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大连海上军事演习沉入海底的战士

当前位置: &
三大舰队在南海大型演习:红方潜艇受损坐沉海底(1)
扫描到手机
09:57:06 & &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04年中国海洋大事记
来源:齐鲁网综合
我来说说(0)
关键词:历史 大事记
[提要]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正式实施。《港口法》立足于港口对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着眼于我国港口的长远发展,主要规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宏观调控、..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正式实施。《港口法》立足于港口对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着眼于我国港口的长远发展,主要规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宏观调控、地方政府进行具体管理的港口管理体制;确立了港口规划、岸线管理等合理利用港口资源的制度;确立了港口多元化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建设和经营港口业务的制度;确立了港口业务经营人的准入制度和公开公平竞争制度;确立了港口保护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
  1月2日,《中国海洋报》公布2003年海洋十大新闻:①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分别签署海洋领域合作协议;②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③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开工;④我国第一部无居民海岛管理规定出台;⑤我国《港口法》正式颁布;⑥中国北极科考实现历史性突破;⑦国内首套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出水;⑧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海洋管理工作统一、有序、有力的目标;⑨到2010年我国减少海洋捕捞船3万艘;⑩我国船舶工业2003年新接订单1 700万吨。
  1月4日,交通部印发《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1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对水上救捞工作作出批示:&要加强人命救助的装备建设,增强救助的有效性,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救得下来&。
  1月7-9日,国家海洋局领导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部门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局长孙志辉主持,局长王曙光发表讲话,要求全局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2004年各项工作。
  1月8日,&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增改装工程通过沈闻孙、张炳炎、黄旭华和汪品先4位院士等13名专家鉴定。结论是,该船进入了国际先进科学考察船的行列,成为我国第一艘满足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活动的、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科学考察船。
  1月9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第24号部长令,颁布《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该规定共20条,自日起施行,由国家海洋局负责监督执行。
  同日,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声为团长,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张穹、中国驻智利大使李长华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组成的2004年中国政府南极长城站考察团到达长城站,慰问了中国第20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队员,考察了长城站及周边站点情况。
  同日,以中国青岛港集团、英国铁行集团、由中国中远集团、丹麦AP穆勒-马士基集团合资经营,目前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公司之一的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隆重开业。此次三国四方的携手合作将开创国内码头合资经营的新模式。
  1月12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世界最大航运公司之一的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仪式,共同庆祝双方签订的两艘17.5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合同生效。该船为我国目前自行开发设计的最大散货船,该型船长289米、宽45米、深24.5米,设计吃水16.5米,航速15节。
  1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召开了新造海监船项目二期工程可研报告专家评估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志辉到会并讲话。
  1月13-14日,大连港30万吨原油码头将最后两跨重440吨、长108米、宽10.6米、高18米的钢结构栈桥吊装安装合成。为5月份投产奠定了基础。该码头年通过能力1 000万吨,远期通过能力可达2 000万吨,为我国在建的最大的原油码头。
  1月14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将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78&55&N,11&56&E)建立,计划于2004年3月举行考察站落成典礼并投入运行。
  1月16日,《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于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的出台,是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该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正式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对于促进该省海洋经济强省、渔业经济强省、生态省建设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月19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举行春节慰问南极考察队员活动,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亲临会场,通过卫星通讯,向中国第20次南极考察队队员表示新春祝贺和慰问。称赞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拓展未来空间的伟大壮举,希望中国南极考察队员们继续弘扬&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极地精神,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攀登,为祖国极地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局领导参加了慰问活动,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主持慰问仪式。
  同日,中国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刚义,在加拿大北大西洋海域0.7℃的水温下游了37分30秒,使他挑战大西洋的计划获得成功。
  1月31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了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中国海平面公报》。
  2月1日,为配合世界各国日正式履行《1974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即《SOLAS公约》)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即《ISPS规则》),我国交通部发布了《船舶保安规则》、《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并对所有对外开放港口的所有港口设施制定了保安计划。
  2月2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项目验收会&,有8位院士参加的项目验收专家委员会听取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首席科学家张占海博士的汇报。项目验收专家委员会认为,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按计划完成了预定目标和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同时,专家建议应继续加强对北极地区研究工作的支持,将北极考察与研究继续纳入国家&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中长期规划。
  2月2-4日,结合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项目验收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同组织召开了&北极全球变化科学前沿研讨会&和&中国极地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研讨会&,来自国内18个科研单位的60余位长期致力于极地科学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研讨会,部分院士出席了研讨会,汪品先院士做了&北冰洋与我国环境宏观格局演变&的专题报告。
  2月10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北京与印度尼西亚海洋事务与渔业部部长罗赫敏&达胡里就进一步发展两国渔业合作问题举行了会晤。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李健华、柳正,印尼驻华大使、印尼海洋事务与渔业部捕捞司司长、养殖司司长以及能力建设与营销司司长等参加了会晤。
  2月12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4年度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会议确定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新的战略目标体系和核心发展战略,树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社会发布了2003年度《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王飞从海洋经济现状、海洋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编制依据及相关说明等几个方面,向首都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介绍了我国海洋经济运行状况。《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03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0 077.71亿元,这是我国海洋产业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我国海洋经济总体水平在世界海洋国家中已处于中上水平。
  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代表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炉因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由国务院颁发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海军装备研究院承担的某项科研工程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日,&海盾2004&专项执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分管领导、中国海监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队长、海区总队长和国家海洋局办公室、海域司、环保司、中国海洋报社领导及有关人员共计4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海监总队副总队长宋义葆主持,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兼中国海监总队长张宏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海监常务副总队长张惠荣作了&海盾2003&专项执法行动总结。大会对&海盾2003&专项执法行动中查处的案件进行了表彰,并给予奖励。
  同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荣获国际知名财经杂志《财资》评出的2003年度中国最佳治理公司、中国信誉最佳公司,中国发债最佳公司三项第一名。
  2月22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区划要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实现海域的合理使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认真组织落实区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确保区划目标的实现。
  2月24日,中国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和越南水产部副部长阮玉洪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补充议定书。
  同日,海南省代省长卫留成在海南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4年海南省要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海南是海洋大省,要向海洋要资源、要产品、要效益、要优势。2004年要组织专家研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对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产业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当前的重点是加快发展海洋渔业和油气化工业。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海洋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加快海上和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争2007年前海南岛周围海域石油产量翻一番,天然气再上岸15亿立方米。
  2月25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正式受理了江苏省紫菜协会代表其下属的107个会员要求对我国出口紫菜遭歧视,日本配额&认韩不认华&的贸易壁垒调查。
  同日,交通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国际海运业管理规定》。
  2月26日,丹麦AP穆勒-马士基集团与中国大连新船重工集团、广船国际造船订造4艘成品油轮的建造合同签约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温家宝总理和安德斯&哈穆森首相出席了签约仪式。该集团自1996年以来,从中国船厂订造的远洋货轮累计高达51艘,价值超15亿美元,为在华订造船舶最多、造价最大的外国客商。
  2月26-27日,国家海洋局召开了省级海域使用管理立法工作座谈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就完善海域使用管理法律体系、实际管理工作需要、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开展地方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并就地方立法工作的内容和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
  2月28日,中国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专家委员会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国IODP办公室同时在同济大学揭牌。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于日开始启动。中国IODP专家委员会由国内1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6名高级研究人员组成,其中包括5名院士。中国IODP专家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孙枢院士担任,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秦蕴珊院士担任副主任。
  3月1日,《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开始施行。该规定由国土资源部第12次部务会议通过,由国家海洋局负责监督执行。
  同日,新的《集装箱监管办法》开始实施,中国船级社将统一办理集装箱海关批准牌照。
  3月1-2日,&中日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研讨会&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召开,中日两国长期从事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技术和管理专家20余人参加了研讨。
  3月3日,涠洲12-1北油田顺利投产,日产原油7 500余桶油当量。该油田有望于2005年达到高峰产量,日产约14 400桶油当量。中海石油有限公司享有涠洲油田群100%的权益,并担任作业者。
  3月4日,为了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评审工作,保证论证的科学性和评审活动的公平、公正,国家海洋局发布并开始实施《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国家海洋局负责组建并管理国务院审批项目用海的评审专家库,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建并管理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审批项目用海的评审专家库。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委员讨论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19处,含比较重要的修改9处,其中第5项在报告中增加了有关&海洋&的内容。在2004年主要任务(四)中,关于&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段,增加了&重视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词句。
  同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03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该公报共分概述、基本情况、专项行动和统计分析等四部分内容,全面总结了2003年全国海域使用管理情况,并对全国海域使用现状和海域使用确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要加强海洋调查评价和规划,全面推进海域使用管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开发和经济发展。&
  同日,交通部公布《港口深水岸线标准》。
  同日,浙江省政府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北京签署《关于浙江省引进液化天然气及应用工程项目的合作协议》,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3月11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视察交通部值班室、海上搜救中心和救捞值班室。
  3月12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联合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占60%,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占40%。公司的设立将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海外开采的油气资源进入国内市场打开一个自主操作的通道,同时也是贯彻国家&走出去&发展的方针、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具体体现。
  3月15日,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宣布2003年度业绩,公司实现油气销售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18.2%。根据美国会计准则,净利润达到历史最高的119.8亿元,同比增长31.9%。利润率从38.8%提高到了41%。
  3月16日,《中国海洋报》报道:2004年&两会&收到涉海议案、提案共48件。其中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收到涉海议案17件,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收到涉海提案31件。
  同日,国务院批准了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这是继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二个省级海洋功能区划。这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机制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辽宁省海洋开发进入了规范有序时期,从而使辽宁省海洋管理工作掀开新的一页。
  同日,财政部在北京召开了2004年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新增试点单位座谈会。财政部副部长肖捷就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推进改革的工作要求作了动员讲话。财政部指定国家海洋局作为2003年40家中央试点单位的唯一代表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国家海洋局办公室(财务司)副主任(副司长)李春先以《国家海洋局实施财政国库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为题,介绍了国家海洋局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体会。会后,财政部将《国家海洋局实施财政国库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作为参阅材料,印发至2004年各新增试点单位。
  同日,中国和法国海军在黄海成功举行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联合演习。此为中国海军第一次与西方国家海军举行海上军事演习。中法海军舰艇编队主要进行了包括舰艇和舰载机战术机动、海上补给演练、视觉通信和海上搜救等内容的联合演习。
  3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例行的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愿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精神,与有关国家积极探讨妥善处理南海问题的途径和方式。
  同日,交通部首次组织开展中外合资船舶运输公司从事中国国内港口之间化工品运输的招标工作。
  3月1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天津市政府签署《合作建设天津进口液化天然气项目原则协议》。傅成玉总经理和戴相龙市长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
  3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就越南准备开通乘船赴南沙群岛旅游线路一事答记者问时称,中方已经向越方提出严正交涉,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越方这一活动,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3月29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协议,建造我国第一艘400英尺自升式钻井船。这是我国船舶工业首次承建国内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作业水深最深的海上钻井平台。
  同日,国内目前最大的重近1 900吨、高85米的巨型卸船机落户大连港。大连港30万吨矿石专用码头共需安装3台大型卸船机,此次先安装两台。单机每次可抓料39.5吨,每小时可卸矿石2 750吨。它的安装,为大连港30万吨矿石码头的5月底投产奠定了基础。
  3月30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港务局局长黄穗文在广州签署了《国家海洋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港务局关于澳门废弃物在珠江口海域倾倒管理工作合作协议》。
  3月31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廖秀冬在广州签署了《国家海洋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关于香港废弃物跨区倾倒管理工作合作安排》。
  4月2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举办了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报告会。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曙光作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洋工作》的报告。报告会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志辉主持,局党组全体成员出席。局机关全体公务员、在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直管单位处以上干部聆听了报告。
  同日,6 500吨煤炭通过10千米长距离曲线胶带机输送至天津港南疆港区专业化煤码头,装船下海。这标志着重点建设项目--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煤炭长廊系统工程重载试车成功。该系统各项综合技术指标均名列世界前茅,预计近期投产使用。该工程由9.9千米煤炭长廊系统和7.5千米焦炭系统组成。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有效地增加煤炭和焦炭从散货物流中心到南疆港区集港的运力,并有利于环保。
  4月4日,浙江嵊泗县人民政府和新加坡奥德曼房产资源有限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由后者对嵊泗徐公岛进行整体旅游项目开发。这是我国首个由外商对岛屿进行整体开发的项目。该开发项目计划投资4亿元,分4期进行,其中首期1.25亿元投资将于2006年底完成,到2012年底全部工程完工后,徐公岛将建成休闲度假村、滨海湾会所、探险场所、星级酒店、主题公园、游艇俱乐部及海景住宅等一系列旅游设施项目。
  4月9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报详细公布了我国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海洋资源在2003年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同时,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4月14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志辉在北京会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委会执行秘书伯纳尔博士。双方就中国与国际间海洋事务进行了交流与会谈。会上,双方还就如何加强在全球海洋定期评价,在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联合技术委员会中的作用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流了意见。
  4月15日,交通部发布《港口经营管理规定》。
  同日,交通部部长张春贤与拉脱维亚副总理兼交通部长艾纳尔斯&施列谢尔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拉脱维亚政府海运协定》。胡锦涛主席和拉托维亚总统出席签字仪式。
  4月16-17日,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学会海底科学分会和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生物基因资源&学术讨论会在杭州举行。金翔龙、秦蕴珊、封锡盛和徐洵4位院士出席并分别主持了两天的讨论。会议就海底热液活动与成矿作用、热液生物与基因资源、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技术与方法3个主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4月19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和西雅图港在西雅图市联合举行庆祝活动,纪念中远&柳林海&货轮首航美国25周年。作为庆祝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两场研讨会,分别从政府和海运界的角度回顾了25年来中美海运关系发展历程,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4月19-23日,由国家海洋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共同主办、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承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第六次国际科学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共收到150篇高质量的论文摘要,186位来自18个国家的学者经过5天的学术交流,展示了许多最新的学术成果。
  4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越南组团赴南沙群岛旅游的做法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对越南的做法,中方已多次对此表示关切和反对。4月16日,王毅副外长紧急召见越南驻华大使,再次就此向越方提出严正交涉。中方一直以非常明确的语言表达这样一个立场,即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中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越方做法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我们坚决反对。中国与南海国家曾签署了一个《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我们要求越方恪守自己的承诺,恪守各方达成的共识,立即停止任何可能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动。
  4月21日,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与美国运输部杰弗&舍恩副部长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华盛顿互换外交照会并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海运协定》自声明当日起正式生效。
  4月22日,商务部依据《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的规定,发布第16号公告,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调查期为6-9个月。
  同日,广西防城港市获批列入中国第一、全球三大GEF(全球环境基金)红树林国际示范区。GEF南中国海项目是南中国海周边7个国家(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为扭转南中国海及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而共同发起,由联合国环境署组织实施,GEF提供赞助的海洋环境保护大型区域合作项目。防城港红树林国际示范区的获批意味着防城港海域1 400余公顷红树林的保护将受到联合国环境署的关注。防城港市拥有我国最大、最典型的海湾红树林和全国最大的城市红树林,是我国唯一的边界红树林,具有GEF要求的国际跨界意义和多样性;当地政府及海洋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申报工作扎实、细致;作为申报项目的一部分,防城港红树林海洋生态实验园是由企业策划承建的,这种企业参与保护和开发红树林的做法在国际上值得倡导。
  4月29日,我国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和越南水产部副部长阮玉洪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补充议定书》,对过渡性安排水域的范围和管理进行了规定。
  4月30日,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3年国内10家&最具价值上市公司&之一。
  同日,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包括融资、液化天然气运输和下游销售等15项商务合同的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及相关部委和广东省政府有关领导、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BP公司全球副总裁Gray Dirks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5月1日,我国新修订的《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开始实施。修订后的规定突出了渤海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做好渤海生物资源的增殖和养护,努力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积极引导和扶持渔民转产转业。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为此将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渤海渔业监测网络体系;定期组织对沿岸水质和大中型河流入海处、大中城市污水排放附近海域进行水域环境监测,重点对渤海赤潮监测和预防;及时组织对渔业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5月3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发生针对中国援建该港技术人员的炸弹袭击事件,中港集团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项目部3人遇难,9人受伤,交通部派员赴巴参与善后处理工作。
  5月6-7日,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毛如柏来到北海区进行了海岛立法调研,并实地考察了刘公岛。
  5月10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在浙江普陀山机场举行&中国海监B-3837飞机接机暨首飞仪式&,这标志着国家海洋局正式把该飞机交给东海分局并加入中国海监东海总队的装备序列,从而为进一步增强中国海监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促进海洋行政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月15日,15万吨级&海洋石油112&号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命名交接仪式在大连新船重工船厂举行。
  5月17-18日,在举行的中美海上渔业联合执法工作会谈中,中美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中美两国渔业执法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加强渔业执法人员培训和交流等方面,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
  5月18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勘界和界线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在我国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荣获全国勘界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人事部、民政部等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并向受表彰单位和个人颁奖。
  5月18-20日,由中国贸促会、国家海洋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欧盟海事装备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和青岛市政府共同主办为期3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企业参展。国际知名甚至是世界顶级品牌的水上运动与船艇生产商或产品代理商也参加了航博会。本届航博会期间还举办了中韩经济合作与物流论坛、青岛口岸贸易与国际航运发展高层对话和中国船艇及水上运动项目投资洽谈与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以及物流合资、航线合作、造船项目签约仪式,荷兰DHV公司举办了游艇项目、游艇码头经营、水上设置规划配套等专题说明会,法国政府代表团参会并专门举行了推介会。
  5月20日,广东湛江市的&黄金海岸&工程已正式启动。该工程由中国联通湛江分公司投资1亿多元,在湛江沿岸1 550余千米的海岸线共建设70余个CDMA基站。该系统利用CDMA1X新技术所独有的超远覆盖与精确定位等技术,解决海面信号超远覆盖的问题,可使近海50千米到100千米的海域范围得到有效的网络覆盖,从而为海面作业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从根本上改变了电信业无法延伸至大海、海上作业人员无法与外界联系的局面。
  同日,美国海岸警卫队一行4人来到浙江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就中美公海联合执法进行了专项考察,并就如何做好公海联合执法交换了意见。在浙江期间,他们还先后考察了沈家门渔港、浙江渔业执法船艇、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等。
  5月22日,珠江口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台网络系统经过3年多的研发和建设,顺利联网并运行成功。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AIS岸台网络技术在沿海港口进行船舶交通管理的系统。
  5月23日,由青岛市政府科技局申报,国家海洋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国土资源部驻青岛知名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管理专家共同参与的&中国海洋技术发展战略及其对策研究&项目启动会在青岛召开。该项目主要包括海洋科学技术战略地位研究、国际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研究现状分析和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对策研究。
  5月27-28日,南海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5月28日,国内第一艘配有直升机平台的引航船&沪港引1&号交付使用,主要停泊在长江口接送引航员。从此,在遇风浪时,上海港将更多地使用直升机直接接送引航员,提高引航效率,确保中外船舶顺利进港。
  6月1日,《港口经营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港口经营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调整和规范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做好港口经营管理工作,交通部研究制定了该规定。
  同日,由交通部、商务部联合颁布的《外商投资国际海运业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是《国际海运条例》的配套规章,是规范和保障外商在华投资经营国际海运及其相关辅助业的又一重要行政规章,对履行中国加入WTO海运服务承诺,进一步规范外商投资国际海运业的市场准入管理,保护中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6月3日,中国海监执法示范工作交流会在青岛召开。会议对执法示范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交流了各地海监执法工作经验,并对今后全国海监执法示范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国海监总队、各海区总队、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队、中国海监执法示范支队及有关海监大队的主要负责人等共约60人参加会议。
  6月4日,我国首台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在青岛华欧集团黄岛电厂建成并一次试车成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有关领导参加了设备试运行开车仪式。此台3 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是&十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示范工程,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负责设计,青岛华欧集团建设完成。
  6月5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第12次院士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6月6日,堪称我国目前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海事航母&--&海巡31&号船由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并顺利下水。
  6月7日,国际海底管理局第十届年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闭幕,会议期间,中国当选为海底矿产最大消费国集团(理事会A组)成员。
  6月8日,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办公室在上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极区空间环境的南北极对比研究&进行了验收。
  同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位于渤海湾西部海域的新油田歧口18-2成功投产,日产原油2 800余桶。
  同日,交通部发布《关于加强台湾海峡两岸集装箱班轮运输管理的公告》。
  同日,完全由我国自主开发、自行设计建造的吨位最大的&海洋石油113&号提前23天,在外高桥船厂码头命名并交付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此举标志着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在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的开发、设计和建造方面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的建造水平跨进了世界先进行列。
  6月8-10日,2004世界水产与海鲜博览上海展览会(CS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展。该展会由世界著名的美国DBC集团公司和荷兰皇家展览集团的在华合资机构--VNU亚洲展览集团上海荷雅企龙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水产行业协会及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联合举办,并且得到了上海市政府、荷兰荷丰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和上海水产大学等机构的全力支持。来自美国、荷兰等近20个国家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的展商以及来自山东、辽宁等地的企业参加了展览。
  6月10日,以科林斯海军上将为团长的美国海岸警卫队代表团来华到农业部访问,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与科林斯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会谈记要。
  6月11日,中央编办明确由交通部牵头建立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机制。
  同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司令托马斯&科林斯上将一行5人在美国驻华使馆官员的陪同下访问了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副局长陈连增会见了美方代表团,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环境保护司、中国海监总队和极地考察办公室的领导出席了欢迎仪式。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表达了在海上执法、海洋环保、极地事务等领域开展合作的愿望。科林斯上将还邀请王曙光局长率团回访,以便进一步探讨合作事宜。
  同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专家评审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志辉到会并作了讲话。以国家总统计师李强为组长的专家评审组对调查报告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认为,该项调查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首次提出了我国权威的涉海就业总量数据,填补了我国海洋统计领域的空白。
  6月12-14日,第四届中国大连渔业展览会在大连举行。此次展会吸引了近百家水产企业参展,2万余名国内外观众前来参观。展会中共有近百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成交额达到1.5亿元。其中,辽宁省水产(集团)进出口公司与日本及欧美10家客户签订了进出口协议,主要以出口扇贝、海蜇皮、裙带菜、扇贝类、鱼类产品为主,并进口日本产鲑鱼等产品,进出口交易额达到500余万美元。山东乳山市正阳食品有限公司首次率团到大连参展,也通过展会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客商达成交易额20余万美元。
  6月13日,青岛港在有史以来靠泊最长的318米集装箱巨轮&马士基康瑞&轮作业中,再次展现出&振超效率&的巨大威力,创出船时量228自然箱这一华北地区最高记录。
  6月13-17日,中韩海洋共同研究中心第四次联络员会议暨黄海业务海洋学研讨会在韩国釜山召开。
  6月14日,日照港中港区油品码头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6月15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有中央各大新闻媒体记者参加的赤潮信息发布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出席并向记者们介绍了渤海海域赤潮情况,5月份全国赤潮发生情况和赤潮防灾减灾的对策措施。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及河北、天津、山东三省市海洋厅局的有关领导和专家解答了记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6月18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到国家海洋局进行工作访问。国防科工委主管民用航天的有关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和专家陪同孙来燕一起访问。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会见了孙来燕一行。
  6月20日,中英海军在黄海某海域举行了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这是中国海军首次与英国海军进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联合演习。15国驻华海军武官乘&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全程观摩演习。演习共分为&舰艇编队通信演练、舰艇编队运动演练&和&海上联合搜救演练&3个阶段海上演习。舰艇编队指挥员分别由北海舰队参谋长张盘洪将军和英国海上部队司令大卫&斯内尔森少将担任。演习之前,中英双方就演习事宜进行了磋商,并严格进行了图上推演。
  同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雪龙船船长袁绍宏荣获&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称号,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6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祝贺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欢庆仲冬节。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贺电中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他个人名义,向在漫长极夜中勤奋工作、顽强拼搏的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的全体考察队员,向在南极地区工作的各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并祝大家仲冬节快乐。
  同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青岛港并亲切看望当代工人杰出代表许振超,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韩寓群,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陪同视察。
  6月23日,30万吨油轮中远&远荣湖&轮航行在我国南海海域,突然遭到一艘小艇的&自杀性爆炸袭击&,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中远集团立刻启动了应急反恐程序。这是我国首次举行的海上30万吨超级油轮运输反恐船岸联合演习。
  同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在中国海事法院成立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截至2003年5月底,在过去20年里,我国10家海事法院共受理一审海事海商案件64 759件,其审结各类海事海商案件62 140件。
  6月24日,天津市海洋局诉讼马耳他籍油轮&塔斯曼海&原油泄露对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索赔案在天津海事法院开庭。该案是我国首例海洋生态环境污损索赔案件。
  6月25日,第四届大连国际海事展览闭幕。海外馆参展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挪威、丹麦、德国、俄罗斯、意大利以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等地均有企业参展;国内馆参展商来自20个省市近百家企业,展会期间,举办了&国内外企业贸易洽谈会&。中外海事界人士还就共同感兴趣的船舶配套设备经营策略、产品要求、贸易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此间,&大连国际海事学术交流会&在大连海事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同时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1位从事或研究海事、造船、港口、航运的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了演讲。
  6月26日,由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办,海南海事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飞行服务队等27家单位参加的&2004年南海联合搜救演习&在海南省三亚市附近海域举行。这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是内地首次与香港合作进行大规模海上搜救演习,也是香港首次派出包括固定翼飞机和非固定翼飞机等全部救援飞机到香港以外地区参加海上搜救演习。共有29艘船舶、2架飞机、400余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演习。
  同日,来自全球的400余位海洋和大气科学家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华人海洋和大气科学大会。这是首次在我国举办大规模的海洋和大气科学会议。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说,大气、海洋科学作为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必将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专家们还围绕灾害性天气和灾害性气候的监测、预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等问题进行发言和讨论。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海洋学会、美国美华海洋和大气学会联合主办。
  6月28-30日,&第一届全国海洋高科技产业化论坛&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中国海洋石油学会、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广东省汕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汕头市市长黄志光、副市长欧阳志鸿与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汕头地区海洋产业界人士100余人与会。论坛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海洋高新技术产品国产化,促进我国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如何实现汕头市海洋产业整合发展,促进汕头海洋油气关联产业进入海洋油气装备国产化领域,尽快使汕头海洋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6月30日,交通部发布《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
  同日,中越边界谈判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与越南政府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边界委主任武勇在河内分别代表本国互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批准书。与此同时,两国外交机关也于当天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生效事互换了照会。至此,两个协定同时生效。
  7月1日,经修订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海上保安修正案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正式生效。
  7月1-2日,&全国海洋系统奖励表彰评审会&在大连召开。经过两天的情况介绍和评议,评委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全国海洋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国海洋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将由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发文予以公布。
  7月3日,我国一艘新型1 000吨级渔政船从上海起航,远赴北太平洋巡航执法,参加中国与美国联合渔业执法行动,打击公海非法捕捞,维护中国正常作业渔民的利益。这是中国连续第3年派遣渔政船赴北太平洋参加这一执法行动。
  7月4-5日,第六届中国青岛海洋节&2004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在青岛举行。本届论坛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海洋学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科学技术部给予支持的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是目前我国海洋科技领域最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本届论坛以&求实、创新、交流、合作、发展&为宗旨,以&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主要议题包括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海洋产业与经济发展;海洋文化(奥运)与经济发展等方面。本届论坛期间举办了以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主题报告会;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海洋产业与经济发展、海洋文化(奥运)与经济发展专题报告会;海洋科技成果项目发布会、海洋科技成果及产品展示会和电视对话节目。出席本届论坛的有国家10个部(委、局)的领导、20多位两院院士,来自美国、意大利、保加利亚、韩国10多位专家以及国内海洋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沿海城市政府官员100余位代表。
  7月5-8日,世界华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暨海洋观论坛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办公室主任姚明德、青岛市委副书记黄学军、副市长王修林等有关省市部门领导、中国海洋大学领导及专家近400人参加了会议。2005年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600周年。中央决定年在全国开展各种纪念活动,以弘扬郑和不畏艰险、传播友谊、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此次由中国海洋大学与全国海洋观教育基地举办的&世界华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暨海洋观论坛&为期3天。来自美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内地华人郑和文化研究专家近50人出席会议。此次论坛开幕式还展示了郑和宝船模型,并发行了纪念郑和600周年邮册及首日封。
  7月7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志辉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海洋经济凸显六大特点: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总量不断提高;海洋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其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原来的51∶16∶33优化到2003年的28∶29∶43;涉海产业就业人员规模扩大;三大海洋经济区基本形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主要海洋产业群得到了发展。
  同日,交通部、国家海洋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举行《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中外70余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志辉、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就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安排、举办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以及当今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同日,日本调查船在数艘先导船的引导下到冲绳本岛西北方向370千米、距中国正在开发的天然气田(春晓气田)约50千米处的海域进行海底资源调查。日本调查船通过向海底发射声波并根据其反射波来调查海底的地质构造。调查将持续到10月份,总费用约达30亿日元(约合2 800万美元)。对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于当日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王毅指出,东海尚未划界,中日在此问题上存在争议。所谓&中间线&只是日方单方面主张,中方从未承认,也不可能承认。日方这种把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的做法中方决不接受。日方这种挑衅性行为十分危险,中方坚决反对。王毅强调,东海划界只能通过谈判解决,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方强烈要求日方遵守国际法准则,立即停止在双方争议海域侵害中方主权和权益的行为。
  同日,出席中德海洋科技合作联合会第13次会议的德国海洋代表团访问了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并参观了&向阳红14&号船。
  7月8日,青岛市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签署了《共同开展奥运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安排》,标志着双方合作开展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和青岛市副市长罗永明代表双方出席并签署协议。
  7月16日,中国和德国科学家首次联合对南海北部可燃冰的海上调查航次结束。通过海底电视观测和海底电视监视抓斗取样等手段,中德科学家发现了南海确实存在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储藏的证据。该次调查还首次发现了南海北部可燃冰&冷泉&喷溢形成的巨型碳酸盐岩,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生碳酸盐岩区。
  7月20日,交通部编制并印发《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发展思路及年规划方案》。
  同日,中海石油有限公司与美国科麦奇公司、能源资源公司共同开发的曹妃甸11-1/11-2油田提前成功投产。
  7月21日,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在北京会见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国家海洋与大气局局长劳藤巴赫中将一行5人。双方在会谈中交流了各自国家海洋工作的最新进展,并同意在海洋与渔业领域中继续合作。会谈后,双方举行了《海洋与渔业科技合作议定书》的续签仪式。
  7月22日,国家海洋局1 000余名新老同志济济一堂,在中国政协礼堂热烈庆祝国家海洋局成立40周年。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等国家海洋局领导以及国家海洋局原领导出席了大会。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叶如棠,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安健,全国人大常委、环资委委员倪岳峰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到会祝贺。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原国务委员宋健委托专人或打来电话,对国家海洋局成立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问候。王曙光局长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国家海洋局党组向已经退出工作一线的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向一贯给予大力支持的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孙文盛部长代表中共国土资源部党组、国土资源部,向全国海洋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并对国家海洋局40年来为发展我国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表示热烈祝贺。
  同日,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报请批准的《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该办法是我国首部无居民海岛地方法规。于日起施行。
  7月24日至8月9日,为进一步贯彻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推动渤海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由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叶如棠带领的&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围绕渤海海洋环境治理情况,赴山东烟台、天津塘沽、河北秦皇岛、辽宁等省市进行调研和采访。
  7月26日,美国《商业周刊》公布了该杂志评出的全球1 000强最新排名,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76.5亿美元的市值荣列其中,居第292位,在上榜的中国公司中居第2位。
  7月28日,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78&55&N,11&56&E)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由国家有关部委代表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达新奥尔松为黄河站的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剪彩,参加中国黄河站落成仪式的还有挪威外交部、工贸部的官员和已经在新奥尔松建站的其他国家考察站站长。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致信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不惧艰险、立志造福于人类的我国极地科学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同日,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十周年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北礵海洋站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十年成就奖&,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团委和南海分局团委荣获&十年全国青年文明号优秀组织奖&,高增田、卜玉兵、封喜军等荣获&十年全国青年文明号优秀组织奖&。
  8月1日,由中国大洋协会委托,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长朱继懋教授等科研人员经过一年多时间潜心研制成功的3 500米水下机器人在黄海进行水下试验取得成功。
  8月4日,国务院任命王飞为国家海洋局副局长。
  8月4-5日,中国海监总队依据有关国际国内法律法规,派出由中国海监73、74船和B-3808飞机组成的混合巡航编队,对已签署生效的中国第一条中越海上边界线--北部湾海域进行首次巡航管护,并于8月18-21日、22-24日、26-27日分三个航段连续对北部湾中越海上边界线进行常规性巡航管护。
  8月8日,上午10时,执行我国DY105-16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船从青岛起航。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飞、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陈炳鑫、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毛彬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到码头送行。DY105-16航次以富钴结壳调查为主要任务,目标是在现有航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调查靶区的富钴结壳分布状况,了解矿床特征,初步圈出申请矿区,并对该区域的富钴结壳资源量进行初步估算。与此同时,在上述海区开展环境调查,收集矿区申请所必须的数据和资料。
  同日,交通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成立。
  8月10日,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目前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中海亚洲&轮首航天津港,标志着天津港集装箱船舶接卸能力已达世界一流水平。
  8月11日,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等6家中外企业组成的船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中船贸易公司和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签署造船合同,建造两艘价值4亿美元、被誉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的液化天然气船舶。
  8月11-13日,&南海北部海上油田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评审会&在广州召开。7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CACT作业者集团、CNOOC/STATOIL联合作业集团、JHN石油作业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流花油田、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的海上油田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进行了审查。本次评审会依照新规定的要求对报告进行了修改,通过对现状的评价,重点审查了油田环保设施和环保制度对目前生产作业的适应能力。各作业者需按照新的《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按照后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整改,并书面向国家海洋局提交《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保护整改情况报告》。
  8月15日,中国海洋学会赤潮研究与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8月17日,有华裔航海第一人之称的美籍华人翁以煊驾驶的&凤凰&号帆船,沿着600年前我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航线,抵达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莲花洋海面,与迎候在那里的我国最大的仿古木帆船&绿眉毛&会合,并在&绿眉毛&的护送下,进入沈家门渔港。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和香港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别安排的大型电视纪念活动。
  8月18-22日,由国家海洋局牵头组织并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中国航海学会协办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海洋科技夏令营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等地近50所中、小学的80名同学参加了这次夏令营活动。
  8月19-20日,全国边海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8月20日,交通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成立。
  8月23日,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出动14艘船舶,历时36天,将在妈湾水道搁浅的5万吨散货船&鹏洋&轮整体打捞出水,创造了中国起浮沉船吨位的新纪录。
  同日,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成果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化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行稳定可靠的业务化系统,这对推动我国海洋卫星与卫星海洋应用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年多的业务运行表明,该系统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月25日,交通部批准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琼州海峡旅客列车轮渡运输业务。
  8月28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德梅&轮在上海外高桥船厂举行隆重的命名暨交付典礼。这艘由中船集团公司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美国福茂航运公司&度身定制&的17.5万吨级散货船,是我国首次出口美国最大吨位的环保、好望角型远洋货轮。
  9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和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菲律宾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等签字仪式,中菲决定设立&渔业合作联合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讨论决定两国间渔业合作事宜。该备忘录的签署,将两国渔业合作纳入政府部门间合作框架,从而建立起两国渔业合作的新机制,这对两国间开展渔业合作、缓解双方渔业纠纷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和菲律宾农业部部长黄严辉分别在谅解备忘录上签字。
  9月3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申能公司就双方合作建设上海液化天然气项目签署合作原则协议。项目一期规模为300万吨/年,接收站站址初步定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的中西门堂岛上,项目投资初步测算为45.9亿元。
  9月6日,首届中国救捞国际论坛在哈尔滨举行,国际救生艇协会秘书长Gerry Keeling和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行政总裁Andrew Freemantle等20余位国际航运界人士出席了会议。
  9月8日,国内首例大规模海底煤田勘探项目在北京通过验收,并被评为优质工程。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海上勘探事业部历时101天,在山东龙口海域完成了4.599 5万炮、32平方千米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施工任务。
  9月11日,经过两年多建设,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实现Ⅰ标(陆上段)与Ⅱ标(海上段)合龙。东海大桥起于上海浦东南汇区的芦潮港,北与建设中的沪芦高速公路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的小洋山岛,全桥总长约32.5千米。该工程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的重要配套项目,是洋山深水港区通往上海陆路的一条主动脉。
  9月12日,福建液化天然气总体项目商务合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福建省常务副省长黄小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等出席签字仪式。
  同日,由交通部救捞局组织的首次海空立体救助演习在烟台附近水域举行。
  9月12-14日,2004水产科技论坛在上海举行。&水产科技论坛&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自2003年开始围绕我国&渔业经济与发展&宗旨、每年举办一次的综合性学术研讨会。2004年的主题是:&设施渔业--工厂化养殖设施、集约化养殖技术、抗风浪深水网箱与人工鱼礁&。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东海、黄海水产研究所、渔业机械研究所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上海水产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以及韩国、日本等机构的80余位业界专家、学者,就设施渔业的作用与未来、发展方向与任务、深水网箱养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9月14日,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国务院在批复中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是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重要基地,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东南亚地区、亚太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求广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实现海域的合理使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广西依据海洋功能区划,科学使用管理海域,严格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措施,尽快完成沿海市、县海洋功能区划的修编工作。强调广西应根据国务院的批复精神,认真组织落实广西海洋功能区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确保区域目标的实现。
  9月15日,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水产学会、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水产》杂志社等单位主办,青岛市海洋与水产学会承办的2004青岛&全国水产养殖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来自北京、山东、四川、广东、浙江等13个省、市相关单位的2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同日,国资委党委、国资委下达关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任免通知,任命罗汉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副书记,曹兴和、吴振芳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成员,武广齐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免去罗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纪检组组长的职务,任命曹兴和、吴振芳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
  9月16日,在由国家海洋局科技司主持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和评价&项目(简称&908&项目)2005年度第一批任务单元招标会上,有66个任务单元公开招标,21家单位参加竞标。
  同日,为完成我国首个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开放航次预期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考察船离开广州新洲码头,开赴南海北部海区执行海上科学调查和研究任务。本开放航次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组织,共收到所内外11个单位23个研究组的申请,并服务于科学家正在承担的&863&、国家基金等项目。除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外,参加本开放航次的科学家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气象局所属科研院校等9个单位。
  9月17日,中国海洋报社与海军南沙守备部队在北京国家海洋局举行了军民双拥共建文明活动协议书签字仪式,并进行了互赠牌匾、座谈交流等活动。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志辉参加了签字仪式并致词。
  9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国发[2004]2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依法审批海洋开发活动&、&从严控制围填海和开采海砂&、&加强近海捕捞和海水养殖管理&、&强化港口码头建设监管&等有关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要求。
  同日,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访问波兰、比利时和欧盟总部。期间,出席中波轮船公司第27届股东会议,并拜访波兰基础设施部部长奥帕夫斯基;考察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就中欧海运协定修改议定书的正式签署程序安排问题与欧盟方面互通信息,并草签中欧海运协定修改议定书。
  同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工作。该通知提出,依法审批海洋开发活动,从严控制围填海和开采海砂,加强近海捕捞和海水养殖管理,强化港口码头建设监管等16点要求。全国沿海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学习,并对近期海洋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
  同日,福建东山岛冬古湾郑成功古战船遗址首次发掘出120块古代士兵作战时穿的铠甲铜叶片,还有珍奇的印泥盒及红色印泥、铜烟斗、石墨砚、金属油灯、青白釉碗、铜锣片等一批珍奇文物。
  9月22日,上海海事局对未按规定向海域排污的两艘外轮送达了行政处罚通知书,在最新应用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留下的确凿证据面前,两艘外轮船长接受了处罚。至此,海事执法人员经10多天的调查取证工作后,两艘违规向海域排污的外轮最终被罚人民币共计13万元。
  同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江苏省发改委在南京签署《关于江苏省液化天然气(LNG)利用项目的合作原则协议》。江苏省LNG项目由接收站、输气干线和配套电厂三部分组成,一期规模为300万吨/年,总投资约150亿元。
  9月23日,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在北京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该领导小组由10个国家政府部门(国家海洋局,外交部,公安部,财政部,交通部,农业部,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民航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军队(总参作战部,海军司令部)以及3大石油生产集团公司(中海石油总公司,中石化集团总公司,中石油集团总公司)共同组成,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为领导小组组长。在此次会议上,领导小组审定并原则通过了《全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计划》。在《重大溢油应急计划》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主要包括总则、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响应终止、应急响应基础条件等。设立了溢油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协调联络小组、专家咨询小组、溢油应急指挥中心、溢油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海上石油平台溢油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处理溢油事故专业小组等一整套严密的交互式三级网络协调管理组织体系,明确了与《重大溢油应急计划》有关的各级组织以及参与溢油应急响应的各部门或单位的职责,确立了溢油应急处置的响应流程,规定了溢油应急终止原则和方法,并对溢油应急响应的基础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加以确定。
  同日,山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并于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山东以一年一部地方性法规的速度建立健全地方海洋与渔业法制体系的又一成果,对于推进&海上山东&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山东具有重要意义。
  同日,山东荣成海达公司诉国家海洋局行政处罚案([2004]一中行初字第33号)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22法庭开庭宣判。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国家海洋局对原告山东荣成海达公司的非法用海行为所作的行政处罚程序合法,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对国家海洋局做出的该行政处罚决定(海监北法字[2003]第012号)予以维持。
  9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祖,委员王太岚、刘振伟,在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李健华、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志雄、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叶鸿达的陪同下自象山乘船赴舟山对《渔业法》的执法情况进行了考察,检查组先后听取了舟山市的专题汇报,召开了专家、学者、渔民老大、渔业公司经理座谈会。会后,检查组又深入定海小沙旭旺养殖场、舟山兴业公司、沈家门渔港进行了实地考察。
  9月27日,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举行了揭牌典礼,国家海洋局及上海市有关单位的领导出席了典礼。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与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寿子琪为实验室揭牌。
  同日,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在香港妈湾水道成功打捞起5万吨级散装货船&鹏洋&轮,清除了香港主要航线上的重大障碍,疏通了航道,同时创造了中国打捞史的新记录。
  9月28日,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造的新型海洋执法监察船系列,首艘&中国海监27&号在广州黄埔船厂下水,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志辉参加了下水典礼。
  9月29日,一座国际一流、国内最大的海洋馆--蓬莱海洋极地世界正式向游客开放。蓬莱海洋极地世界是山东蓬莱著名民营企业--蓬莱海峰实业有限公司2003年斥资4.6亿元新建。整个展区面积为5.18万平方米,分为热带雨林馆、极地馆、鲨鱼馆、海豚海狮表演馆、海龟馆、海豹馆、水下剧场、四维动感影院等14个展馆,汇集了从赤道热带雨林到北冰洋极地世界的珍稀海洋生物千余种。
  10月3-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浙江考察假日旅游工作时强调,要进一步开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加强区域联合,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各类服务,促进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10月4日,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出席纽约-新泽西港&港口行业日&大会并作主旨发言。
  10月9日,第六届国际黄海海洋科学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来自中国、韩国、印度的100多名专家,紧密围绕&黄东海海域资源及其全球变化关系&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国际黄海海洋科学学术会议自1989年举办,举办国家由最初的中国、韩国扩大到印度、俄罗斯等多个国家。
  10月12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西北太平洋海洋遥感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闭幕。西北太平洋海洋遥感国际研讨会每年举办一届,主要参加国为中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本届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总结、交流与探讨各国在海洋遥感科技研究和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及技术,共同促进和加强国际间的海洋遥感科技合作。本届西北太平洋海洋遥感国际研讨会由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主办,国家海洋局协办,日本海洋遥感科技界提供了赞助和支持。
  同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美国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共同在北京庆祝渤中25-1油田一期工程投产。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中海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成玉,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总裁周守为,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副董事长Peter Robertson等出席庆典活动。
  10月13日,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正式命名。考察队将在即将进行的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活动中冲刺有不可接近之极称谓的&冰穹A&(DomeA)。
  10月13-15日,由民盟中央经济与区域发展委员会、民盟辽宁省委、浙江省委、上海市委联合主办的&民盟沿海省市发展海洋经济研讨会&在辽宁省盘锦市召开。来自民盟中央和全国沿海省市各级民盟组织的领导和海洋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10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液化天然气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傅成玉总经理和辽宁省副省长刘国强等出席签字仪式。预计项目规模为300万吨/年左右,工程总投资预计50亿元。
  10月15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隆重召开纪念邓小平同志为南极考察题词2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发来贺词,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并对极地考察工作提出四点希望。希望他们在新形势下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极地考察事业的新领域;发扬团结、拼搏、求实的极地考察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排除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扎扎实实地搞好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极地考察科研队伍;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争取中国在极地的战略利益,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极地做出新的贡献。
  同日,我国又一艘新型海洋综合执法监察船--&中国海监83&船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下水。这是我国建造的吨位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为先进的海洋公务执法船,也是国家海洋局&十五&计划中执法能力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
  10月16-17日,为纪念中国开展南极考察20周年,中国第二届极地科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各部、委、局的132名代表和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7个国家的21名科学家共153人出席了会议。本次研讨会分为全体会议和分组会议,全体会议邀请了国内、国际极地研究的著名学者做特邀报告;分组会议围绕气候与环境、极地生态与海洋、地球极隙区、普里兹带及相关区域4个主题,在2天的会期内共举行了101场专题报告。
  10月16-17日,中国第二届极地科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各部、委、局的132名代表和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21名科学家共153人出席会议。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本次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主席陈连增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词。
  10月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王汉民及广西北海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同日,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了公司首次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选举产生了董事和监事,并推选刘海胜为董事长,聘任石林为总经理。10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颁发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标志该公司正式成立。
  10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答记者问时说,中国对越南国家油气总公司对南海部分争议海域单方面进行油气勘探招标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
  同日,总投资20亿元、计划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的2个海上风电场项目在广东省南澳县签约,我国首批海上风电场将在南澳海域兴建。
  10月21日,交通部部长张春贤与意大利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孟凯帝就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意大利共和国政府海运协定》有关税收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并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进行了换函。
  10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建校80周年庆典大会在青岛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市委书记杜世成,海军副政委康成元中将,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王蒙,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周鸿兴,青岛市市委副书记、青岛市市长夏耕等领导及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副校长亚当&威靳教授,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校长伯纳德&墨尔登和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丹麦、新西兰等30多所高校代表与有关机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59所教育部直属院校党委书记或校长以及山东师范大学等39所兄弟院校的党委书记或校长,1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工程院院士、历届海大校友及在校师生员工三万多人参加了庆典大会。
  10月25日,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我国极地考察的后方基地--上海港鸣笛起航,国家海洋局在码头上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参加了欢送仪式。
  10月25-29日,由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海事组织(GEF/UNDP/IMO)联合资助开展的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区域项目组织(PEMSEA)第十次区域规划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厦门市召开。会议由国家海洋局和PEMSEA主办,厦门市政府协办。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以及来自PEMSEA组织各成员国(柬埔寨、中国、朝鲜、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政府官员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及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出席了会议。缅甸、东帝汶和老挝代表团作为观察员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重点是讨论通过实施东亚海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区域间海洋和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一个合作及交流的框架,会议在PEMSEA组织成员国间达成了关于东亚海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运行机制的一致意见。与会代表还现场考察了厦门员当湖、鼓浪屿、环岛路等海岸带综合管理示范项目情况。
  10月26日,交通部公布《全国主要港口名录》,明确了大连港等25个沿海主要港口和哈尔滨港等28个内河主要港口。
  10月27日,烟台--大连铁路轮渡正式全面开工。3年后,从烟台到大连,一条流动的海上铁路,将使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火车跨过大海直接往来。
  10月29日,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船抵达香港尖沙嘴海运大厦客运码头。香港中国极地博物馆基金会为&雪龙&船抵港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周俊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领导及香港各界人士约800人出席了欢迎仪式。
  同日,青岛港液体化工码头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10月29日至11月3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委员倪岳峰,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李定凡,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纪委书记周茂平,国家海洋局海域司司长于青松等海岛立法调研组一行10人,在海南省西沙群岛及三亚市开展了海岛立法调研活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至中等参加了调研组有关调研活动。调研组对海南省开展的海岛、礁、屿资源综合调查,加强海岛保护立法等进行了考察。
  11月1日,中国首部无居民海岛地方法规--《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11月1-3日,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巴黎、东京港口国监督谅解备忘录第二届联合部长会议,并签署了&强化责任链-消除低标准航运的区域间行动&的部长联合声明。
  11月2-4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主办,美国海洋展览公司协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渔业展览会和中国国际水产养殖展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550家中外企业参展,在1.2万平方米的展厅里,共设展位近700个,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多名专业人士参加展会。
  11月2-4日,由&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主办、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承办的第二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在广东湛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单位的100余名从事海洋生物高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共有22篇有关产业化方面的论文进行了学术交流。
  11月3日,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这标志着我国陆上石油开始正式向海洋进军。在成立仪式上,中石油有关负责人说:由辽河石油勘探局和大港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滩海施工队伍合并、重组成立的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远期目标将以渤海海域油气田为主战场,提升海上工程及研发的能力。通过合作、合资等方式,将业务逐步向更深水域拓展,成为滩海、近海和深海等多海域作业、一体化服务的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中石油主要探区集中在渤海等海域,规划&十一五&期间在海上形成年产400万吨的原油生产能力。
  11月3-4日,由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办,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协办的2004中德海底热液作用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11月8-11日,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合作主办,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承办的&中法海洋科学双边研讨会&在厦门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和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吕蓓蕾、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国际部主任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汪品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洵等近百名中法会议代表和国内高校、海洋科研单位的特约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会议期间,中法海洋科学家就&海洋科学方向的国际学术合作政策&、&渔业资源采集和生态模拟&等领域进行了大会报告交流和分组探讨。
  11月8-14日,应国家海洋局邀请,以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国家资源利用政策和管理局副局长施里亚耶夫为团长的俄罗斯政府海洋代表团一行10人对我国进行访问,并出席了中俄海洋领域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经过磋商,双方签署了《中俄海洋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纪要》,确定了合作领域和具体的合作项目。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在会后会见了俄罗斯政府海洋代表团全体成员。
  11月9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项目验收会&,来自全国人大、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总参谋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验收委员会审查了该系统有关技术文件,经讨论、质疑后认为: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化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行稳定可靠的业务化系统,并且系统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符合系统总体设计要求。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同日,应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邀请,国际海洋法庭资深大法官扬克夫博士,在国家海洋局为公务员们举办了一次题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10年&的讲座。
  11月10日,丹麦BMS公司执行董事本&索伦森先生应邀来到国家海洋局,就海上监视、监测等内容举办讲座。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志辉在中国海监总队常务副总队长张惠荣和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越等陪同下会见了索伦森。国家海洋局环保司、科技司和中国海监总队的有关人员听取了讲座,并就当前国外先进的海上执法监视设备等情况与索伦森进行了交流。
  11月11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审议批准了《宁波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该条例从日起正式实施。无居民海岛实行统一规划,以管理和保护为主,严格限制利用。
  同日,由国家海洋局科技司主持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和评价&项目(简称&908&项目)2005年度第二批任务单元开标仪式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开标的有海岛生态系统评价等9个任务单元,参加投标的单位有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14家。投标结果将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定后报国家海洋局审批。
  11月12日,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宣布,渤南项目顺利投产,渤中28-1和渤中26-2油气田日产原油4 200桶、天然气140万立方英尺(1立方英尺=0.028 3立方米)。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拥有该油气田100%的权益,并自任作业者。
  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11月15-17日,第二次中国-欧盟海运会谈在德国汉堡举行,双方签署了备忘录。
  11月16日,交通部救捞、海事、港航单位联合出动,成功救助了客滚船&辽海&轮上的340名旅客和船员。
  11月16-18日,在国家遥感中心承办的国际对地观测委员会(CEOS)第18届全会上,国家海洋局作为CEOS的部际协调小组参展了国际对地观测技术与应用展览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出席开幕式,国家海洋局展出的海洋卫星作为该展会上的一个亮点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兴趣和关注。
  11月20日,由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海洋世界》杂志社承办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2004年度)'北京海洋馆杯'海洋知识竞赛&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志辉、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张晓兰等有关部门领导、竞赛获奖者以及1 00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了颁奖仪式。
  11月22-25日,《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可研报告》评审会在上海举行,会上《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的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
  11月23-24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在深圳主持召开了2004年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有关单位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到会并讲话,会议总结交流了2004年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对2005年加强陆源排污口监测、全国海洋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地级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海洋工程及海洋倾废管理和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等海洋环境保护有关工作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11月24日,中韩渔业联合委员会第四届年会在韩国汉城召开,以中国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李健华为团长的中方代表团与以韩国海洋水产部次官辅崔壮贤为团长的韩方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双方就2005年两国执行《中韩渔业协定》的有关问题达成了一致,并签署了会议纪要。
  11月25日,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在境外成功发行了8.5亿美元5年期可转换债券。该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为零,收益率为1%,转换溢价35%。由于市场反应良好,公司行使超额配发权,发售总值1.5亿美元的额外债券,使发债规模达到10亿美元。
  11月26日,由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再次联合组织、中国海洋学会承办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2004年度)海洋文化专题讲座&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
  同日,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出动直升机一次成功救助&海鹭15&轮的9名船员。
  11月28日,执行中国大洋矿产资源调查研究DY105-16A航次任务的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远征太平洋115天,顺利返回,停靠广州港。此次远洋考察充分利用了深海浅钻、电视抓斗、海底摄像连续观测等&十五&期间我国自主发展的高新技术调查手段,对国际海底区域内6个海山进行了资源环境调查,获取了大量的富钴结壳、基岩岩石、多管沉积物、浅钻结壳、基岩岩芯等深海地质样品以及海底摄像图像记录、单道地震记录、重力记录、多波束全覆盖水深测量记录等科研资料。
  12月1-2日,全国县际间海域勘界工作座谈会在贵阳召开。全国11个沿海省海洋与渔业厅(局)的主管厅(局)长和勘界办主任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表示要全力以赴抓紧工作,确保在2005年底之前全面完成县际间海域勘界工作。
  12月1-10日,以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为团长的中国海洋代表团一行6人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友好访问。在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期间,代表团与印尼海洋事业与渔业部、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菲律宾海岸警备队等政府部门进行了会谈,并访问了日惹海洋与渔业局、马来西亚遥感中心、东亚海环境管理项目办公室(PEMSEA)等单位和机构。
  代表团此行的目的是加强与南海周边国家的交流,推进彼此在海洋领域里的合作。
  12月3日,交通部南海救助局出动救助船舶,成功救援被困东沙的45艘渔船上的1 125名渔民,并接回96人。
  12月6日,中海石油基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为实现总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原五家基地公司实施战略重组,成立基地集团。基地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打响了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攻坚战,成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企业改革发展史上新的重要里程碑。
  12月7日,两艘大型船舶在珠江口水域发生碰撞事故,其中德国籍集装箱船&MSC ILONA&燃油仓破损,漏油1 200吨。在中国搜救中心组织下,交通部救捞、海事系统及时派出船舶、直升机,成功完成清污工作。
  12月9日,中国渔业协会50年华诞庆典大会暨渔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农业部副部长牛盾、中国渔业协会会长齐景发等到会祝贺,来自国内外的9个渔业团体、40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12月14日,国家海洋局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同意在国家海洋局内设政策法规与规划司的批复(中央编办复字[号),印发《政策法规与规划司职责和机构编制》。
  12月15日,山东荣成海达造船有限公司诉国家海洋局行政处罚案二审,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经过3个多小时的法庭调查和审理,合议庭认为:国家海洋局对上诉人荣成海达公司的非法用海行为所作的行政处罚程序合法,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合议庭当庭作出终审判决,原一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至此,广受关注、被媒体称为&中国海洋行政诉讼第一案&的海达公司状告国家海洋局案,以国家海洋局的再次胜诉而告终。
  12月16日,中日渔业联合委员会第六届年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以中国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陈毅德为团长的中方代表团与以日本国农林水产省水产厅次长弓削志郎为团长的日方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双方就2005年两国执行《中日渔业协定》的有关问题达成了一致,并签署了会议纪要。
  12月17日,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天津市调研期间,在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天津市长戴相龙、中组部常务副部长赵洪礼、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何毅亭等的陪同下,视察海洋石油渤海基地。
  12月18日,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完成了对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权益的收购。根据协议,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在中国液化天然气合资公司中获得了25%的权益,后者是在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内新组建的合资公司。中海石油有限公司还获得了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的一些生产许可证、租赁证及勘探许可证大约5.3%的权益,同时,还将享有未来在已探明储量之外的勘探参与权。
  12月18-20日,&中国水产品出口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
  12月20日,&全国海洋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人事部、国家海洋局对25个&全国海洋系统先进集体&和20名&全国海洋系统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表彰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任务要求:以规范海域使用为基础,维护海洋开发利用秩序。要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要求,抓紧制定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条例和海域使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认真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继续清理各类涉海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健全涉海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严禁违规审批、越权审批和重复审批。加强对无居民海岛开发、围填海和海砂开采活动的监管,进一步规范海域养殖活动,保护合法用海行为。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人事部副部长尹蔚民、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等出席了大会。
  同日,由国家海洋局举办的全国海洋系统 &双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就认真贯彻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全国海洋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精神和国务院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