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l 四十三军军长二军钟军长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京 东 价:
[定价:¥]
PLUS会员专享价
您购买此商品可享受专属价
增值业务:
重  量:
搭配赠品:
服务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四野首任军长传奇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起义投诚被俘阵亡高级将领录(四十一)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起义投诚被俘阵亡高级将领录(四十一)
王志远()中将。字 恒心。河南省沈丘县人。早年在家乡读私塾。1914年入北洋陆军第十师三十团第一营四连当兵。1920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1924年考入陆军检阅使署学兵团。半年后毕业考取第一名,遂升为排长,以后相继提升为连长、营长。1927年升任团长。1929年任西北军第七路军第八军第六混成旅旅长。1930年升任西北军第一路军第十一军暂编第一师师长兼汉中警备司令。中原大战后,所部编入川军,任第二十九军模范旅旅长。1935年,任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第三旅少将旅长。1936年受少将军衔。抗战爆发后,任一二二师副师长兼三六四旅旅长。参加了1938年初的滕县保卫战。同年4月5日,代理师长。徐州会战结束后,升任第一二二师师长。襄樊战役结束后,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1946年7月受中将军衔,同年被宣布退役。解放后在河南开封定居,参加民革工作。日,在郑州因病去世。沈克()   生于日(清光绪二十年十月十一)。直隶清苑(今属河北保定)人,字公侠。第十六混成旅模范连第三期毕业。   1920年9月模范连毕业后派任北洋陆军第16混成旅(旅长冯玉祥)第3团(团长张维玺)第2营班长。   1921年8月第3团改编为第11师(师长冯玉祥)第21旅(旅长李鸣钟)第42团(团长张维玺),历任排长、连长。   1924年2月调任第8混成旅(旅长李鸣钟)第1团(团长石友三)副营长。   1925年12月混8旅扩编为西北边防军第6师(师长石友三),升任第16旅(旅长陈嘉宾)第46团(团长鹿文彬)参谋长。   1926年9月升任第6师第18旅(旅长许长林)第52团团长。   1927年5月第52团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8军(军长鹿钟麟)第70师,升任少将师长。   1928年3月,第70师改称第89师,仍任少将师长。9月,第70师缩编为第2集团军暂编第7师(师长程兴贤)第21旅(旅辖三团),任少将旅长。10月,第12旅改称第26师(师长程兴贤)第78旅(旅辖三团),仍任少将旅长。   日调任军政部少将参事。10月调任西北军第4方面军(总指挥石友三)第2路军(兼总指挥石友三)第2军中将军长。   1930年10月改任国民革命军第13路军(总指挥石友三)游击司令部中将司令。   日所部扩编为护党救国军第5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第4军,升任中将军长。8月所部缩编为东北边防军新编第1师(师辖三团),降任中将师长。   1933年2月新1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106师(师辖三团),仍任中将师长。   日叙任陆军中将。7月13日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日获颁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勋章。11月12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   1937年4月当选豫苏皖三省军事整理委员会委员。   日升任第43军(辖第106师)军长兼九江守备区指挥官。   日降任第40军(兼军长庞炳勋)副军长。   日调任第71军(军长陈瑞河)副军长。   1942年1月调任第1战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汤恩伯兼任)副总司令兼参谋长。   日晋给三等云麾勋章。   1944年7月调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汤恩伯)高参室主任参事。   1946年2月退为备役后历任天津殖业银行董事长、北京东方中学校长、天津北方轮船公司董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全国政协委员。   1961年10月在北京病逝。蔡忠笏()中将。字海臣,号挥尘,浙江东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炮科毕业。1923年10月任西江陆海军讲武堂少校教育副官兼兵器教官,1924年8月任黄埔军校兵器教官,1925年1月任东征军炮兵营长,1926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直属炮兵团团长,1927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2军20师师长,1928年7月任第3师7旅旅长,11月辞职赴上海经商,1932年4月任陆军炮兵学校研究委员,同年秋兼任少将射击主任教官,1933年5月调任炮兵团干训班主任,12月兼任炮兵第3团团长,1934年8月任炮兵第2旅少将旅长,1936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10月调任陆军炮兵学校中将高级研究委员,旋离职回乡,1938年1月任东阳县抗敌后援会委员兼自卫总队总队长,9月任浙江大盘山区绥靖专员,1939年7月任浙江省磐安县县长,1940年11月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1942年5月任第6战区干训团教育长,1945年7月任巴万要塞指挥官,1946年冬入中央训练团受训,1947年7月晋任陆军中将并退役,11月在上海吴淞中学任数学教师,1949年5月在上海迎接解放。1957年5月在上海加入民革。   刘先临()少将。原名明堂,河南唐河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9年任中央各军校毕业生调查处副处长,1934年9月任军事委员会别动队第2大队大队长,1939年11月任军政部长淮招募处处长,1941年5月任第45师副师长,8月兼任中央军校第7分校军官总队总队长,1948年任第13绥靖区少将参议,1949年在河南唐河被捕后被处决。 张樾亭()中将。原名祖荫,河北蓟县人,生于1889年3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步科、陆军大学第6期毕业。1922年11月任陆军检阅使署参谋处副处长,1925年1月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参谋处主任参谋,1926年11月任晋军总司令部训练总监部教育主任,1927年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第2军参谋处长,不久改任第3军参谋长,1928年4月任晋军军事督理委员会教育处副处长兼察哈尔省政府临时军事处处长,1930年3月任反蒋联军第3方面军前敌总司令部代参谋长,1931年1月任东北边防军第3军参议,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教育处长兼第37师参谋长,1935年2月任第29军参谋长,1937年10月任第1集团军参谋长,1938年3月任第33集团军参谋长,6月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1945年6月任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顾问,1946年7月晋任陆军中将退役,1947年因向解放军提供武器被国民党通缉,避居开封第4绥靖区,后在开封迎接解放。后任河南省开封市政协委员。韩多峰()中将。字秀岩,山东东平人,生于日。行伍出身,1925年4月任国民军暂编第13师第40旅旅长,后兼察北镇守使,1927年6月任河南民团军总司令,1928年11月任河南人民自卫团总团长,1929年7月任河南省政府委员,1930年夏赴北平闲居,1935年8月任山东省政府顾问,1936年6月任陆军中将,1938年3月任第5战区鲁南民团总指挥,8月任山东省第4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1年7月任鲁西行署主任,1943年6月任苏鲁豫皖边区剿匪总指挥,1948年9月在济南迎接解放。后任山东省政协委员。日在济南病逝。黄世途()中将。广东大埔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5期步科毕业。1927年9月任第4军第25师第74团上校团长,1934年任广东第1集团军7师21团团长,1936年8月任第156师第468旅旅长,1937年10月升任第156师副师长,1939年3月任粤海师管区司令,1941年秋任广东省军管区中将副司令,1943年12月叙任陆军少将,任职期间多次掩护中共地下党员,1949年秋迁避香港,1957年秋返回广州。后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1960年12月病逝。 张正非(1905--?)少将。原名宝雄,字学愚,浙江仙居人。黄埔军校第6期工兵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2期毕业。1937年9月任江苏省兵役管区司令部训练科上校科长,11月任江苏省保安第7团团长,1942年5月任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2大队5中队中队长,1948年9月叙任陆军少将,同月在上海加入民革,1949年在江浙策动国民党军起义。后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刘百荣()少将。号步和,江苏宝应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步科毕业。1942年春任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部粮食管理处副处长,1946年6月任联勤总部贵州供应局少将副局长,1947年11月叙任陆军少将,1949年5月任江苏省太仓县县长,日在江苏宝应被处决。崔景谟()少将。原名东白,号警民,字乙己,江西湖口人。黄埔军校第4期高级班毕业。1942年6月任第37集团军总部副官处少将处长,后任兵站分监部少将分监, 1947年11月叙任陆军少将,1948年8月兼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少将高参兼工程处处长,后任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副官处长,日在新疆迪化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22兵团供给部部长,第22兵团司令部高参,新疆自治区政协委员。郭殿丞(1887--?)中将。河北大名人。陆军大学特别班第1期毕业。1926年9月任绥远第1师步兵团团长,1927年初山西陆军独立骑兵第1旅旅长,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独立骑兵第2旅旅长,1935年10月任武汉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36年5月叙任陆军少将,10月调任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1938年10月任东北挺进军副总司令,1946年7月晋任陆军中将,并退为备役,1949年1月在北平迎接解放。 郑承典()中将。号兰生,广西柳江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步科毕业。1925年任定桂讨贼军总部上校参谋,1930年任广西镇南区行政督察专员,1931年10月任第1集团军参谋长,1936年2月任陆军少将,9月任广西绥靖公署办公厅中将主任,1937年3月任第5路军总部中将高参,10月任广西龙州对汛督办,1939年底被撤职,1946年11月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6月晋任陆军中将,1949年11月在柳州迎接解放。任培生()少将。号佩绅,湖南岳阳人。黄埔军校第5期炮科、陆军大学第11期毕业。1936年任第10师作战科长,抗战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执行部上校参谋,参加南京保卫战,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部第5署1处处长,1949年1月任第25军108师少将师长,后升任第25军副军长,同年8月17日在福州被俘。黎明()中将。又名伯豪,安徽广德人。陆军贵胄学堂、北京陆军学堂、陆军大学特别班第1期毕业。1926年9任绥远都统署副官兼驻包头办事处主任,1927年初任山西骑兵第28团团长,1928年6月任骑兵第4师师长,1931年10月任参谋本部少将高参,1936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8月任东北挺进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12月任第2战区游击司令,1939年1月任第1战区游击司令,1940年4月调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942年1月任军令部第2厅边务处处长,7月任军令部边务组副组长兼第3视察组组长,1943年12月兼任边务研究所少将主任,1945年8月辞职赴北平闲居,1946年8月退役回乡,1950年因历史问题被捕,1952年于审查期间病故。 公秉藩()少将。字屏轩,陕西扶风人。中央军校高教班第1期毕业。1930年2月任新编第5师师长,1931年5月任第28师师长,1932年4月调任军事参议院参议,5月兼中央军校高级教官,1933年9月任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别动总队第3大队大队长,1934年7月任别动总队总队附,1935年1月任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1支队支队长,1936年1月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8月任第34师师长,日在中条山战役中被日军俘获,后投降日伪,任伪军事委员会参赞武官公署武官,1944年9月任伪湖北省政府保安处长,1945年7月任伪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兼警务处长,抗战胜利后维持武昌治安,迎接国民党接收,后回西安闲居,1951年在西安被捕,被判刑10年,日获特赦。后任陕西省政协委员,日在西安病逝。易德钧()少将。号知非,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6期步科、陆军大学第12期毕业。1946年6月任国防部第4厅2处少将副处长,1948年9月叙任陆军少将,1949年秋在湖南组织湘鄂赣边区反共救国军第1纵队,1950年在湖南醴陵被捕。杨立德()中将。字竹庵,云南路南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3期毕业。1928年任河口对汛督办,后任云南省军需局局长,1929年3月任第38军98师参谋长,1930年10月任讨逆军第10路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1931年10月任云南兵工厂厂长,1936年8月任滇黔绥靖公署副官处长,1939年12月任昆明行营总务处长,1943年1月叙任陆军少将,1947年6月晋任陆军中将,1948年5月任云南省第3区(弥渡)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春辞职在昆明闲居,直至解放。康法如(1899&&1951)少将。字利民。河南省西平县人。早年入本村义学启蒙,1921年到第十六混成旅当兵。由勤务兵,班长,排长,连长,升至营长,1928年任团长。1930年10月, 任第三十三师第九十七旅第一九三团团长。1932年春,任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三旅旅长。1936年,任第三十一师副师长,同年10月28日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不久进入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深造。1938年3月19日,由河南许昌一带急赴徐州东北台儿庄地区,阻击南进之敌。3月24日 康法如奉命担任台儿庄守城指挥官。仅几个小时在巡视阵地时被炮弹炸伤。在与敌混战中身受重伤,被送往武汉治疗。伤愈后,重新返回部队,在河南南阳,唐河一带参加对日作战。1939年秋,任邓县军警联合督察处处长,1941年初,赴洛阳任第一战区长官部少将高参。抗战胜利后,离职返归原籍。1947年1月被国防部宣布退出现役。1948年秋,留在家乡迎接解放。1951年夏去世,终年52岁。康法如(1899&&1951)少将。字利民。河南省西平县人。早年入本村义学启蒙,1921年到第十六混成旅当兵。由勤务兵,班长,排长,连长,升至营长,1928年任团长。1930年10月, 任第三十三师第九十七旅第一九三团团长。1932年春,任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三旅旅长。1936年,任第三十一师副师长,同年10月28日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不久进入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深造。1938年3月19日,由河南许昌一带急赴徐州东北台儿庄地区,阻击南进之敌。3月24日 康法如奉命担任台儿庄守城指挥官。在与敌混战中身受重伤,被送往武汉治疗。伤愈后,重新返回原部队。在河南南阳,唐河一带参加对日作战。1939年秋,任邓县军警联合督察处处长,1941年初,赴洛阳任第一战区长官部少将高参。抗战胜利后,离职返归原籍。1947年1月被国防部宣布退出现役。1948年秋,留在家乡迎接解放。1951年夏去世,终年52岁。    李树人(1903&&1990)少将。字百年。河北省容城县张市村人。容城师范毕业。青年时代在北洋军队任司书、军需等职。1927年投入冯玉祥主办的西北军军官学校参谋训练班学习,后分配在张自忠部任中校参谋。1930年中原大战后,退往晋南一带的西北军残部被张学良改编为第二十九军,李树人任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二旅第二二五团中校团附。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过廊坊突袭战、临沂会战、武汉会战、襄樊会战等战役,因功升任第五十九军第一八0师上校参谋长、少将副师长。1939年夏,率领邓焕章支队在豫南桐柏山地区与新四军协同作战,关系融洽。对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深表赞同。1942年到成都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十期受训,1943年入重庆中央训练团受训。张自忠阵亡后,在部队受到排挤,到四川万县任补充第一团团长。抗战胜利后,不愿参加内战。于1947年退役。1949年曾为中共党的地下工作者提供军事情报。当万县面临解放之际,积极动员当地自卫大队长左朋维护地方秩序,使解放军顺利接受了万县县城。1954年返回容城故里。1985年当选为县政协委员,1986年落实政策,给以彻底平反。1990年因病逝世。终年87岁。   温冬生(?--?)少将。号长春,山西赵城人。1936年8月任第34军203旅406团上校团长,1939年12月任第33军202旅旅长,1941年1月任第33军暂编42师师长,1944年3月改任第19军暂编第38师少将师长,1945年3月任第19军暂编37师少将建军委员,抗战胜利后率部参加内战,1945年9月在上党战役中被俘。姚东藩()少将。字震黎,辽宁沈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步科毕业。1925年任奉天上将军公署参谋处上校科长,东北陆军第6旅80团上校团长,1927年任东北军第11军少将参谋长,1928年任东北军预备军1旅少将旅长,后任东北军第11军50旅少将旅长,东北陆军讲武堂教导队深造班少将总队长,1930年12月任东北边防军步兵第15旅少将旅长,1931年9月任独立第15旅旅长,1933年3月任第111师中将师长,1934年4月因与红军作战失利被撤职,在北京、广州、香港赋闲,1952年在天津入政治学校学习。后任天津市河西区政协委员,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参事,民革辽宁省委副秘书长。1980年10月在天津病逝。姚良臣()少将。山东东平人。1946年4月任整编第3师3旅副旅长,9月任第2绥靖区少将高参,1947年11月叙任陆军少将,后任浙江省第2区保安副司令兼会稽山区指挥所主任,第8军170师副师长,日在云南镇源率部投诚。1952年10月回乡。 章拯宇()中将。满族,字望孚,河北通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2期步科毕业。1931年6月第34军71师412团团长,1935年10月独立第3旅旅长,1937年11月叙任陆军少将,12月任第19军副军长,1941年10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9年1月在北平迎接解放。 吴守权()少将。号与立,四川崇庆人。黄埔军校第6期步科、中央警官学校高级警教班毕业。1932年2月任第21军3师7旅19团团长,1935年10月任第23军教导师2旅4团团长,1937年8月任第147师433旅863团团长,1938年5月任新编第16师2旅旅长,12月任新编第16师师长,1947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1948年4月任四川省政府警保处处长,1949年12月任四川反共救国军第1军军长,1950年在四川被俘,1951年1月在成都被处决。 孟化一(1892--?)少将。蒙古族,又名庆典,辽宁铁岭人。东北陆军讲武堂第4期步科、中央军校高教班第1期毕业。1930年任东北陆军讲武堂训练处上校科长,1931年11月任第41军副军长,1932年入中央军校高教班学习,1934年11月任第52师少将参谋长,1936年10月叙任陆军少将,1938年8月任预备第3师少将参谋长,1942年3月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945年10月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947年8月任第9兵团少将高参,后任宪荣支队副司令,1948年11月在沈阳投诚。后任北京市城西区政协委员,南昌市政协委员。史克勤()中将。字俭白,河南宜阳人。中央军校高教班第3期毕业。1929年12月任第11路军第65师2旅1团团长,1930年5月升任旅长,9月任第20路军第32军2师师长,1931年1月任第75师224旅旅长,1936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1940年2月任暂编第13师师长,1941年10月任第49军副军长,1942年1月兼任清萍师管区司令,1944年4月调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旋离职在江西经商,1946年5月退役,1947年3月赴上海经商,直至解放。1957年返回开封,文革中被逐回原籍。汪瑢()少将。字佩珩,辽宁开原人。东北陆军讲武堂第5期骑兵科毕业。1934年12月任骑兵第6师17团团长,1935年10月任骑兵第6师参谋长,1936年10月任第109师参谋长,1937年6月任骑兵第2军副参谋长,1946年7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回沈阳定居,1947年接纳中共地下人员在家工作,1948年11月在沈阳迎接解放。1950年赴陕西经商,后任陕西省政协委员,民革陕西省委委员,陕西省糖业烟酒公司新城区商店副经理。
石玉山()少将。曾任伪蒙古大汉义军骑兵第1旅旅长,1936年12月在绥远率部反正,任新编2旅旅长,1937年9月任新编骑兵第4师师长,1941年11月任绥东警备司令,1946年11月兼任绥远省崇礼县县长,12月9日在绥远崇礼被击毙。 田德昌(?--?)少将。1937年10月任第61军参谋处长,1939年5月任第6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1941年11月任伊克昭盟守备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1946年7月叙任陆军少将,1948年6月任天津警备司令部办公室少将主任,日在天津被俘。别光汉()少将。号五典,字明甫,河南内乡人。保定陆军学堂毕业。1932年春任内乡民团军官教导团团长,1938年夏任河南省第6区抗敌自卫军副司令,1940年3月任河南省第6区抗敌自卫军司令,1944年3月任第1战区第7挺进纵队司令,1945年1月任暂编第64师少将师长,1946年3月任河南省军管区少将督导专员,1948年10月由开封逃赴苏杭经商,1951年被捕获后押赴河南内乡处决。杜肇华(1898--?)少将。贵州修文人。贵州陆军讲武堂军官班、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1期毕业。曾任第25军2师3旅6团团长,1935年1月任第25军2师3旅旅长,5月任第102师304旅旅长,1937年7月任第102师参谋长,1939年7月任第102师步兵指挥官,1947年4月叙任陆军少将,并退为备役,1948年7月任贵州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议,1949年2月任贵州省修文县县长,1950年率部在贵州投诚。陈应龙()中将。原名昌弈,字美山,海南文昌人。黄埔陆军校第1期毕业。1929年9月任第2师4旅8团团长,1933年5月任第3师9旅少将旅长,1936年3月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5月升任第3师少将副师长,1938年5月任第2军中将副军长,1940年5月调任军政部第3补训处中将处长,1941年8月被撤职查办,判刑入狱,获释后从商,抗战胜利后赴上海,1948年携眷还乡,创办文昌县文西中学。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后予以平反。赵心德()少将。河南商丘人。西北边防督办公署教导团毕业。1928年10月任第3路军第20师60旅7团团长,1929年5月任第20师59旅4团团长,1930年4月任第20师59旅旅长,1935年4月叙任陆军少将,1938年10月离职,1949年10月在开封参与组织叛乱,任河南省突击总团旅长,日在开封被人民政府处决。张清秀()少将。河南扶沟人。1928年10月任第3路军第20师60旅8团团长,1931年8月任第20师60旅119团团长,1937年4月任第20师58旅少将旅长,后任第15集团军暂编第2旅少将旅长,1946年5月叙任陆军少将,并退为备役,1949年10月在开封参与组织叛乱,任河南省突击总团总指挥,日在开封被人民政府处决。杨廷纲()海军少将。福建闽侯人。烟台海军学校第6届驾驶班毕业。1917年9月任飞鹰炮舰航海副,1923年6月任海军陆战队第1旅1团3营营长,10月任海军陆战队第1旅1团团附,1942年11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6年7月任陆军少将,1947年3月改任海军少将,并退为备役,1949年8月在福州迎接解放。后任解放军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韩玉衡()海军少将。名仲英,福建闽侯人。福州船政后学堂第10届毕业。1915年赴美国学习飞机潜艇制造,1919年6月任海筹巡洋舰轮机长,1923年4月任海军上海领袖处暨独立舰队轮机长,1925年7月任海军第2舰队轮机长,1928年12月任军政部海军署舰械司机械科科长,1929年11月任海军编遣办事处军务局轮机课课长,1930年2月任海军部舰政司机务科科长,7月任海军部厦门造船所所长,1933年2月任海军部马尾造船所所长,1941年5月调任海军总司令部高参,1947年8月叙任海军少将后退役,1949年8月在福州迎接解放。后任解放军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沈筍玉()海军少将。原名进,字觐宸,福建闽侯人。福州船政前学堂第6届毕业。1911年赴法兰西大学学习飞机制造,后转入瑞士制造大学学习,曾任福州海军学校代校长,1930年5月任海军部技正,1947年11月叙任海军轮机少将后退役,1949年8月在福州迎接解放。后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曹宝清()空军上校。字式夷,河北香河人。北京陆军测量学校、北平南苑航空学校第3期毕业。1925年2月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航空处副处长,12月任西北军航空司令部副司令,1926年1月任南苑航空学校校长,1927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处飞行总队总队长,9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航空处副处长,1931年8月任军政部航空署少将副署长,10月代理署长,1933年11月兼任南昌行营航空处处长,1934年5月任航空委员会参事,8月兼任军事委员会防空处办事主任,1935年9月叙任空军上校,1936年5月兼任航空委员会总务处处长,1937年5月任航空委员会参事室主任参事,1941年11月离职赋闲,1946年春任淮南矿路警察总所副所长,日在安徽淮南率部起义。后任淮南矿务局林场副场长。郭觫()中将。原名耀朝,字绍阳,江西上饶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科、陆军大学第6期毕业。1925年8月任江西陆军第2师4旅7团团长,1928年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5师参谋长,1933年9月离职,1936年5月任江西省第6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上饶县县长,8月被免职,赴法、意、德、英、美考察,1938年任第36军少将参谋长,1939年5月叙任陆军少将,1940年3月因桂南会战作战失利被撤职查办,1942年任泰和警备司令,1947年8月晋任陆军中将,1948年5月任江西省第2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8月逃赴桂林、贵阳,并在贵阳组织赣西游击队,日在贵阳被俘,同年押赴南昌处决。王石风()少将。原名志鹏,号达夫,浙江黄岩人,生于日。黄埔军校第4期政治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1期毕业。1932年4月任第2师驻南京办事处主任,1936年3月调任财政部税警总团副官处上校处长,1938年任中央军校第7分校总务处处长,1942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944年冬任中国驻印军总部军务处少将处长,1946年7月任中训团办公厅组长,1948年8月任第4编练处少将高参,9月叙任陆军少将,1949年11月经台湾赴香港,1950年12月返回上海。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徐汇区政协专员。日在上海病逝。 程起陆()少将。原名之屏,湖北黄冈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东三省陆军测量学堂毕业。1936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9月任河南省第3区行政督察专员,1937年1月兼任河南省第3区保安司令,1938年8月免职,1940年6月任第9战区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1942年任粤桂食糖专卖局局长,1943年7月任财政部地方财政司人事处长,1945年5月离职,1949年4月任武汉市民临时救济委员会常委兼汉口执行处总干事,5月16日在武汉迎接解放。后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李启蒙()少将。上海奉贤人。1938年夏任苏浙行动委员会第3支队大队长,1939年10月投降日伪,任伪和平建国军第2方面军第12路军1团团长,伪和平救国军第13师25旅旅长,1943年4月率部投奔国民党第32集团军,任暂编第11旅少将旅长,9月调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江浙行动队少将队长,1947年11月叙任陆军少将,并退为备役,在上海、台湾开办化学工厂,1949年夏在上海被捕,11月在狱中病故。 雷太平()少将。号子安,河南商水人。1930年4月任第3路军手枪团团长,1931年1月任第3路军总指挥部手枪旅旅长,9月兼任济南警备司令,1933年1月第3路军总部副官处长,1937年5月叙任陆军少将,1938年夏任商水县民团副团长,1945年1月任第10战区临泉指挥所少将参议,10月离职回乡,1950年在河南商水被处决。刘蕉元()少将。广东大埔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6年1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2师副官处长,1927年3月任江苏省太仓县县长,1928年7月任第1军2师团长,1930年10月任河南省保安司令部骑兵团长,1932年任军政部兵工厂厂长,1934年任河南省保安处机要主任,1937年8月任河南伤兵管理处副处长,1938年任第3战区伤兵管理处副处长,1942年冬任军政部荣誉军人第7休养院院长,1947年8月任联勤总部第15伤兵临教院院长,11月叙任陆军少将,并退为备役,1949年秋移居香港,1951年1月返回广东大埔,日在广东大埔被处决。1986年5月撤销原判,予以平反。邱鸿钧(1879--?)中将。字伯衡,湖北黄陂人。江南陆军讲武堂炮科毕业。1922年6月任东路讨贼军第2军3旅旅长,1923年8月任广东大本营参军处参军,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征募处处长,1927年6月任南京市公安局局长,7月任湖北先遣军司令,1928年11月任军政部军需署营造司司长,1929年6月任武汉市公安局局长,10月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1932年6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35年10月任重庆行营中将高参,1936年任福建禁烟特派员,9月叙任陆军少将,1943年11月任赈济委员会委员,1944年7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9年5月在武汉迎接解放。后任民革武汉市委委员,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邱林(1890--?)少将。字峙和,湖北汉阳人。1936年10月叙任陆军少将,1940年9月任重庆防空司令部参谋长,1949年5月在武汉迎接解放。后任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王思田()少将。山东滕县人。1934年任第66师212旅423团上校团长,1936年9月任第73师197旅少将旅长,1937年9月任第73师代师长,1951年在山东滕县被捕,年底病故。关世雄()少将。字梓柏,云南安宁人。中央军校高教班第1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4期毕业。1939年任陆军大学兵学教官,1943年2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少将高参, 1947年任云南警备总司令部少将高参,1948年3月叙任陆军少后退役,回乡闲居,直至解放。1953年因重婚被判刑劳改,1954年获释,1973年在云南弥勒去世。 杨立()少将。别名立人,号时中,福建建瓯人,生于1907年8月。黄埔军校第3期步科毕业。1928年任福建兵工厂政训处主任,1929年因通共嫌疑被通缉,逃亡上海租界,1933年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训处参议,1934年调任福建省政府保安处视察,后任福建省水警总队副总队长,1940年1月任军政部军粮总局少将处长兼中央粮食部简任督察,1942年12月调任中央军校7分校总务处少将处长,1944年5月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兼陕西省政府粮食储运处处长,1945年1月调任陆军总司令部少将高参,9月离职,1946年初在上海加入农工民主党,参与组建华北运输公司,协助中共从事反蒋活动,1947年6月叙任陆军少将,并退为备役,1949年8月在福州迎接解放。后任国家交通部司局级秘书,福建闽通汽车运输公司副理事长,福建省公交公司副经理,福建省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顾问,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福建省佛教协会的顾问。日在福州病逝。 朱锡章()少将。字命三,山西临猗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骑兵科毕业。1927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第6军4师4旅参谋长,参加北伐,1928年6月任天津警备司令副官处长,1931年8月任第35军驻北平办事处主任,1936年10月叙任陆军少将,1943年因病回乡休养,1948年寄居西安,1953年回乡主动向人民政府交代历史。后任山西省临猗县政协常委。日在山西临猗病逝。余玉琼()少将。又名崑阳,浙江淳安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骑兵科毕业。1928年10月任军政部军务司军牧科上校科长,1936年10月叙任陆军少将,1937年6月任军政部马政司司长,1941年2月任军政部部附,6月辞职,1944年任浙江省军管区参议,1947年5月任中美联合勤务总部技术委员会委员,11月离职回乡,日被捕,日被处决。吴嵎()中将。字皋明,浙江奉化人。浙江武备学堂、日本海军炮术水雷学校、日本商船学校航海科毕业。1921年任大总统府咨议,1923年4月任大本营参军处上校副官,1924年任虎门威远炮台总台长,1925年8月任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海军局给养科科长,1926年4月任中山舰舰长,11月调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海军处副处长,1927年8月离职,1936年任交通部航政局局长,1937年11月回乡,1938年7月任后方勤务部船舶运输司令部副司令,12月离职,1946年5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回乡,1949年5月在浙江奉化迎接解放。姜宏谟()少将。名伯范,陕西渭南人,生于1896年1月。1924年10月任国民第2军10师20旅旅长,1926年5月任陕军总司令部第1师20旅旅长,1927年1月任国民联军第8路军第3师师长,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5方面军第8军3师师长,1930年1月任第34师102旅少将旅长,1936年9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0年8月任新编第35师少将副师长、代理师长,1949年5月在陕西渭南迎接解放。后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陕西省渭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民革渭南县委主任委员。王治邦()少将。字润民,安徽宿州人。西北军军官教导团、陆军大学特别班第2期毕业。1933年5月任第37师110旅旅长,1937年7月任第29军少将高参,1940年8月任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1942年调任鲁苏豫皖边区总部少将高参,1946年7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回乡务农直至解放。后任安徽省宿州市政协委员。马祯()少将。回族,青海化隆人。1943年1月任暂编骑兵第2师副师长,1945年冬任骑兵第8师副师长,1946年4月任青海省同仁县县长,1949年8月任新编步兵军新编1师师长,9月受中共感召解散部队回乡务农。 田春芳()少将。河南沈丘人。第16混成旅模范连第1期毕业。1925年4月任国民军暂编陆军第13师41旅旅长,1927年6月任暂编第1师师长,1928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3军22师师长,1931年6月任第37师副师长,1933年8月任察北警备司令,1937年12月任第77军副军长,1945年秋回到西安养伤,1947年11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1949年5月在西安迎接解放后。后在西安市新城区政协工作,1954年被河南省沈丘县法院判刑两年,日在西安病逝。黄菊裳()中将。名公略,浙江瑞安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1期骑兵科、陆军大学第4期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8师少将参谋长,1929年3月调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少将科长,1931年7月任参谋本部少将高参,1933年2月任军事委员会第1厅第2处中将处长,1934年5月任参谋本部事务处中将处长,1936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10月晋任陆军中将,1942年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1944年离职回温州、瑞安定居,直至解放。1951年2月在浙江瑞安病逝。孙洁生()少将。又名文连,陕西泾县人。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1933年任第17师49旅副旅长,1937年2月任第177师530旅1059团团长,1939年2月任第177师529旅旅长,1942年8月任第17师副师长,1945年6月离职回乡,1947年3月叙任陆军少将,退为备役,后在家乡务农,直至解放。谭善洋()少将。字友佛,号举龙,云南绥江人,生于日。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陆军大学特别班第3期毕业。1917年任靖国军第3纵队第2支队支队长,1920年任滇军第5混成旅旅长,1927年任滇军第2军参谋长兼教导师师长,1929年辞职回乡,1938年10月陆大毕业后任第3军少将参谋长,日在中条山战役中被日军俘获,1942年3月在安徽获救,1944年冬回四川宜宾闲居,1945年9月退役,1950年在四川宜宾向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登记。后任宜宾县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日在四川宜宾病逝。常百川(1896--?)少将。原名增禄,河北新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炮科、陆军大学第15期毕业。1939年3月任第99军少将参谋长,1945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1948年6月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少将高参,日在广西钦县被俘。 刘元瑭()中将。号仲琮,四川省大邑县人。刘文辉之侄。云南讲武堂第15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3期毕业。1932年任第24军13旅旅长,1933年任第24军1师1旅旅长,后任第24军12旅旅长,1935年5月任川康边防军副总司令兼1旅旅长,在四川会理堵截长征红军,8月任第24军137师师长,1938年3月任中将,1940年6月任新编第12军军长,1942年6月任第36军军长,10月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1943年9月离职回川,1949年任重庆胜利银行董事长,同年底在四川迎接解放。后因抗拒人民政府工作,被判处死缓,1958年在狱中病故。江琴荪()少将。原名承训,江苏淮安人。曾任第167师参谋长,1940年任贵阳警备司令部少将参谋长,1944年兼任贵阳警备司令部副司令,1945年11月调任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未赴任,1946年7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任贵阳南明烟厂经理,1949年12月在贵阳迎接解放。后任民革贵州省委顾问,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王冠(1897--?)中将。号雪生,河北大名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步科、陆军大学第7期毕业。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25师参谋长,1928年10月任军政部少将高参,后任第9军参谋长,1936年10月叙任陆军少将,1938年9月任军事委员会点验委员会第3战区点验委员,1940年7月任第23集团军参谋长,12月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办公厅中将副主任,1942年8月任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指挥官,1943年9月调任建崇浦警备司令部司令,1945年10月任第3战区第3接管组组长,赴浙江嘉兴接收日伪财产,1946年7月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7年11月晋任陆军中将后退役。建国后作为首要战犯被判刑关押。 罗国熙()少将.原名楚材.四川省泸州城厢铅店街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二期炮科学习.毕业后入国民革命军朱少良部任职.历任排、连、营、团长。曾参加北伐战争,负过重伤。1931年,离开朱部到山东招兵买马,自称中将司令。旋被何应钦诱至南京,改编其部,任为附员。罗负气出走上海,投帮会头子黄金荣门下,立山堂,收门徒。1934年,经康泽介绍加入特务组织复兴社,任组长。抗战爆发后,任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纵队大队长。1939年,任忠义救国军第二支队少将指挥官。1945年,由西康缉私处长调任重庆卫戍司令部稽查处处长。1949年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少将高参,同年5月,任四川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日,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泸县军官会投诚。1951年镇压反革命运动时,罗国熙被枪决。日,经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查纠正,宣布按投诚人员对待。王汝为(?--1951)少将。字翊臣,云南安平人。云南陆军讲武堂乙班毕业。1924年1月任中央直辖第4师师长,1927年任开广善后督办公署参谋长,6月在云南文山任自卫军第6师师长,1946年10月叙任陆军少将,1950年任滇川游击第9军云南总指挥,日在云南马关被俘,5月于关押中病故。 陈铁坚()少将。别名子元、用潜,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第6期步科毕业。1932年6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38年1月任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监部总务组组长,1942年4月任第10军参谋长,1946年6月任国防部少将高参,1949年3月任第1兵团少将高参,长沙军警督察处处长,8月在长沙参加起义。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杨焕彩()中将。字佩章,山东沂水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步科、日本陆军步兵学校第13期、陆军大学第12期毕业。1925年任奉军第4师27旅18团团长,1928年12月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军令厅第5处副处长,1929年3月任国军编遣委员会第1编遣区办事处委员,1935年10月任西北剿匪总部驻南京办事处处长,1936年2月叙任陆军少将,1938年5月任青岛海军陆战队司令,1939年9月任山东省第8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2年10月任鲁苏战区总司令部参议,1946年5月入中央训练团受训。建国后作为战犯被捕关押,日获特赦。胡畏三(1892--?)中将。名禄同,贵州独山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2期炮科毕业。1924年任黔军第2混成旅参谋长,1925年10月任黔军总司令行营参谋长,1928年10月任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办公厅主任,1937年9月任第5战区军粮局局长,1938年5月任第22集团军参谋长,后任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1945年2月任汉中行营中将高参,9月任北平行营中将高参,1946年9月任北平行辕中将高参,1947年3月叙任陆军中将后退役,在贵阳闲居,1949年12月在贵阳迎接解放。后任贵州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延宗山()少将。又名毓祺、毓琪,号仲珊,山东广饶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2期毕业。1928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办公厅参谋兼主任,6月任北平警备司令部政训处长,1929年7月任北平市社会局局长,1930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少将参议,1931年5月任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1932年12月任第3师参谋长,1935年2月辞职,1937年2月任太原绥靖公署少将督练员,8月任第2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兼大同警备司令,9月任第2战区装甲车队指挥官,1938年任第68师副师长,后离职赴成都、重庆,1940年任第2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部附,1943年请假离职,1944年10月任兵役部少将督察官,1946年7月叙任陆军少将后退役,1947年4月陆军大学毕业后在重庆闲居,解放后留居重庆。1963年迁回原籍。张耀宸(1905--?)少将。名恒,山东昌乐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0期炮科毕业。1932年12月任第41军117师参谋长,1937年9月任军法执行总监部军法执行官,1938年11月任第9战区军法分监,1942年冬任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委员会军务处长,1943年冬执行对伪军策反任务时投靠日伪,1944年2月任汪伪军事委员会高参,9月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1945年2月任汪伪第12军军长兼伪杭州绥靖公署参谋长,抗战胜利后重回国民党部,1945年9月任第3方面军总部少将高参,1946年6月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9年5月在上海起义。后任南京市汽运公司干部。文心珏(1903--?)少将。号觉生,湖南醴陵人。湖南陆军讲武堂、中央军校高教班第8期毕业。1930年5月任教导第3师特务营营长,1931年1月任武汉要塞司令部副官处上校处长,1932年5月任第13军副官处上校处长,1933年1月任保定行营总务处少将代处长兼军政部保定编练处总务科长,1940年5月任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动员委员会机要组少将副组长兼驻重庆办事处处长,1943年6月任军政部少将参事,1945年8月任淞沪警备总司令部少将高参,11月任上海市保卫委员会委员兼征募处处长,1946年5月任中央训练团政工班少将副主任,1947年11月叙任陆军少将,1948年6月辞职回乡,1949年8月在湖南迎接解放。傅朝梧(?--?)少将。江西武宁人。中央防空学校民防班第3期、陆军步兵学校将官研究班毕业。曾任南昌市政府工程师,1935年8月兼任南昌防空演习指挥部第2科科长,12月兼任江西防空协会第2组组长,1936年6月兼任南昌防空指挥部第2科科长,1938年5月兼任江西全省防空司令部第2科科长,1942年1月专任江西省防空司令部第2科科长,5月升任江西省防空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并代司令,1945年7月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防空处少将处长,10月改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议,1947年11月叙任陆军少将,1949年6月在南昌迎接解放。后任武汉钢铁公司矿山工程公司工程师。 朱澄宇(1895--?)少将。名旭东,湖北孝感人。湖北陆军讲武堂、中央军校高教班第2期毕业。1933年10月任第82师492团团长,1935年11月任82师副师长,1937年1月免职,1946年7月叙任陆军少将,并退为备役,1947年3月任孝感县参议会议长,解放后被镇压。 (未完待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四军军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