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的法国是北约成员国吗可以随便退出么

邵永灵:法国的北约成员国身份
中国网 .cn  时间:
18:58  责任编辑: 胡睿
导读:法国在军事上,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就是北约成员国,只不过它这个北约成员国的身份,比较特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北约成立于1949年,为了应对苏联的威胁,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都加入了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但是戴高乐出任法国总统之后,对美国在北约内的主导地位非常不满,从1959年开始采取对抗性措施,比如把法国的地中海舰队从北约撤出,拒绝美国在法国领土上储存核弹头,迫使部署在法国的美国轰炸机撤往英国和西德,拒绝北约空防一体化,将法国大西洋舰队撤出北约等等。日,戴高乐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虽然法国还继续留在北大西洋联盟之内,但已经不是北约的一个完整成员了。在当时东西方对峙的状况下,戴高乐一直想通过独立的外交、军事立场谋求发挥美苏之外的第三极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法国萌生了重返北约的想法。事实上,这么多年法国对北约还是做了巨大的贡献,每年向北约提供的资金分别高达北约非军事预算总额的15.3%和军事预算总额的13.8%,排名出资国第五位,在阿富汗、科索沃等地区派驻了5000名军人参与北约的军事行动。但是,因为缺席各级司令部和防务计划委员会等核心军事部门,往往是掏了钱、出了力却没有话语权。
萨科齐自2007年出任总统后,积极推动法国重新返回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2008年,法国提出了“重返”的条件,其中一项是法国必须在北约军事指挥机构中占有重要位置。2009年1月法美双方达成初步协议,美国同意法国人担任北约中两个指挥机构的司令官。3月,法国政府将全面重返北约的议案提交国民议会审议,计划最终获得批准。日,萨科齐宣布,法国重新回到已经退出43年之久的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如果说冷战时代法国在美苏之间还有一定纵横捭阖、发挥独立作用的空间的话,那么,冷战结束后法国面临的是美国一家独大、北约不断东扩的局面,而且自身国力渐衰,欧盟国家对建立共同防务又非常冷淡,如果继续游离在北约组织之外,法国将面临在军事和安全领域被边缘化的危险,回归的确是明智之举。
冷战结束到现在已经超过了20年,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法国在军事上一直处在调整、改革当中,总的趋势是压缩军费开支、削减军队规模、减少海外军事存在。这既反应了冷战后时代安全环境的变化,也反应了法国国家日益突出的财政困难。但另一方面,法国的大国雄心、大国情结又从来没有消失过。奥朗德总统今年1月9日在讲话中对今后15年法国的防务做出重要规划,他表示,法国防务的战略目标是“在事关世界安全与法国战略利益的危机中保持影响力。因此,法国将继续在高强度武装冲突与各类战争中保持干预的能力”。但现实是残酷的,在仍然没有摆脱债务危机困扰的大背景下,法国在军事上又能有多大的作为呢?
文章来源: 中国人物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历史上美国是否一直是北约的成员国
离开以后164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美国主导北约,前苏联主导华约,美国将军一直担任北约司令,但是法国在戴高乐当总统时期的1966年宣布脱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法国仍是北约成员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 8月1日,挪威正式退出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行动,从而成为了第一个退出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北约成员国。本网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北约总部记者金力,介绍挪威退出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情况以及北约和北约其它成员国的反应。
  8月1日,挪威正式退出了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它原先投入的6架F16战机已经全部停止行动。挪威政府的理由是,挪威国小力单,军力有限,没有能力长时间地参与一场战争。挪威政府给出的这个理由是真实的。北约有28个成员国,参与对利比亚空袭行动的只有8个成员国。在挪威退出之后,还剩下7个,他们是: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比利时和丹麦。
  对于挪威退出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北约方面至今没有正式的表态,北约官方网站也只字不提,相反仍然在宣传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如何又取得了进展和成功。北约总部人士表示,虽然挪威已经退出,但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将会继续持续下去,直到&最终胜利&。挪威的退出不会对北约&行动的节奏、目的和任务&带来任何影响。
  西方媒体以及北约成员国对挪威的退出进行了低调处理,但这掩盖不了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目前处于的尴尬境地。北约成员国谁都没有料到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会拖这么久,都在找借口退出这场战争。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利比亚局势目前已陷入僵局。15日闭幕的北约外长会议未能就利比亚局势取得重要进展。与此同时,利比亚的战事依然激烈。
法国阵风战机
  据bbc报道,周末,在港口城市米苏拉塔,利比亚政府军和反对派的斗争变得更加激烈。政府军企图夺回被反对派占据两个月的城市。另外,在东部通往班加西的道路上,战斗在继续。在连接艾季达比耶和重要的石油城市布雷加的道路上,战斗也在激烈进行。
  据利比亚官方媒体透露,北约的飞机15日轰炸了卡扎菲的故乡,距离首都的黎波里360公里的希尔特以及的黎波里附近地区。《华盛顿邮报》引述美国政府高官以及北约军事官员的消息透露说,北约目前缺乏精准炸弹。不过,该报并没有明确导致北约缺乏军火的原因。北约方面表示正在等待新增加的战机以便扩大对利比亚轰炸的力度。
  埋怨声此起彼伏
  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行动,选择的代号是&联合保护者&,称其目的是保护平民。bbc的记者称,北约的目的显然没有达到,而且指出,西方政权必须重新审视他们可能会面对的政治和军事风险。
  利比亚反对派武装不断抱怨北约空袭不够、误炸叛军、未能尽到&保护者&之责。北约内部也是分歧不断:北约28个成员国中只有6个国家参与执行空中打击任务,招致法国和英国强烈不满。美国则对重新接掌利比亚军事干预行动领导权的要求敬谢不敏。
  参与军事行动的各国民众反战呼声也出现反弹,政治家们开始反思,媒体对战局的负面报道也在增多。美国《新闻周刊》质疑道,法国总统萨科齐空袭利比亚的根本动因不是保护当地平民,而是要拉回他下滑的民意支持率。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贝克为《华盛顿邮报》撰写的一篇政治评论则认为,美国必须出兵干预的前提条件,是美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受到威胁。两人在文中批评奥巴马在草率决定干预之前并没有想清楚。
  此外,战争无疑是一部巨大的烧钱机器,最新民调显示,79%的英国人、74%的美国人和62%的意大利人认为,本国无力承担在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的费用。
  谁都不愿踩进泥潭
  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同时在《国际先驱论坛报》、《泰晤士报》和《费加罗报》上联名发表评论文章,要求&卡扎菲必须下台,并且永不复位&。但是目前看来,卡扎菲并无离开的打算。14日,卡扎菲高调乘坐敞篷车出行,誓言战斗到最后一刻。
  利比亚战争已经爆发近一个月。现在来看,无论卡扎菲是否下台,短时期内利比亚不仅难以看到和平的曙光,反而有陷入战争泥潭之势。而且,即便军事打击胜利,摆平部落之间的斗争将是更严峻的考验,伊拉克与阿富汗就是前车之鉴。显而易见,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踩进这个泥潭。
  美国拒绝牵头利比亚军事干预,而且明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一方面是不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外再加一个烂摊子,另一方面奥巴马还面临着巨大的预算压力。北约内部至今存在着强烈的主和争吵,很多国家明显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而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15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专栏文章说,单靠军事手段不能解决利比亚危机,国际社会正在急切寻求政治解决途径。有分析指出,解决利比亚问题靠军事不如靠外交,并且这个外交不能由西方主导,应该由非洲或阿拉伯国家,或是其他有能力的&非西方&国家主导。
法国退出北约相关信息
法国退出北约专题栏目,提供最新新最全的法国北约_北约成员国_北约联盟、以及法国退出北约等相关信息
北约成员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约成员国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