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一师三纵海防团47团在涟水保卫战打的怎么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两次涟水保卫战真相,涟水保卫战,衡阳保卫战真相,南京保卫战真相,桂林保卫战真相,南京保卫战撤退的真相,长沙保卫战历史真相,爱情保卫战,婚姻保卫战,爱情保卫战最新一期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两次涟水保卫战真相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新四军老战士
、开国少将张秀
张秀()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28年参加虹桥村农民暴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中队长等职,参加了江西田里、金华山,湖南松山等战斗和第五次反“围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新四军中队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支队参谋长兼军分区参谋长等职,先后参加了卫岗、苏南、丹阳上下会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新四军旅参谋长、副旅长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等职,先后参加了涟水、新泰、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莱阳、潍县、周村、济南、淮海和解放上海等战役战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建立了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副军长、代理军长、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共山东省委常务副书记、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昆明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军政军民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秀同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秀同志是中共九大代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中共十三大分别增选、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2007年8月1日,张秀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代表军队老干部发言。
  2009年8月14日晨因患癌症在北京<span style="color:#医院逝世,享年95岁。
张秀同志年谱:
  1915年7月,生于江西永新怀忠乡虹桥村。
  1928年,13岁儿童团的号手。
  1929年,参加少先队,1930年6月加入共青团。
  1933年,参加永新红军游击大队,任副班长,6月任永安独立营班长,次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任副排长,5月任红6军团第17师19团7连排长,17师49团副连长,8月参加长征。11月任第18师53团第7连连长,
  1935年1月,任红六军团特务团第4连连长,4月任18师52团第2营第4连连长,11月参加长征,11月第红六军团16师47团第2营营长,
  1936年7月,任红16师2营营长。10月任红军中央步兵学校上级干部大队中队长。
  1937年,入红军大学第四队、抗大第2期军事第一队学习,10月毕业后任谭余保部参谋,
  1938年2月,任湘赣游击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3月任新四军第1支队2团侦察参谋,4月28日任新四军先遣支队第一中队中队长、支队司令部侦察参谋,7月调任2营营长,
  1939年1月,任第2团第1营营长,9月任第2团参谋长,随部挺进苏南,参加韦岗战斗,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上干队队长,5月入新四军军部参训队学习,5月5日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副参谋长,11月调任皖南第1纵队新编1团团长。
  1941年3月,入华东党校学习,12月任新四军第7师56团团长,
  1943年2月,任含和支队参谋长,参加皖中1943年春季反“扫荡”。
  1944年9月,含和支队兼第4军分区参谋长、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参谋长,
  1946年3月,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19旅副旅长兼参谋长,
  1947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19师副师长兼参谋长,9月任第9纵队26师副师长兼参谋长,
  1948年5月,任第9纵队26师师长,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27军80师师长,参加了涟水保卫战和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1950年11月,任入朝作战,任志愿军27军80师师长,不久升第26军副军长,参加第一至第五次战役。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国旗勋章。
  1952年,回国后12月入华东军区军事干部学校高干队学习,任队长,
  1953年5月,任26军代理军长,9月代理军党委书记,
  1955年4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0月任26军军长,
  1956年6月,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8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任68军军长。
  1967年,兼徐海地区军管会负责人,
  1969年,兼徐海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0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1971年,兼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
  1975年8月,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
  1979年3月,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西线战役的指挥,1979年12月兼省人大副主任。
  1980年~1985年,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兼任云南省委书记,
  1984年4月,先后组织指挥了西南边陲自卫反击作战。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是中共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85、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7年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代表军队老干部发言。
  2009年8月14日晨,因患癌症在301医院逝世,享年95岁。
&&&&&&&&&&&&
“红星功臣”张秀的故事
 张秀从一个贫苦出身的放牛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他光荣的红色人生,经历了许多传奇故事。今年7月26日,是张将军的九秩华诞,我们有幸听取了将军封存在内心多年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张秀以优异的成绩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
  1937年10月下旬到11月初,党中央派张秀带领两位同志去游击区工作。
  三人经过长途跋涉,冲破敌人重重封锁线,来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受到周恩来副主席的亲切接见。周副主席发给他们每人10块光洋(银圆),主要用于交通费和生活费,然后前往南昌投奔陈毅同志组建新四军进行抗日斗争。
  张秀当时化装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八路军上尉副官,其他二位同志是中尉服务员。他们购买了船票、制服、武装带、牙粉、毛巾等日用品。到达九江时,张秀身上的光洋剩下不足4块了。他又买了一块怀表、一件毛衣。
  张老将军讲述这段历史如同讲述昨天的故事―――
  “历经数日水、陆艰辛奔波之后,我们三人到达湘赣地区莲花永新游击区。不久,我哥哥张成秀从家乡永新来看望我。兄弟相见,悲喜交加。
  “我自从离开家乡就一直惦记着家中的老母亲和哥哥、弟弟。知道家中生活艰难,大哥又是家乡闹革命的带头人,我就拿出2块光洋给大哥,让他继续率领乡亲们闹革命,替我孝敬日夜挂念着我的母亲,抚养幼小的弟弟。
  “大哥回去后不久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家中只剩下年迈的老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张焕秀,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相依为命……”此时此刻,泪花浸满了这位久经战火洗礼、浴血奋战沙场的常胜将军的眼睛。
  张秀虽然十分牵挂老母亲,但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中,共产党人只有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顾大家,把儿子对母亲的思念深深埋藏在心里。
  直到解放后,张秀才见到老母亲。他拿出当年省下的那块光洋,给母亲讲述了自己的那段经历。现在,老将军还收藏着这块银圆呢!
  在长征路上,红军一边行军打仗,一边打土豪、筹军饷。
  当时,张秀是连长,上级分配他带领保管军费。于是,他就背着200块银圆走在了长征路上。尽管这些银圆加上身上的辎重有几十公斤重量,考虑到这是全连的衣食保障和全部费用,绝不能出差错,更不能丢失,他就时时刻刻把它背在身上―――行军时背着;打仗时,他将银圆袋系在腰间;吃饭时,银圆袋也不离身;睡觉时,他背着银圆袋和衣而卧……有时累得汗流浃背,衣服都湿透了,他也不肯让人替换一下。
  英勇坚强的张秀就是这样背着银圆袋参加了两次战斗。
  这两次战斗非常激烈,张秀既要当指挥者,又要与同志们一起英勇战斗,还要保护好随身带着的银圆。战斗的艰苦可想而知。但他硬是以百倍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率领部队打败了敌人,夺取了战斗的胜利,身上的银圆也一块没少。
  在当时,张秀所想到的是:这是革命经费,不仅不能擅自动用一块,而且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就是凭着这种坚强的革命信念,张秀将这200块银圆背到了目的地。
  1943年春到1945秋,张秀在新四军第7师含和支队任参谋长。其时,国民党一再掀起反共高潮,断绝了对我军的一切供应,部队的吃饭、穿衣、医药、武器弹药全靠根据地自行解决。
  张秀除领导司令部机关参谋工作、筹划部队作战行动之外,还要亲自组织筹划部队后方的勤务保障。为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支队长以下干部要亲自动手开荒种地。张秀回忆说:“当时,我在自己的茅草屋前开了一块荒地,种了各种蔬菜,还养了一群鹅。为调剂和改善生活,有时晚上我还和警卫员张世春一起下稻田去抓田鸡、捉黄鳝呢。”
  张秀夫人丁亚华当时在含和支队供应处任党支部书记,她动员所有干部、战士克服困难,把供应搞上去。
  在新四军干部战士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先后办起了被服、织布、弹花、毛巾、鞋袜等6个小工厂。张秀还亲自找汤家沟的商人帮工厂买了布匹、药品、油漆材料。1943年,仅夏衣一项,就生产了4230件,保证了全区党政军人员的穿着需要。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财富就来了。”张将军谈起这段经历,一脸自豪。
  1940年11月,张秀任扩编组成的新四军一支队新一团团长。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张秀率领新一团为左纵队前卫。1941年1月4日,驻安徽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率皖南部队主力共9000余人向苏南转移,准备到镇江以东地区渡江北上,开赴抗日前线。5日,部队行进到茂林地区,张秀发现情况异常,隐约可见两侧有国民党部队出现,即派出侦察分队在两侧警戒。国民党7个师8万多兵力对新四军实施突然袭击和残酷“围剿”。7日7时,新一团到达大康王东南,即遭敌两个营攻击,由于张秀预先有思想准备和安排,指挥全团迅速展开,敌军终于狼狈溃退。
次日,新一团与老一团一道涉水向榔桥河守敌攻击,经激战强行登岸建立了桥头堡阵地,打开了向东北方向前进的道路。下午4时,新一团在行进中突然接到支队命令,回撤向西北方向军部所在地靠拢。新一团重新回头攻占已被敌占领的裘岭一线阵地。当晚,支队与军部失掉联系,傅秋涛司令员当即决定单独突围,由新一团掩护支队队部和老一团,然后尾随老一团突围。张秀指挥全团与敌激战一整夜,天明后发现老一团一部分部队尚未突出去,而突破口已被敌40师重兵封锁,一营又与团部失掉联系,他决定新一团坚守磅山及董家山制高点,伺机突围。他把老一团、支队特务营和支队机关等单位人员收拢起来,把马夫、挑夫、伙夫都组织起来投入战斗。战斗中,张秀亲自端一把机枪向敌人扫射,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冲锋。
  张秀率1200名铁军将士与敌整整激战八天八夜,700多名铁军健儿阵亡,团政委负伤、参谋长牺牲,张秀率余下数百名将士与敌周旋,边战斗边突围。突围途中,给养完全中断,只能靠采撷野菜掺和着有限的粮食充饥。队伍踏着沉重的步履夜行晓宿,翻山越岭,涉水渡河,边走边收拢兄弟部队被打散的同志。
  在荒山野岭中隐蔽行军,时而分散时而集中,白天蹲山头,看地势判方向,夜深人静才进入纵横交错的山林小道,常常是三五天才能找到一些食物充饥。饥饿、疲劳延缓了行军速度。张秀带领新一团一直冲杀到长江边,2月底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们从团洲过江到达巢(湖)无(为)根据地时,全团仅剩下200多人。这是“皖南事变”中剩下的惟一建制部队。按路程计算,从皖南地区到繁昌的江岸边,不过百多里路,新一团却走了1个多月。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2000多名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276人被俘,仅有2000多人突出重围。作为“皖南事变”的亲历者,张秀经常回忆起这段悲壮的历史,并用来教育后人;2002年6月1日,张秀来到安徽泾县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回忆往事,他激动不已,说:“‘皖南事变’牺牲了那么多同志,为的就是能让更多的人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铁军精神,这是我们的传家宝。”
  200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向70多万名抗战老战士和老同志、海内外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以及国际友人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表彰他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突出贡献。作为代表,9月3日9时30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精神矍铄的张秀与贾亦斌、李水清、焦若愚、赵忠来、刘建章、杨一木、王诚汉、李振恒、王光复等抗战老战士、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接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打了大半辈子的仗,张秀最爱的是一身戎装,最喜欢讲的是炮火连天的战斗故事。他经常抽时间到部队去,到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去看望官兵,传播党的光荣传统和军队的优良作风。
张秀是“皖南事变”成建制部队突围出来,现惟一健在的当年的团职干部。退居二线回到北京后,张秀常对人说:“江南抗日,新四军铁血大江南北,这是段很悲壮、精彩的历史,我们这些亲历的人有责任把它整理出来教育后人。”在他的积极倡导下,1997年10月,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正式成立,并很快得到了在京2000多名新四军老战士的积极支持。张秀被选为第一任会长,他像领兵打仗一般,雷厉风行领导研究会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虽然张秀在昆明军区工作的时间只有10年,但他对军区党史资料工作非常重视。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之前,他号召老同志撰写回忆录,由军区党史办汇编成书。同时责成党史办编辑出版红军征战黔滇史料丛书,修订了四兵团战史和五兵团战史。
  1985年,张秀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从昆明军区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下来。次年9月,张秀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顾委委员。1988年7月15日,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虽然退出领导岗位,张秀仍非常关心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经常到各地调查研究。在担任中顾委委员期间,就先后向中央提交各种建设性书面建议十多件,受到中央的重视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尊重。
张秀还非常关心边防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建设。他经常说,“有国就有防,没有边防的稳定就没有国家久安,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全国的小康。”张秀经常到革命老区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调研,与这些地方的领导和人民群众一起分析研究发展中的问题,先后帮助解决了安徽泾县列为国家扶贫攻坚县和安徽无为县列为老区县等问题。2003年6月,张秀到江西永新老家探亲,回到北京后,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信,提出加快井冈山铁路建设问题。不久,铁道部办公厅专门致信张秀,把井冈山地区铁路建设规划向他作了报告。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也专门从江西南昌打来电话,转达江西革命老区人民对老将军的感激之情。
张秀退居二线后,又忙于社会公益活动,享受着退而不休的乐趣。虽然没有更多的时间操劳家务,但他始终重视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和睦的家庭氛围可以愉悦精神。张秀的夫人丁亚华也是一位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巾帼英雄,1942年12月19日他们在皖江火热的抗日战场结为伴侣。他们为人忠厚正直,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家庭生活。张秀与丁亚华共育有4子4女,是一个温暖的革命大家庭,四世同堂,充满了尊老爱幼、欢乐和睦的气氛。
张秀在庆祝建军8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的盛大节日里, 我作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名老战士,心情非常激动,感慨万千。此时此刻,我更加怀念缔造我党我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加怀念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战斗、流血牺牲的先烈们、战友们。 
  1927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我的老家永新县也成了井冈山斗争的中心区域。那时,我们这些人只有十几岁,只知道井冈山上有“朱毛”红军,是一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 我1928年参加本县农民暴动,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又相继参加了湘 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团参谋长、团长等职,参加了韦岗战斗,皖中春季反扫荡。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19旅副旅长,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6师师长,第三野战军27军80师师长, 参加了涟水、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副军长,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 
  80年来,我作为一名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兵,有幸亲历了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饱经千辛万苦而又无比辉煌的战斗历程,倍感振奋和自豪。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反复证明,我军不愧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胜利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不愧为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 
  我们这支军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无数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靠的是全军将士保持和发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 、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
  我们庆祝建军80周年,颂扬人民军队的辉煌成就,就是要在加快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今天,人民大会堂群英荟萃,英才辈出,我作为一名老兵,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我们坚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的人民军 队一定会发展得更加强大,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自觉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永葆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70个军简史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
  日,从苏浙皖边北撤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第4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在江苏省涟水组成新四军第1纵队。叶飞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谭启龙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贺敏学任参谋长。苏浙军区第4纵队编为第1旅,苏中军区教导旅编为第2旅,苏浙军区第2纵队编为第3旅,共2.2万余人。纵队成立后,开赴山东作战,属津浦前线指挥部领导,参加津浦路阻击战,在兖州、泰安、大汶口等地,歼灭拒降的日伪军和国民党军各一部。日,改称为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6月,收复泰安、大汶口。7月,和鲁中军区部队一起,在胶济路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作战中,取得文祖战斗的胜利。后奉命移师鲁南、淮北,12月,参加宿北战役,协同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军第69师。1947年1月;参加鲁南战役,协同兄弟部队全歼国民党军2个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
  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叶飞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何克希任副司令员,谭启龙任副政治委员,张翼翔任参谋长,汤光恢任政治部主任。第1、第2、第3旅依次改称为第1、第2、第3师,同时辖由中原突围至华东的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改编的独立师,共2.3万余人。2月,在莱芜战役中,协同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军李仙洲集团。5月,参加孟良崮战役,担任穿插分割任务,为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作出了贡献。6月底后,出击鲁南,连克费县、峄县、枣庄,后转战鲁西南。9月下旬,进军豫皖苏边区,攻克尉氏、鄙陵、逍遥镇等城镇。10月,北上定陶地区休整。11月,参加陇海路破击战,破击砀山至黄口段铁路,在砀山城歼国民党军1个旅。12月,挥师西向,解放永城、涡阳、亳县、柘城等地。12月底,独立师改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1948年2月,在豫北濮阳进行新式整军运动,并抽调部分领导干部参加先遣一支队,准备进军江南。6月,参加豫东战役,先担任阻援,后加入突击集团,为全歼国民党军区寿年兵团作出了贡献。9月,参加济南战役,和兄弟部队一起在鲁西南地区担任阻击,严阵以待,保证了济南战役的胜利进行。同年冬,参加淮海战役,先在新沂窑湾全歼国民党军第63军1.3万人,继而参加阻援,保障兄弟部队围歼国民党军黄维兵团,后又参加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作战。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属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建制。刘飞任军长,陈时夫任政治委员,张翼翔任副军长,汤光恢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廖政国任参谋长。第1师改称第58师,曾如清任师长兼师政治委员;第2师改称第59师,程业棠任师长,张文碧任师政治委员;第3师改称第60师,陈挺任师长,邱相田任师政治委员。全军共3.2万余人。4月,第20军渡江南下,进占丹阳,截断宁沪铁路,后沿金坛、僳阳向广德追歼逃敌,一部参加郎(溪)广(德)围歼战。5月,参加上海战役,攻占平湖、金山卫,从龙华攻入上海市区。尔后,担任上海警卫任务。1950年2月,第30军第89师调归该军建制。解放战争期间,第20军参加大小战役战斗100余次。
  1950年10月,第20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在第二次战役中,第20军对长津湖地区之敌实行分割包围,重创美陆军第11师。在第五次战役中,歼灭南朝鲜军第5师和第7师5个营;继而又在华川地区进行防御作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20军涌现出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卜广德和于潘宫、车树琴(女)、孙振禄、任玉祥等英模个人及“杨根思连”等英模单位。1952年10月,第20军从朝鲜回国。
  1955年1月,第20军在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的指挥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首次陆海空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该军第60师作为突击登陆部队,在三军协同攻克一江山岛的战斗中,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率先攻占守敌司令部所在的203高地,把鲜红的军旗插上一江山岛主峰。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第二十一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该纵队是由新四军第2师和第4师的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它的前身有一部分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
  1938年春,留在皖西北地区坚持武装斗争的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下辖由鄂豫皖边的红28军鄂豫边游击队编成的第7、第8、第9团、手枪团,共3100余人。3月14日,第4支队由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东进。4月,进至舒城、庐江、无为、桐城地区展开抗日武装斗争。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第4支队归其指挥。6月,第4支队整编,下辖第7、第9、第14团,后开创了以定远东南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同时,以第4支队第8团为基础在安徽定远组成新四军第5支队。1941年1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改编组成新四军第2师。第4支队改编为第2师第4旅,第5支队改编为第2师第5旅。1945年9月第4、第5旅北上山东。
  1945年10月,由新四军第2师第4、第5旅和第4师第9旅,在山东峰县组成新四军第2纵队,罗炳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韦国清任副司令员,赵启民任副政治委员,詹化雨任参谋长、王集成任政治部主任。辖第4、第5、第9旅,共2.4万余人。纵队成立后,归津浦前线指挥部领导,开赴津浦前线作战,参加界河、临城、枣庄等战斗,歼敌2万余人。1946年1月,改称为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6月,该纵队第5旅调归淮南军区建制。
  1945年11月,以新四军第4师第11、第12旅为基础,在淮北组成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张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饶子健任副司令员,姚运良任参谋长,王学武任政治部主任。辖6个团,共1万余人。纵队成立后,参加津浦路和陇海路东段破击作战,攻克赵墩、碾庄、八义集等车站,彻底破坏了大许家到白塔埠的铁路,给拒绝投降的日伪军以严重打击,从而使我山东、华中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1946年7月,在朝阳集战役中,第2纵队主攻,第9纵队阻援,全歼国民党军第92旅。8月,第2、第9纵队参加泗县战役,给国民党军第172师以重创;10月至11月,参加淮阴、涟水保卫战;12月参加宿北战役,协同兄弟部队全歼国民党军第69师;1947年1月参加鲁南战役,在苏北方向完成阻击国民党军第7军及第11、第74、第28师北进的任务。
  1947年2月,第2、第9纵队在山东省郯城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韦国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震任副司令员,康志强任副政治委员,詹化雨任参谋长,邓逸凡任政治部主任。第2纵队第4旅编为第4师,朱绍清任师长,高志荣任师政治委员;第9纵队除一部改编为淮北支队外,其余编为第5师,姚运良任师长,秦贤安任师政治委员。第2纵队第9旅编为第6师,滕海清任师长兼师政治委员。全军共2.9万余人。合编后举行白塔埠战役,歼国民党军第42集团军两个师5000人。2月中旬,在临沂附近阻援,保障莱芜战役顺利进行。4月,参加泰蒙战役,担任阻援。5月,参加孟良崮战役,在沂水西南抗击敌第7军及第83师西援。7月参加南麻、临胸战役,担任攻坚,歼国民党军第9、第11、第25、第64师和第8军各一部,共1.6万余人。
  8月后,转战胶东地区,在胶河战役、高密攻坚、莱阳战役等战役战斗中取得重大胜利。
  1948年2月,第2纵队奉命南下华中,与第11、第12纵队组成苏北兵团,开辟威胁敌京沪心脏地区之苏北战场。3月,攻克益林,全歼国民党军第113旅。6月,策应豫东战役,对陇海路东段新安镇、海州发起攻击,解放新安镇、海州、沭阳、灌云等地,对改变苏北战局起了重要作用。9月,参加济南战役,担任打援任务。11月,参加淮海战役,在围歼黄百韬兵团、固镇阻击战和总攻杜律明集团的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军3.6万余人。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2纵队在徐州以北韩庄,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属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建制。滕海清任军长,康志强任政治委员,高志荣任副军长,吴咏湘任参谋长,邓逸凡任政治部主任。原第4师改称第61师,胡炜任师长,王静敏任师政治委员;第5师改称第62师,周纯麟任师长,周世忠任师政治委员;第6师改称第63师,吴华夺任师长,谢锡玉任师政治委员。全军共3.6万余人。4月,该军参加渡江战役,在枞阳以东渡江,占领贵池、青阳等地。5月,解放杭州,尔后进军温州、宁波、奉化、象山等地。8月,赴临海剿匪。其间,第63师奉命入闽作战,9月归建。10月,发起温州湾战役,攻占洞头、鹿栖、大嵛山等岛屿。11月,攻击六横、桃花等岛屿。1950年3月至5月,参加舟山战役,尔后担负浙东、浙南和闽北地区的海防任务。
  1953年3月,第21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参加金城战役等作战,在战斗中,涌现出王云阁、马天明、曹光景、葛英东等许多战斗英雄和英雄集体。朝鲜停战后,参加支援朝鲜人民的重建家园。1958年8月回国。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第二十二军&&
  第22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该纵队是由山东军区所属鲁南军区和滨海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
  日,山东军区所属鲁南军区第3、第5团和第2军分区主力团,在山东省峄县组成山东军区第8师。王麓水任师长兼师政治委员,何以祥任副师长,刘春任政治部主任,辖第22、第23、第24团,共1万余人。10月,归津浦前线指挥部指挥,参加界河、兖州、枣庄、韩庄等战斗,攻占邹县、滕县两城,歼灭国民党军第19集团军9000余人。师长王麓水在滕县战斗中牺牲。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8师,何以祥任师长,丁秋生任师政治委员,刘春任政治部主任。6月底,南下淮北,8月,参加泗县战役。9月,参加两淮保卫战,在来安集、渔沟一线,配合第2纵队阻击国民党军第7军增援。10月底,北返鲁南,出击台儿庄、枣庄,攻占南北罗、陶沟桥、燕子景等地。&&
  12月,在宿北战役中,攻占制高点峰山、晓店子,全歼国民党军预备第3旅6000余人,对整个战役起了重大作用。1947年1月,在鲁南战役中,攻克尚岩、凤凰山和马庄,协同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军第26师师部。&&
  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8师与滨海警备旅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何以祥任司令员,丁秋生任政治委员,覃士冕任副司令员,刘春任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师,第8师番号不变,滨海警备旅改称第9师,共2.5万余人。2月,在临沂附近阻援,保障莱芜战役的顺利进行。3月23日,鲁南军区第10师归第3纵队建制,改称第7师。4月,配合兄弟部队发起泰安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72师,俘师长杨文泉以下官兵1.1万余人。&&
  5月,于新蒙公路阻援,保障了孟良崮战役顺利进行。6月至7月,向外线出击,连克大汶口、宁阳等地。9月初参加沙土集战役。9月下旬,进军豫皖苏边区作战,攻占睢溪口、灵璧、泗县等地。11月,破击津浦路宿县至固镇段。12月13日,参加平汉路破击战,破击许昌至官亭段铁路,并攻占许昌城。25日至26日,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攻克金刚寺,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后,南下围攻确山,迫使国民党军主力从大别山回援。&&
  1948年1月,第7师机关分散至豫皖苏边区各分区工作,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其部队分别编入第8、第9师。3月,参加洛阳战役,担任对洛阳城东南和北面的主攻,全歼国民党军青年军第206师。第8师第23团第1营首先突破东门,华东野战军授予“洛阳营”荣誉称号。6月,参加豫东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攻占开封,全歼守军,后在睢杞地区,协同兄弟部队全歼区寿年兵团。9月,参加济南战役,向商埠攻击,突破西门,为解放济南做出了贡献。第8师师长王吉文在战斗中牺牲。11月至1949年1月,参加淮海战役,协同兄弟部队先在徐州以西张公店歼灭国民党军第181师和曹县保安旅,后在歼灭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中做出了贡献。&&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属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建制。孙继先任军长,丁秋生任政治委员,彭德清任副军长,来光祖任参谋长,刘春任政治部主任。董鸣春任后勤部部长。第8师第24团和胶东军区南海独立团合编为第64师,马冠三任师长,李荆山任师政治委员;第8师第22、第23团改编为第65师,陈士法任师长,王六生任师政治委员;第9师改称第66师,谢斌任师长、刘伟任师政治委员。全军3.2万余人。4月,参加渡江战役,在安徽芜湖地区渡江后,进军浙东,解放余姚、宁波,肃清穿山半岛残余国民党军。7月,攻占象山,歼国民党军第87军残部。8月,攻占大榭岛和梅山岛,歼国民党军第75军2个团。10月初,攻占金塘岛,全歼国民党军第102师。1950年1月,王一平任军政治委员,张秀龙任副军长,王六生任政治部主任。5月,攻占定海本岛和岱山、长涂等岛屿,和兄弟部队一起解放了舟山群岛。同年12月中旬,第22军一部在华东海军舰艇部队支援下,进攻浙东南韭山、檀头山岛,全歼守敌,解放两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长江口的封锁,为保卫华东海防安全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放战争中,第22军参加战役战斗100余次,涌现出“洛阳营”和陈金合、林茂成等许多英模单位和个人。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第二十三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该纵队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闽浙军区挺进师、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第4、第5支队及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等部队发展而来的。1938年2月,在闽南和闽西南坚持斗争的上述红军部队,在福建龙岩白土镇整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辖第3、第4团。
  1939年冬,以陈毅、粟裕为正、副指挥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遵循中共中央“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派部队渡江北上,开辟苏北抗战根据地。第4团团长张道庸(即陶勇),政治委员李胜(即卢胜)奉命率团部和第2营北渡长江,进至江苏省仪征县月塘集地区,与梅嘉生等率领的挺进纵队第3团合编为新四军苏皖支队。1940年6月,苏皖支队以两个团的兵力粉碎了国民党苏鲁皖边游击军李长江部13个团的进攻,保卫了郭村,创造了华中地区反磨擦战斗以少胜多的范例。随后,苏皖支队于江都县塘头镇扩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陶勇、副司令员陈玉生,参谋长张震东、政治部主任卢胜。
  1941年1月,新四军重建军部以后,第3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第3旅,下辖第7、第8、第9团和南通独立团。在旅长陶勇、政治委员刘先胜的率领下,坚持苏鲁皖边区的抗日武装斗争。
  1944年12月,第3旅奉命渡江南下,于1945年1月进至浙江长兴县,整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3纵队。纵队司令员陶勇、政治委员阮英平、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彭德清、政治部主任韩念龙。1945年8月,该纵队向日伪军展开了坚决的进攻,先后解放了安吉、梅溪、张渚、川埠、鼎山、蜀山、宜兴、黄池等24座城镇,歼灭了大批拒降的日伪军,威逼沪宁。11月,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渡江北上,于苏北淮安地区整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陶勇、副司令员彭德清、副政治委员伍洪祥、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下辖5个团,共1.2万余人。
  整编后,第8纵队在友邻的协同下,首先攻克了日伪军坚固设防的高邮城,俘日军大佐岩奇以下890余人,伪军师长以下3490人。接着挥戈北上,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歼灭了陇海路东段拒降的日伪军,使山东和华中解放区基本上连成一片,为准备迎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大举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在大兵团作战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壮大。1946年5月,第8纵队于苏中如皋地区整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1师,粟裕任师长兼政治委员,陶勇任副师长,王集成任副政治委员,梅嘉生任参谋长,韩念龙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第2、第3旅,共1.6万余人。7至8月,在苏中战役中,参加宣家堡、如(皋)南、丁堰、林梓等战斗。10月,参加涟水保卫战。10月底,以第1、第3旅和第7师第20旅各一部及华中军区特务团组建第2旅,列入第1师建制。12月参加盐城保卫战。尔后,第1师北上鲁南,在陈毅等统一指挥下,与兄弟部队密切协同,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继而攻克敌人设防坚固的枣庄城,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51师,俘敌中将师长周毓英以下7700余人。1947年1月下旬,第1师于山东临沂县大官庄地区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纵队司令员陶勇、政治委员王集成,参谋长梅嘉生、政治部主任刘文学。所属第1旅编为第10师,第2旅编为第11师,第3旅编为第12师。共3万余人。
  2月下旬,第4纵队北上参加莱芜战役,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集团。4月初,南下鲁中地区,经一个多月的机动回旋,与兄弟部队一起将国民党军5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包围于孟良崮地区,经3昼夜血战,共毙俘敌6470人。6月底,进至鲁南作战。8月,纵队部率第11、第12师转到鲁西南,编入西线兵团作战。第10师留在沂蒙山区掩护主力转战,10月归建。11月,参加陇海路破击战,12月参加平汉路破击战,在官亭歼灭国民党军骑兵第1旅3700余人。
  1948年3月,在河南濮阳地区进行新式整军。6至7月,参加豫东战役,9月参加济南战役。此时,郭化若任纵队政治委员,卢胜任副司令员,韩念龙任政治部主任。11月至1949年1月,参加淮海战役,先后作战40余次,攻克国民党军团以上兵力守备的村落、据点22个。其中俘敌“徐州剿总”副司令官中将杜聿明。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4纵队于山东省峰县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陶勇任军长,卢胜任政治委员,梅嘉生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刘文学任副政治委员,谢云晖任军政治部主任,王秩然任后勤部部长。第10师改称第67师,杜屏任师长,李彬山任师政治委员;第11师改称第68师,张云龙任师长,陈茂辉任师政治委员,第12师改称第69师,谭知耕任师长,伍洪祥任师政治委员。全军共3.5万余人。4月21日,第23军奉命参加渡江战役,突破镇江、江阴之间的国民党军江防,乘胜向纵深穿插,切断了沪宁铁路和宁杭公路,在溧阳、郎溪、广德地区会同兄弟部队截击、歼灭了由南京等地南逃之敌5个军的大部,5月初,和兄弟部队一起解放杭州。随后又进军上海,强渡苏州河,攻占国民党政府造币厂和敌淞沪警备司令部,俘敌1万余人,与兄弟部队一起解放了上海市。6月,第23军由上海返回杭州驻防。1950年1月,调归第9兵团建制,陈庆先任军长,符确坚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知耕任参谋长。5月,第23军进军浙东,参加舟山群岛战役和浙东剿匪,解放了定海本岛。
  1952年7月,第25军第73师调归第23军建制,第68师撤销。
  1952年9月,第23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朝作战,在“三八线”附近担任坚守防御作战任务。在战斗中涌现出许家朋、贾云胜、叶树东、穆守营、王文范等许多战斗英雄和英雄集体。朝鲜停战后继续坚守“三八线”中线阵地,并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1958年3月回国。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 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6 纵队。该纵队是由华中野战军第6 纵队、苏中军区独立旅和新四军第7 师第20 旅大部合编组成的华中野战军第6 师发展而来的。
  1938 年春,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湘鄂赣、湘赣边、粤赣边、皖浙赣、湘南等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共2300 余人,改编组成新四军第1 支队。陈毅任司令员,下辖第1、第2 团。3 月,第1 支队到达皖南歙县岩寺镇集中。5 月,陈毅率部东进,展开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地区的斗争。同年冬,新四军第3 支队第6 团调至苏南,由第1 支队领导,同时,第1 团调至皖南归第3 支队领导。1939 年5 月,第6 团进至苏州、常熟、太仓之间地区活动,改称江抗第2 路军。在茅山地区又组建新的第6 团。1939 年11 月7 日,第1 支队领导机关与第2 支队领导机关合并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机关。1941 年3 月,江南指挥部第2 支队改编组成新四军第16 旅,归新四军第6 师建制。1942 年12 月31 日,新四军第2 旅旅部率第4 团南下苏南与第16 旅合并,组成新的第16 旅。1945 年2 月5 日,第16 旅改编为苏浙军区第1 纵队,辖第1、第2、第3 支队及独立第2、第3 团。第1 纵队编成后,参加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8 月参加战略反攻,收复溧阳、金坛、句容、溧水等10 余座县城。10 月,渡过长江向北转移。
  1945 年11 月,新四军苏浙军区第1 纵队奉命从苏浙皖边北撤至江苏省东台县,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6 纵队。王必成任司令员,江渭清任政治委员,段焕竞任副司令员,陈铁君任参谋长,刘文学任政治部主任,下辖5 个团,共1.1 万余人。纵队成立后,在邵伯、樊川地区扼守京杭运河,保卫苏皖边区首府淮阴。1946 年5 月,华中野战军第6 纵队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组成华中野战军第6 师,谭震林任师长兼政治委员,下辖第16、第18 旅,共1.4 万余人。7 月至8 月,参加苏中战役,在泰兴、如皋、李堡、丁堰、林梓、分界等地,歼灭国民党军1.5 万余人。10 月,参加涟水保卫战,给进犯的国民党军整编第74 师以重大杀伤,掩护了苏皖解放区后方机关的转移。此时,新四军第7 师第20 旅大部编入第6 师,成立第17 旅。12 月,参加第二次涟水保卫战。1947 年1 月上旬,鲁南战役期间,在苏北方向担任阻援。2 月上旬,华中野战军第6 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 纵队,王必成任司令员,江渭清任政治委员,皮定钧任副司令员,陈时夫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所属第16、第17、第18 旅依次改称第16、第17、第18 师,共3.5 万余人。2 月,参加莱芜战役,在攻占和扼守吐丝口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2.2 万余人。4 月,在泰蒙战役中担任阻援。5 月上旬,挺进鲁南作战。中旬,回师北上参加孟良岗战役,会同兄弟部队抢占垛庄,切断国民党军整编第74 师退路,封闭合围口,为战役全胜做出了贡献。7 月,参加南麻、临朐战役。8 月进入鲁西南作战。9 月初,南渡黄河,参加沙土集战役。月底,和兄弟部队一起越过陇海路,进军豫皖苏边区,横扫民团、土匪等地方武装,攻克亳县、界首、阜阳、新蔡等城。12 月,在平汉、陇海路破击战中,于亳县、鹿邑、太康地区担任阻援。1948 年2 月,攻占兰考县城,全歼国民党军第119 旅,后进至濮阳地区进行新式整军运动。6 月,参加豫东战役,先在兰考以东阻援,后参加围歼国民党军区寿年兵团。9 月,参加济南战役,在鲁南准备阻援。同年冬,参加淮海战役,先后担任围歼黄百韬兵团和南下蚌埠以北阻援作战任务。
  1949 年2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6 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 军,属第三野战军第8 兵团建制。王必成任军长,廖海光任政治委员,皮定钧任副军民,赵俊任参谋长,蓝荣玉任政治部主任。第16 师改称第70 师,陈仁洪任师长,谢立全任师政治委员;第17 师改称第71 师,梁金华任师长,陈伟达任师政治委员;第18 师改称第72 师,康林任师长,张闯初任师政治委员。全军共3.6 万余人。4 月,参加渡江战役,在安徽境内姚沟至北埂段渡过长江,占领顺安、铜陵、大通等地,并在郎(溪)广(德)地区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国民党军5 个军。6 月,第24 军主力北调山东,第70 师配合兄弟部队解放青岛,第72 师配合兄弟部队攻占长山列岛。第71 师南下淮北,归鄂豫皖边区联合剿匪指挥部指挥,进剿大别山地区土匪。1950 年3 月,第71 师归建。5 月,第24 军南进浙西、闽北地区,担任修建上饶至福州公路和剿匪任务。1952 年7 月20 日,第71 师改编为空军部队。第25 军第74 师归第24 军建制。9 月,第24 军改归第9 兵团指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在战斗中涌现出张桃芳、武在元、王玉生、黄宗德、柴育民等许多战斗英雄和英雄集体。1955 年10 月回国。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 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7 纵队。该纵队是由新四军第3 支队等部发展演变而来的。
  1938 年春,闽北、闽东红军游击队和闽西游击队一部编为新四军第3 支队,司令员由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下辖由闽北游击队编成的第5 团,闽东游击队和闽西游击队一部编成的第6 团,共2500 余人。3 月至4 月间,第5、第6 团先后到达皖南歙县岩寺镇地区集中。7 月,第3 支队开赴皖南前线。9 月,坚守清弋江阵地,同日军作战多次。12 月,担负铜陵、繁昌沿江防御任务。此时,新四军第1 支队第1 团调至皖南归第3 支队指挥,第3 支队第6 团调至苏南归第1 支队建制。1939 年,第3 支队胜利地进行了5 次繁昌保卫战。1941 年,第3 支队改称为新四军新编第3 支队,辖第5 团、军部特务团。1941 年5 月,新四军第3 支队挺进团、无为抗日游击队和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分部队合编为新四军第7 师,师长张鼎丞(未到职),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下辖第19 旅和挺进团。至1942 年底,第7 师各部建成巢(湖)无(为)根据地和开辟了含(山)和(县)桐(城)东游击根据地。1943 年,第7 师兼皖江军区,所属部队编成含和、沿江、皖南、巢湖4 个支队和独立团。1943 年9 月,调新四军第2 师第6 旅第16 团加强第7 师。此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反对日伪军“扫荡”、“蚕食”和反对国民党顽军制造磨擦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 年9 月,第7 师免兼皖江军区。10 月,第7 师辖第19、第20、第21 旅近2 万人撤离皖江地区,由师长谭希林、政治委员曾希圣、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步新、参谋长孙仲德率领开赴鲁南,隶属于津浦前线野战军(后改称山东野战军),阻击国民党军沿津浦路北犯,并肃清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先后参加临城、枣庄等战斗。
  1946 年1 月,新四军第7 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7 师。6 月,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第7 师移师淮北,参加朝阳集、泗县及保卫淮阴等作战。9 月,第21 旅番号撤销,部队并入第20 旅。淮南军区独立第5 团、第5 旅合编为华中野战军第11 纵队。10 月,调整编组,第20 旅拆散,补入华中野战军第1、第6 师,第7 师师部率第19 旅与华中野战军第11 纵队合并,仍称第7 师。师长成钧,政治委员赵启民,副师长林维先,参谋长胡定千,政治部主任黄火星。下辖第5、第19 旅和特务团(由原淮南军区独立第5 团改称)。重新编组后,参加涟水保卫战和宿北等战役。1947 年2 月,山东野战军第7 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7 纵队。司令员成钧,政治委员赵启民,副司令员林维先,政治部主任黄火星。第19、第5 旅分别改称第19、第20 师,以鲁中军区第4、第6 团组建第21 师,共2.5 万余人。3 月以后,转战鲁中山区,先后参加莱芜、孟良崮和临朐等战役。8 月后,归东线兵团(后改称山东兵团)指挥,转战胶东地区,和兄弟部队一起,取得胶河战役、胶(县)高(密)阻击战和莱阳战役的胜利。1948 年3 月,第7 纵队进行新式整军运动,参加胶济路西段作战,攻克张店、淄川等地。4 月至5 月,在胶济路中段作战,在西线连续8 天阻击济南国民党军东援,对确保潍县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6 月至7 月,转至津浦路中段作战,与第13 纵队等部一起,攻克充州及曲阜、邹县等城。9 月,奉命与兄弟部队一起在滕县一带阻援,使徐州地区国民党军未敢北援,保障了攻济(南)作战的胜利进行。入冬参加淮海战役,在徐州以东先切断黄百韬兵团向西逃路,继而参加阻击徐州东援之国民党军,后又参加围歼黄维兵团,共歼国民党军2 万余人。
  1949 年2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7 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 军,隶属于第三野战军第8 兵团。成钧任军长,黄火星任政治委员,詹化雨任副军长,邓少东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熊应堂任参谋长,方中林任后勤部部长。第19 师改称第73 师,王培臣任师长,萧学林任政治委员;第20 师改称第74 师,张怀忠任师长,邓清和任政治委员;第21 师改称第75 师,谢锐任师长,何志远任政治委员,全军共3 万余人。4 月,参加渡江战役,突破江防后,急插至郎溪、广德地区,截歼南京等地南逃之敌,取得歼灭国民党军1 个军的胜利。5 月,参加上海战役,攻克吴淞,切断国民党军海上逃路,俘敌8000 余人。6 月2 日,攻占崇明。9 月至12 月,进至皖南剿匪,歼国民党游杂武装4000 余人,为巩固皖南新区打下了基础。
  1952 年7 月,中央军委决定第25 军军部及第75 师师部调归空军,第73 师调归第23 军,第74 师调归第24 军,第75 师各团分别调归第31 军和江苏军区,第25 军番号撤销。
该用户从未签到
长城币1701
在线时间36 小时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 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8 纵队。该纵队是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
  1938 年1 月1 日,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了徂徕山起义,成立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4 支队,洪涛任司令员,黎玉兼任政治委员。随后,第4 支队向南北发展抗日武装。12 月,该支队改编为山东纵队第4 支队。与此同时,第7、第8 支队和第5 支队一部分由清河地区和胶东地区进入鲁中地区。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领导机关也由泰山地区进入沂蒙山区。从此,鲁中成为山东抗战的中心地区。1940 年9 月,鲁中地区部队编为山东纵队第1、第4 旅。1942 年8 月,八路军山东军区成立鲁中军区,王建安任司令员,罗舜初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3、第4 军分区。第1 分区(兼第4 旅)廖容标任司令员,汪洋任政治委员;第2 分区吴瑞林任司令员,王一平任政治委员;第3 分区赵杰任司令员,董琰任政治委员;第4 分区(兼第1 旅)孙继先任司令员,霍士廉任政治委员。1945 年8 月,山东部队整编,第1、第4 旅编为第3、第4 师;鲁中各军分区及县区武装,组成警备第1、第2、第3、第4 旅。11 月,第3 师、警1 旅一部、警3 旅大部调往东北;鲁中军区以警2、警3 旅一部,组成第9 师;其它部队编为警备旅和独立第1、第2 旅。鲁中军区部队先是参加津浦路战役,协同兄弟部队打破国民党军自徐州沿津浦路北进华北、东北的计划,继而攻占了鲁中要地淄川、博山,并一举解放胶济线西段重要据点张店、周村,使鲁中、渤海两解放区联成一片。1946 年6 月,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军从济南、潍县沿胶济线两路对进,向淄博解放区进犯。鲁中军区部队参加胶济路西段地区阻击战、淄博地区保卫战和文(祖)埠(村)、西坡地、危山、安邱等战斗。1946 年12 月,鲁中军区部队参加鲁南战役,与兄弟部队密切配合,全歼国民党军第1 快速纵队等部,取得了鲁南战役的胜利。
  1947 年2 月,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统一整编为华东野战军,鲁中军区主力部队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8 纵队。纵队领导机关以鲁中军区前方指挥所为基础,从各军分区抽调部分人员组成,王建安任司令员,向明任政治委员,孙继先任副司令员,张仁初任参谋长,王一平任政治部主任。纵队下辖3 个师和一个炮兵团,鲁中军区第4 师改称第22 师;鲁中军区第9 师改称第23 师,鲁中军区警备旅改称第24 师。全纵队共3.3 万人。第8 纵队组成后,即投入大兵团作战,参加莱芜战役,在和庄、不动地区歼国民党军第73 军第77 师,尔后协同兄弟部队在芹村、张家洼地区歼国民党军第2 绥靖区李仙洲集团。3 月,在临朐地区休整。4 月,参加泰(安)蒙(阴)战役,在费县蒙山地区阻援。5 月,在孟良崮战役中,担任左翼迂回任务,攻占桃花山、磊石山要点,为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 师做出了贡献。6 月,在沂源阻击战中,歼国民党军3000 余人。1947 年7 月,国民党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第8 纵队由内线转入外线作战,西出津浦线,转战鲁西南地区。9 月,参加沙土集战役和土山集战斗。9 月下旬,进军豫皖苏边区,横扫国民党军保安部队,连克通许、抚沟、周口、陈留、朱仙镇等城镇。11 月,参加陇海铁路破击战,攻克野鸡岗、典黄车站,控制开封至徐州段。12 月至1948 年2 月,进行新式整军运动。在此期间,为配合兄弟部队进行平汉路破击战,于睢县阻击国民党军整编第5 军多次西援,歼敌2300 余人。为开辟新区和加强地方**建设,第24 师师部及该师第71 团调往许昌以西地区组建豫皖苏军区第5 军分区,该师第70 团拨归第22 师指挥,第72 团改为纵队特务团。3 月,参加洛阳战役,在洛阳以东芝田镇、山神庙、堤东一线阻击郑州国民党军东援,保障了洛阳战役的胜利进行。5 月,配合中原野战军进行宛西战役,先在方城、泌阳地区阻援,后奔袭许昌,全歼河南省保安独立第21 旅,俘其旅长以下官兵1700 余人。6 月初,在宛东战役中,于西平、洪河、遂平地区阻援。中旬,参加豫东战役,先与兄弟部队一起攻克开封,后担任阻援,歼灭区寿年兵团残部。9 月,在济南战役中,在鲁西南地区打援,保障了攻济作战的胜利。11 月至1949 年1 月,参加淮海战役,在围歼黄百韬兵团,担负徐州以南阻援和总攻杜聿明集团的作战中,歼灭国民党军2.6 万余人。1949 年1 月22 日,第8 纵队进至蚌埠以东临淮关地区集结休整,待命向江南进军。2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8 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 军,隶属于第三野战军第8 兵团。张仁初任军长,王一平任政治委员,钟国楚任副军长,陈宏任参谋长,李耀文任政治部主任,周羽一任后勤部部长。第22 师改称第76 师,高文然任师长,曹普南任政治委员;第23 师改称第77 师,王建青任师长,董超任政治委员;第24 师归建,以其第71 团、第72 团一部为基础与第69 团、军部特务团组成第78 师,陈忠梅任师长,张健任政治委员。全军共3.2 万余人。4 月,参加渡江战役,全军分别由扬州、邗江的驷马、王圩等地渡江,在天王寺、上沛地区追歼国民党军第312 师4000 余人。5 月,参加解放上海战役,解放昆山、嘉定,攻占江湾机场,从苏州河北侧攻入市区,歼敌4.2 万人。6 月,担任上海警备任务。1950 年1 月,第30 军第88 师改归第26 军建制。是月,李耀文任政治委员,刘伟任政治部主任。尔后在上海浦东、崇明岛担任海防任务。
  在解放战争中,第26 军从鲁中到鲁南,从山东到河南,从皖北到苏南,转战在华东、中原的辽阔战场上,涌现出9 个英雄连队,数十个模范排,100 多个模范班,1.5 万名功臣,1500 名模范。其中一级英雄14 名,二级英雄23 名,三级英雄202 名。
  1950 年11 月,第26 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上该军与兄弟部队一起,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从长津湖到汉江边,从三八线南北到平(康)金(化)前线,先后参加第二、第四和第五次战役。涌现出王兆才、王德明、刘庆亮、叶君、林范洪(女)、陈德忠等许多战斗英雄和英雄集体。1952 年6 月,第26 军从朝鲜回国。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7 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9 纵队。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几支武装发展起来的。
  1937 年12 月,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等领导在文登县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组成的队伍和以1935 年“一一DangerC四”暴动保留下来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组成“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 军”。1938 年春,又有“掖县抗日游击第3 支队”等一批抗日武装成立。9 月,第3 军与第3 支队合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 支队”。12 月,该支队改编为山东纵队第5 支队,辖6 个团7000 余人。1939 年秋,第5 支队整编为第13、第15 两个基干团,又以黄县、掖县地方武装组成第14 团。1940 年9 月,第5 支队改称第5 旅,同时成立新第5 支队,辖第1、第2、第3 团。1942 年7 月胶东军区成立,新第5 支队第1、第2 团分别改称第16、第17 团,第3 团拆编与第5 旅同属胶东军区领导。1943 年3 月,胶东军区部队再次整编,取消第5 旅番号,直辖第13、第14、第16 团,第15、第17 团分别编入各军分区。1945 年8 月,抗战胜利后,胶东军区部队在对敌大反攻中得到发展,先后组建第5 师、第6 师和警备第4 旅。
  1945 年10 月,胶东军区主力部队奉命进军东北后,留下的第5 师第13 团和第14 团第1 营重新组建第到师(辖第13、第14、第15 团),1946 年6 月,警4 旅改称第6 师,9 月,组建警备第3 旅。6 月至11 月间,以上3 个师(旅)参加第一次胶东保卫战,给入侵胶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1947 年1 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统一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5、第6 师、警备第3 旅依次改称第25、第26、第27 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 纵队。共3.1 万余人。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参谋长聂凤智,政治部主任刘浩天。第9 纵队编成后,即率第25、第26 师赴鲁中参加莱芜战役,以极小代价歼国民党军第73、第46 军近万人。4 月,该纵队第26 师(附第74 团)参加泰(安)蒙(阴)战役,在白马关、九女关地区打援。5 月,在孟良崮战役中,由阻击转为主攻,与兄弟纵队一起全歼敌整编第74 师。1947 年7 月,参加南麻、临朐战役。9、10 月,参加第二次胶东保卫战。11、12 月,参加胶(县)高(密)追击战和莱阳保卫战。
  1948 年春,第9 纵队经过“三查三整”新式整军运动,以全新的面貌投入了对敌大反攻。3 月,该纵队以“挖心战术”巧取胶济路中段敌重要据点周村,歼国民党军整编第32 师1.2 万余人。4 月,参加潍县战役,在城北担任主攻,其第79 团首先打破突破口,对攻克号称“固若金汤”的潍县,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45 师等部起了重要作用,华东野战军授予“潍县团”称号。9 月16 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第9 纵队担任东集团主攻,迅速攻占敌重要外围据点茂岭山、砚池山、燕翅山和马家庄等据点。其第73 团在城东南突破城垣首先攻入市区,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称号。11 月至1949 年1 月,参加淮海战役,担负在碾庄圩围歼黄百韬兵团、徐州以南阻援和围歼杜聿明集团作战任务。
  1949 年2 月,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9 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 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9 兵团。聂凤智任军长,刘浩天任政治委员,贺敏学任副军长兼参谋长,仲曦东任政治部主任,侯青久任后勤部部长。第25 师改称第79 师萧镜海任师长,谭佑铭任政治委员;第26 师改称第80 师,张铝秀任师长,张少虹任政治委员;第27 师改称第81 师,孙端夫任师长,罗维道任政治委员。全军共3.5 万余人。4 月20 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第27 军担负鲁港至荻港段主要突击任务。当夜21 时许迅速抢占敌人滩头阵地。随之奉命以日克一城的气概沿繁昌、南陵、宣城一线迫击江南逃敌。4 月28 日凌晨与兄弟部队会师吴兴,共同将国民党军5 个多军围歼于郎溪、广德山区。5 月,第27 军在解放上海作战中,沿嘉兴、嘉善、松江攻进,先后攻占高家湾机场、梵王渡车站、虹桥、徐家汇车站、龙华机场,控制苏州河以南。6 月,担任上海市警备任务。1950 年1 月,第30 军第90 师调归第27 军建制。
  1950 年10 月,第27 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1 月初,第32 军第94 师调归第27 军建制。其时军长为彭德清,政治委员刘浩天,副军长詹大南,副政委曾如清,参谋长李元,政治部主任张文碧。辖第79、第80、第81、第94 师。11 月,参加第二次战役。第80、第81 两师将美第7 师第31 团、第32 团1 个营以及1 个炮兵营全歼于新兴里及以南地区,创造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以劣势装备全歼美军一个加强步兵团的范例。第79 师在柳潭里地区与美陆战第1 师近两个团激战数日,在第94 师配合下终将美“王牌”师击溃,并在追击中歼敌一部。1951 年4 月,参加第五次战役,担负我东线集团主要突击任务。该军迅速突破美伪军防线,在敌人防御正面打开缺口,并按时完成穿插迂回任务。5 月,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于昭阳江以南富坪里、县里地区英勇抗击美伪军多路进攻,有力地掩护了我军主力和伤员物资的转移。1951 年7 月,接替金城地区防御作战任务。9 月起,担负元山沿海二线防御任务。1952 年10 月奉命归国。
  抗美援朝作战中,第27 军共歼敌2.1 万余人。有2.2 万余人立功,涌现出于春田、孙庆云、王元义、刘福海、于宪桂(女)、李耘田等许多战斗英雄和英模单位。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 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0 纵队。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军区所属渤海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军区所属渤海军区的主力部队大部分挺进东北,渤海军区即将留下的部队组成6 个团,即渤海军区特务第1、第2 团、警备第6 旅第11 团、警备第7 旅第13、第14 团、警备第8 旅第17 团。1946 年6 月,内战全面爆发。7 月。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需要,渤海军区以特务第1、第2 团和警7 旅第13 团,组成山东解放军第刊市,在胶济路参加自卫反击作战,取得济阳、邹平、齐东等战斗的胜利。10 月,华东军区成立渤海军区前线指挥部。11 月,渤海军区以警6 旅第11 团、警7 旅第14 团、警8 旅第17 团,组成山东解放军第11 师。山东解放军第7、第11 师均隶属渤海军区前方指挥部指挥。
  1947 年1 月下旬,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统一整编,成立华东野战军。2 月,渤海军区第7、第11 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0 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治委员,刘培善任副政治委员,赵俊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第7、第11 师依次改称第28、第29 师,同时组成纵队特务团,共1.6 万余人。纵队编成后,即参加莱芜战役,在锦阳关及其以北阻援,保证主力歼灭国民党军李仙洲集团,4 月下旬,配合兄弟部队发起泰安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72 师主力,俘师长杨文泉以下1.1 万余人。5 月,参加孟良崮战役,于莱芜以北地区阻援,保证主力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 师。6 月底后,奉命参加外线出击,攻克津浦线之大万德、界首,接着在鲁西南地区进行了梁山阻击战,和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各部一起,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进军大别山。9 月至11 月,参加沙土集战役和陇海路破击作战。12 月,刘培善任政治委员。
  1948 年1 月,在成武、曹县地区进行新式整军运动。2 月,改归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越过陇海路,挺进豫皖苏边区作战。3 月,攻占安徽省太和、涡阳等地。4 月,进至平汉路南段作战,解放河南省汝南、驻马店、确山等城镇。5 月,参加宛西战役,攻占河南省邓县,解放湖北省老河口,随后又参加宛东战役,歼国民党军4200 余人。6 月,华东野战军主力发起开封战役,该纵队奉命归建华东野战军,由平汉路东进至上蔡地区,参加阻击国民党军胡琏兵团,为开封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6 月下旬起,参加瞧杞战役,于杞县东南桃林岗,顽强阻击5 昼夜,予国民党军第5 军以重创,保证野战军主力歼灭区寿年兵团。在此期间,吴肃任参谋长,萧望东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9 月,参加济南战役,和兄弟部队一起经8 昼夜激战,解放济南,该纵队歼国民党军1 刀万余人;第85 团第5 连战后被授予“济南连”荣誉称号。同年冬,参加淮海战役,先在徐州以东阻援,保证主力围歼黄百韬兵团,继又参加合围和聚歼杜聿明集团。
  1949 年1 月,于苏北涟水以第28、第29 师各一部组建第30 师。2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第10 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 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 兵团。朱绍清任军长,陈美藻任政治委员,萧锋任副军长,吴肃任参谋长,吴嘉民任政治部主任。第28 师改称为第82 师,钟贤文任师长,王若杰任政治委员;第29 师改称第83 师,朱耀华任师长,李曼村任政治委员;第30 师改称第84 师,冯鼎三任师长,王敬群任政治委员。全军共3.4 万余人。4 月,参加渡江战役,于江阴以西登陆后,解放戚墅堰,切断京(南京)沪路,连克宜兴、长兴、吴兴,歼国民党军1.1 万余人。5 月,参加上海战役,攻克太仓、嘉定、罗店等城镇,协同兄弟部队解放吴淞,歼国民党军8700 余人。7 月,进军福建,至10 月,参加福州等战役,解放闽清、福州和平潭、大小峪岛等岛屿,该军第247 团第8 连战后被授予“大练岛连”荣誉称号。该军一部参加金门岛战斗,因渡海作战准备不足失利。同年底,驻防福建前线,执行剿匪等任务。不久,张闯初任军副政治委员,朱云谦任参谋长,李曼村任政治部主任。1952 年5 月,第28 军归福建军区领导。
  解放战争时期,第28 军在作战中,涌现出英模单位2 个营、7 个连和特级战斗英雄之人,一级人民英雄15 人,一级战斗英雄4 人,其他英雄模范500 余人。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 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1 纵队。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苏中军区的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
  1945 年11 月,新四军苏中军区第1、第2 军分区所属第55、第57、第59、第61、第63 团组成第7 纵队,隶属于华中野战军。姬鹏飞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藩任副司令员,杜屏任参谋长,卢胜任政治部主任。12 月,参加高邮战役,攻克邵伯、郭村等地,歼拒绝投降的日伪军一部。1946 年5 月,第57、第61 团调出。6 月,第7 纵队兼苏中军区,管文蔚任司令员,姬鹏飞任政治委员,戴心宽任副司令员,胡炳云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下辖第31 旅(以第55、第59、第63 团组成)和第1、第2、第9 军分区。7 月至12 月,先后参加苏中战役和东台防御战、盐城保卫战。
  1947 年1 月下旬,华中野战军第7 纵队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1 纵队,仍兼苏中军区。管文蔚任司令员,姬鹏飞任政治委员。胡炳云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干辉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31 旅和第10 纵队调来之第87、第89 团,及第1、第2、第9 军分区,共3.1 万余人,在苏中、苏北敌后坚持斗争。4 月,参加淮沭及李堡战役,歼国民党军一部。5 月,以第87、第89 团和纵队特务团组成第32 旅。8 月,参加盐城战役,配合兄弟部队攻克盐城、阜宁等城镇,歼国民党军8700 余人。11 月,纵队免兼苏中军区并改归刚组建的华中指挥部指挥,与兄弟部队一起,克李堡、栟茶等据点。12 月下旬,参加盐南战役,在兄弟部队协同下,于盐城以南之伍佑歼国民党7000 余人。1948 年3 月,第11 纵队转隶苏北兵团建制。4 月,以第2 军分区第4 团、第9 军分区第7 团和第1 军分区特务团组成第33 旅。6 月下旬,参加涟水战役,协同兄弟部队攻克涟水,歼国民党军3000 余人。同年冬,参加淮海战役,先与兄弟部队一起突击徐州以东运河车站,保证主力围歼黄百韬兵团,随后在徐州以南进行追击和堵击,参加会歼杜幸明集团的作战。
  1949 年2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第11 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 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 兵团。胡炳云任军长。张藩任政治委员,段焕竟任副军长,梁灵光任参谋长,惠浴宇任政治部主任。第31 旅改称第85 师,朱云谦任师长兼政治委员;第32 旅改称第86 师,张宜友任师长,徐光友任副政治委员(政委缺编);第33 旅改称第87 师,张强生任师长,许家屯任政治委员,全军共3.3 万余人。4 月,参加渡江战役,在江阴以东登陆后,抢占江阴,解放无锡、苏州,切断京(南京)沪铁路,阻击国民党军东逃。5 月,参加上海战役,攻占浏河、月浦、宝山等城镇,配合兄弟部队解放吴淞。7 月,进军福建,8 月,参加福州战役,连克永泰、福清、长乐,切断国民党军向南逃路。9 月至10 月,参加漳厦等战役,攻占马巷、集美、澳头,配合兄弟部队解放厦门。10 月,一部参加金门战斗,因渡海作战准备不足失利。1950 年11 月18 日,第29 军军部改编为军委铁道公安司令部。第85、第87 师调归福建军区建制,第86 师调归空军。第29 军番号撤销。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 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2 纵队。该纵队是由新四军华中军区第5 军分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
  1946 年春,新四军第2 师第6 旅部北撤江苏淮安,与华中军区第5 军分区合并,兼理第5 军分区工作。5 月华中军区第5 军分区部队及盐城起义的赵云祥部合编成华中野战军第10 纵队,辖6 个团。谢祥军任司令员,刘培善任政治委员,常玉清任副司令员,吴肃任参谋长,孙克骥任政治部主任。6 月,第10 纵队兼苏北军区。7 月至8 月,参加苏中战役,8 月下旬和华中第2 军分区部队一起,于邵伯地区顽强抗击国民党军整编第25 师主力的进攻,取得了阻击战的胜利。10 月,参加涟水保卫战,与兄弟部队一起迟滞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掩护了华中军区后方机关的转移,谢祥军在战斗中牺牲。随后,华中野战军主力北移山东,第10 纵队留苏北敌后坚持斗争。
  1947 年2 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统一整编,华中野战军第10 纵队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2 纵队,仍兼苏北军区。陈庆先任司令员,曹荻秋任政治委员,覃健、常玉清任副司令员,孙克骥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34、第35 旅和第5、第6、第11 军分区,共5 万余人,归华中指挥部指挥。4 月,参加淮沭及李堡战役,配合兄弟部队攻占淮阴、沐阳公路间之钱集、胡集、汤涧等重要据点,打破了国民党军对淮沐公路的封锁。8 月,参加盐城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攻克盐城、阜宁、伍佑等城镇,歼国民党军8700 余人,使苏中、苏北两地区连成一片,策应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的行动及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在山东的作战。11 月至12 月,与兄弟部队一起参加李堡战役,攻克如皋以东李堡、栟茶、角斜等据点,歼国民党军8000 余人。12 月下旬,在盐南战役中,协同兄弟部队于伍佑一带取得歼国民党军7000 余人的胜利。
  1948 年2 月,第34 旅奉命进入安徽淮南,成立淮南军区。3 月,第12 纵队免兼苏北军区,转隶苏北兵团。3 月中旬,参加益林战役担任阻援任务,保障兄弟部队攻克阜宁西南之益林镇,歼国民党军5000 余人。不久,谢振华任司令员,李干辉任政治委员。6 月下旬起,参加涟水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攻克海州外围之房山、阿湖、城头等据点,又乘胜南进,解放涟水、泗阳、宿迁等城镇。7 月,以第5、第6 军分区部队为基础组建第36 旅。同年冬,参加淮海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向徐州以东之新安镇、阿湖地区实施突击,保证主力围歼黄百韬兵团,尔后又参加对徐州突围西窜的杜聿明集团的追击、合围和最后会歼作战。
  1949 年1 月,由华中军区独立旅改称第34 旅,调归第12 纵队。2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12 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 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9 兵团。谢振华任军长,李干辉任政治委员,饶守坤任副军长,夏光任参谋长,刘仲华任政治部主任,翟盛任后勤部部长。第34 旅改称第88 师,吴大林任师长,罗龙生任政治部主任;第35 旅改称第89 师,余光茂任师长,王直任政治委员;第36 旅改称第90 师,朱国华任师长,郑友生任政治委员,张洪山任参谋长。全军2.4 万余人。4 月,参加渡江战役,在安徽当涂、芜湖正面登陆后,参加对国民党军南逃的5 个多军的追歼战。5 月,参加上海战役,解放浦东之奉贤、南汇、川沙,于白龙港歼国民党军第51 军8000 余人;又协同兄弟部队攻克高桥,切断国民党军向东逃路。上海解放后,担任淞沪警备任务。1950 年1 月16 日,华东军区决定第30 军军部调归海军,所属第88、第89、第90 师分别调归第26、第20、第27 军建制,第30 军番号撤销。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 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3 纵队。该纵队是由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军区所属胶东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
  1947 年2 月,为保卫胶东解放区,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华东军区将所属胶东军区特务团和滨北、东海军分区各一个独立团组成第6 师。4 月,第6 师改称第5 师,又以西海、北海军分区各一个独立团和民主救国军独立总队组成第6 师。8 月,再以北海、滨海、东海军分区各一个独立团组成第7 师,各师成立后,在胶东军区前线指挥部指挥下,先后参加沙河追击战、胶济路东段、太保庄等战斗,积极配合华东野战军主力作战。
  8 月下旬,胶东军区第5、第6、第7 师合编组成华东野战军第13 纵队,共2.3 万余人,隶属华东野战军内(东)线兵团。周志坚任司令员,廖海光任政治委员,滕海清任副司令员,陈华堂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黎有章任参谋长。第5、第6、第7 师依次改称第37、第38、第39 师。9 月,参加胶东保卫战,以运动防御阻击国民党军向胶东腹地再度进犯,至12 月,歼国民党军2 万余人。
  1948 年春,转入体整,开展新式整军运动。4 月,转战胶济路中段,参加潍县战役,配合兄弟部队于潍县东、西两线顽强阻击济南、青岛国民党军增援,保证了攻城战斗的胜利。5 月,挥师西进,参加津浦路中段战役。7 月上旬,会同第7 纵队攻克充州,歼守军1.6 万余人。9 月,参加济南战役,协同兄弟部队,攻占商埠,突破外城,强攻内城,连续激战8 昼夜,该部歼守军1.5 万余人。战斗中,第37 师政治委员徐海珊牺牲。该师第109 团首先突破西南城垣,战后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二团”的荣誉称号。11 月,参加淮海战役,攻克曹八集,并协同兄弟部队围歼黄百韬兵团,随后,与江淮军区部队协同作战,解放灵壁,追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12 月初,参加围歼黄维兵团,为战役全胜作出了贡献。
  1949 年2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13 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 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 兵团。周志坚任军长,陈华堂任政治委员,姚运良任副军长,黎有章任参谋长,方中铎任政治部主任。第37 师改称为第91 师,高锐任师长,张英勃任政治委;第38 师改称第92 师,徐体山任师长,张英任政治委员;第39 师改称第93 师,傅绍甫任师长,余明任政治委员。全军共3.2 万余人。4 月,参加渡江战役,于靖江渡江登陆后,控制江阴,占领武进(常州),协同兄弟部队,攻占宜兴,切断南京、镇江国民党军东逃退路,围歼南逃的国民党军于郎溪、广德地区,毙俘国民党军1.7 万余人。5 月,参加上海战役,在第9 兵团指挥下,会同兄弟部队攻占浦东地区,断敌海上退路,在周浦、高桥等作战中,毙俘国民党军1.7 万余人。7 月,向福建进军,在第10 兵团指挥下,先后参加福州、漳厦战役,在解放福建全省战斗中,歼国民党军3.7 万余人。同年11 月,高锐任该军参谋长。1950 年5 月11 日,第91 师在第94 师的配合下,解放东山岛。1952 年5 月,归福建军区领导。
  解放战争中,第31 军转战鲁、豫、皖、苏、沪、浙、闽等地,参加主要战役战斗200 多次,涌现出黄相和、刘坤、蔡萼等一批战斗英雄以及“济南第二团”等一批战斗集体。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 军是由山东军区所属胶东军区及其所属部分部队发展起来的。
  1948 年3 且,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华东军区将山东军区所属滨北、东海军分区各一个独立团及胶东军区特务团组成第5 师。5 月,又将胶东军区南海、西海、北海军分区各一个独立团组成第6 师。8 月又抽调北海、滨海、东海军分区各一部组成第7 师。第5、第6、第7 师成立后,均归胶东前线指挥部指挥。8 月下旬,第5、第6、第7 师合编组成华东野战军第13 纵队后,胶东军区为策应淮海战役,于10 月又以胶东军区所属武装基干团为基础组建新编第5、第6 师在青(岛)、即(墨)地区封锁、监视国民党军。12 月,对从青岛、即墨出犯的国民党军予以反击,歼其一个团大部。1949 年2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胶东军区前线指挥部和所属新编第5、第6 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 军。隶属山东军区。谭希林任军长,彭林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涌任副军长,赵一萍任参谋长,李柱东任供给部部长。新编第6 师改称第94 师,熊飞任政治委员,邬兰亭任副师长;新编第5 师改称第95 师,陈奇任师长,阙中一任政治委员。全军共2.1 万人。4 月下旬,于渡江战役的同时,在胶东军区第100 旅的配合下,对青岛、即墨地区国民党军发起进攻,以压缩包围方式结合迂回战术,相继攻占即墨、青岛,歼守军2200 余人。接着,担任青岛市警备任务。
  1950 年1 月,以山东警备第4、第5 团及第2、第3 团各一部为基础组建第96 师。此时,刘涌任军长,彭林任政治委员,周长胜任副军长兼参谋长,仲曦东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全军共3.2 万余人。2 月,调归第10 兵团指挥并由青岛南下福建,执行以剿匪为主的海防、警备和作战任务。4 至12 月,共进行大小战斗380 多次,歼匪特8000 余人,有力地配合福建地区的土地改革和剿匪斗争。与此同时,第94 师在第31 军的指挥下,与第91 师一起,于5 月11 日解放东山岛。11 月,第32 军番号撤销,军机关大部充实重建的第8 兵团兵团部,第94 师调归第27 军建制,第95 师调归军委空军,第96 师调归福建军区建制。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首任军长张克侠、政治委员韩念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 军是由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和在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9 军合编而成的。
  1947 年9 月30 日,华东军区将所属渤海军区部队,在山东省博兴县小高家改编为渤海纵队。袁也烈任司令员,周贯五任政治委员,张震球任副司令员,欧阳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由渤海军区特务第1、第2 团,第2 军分区第11 团,第4 军分区第21 团合编组成的新编第7 师;由渤海军区第1 军分区第17、第18、第19 团组成的新编第11 师。共1.3 万余人。隶属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
  1948 年3 月,参加周(村)张(店)战役,在长白山以西地区阻击济南东援之国民党军。4 月,参加潍县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分割、包围并全歼国民党军山东保安第3 师和整编第45 师。5 月,参加兖州战役,牵制济南国民党军南援,攻克龙山、章丘城。9 月,参加济南战役,协同兄弟部队由东面攻入济南城。战役结束后,担任济南城北警备任务。同年冬,参加淮海战役,于战役第二阶段进占徐州并担任警备任务;继而以一个师南下参加阻援,保障兄弟部队围歼黄维兵团,后全纵队参加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作战。1949 年2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渤海纵队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9 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 军,属第三野战军第9 兵团建制。张克侠任军长,韩念龙任政治委员,张震球、孟绍濂任副军长,欧阳平任政治部主任。第7 师改称第97 师,杨干三任师长,王翀任政治委员;第11 师改称第98 师,崔振伦任师长,曾旭清任政治委员;原国民党军起义的第59 军所部改编为第99 师,傅继泽任师长,秦化龙任政治委员。全军2 万余人。4 月,参加渡江战役,于安徽无为正面登陆后,在郎溪、广德地区参加对国民党军南逃的5 个多军的追歼战。5 月,在上海战役中,攻占杨行后,又协同兄弟部队攻占吴淞、月浦、宝山等城镇。尔后,担负吴淞、宝山、嘉定地区的警备任务。7 月,第34 军第100 师归第33 军建制。1950 年11 月,第33 军奉命改编为华东公安部队兼淞沪警备司令部,第97、第98、第99、第100 师依次改编为公安第14、第15、第16、第17 师。该军番号同时撤销。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 军是华东军区所属江淮军区部分部队和在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77 军第132 师合编而成的。
  1948 年5 月,为适应敌后斗争形势需要,华东军区将淮南、淮北军区合并为江淮军区。陈庆先任司令员,曹荻秋任政治委员,饶子健、梁从学任副司令员,杨光池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赵汇川任参谋长。辖第1、第2、第3、第4 军分区和第34 旅、独立旅等部,共1.9 万余人。6 月至9 月,转战津浦、陇海路段,配合华东野战军进行开封、睢杞、济南战役,牵制打击国民党军。11 月,参加淮海战役,围攻赵墩,阻击黄百韬兵团西逃,接着又配合第13 纵队全歼国民党军第238 师,解放灵壁。
  1949 年2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江淮军区第34 旅、独立旅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77 军第132 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 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8 兵团。何基沣任军长,赵启民任政治委员,饶子健、过家芳分任第一、第二副军长,吴宪任副政治委员,张秀龙任参谋长,王德贵任政治部主任。以起义的第132 师为基础改编为第100 师,孙名泉任9 市长,王学武任政治委;以江淮军区独立旅为基础组成第101 师,叶道友任师长,杨汉林任政治委;以江淮军区第34 旅为基础组成第102 师,李木生任师长,廖成美任政治委员。全军共1.6 万余人。部队经编组整训后,参加渡江战役,和第35 军一起,攻占瓜洲、浦口、浦镇,箝制南京、镇江正面国民党军。4 月23 日占领镇江。
  6 月,第34 军进驻南京,担任警备任务。7 月,军部兼南京警备司令部,袁仲贤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何以祥、何基沣分任第一、第二副司令员,张藩任副政治委员,饶子健任参谋长,王德贵任政治部主任,7 月,第100 师调归第33 军建制。11 月,第101 师调归第10 兵团。12 月,第102 师调归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后改为炮兵第3 师。1950 年1 月,第三野战军教导师6 个团调归第34 军军部直属部队,军部仍兼南京警备司令部。同时,军机关一部组建华东军区航空处。11 月,军机关及直属部队改编为华东公安第13 师。第34 军番号遂撤销。
签到天数: 173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威望187789
长城币292042
在线时间11967 小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 军,是由鲁中南纵队和由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整编第96 军一部合编而成的。
  1948 年7 月,华东军区将鲁中南军区各分区基干团组成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傅秋涛兼任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归山东兵团指挥。9 月,鲁中南纵队主力部队参加济南战役,4 个团加入攻城西集团,协同兄弟部队攻克商埠。4 个团加入打援集团,于官桥至滕县间打援,保障了济南战役的胜利。10 月,鲁中南纵队所属部队进行整编,钱钧任司令员,张雄任政治委员,所属部队统一改编为第46、第47 师,共6 个团1.4 万人。属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建制。
  在淮海战役中,鲁中南纵队先在郊城歼灭山东省保安旅3000 余人;继而在徐州东南、徐州南会同兄弟部队阻击徐州国民党军东援黄百韬兵团、南援黄维兵团以及追击合围杜聿明集团的作战,先后歼灭国民党军2 万余人。10 月29 日,在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吴化文部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35 军。吴化文任军长。
  1949 年2 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鲁中南纵队与第35 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 军,属第三野战军第7 兵团建制。吴化文任军长,何克希任政治委员,杨友伯、胡大荣任副军长,张雄任副政治委员,孔繁彬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03 师,于怀安任师长,彭胜标任政治委员;第104 师,方明胜任师长,严政任政治委员;第105 师,何志斌任师长,宋献章任政治委员。全军共2.2 万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四军骑兵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