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基本上99%的私企,基本上有才能的人很多的成语都不会去上班,看不懂初中课本的基本上都愿意去上班

这是公司之前给我们培训Soft Skill用的全套培训材料,受益匪浅,是我职业生涯中黄金般的能量。&br&需要的人就点赞吧,我要把这套东西整理、翻译到这里来,工程有点大,我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br&&img src=&/7bc2a19ad68b44c4be808d_b.png& data-rawwidth=&266& data-rawheight=&3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6&&&br&&b&第一更:职业生涯的四个阶段:&/b&&br&&b&&br&1. 受助和学习阶段&/b&&br&
1)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分配的任务&br&
2)适应和熟悉工作环境&br&
3)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汇报问题,并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br&&b&2.独立贡献阶段&/b&&br&
1)按时高质量完成分配的任务&br&
2)独立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br&
3)独立解决非预期问题。&br&
4)对整个项目/系统有整体的认识&br&&b&3. 带动他人一起贡献阶段&/b&&br&
1) 具备深度和广度相结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br&
2) 能够根据需要完成团队组建&br&
3) 能够为他人分享经验&br&
4) 协助他人处理问题并传授处理问题的方法&br&
5) 创建团队协作环境&br&
6) 带领团队关注结果&br&&b&4. 领导创新阶段&/b&&br&
1)对行业和领域具备一定的前瞻性&br&
2)专业水准得到组织内部及同行的认可&br&
3)根据专业判断为组织制定发展战略&br&&br&&b&第二更:工作压力及如何缓解压力&/b&&br&&br&&p&&b&心理压力源&/b&&/p&&p&(1)认知性&/p&&p&目标模糊、不确定&br&,约定的目标难以执行 ,时间紧或等待 ,难以选择或没有选择 &/p&&p&(2)情绪性&/p&&p&恐惧、焦虑&br&、失败、悲伤、愤怒、挫折、损失和负罪感 ,厌倦产生的动机冲突、想家 ,精神上的诱惑导致丧失信仰 ,人与人的感情&/p&&p&&b&躯体压力源&/b&&/p&&p&(1)睡眠缺乏 ,营养缺乏、疲劳 、伤病&/p&&br&&p&如何判断自己压力过大?&/p&&p&&b&如果你有发现自己有如下情况,可以判断为压力过大&/b&&/p&&br&&ul&&li&不断地让自己接受新的工作,同时也不放弃原有的工作&br&&/li&&li&开始怀疑生活、事业或者工作的意义。&br&&/li&&li&虽然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投入过多的时间时有感到很内疚。&br&&/li&&li&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心烦意乱,甚至感到透不过气来。&br&&/li&&li&你知道你的工作需要感情投入,但不知道怎么做到。&br&&/li&&li&希望对工作更有自信心。&br&&/li&&li&似乎没有其他时间学新的东西。&br&&/li&&li&在工作空闲的时候也很难放松。&br&&/li&&li&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心烦意乱,甚至感到透不过气来&/li&&/ul&&br&&b&如何缓解工作中的压力?&/b&&br&&br&&b&立刻缓解法:&/b&&br&&ul&&li&停下手头的工作,去喝杯水或者看看窗外。&br&&/li&&li&戴上耳机听一会音乐。&br&&/li&&li&随便找个话题找你身边的人聊上几句。&/li&&li&换个其他事情做一下,转移一下注意力。&br&&/li&&li&闭上眼睛,可以快速浇灭怒火。&br&&/li&&li&转转脖子,缓解僵硬。&br&&/li&&li&拥抱自己,用双臂紧紧拥抱一下自己。&br&&/li&&li&闻闻植物,离绿色植物10厘米左右,深呼吸5次。&br&&/li&&li&自我解嘲。&br&&/li&&li&击掌、跺脚,两三分钟即可。&br&&/li&&/ul&&b&长期缓解法:&/b&&br&&ul&&li&设置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该怎么做,越早好。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设置今后几个月或几年的目标。&br&&/li&&li&和谐的关系。努力在同事、合作者间寻求和谐轻松,有所回报的关系。&br&&/li&&li&完成工作的时间表。制定每项工作的完成时间。&br&&/li&&li&学会心理换档。每小时工作中抽出5分钟来放松自己。&br&&/li&&li&及时处理问题。越棘手的问题优先解决。&br&&/li&&li&快乐的工作。&/li&&li&多参与户外活动或者体育活动。&/li&&/ul&&br&&br&&b&第三更:如何控制需求&/b&&br&&br&&br&当测试人员发现一个BUG,第一时间肯定是交给开发人员修复,那么这些BUG都是开发造成的吗?不一定!很多BUG其实是由需求造成的。那么如何控制需求呢?&br&&br&&b&接到需求需要问的几个问题:&/b&&br&&br&&br&1. &b&就这个需求而言,客户/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b&如果客户提出“我需要一匹跑的更快的马”,你可能会为客户提供一匹汗血宝马。但是客户的真正需求是“更快”,而马只是一个解决方案,因为在汽车刚发明的时候,他可能从来没有见过汽车。&br&2. &b&这个需求真的有价值吗?&/b&如果用户提出在一个在线游戏平台做一个虚拟商品拍卖的功能,但是虚拟商品的有效期非常短,那么明显这个拍卖功能就没什么价值,因为拍卖不可能那么高时效性。&br&3.&b&这个需求是合理的吗?有没有隐藏的疏漏或者BUG。&/b&&br&4. &b&给出的需求信息里面是否完整包含“作为一个【角色】, 我想要一个【功能描述/目标期望】以满足【商业价值】”这里面的三个要素。&/b&&br&&b&5. 这个需求是否还有其他关联/隐藏的疑虑需要考虑?&/b&&br&&br&&br&&b&如果上面问题都解决了,那么就可以接着解决以下两个问题:&/b&&br&&br&1. 这个需求能否分解为更小单位的需求?这样可以方便分配开发任务。&br&2. 这个需求如何进行测试? 任何需求都需要保证能够被测试。&br&&br&&b&在保证需求没有问题以后,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处理需求:&/b&&br&1. 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br&2. 把需求分解为最小可开发的Task(任务)&br&3. 如果还有遗留的问题/风险,建一个Task来处理这些风险/问题。&br&&br&&b&第四更:如何高效的管理自己的时间(感谢@&/b&&a class=&internal& href=&/people/lin-si-25&&林嗣&/a&帮忙翻译&b&)&/b&&br&&ol&&li&定期回顾一下前一段时间都做了什么,时间都花费到哪里了&br&&/li&&li&分析一下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弱项更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br&&/li&&li&列出自己近期的目标,并按优先级排序&br&&/li&&li&确保自己的工作方向与上级工作要求保持一致(避免返工)&br&&/li&&li&掌握&b&瑞士奶酪法&/b&--在一个比较大的任务中使用&见缝插针&的方法利用时间,而不要消极等待整块时间的出现&br&&/li&&li&详细的规划自己的任务进度&br&&/li&&li&结合自己的工作计划建立自己的日程表,并保持不断的更新&br&&/li&&li&把工作和生活划分开,留出固定的时间给私人生活(不然会很累)&br&&/li&&li&把简单的工作尽早完成&br&&/li&&li&可以不参加的会议坚决不要参加&br&&/li&&li&不要太为难自己--如果你觉得事情太多掌控不过来,那就从最重要/最紧急的一件一件的去做&/li&&/ol&&b&第五更:写电子邮件的10要10不要(感谢 @&a href=&/people/ding-ding-46& class=&internal&&丁丁&/a&帮忙翻译!) &/b&&br&&br&&b&10不要:&/b&&br&Don’t write a novel—avoid long sentences &br&不要在邮件里面写小说 - 避免长篇大论,避免使用长句子&br&Don’t use email to discuss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br&不要用邮件讨论机密信息&br&Don’t write in CAPITALS&br&不要全部使用大写字母(不要使用怪异字体)&br&Don’t copy a message or attachment without permission&br&不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复制消息或附件&br&Don’t overuse the high priority option &br&不要滥用“重要”标签&br&Don’t leave out the message thread&br&多使用邮件的回复功能以保留必要的背景信息&br&Don’t ask to recall a message&br&不要要求对方撤回邮件&br&Don’t make things “urgent” if they are not &br&不要滥用“紧急”标签&br&Don't forward virus hoaxes and chain letters&br&不要转发恶作剧病毒和连锁信件&br&Don’t reply to spam&br&不要回复垃圾邮件&br&&br&&b&十要:&/b&&br&Do be concise and to the point&br&表达做到简洁到位&br&Do know the appropriate use of: To, CC, and BCC &br&知道得体的使用“收件,抄送,密送”&br&Do minimize the use of the “reply to all” button &br&做到尽可能少用“回复给所有人”按钮&br&Do use proper spelling, grammar & punctuation&br&恰当的使用字母拼写,语法和标点符号&br&Do answer all questions, and preempt further questions&br&确保回答所有的问题,避免更多的问题&br&Do answer swiftly &br&做到迅速回复&br&Do take care with abbreviations and emotions. &br&谨慎使用缩写和表情符号&br&Do use a meaningful subject line&br&使用有意义的标题&br&Do avoid sending personal emails from your office address&br&避免在办公地点发送私人邮件&br&Do read the email before sending&br&发送邮件前通读一遍确认&br&&br&&b&第六更:撰写邮件的几个技巧&/b&&br&&b&记住KISS原则... Keep It Short and Simple!&/b&&br&1.抓重点,邮件第一句话就把五个W讲清楚(Who, What, When, Why, Where)。&br&2.邮件结尾写明你需要对方做什么或者你会做什么。&br&3.站在阅读方的视角来写邮件&br&4.一封邮件尽量只说一件事&br&5.如果有多个问题,用数字标出来,这样对方更容易根据问题序号一个一个回答&br&6.做好保密工作,特别在回复所有人的时候。&br&7.谨点发送按钮(确认是否发送对象是否正确、是否缺少附件等)&br&&br&&b&第七更:自我总结&/b&&br&上面提到的这些技能是职场或者办公室相关的一些工作技巧和沟通技巧,这些软技能有助于打造自己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但是就程序员本职工作来讲,我认为还有以下技能掌握了以后会让你在共走中更得心应手,这部分是我在回答其他问题的时候总结的,列在这里供大家参考:&br&1.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程序员如何快速上手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新项目?有什么技巧? - Jim Jin 的回答&/a&&br&2.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程序猿如何快速高效的改 bug?改bug都有哪些技巧? - Jim Jin 的回答&/a&&br&3.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程序员怎样避免高强度的工作? - Jim Jin 的回答&/a&
这是公司之前给我们培训Soft Skill用的全套培训材料,受益匪浅,是我职业生涯中黄金般的能量。 需要的人就点赞吧,我要把这套东西整理、翻译到这里来,工程有点大,我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 第一更:职业生涯的四个阶段:
1. 受助和学习阶段 1)在别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一个五年或者更长工作年限的开发人员半路加入团队的情况,可能第一两个星期他会问一些业务或者技术问题,不过一两个月他就可能在指导那些初级开发人员了。&br&&br&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已经从过往经验里面总结出来一些套路了。&br&&br&那么套路是什么呢?&br&&br&1. 绝大部分业务系统,不管他后端是oracle、mysql、nosql还是内存数据库,也不管他前端是web、h5、winform、android还是ios,它的核心功能都是由增删改查组成然后通过通信、运算和人机交互串起来的,系统的复杂度主要体现在系统规模、性能、稳定性、业务流程、通信等方面。(部分工具类、基础架构类系统可能不一样)&br&&br&2. 绝大部份系统,不管是基于Java、.NET、C++还是Nodejs技术,都是遵循某种或几种设计模式分层进行开发的,最最常见的也就是MVC了。其他请参考一下设计模式教程。&br&&br&&br&那么怎么快速熟悉新的项目呢?同样也是套路。&br&&br&1. 先搞清楚新的系统是搞什么的,就问简单几个问题,谁在用这个系统?用这个系统做什么?然后自己根据这些问题去文档找答案。&br&&br&2. 弄清楚系统是怎么分层、分模块的,每层、每个模块都用到了什么技术和框架,之间是怎么通信的。有架构设计文档的话学习一下最好,没用过的技术先查查资料知道个大概。&br&&br&3. 把开发环境搭起来,通过几个典型的功能弄清楚系统里面增删改查、通信、用户交互是怎么实现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根据系统的分层,先从前端到数据库把代码疏通一下,搞不清楚的话打开debug模式一步一步走一下。&br&&br&4. 经过上面三个步骤基本上就可以改几个bug和照葫芦画瓢做个功能了。后面重点关注那些没用过的技术和组件:先搞清它的目的、背景、实现原理和功能列表,再照着文档做几个demo,平常工作时把它的文档建个快捷方式,随手查询学习一下。&br&&br&5. 平常开发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首先要相信: &br&
1)绝大部分自己遇到的问题很多人已经遇到过并且解决了 。 &br&
2)绝大部分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当前系统里面已经有了答案。 &br&
3)绝大部分自己遇到的问题在你用的框架和组件里面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br&&br&6. 对于规模比较大的系统或者系统集合,其实你平时工作接触到的也就是其中的一个系统或者模块,先把自己接触的部分搞定就行了。&br&&br&7. 对于老系统,首先建议看一下我另外一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感觉项目代码的构架不行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办? - Jim Jin 的回答&/a&&br&
1)老系统其实满是宝藏,里面有很多你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东西。&br&
2)老系统也满是坑,一个看起来毫不悬念的代码改了以后可能会引发地震。&br&
3)很多你看着不爽的代码其实都是有道理的。&br&
4) 不要在老系统里面继续挖坑。&br&
5)看不懂的代码不要动。&br&
6)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老系统变的更美好。&br&&br&上面这个套路应该符合百分之七八十的项目,题主可以试试看。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一个五年或者更长工作年限的开发人员半路加入团队的情况,可能第一两个星期他会问一些业务或者技术问题,不过一两个月他就可能在指导那些初级开发人员了。 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已经从过往经验里面总结出来一些套路了。 那么套路是什么呢…
原文链接:&a href=&///?target=http%3A//limboy.me/ios//dynamic-tips-and-tricks-with-objective-c.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mboy's HQ&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文章如下:(读完对OC Runtime有个初步认识)&br&&br&(译)Objective-C的动态特性&br&&p&这是一篇译文,原文&a href=&///?target=http%3A//pilky.me/view/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在此&i class=&icon-external&&&/i&&/a&,上一篇文章就是受这篇文章启发,这次干脆都翻译过来。&/p&&p&过去的几年中涌现了大量的Objective-C开发者。有些是从动态语言转过来的,比如Ruby或Python,有些是从强类型语言转过来的,如Java或C#,当然也有直接以Objective-C作为入门语言的。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开发者都没有使用Objective-C太长时间。当你接触一门新语言时,更多地会关注基础知识,如语法和特性等。但通常有一些更高级的,更鲜为人知又有强大功能的特性等待你去开拓。&/p&&p&这篇文章主要是来领略下Objective-C的运行时(runtime),同时解释是什么让Objective-C如此动态,然后感受下这些动态化的技术细节。希望这回让你对Objective-C和Cocoa是如何运行的有更好的了解。&/p&The Runtime&p&Objective-C是一门简单的语言,95%是C。只是在语言层面上加了些关键字和语法。真正让Objective-C如此强大的是它的运行时。它很小但却很强大。它的核心是消息分发。&/p&Messages&p&如果你是从动态语言如Ruby或Python转过来的,可能知道什么是消息,可以直接跳过进入下一节。那些从其他语言转过来的,继续看。&/p&&p&执行一个方法,有些语言,编译器会执行一些额外的优化和错误检查,因为调用关系很直接也很明显。但对于消息分发来说,就不那么明显了。在发消息前不必知道某个对象是否能够处理消息。你把消息发给它,它可能会处理,也可能转给其他的Object来处理。一个消息不必对应一个方法,一个对象可能实现一个方法来处理多条消息。&/p&&p&在Objective-C中,消息是通过objc_msgSend()这个runtime方法及相近的方法来实现的。这个方法需要一个target,selector,还有一些参数。理论上来说,编译器只是把消息分发变成objc_msgSend来执行。比如下面这两行代码是等价的。&/p&&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array insertObject:foo atIndex:5];
objc_msgSend(array, @selector(insertObject:atIndex:), foo, 5);
&/code&&/pre&&/div&Objects, Classes, MetaClasses&p&大多数面向对象的语言里有 classes 和 objects 的概念。Objects通过Classes生成。但是在Objective-C中,classes本身也是objects(译者注:这点跟python很像),也可以处理消息,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类方法和实例方法。具体来说,Objective-C中的Object是一个结构体(struct),第一个成员是isa,指向自己的class。这是在objc/objc.h中定义的。&/p&&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typedef struct objc_object {
&/code&&/pre&&/div&&p&object的class保存了方法列表,还有指向父类的指针。但classes也是objects,也会有isa变量,那么它又指向哪儿呢?这里就引出了第三个类型: metaclasses。一个 metaclass被指向class,class被指向object。它保存了所有实现的方法列表,以及父类的metaclass。如果想更清楚地了解objects,classes以及metaclasses是如何一起工作地,可以阅读&a href=&///?target=http%3A///blog/archive//objc_explain_Classes_and_metaclasse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篇文章&i class=&icon-external&&&/i&&/a&。&/p&Methods, Selectors and IMPs&p&我们知道了运行时会发消息给对象。我们也知道一个对象的class保存了方法列表。那么这些消息是如何映射到方法的,这些方法又是如何被执行的呢?&/p&&p&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class的方法列表其实是一个字典,key为selectors,IMPs为value。一个IMP是指向方法在内存中的实现。很重要的一点是,selector和IMP之间的关系是在运行时才决定的,而不是编译时。这样我们就能玩出些花样。&/p&&p&IMP通常是指向方法的指针,第一个参数是self,类型为id,第二个参数是_cmd,类型为SEL,余下的是方法的参数。这也是self和_cmd被定义的地方。下面演示了Method和IMP&/p&&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 (id)doSomethingWithInt:(int)aInt{}
id doSomethingWithInt(id self, SEL _cmd, int aInt){}
&/code&&/pre&&/div&其他运行时的方法&p&现在我们知道了objects,classes,selectors,IMPs以及消息分发,那么运行时到底能做什么呢?主要有两个作用:&/p&&ol&&li&创建、修改、自省classes和objects&/li&&li&消息分发&/li&&/ol&&p&之前已经提过消息分发,不过这只是一小部分功能。所有的运行时方法都有特定的前缀。下面是一些有意思的方法:&/p&class&p&class开头的方法是用来修改和自省classes。方法如class_addIvar, class_addMethod, class_addProperty和class_addProtocol允许重建classes。class_copyIvarList, class_copyMethodList,class_copyProtocolList和class_copyPropertyList能拿到一个class的所有内容。而class_getClassMethod, class_getClassVariable, class_getInstanceMethod,class_getInstanceVariable, class_getMethodImplementation和class_getProperty返回单个内容。&/p&&p&也有一些通用的自省方法,如class_conformsToProtocol, class_respondsToSelector,class_getSuperclass。最后,你可以使用class_createInstance来创建一个object。&/p&ivar&p&这些方法能让你得到名字,内存地址和Objective-C type encoding。&/p&method&p&这些方法主要用来自省,比如method_getName, method_getImplementation, method_getReturnType等等。也有一些修改的方法,包括method_setImplementation和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这些我们后面会讲到。&/p&objc&p&一旦拿到了object,你就可以对它做一些自省和修改。你可以get/set ivar, 使用object_copy和object_dispose来copy和free object的内存。最NB的不仅是拿到一个class,而是可以使用object_setClass来改变一个object的class。待会就能看到使用场景。&/p&property&p&属性保存了很大一部分信息。除了拿到名字,你还可以使用property_getAttributes来发现property的更多信息,如返回值、是否为atomic、getter/setter名字、是否为dynamic、背后使用的ivar名字、是否为弱引用。&/p&protocol&p&Protocols有点像classes,但是精简版的,运行时的方法是一样的。你可以获取method, property, protocol列表, 检查是否实现了其他的protocol。&/p&sel&p&最后我们有一些方法可以处理 selectors,比如获取名字,注册一个selector等等。&/p&&p&现在我们对Objective-C的运行时有了大概的了解,来看看它们能做哪些有趣的事情。&/p&Classes And Selectors From Strings&p&比较基础的一个动态特性是通过String来生成Classes和Selectors。Cocoa提供了NSClassFromString和NSSelectorFromString方法,使用起来很简单:&/p&&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Class stringclass = NSClassFromString(@&NSString&);
&/code&&/pre&&/div&&p&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string class。接下来:&/p&&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NSString *myString = [stringclass stringWithString:@&Hello World&];
&/code&&/pre&&/div&&p&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直接使用Class不是更方便?通常情况下是,但有些场景下这个方法会很有用。首先,可以得知是否存在某个class,NSClassFromString 会返回nil,如果运行时不存在该class的话。比如可以检查NSClassFromString(@&NSRegularExpression&)是否为nil来判断是否为iOS4.0+。&/p&&p&另一个使用场景是根据不同的输入返回不同的class或method。比如你在解析一些数据,每个数据项都有要解析的字符串以及自身的类型(String,Number,Array)。你可以在一个方法里搞定这些,也可以使用多个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获取type,然后使用if来调用匹配的方法。另一种是根据type来生成一个selector,然后调用之。以下是两种实现方式:&/p&&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 (void)parseObject:(id)object {
for (id data in object) {
if ([[data type] isEqualToString:@&String&]) {
[self parseString:[data value]];
} else if ([[data type] isEqualToString:@&Number&]) {
[self parseNumber:[data value]];
} else if ([[data type] isEqualToString:@&Array&]) {
[self parseArray:[data value]];
- (void)parseObjectDynamic:(id)object {
for (id data in object) {
[self performSelector:NSSelectorFromString([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parse%@:&, [data type]]) withObject:[data value]];
- (void)parseString:(NSString *)aString {}
- (void)parseNumber:(NSString *)aNumber {}
- (void)parseArray:(NSString *)aArray {}
&/code&&/pre&&/div&&p&可一看到,你可以把7行带if的代码变成1行。将来如果有新的类型,只需增加实现方法即可,而不用再去添加新的 else if。&/p&Method Swizzling&p&之前我们讲过,方法由两个部分组成。Selector相当于一个方法的id;IMP是方法的实现。这样分开的一个便利之处是selector和IMP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被改变。比如一个 IMP 可以有多个 selectors 指向它。&/p&&p&而 Method Swizzling 可以交换两个方法的实现。或许你会问“什么情况下会需要这个呢?”。我们先来看下Objective-C中,两种扩展class的途径。首先是 subclassing。你可以重写某个方法,调用父类的实现,这也意味着你必须使用这个subclass的实例,但如果继承了某个Cocoa class,而Cocoa又返回了原先的class(比如 NSArray)。这种情况下,你会想添加一个方法到NSArray,也就是使用Category。99%的情况下这是OK的,但如果你重写了某个方法,就没有机会再调用原先的实现了。&/p&&p&Method Swizzling 可以搞定这个问题。你可以重写某个方法而不用继承,同时还可以调用原先的实现。通常的做法是在category中添加一个方法(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全新的class)。可以通过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这个运行时方法来交换实现。来看一个demo,这个demo演示了如何重写addObject:方法来纪录每一个新添加的对象。&/p&&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import
&objc/runtime.h&
@interface NSMutableArray (LoggingAddObject)
- (void)logAddObject:(id)aO
@implementation NSMutableArray (LoggingAddObject)
+ (void)load {
Method addobject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self, @selector(addObject:));
Method logAddobject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self, @selector(logAddObject:));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addObject, logAddObject);
- (void)logAddObject:(id)aobject {
[self logAddObject:aObject];
NSLog(@&Added object %@ to array %@&, aObject, self);
&/code&&/pre&&/div&&p&我们把方法交换放到了load中,这个方法只会被调用一次,而且是运行时载入。如果指向临时用一下,可以放到别的地方。注意到一个很明显的递归调用logAddObject:。这也是Method Swizzling容易把我们搞混的地方,因为我们已经交换了方法的实现,所以其实调用的是addObject:&/p&动态继承、交换&p&我们可以在运行时创建新的class,这个特性用得不多,但其实它还是很强大的。你能通过它创建新的子类,并添加新的方法。&/p&&p&但这样的一个子类有什么用呢?别忘了Objective-C的一个关键点:object内部有一个叫做isa的变量指向它的class。这个变量可以被改变,而不需要重新创建。然后就可以添加新的ivar和方法了。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修改一个object的class&/p&&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object_setClass(myObject, [MySubclass class]);
&/code&&/pre&&/div&&p&这可以用在Key Value Observing。当你开始observing an object时,Cocoa会创建这个object的class的subclass,然后将这个object的isa指向新创建的subclass。点击&a href=&///?target=http%3A///pyblog/friday-q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里&i class=&icon-external&&&/i&&/a&查看更详细的解释。&/p&动态方法处理&p&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方法交换,以及已有方法的处理。那么当你发送了一个object无法处理的消息时会发生什么呢?很明显,&it breaks&。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如此,但Cocoa和runtime也提供了一些应对方法。&/p&&p&首先是动态方法处理。通常来说,处理一个方法,运行时寻找匹配的selector然后执行之。有时,你只想在运行时才创建某个方法,比如有些信息只有在运行时才能得到。要实现这个效果,你需要重写+resolveInstanceMethod: 和/或 +resolveClassMethod:。如果确实增加了一个方法,记得返回YES。&/p&&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 (BOOL)resolveInstanceMethod:(SEL)aSelector {
if (aSelector == @selector(myDynamicMethod)) {
class_addMethod(self, aSelector, (IMP)myDynamicIMP, &v@:&);
return YES;
return [super resolveInstanceMethod:aSelector];
&/code&&/pre&&/div&&p&那Cocoa在什么场景下会使用这些方法呢?Core Data用得很多。NSManagedObjects有许多在运行时添加的属性用来处理get/set属性和关系。那如果Model在运行时被改变了呢?&/p&消息转发&p&如果 resolve method 返回NO,运行时就进入下一步骤:消息转发。有两种常见用例。1) 将消息转发到另一个可以处理该消息的object。2) 将多个消息转发到同一个方法。&/p&&p&消息转发分两步。首先,运行时调用-forwardingTargetForSelector:,如果只是想把消息发送到另一个object,那么就使用这个方法,因为更高效。如果想要修改消息,那么就要使用-forwardInvocation:,运行时将消息打包成NSInvocation,然后返回给你处理。处理完之后,调用invokeWithTarget:。&/p&&p&Cocoa有几处地方用到了消息转发,主要的两个地方是代理(Proxies)和响应链(Responder Chain)。NSProxy是一个轻量级的class,它的作用就是转发消息到另一个object。如果想要惰性加载object的某个属性会很有用。NSUndoManager也有用到,不过是截取消息,之后再执行,而不是转发到其他的地方。&/p&&p&响应链是关于Cocoa如何处理与发送事件与行为到对应的对象。比如说,使用Cmd+C执行了copy命令,会发送-copy:到响应链。首先是First Responder,通常是当前的UI。如果没有处理该消息,则转发到下一个-nextResponder。这么一直下去直到找到能够处理该消息的object,或者没有找到,报错。&/p&使用Block作为Method IMP&p&iOS 4.3带来了很多新的runtime方法。除了对properties和protocols的加强,还带来一组新的以 imp 开头的方法。通常一个 IMP 是一个指向方法实现的指针,头两个参数为 object(self)和selector(_cmd)。iOS 4.0和Mac OS X 10.6 带来了block,imp_implementationWithBlock() 能让我们使用block作为 IMP,下面这个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使用block来添加新的方法。&/p&&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IMP myIMP = imp_implementationWithBlock(^(id _self, NSString *string) {
NSLog(@&Hello %@&, string);
class_addMethod([MYclass class], @selector(sayHello:), myIMP, &v@:@&);
&/code&&/pre&&/div&&p&如果想知道这是如何实现的,可以查看&a href=&///?target=http%3A///bbum//ios-4-3-imp_implementationwithbloc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篇文章&i class=&icon-external&&&/i&&/a&&/p&&p&可以看到,Objective-C 表面看起来挺简单,但还是很灵活的,可以带来很多可能性。动态语言的优势在于在不扩展语言本身的情况下做很多很灵巧的事情。比如Key Value Observing,提供了优雅的API可以与已有的代码无缝结合,而不需要新增语言级别的特性。&/p&&p&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Objective-C,在开发app时也能开阔思路,考虑更多的可能性。&/p&&br&--EOF--
原文链接: 文章如下:(读完对OC Runtime有个初步认识) (译)Objective-C的动态特性 这是一篇译文,原文,上一篇文章就是受这篇文章启发,这次干脆都翻译过来。过去的几年中涌现了大量的Objective-C开发者。有些是从动态语言转过来的,比如Ru…
&b&附原作地址&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 曾加的回答&/a&&/b&&br&&b&&br&说明:答案内容非原创,附原作地址&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 曾加的回答&/a&&br&&br&&/b&&br&&b&具体是这样:貌似很久以前看过该回答,时间长了只记住了内容,忘记了这是从别处看来的。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本能想到了这些,还以为是自己想的,就自己画图回答了问题。。。&/b&&br&&b&多谢评论区 &a data-hash=&56a03c621dd79e4b01b09& href=&///people/56a03c621dd79e4b01b0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我想静静& data-hovercard=&p$b$56a03c621dd79e4b01b09&&@我想静静&/a&提醒。&/b&&br&&br&&br&&blockquote&当我说我认为学历很重要的时候,有很多人以为在我看来,&b&学历和能力&/b&的关系,是这样的:&br&&img src=&/00d702c322ab8c9a772ae5cb46c9856b_b.png& data-rawwidth=&644&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4& data-original=&/00d702c322ab8c9a772ae5cb46c9856b_r.png&&&br&&br&其实不然,在我看来&b&应该是这样&/b&:&br&&img src=&/ef2eefecf5eaba3ef0e060_b.png& data-rawwidth=&644&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4& data-original=&/ef2eefecf5eaba3ef0e060_r.png&&&br&&br&或者画成下面这种更准确一点:&br&&img src=&/25e6b55c7_b.png& data-rawwidth=&685&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25e6b55c7_r.png&&&br&&br&&b&能看懂的应该已经看懂我要说啥了。&/b&&br&&br&&br&没懂的我来简单解释以下。&br&在图中任取水平线代表某个能力的人群。&br&而这个人群中各种学历都是有的。&br&985中一样有能力很低的,低学历也不代表没有高能人材。&br&&br&你们总拿出来说的那些&b&低学历高能力(挣大钱)&/b&的人,大概在这里:&br&&img src=&/5dfff0d7d2c5f7a50e424dca9d1fa9ca_b.png& data-rawwidth=&685&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5dfff0d7d2c5f7a50e424dca9d1fa9ca_r.png&&而那些&b&高学历却没有同水平能力&/b&的,大概在这里(应该再往下画一点吧):&br&&img src=&/16df90cd0c8881bcdfd3d82e4d25291f_b.png& data-rawwidth=&685&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16df90cd0c8881bcdfd3d82e4d25291f_r.png&&&br&要明白的一点是,这些都是&b&人群中的少数&/b&。&br&&br&&br&对于公司来讲,我要哪个能力的人,就在图中画一条&b&横线&/b&,像这样:&br&&img src=&/82cd8872d77feab963c20cdd127db67a_b.png& data-rawwidth=&685&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82cd8872d77feab963c20cdd127db67a_r.png&&&br&&br&公司是以能力为要求的,但是&b&能力无法简单衡量&/b&,为了减少招聘工作量,就取这条线经过的范围中人群最大的那部分人的学历为&b&表象要求&/b&。&br&&br&当然这条线也经过了蓝色区域,那些人有低学历高能力,但是如果为了那部分人,而把招聘要求定在蓝色的学历范围,人事部门工作范围就是全部的蓝色及以上。在如此多的蓝色中挑出线上的那部分蓝色,在商业公司看来就是得不偿失。&/blockquote&
附原作地址
说明:答案内容非原创,附原作地址
具体是这样:貌似很久以前看过该回答,时间长了只记住了内容,忘记了这是从别处看来的。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本能想到了这些,还…
&p&题主的困惑其实很多人都有,最近招聘季又面试了不少人,也是感受颇多。这里写出来分享下。&/p&&p&职场多艰辛,选择须谨慎。&/p&&p&记得之前的老大对我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让我感受颇深。&/p&&p&他拿到百度股票,小米期权,迅速完成财务自由,身体力行的鉴证了自己的信条。&/p&&p&但是到底该如何做出选择,却少有人能指导,大部分都只是事后诸葛亮。&/p&&p&本人大公司,小公司,创业公司,国内的,国外的都待过。期间面试了不少人,这里就个人的经历和见闻,总结下经验和教训。以供题主参考。&/p&&p&————————————————— 先上干货———————————————————&/p&&p&&b&1 首先从自身开始思考如何选择。&/b&&/p&&p&进入工作之后要对组织负责,但选择工作之前要对自己负责。所以选择出发点是自身。&/p&&p&&b&2 然后从目标出发,倒推实现步骤。&/b&&/p&&p&判断当前应如何选择才能有效的到达下一阶段,并清晰的清楚应从当前的选择中获得什么。&/p&&p&&b&3 准备足够的动力。&/b&&/p&&p&动力才是坚持下去的关键。&/p&&p&&b&4 看公司红利。&/b&&/p&&p&公司红利是成长的加速器,合适的红利能使得自己迅速进入下一阶段。&/p&&p&&b&5 看经手项目。&/b&&/p&&p&项目很重要,直接关乎工作能力发展方向。预示可能达到的成就。&/p&&p&&b&6 看自己老大。&/b&&/p&&p&可以选错公司看走眼,选错项目,但一定不能跟错老大。老大就是自己的贵人。&/p&&p&&b&7 看是否有退路。&/b&&/p&&p&不思进先思退。不要把自己逼入只能进不能退的境地。&/p&&p&————————————————— 细细拆解———————————————————&/p&&p&&b&1 首先从自身开始思考如何选择。&/b&&/p&&br&&p&问:什么意思?&/p&&br&&p&答:通常,人们总会从外部条件入手思考该如何选择offer。比如有人考虑最近产品经理工作挺热从而转产品;这个公司的环境很好或者待遇很高。&/p&&p&但在考虑这些外因之前,&b&首先要思考自身,比如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得到什么?对未来有什么帮助。&/b&&/p&&p&说到这里我真的想批判我们的教育制度。&/p&&p&(下面一段为批判内容,不喜欢的可跳过看下一问题)&/p&&p&//&/p&&p&我们的教育总是别人告诉我们做什么,很少教育我们如何思考自己要做什么。&/p&&p&上初中告诉要考高中,上高中告诉要上大学,而后又是研究生。&/p&&p&以至于,很多人从来不思考为什么上学;从来不思考其中得失;从来不思考对未来的帮助;甚至从没想过未来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就这么浑浑噩噩,糊里糊涂。&/p&&p&给高中毕业生做专业咨询时,听到的是“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给大学生做考研讲座时,听到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考研”;面试员工时,听到的还是“不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反正都是随大流,别人说这个专业有前途;别人说考研好找工作;别人说产品经理热。&/p&&p&多么想问你自己想要什么!&/p&&p&这就好比下棋,首先要清楚自己下什么棋,是围棋还是跳棋。下棋的目的是什么,是赢还是输如果都不清楚下什么棋,下棋的目的。那怎么走都是错的。&/p&&p&有人会笑谁不知道下棋的目标是要赢。错,有的时候下棋的目标是要和,甚至是输。&/p&&p&//&/p&&p&问:那如何才能从自身开始思考?&/p&&br&&p&答: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几年之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p&&br&&p&问:如何弄清自己几年之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p&&br&&p&答:自省,通过自省深入了解自己。否则选择的结果很容易南辕北辙,更可怕的是不会意识到已经南辕北辙。等幡然醒悟,却为时晚矣。&/p&&br&&p&问:如何自省?&/p&&br&&p&答:我习惯的做法是&/p&&p&a)反思自己做过的事,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从而总结优缺点。这样的分析结论也相对客观。比如高考之后选择专业的时候我就花了很大精力先做分析,比如我的数理化比较好,说明我逻辑归纳能力要好。我的古文背的快,忘得也快。所以长期记忆力是劣势…&/p&&p&b)反思自己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比如我喜欢画画,下棋…,不喜欢政治,纯理学研究…。&/p&&p&c)而后综合成四象限图。从而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特点和需求。ps 推荐四象限分析法,简单清晰明了。&/p&&img src=&/15d70fc946f89ac56ed2_b.png& class=&content_image&&&br&&p&d)同他人交流,综合他人评价,进行评价修正。&/p&&br&&p&e)最后开始幻想,做美梦。梦想自己几年之后在做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这几个步骤做的越细致越全面,对自己的认识越清楚,对未来的目标越明晰。&/p&&br&&br&&p&&b&2 从目标出发,倒推实现步骤。&/b&&/p&&br&&p&问:为什么要倒退?&/p&&br&&p&答:倒退能清楚的分析实现目标的各个阶段,从而判断当前所处阶段,进而分析如何选择才能有效到达下一阶段,并清晰的清楚应从当前的选择中获得什么。&/p&&br&&p&问:如何倒推?&/p&&br&&p&答:需要做好3件事:信息,信息,还是信息。&b&多渠道获取信息,从而寻找合适的道路&/b&,安排合理的方案。打仗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信息的重要性。打仗都如此,选工作更应如此。同时&b&信息的根本是真实,其次是丰富。假信息比无信息还危险&/b&。&/p&&br&&p&问:如何获取真实信息?&/p&&br&&p&答:&b& 问 & 查。多问&多查。勤问&勤查。&/b&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去问&去查。并且做好记录,然后进行综合分析。&/p&&p&比如上大学的时候,清楚的知道本科基础差,读研是条出路,但本人天生大考必挂,所以只能走保送,而且至少要保送985且设计专业有名的学校。然后就是各种问老师,问师兄师姐,问外校导师等等,大一摸清其中道道,然后去一步步达成,最后如愿保送。&/p&&p&比如一个朋友,在选专业的时候感觉生物医学工程不错,听起来高大上,而且是综合交叉学科。上了大学才发现原来是做医疗器械的,完全不感冒。&/p&&br&&p&个人习惯是问包括导师,家人,同学,同事,相关领域的朋友,利用各种社交软件问。查可以通过百度,微博,知乎查,查相关规定,相似事情,前人经验等。&/p&&br&&p&问:获取信息后如何指导选择?&/p&&br&&p&答:个人习惯在获取信息后,对选择方案进行穷举,然后分析得失,优劣。判断到达下一阶段的可能性,再找相关人进行验证。基本上能找到靠谱方案。&/p&&p&比如大学毕业时,穷举选择:保研(已保送);出国;给国家打工;私企工作;创业。我当时的下一阶段目标是扎根互联网,当时的情况是已获得保研机会,同时已经在互联网公司实习。保研,可接受,有更好积累缓冲机会,但会影响工作经验和工作人脉等,不过可以通过大量实习来弥补。出国,英语不行,pass。给国家打工,不喜欢,pass。私企工作,可接受,但起点较低。创业,当时不懂。综合考量接受保研,但在保研期间需要大量实习。&/p&&br&&p&&b&3 寻找足够的动力。&/b&&/p&&br&&p&问:为什么要寻找动力?&/p&&br&&p&答:没有动力目标很容易变成做梦。很多人都会在夜晚幻想自己如何如何,第二天起床后一切如旧。其实上问所说的1就是开始做梦,2是确定梦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最后的动力才能将梦变成路的关键。&/p&&br&&p&问: 如何寻找动力?&/p&&br&&p&答: 身体和心理上的痛和渴望才是最持久、庞大的动力。比如三天不让旅游,无所谓,但三天不让喝水,肯定要造反。只有当一件事情有足够的威胁,带来足够的痛,才能激起足够的渴望,最终带来足够的动力。&/p&&br&&p&问:如何找到自己的痛激发原始的渴望?&/p&&br&&p&答:我惯用的方式是见识现实的残酷,感受失败的恐怖。比如尝试身无分文,去解决吃问题;比如去后厨打杂,经历底层工作的生活和绝望;比如了解普遍工业产品设计师生活现状,体会生活的艰辛。带窗户的房子比不带窗户的房租贵200,囊肿羞涩会让我看清这个社会阳光都是要用钱去买。每次面试挂掉对方,都会让我清楚如果我也有同样的缺陷,也会被别人无情否定。见证过现实的残酷,会让我惧怕失败的结果。从而产生足够的动力,让我拼劲全力去达成目标。&/p&&br&&p&&b&4 看公司红利,是否符合当前阶段需求。&/b&&/p&&br&&p&问:什么是公司红利?&/p&&br&&p&答:公司红利不仅是股票,期权等待遇福利,还包括平台空间,成长速度,稳定安逸等。&/p&&p&一家公司从创业到成熟,红利不断变化,这种红利一般是从物质经济向综合素质进行变化和延展的。比如初期的小米,带给员工最大的红利是财务自由,进入小米后见到好多真豪。中期的小米,带给员工最大的红利是成长迅速,一个新员工可以迅速负责一个业务。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铁饭碗,所谓的红利就是稳定。当然&b&红利往往是多元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b&。&/p&&br&&p&问:如何了解公司红利状况。&/p&&br&&p&答:问&查。不在赘述。&/p&&br&&p&问:如何判断公司红利符合自身需求。&/p&&br&&p&答:首先要做的上文所说的3点,从而清楚当下自己需要什么。再判断什么样的红利适合自己。但由于红利多元性,和变化性。所以要在选择offer前夕充分了解公司的红利状况。同时红利往往伴随相应的风险,比如高收入伴随高风险。快速成长伴随过渡劳累…。&/p&&p&在和小米元老聊天的时候,很多人感慨当初没想到会有如此的成绩。现在看来当然是风光,值得羡慕,但当时的苦逼又是谁能了解的呢。都是苦尽甘来。&/p&&br&&p&补充一点,对公司红利的选择不是普世性的,而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确定的。总是看到有文章说什么大学生不应该出来创业,什么进大公司能学到正规的流程规范和管理方式。不客气的说都是扯鬼。这种判断就是从外部条件入手,而没有从自身入手。&/p&&br&&p&&b&5 看经手项目。&/b&&/p&&br&&p&问:项目重要么?&/p&&br&&p&答:项目很重要,它直接关乎各个方面的工作能力的发展。涉及到可能达到的成就。&/p&&br&&p&问:如何选择项目?&/p&&br&&p&答:个人评价项目的标准,首先要是健康向上的项目,即项目各项数据指标在健康增长。其次喜欢复杂的项目。因为复杂意味着对能力的培养更全面,但是风险是难,累。之后看项目是否是公司核心,优势是接触的事情核心,能见到公司的精髓等,但新人发挥空间小。最后看项目是否前卫,潮流。还是那句话,要充分了解项目情况,包括公司目标,项目资源,市场发展,人员配给,项目进展等。最后综合自身需求做出判断。&/p&&p&比如现在小米浏览器,很多人认为浏览器是个陈旧的项目,但其实不然。目前我们的项目日活大几千万,并且还在不断提高,项目的营收也不断翻新,整个项目健康向上。同时这个项目足够复杂,既能够夯实产品功能设计,又能深入学习不同内容的产品运营,还能了解商务和销售具体玩法。并且也是公司的重要项目之一,项目资源能得到充分保证。所以进入小米浏览器后综合能力会提升的很快。&/p&&p&&b&小小的打个广告,碰到小米浏览器这么好的项目,还在等啥?快来吧。&/b&&/p&&br&&p&&b&6 看自己的老大。&/b&&/p&&br&&p&问:选offer还要看老大?&/p&&br&&p&答:当然,甚至可以公司看走眼,项目看走眼,但老大一定不能看走眼。跟对老大,相当于遇到贵人。是选择offer的重中之重。对于普通员工,老大就是你的上司;对于高管来说,老大就是公司老板;对于老板来说老大可能就是投资人。如果雷总说,来,一起干个公司吧。只要不犯法,立马干,干啥都行。&/p&&br&&p&问:如何选老大?&/p&&br&&p&答:个人习惯坦诚交流,让老大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诉求。同时也能充分了解自己的老大,和老大的需求。如果老大能够认可自己,有耐心培养自己,ok,基本上就可以了。剩下的就看自己的努力了。毕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p&&p&幸运的是,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好老大,在遇到困难和坎坷的时候总是能得到悉心的指导和信赖,尤其进入小米后连遇贵人,成长迅速。这里谢谢各位前辈,各位老大~&/p&&br&&br&&p&&b&7 看是不是有退路,不思进先思退。&/b&&/p&&br&&p&问:这岂不是很消极么?&/p&&br&&p&答:并没有,凡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万无一失的选择。不要把自己逼入只能进不能退的境地。有过几次亲身经历,由于自身选择出现问题,把自己逼到又进无退的境地,至今回忆起来让感动非常的痛苦,和危险。索性的是都勉强度过了。&/p&&p&很认同电视剧奋斗中陆涛他爸分析的小巷思维,所谓的小巷思维,就好像一个人进入巷子,巷子很小,没有回旋的余地,只能进或退,碰到问题只想到成功或失败,只想一直往前冲或干脆撤退。学术的叫法是“沉没成本”。&/p&&p&&b&路要越走越宽,不能越走越窄。如果选择的offer会让路变窄,还是要多加小心。&/b&&/p&&br&&br&&p&&b&写在最后&/b&&/p&&p&时间匆匆,留给我们选择和犯错的机会已然不多。&/p&&p&文章艮长冗杂,但的确是这几年的所思,所想。最后把重要的事情总结一下。&/p&&br&&p&1 offer选择很重要,但选择之前,要清楚未来的自己,和想要的生活。并且要有详细的计划安排,和足够的动力。&/p&&br&&p&2 选择offer的时候,看公司红利,看经受项目,看自己的老大。&/p&&br&&p&3 信息是最重要的,而获取信息的手段,就是问和查,利用各种资源问和查。同时去伪存真。&/p&&p&4 不思进先思退,不要进入思维的小巷。&/p&&br&&p&5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运气真的很重要,可遇不可求。所以放平心态,做到自己的极致,成不成再说。反正此路不通换条路就是喽。&/p&&br&&br&&p&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前途多艰,希望题主能找到自我,做对选择。&/p&&p&&b&最后祝点赞的人工作顺利,好运常随~~&/b&&/p&&br&&br&&p&&b&--------最近也回答了些其他问题,喜欢的自取-------&/b&&/p&&p&&b&&a href=&/question//answer/?utm_campaign=webshare&utm_source=weibo&utm_medium=zhihu& class=&internal&&产品经理如何进行竞品分析? - 大禹的回答&/a&&/b&&/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有效地进行头脑风暴产生IDEA? - 大禹的回答&/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评价产品经理拿数据说话这回事?如何做数据分析? - 大禹的回答&/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用户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怎样做好用户研究呢? - 大禹的回答&/a&&/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 大禹的回答 - 知乎&/a& &/p&
题主的困惑其实很多人都有,最近招聘季又面试了不少人,也是感受颇多。这里写出来分享下。职场多艰辛,选择须谨慎。记得之前的老大对我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让我感受颇深。他拿到百度股票,小米期权,迅速完成财务自由,身体力行的鉴证了自己的信条。但…
已更新维普修改方法&br&已更新表格和公式改法&br&来点干货吧&br&已经改过上千万字的论文重复率了,算老油条了,尽量言简意赅,给广大毕业生一个福利。以前也写过类似这样的答案,但不详细。&br&————————&br&改论文重复率千万别为了降低重复率而乱改,要保证你改的论文改完后依然是一篇措辞准确语句通顺逻辑严谨的学术论文!!!!&br&————————&br&我知道你们被变态的维普要折磨疯了O_o,特来传授方法!(其实我也是,最近接的单子全是要求维普降重的。。。不过因为降维普费劲,价格也比较贵一点)&br&维普的检测方式就是看你关键词的密度,所以如果一句话中频繁出现关键词或者专业术语那就算抄袭啊!&br&改维普其实也不难,就是在句子原有的基础上拉开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就这么简单~!!但前提是要保证语句的逻辑性,句子要通顺哦!&br&一般,经典语句和名词解释、纯理论类的重复率高。&br&1.替换同义词和同意句。例如,这个女孩非常漂亮,这句话可以改成,站在我面前的女孩长的很甜美,或是这个女孩优雅而又美丽。&br&2.扩充句子。例如,今天天气不错,可以改成,今天万里无云,天空蓝的醉人,阳光也格外明媚,让人感到身心愉悦。&br&3.转变句型。疑问句变陈述句,陈述句变疑问句等。例如,该如何调动学习积极性?可以改成,如何提高学习兴趣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者结合后面的回答,进行陈述。如×××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balabala&br&4.读懂一整读段后颠倒句子顺序。但一定要掌握好逻辑关系。&br&5.对于举例部分,你完全可以换啊,把那些可以主观的句子名词之类的换掉。例如小明捡到一分钱,你可以换成小红,钢蛋,王二麻子。或者那些专业强的例子可以直接换个同类的。&br&6.数字类的,可以换种参数。例如,30%的人…………可以改成约三成的人…………&br&7.第一第二……可以改成,首先,其次……&br&————————————&br&很多人看到某宝各个检测系统是不是感觉很晕?不知道选哪个对不对?检测后不知道跟知网差距多大对不对?但是知网又特别贵,伤不起对不对?&br&下面我来说说各个检测系统的难易程度以及检测结果参考性,什么情况原则什么检测系统。&br&一般主流的检测系统有paper pass,, , paper test,,维普,万方和知网。&br&这几个检测系统的数据库都不一样,价钱也不一样,维普千字淡季一元或者两元,pp官网千字一元,万方千字一元,pt万字三元,知网一次一二百左右,某宝也有知网分段检测,一万字大概三四十,检测结果是最接近权威知网的。&br&维普自从系统升级后就成了最严格的,甚至是变态!!!一次我改的教学案例居然提示我和网上的一篇小学生日记重复了!!!我也是醉了!&br&知网,就不用说了&br&Pp数据库不全,但检测很严格,通常只有在你把复制的部分每句都改了,认真改了或者真的是自己写的,这样检测结果一定会低于知网结果,一定。但如果你复制的内容你没改,很可能pp.过了,但知网一检测就没过。&br&Pt检测系统便宜,数据库也不全,检测要比pp松一点点&br&万方是最幸福的检测系统,随便动一动就行了,通常只有学校指定万方系统才用它,否则就是摆设。&br&所以说,只要不是自己写的就老老实实的改!&br&—————&br&对于表格,公式红了怎么办?&br&告诉你个秘密,在wps或者word2016里选择插入工具,然后选择插入公式就完美解决啦!这个在检测过程中是不算重复率滴。但注意把转换公式少了的字数补上哦!&br&表格红了,那就只有截图啦。但是不要用qq截图,否则图片分辨率和文档不符合,截图痕迹太明显。一定要用文档自带的截图工具哦保证截图完和文档分辨不出。&br&注意事项&br&1.格式别乱动&br&2.改好的部分标蓝色或其他颜色,方便下次辨认。如果全文改的话,孩子,大学读了那么多年你学啥了?论文你没一个字是自己写的啊?&br&3·论文毕竟是论文,别改成大白话&br&4.即使花钱找人改,也别贪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人人都懂。你要知道,真正的好写手从来不缺活,除非你人品好,碰到水平好又收费便宜的&br&5.不要改变原文意思,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br&6.想不起来了,等想起来再补充~&br&&br&休息下哪天再说说注意事项,想起什么补什么吧&br&——————&br&没人看不更了
已更新维普修改方法 已更新表格和公式改法 来点干货吧 已经改过上千万字的论文重复率了,算老油条了,尽量言简意赅,给广大毕业生一个福利。以前也写过类似这样的答案,但不详细。 ———————— 改论文重复率千万别为了降低重复率而乱改,要保证你改的…
刚刚提交毕业论文(本科)终稿,在自诩office强大的前提下依然被折腾了好久才熟练,然而熟练以后貌似也没多少用处了。这里将排版的技巧整理出来,供后来人参考。&br&ps: 毕业论文的排版其实不难,难的是排版时的顺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才能尽量避免无用功。所以本答案重点说步骤,具体操作方式有涉及,但不是重点。&br&pps:不含参考文献(上标)及公式(公式编辑器)等的格式及排版。&br&&ol&&li&调整纸张大小为B5。&/li&&li&将具体的文字内容准备好(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序(学校给出的顺序)。&br&&/li&&li&调整字体格式。&br&&/li&&/ol&&ul&&li&封面套用学校给的格式即可,然后将其他的字体全选,统一调整为正文所需字体字号(一般为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0磅,大纲级别正文文本)&br&&/li&&/ul&&img src=&/076a1b2c24b6d30e0c413c8e10ff2806_b.jpg& data-rawwidth=&446&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6& data-original=&/076a1b2c24b6d30e0c413c8e10ff2806_r.jpg&&&ul&&li&接下来是各级标题格式了。一般情况下,摘要、章节标题,结论、附录、参考文献之类的都是一级标题,其余的是二级三级标题,以此类推。这里仅以一级标题举例。&/li&&/ul&
方案一: 选中摘要二字,按照要求调整格式。然后对后面的内容,统一用格式刷刷过去便是&br&
了。需要注意,格式刷有时候会忽略一些段落特征,比如首行缩进或者行距,所以用&br&
完需要检查。&br&
方案二:有一个东西叫做样式与格式(格式——样式与格式),如下图。&br&&img src=&/58bb2837eabfb67ee587ea_b.jpg& data-rawwidth=&881& data-rawheight=&6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58bb2837eabfb67ee587ea_r.jpg&&
选中标题1(一级标题)右侧的小标,修改格式为模板要求格式&br&&img src=&/bfdefd1d8c40c17a9b0499_b.jpg& data-rawwidth=&394&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4&&(左下角格式,字体段落之类的都可以修改,不再赘述)。&br&然后后面的一级标题就可以直接选中,然后点标题1,就直接改好了,不会出错。&br&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等以此类推。&br&4.图表格式。&br&&ul&&li&先是图表标题,表标题在表格上方,图标题在图片下方,左下角需标明数据来源。&/li&&li&修改字体字号,一般为宋体五号或者小于五号。单元格对齐方式为居中对齐,行距固定值18磅。表4-1指的是第四章第一个图表,其余图表需要按照顺序排序。如图所示:&/li&&/ul&&img src=&/29af1f67f97ee1ec34db1eb9febab531_b.jp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29af1f67f97ee1ec34db1eb9febab531_r.jpg&&&br&&ul&&li&图表一般不能超出页边线,调整表格宽度,然后居中。&br&&/li&&li&调整表格边线(左右外框线取消,上下外框线1.5磅,内框线0.5磅),&/li&&/ul&
a,选中表格,边框和底纹,左侧选全部框线,宽度1.5磅,确定。&br&&img src=&/fcbe0100865adb8bd3be476_b.jpg& data-rawwidth=&522& data-rawheight=&3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2& data-original=&/fcbe0100865adb8bd3be476_r.jpg&&&br&
b,选中表格,右键,选中内框线,单击1次;选中左右外框线,单击2次(wps2013的,&br&
word2007具体怎么操作暂时想不起来了)。&br&5.设置页脚(页码),从前到后。&br&(我们学校的要求是:封面、任务书之类的没有页码,摘要及目录有页码,罗马数字。正文页码为阿拉伯数字)&br&&ul&&li&将光标点到摘要该页,插入——页眉和页脚——插入页码(如图)&/li&&/ul&&img src=&/f38cf87f54bc83dee236874ebf7b5d83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1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f38cf87f54bc83dee236874ebf7b5d83_r.jpg&&然后点击插入页码,样式选择罗马数字,应用范围选本页及之后,选择重新开始编号,起始值为1.&br&&ul&&li&将光标定位到正文首页,插入——页眉和页脚——插入页码,样式选择阿拉伯数字,应用范围选本页及之后,选择重新开始编号,起始值为1.&/li&&/ul&6、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很好玩的工作,分节。&br&有的学校规定,每一封面,目录,每一章首页,参考文献等等都必须是奇数页开始,有的没有规定,这里我们分开讨论。&br&&ul&&li&不要求每章奇数页开始:将光标放于第一章末尾和第二章标题之间(下图红色竖线),插入——分隔符——下一页分节符。&br&&/li&&/ul&&img src=&/cbac95bacd8d_b.jpg& data-rawwidth=&541& data-rawheight=&1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1& data-original=&/cbac95bacd8d_r.jpg&&&ul&&li&要求每章奇数页开始:同样,将光标置于第一张末尾和第二章标题之间,若本章偶数页结尾,插入——分隔符——下一页分节符;若为奇数页结尾,先插入——分页符,然后插入——分隔符——下一页。&br&&/li&&/ul&ps:需要注意的是,a,每一章分节的时候中间不要有空行,不然分节后可能会多出一行,删除的时候很难区分那是分节符还是换行符。&br&
b,你可能会发现,分节后的文字格式出现变化。记得分节结束调整回来。&br&pps:分节后检查一下图表,如果有图表出现在两页的,调整文字顺序使图表在一页,有标题到页末的(如图)换行到下一页。&br&&img src=&/827a407abbc330d8906cf_b.jpg& data-rawwidth=&616& data-rawheight=&1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6& data-original=&/827a407abbc330d8906cf_r.jpg&&&br&ppps:分节结束检查一下最后一段文字的格式,如果为&b&两端对齐的千万记得改为左对齐&/b&。不然打印出来最后一行中间会有空格,很诡异。很多小伙伴就因为这些空格,跑了好几趟。&br&其他内容以此类推,不再赘述。&br&·······················是不是觉得好麻烦,快要结束啦·········································&br&7,页眉设置:从前向后。&br&(一般本科毕业论文要求页眉奇偶页不同,每节页眉不同,封面及摘要没有页眉,这时分节的魅力就显示出来啦)&br&&ul&&li&摘要&/li&&/ul&
a,将光标定位于摘要页眉,插入——页眉和页脚,选择奇偶页不同,如图:&br&&img src=&/73b10c14d2dcf0d_b.jpg&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73b10c14d2dcf0d_r.jpg&&
b,这个很重要:选择页眉和页脚,有个“同前节”(或者“链接到前一节”)选项,系统默认为选中,先&b&取消该选项。&/b&不然你会发现封面也会出现赤裸裸的页眉冲你龇牙咧嘴哒哦呵呵呵呵~&br&
c,输入奇数页页眉(此处为摘要),调整字体字号;选择页眉横线,改为需要的页眉横线。&br&
d,光标定位于下一页(偶数页)页眉,&b&取消“同前节”选项&/b&,输入“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按照要求写啊,不一定是这个的);调整字体字号;选择页眉横线,改为需要的页眉横线。&br&&ul&&li&目录&/li&&/ul&
(这时你会惊讶的发现,目录及后面的页眉和摘要一样一样哒。别着急哦,我们继续)&br&
a,光标定位于目录页首页页眉,&b&取消“同前节”选项&/b&,删除页眉文字,将页眉横线改为无线条。&br&
b,光标定位于目录页下页页眉,&b&取消“同前节”选项&/b&,删除页眉文字,将页眉横线改为无线条。&br&&ul&&li&正文&/li&&/ul&
a,光标定位于第一章首页页眉,&b&取消“同前节”选项&/b&,输入章节标题,调整字体字号;选择页眉横线,改为需要的页眉横线。&br&
b,光标定位于目录页下页页眉,&b&取消“同前节”选项&/b&,输入“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整字体字号;选择页眉横线,改为需要的页眉横线。&br&ps:后面每一章(节)定位于首页页眉,&b&取消“同前节”选项,&/b&输入标题。偶数页页眉不需要变动。以此类推。&br&8,生成目录。&br&(是哒,我们的目录还是干干净净的,一个一个敲字多痛苦,嗷呜~但是之前那么费尽心思的样式与格式可不是白套用的,好处现在就体现出来啦。)&br&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word2007)&br&引用——插入目录(wps2013)。&br&9,检查(对照目录检查即可)&br&&ul&&li&检查主要集中在标题(有没有落下的章节,修改大纲级别为对应的级别),页码(每章首页是不是为奇数页,如果不是在上章末尾插入分页符),有没有奇奇怪怪的内容(比如正文,选中正文中该段内容,大纲级别改为正文文本,左对齐,首行缩进之类的再看一遍)出现在目录中。&br&&/li&&/ul&ps:这些东西在电子版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打印出来的话也许就悲剧了,所以注意一些为好。&br&pps:哪一块出现问题,将鼠标定位到目录中该处,Ctrl+单击直接可以点过去。&br&&ul&&li&最后按照要求更改目录格式,一般为字体字号行间距缩进量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br&&/li&&/ul&10,保存文件。&br&ps:为保证打印不出现问题,可输出PDF格式另保存一份。
刚刚提交毕业论文(本科)终稿,在自诩office强大的前提下依然被折腾了好久才熟练,然而熟练以后貌似也没多少用处了。这里将排版的技巧整理出来,供后来人参考。 ps: 毕业论文的排版其实不难,难的是排版时的顺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才能尽量避免无用功。…
&b&一开始的目标,就设定错了。&/b&&br&&br&想要的目标,都是铺天盖地的媒体在大肆宣扬的。马甲线呐,锁骨放硬币啊。那些都是已经有了这些东西的人的炫耀大会。&br&&br&可是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呢?想过吗?&br&&br&马甲线?别闹了,又不是比基尼模特,整天需要露肚子给人看。难道要天天在朋友圈里晒?&br&&br&秀锁骨?这个锁骨对人生有什么帮助吗?能让心仪的人看到这个之后直接跑过来,亲吻着它,说这就是我想要的人啊,这块锁骨正是从我身体里取下来的,吗?&br&&br&&b&选的过程也错了。&/b&&br&&br&网络上都在说,减肥的女孩要去举铁,要去长跑,这样才是减肥最快的方式,那样才是变瘦最便捷的方法。要想更快,除了大剂量运动,还得开始吃减肥餐,拒绝高热量,糖不要脂肪不要。&br&&br&似乎,所有人都在喊,动起来啊,要大量运动啊,管住你的嘴啊,别当一个loser啊,这才是热血,这才是你们想要的青春啊!&br&&br&可是,人生就该是这样的吗?上班-运动-水煮肉菜-上班-运动-水煮肉菜。忽然变得很单调了。本来喜欢吃的起司蛋糕没法吃了,不小心吃了一块,就要花更多的时间运动,来消耗那些热量,和弥补心中的愧疚。&br&&br&过去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怎么就成了现在的愧疚了。&br&&br&以前的生活方式全被自己抛弃了。以前九个小时在公司,两个小时通勤,除了睡觉时间,还能有更多时间打理生活,但是现在加入了大块的健身时间,一天的时间被塞得满满的,要是不小心吃了点高热量的,健身时间还得延长。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了。&br&&br&这么大的改变,靠那点热血,撑得下去吗?&br&&br&都是错的。&br&&br&那些别人,或者媒体说的减肥生活,跟自己现在的生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这么大的转变,在心理上就是个巨大冲击。这两个世界的落差,就把人吓住了,根本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br&&br&你能?&br&&br&别闹了,就连中午 换个新餐厅吃饭你还得犹豫一小时呢。&br&&br&减肥的关键在于,这件事,你真正想要什么?&b&你想从减肥这件事上获得什么?&/b&&br&&br&才不是马甲线,锁骨,翘臀,细腿,这些东西。人是一个整体,从来不能孤立的从一个部位来看。(你好,马甲线小姐。你好,锁骨女士。)&br&&br&减肥最好的收获,其实不是那一块块肌肉,而是最终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整体状态,帮我们建立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肥胖让人看起来不好,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摧残人。不好的作息饮食习惯,导致了肥胖,进而导致了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做一些有意思的活动,于是乎,整体的状态也不是那么可喜。&br&&br&说到底,那些马甲线、翘臀什么的,都是哄人的。真正对想要减肥的人,&b&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培养一个良好的状态。&/b&&br&&br&把体重减下来,只是这个重要东西的附属品。&br&&br&&b&怎么才能建立这样一个习惯呢?&/b&&br&&br&很多人的思维局限在,要想改变,就要推翻,推翻以前所有的自己,所有的生活习惯。其实这根本做不到,比抹去一个人的生命还难。&br&&br&想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其实改变一点小的习惯就可以 做到。如果现在开始你每天简直画眉,那么你的气质就跟以前不一样。现在开始每天把发型搞好,那就跟蓬头垢面彻底拜拜。真正的改变,就需要那么一点点。&br&&br&想摆脱肥胖,也要由易到难,一点点改变。&br&&br&先想想,导致肥胖的关键点是什么?&br&&br&不动+吃的多。&br&&br&吃的多可以省去,因为只要你动起来了,吃东西的时间也就少了。只剩下一条:&br&&br&不动&br&&br&想打破不动的习惯,用大块时间去运动的方式,有点难。上班时间有八个小时是不动的,下了班再去运动一两个小时,只是把不动和运动结合起来了,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不动服务。一点没改变什么。&br&&br&其实只需要很小的改变。在每天长达十个小时以上的久坐时间中,加入几个五分钟,就可以打破不动的习惯。&br&&br&久坐使人焦虑,活力不足,进而内心空虚,往往很多人就会选择吃东西这个简单易行的获得愉悦感的方法。同时,静止的状态让人代谢降低,更容易积攒热量。&br&&br&每四十分钟到一小时,就起来活动五分钟,或者走一走,或者拉伸一下筋骨。既活动了身体,也放松了心情。&br&&br&用这五分钟做开头,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已经离我们不远了。那减肥还会远吗?&br&&br&&br&想看更多精彩,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香光王国。直接扫描关注。&br&&br&&p&&a href=&///?target=http%3A///r/VXVlfVzEmQHmrRge9yBH&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VXVlfVz&/span&&span class=&invisible&&EmQHmrRge9yBH&/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一开始的目标,就设定错了。 想要的目标,都是铺天盖地的媒体在大肆宣扬的。马甲线呐,锁骨放硬币啊。那些都是已经有了这些东西的人的炫耀大会。 可是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呢?想过吗? 马甲线?别闹了,又不是比基尼模特,整天需要露肚子给人看。难道要天天在…
除了努力,别人帮你,一定要给别人回报,我想这是穷人逆袭最需要的思维。&br&&br&我一朋友,家境比较差。一年前她买房子,我老婆之前在房地产公司当过销售,认识一些人,于是就帮我这位朋友。我老婆打了很多电话,拜托了好几位老同事,在特价房的基础上,还给我朋友降了5000元。然而朋友都没主动打电话请我吃饭,而我老婆却请他的老同事吃饭。&br&&br&还有一位朋友,按理说是学生会干部,应该懂得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可事实让人大跌眼镜。他是农村的,没有亲戚在城市,毕业的时候找工作纯靠自己,结果薪水低的吓人。后来我拖亲戚帮他找工作,月薪应该涨了40%。按理说是我帮他找工作,他应该积极点,给我打电话,事实上却是我不断的给他打电话,他连微信都懒得给我发。&br&&br&这些都是真事。也许是他们酬谢的时候会害羞吧,但是连基本的请客吃饭、打电话寒暄都不会,路自然越活越窄,帮忙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就只有几个朋友。&br&&br&前几天有一个朋友给我吐槽份子钱的事。他自认为和A关系不错,平时会给A送些土特产。结果自己结婚的时候,A随的份子钱和别人一模一样,自己送的土特产都比他份子钱多。这A一样是穷人。&br&&br&我想做生意的朋友都知道,借钱的时候给1分利(年息12%)很正常,我自己向关系特别好的人朋友借钱,给的利息少点,也有10%。大家都知道攒钱不容易,都是一分一分抠出来的,房贷、车贷与生活,那点儿工资真的杯水车薪。朋友一开口借钱,零花钱就不够了,要划信用卡,逾期就面临18%的年息,自己出门逛街不得省点儿,少看场电影,少吃顿好的。之前我一个朋友a向我借钱,交房款首付,我没钱,就向朋友b借,朋友b看在我面子上同意借。朋友b做生意的,银行贷款要还利息,我总不能让人家免费给我借吧?我就给a说要10%的年息,结果朋友a不乐意,不向我借了,我挺尴尬的。首付都交不起,应该算穷人吧。&br&&br&后来我把这件事写日志发表了,有很多人评论。我发现大部分朋友之间借钱的时候很少提利息,也许觉得是面子问题吧。可是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ABCD之间彼此认识。我把钱借给A,BCD自然借不到我的钱,所以即便是朋友间借钱其实也是竞争的,我自然会原因把钱借给按期还、给我点儿回报的人,慢慢的朋友之间也有了冷淡。除了应急,比如家人重病、孩子结婚,大部分时候借钱就是做生意,自己挣钱,让朋友奉献(还银行利息,或者减少消费),不知道互赢,实际上就是坑队友吧。&br&&br&人的一生要和周围的进行无数次互利。大家自然都喜欢帮提供回报的人,无论这回报是一顿饭,一笔利息,还是一次主动的电话。人和人的区别,就是有些人进行互利的机会多,他自然挣的就多,有些人路窄,他自然挣的少,只是路是自己拓开的。&br&&br&小时候过年家人不让我随便串门,因为怕我收压岁钱又不说,这样他们没法回回去。大家想想自己,再瞅瞅自己周围家境不太好的人,如果一朋友问你借钱交结婚酒宴押金,事后给你打个电话,说声谢谢,你也许感觉一般,挺正常的。如果他事后给你送一瓶五粮液,你又是什么感觉。是不是特别感动,又惴惴不安,想着他这么拮据还如此破费,赶紧买个什么至少价值相同的新婚礼物送过去?&br&&br&同一件事情,你可以做的让别人印象深刻,感激涕零,也可以做的普普通通,做人就是这样。&br&&br&··································································································&br&不出所料,大部分反对意见就借款利息部分。我们都知道富人和普通人、穷人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富人往往负债经营,而“穷人之所以穷”,用学术点儿的语言说就是“金融可得性”差。也就是说,相比于富人,穷人即便有了同样的机会与灵感,也难以借得足够的资金。我们正文已经提到了,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即便是关系最紧密的朋友之间,大家在借钱过程中也存在竞争。很多人不愿意提利息,恰恰就是缺乏竞争意识。难道关系好的几个人往往是一个圈子?难道大家的钱不是有限的?难道一个圈子里的人往往享受着同样的信息?所以同一个圈子里的朋友,面对同一条信息,比如大家都发现建服装厂房做外贸挣钱,有些人可以借到钱,有些人不能,这时抱佛脚,有几个人理你?所以竞争在生活中无处不在。&br&&br&还有一部分反对意见的想法是“大恩不言谢”。实际上这部分人忽略了一点,就是除了几个挚友,大部分人与人之间都是淡淡的关系,只能说彼此认识,根本谈不上彼此了解,人家怎么知道你是傲慢、忘恩负义,还是“大恩不言谢”?每个人的那几个挚友,不可能均匀的分布到公安、卫生、教育、银行等部门,可是人们都要和这些部门打交道,没有朋友,和这些部门打交道,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多难。从小学到大学,每个人有过的同学至少200,同学有几个你可以做到对他们“大恩不言谢”?可是这些同学,哪怕是小小一个护士,你带父母去医院也可以帮你。有些人能把护士变成人脉,对周围人说“家人有病,找我,我帮你们安排床位”,有些人和护士的关系就是淡淡的同学。对待这些人偶尔和你有交集的人,你不感谢,你觉得在他们眼里你和谋生人有什么区别?&br&&br&不多说了,懂的自然懂,不懂的可能还觉得自己是冷高艳的魏晋君子范儿,呵呵。
除了努力,别人帮你,一定要给别人回报,我想这是穷人逆袭最需要的思维。 我一朋友,家境比较差。一年前她买房子,我老婆之前在房地产公司当过销售,认识一些人,于是就帮我这位朋友。我老婆打了很多电话,拜托了好几位老同事,在特价房的基础上,还给我朋…
不邀自来,打羽毛球5年多的业余爱好者体会如下,要尽自己所有可能条件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多下工夫以延长运动和健康生涯:&br&&br&&b&1. 膝盖&/b&&br&硬件:&br&没有受伤前,买比较好的羽毛球鞋,可以减震缓冲,减小膝盖受到的冲击力。&br&你花100多块钱的鞋打1-2年,跟你花300+的鞋打1-2年,最后平摊下来每天也就几毛钱的差别。可是你还没计算你万一受伤的医疗费和赔进去的时间精力,这么算下来,多花点钱既买了保险又有更好的体验,何乐而不为?(日常必要开支亦当如是。)&br&&br&受伤后,买比较好的护膝坚持戴着。&br&&br&软件:&br&平时注意多练习膝盖部位肌肉(比如靠墙蹲)。受伤后少跑少运动,但要保持快走和肌肉锻炼。&br&&br&[参考内容]:&br&&a href=&///?target=http%3A///p/d50102v54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膝盖伤了怎么办?&i class=&icon-external&&&/i&&/a& by
&a href=&///?target=http%3A///xuanti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昡鐡重劍的微博&i class=&icon-external&&&/i&&/a&,
&a href=&///?target=http%3A//www.jkzgr.net/mingjiazhuanlan/95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健康中国人 - 名家专栏&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作者是医生,也是羽毛球爱好者&br&&a href=&///?target=http%3A//www.jkzgr.net/jiankangguanli/114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锻炼会不会损害膝盖?&i class=&icon-external&&&/i&&/a& by 方舟子&br&//作者在科普领域还是比较专业的&br&&a href=&///?target=http%3A///osteoarthritis/features/6-ways-to-ruin-your-kne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6 Ways to Cause Knee Damage and Ruin Your Kne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提到六种伤膝盖的方式:1.无视膝盖痛;2.超重;3.缺乏康复休息;4.无视十字韧带损伤;5.过度使用膝盖;6.轻视膝盖周围肌肉作用.&br&&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zA4NjYwMTMyMw%3D%3D%26mid%3Didx%3D1%26sn%3Df85e48ee72b422ad335df9%26scene%3D1%26srcid%3D1114XtBG9EX141JWurHqnzCj%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你的膝盖还好吗?&i class=&icon-external&&&/i&&/a&&br&//微信长文,写的很具体,包括建议。&br&&br&&br&&br&&b&2. 腰&/b&&br&羽毛球运动两大伤,除了膝盖就是黑山老腰, 好多球友就此默默挥泪而走。&br&&br&硬件:&br&护腰意义不大,护腰只是在受伤后或举重等压力下分力保护。一般运动或平时戴这个只会让肌肉萎缩(护脖对颈椎病患者同理)。&br&软件:&br&运动前一定要做足热身10分钟,尤其是冬天!&br&由于一般运动员都是单手,导致腰部发力也是单边,所以可以注意反方向有意识地加强锻炼(比如左右手都练习打球),这时健身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健身几乎所有的动作都会左右力量得到平衡锻炼。&br&&br&运动后注意拉伸。&br&&br&不过上面可能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应该避免久坐!毫不夸张地说,久坐所有运动一切作废,久坐是现代办公环境的百病之源。&br&&br&[参考内容]:&br&&a href=&///?target=http%3A///s/dail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久坐如吸烟!_百度知道&i class=&icon-external&&&/i&&/a&
by &a href=&///?target=http%3A///jinghuz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京虎子的微博_微博&i class=&icon-external&&&/i&&/a&, &a href=&///?target=http%3A//.cn/jinghuz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京虎子_新浪博客&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43724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久坐致命,锻炼无益?&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44079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久坐又添新罪状,别整天窝在椅子上了!&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5061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久坐引发疾病再次引发关注&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43666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久坐杀精——今天,你坐多久了?&i class=&icon-external&&&/i&&/a&&br&//果壳科普&br&&a href=&///?target=http%3A//select.yeeyan.org/view/46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译言精选-久坐的致命危害及预防&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yeeyan.org/view/69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译言网 | 警惕椅子成为健康杀手:“久坐不起”危害多&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br&&b&3. 网球肘&/b&&br&硬件:&br&护肘,不解释。&br&拥有一只好的羽毛球拍,可以让你杀球时更加惬意。在不被磕碰的前提下,一支400+的入门球拍体验3年,比拿着1支100-200的新手拍打3年,哪个更物有所值,理由参见1中的球鞋体验分析。据说400+以上的拍子,体验差别不会很大。&br&&br&另外,从打球角度来看,至少备2支拍,分为单打和双打专用。双打专门用扣杀力度好的牌子或防撞拍。&br&&br&鱼龙混杂的羽毛球也是一个头疼问题,当你和对手单挑使劲推后场底线而落到中场被对方拍死的时候,你应该考虑选购质量更好的球了。好球不仅让你打得更轻松,落点更准确,体验更愉快,实际上通常也更耐打(外加蒸球技术好的话可以锦上添花)。打羽毛球最奢侈的部分也在这里,因此加入一个俱乐部或球友分摊是不错选择。&br&&br&软件:&br&这个俺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打羽毛球得了网球肘怎么办? - 知乎用户的回答&/a&已经回答过了。&br&&br&&b&4. 脚&/b&&br&硬件:&br&护踝(轻度受伤或潜在旧伤上场使用)+羽毛球超厚毛巾袜(平时使用)。这里强调一下羽毛球袜和别的袜子不同之处在于,鞋底为加厚的毛巾状的绒,可以防滑,脚趾顶着鞋前沿部分为加厚毛巾状绒,有助于缓解急停时意外脚趾头指甲充血(注意勤减指甲了童鞋!)。&br&&br&软件:&br&步伐要正确,比如对于右撇子,左脚内侧边缘鞋子容易磨破说明你的步伐是正确的(同时为了保护好你的宝贵的球鞋,请用医用胶布贴住容易磨损的部位)。&br&&br&&b&5. 肩膀或背部&/b&&br&硬件:&br&护肩。一支发挥你最大潜力的羽毛球拍也能让你少花好多力气!&br&软件:&br&这大部分是扣杀时的一些动作或习惯造成的,比如没有尽量用手腕发力,建议找教练指导一下,或找人录像查看一下。健身辅佐动作包括引体向上,躬身哑铃提拉,仰卧哑铃上拉,颈前下拉等。&br&&br&6. &b&手腕&/b&&br&硬件:护腕&br&软件:过多使用手腕也容易导致拉伤。平时可以使用小哑铃做翻腕练习,也可以拿羽毛球拍做绕八字练习。另外,注意正确握拍姿势,不要握成苍蝇拍。反手可以借助大拇指力量。&br&&br&其他:&br&运动多喝水,补充电解质等可以减少损伤,感冒别打球,打球不恋战,踩坏拍子事小,身体受伤事大。愿打服输,单打被吊打喘不过气来就赶紧缴械投降,网球被扑球丢分就丢分,想要抢救也要注意拿拍子护眼再挡网。中间球和队友说好让正手或高手来接,遇到界限不明时果断放弃,丢一分可以保住拍子或避免身体受伤,其实你还是赢了。遇到蛮狠/不讲理的队友或对手又无法抽身(这种情况少只有少,更多的是不能一起飞),权当陶冶情操。相比篮球足球,羽毛球运动损伤已经很少了,打架就几乎没见过。&br&&br&总结:&br&1. 硬件尽量采用最科学的装备;&br&2. 软件尽量采用最科学的方法。&br&&br&以上所有运动学或健康营养学专业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和科学文献。顺便吐槽一下专业选手也会犯错,比如新闻说李宗伟吃冬虫夏草(&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和药用原理是什么? - 知乎用户的回答&/a&)。。。(当然俺只看到俺看到的,而没有看到没有看到的。&a href=&/topic/& class=&internal&&幸存者偏差 - 热门问答&/a&)&br&&br&后续再慢慢补充参考内容更新。
不邀自来,打羽毛球5年多的业余爱好者体会如下,要尽自己所有可能条件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多下工夫以延长运动和健康生涯: 1. 膝盖 硬件: 没有受伤前,买比较好的羽毛球鞋,可以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企老板个人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