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船舶运输行业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多少合适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2bc1baf0d93a76-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当前位置: >>
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2003(doc)
2003 年船舶制造业投资分析报告摘要船舶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支柱 产业之一。它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据统计, 2002 年我国造船总量达到了 453 万吨,年均增幅为 21.5%,资产 达到 870.6 亿元,年均增幅在 10%以上。 同时由于船舶产业的特殊性质,我国船舶产业一直以来主要 是国有企业为主,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他们的产量和资产占了 船舶产业的主要部分,对船舶产业的影响举足轻重。但随着国家 相关政策的放宽以及相关资本的进入,地方和三资造船企业开始 兴起,形成了我国目前两大军工造船集团和地方船厂“三分天下” 的造船格局,使船舶产业造船和出口能力大幅增加。 虽然船舶产业的主体是国有大型企业,但由于这类企业体制 较老、负担较重,经济效益出现大幅下滑。而中型企业由于机制 灵活、负担较轻,经济效益则明显出现好转,甚至在某些经济指 标上明显高于大型企业。相信中型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将明显好于 大型企业。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从企业规模看,中型船舶企业发展前景 广阔;从船型来看,散货船前景看好,尤其是双壳散货船;从投 资收益来看,投资已有的船舶企业收益明显高于新建一个船舶企 业;从船舶产业的产品创新来看,用于海洋产业的专业船舶需求 前景将十分广阔。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1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制造业投资分析报告目录1.船舶产业概述 ............................................................................................................1 1.1 船舶产业分类……………………………………………………………………. 1 1.2 船舶产业的特点 .....................................................................................................1 1.3 船舶产业的产业链分析 .........................................................................................2 1.4 船舶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 .....................................................................................2 2.国际船舶产业分析……………………………………………………………….. ..4 2.1 世界造船能力扩张 .................................................................................................4 2.2 世界新船需求 .........................................................................................................4 2.3 世界各国船舶产业发展动向 .................................................................................5 2.3.1 日本船舶产业发展动向 ......................................................................................5 2.3.2 其他各国船舶产业发展动向 ..............................................................................6 3.我国船舶产业的生产状况分析 ................................................................................7 3.1 我国船舶产业生产规模状况分析 .........................................................................7 3.2 我国船舶产业的地区分布 .....................................................................................8 3.3 我国船舶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集中度分析 ...............................................10 3.3.1 我国船舶产业所有制结构分析 ........................................................................10 3.3.2 我国船舶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分析 .................................................................... 11 3.4 我国船舶产业的综合绩效分析 ...........................................................................12 3.5 我国船舶产业的产品创新状况分析 ...................................................................17 3.5.1 我国船舶工业的重大产品创新 ........................................................................17 3.5.2 我国船舶工业船舶产品创新的特点 ................................................................18 3.5.3 我国船舶工业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23 3.6 我国船舶产业出口状况分析 ...............................................................................24 3.7 全球船价变化趋势分析 .......................................................................................27 3.8 相关产业对我国船舶产业分析 ...........................................................................28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1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3.8.1 钢铁产业对我国船舶产业的影响分析 ............................................................28 3.8.2 航运产业对船舶产业的影响分析 ....................................................................29 3.8.2.1 集装箱运输对集装箱船舶需求的影响分析 .................................................29 3.8.2.2LPG 的运输对我国 LPG 船舶需求的影响分析 ............................................29 3.8.2.3 干散货运输对我国散货船需求的影响分析 .................................................30 3.8.3 海洋产业的发展对我国船舶产业的影响 ........................................................30 3.9 加入 WTO 对我国船舶产业的影响 ....................................................................30 4.我国船舶子产业分析 ..............................................................................................32 4.1 我国造船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32 4.1.1 我国造船产业发展现状 ....................................................................................32 4.1.2 我国造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35 4.1.2.1 吸引国际买家的优势分析 .............................................................................35 4.1.2.2 造航业发展优势分析 .....................................................................................35 4.1.2.3 阻碍发展瓶颈分析 .........................................................................................36 4.1.2.4 国内造船业当前机会分析 .............................................................................37 4.2 我国修船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分析 .......................................................................37 4.3 我国的船舶配套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40 4.3.1 我国船舶配套业现状分析 ................................................................................40 4.3.2 发展瓶颈分析 ....................................................................................................41 4.3.3 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可行性对策 ............................................................43 4.4 我国拆船业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44 5.我国船舶产业重点企业分析 ..................................................................................46 5.1 我国船舶产业重点企业总体评价 .......................................................................46 5.2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48 5.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50 5.4 广船国际分析 .......................................................................................................51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2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5.4.1 广船国际总体情况分析 ....................................................................................51 5.4.2 广船国际财务分析 ............................................................................................52 5.4.2.1 广船国际偿债能力分析 .................................................................................52 5.4.2.2 广船国际资本结构分析 .................................................................................53 5.4.2.3 广船国际经营能力分析 .................................................................................54 5.4.2.4 广船国际获利能力分析 .................................................................................54 5.4.2.5 广船国际资金流量分析 .................................................................................55 5.4.2.6 广船国际发展能力分析 .................................................................................56 6.投资风险和投资价值分析 ......................................................................................57 6.1 我国船舶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57 6.1.1 经营风险 ............................................................................................................57 6.1.1.1 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的风险 .............................................................................57 6.1.1.2 能源、交通限制的风险 .................................................................................57 6.1.1.3 生产风险 .........................................................................................................57 6.1.1.4 价格限制的风险 .............................................................................................57 6.1.1.5 技术水平限制风险 .........................................................................................57 6.1.2 行业风险 ............................................................................................................58 6.1.3 市场风险 ............................................................................................................58 6.1.4 政策性风险 ........................................................................................................58 6.1.5 外汇汇率和银行利率变动的风险 ....................................................................58 6.2 投资价值分析 .......................................................................................................58附 表表 2-1 世界造船能力统计与预测 ...............................................................................4 表 2-2 世界造船能力与能力利用率 ...........................................................................4 表 2-3
年世界新船需求量预测(万 gt) ....................................................5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3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表 2-4 日本船舶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5 表 2-5 各国船舶产业发展动向 ...................................................................................6 表 3-1 大中型造船厂及其分布一览表 .......................................................................9 表 3-2 我国船舶产业产品创新一览表 .....................................................................17 表 3-3 2002 年出口船舶类型统计 .............................................................................25 表 3-4 2002 年我国主要出口船型及出口交货值 .....................................................26 表 3-5 全国出口交货值前十家排名 .........................................................................26 表 3-6 全国修船出口创汇前十家排名 .....................................................................27 表 3-7 加入 WTO 对我国船舶产业的影响分析 ......................................................30 表 4-1
年中国造船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的份额和名次........................32 表 4-2 我国现有 5000 吨级以上造船设施统计表 ...................................................32 表 4-3 2002 年造船工业总产值前十名企业排行 .....................................................33 表 4-4 2002 年造船工业手持新船订单前十名企业排行 .........................................33 表 4-5 2002 年我国按造船完工量前十名企业排行 .................................................33 表 4-6 2002 年承接新船订单前十名企业排行 .........................................................34 表 4-7 2002 年我国出口交货值前十名企业排行 .....................................................34 表 4-8 我国造船产业优势分析 .................................................................................36 表 4-9 我国船厂受延期交付困扰原因分析 .............................................................36 表 4-10 我国
年修船产值及出口创汇完成对比....................................38 表 4-11 2002 年我国修船产值前十家企业排行 .......................................................38 表 4-12 2002 年我国修船艘数前十家企业排行 .......................................................38 表 4-13 2002 年我国修船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排行 ...............................................39 表 4-14 1982 年-2002 年中国 3000 吨以上修船坞数量及坞容量对比...................39 表 4-15 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43 表 4-16 我国发展拆船业的有利条件 .......................................................................45 表 5-1 CSSC 公司组成 ...............................................................................................49 表 5-3 广船国际 2002 年利润构成表 .......................................................................55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4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表 5-4 广船国际 2002 年获利能力分析表 ...............................................................55 表 5-5 广船国际资金流量分析表 .............................................................................56 表 5-6 广船国际发展能力分析表 .............................................................................56 表 5-7 广船国际每股指标表 .....................................................................................56附 图图 1-1 船舶产业产业链图 ...........................................................................................2 图 3-1 我国船舶工业总体情况图 ...............................................................................7 图 3-2
年我国船舶产业资产变化状况......................................................7 图 3-3 2002 年我国船舶产业资产地区比较图 ...........................................................8 图 3-4 2002 年我国船舶产业各地区企业数和亏损企业数图 ...................................9 图 3-5 我国船舶企业所有制结构图 .........................................................................10 图 3-6 我国船舶企业企业总数和亏损企业个数图 ................................................. 11 图 3-7 2002 年我国船舶企业亏损额图 ..................................................................... 11 图 3-8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产成品变化图............................................12 图 3-9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资产变化图................................................13 图 3-10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变化图..............................13 图 3-11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销售成本变化图 ......................................14 图 3-12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利润变化图..............................................15 图 3-13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全部从业人数变化图..............................16 图 3-14 2002 年我国船舶出口具体情况图 ...............................................................25 图 5-1 我国船舶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比较图 .........................................................46 图 5-2 2002 年船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图 .............................................................47 图 5-3 2002 年我国船舶企业资金利润率比较图 .....................................................47 图 5-4 2002 年我国船舶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比较图 .........................................48 图 5-5 2002 年我国船舶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图 .............................................48 图 5-6 中船重工集团组织结构图 .............................................................................51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5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图 5-7 广船国际偿债能力分析 .................................................................................52 图 5-8 广船国际资产负债比率图 .............................................................................53 图 5-9 广船国际股东权益比率变化图 .....................................................................53 图 5-10 广船国际各种周转率比较图 .......................................................................54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6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制造业投资分析报告1.船舶产业概述1. 1 船舶产业分类船舶产业包括建造、修理、拆解三大部分,其中建造包括造 船、造船用发动机、造海洋工程设备,是船舶产业的主体。本文 将主要就造船产业、修船产业和拆解产业对船舶产业进行全面的 介绍和分析,其中数据和分析主要是针对民用船舶市场。1.2 船舶产业的特点船舶产业及市场除了具有其重工业的投资巨大、资金回收期 长、劳动力和资金密集等共性外,还有以下特性: 1.不可替代性。 船舶是近代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运 输工具。船舶运输单船运量大,运输成本低,不可能由其他运输 方式所替代。 2.市场的不稳定性。船舶市场一直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而 且波动幅度较大。包括新船价格、成交量、完工量和拆船量等在 内的各项参数在短期内有可能发生很大变化。 3.船舶单价昂贵。船舶的建造和使用,需要先进而强大的科技 力量的支持。当今的船舶产业已将计算机应用技术、机器人、数 控加工、节能技术和重工业综合生产能力融为一体。而且卫星导 航、无人机舱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新一代超导电磁推进技术更使 船舶成为一个技术密集的巨型机电产品,而资金密集和劳动力密 集,使船舶造价昂贵。 4.建造周期长。现代船舶的建造所需工时巨大,设计和生产周 期长。从船舶的询价到完工交船,一般需要 2-4 年。 5.合同预订。与其他工业产品不同,每艘船舶的建造均需要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1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户预订,并单独设计,很少成批建造。它属于分散的,单件小批 生产。 6.船舶市场对外界反应敏感。船舶市场受到世界经济、政治等 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反映灵敏。1.3 船舶产业的产业链分析图 1-1 船舶产业链图 上游产业 钢铁产业 机电产业 电子产业等 船舶产业 造船产业 修船产业 拆船产业 下游产业 航运产业 海洋产业等1.4 船舶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船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整个经济发 展起到综合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带动众多相关产业向高、精、 尖方向发展,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首先,船舶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很高,对相关产业有巨大的带 动发展作用。船舶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载体,直接涉及钢铁、机 械、电子、化工等 50 多个产业。统计表明,在一艘船的总产值中, 船厂创造的占 1/3,机械产业占 1/3,材料产业占 1/4,其余近 1/10 由船用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创造。船舶产业大规模发展,不仅有利 于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可能开辟容纳度很高的国内工业 品市场。 第二,船舶产业科技含量很大,其技术涉及导航、通讯、水 声、光电等 360 多个专业,而且有许多属于高、精、尖层次。船 舶产业的发展,不仅追踪当代最新科技,而且要融合大量高科技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2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产品,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科技整体进步。 第三,我国船舶产业造船总量的绝大部分是为国外造的出口 船,在国际船舶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具备良好的信誉,将成 为重要的出口创汇支柱产业。 第四,船舶产业一方面解决了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大宗商品 (如煤炭、粮食)运输问题,另一方面促进了我国与国际间商品 贸易、海上运输的畅通。 第五,21 世纪将是海洋产业必将有空前发展。不仅传统的海 洋渔业、滨海旅游、远洋航运需要强大的船舶产业支持,而且在 新兴海洋产业,如海洋石油、海洋化工、海洋矿产、海洋生物的 开发中,强大的船舶工业更是最基本的支持手段。 最后,船舶产业是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靠山。海军的强大才能 切实维护我国海洋利益,所以作为海军舰船及武器装备的生产组 织行业的船舶工业,肯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3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2. 国际船舶产业分析2.1 世界造船能力扩张对全球造船能力(以商船计)统计,不同的机构由于计算方法不 同而得出不同的估计,但是其结论都是能力远大于需求。据欧洲 造船工业联合会在 1996 年年报中提到, 1994 年的世界使用造船能 力为 1300 万修正总吨,可用造船能力为 1680 万修正总吨, 2000 年时分别上升至 1750 万修正总吨和 2080 万修正总吨,其中主要 造船能力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欧洲。另据日本海事产业研究所估 计,1995 年全球实际最大造船能力为 2600 万总吨,2000 年达
万总吨。据此估计,如以载重吨为单位,目前全球现 有造船能力大约为 5000 万载重吨,2003 年将进一步增大至 5500 万载重吨。造船能力利用率将逐年下降,意味着造船能力严重过 剩。 表 2-1 世界造船能力统计与预测单位:万 gt 日本 韩国 西欧船厂 其他国家/地区 世界 0 0 0 0 0 700 400 0 400 450 400 00 650 500 450 0-850 550-600 500-550
600 600-650
500 600-700 50-000-00资料来源:日本海事产业研究所报 表 2-2 世界造船能力与能力利用率1990 现实造船能力(载重吨) 造船产量(载重吨) 能力利用率(%) 3000 万 2279 万 76
万 3368 万 86.4
万 3685 万 79.4
万 4000 万 78.4
万 3700 万 67.32.2 世界新船需求日本对未来几年(至 2005 年)间新船需求量预测为:世界新船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4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100 总吨以上)年需求量约为
万总吨。 英国海洋航运咨 询公司发表的 “2005 年世界需求量和船价趋势预测” 报告, 1995 对 年~2005 年间世界新船需求量的预测见下表。 表 2-3
年世界新船需求量预测(万 gt)1994 油船 散货船 集装箱船 液化气体运输船 其他船舶 总计 570 630 310 100 290 00 930 580 400 140 220 05 890 350 450 120 280 2090通过预测可以看出,世界新船需求量在 2005 年前可能将大幅 下降,届时世界造船可能进入萧条。2.3 世界各国船舶产业发展动向 2.3.1 日本船舶产业发展动向继续走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的路。具体 措施为: 表 2-4 日本船舶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造船大公司加强合 作 如 1995 年 10 月, 石川岛播磨与住友重工的舰艇建造 部门联合成立了 Marine United 公司;日立造船与三 井造船进行舰艇建造的合作; 川崎重工与日本钢管进 行建造海岬型散货船的合作。 不少大公司及中小船厂的设计部门按工程专业成立 专门分公司。 如石川岛播磨的相生工厂与横滨工厂的 修船部门合并,并成立独立的新公司 AMTEC。 日本船厂的管理部门与设计部门纷纷缩小编制、 裁减 人员,有的甚至把办公室地点从市区搬到了近郊。 日本船厂现已普遍采用 CAD 和 CAM,并不断更新之。 另一方面, 在日本政府支持下, 日本造船界正在大力 研制电子计算机生产集成系统 CIMS,估计本实际内 投产。造船企业加强专业 化 努力裁减人员、降低 成本 提高自动化、高度电 算化建造设施重新组合、 如日本钢管把鹤见与清水的修造船厂集中到津, 并造 集中 新船;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5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2.3.2 其他各国船舶产业发展动向表 2-5 各国船舶产业发展动向韩国 一方面大力扩充新的造船设施,近几年共建造 6 座大船坞,改建 2 座大船坞和 1 座中船坞;另一方面注意提高生产率,重视电视 计算机化,努力实现世界第一。 继续走以技术取胜的道路。 从造潜艇转向造商船,潜力较大。 造船力量值得关注。西欧 俄罗斯 和美国 克罗地 亚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6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3.我国船舶产业的生产状况分析3.1 我国船舶产业生产规模状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船舶工业 无论在规模实力还是在生产和科技水平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造船总量由 1982 年的 82 万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增 加到 2002 年的 453 万吨,年均增幅为 21.5%。2002 年资产也达到 了 870.6 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 10%以上。 图 3-1 我国船舶工业总体情况图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453 390 298 304 24282 20.85 造船产量(万吨) 出口船吨位(万吨) 23100柴油机产量(千瓦)1982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数据 2001年全国数据 2001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数据 2002年全国数据图 3-2
年我国船舶产业资产变化状况 单位:千元 00 00 00 0 2000 全国累计资产总计 .00% 7.14% 5.00% 10.00% .03% 15.00% .82% .00% 25.00%累计资产总计同期增长率%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7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并且全国建成了完整的船舶科研生产体系,造船企业分布在 沿海和沿江 23 个省、市、区,已经形成大、中、小造修船厂并举, 船、机、仪配套,国有企业与合资、地方企业共同发展生产格局。 在科研方面,建立了一支以 30 多家研究院所和数万名科技人员为 核心的科研设计队伍,形成了产学研联合,从研究、设计到建造、 服务,从引进消化,到吸收创新,功能完整的科技开发体系。3.2 我国船舶产业的地区分布我国船舶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沿江一带的上海市、江苏省、 辽宁省、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 湖北省、天津市、福建省和重庆市,其中辽宁省、上海市、江苏 省、湖北省和广东省是其中最重要的五个省市。 图 3-3 2002 年我国船舶产业资产地区比较图 单位:千元 40 30
-50 0 -60市省省江市省省省省省省省省省省区市省 川 贵津宁林龙海苏江徽建西东南北南东西庆天辽吉黑上江浙安福江山河湖湖广广重2002年资产总计2001年累计资产总计累计资产总计同期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8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四州省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图 3-4 2002 年我国船舶产业各地区企业数和亏损企业数图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7 3 16 1 20 20 4 23 12 3 11 3 12 3 9 26 18 5 6 4 1 2 6 2 16 6 3 8 4 21 10 40 7436津 市宁 省林 省龙 江海 市苏 省江 省徽 省建 省西 省东 省南 省北 省南 省东 省西 区庆 市川 省 四天辽吉黑上江浙安福江山河湖湖广广重2002年累计企业单位个数2002年累计亏损企业个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 3-1 大中型造船厂及其分布一览表上海市 江苏省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江南造船(集团)公司、上海外高桥船务工程公司、 东海船舶修造厂、上海爱德华造船有限公司、上海船厂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扬子江船 厂有限公司、中商集团口岸船舶工业公司、江苏江都船舶集团公司、长江航运集 团金陵船厂、江苏省镇江船厂、江苏江扬船舶集团公司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造船厂、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大连辽南 船厂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文冲船厂有限公司、黄埔造船厂、新中国船厂 有限公司、汕头大洋船舶工业总公司、广东省新会造船厂 浙江船厂、舟山扬帆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杭州东风船舶有限公司、宁波恒富船业 (集团)有限公司北仑船厂、国营海东造船厂 烟台莱佛士造船有限公司、青岛北海船厂、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青岛前进船 厂、国营青岛造船厂、烟台北方造船厂、山东威海造船厂、荣城市造船工业集团 公司 西江造船厂、桂江造船厂、梧州造船厂辽宁省 广东省 浙江省 山东省广西壮 族自治 区 安徽省 湖北省 天津市 福建省 重庆市芜湖造船厂、、长江航运集团江东造船厂、芜湖大江船舶有限公司 武昌造船厂、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宜昌船厂 天津市造船厂、天津新港船厂、天津新河船厂 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造船厂、福建省东南造船厂、龙海国安船业有限公 司 国营重庆造船厂、长江航运集团川江船厂、国营船东造船厂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9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省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3.3 我国船舶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集中度分 析 3.3.1 我国船舶产业所有制结构分析我国船舶产业一直以来主要是国有企业为主,但随着国家相 关政策的放宽以及相关资本的进入,地方和三资造船企业开始兴 起, 形成了我国目前两大军工造船集团和地方船厂“三分天下”的造 船格局,使船舶产业造船和出口能力大幅增加,但国有企业仍起 主导作用。2002 年全国船舶出口创汇 19 亿美元,国有企业占到 80%以上。 图 3-5 我国船舶企业所有制结构图10.49% 9.18% 41.31%27.54% 11.48%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其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这里由于统计局统计不清楚,按所有制 分类全国有 305 个企业,而按省市分类全国有 303 个企业。 由于 2002 年船舶产业效益不好,许多企业出现亏损。其中国 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较高,达到 40.48%,随后是外商和港澳 台投资企业, 亏损达到 21.43%, 股份制企业排名第三, 16.67%, 达 集体企业亏损面为 11.43%,其他类最低,为 6.25%。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10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图 3-6 我国船舶企业总数和亏损企业个数图140 120 100 84 80 60 40 20 4 0 国有及国有控股 集体 股份制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 其他 51 35 28 14 6 2 32 1262002年累计企业个数2002年累计亏损企业个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这里由于统计局统计不清楚,按所有制 分类全国有 305 个企业,而按省市分类全国有 303 个企业。 图 3-7 2002 年我国船舶企业亏损额图000 000 000 944
国 有及 国有 控股股 份合 作外 商和 港澳 台 投资集体累计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千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3.3.2 我国船舶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分析目前我国造船能力结构很不合理,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 。 销售收入在 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 440 家, 平均每个船厂产量不到 1 万载重吨,约为日本船厂平均规模的 1/4,韩国船厂平均规模的 1/20。点多分散,集中度低,未能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大 型船舶企业集团。而且我国大型造船能力不足,小型船厂严重过 剩,2000 年前 5 家造船企业产量仅集中了 30%,而韩国前 5 家企 业集中了造船产量的 99%,日本集中了 45%。 今后各国船舶企业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大船舶企业集团之间的 竞争。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11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股 份制其他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3.4 我国船舶产业的综合绩效分析我国现有各种造、修船厂和配套企业近 2000 家,职工人数 40 万人。其中承担出口的企业有 285 家。销售收入在 500 万元以上 的企业 440 家,职工人数 24 万人。销售收入 365.68 亿元,利税 3.52 亿元。在现有 98 家可以承建海船的企业中,有 56 家船厂能 够建造机动海船。 下面将船舶企业按大型、中型和其他分类,就产成品、资产、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利润和从业人数进行分类比较。 图 3-8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产成品变化图 000 000
2002年累计产成品千元 2001年累计产成品千元 累计产成品同期增长率 全部 % 大型 907 9.67% 2001年累计产成品千元 中型 425 31.21% 其他 777 18.43% 15.00% 10.00% 5.00% 0.00% 35.00% 30.00% 25.00% 20.00%2002年累计产成品千元累计产成品同期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大型企业仍是船舶产业的主体,2002 年 完成产成品占全部产成品的 60.73%,但主体地位在下降。中型船 舶企业增长迅速,2002 年的同期增长率为 31.21%,高于全部以及 大型和其他类船舶企业,这一类船舶企业主要是一些新型的、股 份制的企业,经营理念较新,企业负担较小,所以相信中型企业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有较大发展。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12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图 3-9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资产变化图00 00 00 0 2002年累计资产总计千元 2001年累计资产总计千元 累计资产总计同期增长率 全部 % 大型 % 2001年累计资产总计千元 中型 % 其他 % 13.50% 14.50% 14.00% 15.00% 16.00% 15.50% 16.50%2002年累计资产总计千元累计资产总计同期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2 年我国船舶企业资产增长相比较 2001 年较为缓慢。 全部 增长为 15.03%,低于 2001 年的 23.2%;大型企业增长为 14.77%, 低于 2001 年的 26.42%;中型企业增长为 16.34%,低于 2001 年的 18.92%。这主要是因为 2002 年上游产业产品价格上涨造成企业成 本上升,同时由于整个产业处于低迷状态以及竞争激烈等。但相 比较而言,中型企业仍然增长最快,原因同上。 图 3-10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变化图00 00
2002年累计产品销售收入 千元 2001年累计产品销售收入 千元 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期增 长率 全部 % 大型 % 中型 % 其他 %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2002年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千元 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期增长率2001年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千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13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2002 年我国船舶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 2001 年度有了很大 程度的提高。全部企业 2002 年增长 12.4%,2001 年增长 8.71%; 大型企业 2002 年增长 7.70%,2001 年增长 1.11%;中型企业 2002 年增长 24.62%, 2001 年增长 17.78%。 相比较三类企业还是中型企 业增长较快,原因还是因为中型企业大多是股份制等新型管理模 式下的企业,经营较灵活,企业负担又较轻所致。 总体说来 2002 年我国船舶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之一是由于近来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众 多航运公司都在扩展自身的运力,但据研究当现今的定单都交货 以后世界集装箱运力将大大超过需求,所以这一形式并不能预示 船舶产业长期、稳定的高速增长。原因之二是由于近期 LPG 船被 看好,订单加大。原因只之三是由于我国船舶产业整体相对于国 际船舶企业来说成本较低,同时有汇率方面的优势,但随着人民 币升值压力的加大以及当今国际汇率波动的加快,我国船舶产业 的这一优势将可能消失。 图 3-11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销售成本变化图00 .00% 0 0 2002年累计销售成本千元 2001年累计销售成本千元 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同期增 长率 全部 % 大型 % 中型 % 其他 % 10.00% 5.00% 0.00% 30.00% 25.00% 20.00%2002年累计销售成本千元 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同期增长率2001年累计销售成本千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2 年我国船舶企业销售成本增长较快, 13.34%, 为 高于 2001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14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年的 8.71%。这主要是因为 2002 年钢材涨价造成。其中对大型企 业影响最大。大型企业 2002 年销售成本增长了 9.48%,比 2001 年 的 0.84%增长了 8.64%。中型企业 2002 年销售成本为 26.37%,高 于 2001 年的 17.78%。随着 2003 年钢材的继续涨价,预计船舶企 业成本将继续增长。目前国家钢铁产业和船舶产业已经开始就钢 材涨价问题进行协商,预计将通过联盟的方式来解决。 图 3-12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利润变化图000
- 2002年累计利润总额千元 2001年累计利润总额千元 累计利润同期增长率 全部
-60.68% 大型 -472 557.91% 中型 3 -714.75% 其他 653 76.87% 累计利润同期增长率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0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2002年累计利润总额千元2001年累计利润总额千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于船舶产业本身是微利产业,由于 2002 年的钢材以及相关 产品的涨价,造成船舶企业成本剧增,许多船舶企业由微利转为 亏损。其中大型企业最为明显,由 2001 年亏损 3647 万元剧增到 2002 年的 2.4 亿元,增幅达到了 557.91%。中型企业则扭亏为赢, 由 2001 年亏损 491 万元到 2002 年实现赢利 3021.5 万元。其他类 型的企业利润则继续保持增长,由 2001 年的 1.4 亿元增加到 2002 年的 2.49 亿元,增幅为 76.87%。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15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图 3-13
年我国船舶分类企业全部从业人数变化图000 00 0 2002年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人) 2001年累计全部从业人员平均 人数(人) 累计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同 期增长率 8.00% 6.00% 4.00% 2.00% 0.00% -2.00% -4.00% -6.00% -8.00%全部 974 -3.99%大型 378 -6.82%中型
-6.63%其他
7.24%2002年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 累计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同期增长率2001年累计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2 年船舶产业从业人数继续减少,减幅为 3.99%。其中大 型企业减幅为 6.82%,中型企业为 6.63%。说明船舶产业人均效益 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综上可以看出: 1.中型船舶企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并且将继续保持这一趋 势。 2.由于我国船舶相比较国外企业来说具有价格优势, 短期内销 售收入将继续增加。但由于国际整体产业低迷以及相关利好消息 在长期内将有可能消失,所以我国船舶企业在短期内订单仍将继 续增加,销售收入也将继续增加;但长期来看,船舶产业的大发 展需要国家扶持。 3.由于船舶产业对上游产业波动非常敏感, 上游产业的变动将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钢材及相关产品在 2002 年涨价,增加了船舶产业的成本,使许多船舶企业出现亏损,严 重制约了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2003 年钢材涨价趋势将继续,船 舶产业受此影响也将持续。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16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3.5 我国船舶产业的产品创新状况分析 3.5.1 我国船舶工业的重大产品创新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在产品创新上也取得了众多成绩, 详情请见下表: 表 3-2 我国船舶产业产品创新一览表分 类 船型 6.4 万吨马拿马散 货船(第一代) 7.0 万吨马拿马散 货船(第二代) 7.3 万吨马拿马散 货船(第三代) 15 万吨好望角型 散货船 大 15 万吨苏伊士油 轮 型 化 船 11 万吨成品油轮 大 4000 辆汽车滚装 运输船 型 化 2700 箱大型冷风 集装箱船 高 技 术 9.8 万吨原油/成 船 品油船 首制船 订单 国际技术 (年代) (艘) 水平 96 11 8 4 80 年代中 90 年代初 “中国江南型”系列产 品,性能优于同期同类 90 年代中 国际先进船 新一带好望角型散货 船;性能优于日、韩同 自主设 90 年代初 期同类先进船 计 大连 新 国际比较或评价 创新设 产品创新 创新 计 类型 企业19947重大3 8“中国船舶工业新的里 程碑”;性能由于日本 自主设 大连 90 年代中 同期同类先进船 计 渐进性 新 90 年代末 国际上最新船型 自主设 计 重大 大连 新2 1当时世界最新船型,性 能优于日本同期同类先 与德、 80 年代末 进船 英联合 未来型船舶;国际国内 与西德 90 年代初 均属首创 联合 国际名牌“未来大连 型”;性能优于日本同 自主设 90 年代初 期同类先进船 计 液货: 德国; 高技术高性能高难度特 船:江 种船 南 先进的新一代多用途 90 年代初 LPG 船 同上重大 重大江南 沪东 大连 新19913重大3000M3 全压式液 化气船 4200M 半冷半压 式乙烯液化气船 16500M 半冷式 液化气船3 31 2重大 重大江南 江南19982大型高技术高附加值 船,当时世界只有 6 艘 90 年代中 订单 同上重大江南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17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系列开发成功,使我国 跻身世界 LPG 船建造国 前列 同上22000M3 乙烯液 化气船 2.8 万吨多用途集 装箱船 5.2 万吨大舱口多 用途集装箱船19995重大江南12 9“梦幻型”船舶;性能 大连为 优于日本同期同类先进 主,国 90 年代初 船 外参与 渐进性 大连 第 5 代新型船,性能优 自主设 90 年代中 于日韩同期同类先进船 计 世界公认难度最大的船 型之一;“领先于世界 自主设 90 年代 航运界” 计 标志着我国在高难度大 型自卸船领域进入新阶 自主设 90 年代中 段 计 国际新兴的超规模未来 与英国 90 年代末 型船舶 联合 重大 大连 新4.6 万吨化学品/ 成品油轮(大型)
万吨自卸式 散货船 1021 箱高速无舱 口盖集装箱船6重大大连3 5重大 重大江南 江南1700 箱集装箱船1999490 年代末与德国 联合设 计 渐进性 沪东3.5.2 我国船舶工业船舶产品创新的特点1)船舶产品创新目标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我 国船舶产品开发方向和创新目标正在朝着多样化、大型化、高技 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变,朝着高性能、高效益、高难度的特种船 舶方向转变,从而加快了船舶产品结构升级换代的进程。 2)产品创新不断涌现。90 年代以来,创新的首制船接二连三 纷纷下水,投入运营。这些船舶以其新颖的设计、一流的建造质 量和优越的性能,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赢得了船东的赞誉和首 肯,在世界市场竞争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重大产品的创新取得了成功。从技术创新分类角度来看,在 上述船舶产品创新中重大产品创新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渐进性产 品创新。 4)创新新颖性大大增强。从创新的新颖程度来,上述全部创新 船舶产品均为国内首制,填补了国内空白。特别是有的产品为世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18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界首制,如 1021 箱高速无舱盖集装箱船,属未来型船舶,为国际 领先水平。 5)市场需求牵引是船舶产品创新的主要动力模式。80 年代中 后期以来,伴随世界经贸的发展、船队的更新,世界船舶市场需 求日益兴旺,呼唤着更加高效的新一代船舶;与此同时,随着国 际海域大型油轮、 散货船海损泄漏事故的频发, 国际海事组织(IMO) 对船舶的安全性和防污染性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和新的规范。于 是,在这种市场拉力牵引下,造船界竞相开发,各种创新船舶产 品应运而生。在上述产品创新中,大多数属于市场需求牵引的创 新动力模式;其次是以市场需求牵引与国家科技计划推动相结合 的综合动力模式,如 16500M3LPG 船的创新就是属于这种模式。 6)创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首制船在世界市场上的成功与否是 赢得市场信誉的关键。成功了则有可能吸引更多的订单纷至沓来, 以至促其成为企业批量生产的主导产品或国际名牌产品,由技术 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誉为“中 国江南型”的巴拿马散货轮即是如此。 7)创新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船舶产品技术性能指 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船舶运营的经济性,当然是船东最关心的事 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产出的上述创新产品都达到或接近当 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许多船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优于日本、 韩国同期、同类先进船舶水平,不断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获得了国际航运界的高度评价。如誉为“未来大连型”的 9.8 万吨 原油/成品油轮。 8)创新产品不断向系列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 我国船舶产品的 系列开发有两个特点:一是国际名牌产品系列开发自 1987 年“中 国江南型”巴拿马散货船在世界市场取得成功后,又相继开发了 6.5 万吨、6.8 万吨、7 万吨(第 2 代)、7.3 万吨巴拿马散货船(第 3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19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代)。通过逐步优化的创新,完成了名牌产品的系列开发,提高了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之成为长盛不衰的拳头产品。二是从常规 船系列开发转变到高技术、高附加值船系列开发目前已实现 00M3、16500M3 和 22000M3LPG 船系列开发;正在进 行集装箱船系列开发。这表明了我国船舶产品系列开发的方向已 发生了新的变化。 9)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设计、建造一流舰船。 一、从联合设计走向自主设计。从上述创新的首制船来看, 采取自主设计或是与国外联合设计,在数量上大致各占一半。对 于某些高性能、高难度、复杂的特种船舶,由于我们尚缺乏足够 的经验,或者是由于船东特殊的要求,仍然采取与国外联合设计 的作法,如 1021 箱高速无舱口盖集装箱船。同时,我国也自主设 计建造了许多大型化、高技术、高附加值船。特别是一些高难度、 高性能的复杂船舶,如 4.6 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船,标志着我国船 舶设计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科技攻关是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产品创新的重要手 段。 上述产品创新中,科技攻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具有雄厚 技术实力的企业内部科技攻关,其数量约占 50%;二是国家科技 攻关,如纳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技术开发计划以及重大装 备国产化创新研制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重大关键技术的预研开发; 以新船订单为依托的重大船舶产品或系列产品开发。政府的作用 是拨或贷款,以资金支持;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从而对企业的 重大产品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导向和扶持的作用。 10)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船舶产品竞争力。技术创新的实质 就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系统,以不断提高产品性 能和质量,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上述产品创新中,通过技术引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20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进所采用的先进新技术是不胜枚举的。如先进的综合桥楼系统; 全球海事遇险及安全系统(GMDSS);自动化无人机仓;先进的节 能技术等。 11)工艺创新是船舶产品创新的重要支撑。船舶建造工艺的创 新,是指直接影响船舶建造水平的关键技术的创新。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90 年代以来,不少骨干 船厂相继引进了 KCS 公司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 TRIBON 造船 软件系统,它是船、机、电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一体化的 大型综合造船软件系统,也是主要适合于欧洲造船模式的软件系 统。我国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建立了与国产软件系统 的接口,很快地进入了实船应用阶段,在产品创新中取得了显著 成效。 实践证明,先进计算机 CAD/CAM 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 开发和应用,对缩短设计制造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能 力,促进产品创新,已经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标志着我国船 舶工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里程。 二、高效焊接技术卓有成效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目前已掌握了近 30 种适合于我国船舶工业 的先进焊接技术。高效焊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98 年,中船总系统的焊接高效化率已达到 73.35%,其中大连新 厂、江南、沪东、大连厂成绩斐然,焊接高效化率分别为 80%、 82.32%、86.82%和 90.46%。此外,通过科技攻关,还开发了多种 适合于新型、复杂的特种船舶的焊接新工艺。这些高效焊接技术 都获得了国际船级社的认可并应用于生产,对提高产品质量,缩 短造船周期,促进产品创新,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起到了至关 重要的作用。 三、建设平面分段流水线,提高生产效率。先进的平面分段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21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流水线制造技术是现代化造船的主要支撑技术和重要标志。这种 先进的生产方式的开发和确立,是世界船舶产业的一次重大变革 和创新。 进入 90 年代, 伴随我国船舶工业向现代造船模式的转换, 建设平面分段流水线逐渐成为骨干船厂投资的热点。从 1995 年~ 1997 年,江南、大连新厂、大连造船厂先后从挪威 TTS 公司、日 本 NKK 公司等引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平面分段流水线,通过边消 化吸收、边开发、边建设,较快地进入了应用阶段。从 1996 年起, 江南和大连新厂已在多艘船舶生产中成功地得到应用,生产出大 批优质平面分段,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造船周期,促进了船 舶产品创新。 12)产品创新推动高质量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是推动高质量经 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成功的船舶产品创新会赢得更多的商业机会, 争取更多的订单,尤其是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其价格是同吨位常 规船价格的 2~3 倍,因此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高 质量经济增长。以江南厂为例:1997 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 总额的 97.23%;新产品利润占总利润的 88.84%;新产品税金占总 税金的 91.47%;新产品出口创汇额占出口创汇总额的 89.40%,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3)创新在开放的国家创新系统中运作。90 年代,伴随世界船 舶市场的兴旺,以及国际船舶科技的进步,作为国际通用性很强 和配套性十分复杂的船舶产品来说,创新不能不在一个开放的国 家创新系统中运作,创新则是企业和参与创新的伙伴与竞争对手 之间知识流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因不同具体的产品创新而 言,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或是联合主体。该系统由国内和国外两 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系统组成。 一是国内的产学研合作国家、行业、企业(集团)三个层次的产 学研合作,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为原则,通过联合攻关解决了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22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对船舶产品创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 由于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形成,科研院所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出来。 二是国际创新支持系统的合作与交流实践证明,富于航运经 验的船东、一流水平的跨国设计公司、世界名牌产品供应商、国 际船级社是我国创新企业十分重要的创新伙伴,在促进船舶产品 创新中,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船东:对新船提出严格的标准;对企业提供创新信息或新技 术资料;对设计、建造的监督;技术服务机构(设计公司、试验水 池):在联合设计和开发中,通过人员和知识的交流,使企业除学 到设计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进入创新网络的能力;供应商: 向企业扩散新设备、新材料、新系统,提供技术服务,包括技术 培训和创新信息;船级社:执行国际标准、规范, 进行检测、认 定;国外造船企业:学习借鉴现代造船管理经验。3.5.3 我国船舶工业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政 策建议我国船舶工业产品创新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应清醒 地看到,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是:1)船型少;系列产品 少;尤其是复杂船舶的船型少,如集装箱船、冷藏船、滚装船、 液化气船、化学品船等复杂船种占我国总产量的比重仅为 2.1%, 而西欧、日本、韩国则分别为 45.5%、20%和 12%;2)国家科技计 划与企业的船舶产品创新结合不够紧密,立项时间滞后,资金支 持力度不够大, 往往怡误市场机会; 3)船舶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七 五”“八五”国家对中船总的科技拨款共 1.9 亿元,在国内各行业 、 中也是最少的。这 10 年的科研经费尚不及先进国家一项船舶专项 研究课题经费。如日本
年政府补贴高速船研究经费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23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8300 万美元。4)长期存在造船行业大量承造出口船,而水运交通 部门却大量购进外国船的奇怪现象。5)长期以来,国家没有把船舶 产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上,没有将其列为国家产 业政策扶持的重点,创新后劲不足,缺乏国家政策有力支持。 当前,我国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大力发展我国船舶 工业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为此提出主要政策建议如下:1)确立船 舶工业的重要产业地位国家应把船舶工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 点,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制定重点扶持、加快发展船舶 工业的产业政策,促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2)努力创造 与国际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国家应根据国情,借鉴国际通行 做法,对出口船提供优惠的卖方信贷和税收政策;对确需进口的 关键船用设备和材料,给予减免税优惠。3)促成“国轮国造” 。通 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应进一步理顺我国水运交通部门与造船 产业之间的关系;同时国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从而逐步促成 “国轮国造”局面。3.6 我国船舶产业出口状况分析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船舶出口国。造船产量连续六年跃居 世界第三,占国际造船市场份额由 20 年前的 1.8%上升到 5%-7%。 与 1982 年相比, 造船产量从 82 万综合吨提高到 2002 年的 453 万 综合吨,年均递增 21.5%。造船总产值从 13.8 亿元,提高到 2001 年的 443.7 亿元,年均递增 20 %。出口创汇从 1.7 亿美元,提高 到 2002 年的 19.26 亿美元 ,年均递增 13.64 %。出口种类从船舶 产品发展到海洋工程、大型成套设备、钢结构、经济技术合作等。 出口船档次,从普通船型发展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品油船、 化学品船、滚装船、大型冷风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自 卸船等高技术船型。出口船吨位从万吨级,发展到 30 万吨超大型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24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船。出口国家,从香港拓展到德国、美国、英国、冰岛、法国、 加拿大、挪威等世界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2 年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上述态势。据海关统计,全年 我国船舶工业出口额达 19.26 亿元,与 2001 年基本持平。出口船 舶共 687291 艘。其中,钢质机动船舶出口 17.76 亿美元,比 2001 年增长了 2.8%;钢质非机动船舶出口 0.92 亿美元,比 2001 年减 少了 35.9%;各种船艇、浮体及海洋工程产品出口 0.41 亿美元, 比 2001 年下降了 15.5%。 图 3-14 2002 年我国船舶出口具体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20 15 10 5 0 钢质机动船舶 2001年 2002年 17.28 17.76 2001年 钢质非机动船舶 1.44 0.92 2002年各种船艇、浮体及海洋工程 产品 0.49 0.41统计数据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及主要 造船地区的统计快报,统计范围为 100 总吨及以上的钢质机动船 舶,驳船未包括在内。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在 2002 年出口的船舶产品中,出口额最高的仍然是散货船, 共 37 艘 4.72 亿美元;居第二位的是集装箱船,共 21 艘 3.37 亿美 元;居第三位的是原油船,共 4 艘 2.1 亿美元;居第四位的是成品 油船,共 40 艘 1.87 亿美元;拖船及顶推船、多用途船、滚装船分 别为 102 艘 1.22 亿美元,17 艘 1.15 亿美元,8 艘 1.1 亿美元。 表 3-3 2002 年出口船舶类型统计排名 1 2 3 4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名称 散货船 集装箱船 原油船 成品油船25数量(艘) 37 21 4 40出口额(亿美元) 4.72 3.37 2.1 1.87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5 6 7 拖船及顶推船 多用途船 滚装船 102 17 8 1.22 1.15 1.1统计数据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及主要 造船地区的统计快报,统计范围为 100 总吨及以上的钢质机动船 舶,驳船未包括在内。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在 2002 年我国主要的出口厂商及出口交货值如下: 表 3-4 2002 年我国主要出口船型及出口交货值排名 1 2 3 4 5 6 7 名称 散货船 集装箱船 原油船 成品油船 拖船及顶推船 多用途船 滚装船 数量(艘) 37 21 4 40 102 17 8 出口额(亿美元) 4.72 3.37 2.1 1.87 1.22 1.15 1.1统计数据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及主要 造船地区的统计快报,统计范围为 100 总吨及以上的钢质机动船 舶,驳船未包括在内。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02 年,我国船舶出口总额超过 1000 万美元的有 29 个国家 和地区,其中超过 1 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有 5 个,分别是德国、 日本、赛浦路斯、丹麦及我国香港。 而且我国进出口银行于 2002 年发放船舶出口信贷 93.62 亿元 人民币,支持出口船舶 143 万吨。在出口信贷中,卖方出口信贷 为 90.94 亿元人民币,买方出口信贷为 2.68 亿元人民币(3236 万 美元) 。出口信贷支持的出口船舶合同总金额为 18.7 亿美元,加上 船用设备的价值则合同总金额为 19.3 亿美元。 我国船舶厂商出口交货值中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排名第一,为 236626 万元;修船产业中出口创汇最多的是南通中 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为 7950 万美元。 表 3-5 全国出口交货值前十家排名排名 1 2 3 单位名称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万元 000 161000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26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4 5 6 7 8 9 10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中远川琦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烟台莱佛士造船有限公司 上海船厂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都亚海造船公司 550 97
59528统计数据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及主要 造船地区的统计快报,统计范围为 100 总吨及以上的钢质机动船 舶,驳船未包括在内。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表 3-6 全国修船出口创汇前十家排名企业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澄西船舶修造厂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中海工业公司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山海关船厂 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船厂 万美元 11 24 55 1947统计数据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及主要 造船地区的统计快报,统计范围为 100 总吨及以上的钢质机动船 舶,驳船未包括在内。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年来船舶出口主要有以下 几个特点:一是单船吨位增加;二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 增多;三是出口企业集中度相对增高,出口额超过一亿美元的船 舶企业由 2001 年的 3 家增加到 6 家。 虽然国际船市目前仍然低迷,但依据我国最近几年的成效以 及 2003 年 1 月份的出口形式和国内船厂手持定单情况来看,预计 2003 年我国船舶出口肯定能突破 20 亿美元大关。3.7 全球船价变化趋势分析国际海事策略研究公司(MSI)日前提醒全球商船造船业者,随 着新船询价趋势的不断下降,除非造船厂能及早解决造船能力过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27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剩的问题,否则有全球可能要面对船价暴跌的情况,预计全球造 船厂的盈利也将倒退至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水平。 自 1990 年以来,建造大型船舶的订单量已经翻了 3 倍,全球 造船厂的造船能力年增长速度超过 7%,这个增长速度已超过按 2010 年船舶新增及更新量最乐观预测的需求水平。MSI 按此趋势 预测,由于今年的总造船合约量已达到高峰并有回落迹象,加上 超级油轮(VLCC)p超巴拿马型货船p好望角型散货船p液化天然 气(LNG)船及豪华邮轮等船舶的新船订单供过于求, 因此估计这些 大型船舶的新船造价将下跌 30%-40%。MSI 指出,即使全球造船 厂的造船能力冻结至现时水平,但其经营成本仅达到他们可承受 水平的 70%以下。 现在造船市场所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一家造船厂自愿削减 造船能力,因此 MSI 认为,尽管我国造船厂在现代化p市场占有 份额及造船价格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我国船厂在大型船 舶主要是出口船舶,故在船价暴跌时将会产生较大风险。3.8 相关产业对我国船舶产业分析 3.8.1 钢铁产业对我国船舶产业的影响分析钢铁产业是船舶产业的上游产业,钢材的采购占到了船舶采 购成本的很大一块(采购成本占船价比重超过 60%) ,钢材价格的 走势对船舶产业影响巨大。 近来钢铁产业形式一片大好,钢材价格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 涨,这对目前处于低迷的船舶产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造成了 船厂的成本快速增加,使得原本许多微利的船舶厂商出现了亏损, 同时也降低了船舶产业在世界船舶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船舶企 业的竞争优势之一就是低廉的价格) 。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28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钢材价格不稳定因素还很多,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还比较大,这也 增加了船厂接单的成本风险,这将对我国船舶产业造成巨大的损 害,而且从长期来看将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 据了解近期钢材涨价对船舶产业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了有关 部门的注意,将制订相关法规来降低危害。同时在近期召开的船 舶会议上钢铁产业也和船舶产业达成了共识,将建立联盟来解决 此种影响。3.8.2 航运产业对船舶产业的影响分析航运产业是船舶产业的下游产业,它对船舶产业的需求改变 将直接影响船舶产业的生产和效益。3.8.2.1 集装箱运输对集装箱船舶需求的影响分析2002 年世界航运公司都订购了集装箱船舶,增加了集装箱运 力,使得国内很多造船厂集装箱船订单增加、最近一两年内需求 旺盛。但随着集装箱新船的不断交付以及国际航运产业的低迷, 集装箱运力将出现大幅过剩,各大航运企业对集装箱船的需求将 下降,那时船舶产业集装箱船的需求将会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将 影响船舶产业的效益。3.8.2.2LPG 的运输对我国 LPG 船舶需求的影响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液化石油 气(LPG)需求迅速增加,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2000 年的需求量接近 1500 万吨, 年需求年均增长率超过 16%。 运送 LPG 的专用船舶需求也有了较大的需求增长,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 去。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29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3.8.2.3 干散货运输对我国散货船需求的影响分析由于各大船公司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钟情于集装箱船舶,造 成世界集装箱运输能力严重过剩。而相比较集装箱运输来说,世 界散货运输开始回暖,世界船公司将加强这一市场。散货船迎来 了发展的契机。 同时由于国际海事组织对散货船安全性能的规定越来越严 格,双壳散货船将是散货船中需求意愿最强烈的,主要原因是由 于目前大多公司的船坞都已被其他船型占据,而双壳散货船的需 求又大大增加。3.8.3 海洋产业的发展对我国船舶产业的影响新兴的海洋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如海洋石油、海洋化工、 海洋矿产、海洋生物的开发等,他们需要专业船舶的支持来开辟 广阔丰富的海洋资源。这对于我国船舶产业建造专业船舶提供了 发展的契机。3.9 加入 WTO 对我国船舶产业的影响目前有许多观点认为入世不会对我国船舶产业产生重大冲 击,但事实并非如此,具体原因如下: 表 3-7 加入 WTO 对我国船舶产业的影响分析入世不会对 我国船舶工 业产生重大 冲击 入世会对我 国船舶工业 将产生重大 中国船舶工业较早进入国际市场,率先与国际接轨,外资已经进入, 政府对造船业的扶持也少。 船舶贸易与一般贸易不同,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关贸总协定和WTO 框架内未涉及造船问题,OECD 造船条款尚未生效。 船舶国际贸易基本不存在关税壁垒,基本上是一种“无障碍贸易”。 可能要丢失一部分国内市场。加入WTO后,关税降低是必然的。而 且国内船东在国外订船,国外在信贷等方面有优惠政策。长期以来享 受不到与国内远洋船同等政策的国内沿海船,也会到国外订造。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30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冲击 入世对船用配套企业的影响更大。入世后,更多的外国公司将直接到 中国设厂。他们有国外市场渠道,如果产品形成批量,在中国设厂会 把成本降下来。现在,一些国内配套厂在与国外公司中的引进技术谈 判中已经感到很困难。 加入WTO以后,如果造船被纳入WTO框架,我国船舶工业就要面 对反倾销问题,我国甚至有可能继韩国之后在WTO框架内遭受欧盟 等发达国家的指控或调查。 大量人才将会流动,成本优势将会降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31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4.我国船舶子产业分析4.1 我国造船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4.1.1 我国造船产业发展现状我国造船产业发展迅速, 载重吨从 1982 年的 42.9 万载重吨上 升到 2001 年的 390 万载重吨, 排名由 1982 年的第 13 位上升到 2001 年的第 3 位,成绩显著。 表 4-1
年中国造船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的份额和名次年代 载重吨 我国造船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的份额 名次
万载重吨 1.8% 第 13 位
万载重吨 1.7% 第9位
万载重吨 6% 第3位统计机构 《内燃机船》杂志 2001 年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我国造船能力迅速提高。 “八五”末至“九五”期间,我国加 大了造船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外高桥和南通川崎船厂以 及一批大型造修船设施陆续投入使用。我国 5000 吨以上的造船设 施,从 1982 年的 5 座 80 万吨提高到 75 座 524 万吨(见下表)。按 国际通行计算口径统计,我国海船制造能力达到 700 万载重吨。 到 2005 年,可增加到 800 万载重吨。 表 4-2 我国现有 5000 吨级以上造船设施统计表地区 上海市 辽宁省 江苏省 浙江省 山东省 福建省 天津市 安徽省 广东省 合计 9
2000003230 万吨以上 座数 4 2 2 1 吨位 000 00015-30 万吨 座数 2 1 吨位 00010-15 万吨 座数 1 1 吨位 1000005-10 万吨 座数 1 吨位
00 1 1 1 12
2 1 3 4 2 13-5 万吨 座数 吨位
950000.5-3 万吨 座数 13 10 2 5 吨位 000
550000100000 1 2 1 3 40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合计 76 座 累计吨位: 534 万吨表 4-3 2002 年造船工业总产值前十名企业排行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单位名称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中远川琦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造船厂 金陵造船厂 烟台莱佛士造船有限公司 现价/万元 672 000 419 66 统计数据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及主要 造船地区的统计快报,统计范围为 100 总吨及以上的钢质机动船 舶,驳船未包括在内。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表 4-4 2002 年造船工业手持新船订单前十名企业排行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单位名称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南通中远川琦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江都亚海造船公司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万载重吨 222.2 170.1 154.5 148.3 132 82.2 68 57.8 57.2 56.2统计数据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及主要 造船地区的统计快报,统计范围为 100 总吨及以上的钢质机动船 舶,驳船未包括在内。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表 4-5 2002 年我国按造船完工量前十名企业排行排名 1 2 3 4 5 6 7 8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33单位名称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南通中远川琦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船厂万载重吨 71 51.5 38 37.8 32.2 25.6 20.4 16.5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9 10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金陵船厂 13.8 9.8统计数据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及 主要造船地区的统计快报,统计范围为 100 总吨及以上的钢质机 动船舶,驳船未包括在内。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表 4-6 2002 年承接新船订单前十名企业排行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单位名称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中远川琦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都亚海造船公司 浙江船厂 上海船厂 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万载重吨 102 98 89.1 71 66.5 34.9 34.1 21.4 21 18统计数据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及 主要造船地区的统计快报,统计范围为 100 总吨及以上的钢质机 动船舶,驳船未包括在内。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表 4-7 2002 年我国出口交货值前十名企业排行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单位名称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中远川琦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烟台莱佛士造船有限公司 上海船厂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都亚海造船公司 万元 000 315 049
统计数据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及 主要造船地区的统计快报,统计范围为 100 总吨及以上的钢质机 动船舶,驳船未包括在内。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34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4.1.2 我国造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4.1.2.1 吸引国际买家的优势分析我国成为世界上继日本和韩国之后的第三大造船国,在国际 造船市场上所占份额举足轻重,可以说与欧洲造船工业不相上下, 它的崛起使国外船舶服务商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我国。国外船舶服 务商关注我国造船产业的原因如下: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造船产业发展迅速。 ? 我国拥有众多船厂。订购船舶选择厂商使得国外船舶服务商开 始有用武之地。 ? 中国造船业正逐渐向出口为导向的行业转变。据统计,我国造 船超过 50%的订单来自国外,而在 GRT 的订单中,出口比例更是 超过了 75%以上。2002 年,我国造船共计交付 453 万总吨,计划 到 2005 年实现 600 万总吨, 2010 年达到 900 万总吨。 ? 我国所造船舶种类繁多。各类船舶的设计和建造以及所需要的 服务都不一样,这也为外国船舶服务商拓展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 间。4.1.2.2 造航业发展优势分析全球经济一体化,让中国走向了世界,也让世界加深了对中 国的认识和了解。Nils 先生对中国造船业就持有积极而客观的看 法。他认为,中国造船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他说,中国造船界 是可靠的合作伙伴,这是中国造船成功和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因素。 在对内对外的合作中,中国造船界一直为严格履行合约作着不懈 的努力,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35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表 4-8 我国造船产业优势分析在对待船东 的造船需求 上 我国造船界根据不同的 要求采取了相关的灵活 措施 船东不会总是一成不变地选用标 准设计的船舶,我国造船界本着 客户至上、服务至上的原则,总 是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些努 力使我国造船业获得了很大的经 济效益。 从船东方面讲,面对日益激烈的 市场竞争,他们对价格是非常敏 感的。 欧洲的设备已经在我国得到了普 遍的认可。在价格上我国造船拥有颇具竞争 力的价格优势 引进国外先进的造船设 备和技术来促进国内造 船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造 船业内的共识。 中国造船界几乎不存在 劳工纠纷,这在其他国家 的造船领域,可是时有发 生的事。从使用的设 备来看从劳工双方 来看对外商来说,这种良好的劳资关 系和外部环境也是促进合作的有 利因素。4.1.2.3 阻碍发展瓶颈分析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造船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也面临着一 些困难和挑战,因此需要提高和改进的余地还很大。 过去,非标准设计的船舶多数是由欧洲船厂承建的。现在, 我国进入了这个领域,但是,延期交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造 船界。原因如下: 表 4-9 我国船厂受延期交付困扰原因分析我国造船业 的自动化水 平落后,导 致生产力低 从而使得建 造期长。 我国造船业在按期交付的问题上在国际上缺乏良好的信誉。 延期占用了施工资金,使得船东的监督小组和管理人员不得 不超期工作。同时航运业本身发展不稳定。拖期交付将使船 东更愿意把订单交给那些交付期短,并且在不利的市场条件 下风险相对较小的造船厂。虽然船东在决定订造新船时考虑 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重 视,船厂可能可以侥幸卖到好的价钱,但最终结果将是我国 造船商在竞争中失利。 船东不仅仅利用船进行贸易,从船交付使用到拆卸,船的利 用价值还很多,但我国很少有船东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重 视在市场条件适当的时候进行买卖,而忽略了拆船也大有收 益。其实,船的剩余价值与新船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样重要, 这是一个质的问题。随着中国造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方船的剩余价 值没有得到 充分的重 视,拆船业 发展相对落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36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后。 管理混乱 面将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得到根本改观。 船东们的需求是随机的,因此习惯于仓促作出决定。而我国 造船业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同时机构臃肿、责权划分不明 确,往往导致了办事拖沓、效率低。这种状况打击了外商合 作的的信心和积极性。 我国造船业也缺乏多样型人才。造船工业涉及的科目繁多, 需要各类专业人才,对那些业务精、能总揽全局、精于规划 和决策迅速的综合型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国外合作者非常希 望中国的合作伙伴是这样一个全面型的人才队伍。 我国能建造 3000 载重吨以上船的船厂就有 50 多家,但这些 船厂的建造标准和机器设备的状况层次不一,使得国外用户 在选择上无从下手。同时由于船厂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考察 手续比较繁琐,还要到处出差,这些都将耗费大量时间。此 外,外商进入中国还需要解决语言障碍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等 问题。缺乏多样型 人才船厂的建造 标准和机器 设备的状况 层次不一, 这就使得外 国朋友在选 择上无从下 手 国内企业有 时过高估计 自身实力我国造船商有时太急于进军出口市场,而实际并没有具备应 有的实力。这样,很容易给合作带来负面影响。我国造船商 首先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才是最根本的。4.1.2.4 国内造船业当前机会分析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我国造船工业面临的机遇主要是:前 景非常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加入 WTO 以后,机遇会越来 越多。我国造船界可以通过技术转让来改进造船工艺水平,加强 与欧洲船舶设计界和设备制造商的密切合作。我国造船业不可能 仅靠建造标准设计的船舶发展,要想取得可持续性发展,邀请欧 洲船东及其非标准设计项目的参与是很重要的。虽然在初期阶段 会比较艰难,但迈出这一步意义重大。4.2 我国修船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分析随着进出口贸易和船队的迅速发展,20 年来,我国的修船业 得到了快速发展。修船总产值从 1982 年的 3.5 亿元,提高到 80 亿 元,年均递增 17.1% 。修船出口创汇从 1982 年的 0.075 亿美元提 高到 3.6 亿美元,年均递增 22.6 %(见表 1)。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37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表 4-10 我国
年修船产值及出口创汇完成对比年份 01 2002 产值(万元)
000 出口创汇(万美元) 750
36780①2002 年,我国修船业发展势头强劲。中远船务工程集团公司 完成修船工业总产值 13.65 亿元,居各集团公司之首;其次是中国 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完成修船工业总产值 12.58 亿元;第三位是中 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完成修船工业总产值 9.59 亿元;第四是中 海工业公司,完成修船工业总产值 7.38 亿元.福建船舶工业公司、 长航集团所属的修船企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表 4-11 2002 年我国修船产值前十家企业排行企业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中海工业公司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澄西船舶修造厂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山海关船厂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 上海船厂 广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万元 .6
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注统计范围为民用船舶的修 理和改装 表 4-12 2002 年我国修船艘数前十家企业排行企业名称 1 2 3 4 5 6 7 8 中海工业公司 澄西船舶修造厂 上海船厂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黄埔造船厂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艘数 588 198 145 137 128 127 125 122①该数据为前十家出口创汇企业出口创汇数。 38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9 10 深圳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 广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115 90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注统计范围为民用船舶的修 理和改装 表 4-13 2002 年我国修船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排行企业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中海工业公司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澄西船舶修造厂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山海关船厂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万元 .2
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注统计范围为民用船舶的修 理和改装 “八五”末至“九五”期间,我国加大了修船设施的建设。 3000 吨以上修船坞数量从 1982 年的 60 座、总坞容量仅 67.9 万载 重吨,提高到 107 座、总坞容量 322 万载重吨(见下表) ,相当于 世界总量的 5%。其中,万吨级以上修船坞 66 座,283 万载重吨; 10 万吨级以上船坞 9 座。 目前最大的山海关船厂船坞可修 30 万吨 油轮。我国的修船厂以良好的质量,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全世界 船东的好评。 表 4-14 1982 年-2002 年中国 3000 吨以上修船坞数量及坞容量对比年份
船坞数量 (座) 60 107 总坞容量 (万载重吨) 67.9 322 总坞容量占世界总量%比 1.2% 5%经过近几年的合并重组,我国修船业已形成了中国船舶工业 集团公司、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重工集团 公司、中海工业有限公司四大主体,产值也大幅增长。其主要原 因是: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强有力增长和外贸进出口量的不断增 加,促使船舶改装及双高船修量呈上升趋势;二是外轮修理单船 产值大幅上升;三是船舶修期明显缩短;四是各修船企业管理大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39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03 年船舶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大加强。在本世纪,我国还需要培育和发展数个布局合理有国际 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4.3 我国的船舶配套业现状及发展分析我国船用配套设备国产化水平低,成本优势减弱,船舶产品 利润空间小。目前,我国国产船用设备的装船率只有 40%,日本 是 98%,韩国是 85%,而德国、挪威等欧洲国家,船用设备不仅 满足国内造船的国产化要求,产量的 60%还用于出口。 在世界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各个国家都在绞尽脑汁采取 各种措施以扶持、保护和促进自己船舶业的发展。可以说,在未 来船舶工业的竞争中,配套业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 果不能满足船用设备国产化,那么船舶工业将很难有质的飞跃。4.3.1 我国船舶配套业现状分析当前我国船舶配套业的许多配套设备技术(70 年代引进)已 经落后、大量的生产许可证即将到期,这使得我国很多船舶配套 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配套设备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最 典型的便是大型低速柴油机曲轴的问题。配套设备技术水平的落 后不仅影响了我国的造船业和整个船舶产业,同时还影响到我国 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尽管我国配套业每年都在进步,但我国与韩国、日本以及欧 洲一些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产周转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