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冷战时期欧洲,美国苏联冷战掩护地面突袭的航空力量怎么样

跛足的巨人——浅析冷战期间苏联武器的发展思路
二战结束后,苏联成为仅次于世界超级军事大国。在与美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军备竞赛中,苏联选择了一套与对手大相径庭的武器装备发展模式。如今,冷战结束已经十余年,苏联也成为历史,但冷战时期苏联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些特点和思路仍然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因此,回顾苏联在冷战期间发展武器装备的一些特点,尤其是反思总结其中的教训,对于我国国防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苏联(以其前身俄罗斯)是一个传统的大陆国家,一直比较重视陆军的发展,陆军也一直是苏联武装力量中历史最悠久、人数最多的军种。二战结束后,苏联陆军的人数虽有所下降,“老大”的交椅也让位于新成立的战略火箭军,但苏联对于陆军武器装备的发展仍然相当重视。苏军在认真总结了战争时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德国的“闪电战”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以“大纵深、高速度”为作战基本理念,配之以庞大的地面部队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形成了冷战时期最为强大的地面力量。
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年度军事力量对比》统计,当时苏联陆军曾拥有193个师(编为136个摩托化步兵师、50个坦克师与7个空降师,另有8个空中突击旅和15个炮兵师不包含在内),装备有主战坦克50000余辆,装甲车70000辆,大口径火炮54000门,反坦克导弹发射架30000具,直升机6000架,总兵力达185万人——换言之,苏联陆军的武器装备在数量上超过了排在它之后的美、中、英、法、德等数个陆军强国的总和!
苏联在发展陆军武器装备的研制和发展上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重视装甲部队、炮兵部队以及火箭炮兵部队的作用
受二战中多次成功实施坦克集团军大规模作战的鼓舞,苏联在战后对装甲部队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认为装甲兵是核战争环境下最具生存力和最具突破力的兵种,坦克装甲车辆也因此成为苏联陆军武器发展的重中之重。
苏联的坦克发展与美英等西方国家不同,虽然也经历了“逐步淘汰重型坦克,大力发展主战坦克”这样一个过程,但其中的含义却大相径庭。由于二战期间T-34中型坦克取得的辉煌战果——这种战果足以掩盖它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加之其便于大量生产的优势给苏联军方留下了过于深刻的印象,苏联战后的主战坦克也就沿续了T-34→T-44→T-54/55→T-62→T-72→T-80的路子,这些坦克基本设计思路如出一辙,那就是“在控制整车重量和车体高度的前提下,尽可能以增大主炮口径的方式来增强火力”,即我们通常所称的“小车扛大炮”发展模式。虽然苏联在冷战期间也研制了“斯大林-3”、T-10等性能较好的重型坦克,但因为与苏军中占主流的高速突击思想相抵触,所以未能在陆军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美国则有所不同,由于二战后期的多次战役中自己的“谢尔曼”中型坦克在与德军的“黑豹”和“虎”式坦克对抗时基本上都处于下风,因此战后决定不再发展30-40吨级的重型坦克,而是将战争时期最具威力的M26“潘兴”式重型坦克(重42吨)重新划定为“中型坦克”,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主战坦克,因此美国的主战坦克是沿着M26→M46→M47→M48→M60……发展的,换言之,美英等西方国家现在的主战坦克实际上是从二战重型坦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过去我们通常认为现代主战坦克都是由二战时期的中型坦克发展衍生而来,其实这只是苏联单方面的状况)。这些西方国家更加重视坦克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能上求得均衡发展,并一直比较重视装甲兵与其他军兵种的协同作战和协调发展,因此综合作战能力往往比装有更大口径火炮的苏联主战坦克更高一些。正是由于历史渊源和设计理念的差异,导致了今天西方和苏联主战坦克风格截然不同的局面。
如果爆发大规模地面战争,苏联这种“简单就是好”的思路也许是对的,虽然在主战坦克的整体技术水平上比对手略有差距,但它能够保证国家能够大量生产,军队能够较快适应、工厂能够迅速维修,凭借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苏联装甲部队仍然具有压倒对手的能力。然而,现代战争更多的是局部的中小规模军事冲突,在作战人员素质相当、装备数量差异不大的条件下,具有战术和技术优势的一方就有更多取胜的机会。因此看来,苏联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未能以IS系列重型坦克作为现代主战坦克的发展基础,实在是一大错误和遗憾。
由于在航空兵发展上无法全面压倒对手,苏军尤其重视炮兵在战争中的作用,他们认为:被誉为“战争之神”的炮兵在现代条件下并没有失去重要作用,仍然是进攻和防御中毁伤敌人、支援己方部队的主要手段。因此,苏联的火炮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胜过西方的同类产品。相比之下,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炮兵的重视要差很多,尤其是在射程较远的大口径加农炮研发上,除了M107外几乎没有更多的发展,而被西方国家广泛使用的M109、M110榴弹炮性能平平,根本无法与对手相提并论。
苏联也是世界上最早装备火箭炮的国家,其研制的火箭炮型号多、装备数量大,技术水平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华约”其他成员国基本上是直接引进或仿制的苏制火箭炮;相反,美国对火箭炮的发展不够重视,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落后于苏联。“北约”
其他国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它的负面影响,起步较晚,水平也较低,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
当然,也有军事观察家认为:在现今条件下,炮兵在火力支援方面所起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除非准确掌握敌方的位置,单凭大量的火炮很难赢得胜利,而且还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和黎巴嫩战争中,叙利亚装备的苏制火炮在数量和性能上都超过了以色列装备的美制火炮,但由于情报搜集、人员训练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大大逊于对手,仍然没能取得当年苏联炮兵那样的佳绩。1991年的海湾战争再次印证了这一点。但不管怎样,即使在未来,强大的炮兵始终是地面战场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对陆军航空兵部队重视不够
苏联陆军所属航空兵的发展并不像美国那样受到高度重视。直到1981年,空军才将其装备的战斗直升机部队移交陆军合成集团军指挥,但这些部队的装备维护、人员训练仍然是由空军管理的,陆军航空兵始终没有成为苏联陆军一个独立的兵种。直到冷战结束后,真正意义上的陆军航空兵才得以成立。从数量上看,虽然苏联陆军的直升机数量由1970年的1600架发展到1987年的4400余架(其中战斗直升机1350架),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考虑到苏联庞大的地面武装力量,航空兵的力量仍是不足的——据国外资料,1983年全世界军用直升机约25000架,直升机数量与陆军人员数的比例为(架/万人):美国为98,英国为60,联邦德国为40,法国为37,日本为32.6,意大利为30.4,而苏联仅为22。与陆军的情况类似,苏联的海军陆战队中也没有自己的航空兵部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远距离上投送力量的能力和打击对手的火力强度。
(三)大力加强空降部队和装备的发展
苏联是世界上较早组建和使用空降兵的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运输工具严重匮乏,其空降兵主要是作为精锐步兵参加战斗的。尽管如此,苏联并没有因此改变对空降作战的看法。受德、美在二战期间多次成功进行战略、战术空降作战的影响,苏联更加重视空降部队的建设。不仅重新组建了空降部队(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已有10个空降师),还在1946年组建了空降运输航空兵(1955年改组为军事运输航空兵,作为其空军的一个独立兵种)。1973年和1976年,苏联相继组建了空中机动旅和空降突击旅,80年代还在集团军编制内增设了轻型空降突击营。到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已拥有8个空降师,14个空降突击、机动旅和为数众多的空降突击营,成为世界上空降部队最多的国家。
与此同时,苏联拥有安- 12/22/124,伊尔-76等中远程运输机960余架,安-24等近程运输机600余架。在5000公里距离上,一个航次可以输送30000名士兵(3-4个空降师);如果不限航程,全部运输机一次出动可以运送10万名士兵。与美国相比较,苏联更重视加强其地面装备的火力配备,先后装备了ASU-76/57/85空降自行火炮和BMD系列伞兵战车等武器。在1968年对捷克斯洛伐克和1979年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中,苏联大量使用空降兵,在战争爆发阶段向对方战略要地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瘫痪对方,配合地面部队实施快速占领,堪称二战后最为成功的战略性空降作战。
(四)高度重视防空力量的发展
冷战期间,苏联研制了近20种防空导弹,其中大部分是用于陆军野战防空的,如SA-3、SA-6、SA-8、 SA-9、 SA-10、 SA-11、SA-12、 SA-13、SA-15、SA-16等等。与苏联装备型号繁多的防空导弹不同,美国陆军仅仅装备过“奈基”、“爱国者”、“霍克”、“毒刺”和“小榭树”,其中“奈基”已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爱国者”取代,“小榭树”则是从空军的“响尾蛇”移植到地面上来的,性能并不理想。美苏野战防空力量对比悬殊主要是由双方防空作战理念不同造成的:美军空中力量强大,强调开战初始就将敌人的空中力量摧毁在地面。即使敌机能侥幸起飞,也很难在完全掌握制空权的美军面前有所作为。其地空导弹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更多的威胁是来自对手各种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袭击。因此,美国在对其地空导弹的改进中也更注重反导能力的提升(例如“爱国者”和“霍克”的改型)。
前苏联是一个有着超过20000公里漫长海岸线的国家,但由于几大主要海域相互隔离,不便于相互支援,且均处于西方国家海上力量的包围中,更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军队建设中“重陆轻海”思想的桎梏,苏联最高领导层对海军并不像美国那样看重。从绝对实力上比较,即使在戈尔什科夫(S·G·Gorshkov)时期,苏联海军与美国海军的差距也还是在不断扩大的。苏联海军装备的主要弱点在于:
(1)制海、制空能力弱。舰载机数量少、性能落后是苏联海军航空兵多年来的致命弱点。整个冷战时期,苏联海军都没有攻击航空母舰服役,而排水量超过40000吨的“基辅”级航空母舰的载机能力甚至还比不上法国32000吨的 “克莱蒙梭”,苏军的“雅克-38”既缺乏较强的对海对地攻击能力,也不能为海上舰艇编队提供可靠的空中掩护。以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太平洋舰队为例,虽然其拥有两艘中型航空母舰,近60架舰载机(同期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拥有大型航空母舰6艘,舰载机480余架),但空中突击和掩护任务主要还是由陆基航空兵来承担。如果海上舰艇编队超出己方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之外,舰艇编队不仅失去岸基歼击航空兵的空中掩护,也得不到岸基轰炸航空兵的有力配合,只好依靠编队内部的舰载导弹武器,导致其远洋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2)远距离登陆输送能力不强:尽管苏联海军陆战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由于其登陆舰艇数量有限,仅能保障不10000余人实施登陆,因此与庞大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实力相差悬殊。苏联海军陆战队在编制上没有自己的航空兵和战斗后勤支援部队,其本身的持续作战能力和航空支援能力受到极大影响,也不具备独立执行战略性两栖突击任务的能力。
苏联海上力量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受德国影响较大,非常倚重潜艇
二战时期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的出色表现给苏联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德、苏在海军建设方面有着相似的国情,因此在冷战时期,苏联也借鉴了过去对手的发展模式,将建设海军的重点放在水下。冷战后期,苏联同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战略导弹核潜艇舰队,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攻击核潜艇舰队和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常规潜艇舰队!超过300艘潜艇同时在苏联海军中服役!
美苏在攻击核潜艇的发展上截然不同——美国一直将攻击型潜艇作为执行其全球进攻战略的重要力量,主张发展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而苏联攻击型核潜艇的使命则是抗衡美国和北约盟国的航母编队,搜索敌人并保护自己的战略核潜艇。苏联攻击核潜艇分为鱼雷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两大类,前者负责保护己方弹道导弹核潜艇,后者负责以数量众多的高性能反舰导弹攻击西方国家航母编队。此外,苏联还建造了数量众多的常规潜艇。
在弹道导弹核潜艇建造方面,原苏联为了与美国相抗衡,抢时间研制了好几种型号的潜射导弹,形体越来越大,“台风”的服役更将这种趋势推到了极致;而美国研制的艇型相对较少,但每一级艇型较多(仅“俄亥俄”级就达18艘)。美国主张让潜射导弹尺寸去迁就核潜艇。因此,美国的研发模式更符合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也更有利于维修、保障和改装。
(二)对大中型水面舰艇认识存在误区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联一直认为制海权理论是资产阶级特有的侵略性军事理论,对其加以排斥和批判。冷战中期以前,苏联海军一直坚持以大量的潜艇和飞机为主体的近海防御作战思想,认为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艇非常容易受到攻击。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其作战思想才开始逐步转变。即便如此,苏联与美国在海上力量方面的水面舰艇上的差距仍然是相当大的。仍以苏太平洋舰队为例,虽然其实力居苏联四大舰队之首,但还是以小型舰艇为主,护卫舰以上的主要水面舰艇仅占舰艇总数的16%。
在水面舰艇的设计上,为了有效对付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苏联特别强调其先发制人的第一次突击威力,重视单舰独立的防空、反舰和反潜作战能力;而美舰是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编队行动,更重视协同作战能力。就武备来说,同样大小的舰艇,苏联军舰的甲板和上层建筑上布置了各种各样的武器和电子设备,舱面布置相当拥挤杂乱,而美国很早就注意了通用化、标准化的武器装备设计思想,提高了舰艇执行任务的灵活性,整个舰艇外观也比较整洁;在电子设备方面,由于苏联这方面长期落后于美国,因此苏联军舰的相应设备比较笨重、性能也不够理想,而美舰的电子设备一般都是高性能,而且是多用途的。虽然苏联的电子技术也在发展,但一直没能赶不上美国的发展速度;在舰艇的生命力方面,美国海军汲取了太平洋战争的经验教训,设计和建造时就比较重视损管能力,使得舰体和乘员的生存率大大提高,而在苏联人眼中,“以人为本”并不是最优先考虑的,他们更重视保存舰艇作战系统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三)长期忽视舰载航空兵建设
由于苏联长期将航空母舰视为“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加以排斥,因此其海军航空兵远不像潜艇部队那样受到重视。虽然拥有的飞机数量不少,但几乎没有像样的舰载机;直到冷战即将结束,苏-33(当时称苏-27K)服役才与“库兹涅佐夫”号一起进入海军服役,迄今为止不到40架,与美国海军鼎盛时期同时拥有500余架F-14和900余架F/A-18相比,苏军在海洋上空打击力量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
在航空母舰的设计和运用上,苏联也明显不同于美国。苏联政府领导除了潜艇和反潜舰艇外,对其他海军舰艇知之甚少。因此,在苏联发展航母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西方的误导。当苏联研制出垂直起降飞机时,西方津津乐道地谈论航空兵应向此方向发展;苏联开始增加航母排水量时,西方则刊登文章鼓吹航母应该小一些,用常规动力而非核动力;当苏联研制弹射器时,他们则大肆宣扬滑跃起飞。七十年代还刊登不少停建航母的消息。在这样的影响下,苏联的航母发展经历了相当曲折的过程,其航母计划也几经修改,从排水量80000吨起步,最后变成了65000吨;从核动力起步,最后变成了蒸汽锅炉;从配置4座弹射器起步,到最后一个都没留下来。由于真正科学的设计思想一次次被领导人的主观意志所拒绝,苏联的航母建设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设计思想上,美国海军认为:航空母舰舰载机是海上作战的主要攻击力量,航空母舰应该作为一个浮动基地受到严格的保护;而苏联海军则认为:反舰导弹才是海战中的主要进攻手段,航母在海上作战中的基本任务是防御和搜索敌机,保持己方的制空权。因此,航母不但要具备很强的防御能力,而且还应具备发射反舰导弹的能力。舰载机在作战中主要是用来为己方水面舰艇减轻空中压力,而不是用来攻击对方舰艇编队的。因此,苏联航空母舰上,除了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和防空导弹等防御性武器外,还配置了远程反舰导弹。
(一)受“火箭制胜论”影响,长期缺乏远程空中打击力量
与美英很早就主张将空军作为一支战略打击力量使用不同,苏联在早期赋予空军的职能仅仅在于防范地基入侵和对陆海军进行支援,因此苏联空军在二战结束前都不怎么重视大型轰炸机和运输机的研制发展,这种状况虽然在成功仿制B-29而有所改观,但由于研制大型飞机的基础力量薄弱,军方的作战思想也未能及时调整,因此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里苏联空军战略轰炸机队还是以图-16、图-22等中型轰炸机为主,重型轰炸机不仅数量少,发展也不如前者快,加之缺乏海外航空基地,苏联更依赖陆基弹道导弹作为战略突击力量。因此,苏联在中远程轰炸机的研发水平上稍逊于美国,数量也远远少于美国。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由于米亚-4性能不理想,苏联一直没有装备类似于B-52那样的高亚音速远程重型喷气轰炸机,长期将图-20作为远程轰炸的主力,其继承者——图-160直到冷战结束前夕才少量装备苏联空军远程航空兵,整整比前者“年轻”了30岁!
&&&&此外,在远程空对地导弹的研发上,苏美两国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美国发展的型号不多,主要是AGM-69和AGM-86系列,而苏联发展了相当多的型号,不仅包括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型号,也包括以喷气发动机为动力的巡航导弹。
(二)大多数战斗机航程较短,主要用于前线支援
与其他国家不同,苏联长期将战斗机细分为供空军前线航空兵使用的前线战斗机和供国土防空军使用的截击机。由于作战思想的差异(苏联不像美英那样推崇通过战略轰炸来影响战争进程的观点,因此苏联战斗机也承担为己方远程轰炸机护航任务,这就直接导致战斗机的载油系数偏小)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早期苏制航空发动机耗油率偏高),苏联战斗机一直以来航程较短。在冷战前期表现得尤为突出,直到冷战后期苏-27出现后才得以转变。
对比发现,同时期的美国战斗机通常比对应的苏联战斗机航程远15-20%,作战半径亦超出10-15%,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生产的发动机比苏联生产的发动机耗油率低一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美国战斗机体积更大,载油量更多。以前有一种看法认为,战斗机应该尽可能造的轻一些、小一些,以提高机动性能,同时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以便于战争时期的大量消耗。苏联由于在二战初期曾遭受德国空军的毁灭性打击,战后在研发战斗机时在这方面受的影响尤其大。但从冷战后历次局部战争的情况来看,这种思想带来的问题也不少,除了作战半径小以外,还有以下缺陷:(1)飞机不能携带大型的航空电子设备,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超视距空战的需要;(2)载弹量偏小,火力较弱;(3)机体内部空间狭小,没有更多的改进和升级余地,从而导致飞机“技术寿命”短。
所以,尽管二战时期苏联发展战斗机的思想在当时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但并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尤其是空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后,一味突出机动性就不对了——毕竟,作为有人驾驶飞行器,战斗机的机动性再好也不可能与空对空导弹相比(现代战斗机的持续过载通常不超过8G,瞬间过载也仅仅只有10G),而现代空空导弹的设计目标过载均在10G以上。换句话说,战斗机要想仅仅依靠自身的机动性能来躲避敌方空空导弹的攻击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主要还是依靠完善的电子战设备,做到尽早发现、及时机动、提前干扰,从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更何况,根据能量机动原理,人们已经知道在机动性能上重型机并不输于轻型机。正因为如此,各国在发展新一代战斗机时,像米格-21那样真正意义上轻型战斗机几乎已经找不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第三代战斗机(苏联自己称“第四代战斗机”),与美国的第三代战斗机相比,苏联的同类产品晚了8-10年才服役。这主要是因为苏联为了在性能上达到欧美先进水平,不惜修改原来的设计,以期追上对手。但这样做也导致一些问题:首先,时间落后得太久,真正装备部队时对手也进步了一大截;其次,成本不断上升,最后导致自己都难以大量装备,更不用说在数量上压倒对手(苏联的前两代战斗机生产数量均大大高于美国的同类产品,而第三代战斗机产量却只有美国第三代战斗机的三分之一左右);更致命的是,苏联始终在电子设备研发上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推迟服役导致其更加难以适应现代空战的要求——朝鲜战争时期,苏联的米格-15还略优于美国的F-86,越战时的米格-21则与F-4大体相当,黎巴嫩战争时期米格-23与F-15早期型对阵时已明显处于下风,而科索沃战争时米格-29根本无法与F-16对抗,更不要说和F-15过招了!虽然苏联的第三代战斗机在气动设计上超过了美国,但航空电子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信息化作战能力也很欠缺。因此有学者撰文指出:尽管苏联当时的“紧跟式”的研制战略在一定时间内有效,但在技术差距不断拉大的时候就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当美欧不断研制新机型的时候,作为前苏联主要继承者的俄罗斯却只能频繁改进苏-27系列,不能不发人深思。
(三)空空导弹种类繁多
苏联在冷战期间先后研制了十余种空空导弹(仅西方给出编号的就从AA-1到AA-12),而美国只有AIM-4“猎鹰”、AIM-9“响尾蛇”、AIM-7“麻雀”、AIM-54“不死鸟”和AIM-120五大系列。与美国的空空导弹相比,苏联空空导弹虽然参加实战的机会较少,但就射程、机动过载等技术性能指标而言还是很高的(尤其是AA-9/10/11/12)。不过,受国内电子工业水平较低的影响,苏联空空导弹的抗干扰能力还有待提高。此外,苏联空空导弹型号过细过多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训练、维护的不便。
无可否认,由于与美国在综合国力、战略目标、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苏联在冷战期间武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采取了诸多与对手迥异的思路,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几次大的军事冲突中,苏联武器基本上都处于美国同类产品的下风,尽管这其中有对抗双方自身素质差距上的原因,但也确实暴露出苏联武器在发展思路、技术水平以及作战运用中的一些问题。因此笔者想就这些如何从这些不足当中汲取教训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首先,不应过分强调生产简单和便于战争时期大量生产。苏联根据二战时期的经验认为:战争时期武器将是大量消耗的,因此应该努力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甚至不惜以削减武器的生存能力作为代价。然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武器的发展目前正在进入“精品时代”,虽然战争的胜利不能仅仅依赖几种精良的武器,但如果仍然幻想以压倒对手数量的简陋武器来赢得胜利更是难上加难了。苏联二战时曾经依靠大量生产的“简陋”武器来赢得战争,但那个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而把胜利寄希望于历史的重演显然是可笑的,也是极其危险的。
其次,不应过分强调“渐进原则”,否则会阻碍武器装备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由于苏联的技术实力和工业水平长期落后于美国,因此苏联在武器的研发上比较强调渐进和渐改。武器之间“代”的差距不如美国那样明显。例如米格-23战斗机几乎是和美国的F-14同时服役的,但米格-23与“上一代”米格-21之间的差距要远远小于F-14 与F-4之间的差距;再如苏联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从20世纪年代末期出现的T-64到70年代初期出现的 T-72,再到1979年出现的 T-80乃至冷战结束时出现的T-90,前后长达30年始终没有大的技术突破,根本无法与对手抗衡。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武器本身缺乏技术进步,不管怎么精心地大修小补,至多也只能带来性能的有限提高,同时还会大幅度增加成本,实则得不偿失。
第三,不应过分追求针对性,以致造成资源浪费。苏联在研制武器时始终紧紧盯着自己的对手,当自己由于技术、经济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制造出性能上优于对手的武器时,就一定要研制一种能有效打击对手的武器(如为了对付美国航母而研制的大威力反舰导弹)。专家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针对性的色彩应该越来越淡化。由于武器的设计毕竟要遵循战争的规律和物理原则,因此武器的设计应该是有共性的。本国特色只是表现在一些次要的方面,如性能指标、具体的技术细节等。而过分强调“针对性”限制了人的想象空间,束缚了创新。武器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多用途,针对性显然是与其背道而驰的。就武器发展本身来说,光想着针对对手的情况发展武器是极大的冒险。针对性太强的兵器往往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陷于一种无奈的境地。即使是许多战争时期的应急产物,在战术使用上也受到很多限制。
最后一点要汲取的教训是:在承认高技术武器脆弱性的同时,决不能因此否认它的正面效应,更不可盲目自大。苏联武器系统电子设备落后,根本原因就是错误思想在早期侵蚀了计算机的发展。苏联领导人认为“人的能动性是机器无法具备的”,结果造成了苏联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发展的落后局面,也影响了其军用电子设备的发展。在我们国家,也曾经有人提出采用“超限战”对付比我们强大的对手,并鼓吹针对敌手“弱点”去发展一些低成本的“自杀性”武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片面地将不对称对抗说成是中小国家的优势其实是错误的。弱国在强国面前可选择的机会并不多,而低技术的兵器在高技术兵器面前发挥作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只拿两种武器的造价来比较费效比是不科学的,由此而得出的“可以找出地方武器的薄弱环节”的结论更是错误的。勇于承认落后与不足并努力去迎头赶上,我们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冷战时的士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