众不同的生命经验、禀赋习性、生活背景,将彼此造就成了一个个口径、深浅、形状都不相同的容器。此时,唯有通过沟通,我们内心的认知才能有机会摆在同一个层面。
因此,沟通不只是一般人眼中的说话技巧,更是一种帮助你打破自身局限、在交流中实现自我,并且进一步帮助他人自我实现的技能。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沟通不只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责任。
承上启下的工具性沟通
某些药,是为别的药服务的,它们被叫作“药引子”;同样,某些沟通,是为了让接下来的沟通更顺畅,这种作为工具的预备性的沟通,可以叫作“工具性沟通”。在开展实际对话之前,我们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同样,在对话从浅水区渐渐迈向深水区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建立基本共识、扩充对话时间、调整预设认知以及释放可能的善意。
及时有效地传达信息
为自己赢得表达的时间
没时间?说快点!
我们很多人在传达信息时,往往面临两个难题:没机会、没效率。这其中包含一个共通的重要因素——时间。
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你想说话,却发现机会稍纵即逝,不得不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比如在电梯里遇见领导,或是客户拨冗给你三分钟介绍产品的机会,抑或是在女友负气出走前追上去想连忙解释误会…此时,怎样让他们愿意听我们讲话?怎样让他们回应到我们想讲的主题呢?
很多人有个毛病,想着既然时间紧迫,那么当然就要快问快答、长话短说,恨不得像相声里“报菜名”那般,连珠炮似的一口气把事情说完。但请注意,沟通这件事永远是双向的,不是你单方面把事情讲完了,任务就结束了。更重要的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听众还得能投入,沟通才算成功;否则,说得飞快,只会让原本能耐心表达的重点变成一股脑的噪声。一不小心,情况就会变得像早年的琼瑶连续剧那样,男主角满头大汗地在一旁忙着解释,只换得女主角捂着耳朵,摇着头说:“我不听,我不听!”
〈小诀窍〉
“买时间”策略
时间既是阻碍沟通最大的绊脚石,也是成就沟通最好的催化剂。所以在沟通中,我们最需要的往往是为自己赢得时间,才能让人家愿意听我们好好说话。
在此,我们要介绍一个“买时间”的小技巧。
什么叫“买时间”呢?简单说,就是在对方不给我们足够时间说话的时候,先别忙着去埋头想自己要讲什么,而要先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别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听?
我们得先给自己争取到时间,才有机会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比如在面试中,当主考官突然出题:“现在给你一分钟时间,请你展现一下个人魅力(或其他特质)。”这时,你会怎么办?一分钟,够干什么呢?唱首歌都不够,怎么展现个人魅力?
其实,这就是考验我们在条件不足的时候,要想办法创造条件体现自身的能力。此时我们要做的其实不是展现魅力,而是争取能够展现魅力的时间。
如果我们没什么可以当场展示的才艺(这几乎是肯定的),那我们可以这么说:“让我用一分钟时间展示魅力,这个挺难的,尤其对于我来说。其实工作的时候我是一个没什么魅力的人,存在感不强;但不知道为什么,身边很多朋友都说跟我相处起来很舒服,一起做事的时候,能让他们觉得特别安心。也许,这也是一种奇怪的魅力吧!所以,可能会有点超时,但是不知道我可以讲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吗。”
这短短几句话里包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制造意外。面试官要求展示魅力,但是作为应聘者来说,你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告诉面试官你几乎也没什么魅力好展示的,至少在这个场合施展不开。
第二,引发好奇。抛给面试官一个疑问:没什么魅力,为什么别人愿意跟我一起工作呢?你难道不想知道吗?
第三,回应主题。当面试官对你所说的“没有魅力却受欢迎”这个主题开始感兴趣时,你就可以开始讲几个小故事,说明自己是如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让人觉得舒服却又不显露自己。即使超时,对方也不会计较,因为我们已经给自己买到了时间。
这样的智慧,其实古已有之,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公子叫田婴,准备在自己的封地(薛)筑城。但在那个年代,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经营自己的私人武装,很容易引起齐国国君的猜疑。田婴身边的门客纷纷劝阻,最后田婴实在心烦,就放了句狠话,说:“谁再来说这件事,我就杀了谁!”
此时,有个说客就跑来跟他说:“公子啊,关于筑城这件事,我只讲三个字,多说一个字,你就把我给杀了。”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制造意外”。果然公子一听,心想:三个字就能说服我,怎么可能?
好,我倒是要听听你想说什么。
于是说客通过这个动作,就很成功地从那原本“一句话都不想听”的公子身上,买到了说三个字的机会。
接下来,就是“引发好奇”。于是说客走上前,恭恭敬敬地说了三个字——“海大鱼”,说完扭头就走。这下,轮到公子不干了!海大鱼?什么意思?事情没讲清楚,怎么能一走了之呢?追问之下,说客依旧不答,因为一开始说好了只能讲三个字,故“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结果,公子只好反过来安抚说客,让他但说无妨,不会治罪。为什么?因为说客已经引起了他的好奇心。到了这一步,说客从原本说三个字的机会,又进一步地买到了畅所欲言的时间,而他完整的观点,也是在等到了这个阶段后才开始表达。最后,就是“回应主题”。
说客制造了好奇之后,还是得回到主题上来,而且还得讲出一番道理,不然对方发现你只是故弄玄虚,恐怕最后还是不会放过你。那么,“海大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说客是用比喻的方式告诉田婴现实状况——齐国就是你的大海,而你就是这片海里没有天敌的大鱼。但如果在封地筑城这件事上引起了齐王的怀疑,齐国不再庇佑你,那你就会像大鱼搁浅在沙滩上,谁都可以欺负你。到时候,城墙筑得再高,又能挡得住谁呢?
田婴一听有道理,筑城这事就再也不提了。
这就是一个运用“买时间”策略的典型案例。制造意外、引发好奇、回应主题,将原本紧迫的沟通机会争取扩大,让对方不由自主地想听下去。
所以,当表达的时间受限时,千万不要继续一根筋地按照原本的思路讲下去,也不要把话说得跟连珠炮似的,而要首先考虑为自己买时间,让对方有耐心听,我们才有可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路。
〈使用注意〉
首先,这招买时间,只能用于对方不给你时间,而非情势不给你时间的情况。所以当你衡量现实状况,发现紧迫的不是人,而是局势时(譬如失火了),还是要长话短说。
其次,够胆买时间,你就得有底气用好买来的时间,不然你成功地引起了关注,最后没讲出什么东西来,只会失败得更惨。
●请先给我一分钟好吗?保证不耽误您时间。
●关于这件事,如果您不给我时间解释,那就是逼着我说谎话了。
●这事很复杂,你想知道详情吗?
传递坏消息的分寸与技巧
怕被骂,所以言行失当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因职责所在,常要负责对别人报告坏消息。比如身为医生,要向家属传达噩耗;身为老师,要向家长传达小孩不良的品行;身为人力主管,要向被裁掉的员工传达离职通知……在传播领域中,我们一般把这类专门负责向他人传达坏消息的人,称之为“报丧者”。
好消息来了,我们能兴高采烈地四处传播,这没什么问题。但面对坏消息,如何转述和报告,就相当考验我们传递信息的水平了。因为尽管错不在你,“报丧者”却总是特别容易遭受池鱼之殃——毕竟,一般人听到坏消息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否认,而近在眼前的“报丧者”,往往就成了最好的发泄对象。
报告坏消息的时候,最常见的误区就是因为要表现出感同身受,反而让自己受牵连,成为被指责的对象。
以往那些狗血影视剧作品中,有个常见的误导,那就是医生向病人报告手术结果的时候,经常演得太过,家属还什么都没说,他就自顾自面色悲戚,一副“这种结果,我实在不能接受”的表情。
然而,这样就要出问题了。本来你只是一个来传达消息的、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中立方,可是一旦你表现得过于同情,就容易会给对方一个迁怒于你的情绪出口:“你既然这么不能接受,当初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明明本来不关你的事,却要因此受牵连。
报告坏消息时的第二个误区,就是我们经常会混淆“善意”和“愧疚”这两种情绪。为了表达自己没有恶意,很多人开口就是“对不起”,换来的却未必是对方的心平气和,反而很可能是一句恶狠狠的话:“说对不起有用吗?你得给我解决!”
我们要明白,很多人都有一种阴暗心理,就是遇到坏事总想找个人负责,谁离得越近谁就越危险,这是大家都共有的人性阴暗的一面。所以,表达善意的时候如果混杂着愧疚,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对方很容易会觉得:如果你没错,你在愧疚些什么呢?本来这事没你的错,也都会变成是你的错。
至于第三个误区,则是有些富于行动力的人,在传递坏消息的同时,为了安抚接收方,也为了避免自责,往往会主动出言安慰,甚至出谋划策,试图帮对方解决整个问题,却忽略了这样做其实很容易有失分寸,并伴随着极大的风险。
首先,作为传达消息的中立方,你未必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主动安慰和建议,一个弄不好就画虎不成反类犬,让原本就情绪不佳的对方更添愤怒。比如,有些人喜欢自作主张地说类似“没事啦”“想开点”“这说不定也是好事呢”这些话,可是如果你传递的坏消息其实对接收方来说是天大的事,你这么轻描淡写、大事化小,对方会怎么想?
其次,当你主动安慰的时候,就将自己的身份由“不承担责任的传达者”转变成了“要承担责任的行动方”。试想一下,假如对方听了你的安慰,过会儿发现心情还是很糟糕,再回来找你,那你是不是还得接着安慰?如果你给对方出了主意,他听着觉得有道理,再详细咨询,你是不是还得帮着他把后续工作做完?毕竟建议可是你提的啊!这其中就算没有出纰漏,你也得费神劳心,付出不必要的努力;而万一出了任何问题,责任还得归你。
本来没有你的事,主动安慰之后却多出了一部分你要负责的事,不啻引火烧身。
〈小诀窍〉
专业、善意与陪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教导大家要有人情味一点,但是在传递坏消息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展示出的应该是一种中立的姿态,既不过分亲热,又不过分冷漠,才能做到既准确忠实地传递消息,又不会进一步刺激到接收方的情绪。
首先,在不过分亲热方面,没有什么比专业人士的中立姿态更让人挑不出毛病的了。所以在医患沟通准则中,总会提醒医生一定要注意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并且尽量在专业的环境里进行交流。对其他专业人士而言,有制服的,要把制服穿整齐;没有制服的,服饰、声音、表情、姿态也都要有专业人士的规范。说话要清楚有力,不要支支吾吾;眼神要直视,不要躲躲闪闪。而这些细节,其实也是在暗示告知方没有做什么亏欠被告知方的事情,坏消息不是来自告知方,告知方只是因为职位、身份,才来向被告知方传达这个消息。
所以,无论是医生对患者说检查结果不妙、人力资源对求职者说没有被录取,还是银行职员对客户说贷款没办下来,这些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职业特点,都需要经常练习这种专业性,既不拖泥带水又毫无生硬之感,才是最好的尺度。
其次,我们日常在与人沟通时,经常强调一个概念叫“同理心”。面对坏消息时,当我们怀着善良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然而然就会生出一种“我应该多做一点事来帮助你”的心态,慈悲行为就是这么来的。但其中有一点微妙的差别需要注意,那就是:我们应该表达的是“愿意帮助的善意”而非“过失在我的愧疚”。
我们可以试着比较一下这两句话:
“对不起,这事办砸了。”
“很遗憾,这事没成功。”
仔细想想我们就会发现,“遗憾”是因为对方会难过,所以我们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觉得也不开心;“对不起”则是因为这事没做成我们也有责任。前一句话,对方马上就可以抓住话柄,说一句:“事到如今,你光说对不起有什么用?接下来,说说看你要怎么办吧。”但后一句话,对方顺着语境,话锋往往很自然地就会变成:“呜呜呜,那现在,我该怎么办?”
所以要记住,不论我们有多善解人意,我们都只是来传达消息的,而不是来道歉的,说句“很遗憾”也就行了,不要上升到愧疚、抱歉这种话。
注意这一点情绪上的微妙差别,很多时候就可以避免后续的无尽麻烦。
最后,既然前面不断强调,当我们作为坏消息的传递者的时候,不要过分亲热,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报告完不好的消息就应该赶紧走,一刻也不停留呢?
在这里请大家注意,走当然要走,可是跑得太快,还真有可能会犯错误。因为行色匆匆就代表着不尊重,就算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单是这个不尊重也足够把人气疯了——“哦,我们家出这么大事,你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所以,报告坏消息的时候,最好是在一个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空间,而且最好是先跟对方一起坐下来。别着急,要表露出一种态度,那就是:“你一定有很多疑问,你一定觉得这不可能,没关系,我可以在这里一直陪你,帮你耐心解答问题。”
可是,有一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之前提到的:可以陪伴,但千万不要主动安慰。无论是想当然地说一些自以为“体贴”的话,还是用主动的肢体语言,比如握住对方的手或拍拍背来安慰人,抑或是给出所谓“积极的”解决方案,都不可取。要时刻牢记,作为“报丧者”这样一个天然就不讨好的角色,分寸重于一切,任何越界的行为都有可能节外生枝,给双方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好比电影《在云端》中,由乔治·克鲁尼饰演的“解雇专家”就深谙此道,每单业务,他都拒绝使用视频工具进行远程解雇,而是坚持亲自飞去需要裁员的客户公司,与被裁员工面对面沟通,但绝不多说一句不该说的话,既从容地尽到了陪伴的义务,又不至于因为贸然给出建议而旁生枝节。
〈使用注意〉
请注意,这里谈到的“传递坏消息”的分寸和技巧有一个适用范围,那就是这件坏事并非由你造成,你只不过是因为身份、职业使然的一个传递渠道而已。毕竟,很多时候病人治不好,不是医生的责任;经济形势不好老板不得已而裁员,负责通知这事的人力资源也只是尽他转达的职责而已。所以我们才说,要专业而不要同情,要善意而不要愧疚,要陪伴而不要主动安慰。但是如果这事本身就是你的错,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个时候,你应当做的第一步是先学会如何道歉(请参照“冲突沟通”一节中“蚂蚁搬大象”式的道歉技巧)。
●我来说明一下,这件事情是这样的……
要表达专业性,首先你的表述要中立客观,如果可以,最好还能有一点权威感。所以在报告坏消息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说“我觉得”“我认为”,不要支支吾吾,而是要用类似“说明”这样的词语,用不带个人主观色彩的表述方式,强化你的专业形象。
同时也要传达出免责信息——这件事不是我造成的,我只是来告诉你它是怎样的。
●我很遗憾,情况并不乐观……
说遗憾,意味着你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而表示出善意,有别于愧疚和抱歉。
●有任何疑问你都可以问我,我会告诉你我所知道的一切信息。
首先,表示愿意解答疑问,是在尽陪伴的义务;同时强调自己说的都是知道的事情,是在暗示自己只是个信息的传递者。如对方问起,知无不言,但也言尽于此了。
迅速真诚地营造关系
破解初次见面的尴尬
没话题?聊隐私
在刚认识的人面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经历面面相觑、无话可谈的社交尴尬症。比如拜访客户时,面对等候室里那位殷勤接待的实习生;出差时,面对主办方派来接机的工作人员……这种时候,大家萍水相逢,要深聊,实在没必要;要完全不搭理人家,则彼此面面相觑十几乃至几十分钟,又好像不太礼貌。
像这种短暂的社交尴尬,老一辈的人,往往都是用“探询隐私”的方式来解决,比方问问“你结婚了吗”“有没有对象啊”“小孩多大了啊”。毕竟在过去那个年代,彼此打探打探家庭背景,以示不拿对方当外人,也是一种表露善意的方式。
但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家越来越重视个人空间,强调多元生活,你要再想找话题可不能问这些问题了。一来是交浅言深,容易给对方压力;二来是怕人觉得你别有企图。
〈小诀窍〉
在没话找话的情况下,最简单的一招就是和对方聊聊他(她)的名字。
“您好,初次见面,我叫黄执中,请问您怎么称呼?”
“我叫马薇薇。”
“哦,wēi是哪个wēi?”
“蔷薇的薇。”
“哇,好漂亮的名字,你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像朵花吗?”
“是啊,还要有刺呢!”
“哈哈哈,我觉得同样用花草取名字,用薇薇就比叫什么兰啊、芳啊来得更别致,而且将来取英文名也容易。”
“是啊,我的英文名就叫……”
聊名字有几个好处:
第一,陌生人相遇,一开口永远是请教姓名。所以既然开了这个头,不如接下去,也省得额外找话题。
第二,即便再怎么不了解对方的背景或嗜好,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每个人总是对他(她)自己最有兴趣。所以跟别人问起名字的寓意、取名的由来,或者聊几句称呼或绰号的趣闻,既能表现出你对陌生朋友的重视,又绝不怕冒犯对方。
更何况,与西方姓名动不动就是约翰、汤姆、玛莉或茱蒂相比,中国人的名字有一个很大的特色,那就是父母给我们取名时,在短短两三个字中常常融入大量的寓意、典故与期盼。甚至有时候,名字还包括了家族的族谱用字、长幼排序、五行风水。
如果我们恰好懂得对方名字里的典故,几乎一上来就可以给对方留下不错的印象。
那要是不懂呢?没关系,用请教的方式也能聊。尤其一些少见的姓氏或者冷僻字,用在姓名里,几乎都能让对方带出一段话题。简言之,只要沿着对方的名字开聊,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眼前是一个宽广的天地,从聊名字开始,最后可以变成聊家庭、聊个性、聊人生……
“您好,初次见面,我叫黄执中,请问您怎么称呼?”
“我叫邱晨。”
“嗯,早晨的晨,是因为在早上出生的吗?”
“对啊,我妈妈生完我时,眼见医院窗外的破晓特别漂亮,所以就取了这个名。”
“感觉挺有朝气。”
“没有啦,其实我这个人很颓的。”
“哈哈哈,颓才好啊,我也不喜欢给自己太大压力……”
〈使用注意〉
和对方聊名字时,有一点必须切记,那就是千万不要说出“这个名字很常见”“啊,我认识一个人,也叫这个名”之类的话。因为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除非对方主动提到“我跟那个名人同名,也叫黄磊”之类的话,否则我们都应该避免去稀释对方的独特性。
此外,本篇的重点主要是针对那些萍水相逢、没有打算深交的陌生人之间,用来填补尴尬的社交空白时使用。如果面对的是想要更进一步拉近关系的对象,譬如重要的客户或心仪的女神,那么光聊名字反而会因为过于客套而造成距离感,使用时要谨慎。
●您这个名字很少见,别人应该一听就很难忘吧?老师点名的时候是不是总逃不掉?
●您父母应该很有文化,才会取这样的一个寓意深长的名字。
●哈哈,您这个名字,是不是常被人读错?
用聊八卦拉近距离
聊天,完全不能涉及私生活
上文我们谈到,聊天的时候涉及隐私是不礼貌的,但是这个原则也不是绝对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你比较亲近的,或者是想跟对方热络起来的人。只要选择正确的话题和切入角度,聊到私生活反而是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
这个观点乍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是你反过来想想,如果聊天时完全不涉及私生活,对话会是什么样的呢?你应该见过那种互相利用只谈钱不走心的饭局、各自吹嘘抓住一切机会显摆自己的聚会、没话找话客套对客套的场面、无话可说低头刷手机的场景,这些对话的确都不涉及私生活,可是真的有意思吗?
当然,志同道合的知音,可以就共同的爱好聊得开心又不涉及隐私,但是这需要双方都同样专业而且喜好一致,而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糟糕的是,如果围坐在一起的还有别人,往往完全插不上话,我想你一定也见过饭桌上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其他人像听天书一样昏昏欲睡的情况吧?
所以,从大家身边的事情出发,谈及私生活,也就是俗称的八卦,虽然听起来容易冒犯人,但却是真正跟人打开心扉、拉近距离的必选方式。
只不过,同样都是聊八卦,很多人的聊天方式就很容易惹人反感、招人讨厌。
比如聊到婚姻,很多人会问:“你怎么还不结婚啊?”这句话十分容易引起他人抵触,对方内心的声音一定在说:我凭什么要结婚啊?你结婚早了不起啊?就算只是问“你有没有对象啊”这样的话,在我们这样的文化环境里,也容易被当成一种压力。
同样的问法还有:“你生孩子没有啊?你什么时候生孩子啊?”“你在哪高就啊?什么职位?待遇好不好啊?”
〈小诀窍〉
不给对方施加压力
既然有时候我们必须涉及私生活才能聊得热络,而涉及隐私又容易招人反感,那么这类问题究竟应该怎么聊呢?换言之,如何正确地八卦呢?
其实,把刚才说过的这些误区倒过来想一想就会发现,不给对方施加压力是最根本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注意事项。
注意1:不要索取信息,而要分享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打听对方信息,只因为说法不够讲究,以至让对方感觉到被评价,甚至被歧视。
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是问问你有没有小孩或工作怎么样嘛,知道这些我才能更了解你,才能跟你走得更近啊!”然而事实上,有没有歧视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对方说了算。社会上就是天生有很多鄙视链,我们自己心里得有数。就算自己没这个意思,别人也可能会觉得是这个意思,这你就百口莫辩了。
其实,很多时候稍微换个说法,就不会给人歧视的误解了。比如,我们想知道别人有没有小孩,有的人会这样问:
“你有孩子吗?”
“打算什么时候生呢?”
“小孩多大啦?”
这种单方面索取信息的问法,给人的感觉不会很舒服,会觉得像是在接受拷问,可以改成分享态度,比如问:
“你喜欢孩子吗?”
“这年头当父母啊,真是越来越不容易!”
这类问题就比较不会伤人,因为“喜不喜欢”或“容不容易”只是表达态度,聊起来没有压力。且态度这东西,聊着聊着,对方往往就会很自然地变成跟我们分享信息,比如顺便告诉我们:“喜欢是喜欢,不过现在工作太忙,还没有计划要小孩。”或者是:“唉,家里生了两个,现在累死了!”
此时,你们对话的重点就能从分享态度进阶到分享信息,双方关系也就更拉近了。
同样,当以后想问别人“有没有买房”或“有没有女朋友”之类的问题时,你也不妨调整一下,改成:“你觉得现在这个时候投资房子可行吗?”或者:“我觉得女生真是麻烦,有时候还不如一个人呢!”
像这样,把态度问题抛出去,对方自然就会聊到我们想要知道的信息。
注意2:抛砖引玉,以自我揭短的方式向对方抛出话题
在我们聊八卦的时候,很多压力都是来自另一方无意间的炫耀。比如我们想知道对方最近的情感状况,这样的问法就是不合适的:
“情人节我男朋友送了我一个新款的包包,我超喜欢!哦,对了,你跟你男朋友最近还好吗?”
无论对方有没有收到男朋友的礼物,这样的问法都会让人感觉是在炫耀,无形中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方有可能会带着敌意的态度,拉开架势和你比谁的男朋友更好,或是抱持着“你有礼物了不起啊”的心态结束这场对话。
但同样的话题,如果你以自我揭短的形式问出来,先试试水,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
“我男朋友最近总是加班,相处时间很少,我不开心的时候,他也只会用买个包这种方式哄我。我看你男友对你特别用心,你有什么相处的诀窍吗?”
在这里你先对自我状态进行否定式陈述,让对方感受不到压力。接下来,对方不管是和你聊起她男朋友的贴心举动,或分享他俩的相处之道,抑或是吐露和谐表象下的真实情况,你都可以了解到对方更多的信息,关系自然也就拉近了。
同样方式也可以问工作状态:“我最近觉得自己的工作没劲透了,可就是下不了决心换工作。我看你干得倒是挺起劲儿,你怎么就能这么上心啊?”只要我们这样问,对方一定会跟我们透露那些平常不太会跟人说起的信息。
这里的关键,是抛砖引玉从自身讲起,自我揭露而不是炫耀,同时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样才能自然而然地聊得比较亲热。
注意3:把问题抛给在场的所有人,而不是特意面向某个人
多人聊天时,同一个话题可能是这个人的甜蜜点,也可能是另一个人的禁忌区,想要避免他人的反感,聊天时要尽量把话题抛给更多的人,那些不想接话的人也自然不会感受到太大的压力。而只要我们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共鸣,总会有人接话茬,大家聊开了,自然就会你一言、我一语,更多的信息就出来了。比如,我们想了解一下身边人的婚恋状况,可以这么开头:
“我现在根本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可是父母天天催,你们这些还没结婚的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结婚啊?你们是怎么应对父母催婚的?”
这样一问,周围人的婚恋情况基本就清楚了。
总之,聊八卦时应以不给对方压力为大原则,做到不索要信息、不炫耀自己、不具体针对,才能既拉近关系,又避免冒犯。
〈使用注意〉
第二点注意事项“自我揭短”,不是要你说谎话,总不能男朋友明明送了你包包,却故意装可怜说没送,好去套对方的隐私。这种行为,日后一旦被抓到,会留下极坏的风评。
同时,揭短也并不意味着抱怨,它的意思是要你在同一个现实中(比如男朋友送包包)分享出不同的感受面(他也只懂送包包),好让旁人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也是有亮点、能炫耀的(我男朋友虽然没送包包,但会每天陪我聊天)。
●唉,我现在觉得找工作好像还是要找自己有兴趣的最重要,你觉得呢?
●你喜欢目前的工作吗?
委婉礼貌地拒绝对方
想借钱?借多少?
生活中,要开口跟人借钱固然很难,但坦白说,要开口拒绝熟人向你借钱,其实也一点都不轻松。
面对亲友的请求,没有人喜欢借钱出去,但是也没有人愿意因为一点钱就得罪亲友。面对那些我们不想伤感情但又不想借钱的亲友,该如何拒绝呢?
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问:“你想借多少?”而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首先,你一开始就把话题的焦点放在“借多少”这个问题上,相当于已经错失了拒绝借钱的机会(对方内心活动很可能是:你如果一开始就不打算借,干吗问数额呢?既然问了,就意味着或多或少总能借点呗);其次,除非你问完之后毫不迟疑地拿出钱包,否则你同时也失去了借钱给对方时原本可以收获的人情(对方内心活动很可能是:你居然讨价还价之后才借给我一个打过折的数目,我就算借到钱也觉得受到了侮辱)。比如我们演示一下:
“马薇薇啊,最近我手头有点紧,可不可以先跟你借两万?”
“哎呀,我现在手头也不方便。这样吧,这里有2000你先拿去用,可以吗?”
“唉,2000真的不够啊。帮帮忙,看在老同学的分儿上,能不能再多借一点?”
“那我看看……”
(对方内心:现在不管你借不借,我都不会领你这个情了)
这种无休无止的、不快乐的纠缠,就成了对话中的主要基调。可见,一上来就着重“借多少”的应答方式是不对的。毕竟,只要一谈起金额,那么这场谈话的主动权就会落到借钱者的身上,对方的每一次讨价还价都好像是在质问:
“你舍不舍得这么多?”
“你现在手上有多少钱?”
“你觉得我们的交情值多少钱?”
以上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最难以回答的,说实话钱包吃亏,说谎话良心吃亏,总之都是自己不舒服。甚至在许多情况下,讨价还价之后借给对方,还不如干净痛快地拒绝,更能维系双方关系。
究其根本,这是因为在咱们中国人心里,跟每个亲友的感情或多或少地都与某个具体的金额挂钩。亲近点的,愿意借的金额会多一点;疏远点的,愿意借的金额会少一些。比如,同学借钱,在我们心里顶多1000元封顶,不还就算了;亲戚借钱,大概可以承受1万元,多了自己就会心疼,还得日夜担心人家不还。然而,把这个“情感数额”拿到台面上说,却是一件很失礼、很不讲情感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当一个我们实在很不愿意借钱的人开口来向我们借钱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我们内心对他认定的那个金额,跟他所自我感觉的金额,压根儿不是同一个数字。所以,此时一旦你将借钱的重点放在金额上,彼此的关系就已经基本走向破裂。人情变成了讨价还价的交易,借钱的双方会在不好意思的彼此纠缠中商量出一个居中数目,可两个人都觉得自己亏了,再加上日后我们不甘心地催钱和他不以为意的拖延,这种本来就脆弱的关系早晚会断裂的。
总之,将重点放到借钱的金额上,是想要拒绝他人借钱的人最容易走入的误区。
〈小诀窍〉
别关心金额,先关心原因
遇到亲友借钱,第一步,一定不是先关心“借多少”,而是先关心“为什么”。唯有这样,才能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掌握这场谈话的主动权。其差别在于:对于“借多少”,这个话题是落在我们身上;但对于“为什么要借”,这话题是落在对方身上。别忘了,借钱时给我们一个合适的理由是对方的义务。而先问原因,一方面显得咱们重情重义,关心对方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把压力转嫁到对方的身上,更容易采取下一步的举动。
此时,对方说出的借钱理由也不外乎两种:
一是救急,比如说家人生病要借钱救命,这个时候我们的态度往往是能帮就帮。如果对方借钱的数额实在太大,借不了那么多,或是压根儿不想陷入无止境的催钱与拖债中,也可以将你认为合适的金额用包个红包的方式送给对方,而原本是想借钱的亲友也不太可能挑你的理。
二是免息,比如说对方是因为买房、买车等一切购买行为而借钱,目的是为了省去银行利息,把我们当免息并且无限期还款的银行在用。面对这种理由,一旦开始借钱,基本上以后双方的关系就是催款关系;不借,反而可能还有一线生机。当对方说出诸如买房之类的借钱理由时,不要马上说“买房啊,不借”这样让人尴尬的话,而是要进一步以关切的态度来确定对方缺钱的原因,比如:
“买房首付不够啊,理解理解,现在房子的确太贵了。”
千万不要傻乎乎地直接问对方,凭什么买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房子,这样显得很不客气。只要我们开始感叹房子太贵,跟对方做出同仇敌忾的样子,对方一定会顺势进一步解释不是自己非要超前消费,而是丈母娘或者老婆逼的,这就间接帮助我们确定了对方借钱的根本原因及压力所在,同时也为提出拒绝理由打下了基础。
而探听清楚原因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对方的原因给出一个不借的相似理由,比如:
“我借钱是因为最近想筹划买房,你看能不能帮我周转周转。”
“哎呀,怎么这么巧,我恰好最近也在计划买车,手头的资金压力也很大,想帮你也是有心无力啊。”
此时,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在努力攒钱,对方脸皮再厚也不会说“你的美好生活先等等,我的美好生活比较急”吧?
“最近老板承诺的奖金一直没到位,生活实在有点困难,你能不能帮帮我?”
“啊?你也遇到一样的问题啊!我们老板也是一样,工资都拖着不发,现在的老板怎么都这样啊!”
直接表明与对方遭遇一样的困境,还可以借势与对方一起抱怨老板,情感上也可以下得了台阶。
这个诀窍的巧妙之处在于:当对方以某种原因为理由向你借钱时,对方一定会觉得这个理由本身很有说服力,他人无法拒绝,而用同样的理由来拒绝对方时,他也同样没办法再接着纠缠,或否定你的理由不重要。
〈使用注意〉
这一篇的分析比较多,因为在我们在谈到如何拒绝亲友借钱时,所分享的其实不只是如何说话的技巧,还包括一定程度的人际观与金钱观。当然,对于后两者,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仅供参考,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大可将本篇重点放在对话目标的挑选上。
另外,希望你做好心理建设,借钱给人从来都不是义务,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肯学习好好说话,把拒绝的话说得好听些,已经是在额外付出了。
●你最近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我也遇到了一样的问题,真抱歉没法帮到你。
冲突时不要寻求结论与解答
与说服、辩论、谈判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冲突沟通中,我们在意的并不是寻求一个具体的结论或问题的解答,而是借由冲突的发生宣泄压抑的情绪、表达自我的感受,以及促进双方的理解。
换言之,从沟通的角度来看,冲突并不是一个我们需要刻意回避的问题,而是一个人与人在相处当中必然会产生,且用以表达自我存在感的过程。
人际冲突预防为主
意识不到“两个版本”的存在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微小的冲突,由于沟通不良,在日积月累后都有可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定时炸弹。所以,要改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不应是后知后觉地弥补,而是要针对冲突产生的机制进行预防。要弄清楚,那些看似微小的冲突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没能现场解决,从而积累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裂痕。
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意识不到一件事情存在“两个版本”。
什么叫“两个版本”?就是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场幽默小故事大道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