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好多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品牌该怎么选?

2016年超星尔雅《创新中国》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年超星尔雅《创新中国》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新手如何选择教育行业的品牌
对于很多的创业者来说,一旦他们决定选择一个项目创业以后,一个最关键的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这个项目的品牌,这店随着市场上得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而使得创业者更加的有点不知所措。下面连锁网就针对于新手如何选择教育行业的品牌这个方面的内容作出了以下内容的详细介绍。(1)教育行业的品牌知名度是否够高。调查该教育加盟项目的品牌在你所定位的目标消费群体中的知名度是否够高。你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了解。一方面直接向该公司进行咨询,索取相关数据。另一方面可以向你的目标群进行询问。比如说选择经营卓人教育的早教产品,就可以在妈妈群中进行询问,看是否有人了解这个品牌,探查大众对于这个品牌的看法。(2)教育行业的足够的利润空间。做生意最终讲究的就是一个利字,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再好的项目都是白搭。判断你所选择的教育加盟项目能不能给你足够的利润空间不能只看他们表面的供货折扣和换货率,这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就该教育加盟项目品牌在市场上的价格控制情况进行调查。(3)教育行业的相关的后续支持。许多人选择教育加盟项目进行投资,但其本身未必了解幼儿早教理论。要保证投资的成功率有时就非常需要改早教品牌总部的支持。从产品理念、话术口碑到宣传物料。成熟的企业往往都能为教育加盟项目商提供相关方面的支持。要想投资成功,相关的后续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如卓人教育就为自己的教育加盟项目者提供开业经营指导同时还提供一系列的宣传物料支持。一个教育行业,只要是具备了高的知名度、足够的利润空间和后续的支持这三个方面的优点,那么您还在等什么了!赶紧选择这个项目创业吧!此外,对于教育行业的创业者来说,在选择一个好的项目创业以后,如果您不能正确的掌握这个项目的经营技巧这样也是徒劳的。由此可见,对于创业者来说,正确的经营技巧也是不能少的。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97% 的人关注此项目
97% 的人关注此项目
95% 的人关注此项目
98% 的人关注此项目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连锁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加盟前务必多咨询、多考察,降低投资风险。
投诉电话:010- 转 800
投诉邮箱:
中网载线旗下网站
NASDAQ:CNET
广告热线:188
客服热线:400-091-1181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创富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创业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教育机器人市场现状分析及进一步发展构想
如果以2000年广茂达公司组织举办“广茂达杯”中国第一届机器人灭火比赛视作一个起点的话,那么教育机器人进入中国市场已有九年的时间。九年时间,微软从刚刚成立到软件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google从一家默默无闻的硅谷小公司成长为全球的搜索巨擘。那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九年间教育机器人市场究竟发生了多少变化,又将走向何方呢?
2000年的时候,我正在参加高考,那个时候正是高考改革方兴未艾的时候,3+2,3+1,3+1+1,3+X……各种各样改革方案在不同省市一一浮出水面,化学考题中要有生物知识,数学试卷上某些题目让人乍看起来以为自己拿到了物理试卷,作文要科幻……“素质教育”第一次玩起了真章,高考,一件本来简单明了的事情正不可避免的走向复杂。复习的时候老师们总是语重心长的教导我们:“好好复习,争取第一年就走,明年说不定什么形式呢。也许考试科目都会变,到时候你们多吃亏。”我们只好战战兢兢的努力学习那些我们明年不知道用不用得着的知识。
那个时候,全社会都知道仅仅把几张试卷作为青少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狭隘的,片面的。可是除了试卷我们还有什么,电脑?那时候电脑更多的在扮演家庭游戏机或是学校电气化证明的角色,80%的人搞不清楚电脑与计算器的区别。其他的无非也就是老一套的唱歌跳舞美术,与社会需求并无多大关系。全社会上除了需要被教育的学生外都在高谈阔论素质教育,老师们在探讨高考顺应素质教育改革后如何保证升学率;家长们一边感叹素质教育好,一边祈祷自己的孩子搭上非素质教育的末班车;专家们大声呼吁改革已迫在眉睫,再不进行改革便有亡国灭种之虞;教育界的领导们面对各色各样的改革方案头大如斗……
是的,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大背景。这个背景对于我们回顾教育机器人的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而且这个背景直至今日仍未褪色。
机器人竞赛的出现,毫无疑问的正中了教育机构领导的下怀,“素质教育”终于有了具体的形而上的表现形式。就机器人竞赛本身来说,也确实可以非常好的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机器人竞赛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来自官方的大力支持,而随着教育产业化改革,学校也成了21世纪新的吸金机构,开展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另一个瓶颈——资金问题也不复存在。机器人竞赛也因此避免了和当年航模活动一样的曲高和寡,最终只能在某些地区的小圈子里开展的尴尬。可以说机器人竞赛开展之时赶巧不巧的正好踩上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点,顺势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开展起来。
在中国,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堆砌”出一台由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驱动的机器人对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来说都难于完成。电子元件难于购买,机械零件难于加工,以及传统教育对于动手能力培养的缺失,让很多大学生面对一台简单的机器人设计任务都一筹莫展。因此在国外并不明确存在的竞赛机器人市场在中国大陆得以蓬勃发展,国内的教育机器人产品从诞生之日起也具有一些与国外同类产品不同的特点。
国外的教育机器人设计多数都提供了较高的开放度,在机构设计和外形设计上有较高的自由度。而国内的教育机器人产品为了迎合教育机构对比赛成绩的追求和中国学生的实际能力的现实状况,同时为了更大程度的降低成本以抢占市场,往往放弃了这方面的追求,单纯的为了提高针对某些比赛项目的能力而加大产品机械结构的耦合度,提高动力能。很多产品简单到拆开包装后无需进行任何的机械或电子方面的改装,只需编写一些程序就可以完成某个比赛项目。这样一方面可以以易于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作为卖点,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迎合了国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单纯的比拼软件编写水平,显然给一些获得电子机械资源较困难的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比拼的机会,使更多更广泛的学校获得踏上起跑线的机会,这也是教育机器人竞赛得以在短短两三年内全面铺开到全国很多二三级学校的重要原因。(天可怜见,我上学的高中是一所平日无人关注的升学率只有20%左右的普通高中,某次领导视察见我们广播操做的不错就随口赞美了一下,我们这些可怜的学子们随之一板一眼的做了两年多的广播体操,每天花费一半的时间练习,为各路领导考察团表演)
最初的教育机器人厂商并不多,除了最早将机器人竞赛项目引入国内的广茂达,还有一些借势希望打开中国市场的外国智能玩具类的产品,如乐高、慧鱼等——但实际上由于对竞赛类市场天生的不适应,国外的教育机器人产品在国内市场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表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注意到这一块门槛低,利润高的市场,国内的教育机器人品牌开始逐渐的枝繁叶茂起来。后来进入这一市场的厂商主要有以下几个背景:
以前拥有教学仪器销售渠道的公司:或者自己找人开发自主品牌,或是直接代理国外产品,利用自己在教育市场的渠道优势分一杯羹。
一些做嵌入式产品开发的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与人才优势,找准比赛切入点以及手里掌握的生产及零部件优势,以低廉的价格打入市场。
一些国内的玩具制造厂商:只要在自己原有的一些产品上加一个微控制器,便可将其改装为教育机器人产品,以自己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开发经验优势和生产优势抢占市场。
高校:这主要集众一些高端领域。如为RoboCup、FIRA等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比赛项目。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全套解决方案。这多数是一些高校自己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后为转化为经济利益,将自己的旧版本解决方案出售给其他想要进入同类比赛项目的高校。这类产品多数售价极高。顺便提一句,这种模式也是利益与风险并存,售出解决方案后被模仿者超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时至今日,国内的教育机器人市场可以说已经发展了八九年,每年相关产品销售额逐年上升,机器人竞赛也越来越为广大师生所熟知,各种不同类型的比赛层出不穷。但是在美好势头的背后,却也隐藏着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很多老牌的机器人教育厂商也确实感觉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这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中国教育机器人市场的细节,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产品最后的使用者并不是产品的消费者。教育机器人的使用者,毫无疑问就是学生,当然也可以包括指导老师。在早期,一台机器人动辄一两千元的时代,教育机器人产品显然不是普通学生个人可以消费得起的。当然厂商也没有把产品的推广方向直接放到学生身上,而是以竞赛为依托,以协助学校搭建机器人实验室,帮助学校开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机器人活动为宣传口号,吸引学校方的注意,最终产品直接打入学校,因此可以说教育机器人的消费者是校方。这种使用者与消费者相脱节的现象使得中国教育机器人从产品设计到市场推广等一系列环节都展现出了独特的中国特色。
国外的教育机器人产品,很多都是从经销商手里直接销售到用户手中。产品的购买决定权掌握在最终的使用者手中。因此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成为产品设计者们首要考虑的方面。同时国外用户购买教育机器人产品的目的也并不是以参加比赛取得名次为首要目的,更多人购买机器人产品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相对的功利会差一些,因此选购的时候更多的是看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能不能够完成自己的设想。不同的人想要完成的任务千差万别,因此国外的很多产品都设计的开放非常强,留给用户较高的自由度。
而反观国内的同类产品,由于并不是直接销售给最终的使用者,因此产品在最初的开发设计上便与使用者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对于开发者来说,必须让拥有购买决定权的人满意,产品才能推广,公司才能生存。对于拥有购买决定权的人来说,他们关心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产品能不能按照他们的理解去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另一个方面就是产品在竞赛中有没有竞争力,可以为学校捧回光灿灿的奖杯。很多学校购买机器人设备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参赛,甚至是参加具体的某一年某一个项目的比赛。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机器人产品的设计便相应的针对了某一年某一个项目的比赛,使之在该项赛事中具有最大的优势。
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机器人市场如今发展的如何了呢?
从市场推广来说,“竞赛”这个词在国内的教育机器人生产商眼里还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词语。得竞赛者得天下。而掌握了竞赛的主办权及规则制定权,则在产品的竞争上较竞争对手领先了几乎是无法追赶的领先优势。因此很多时候最后产品的竞争却变成了竞赛主办权的竞争。而取得规则的制定权后随意修改规则,借此打压竞争对手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从而导致了竞赛规则的不稳定,使很多参加比赛的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很茫然。过多商业元素的渗入,使得现在遍地开花的机器人竞赛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想要在机器人竞赛上取得优异的名次更多的是看学校与机器人厂商的关系。老牌机器人活动学校凭借自身在技术积累和人脉上的优势开始了对本身就开发潜力有限的竞赛项目的垄断,很多发现取得理想成绩并不如想象中简单的学校都已经开始考虑退出机器人竞赛,一些还未开展机器人活动的学校也开始了观望并寻求其他一些新开展的容易获得名次的竞赛项目。以学校为主体的机器人竞赛的推广如今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
另外就产品开发本身来说:由于产品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迎合比赛,这也导致了产品开发难以形成序列化,有时候不得不为了迎合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比赛项目而更改或扩展产品设计。导致产品开发反复化,无序化,从而导致开发成本畸形升高。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能够使用户在某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而忽略了产品本身质量与功能的提高,最终的结果就是产品的生命力与竞争力下降,总是会被后进入市场而更适应最新的比赛规则的新产品大力挤压。
就像我在本章最开始讲的那样,中国目前教育机器人厂商主力打拼的市场都在学校这一块。可是由于消费者与使用者脱离的天生缺陷,这个市场从出生之日起就有着很多无法弥补的缺陷:产品设计雷同,产品目的高度一致,无法凸现产品差异化优势,技术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市场竞争更多的是靠营销手段而不是产品质量,产品继续开发的潜力不大,用户忠诚度不高等等。
市场进一步拓展困难,产品进一步开发迷茫,怎么办?
经常关注乐高产品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在国外,很多乐高发烧友都对乐高产品保持了长达几十年的热情,有的人甚至一个螺丝都不缺的拥有全部乐高几代产品。而这些人迷恋于乐高并不是为了参加什么比赛,取得高考加分之类的目的,他们更多的只是单纯的喜欢其产品带给他们的创造感。那么国内的教育机器人市场能不能达到这么“单纯”呢?
将服务对象从学校转为学生,从单位转向个人,绝不那么简单。
一般的企业服务于市场,好的企业抢占市场,顶级企业开拓市场。现在国内的很多教育机器人企业已经开始注意个人用户这块市场,但是似乎并没有什么企业拿出专门针对个人的产品设计和推广计划。有的只是用已有的针对学校用户的产品稍微的试水一下个人市场,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如果直接说个人市场如何如何要怎么推广那绝对不适合于教育机器人,毕竟机器人不是冰箱彩电洗衣机,所有自然人对产品拥有高度相似的需求。如果想更好的在个人市场上有所作为,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开发各有差异的产品是绝对必要的,因此论述怎么开拓个人教育机器人市场前我们有必要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产品细分。
[一]大学生群体:
任何一个新市场的开拓毫无疑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广告推广,但是对于国内的大多数机器人公司来说,恐怕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在直面潜在市场对象群体的媒体上打出足够的广告,进行全面的产品推广。因此必须瞄准某一群体进行有针对的市场开拓,而大学生市场则是整个个人机器人市场的一个最佳突破点。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用人单位对实际经验的苛求,导致了大学生们迫切的需要能够给他们提供实际动手经验的社会力量的介入。现在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号称给大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但是由于动辄上万的培训费和部分不负责任的培训机构的所作所为使多数学生都对这种昂贵而又费时费力的培训机构望而却步。广大学生们迫切需要一种价格便宜而又高自主的实实在在地锻炼动手能力的手段。
那么具体一点,大学生们想要一种什么样的机器人产品呢?从我接触过的许多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同学来说,他们希望得到这样一种产品:初期投资最好不要超过200元人民币,提供丰富多彩的动手机会,友好的人机界面,易于上手,而最重要的:一定要有丰富的文档和技术支持。考虑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情况,必须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可以一步步模仿的例子,使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完成十到二十个左右可实现实际功能的例子,并且还要提供足够和易于理解的扩展引导,必须给他们足够的提示——这个机器人还可以做什么,并鼓励他们去做。
对于成本问题,如果是一套质量上乘,功能较强并配备一定得机械零件的单片机开发套件来说,200左右的价格可能只包含很低的利润了。如果再加上软件、文档方面的人力成本,甚至有可能零利润或负利润。我的意见是企业在推广前期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和思想准备,不能迫于前期的盈利压力而减少或放弃一些不直接创造效益的投资,比如文档、社区等方面的投入。通过文档、社区等方面的投入,可以发展一批忠诚度较高的用户。由于大学生的住宿特点,一旦在某一高校甚至某一宿舍楼推广开来,口口相传,那么产品及相关配件的推广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同时要注意的,一旦某批次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那么质量方面的问题也会被无限放大,甚至三五年内无法消除。
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理想的产品推广模式应该是靠低价位低利润的基础平台来抢占市场,博得一定得市场占有率后,利用后续的高价格高利润的传感器与零部件扩展来谋取利润,同时这也符合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很难一次拿出千元以上的投资,而比较易于接受每月50到100元左右的持续支出。当产品销量上来后,相应的软件和文档人力成本均摊到较大基数的产品上,每件产品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那么单独的基础平台的利润也将逐渐上升,产品的发展将进入一个良模式。
另外,大学生群体也将是本文所分析的不同群体众机器人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人。自动化、计算机、机械、电子、测量等等非常多的相关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都可以参与进来。他们拥有足够的知识结构和业余时间,笔者曾经辅导过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开展机器人活动,深深觉得只要给与适当和正确的辅导,那么这些平时人们印象中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都有待提高的学生们会经常的回报我们以惊喜。因此开拓大学生机器人市场,绝不仅仅是卖几套机器人套件就完事大吉的。借助于优良的扩展好的产品设计,完善的售后服务,齐全的文档资料,那么建立一个活跃的机器人社区绝对是一项回报丰厚的项目。当产品上升为一个平台,一个标准,那么随之而来的行业利润将是常规的生产制造行业无法比拟的。
多提一句,当产品在高校中拥有了众多的拥趸,那么打开高校市场,为高校提供机器人活动支持,毫无疑问也是一种利润丰厚的渠道。当然这已不属于个人机器人市场的开拓,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之内。
[二]初、高中群体:
在网上接触了很多初高中的机器人参赛选手和辅导老师,惊闻他们居然在准备RoboCup或FIRA的比赛,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个世界真疯狂!”
如果单论课程深度的话,中国的中学生可算世界第一。如今再加上RoboCup或FIRA这个层次的课外科技活动,相信中国的科技实力赶超火星之日实可期矣。
开句玩笑,不过我个人觉得RoboCup与FIRA的比赛项目实在不宜在中学推广,就不论硬件平台的搭建,单是算法策略的开发,已是博士硕士级别的课题。可最奇妙的是在一些初高中的RoboCup或FIRA比赛中双方机器人居然攻防巧妙,对抗起来有板有眼,这其中的猫腻恐怕只有业内人士才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了。
与现在各个机器人厂商主打的学校用机器人参赛产品不同,中学生的个人机器人产品,是指通过社会途径,直接面向中学生本人进行销售,中间不经过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中学生独立的开展起机器人业余活动的产品。
如果要开拓初高中生的个人机器人市场,那么必须首先明确一点:初高中生本身并无经济来源,所以决不能把中学生当做独立的消费者来进行分析。在分析他们的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的时候必须把他们背后的经济支柱——家长一同囊括进来。
很多人怀疑现在的初高中家长面对经济和课堂教学的压力是否肯为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投资。那么我们来两方面分析一下:首先是经济问题,针对中学生的机器人产品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无疑要在软件和文档方面进行更大的投入,在软件的可用和文档的丰富度上多下功夫,才能很好的适应家庭环境下使用机器人产品的特点。同时与大学生的产品相比,产品的集成度也要较高,毕竟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舞弄电烙铁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接受的事实。因此一款比较能够适应中学生实际需求的机器人产品的最终售价应维持在500~600元左右。这个价位对城市中一般的中产家庭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后续的扩展应以单价低而数量多的一般扩展配件和资源丰富而价位较高的图书与CD资料为主。
如果要说教育机器人产品进入家庭环境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我认为:是活动,是一种承认,或者说是一种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坦白说,机器人活动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如果自己花费无数心血制作出的机器人只能沾满灰尘的摆在自家的橱子里,那么这项活动看起来似乎也就不那么吸引人了。虽然随着这几年各项机器人比赛活动在各级地方丰富开展,全社会对机器人活动都有了一定得了解,但要是一下子就让一个从未接触过机器人的中学生与其家长拿出数百元的投资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并不现实。而那些在学校参与过机器人活动的学生呢?其实现在中学里开展的机器人活动多数还是片面的,由于成绩方面的压力,优秀师资力量的缺失,很多学生只是走过场似的以机器人比赛为周期,稀里糊涂的参与过一期所谓的机器人学习班或是兴趣小组,他在这个参与过程中缺乏一种系统的教育和拓展思维的训练,只是在简单的完成一项老师布置的规定任务,这个东西可不可以做其他的任务,可不可以把机器人硬件改装一下,这些东西老师不会去引导,有可能还会限制他们。因此在学校参与过机器人项目的同学恐怕对机器人活动反而产生更深的误解。在让中学生们购买机器人产品,参与到机器人活动中来之前,必须使他们通过杂志、网站等媒体清楚的了解到机器人活动如何开展,可以完成哪些任务,可以去设想那些没有人设想过的任务。这样才可以使开发出来的用户拥有更高的忠诚度,可以拥有更高的后续消费意愿。
另一方面,必须要给用户们——也就是那些自己在家里组装机器人的中学生们,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的舞台。可以是网站,也可以是期刊。选择一些优秀的用户独立开发项目,展示在上面,并且可以考虑给予一定得经济补偿以刺激更多的用户有兴趣开发机器人更多的功能。这远比靠办公室里技术人员绞尽脑汁去给用户开发的一些任务更有吸引力,更符合用户的心理。这样可以更大限度的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也可以进一步刺激用户的后续消费欲望。
总的说来,目前教育机器人在家庭这一块,学生与家长的认可度还不高,若要开发这一领域市场,前期必须要有较大的广告投资,使那些被网游、娱乐明星们搞得焦头烂额的家长们明白,堵不如疏,引导孩子们建立有益的兴趣爱好要比满世界各个网吧去找孩子要有效得多。前期无实力进行太大投资的公司可以考虑先在一地进行广泛宣传,优先最好是公司所在地,这样无论在售后服务还是技术支持上都比较有优势,也可以组织一些本地爱好者的活动,树立公司形象,发展忠实用户,待到产品逐渐完善,在服务与支持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人员时,再将产品逐渐推开。
[三]小学生群体:
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一章加进来,虽然现在很多的机器人竞赛里面都有小学组的比赛,但说实话看着每次机器人比赛那些坐在场地边上呆呆的看着自己的老师们忙来忙去的孩子们,看着那些为这些小孩吃喝拉撒而焦头烂额的老师们,真的不知道这是谁的悲哀。
抛开比赛不谈,真正适合小学生(高年级)在家庭环境下使用的机器人产品必须具备更多的玩具特征,这也使得适用于小学生群体的机器人产品与大学生和中学生产品具有相当多的不同。也许从某种程度来说玩具厂商比教育机器人厂商在这个市场更有优势。
把适用于小学生的机器人产品归为“玩具”一类,那么就必须从玩具的角度来探讨产品的开发。玩具,首先必须要“好玩”,花费一个晚上编写一段程序代码,然后再焦头烂额地改bug,这对十来岁的小孩子来说显然并不好玩。玩具还有一个必须的特就是“耐玩”,魔方简单,四四方方一个小方块风靡世界;俄罗斯方块几乎霸占了所有游戏平台。而如果是一台只能做几个规定动作的一堆舵机堆起来的人形机器人当然也不具备这一点。
开发针对小学生群体的机器人产品,必须具有“好玩”与“耐玩”两个因素。通过复杂的编程来让机器人动起来对于小学生来讲趣味不高,而固化的动作程序耐玩不高,因此必须为这个层次的用户提供一种不同的机器人控制方式。
手柄控制也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在控制模式上必须做好足够的可用分析。如同设计优秀的游戏一样,使用最少的按键使用户获得最丰富的游戏体验。这一点上目前并无优秀的成型产品可以借鉴,必须自己投入不菲的资金与人力进行可用分析,切不可压缩这部分看似无用的成本,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铸就传世的产品,而盲目的短周期产品开发只会设计出昙花一现的快餐产品。同时手柄控制必须为用户提供适用的娱乐方式,仅仅让用户使用手柄控制机器人走两步是绝对不够的。必须为用户提供可以反复投身其中的配套娱乐项目才可以说是一项成功的产品设计。
如果单纯的要以机器人的智能化来进行推广的话,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要设计出令用户感到满意的智能化产品,无疑开发成本将会极高,并且最终用户反应可能也并不会很好。因此我觉得在短时间之内,类似于SONY爱宝的产品在国内很难大面积推广,一方面售价太高,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程度暂时还达不到用户的期望值,无法为用户提供持续的娱乐。
针对年龄较低群体的机器人产品还有一个方向,就是提供类似于电子积木的拼装产品。现在市场上的机器人类拼装产品,比如乐高、慧鱼对于年龄较低、知识结构不足,知识面较贫瘠的小学生群体来说还是层次过高了一点。很多功能还是要涉及到电脑编程。电子市场上已有的一些电子积木产品,技术含量太低,无法为用户提供高层次的娱乐体验,多数只是简单的模仿国外产品,或没有经过严谨开发设计的粗制产品,只能说是最基本的电学试验套装。我个人认为一款良好的电子积木类产品,应是完全无需编写程序,甚至不需要控制芯片,使用通用干电池的安全低压电做电源,驱动一些简单的电机、发光二极管、简单的录音设备等执行机构,再配备一些诸如碰撞开关之类的简单传感器,使用逻辑电路进行一些简单的逻辑判断,使用户可以像玩积木一样堆积出自己的设想,并且比简单的积木能实现更丰富多彩的功能。我这里设想的电子积木,绝不是简单的把类似于乐高或慧鱼的产品降级包装重新出售,而是设计一种全新的益智玩具系列。当然所要投入的研发费用与周期也将不菲,恐非小公司可为。
另外,对于针对年龄较低的用户群体来说,产品的外形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是小车、机械手、还是人形机器人,都必须要有一个卡通可爱的外形。因此在产品外形开发上的成本将会远比针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产品高出许多。这一点必须在产品立项时给予充分考虑。
毫无疑问,一款设计优异符合用户期待的小学生机器人产品(如果确实是机器人产品的话)成本与售价都会高于针对大学生和中学生的产品,市场反应如何也很难预测,但是如今市场上优秀的益智玩具除了老几样之外还是非常的少,小朋友们喜欢的多是家长们视为洪水猛兽的游戏机、网络等。总之,这将是一笔高机遇高风险的投资。
以往的教育机器人产品,多集中的学校范围,为各种机器人竞赛服务,依靠各种销售手段来抢占市场,长时间的不正当竞争使这个市场已经呈现出许多积重难返的弊端,进一步开发潜力有限,同时产品开发无序化,导致开发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无累积成本降低。国内的教育机器人厂商长期面临着盈利压力,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要么进一步进行高端产品开发,要么谋求转型。
教育机器人的家庭市场,或者进一步包括成人玩具市场,都是一片有待开拓的空白市场。机器人的概念深入人心,对机器人有兴趣的人大有人在。虽然家庭市场的用户对产品的价格会更敏感一些,单个产品的利润较之学校产品会降低不少,但如果减去销售环节的额外费用,以及开发成本的降低,一旦市场进入良循环,后续服务的利润将会非常可观。当然后面随着竞争对手的涌入与产品同质化的竞争,后续的研发压力也会非常大。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好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将产品推向更成熟更有序的国外市场,那么凭借中国的低廉劳动力成本,会比国际上同类产品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谋求更高的利润。
现在软件行业有一句话:“软件即服务”,在教育机器人领域也同样适用。随着通讯手段的进一步先进,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对类似于机器人这种高科技产品的售后支持要求更高。而目前国内多数的机器人厂商在这一点上都无法令人满意,这无疑是一个脱颖而出的突破点。对于刚刚拿到机器人产品的新手用户来说,薄薄的一本所谓的“说明书”往往只能使新手更加迷糊。不知是不是没有合适的人员方面的原因,目前国内机器人厂商在这方面的投入都不多,更多的是靠人员培训来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样做有很多的弊端,比如用户的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培训会议效率不高,交互不强。当然也许是人员培训可以创造一定得经济效益,但这确实是现在国内教育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遗憾。
开拓教育机器人家庭市场,开发针对不同层次用户个人使用的机器人产品,绝对大有可为。但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具有丰富用户经验的人员进行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这也绝非一个可以在一年左右为公司创造可观利益的短期项目,即便产品开发成熟,已在市场上风生水起,后续的进一步拓展开发,避免同质产品不良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优质高效的售后服务,这都是一个又一个相互叠加的问题,中间任何一个环境处理不慎,都有可能让一款设计优秀的产品最终被市场所淘汰,这是一个有序良好的市场的残酷所在,也是市场的秩序所在。
本文只是笔者多年对教育机器人领域关注与思考的一点所得,希望为有志于开拓教育机器人家庭市场的同仁们提供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同时愿与更多关注这一领域的朋友们进行交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