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房股上涨涨到天际,背后有何玄机

内房股暴涨 恒大一度涨12%创历史新高!背后有何玄机?_财经评论(cjpl)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内房股暴涨 恒大一度涨12%创历史新高!背后有何玄机?
  19日港股市场房地产板块表现强劲,尤其是内房股表现抢眼,中国恒大收盘报9.48港元,创下历史新高,涨幅为9.09%,盘中最高一度涨超12%。碧桂园大涨6.08%,融创中国涨5.71%。  内房股持续大涨背后有何玄机?  此前,标普将中国恒大评级从B-/负面上调至B/稳定,因其流动性及销售改善,这被认为是以中国恒大为首的内房股上涨的原因之一。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4月份15个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全部回落,而三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则较3月进一步扩大。  不过,可能是受到大市拖累,在A股上市的地产股近来表现并不太好,4月以来,主要地产公司的A股股票多数出现下跌。  内房股持续上涨的原因可能在于互联互通机制下,内地资金持续流入香港股市,这从今年以来港股通资金持续呈现净流入可见一斑。  事实上,内地资金不仅整体对港股进行扫货,对内房股也格外偏爱。记者对主要内房股4月以来的港股通持股量统计后发现,除中国恒大外,绝大多数内房股港股通持股数量都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如3月底时,碧桂园的港股通持股量尚为2.07亿股,但到了5月18日,就增至3.48亿股,增幅高达七成。  香港楼市再现新“地王”内地房企在港拿地能力大幅提升  在香港上市的内房股股价大涨,但内地楼市的调控政策却不断加码。相比之下,另一个“一线城市”——香港也在近日出现新的“双料地王”,很是撩拨大众的神经。  位于香港中区美利道的内地段第9051号商业用地,由恒基兆业以232.8亿港元摘获,该地楼面呎价高达约5万港元,约合每平方米491853元人民币,该地块无论是单价还是总地价均刷新了香港土地价格的新纪录。   对于市场来说,这个结果是出乎意料的,李嘉诚并未能如传言般成功将美利道商地收入囊中,而是由近一两年来频繁放售香港资产的恒基兆业标得地块。高力国际亚洲区估价及咨询服务常务董事长张翘楚预计,未来项目落成后每平方英呎租金可达170港元至200港元。目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一二期平均每平方英呎租金约为180港元。  位于九龙启德第1K区1号地盘的新九龙内地段第6567号住宅用地,中标者则为合景泰富与龙湖地产联合体,地价72.3亿港元。合景泰富自与龙光地产拿下鸭脷洲地块后又再次布局港岛,携手龙湖击败了包括龙光地产在内的15家企业,龙湖地产则趁此首入香港。而启德宅地则吸引了万科、龙湖、合景泰富、深圳控股、龙光地产等内地房企。如此看来,内地房企对于香港宅地更有着浓厚的兴趣。  其实,近来内地房企频频现身香港土地市场并多次成功抢地,引发市场关注。据香港地政总署统计,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香港卖地总面积为31.4万平方米,卖地总价为1020.6亿港元,其中内资企业占据一半。过去,香港土地市场基本由本地家族财团主导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香港特区政府在去年11月再次“加辣”,全面提高买卖住宅物业印花税率,无论交易价格,税率调高至交易额的15%。由于此前针对非本地居民需付15%的买家印花税继续适用,加上新“辣招”中统一规定的15%物业印花税,这意味着海外买家在香港置业需付高达30%的税款。由于最新推出的“辣招”比以往都要更“辣”,业内人士曾认为有助于迅速让炽热的楼市降温,并遏制香港本地和海外投资需求,加之美联储加息一度被认为是压垮香港楼市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从多项数据来看,香港楼市的确一直处于“火热”状态。据美联物业提供的香港楼价走势图显示,从2015年8月开始香港楼市就出现向下的趋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去年3月。不过,截至今年4月,香港楼市平均呎价已经升到11376港元,环比上升2.2%,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据美联物业房地产数据及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今年4月香港整体物业(包括一手私楼、二手住宅、一手公营房屋、工商铺、纯车位及其他等)注册量达到8984宗,环比增幅18.1%,创7个月新高。香港的一级土地市场、二级新盘市场以及商业市场,均处于“打鸡血”的亢奋状态。  房地产投资增速&&&    官方解读&&&  
买了的人们表示这波不亏
别用玄机这两个字啊,看得我心一跳一跳得
创新高了,这波稳了
还会继续涨的。
困怕了,睡觉
我也好想遇到一波大涨啊。
不愧是港股,潜力可怕
有涨有跌都很正常嘛
碧桂园也好猛的样子
后面还有一波大的涨势
港股新高了吧
应该的。国内地价这样涨,卖房的都挣了大钱,真金白银,比那些竞争激烈的科技股强多了
属于雄安建设板块吧?看来下周开盘河北北京的房地产股也要飞了。
当务之急请尽快规定减持和再融资要挂钩业绩分红及股指期货要收印花税。
历史新高才9块 如果在内地早变90
(转载)早清仓,别彷徨!十年炒股两茫茫,先亏车,再赔房。千古跌停无处话凄凉。纵有涨停应不识,人跌傻,本赔光。牛市幽梦难还乡,睡不着,吃不香。望盘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断夜,大熊岗 。身在股市话凄凉,纵有钱,不愁光,跌跌不休何日归正常。放眼全球比国内,人家涨时它不涨,他人跌时我跟上。国外股市创新高,A股市场三千总守望,股民在市心凄凉,赔时赔钱透心凉!(转载)
历史新高才9块 如果在内地早变90
看看万科,绿地才多少钱
清仓股票!炒房!
房子还要涨,股票还要跌,买房炒房才能致富
中铁总:欢迎阿里巴巴参与铁路混改来源:财新网 路炳阳 孙丽朝 丨
English中铁总经理陆东福表示,双方合作能为旅客货主带来更大的便利与实惠,将中国铁路打造成智慧铁路,将高铁变成出行、旅游、购物、休闲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载体。...请关注,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实际控股的——大秦铁路(601006)
股价上涨就是玄机的背后。
没玄机笨蛋,就是“锁房量”,稳房价,为以后暴涨打下坚实的基础。房地产老板比你狡猾多了。
炒房的热钱不在癌股咯。
因为人是离不开房子的。因为城镇化的进程还没有结束恰恰是刚刚加速,主升浪刚刚开始。
股价上涨就是玄机的背后。
在港炒股都挣了钱,交点税又有什么关系?
空仓关注002857三晖电气!
全球市场皆涨,中国股市独崩。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19日港股市场房地产板块表现强劲,尤其是内房股表现抢眼,中国恒大收盘报9.48港元,创下历史新高,涨幅为9.09%,盘中最高一度涨超12%。碧桂园大涨6.08%,融创中国涨5.71%。  内房股持续大涨背后有何玄机?  此前,标普将中国恒大评级从B-/负面上调至B/稳定,因其流动性及销售改善,这被认为是以中国恒大为首的内房股上涨的原因之一。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4月份15个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全部回落,而三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则较3月进一步扩大。  不过,可能是受到大市拖累,在A股上市的地产股近来表现并不太好,4月以来,主要地产公司的A股股票多数出现下跌。  内房股持续上涨的原因可能在于互联互通机制下,内地资金持续流入香港股市,这从今年以来港股通资金持续呈现净流入可见一斑。  事实上,内地资金不仅整体对港股进行扫货,对内房股也格外偏爱。记者对主要内房股4月以来的港股通持股量统计后发现,除中国恒大外,绝大多数内房股港股通持股数量都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如3月底时,碧桂园的港股通持股量尚为2.07亿股,但到了5月18日,就增至3.48亿股,增幅高达七成。  香港楼市再现新“地王”内地房企在港拿地能力大幅提升  在香港上市的内房股股价大涨,但内地楼市的调控政策却不断加码。相比之下,另一个“一线城市”——香港也在近日出现新的“双料地王”,很是撩拨大众的神经。  位于香港中区美利道的内地段第9051号商业用地,由恒基兆业以232.8亿港元摘获,该地楼面呎价高达约5万港元,约合每平方米491853元人民币,该地块无论是单价还是总地价均刷新了香港土地价格的新纪录。   对于市场来说,这个结果是出乎意料的,李嘉诚并未能如传言般成功将美利道商地收入囊中,而是由近一两年来频繁放售香港资产的恒基兆业标得地块。高力国际亚洲区估价及咨询服务常务董事长张翘楚预计,未来项目落成后每平方英呎租金可达170港元至200港元。目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一二期平均每平方英呎租金约为180港元。  位于九龙启德第1K区1号地盘的新九龙内地段第6567号住宅用地,中标者则为合景泰富与龙湖地产联合体,地价72.3亿港元。合景泰富自与龙光地产拿下鸭脷洲地块后又再次布局港岛,携手龙湖击败了包括龙光地产在内的15家企业,龙湖地产则趁此首入香港。而启德宅地则吸引了万科、龙湖、合景泰富、深圳控股、龙光地产等内地房企。如此看来,内地房企对于香港宅地更有着浓厚的兴趣。  其实,近来内地房企频频现身香港土地市场并多次成功抢地,引发市场关注。据香港地政总署统计,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香港卖地总面积为31.4万平方米,卖地总价为1020.6亿港元,其中内资企业占据一半。过去,香港土地市场基本由本地家族财团主导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香港特区政府在去年11月再次“加辣”,全面提高买卖住宅物业印花税率,无论交易价格,税率调高至交易额的15%。由于此前针对非本地居民需付15%的买家印花税继续适用,加上新“辣招”中统一规定的15%物业印花税,这意味着海外买家在香港置业需付高达30%的税款。由于最新推出的“辣招”比以往都要更“辣”,业内人士曾认为有助于迅速让炽热的楼市降温,并遏制香港本地和海外投资需求,加之美联储加息一度被认为是压垮香港楼市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从多项数据来看,香港楼市的确一直处于“火热”状态。据美联物业提供的香港楼价走势图显示,从2015年8月开始香港楼市就出现向下的趋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去年3月。不过,截至今年4月,香港楼市平均呎价已经升到11376港元,环比上升2.2%,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据美联物业房地产数据及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今年4月香港整体物业(包括一手私楼、二手住宅、一手公营房屋、工商铺、纯车位及其他等)注册量达到8984宗,环比增幅18.1%,创7个月新高。香港的一级土地市场、二级新盘市场以及商业市场,均处于“打鸡血”的亢奋状态。  房地产投资增速&&&    官方解读&&&  内房股集体暴涨 中国恒大5个月上涨141%背后有何玄机?|内房股|香港|玄机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今日港股市场内房股再度表现强劲,其中涨17.42%,报11.66元,创下历史新高,大涨8.81%,涨8.07%,涨6.83%。& &
  摩根士丹利今日发表报告涵盖中国恒大,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12港元。这可能是中国恒大今日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摩预计,年间的中国恒大负债比率会大降,同时盈利可能有年复合增长56%,同时或会获市场重估。
  大摩现预测中国恒大2017年底时的净负债比率会由2016年的432%降至237%,包括公司在2016年12月引入新的策略股东及将赎回永赎债券。
  大摩还提到,中国恒大将会在8月公布中期业绩以及计划在内地A股借壳上市,均有机会成为股价催化剂,同时管理层表示2017年6月可能再引入第二轮策略投资者。投资风险主要是延迟A股上市以及政策风险、销售增长放缓。
  内房股持续大涨背后有何玄机?
  内地资金追捧内房股
  内房股持续上涨的原因可能在于互联互通机制下,内地资金持续流入香港股市,这从今年以来港股通资金持续呈现净流入可见一斑。
  事实上,内地资金不仅整体对港股进行扫货,对内房股也格外偏爱。主要内房股4月以来的港股通持股量除中国恒大外,绝大多数内房股港股通持股数量都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如3月底时,的港股通持股量尚为2.07亿股,但到了5月18日,就增至3.48亿股,增幅高达七成。
  受三四线热潮带动 &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的内房股日前连续走强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受政策影响,4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住宅价格按年升10.7%;按月上涨0.7%。数据按年比连升19个月,但涨幅连续第5个月收窄;按月比则连升两年,涨幅较3月略有扩大。
  其中,30个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涨幅回落,31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涨幅回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在内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涨幅全部回落、9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持平。总体来看,涨幅回落的城市个数增加,不过另外一个趋势是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降温,热度转向三四线。
  房地产板块整体估值较低 &利润增长情况较好
  此外,国信证券分析师区瑞明认为,房地产板块整体估值较低,利润增长情况较好,龙头房企的销售增长显著。按最新市值、2017年1季末净资产、2017年wind预测净利润计算,在申万28个行业里,房地产板块整体PB1.95排行倒数第6,2017年动态PE14.9排行倒数第2;同时,1-4月龙头房企销售增长较好,部分房企的销售同比增速甚至达到了3位数。
  “机构对地产股的配置比例已创下本轮地产小周期以来的新低。”区瑞明认为,历史规律显示,“机构对地产股配置比例创新低”往往是“做多地产股”的良机,比如2014年3月份的反弹行情、2015年4季度的反弹行情、月的反弹行情、2017年1季度的反弹行情,均是发生在股票型基金对地产股的配置比例,创下本轮地产小周期开启以来的新低之后。
  西南证券分析师王立洲认为,在银行缩表、防范金融风险加强、行业信贷偏紧等背景下,市场预期可能还会下沉。但行业基本面并非单边下行的态势,建议从估值较低、预期差显著等角度去选股。
  香港楼市再现新“地王”内地房企在港拿地能力大幅提升
  在香港上市的内房股股价大涨,但内地楼市的调控政策却不断加码。相比之下,另一个“一线城市”——香港也在近日出现新的“双料地王”,很是撩拨大众的神经。
  位于香港中区美利道的内地段第9051号商业用地,由恒基兆业以232.8亿港元摘获,该地楼面呎价高达约5万港元,约合每平方米491853元人民币,该地块无论是单价还是总地价均刷新了香港土地价格的新纪录。
  对于市场来说,这个结果是出乎意料的,李嘉诚并未能如传言般成功将美利道商地收入囊中,而是由近一两年来频繁放售香港资产的恒基兆业标得地块。高力国际亚洲区估价及咨询服务常务董事长张翘楚预计,未来项目落成后每平方英呎租金可达170港元至200港元。目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一二期平均每平方英呎租金约为180港元。
  位于九龙启德第1K区1号地盘的新九龙内地段第6567号住宅用地,中标者则为合景泰富与龙湖地产联合体,地价72.3亿港元。合景泰富自与拿下鸭脷洲地块后又再次布局港岛,携手龙湖击败了包括龙光地产在内的15家企业,龙湖地产则趁此首入香港。而启德宅地则吸引了万科、龙湖、合景泰富、、龙光地产等内地房企。如此看来,内地房企对于香港宅地更有着浓厚的兴趣。
  其实,近来内地房企频频现身香港土地市场并多次成功抢地,引发市场关注。据香港地政总署统计,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香港卖地总面积为31.4万平方米,卖地总价为1020.6亿港元,其中内资企业占据一半。过去,香港土地市场基本由本地家族财团主导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香港特区政府在去年11月再次“加辣”,全面提高买卖住宅物业印花税率,无论交易价格,税率调高至交易额的15%。由于此前针对非本地居民需付15%的买家印花税继续适用,加上新“辣招”中统一规定的15%物业印花税,这意味着海外买家在香港置业需付高达30%的税款。由于最新推出的“辣招”比以往都要更“辣”,业内人士曾认为有助于迅速让炽热的楼市降温,并遏制香港本地和海外投资需求,加之美联储加息一度被认为是压垮香港楼市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从多项数据来看,香港楼市的确一直处于“火热”状态。据美联物业提供的香港楼价走势图显示,从2015年8月开始香港楼市就出现向下的趋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去年3月。不过,截至今年4月,香港楼市平均呎价已经升到11376港元,环比上升2.2%,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据美联物业房地产数据及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今年4月香港整体物业(包括一手私楼、二手住宅、一手公营房屋、工商铺、纯车位及其他等)注册量达到8984宗,环比增幅18.1%,创7个月新高。香港的一级土地市场、二级新盘市场以及商业市场,均处于“打鸡血”的亢奋状
责任编辑:白仲平
热门推荐APP专享大涨背后有何玄机_网易财经
大涨背后有何玄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指数8月24日大幅上涨□研究所 桂浩明
进入本周以来,沪深股市的走势可谓波澜不惊,但是的行情就大不一样了。本周二,B股自中午时分开始快速上涨,一度涨幅达到8.88%,B股也达到了3.23%。到收盘的时候,B股大盘还分别有5.06%和2.77%的涨幅。尽管现在B股的规模不大,B股股票在各中所占的权重也很小,但它毕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品种,大幅上涨自然有特殊的原因。其实,B股的走强并非现在才开始。今年沪深是在7月初见底并展开反弹的,但B股则在5月中旬就开始上涨了。到目前为止,今年沪深两市B股指数的最大涨幅分别是35.10%和35.53%,而且其中深市B股指数已经比去年年底的位置要高出10.44%。B股领先A股上涨,并且涨幅又明显大于A股,这种状况在过去也经常出现,但是由于现在A、B股的规模相差十分悬殊,两者之间也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联动,因此这种状况就不是太为人所关注。但不管怎么说,B股所呈现的相对强势是事实,对于它的大涨,还是有必要追问一下为什么?这几年来,B股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波比较有力的上涨。特别是在A股市场实施改革以后,B股爆发行情的频率进一步增加了。原因就在于,自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后,B股作为市场上内地企业吸收外资的窗口功能被大大削弱了,它已经多年来未进行融资与再融资,也没有开发机构投资者参与,在市场上显得十分另类。也因为这样,人们的一致预期是,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B股问题也就提到了日程上,一定会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导致相关政策调整,并且在市场层面予以解决。过去,人们想得比较多的是,随着改革的推进,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自由兑换是早晚的事情,而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B股将会和A股合并。鉴于B股价格普遍比A股低一半左右,因此B股制度的改革,也就意味着其价值的再次发现。近几年来,几乎每次B股出现上涨,都与B股改革的传闻有关,甚至一些上市公司出于财务目的进行回购B股的操作,也会引发整个B股出现行情。今年以来,国际板推出预期明显提升,这是吸引海外企业到境内上市的举措,但此举也被认为与B股有关,有舆论就认为,发展国际板可以以B股市场为基础。当然,这些都只是部分投资者的推断与猜测,但它还是能够在市场上引起共鸣,这就很说明问题,表明B股的改革是人心所向,也确实到了应该着力推进的时候。对于今年以来所出现的B股上涨,应该说与人民币汇率改革再次启动以及人们对B股制度改革的预期增强有关。至于本周二B股的大涨,相信更多是受到传闻的影响。这从其冲高后又有所回落及沪市B股强于深市(近几年来一直是深市强于沪市)来看,也表明了这一点。
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是不应该过于关注这种异动的,但是对于异动背后的玄机,还是应该深入地思考。中国证券市场在发展中曾经积累了包括股权分置在内的很多问题,现在一个个都解决了,时下以及、都推出来了,新三板也在孕育之中,相对而言B股制度多年来未变,B股发展严重滞后,这其实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不管怎么样,它又是早晚一定要解决的。在这个层面上,B股因为各种短期因素而不时出现大幅上涨行情,是很自然的。只是作为投资者,理应对此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因为传闻而盲目追涨B股不必要,但是忽视B股的客观价值,也不应该。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万亿资金到期央行坚持不放水 背后有何玄机?
  万亿资金到期央行坚持 “不放水” 背后有何玄机  证券时报网()07月08日讯  9175亿元! 根据统计,进入7月之后将有近万亿元的资金陆续到期,其中近70%将集中在前两周。然而,在平稳跨过6月考核大限之后,央行一反常态,截至7月7日已经连续11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尽管没有在公开市场上有所动作,但央行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央行在7月4日发布了两份重要的报告:《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字里行间“维护流动性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 都被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  另据外媒报道,7月中旬或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其重点之一将是确立未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而从刚刚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中也提出央行强调其应负责中国的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并阐述了三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组织结构模式。  据此,市场分析央行不会让4月流动性紧张的现象重现,但后续货币政策紧中趋缓却越来越成为共识。  据证券日报报道,7月份共有9175亿元资金到期,其中逆回购有5600亿元,MLF有3575亿元。央行近期却“一反常态”,不但没有进行MLF操作,反而连续暂停逆回购,市场流动性不但未受影响,且呈“充裕”状态。那么,支持央行“一反常态”的底气来自哪里呢?  首先,积极财政政策真的积极起来了。从6月23日至7月7日,央行连续11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在这段时期,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均对暂停公开市场操作的理由向市场进行了公告。比如6月30日之前给出的理由是“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6月30日的公告则强调“临近月末时点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  进入7月份后,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暂停公开市场操作的理由有所变化,前两个交易日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从5日开始强调“近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对冲金融机构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  当前流动性状况高于年初设定的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目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财政支出加大。根据以往的历史情况,6月份财政支出规模一般在3000亿元左右,考虑到今年财政支出加快,预计在4000亿元以上。  其次,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显著提高。5月31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推出的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正式面世,同时还推出了以FD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交易相关服务。央行创设FDR利率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金融监管部门近年来的重要工作之一。央行为打通货币政策渠道,一直在打造新的政策工具进行攻坚。目前,7天期回购利率正逐渐发展成为政策利率。相较于回购利率,定盘回购利率被认为更具政策含义。因此,今后观察市场资金状况,FDR007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  今年第一季度,DR007总体在2.6%至2.9%的区间内运行。而截至昨日,FDR007利率在2.68%至2.8%之间,与第一季度基本持平。因此,从这个政策利率也可以看出,当前的市场资金价格处于稳定合理水平,反映出的则是流动性状况“充裕”。  央行强调,接下来将继续从提高金融市场深度入手继续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不断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传导。  第三,由于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正式施行,金融机构增强了主动调节自身流动性的意愿。在3月中下旬MPA首次考核之时,由于金融机构的不适应让流动性出现波动。随后,央行给予了必要的支持,金融机构也开始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在进入年中考核周期之后,它们就显得比较从容了。金融机构面对第三季度MPA考核会更加从容。  第四,央行外汇占款降幅逐步收窄,使其再次成为货币供给的通道。5月份央行外汇占款仅下降293.34亿元,这是该指标连续第6个月降幅收窄。分析人士称, 6月份央行外汇占款有可能“转正”,下半年则可能走上“正途”。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证券时报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athenacui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房股大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