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P2P仅1家巨桑家私宣布破产赚钱,可能吗

摘要:记者统计的10家平台中,仅1家P2P平台披露了盈利情况,宣布实现盈利。虽然累计成交金额快速增长,但目前整个网贷行业似乎仍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P2P平台自诞生起就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超乎常规的发展,作为“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博得不少关注。近日,国内不少P2P网贷平台公布了2015年业绩报告。尽管多数平台交易量实现快速增长,但宣布实现盈利者却少之又少。
在记者统计的10家平台中,仅1家P2P平台披露了盈利情况,宣布实现盈利。虽然累计成交金额快速增长,但目前整个网贷行业似乎仍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目前,网贷行业仍普遍处于亏损状态,2014年、2015年,不少平台为快速提高曝光率,增加获客或进行融资,都主动或被迫开启了‘烧钱模式’,广告费用成了主要支出,更是将单位获客成本推高到500~1000元。”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坦言。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亦分析指出,控制成本,找准自身定位,提升资产端精准的识别风险能力,探索为融资方、投资人、合作伙伴等提供的增值服务等都是破解盈利困局的有力方式。
10家平台仅1家平台宣布盈利
不过,相较于喜人的成交量,网贷平台似乎对盈利情况三缄其口。
记者注意到,这10家平台中仅有开鑫贷在年报中宣布实现盈利逾600万元。
“按照我们现在的预估,大概在2~3年左右可以实现盈利。”中瑞财富首席运营官任海涛称,对于盈利问题,其平台的股东并没有给特别大的压力。不过,等平台服务的企业达到一定量级,在线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能够体系化地推广,批量化地运作,盈利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盈利困局如何破解?
事实上,作为纯中介平台而言,盈利难一直是网贷行业的困局。
“国内P2P行业实现盈利确实存在一定的矛盾点。在融资方和投资人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平台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任海涛坦言。
郭鹏也表示,目前大平台正在跑马圈地,小平台力图提高品牌曝光率,大家纷纷开启“烧钱模式”。甚至有些平台一味以高利率迎合用户,牺牲了平台的盈利空间。
那么,盈利困局究竟如何破解?
欢迎加入百贷网官方QQ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比e租宝更可怕更可恶:这类P2P专骗农民!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14:20来源:腾讯理财特约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观察者网(注:本文系一位在深圳某P2P平台工作的朋友所作,由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马平代发,本文中一切p2p产品名称没有具体指向,仅做提醒读者之用)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不意外的话应该是斜靠在老家熟悉的卧室里,吃饱了故乡的菜肴,带着和亲友聚会的醉意,用手机刷开观察者网,看看最近几天外面的世界有什么新鲜事。但如果明天您还没有离开家乡,请在清醒的时候问问乡亲是否听说过“扶贫P2P”、“扶贫X宝”一类的投资产品,如果有的话,千万要劝他们握紧自己的养老钱。我现在的状态和各位读者差不多,也已经坐在家里度假。今年之所能如此闲适,就是因为我刚刚从一家搞“扶贫P2P”的公司辞职,实在不忍心再帮公司赚农民的养老钱。赋闲之余,我想借着e租宝500亿骗局崩盘的风潮,谈谈我在P2P公司的一点见闻。扶贫P2P这种风险投资很容易将农民套牢网吧?上市公司?去年春天,由于工资增加两成的诱惑力,我加入了一家深圳互联网公司,号称是做P2P平台兼顾一些互联网项目。走进公司的给我的第一观感是——时光倒流。喧嚷的办公室大开间里面铺着劣质不整齐的办公地毯,最简陋的办公桌椅上面放着一台台电脑,供100多人挤在一起上班,如果再加上几十个耳机和烟灰缸,我一定会以为自己回到了5年乃至10年之前的县城网吧。然而,这是一家融资额已经以十亿计算的P2P平台公司,如果你相信公司宣传册的话,那它也同时是一家上市公司。全公司有1000多人,换句话说类似的大办公室还有差不多10个。公司办公地点一共4处,每个办公地点都包括几个类似的办公室。机器人、物联网等“高新”项目放在高新区。只有核心的财务部门设在3公里之外的一个大厦里面,算是“正经”写字楼。“上市公司”的老板当然不会在这样低级的办公室工作,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常设办公室。正如前面所说,公司没有自己的办公楼(也没有买车,总之没有固定资产),所有类似的办公室都租在深圳的几一家工业园区酒店里,而老板经常坐在某个酒店的大堂,管理层可以打电话或者发微信找到他。当然,普通员工也不会随便去酒店大堂找老板。我们听到老板的声音,往往就是在会场上听老板讲话或是喊口号。“事业”部和市场部这1000多人都做些什么呢?有一半人负责“做市场”,即许诺高额利息,劝说别人把钱投给公司。除了深圳本地,北京、上海、烟台、贵州等地都有分公司,据说香港、泰国、美国也有负责“市场”的分公司(待查,因为从未见过后面几家分公司的同事办公图片)。总之,这些人为公司创造现金流,也向客户许诺了未来更高的现金返还。另外一半同事分属几十个事业部,仅公司网站上就能看到四十个项目,这些事业部负责“投资”,给出许多“高科技”项目,向掏出养老金的客户解释钱的流向。注意,这三四十个事业部都是自营的,换句话说公司名义上是个P2P贷款平台,要为客户的资金寻找高回报企业,实际上最终的借款人都是老板自己。从公司网站上看,业务非常丰富,有O2O、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物联网、互联网金融、智能机器人、在线教育、社交招聘、餐饮实体、信息平台等。最近还盯上了农村地区,要做农村地区的产业园和创业基地,还有要开办武术学校……以中国之大,产业部门之多,我竟然找不到这家公司不投资的行业。如果你相信这些项目都是真的,那这家公司的融资额就不是十亿级,而是起码百亿级。还……好,这些项目统统都是假的,有的项目会装模作样运行几天,大多数项目根本只活在PPT上。比如说最近力推的“装小X宝”(互联网装修)项目,从设立到遣散骨干人员只有短短几个月,APP和网站做好之后就解散团队去做其他项目了。整个项目根本没有实际运营。但项目不运营、不赚钱,公司也不关闭它,而是依然对外展示,作为吸引资金的由头。所以,老板对“骨干员工”的定义就是负责项目策划、UI(界面)设计、包装和宣传的职员,很多事业部只有一个装模作样的技术小组和UI设计组,主要工作是做一个可以展示的模型,后续运营人员为0,反正多做多亏,不做反而不亏。在这个“简便”流程下,平均15-20天公司就会推出一个新项目,大概2-3个月后,这个项目就会上线运营(吸收投资)。总而言之,公司有一半人根本就不负责创造社会财富,只为吸取资金提供一个理由。至于另外一半负责“市场”的人员,只做高息吸储一件事,而且高度同质化,除了推广部负责在网上渲染公司光辉形象外,其他无论是推销脱贫X宝、X卡宝,创业X宝,农村X宝理财……哪一个营业部的人员都是早晨起来喊口号,然后线上线下许诺高回报去拉客户。通过对上面那些“项目”的排列组合,公司一共有十多种金融产品,收益从年息12%到年息28%不等,平均都在20%以上,公司对外宣传是一万块钱每天返还8元,相当有诱惑力。为何12%的收益率也能做出20%以上的年息呢?因为公司会频繁地发动“双倍收益”。去年10-11月的双倍收益刚结束,今年1-3月又发动一次,简直成了固定化的双倍利率了。今年老板又推出一项100%全额返还售价的网上商城,和几年前流行的“分天返利”差不多,无论你买什么东西,都承诺数年内把你给出的钱全额返还。全体员工都奉命去为这个新项目刷流量制造气氛。(支付宝实在看不下去,已经封掉了返利项目的支付入口)谁在操盘“扶贫”P2P?说实话,虽然公司的现金流不小,员工收入却只能说一般。事业部这边为了维持一个高科技项目的面子,多少还要按照市场行情招点人,市场部基层人员工资普遍不高,流动性也很大。为了维持队伍,公司打造了一套很强大的洗脑文化,每天早上都要集体念口号,唱X卡之歌。内部在事业部和市场部之外,还有一套独立的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内部培训讲师比赛。实际上,从老板到各个事业部的负责人,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洗脑。培训师天天把祖国政策挂在嘴边上,宣称要打造全世界一百强的企业。为了控制庞大的基层低薪员工,一个“忠诚”的骨干员工集团必不可少。据我观察,骨干主要是老板的亲戚,因为他们都是一个姓,而且跟着老板做过许多类似的“事业”。几乎每个事业部的负责人都是这种亲信,收入比其他公司的同类职务要高一些。至于老板自己,更是这一行的老手,听同事说老板几年前在上海就是搞集资传销的。叫“XX心联盟”,公司名字叫XX环球贸易。主要业务就是充值返利,集资揽储。后来项目应该是挂掉了,在网上还能隐约的搜索到被骗信息,甚至可能还有案底。现在这家公司据说是2013年建立的,但我知道的最老的同事也是2014年中旬才加入。公司做类P2P的第一桶金发生在2014年5月,产品名字叫X卡贷。再往前,老板在山东搞过一个名为房产公司的传销机构。年头太久很多东西都查不到了,但是这些项目很明显给老板“锻炼了队伍”,也积攒了人脉。除了前面提到的骨干员工队伍外,现在公司有很多高层都是来自于老板之前的“创业项目”,而且许多分公司也设在老板“战斗”过的地方。借助这些人脉和骨干队伍,老板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募集来的资金全部由公司自行控制,公司资金池就是老板的个人账户——公司账户上根本没钱,员工申请提现,只会从老板个人账户得到汇款。最后的疯狂有正常思考能力的读者都应该意识到,这个模式绝对不可持续。起码20%的回报率再加上公司运营成本,公司拿了客户的钱,赚不出30%的年收益率就必然会破产。实际上,从去年9月开始,我已经逐渐感受到了泡沫破裂的前兆。我工作的前三个月,工资都是在自己的卡上收到现金,之后工资一律存入公司的理财账户,15天内提现的话一律扣1%手续费,不提现就能和其他投资人一样,享受理论上20%以上年息的收益。到了年底,老板跟大家“坦率”地说,12月、1月、2月只能发50%的工资,其余的工资4-5月尽量补上。我是不太相信这个“尽量”了。对于一个靠虚假项目集资的企业来说,一旦雪球般滚动的付息压力超过现金流入,它对老板而言就再也无利可图。这时候你会看到企业的核心层抛出完全离谱的回报率,企图捞上最后一笔投资,同时随时准备出逃,而这正是我看到的现实。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公司的年底敛财行动堪称“疯狂”,已经把触角伸进之前不愿“开发”的贫困乡村,针对农民推出了农村X宝理财、零钱X包等几款新的理财产品。这些新产品都承诺过年期间投资双倍,之前的投资如果在过年期间不提现也享受双倍待遇,过年还加送1.3%+的理财红包。年底的时候老板大量投放广告,公交车地铁站都是。尤其是10月份之后,老板把分支机构开到了自己的家乡——贵州,借着一个创业创新产业园“项目”推出了匪夷所思的P2P项目——脱贫X宝,完全不对农民解释资金去向,只是简单地用高息集资。前面说的万元每天付息8元,主要宣传对象就是这些拿着养老钱来“投资”的农民。作为一个农村子弟,我做到这一步实在没法面对自己的良心,只能辞职再来介绍一下P2P的现实。如果各位回家听到扶贫P2P之类的概念,一定要提醒自己的父老乡亲攥紧自己的养老钱。如果已经不幸中招,能要回多少就要多少吧……我很担心公司老板会在春节假期后出国逃亡。真假P2P再次提醒各位读者,违规的P2P或是互联网金融项目不止我公司一家,在经济总体衰退的年份,必然会有更多的违规P2P公司盯上农民的养老钱。在此我介绍一点我对P2P的基本认识,希望能对父老乡亲有所助益。首先P2P的本质是私人投资者把钱拿出来,借给某些风险高利润也高的项目。银行因为风险高、掌握信息不足而不肯给这些项目贷款,但总的来说,的确有一些项目的利润足以抵偿风险,所以私人投资者在掌握足够的项目信息后,可以尝试个人对个人的准高息贷款——注意“掌握足够的项目信息”这个前提。私人投资者和贷款方素不相识,本来不可能掌握足够的项目信息,所以需要有P2P平台给双方做沟通,把项目拿出来公开展示,供投资者选择。换句话说,P2P平台本质上是高风险投资项目的中介。鉴于项目本身的高风险性,除非把投资分散在多个平台多个项目,否则完全不适合于养老储蓄的投资。如果各位没办法对乡亲们解释清P2P平台的运行模式,干脆就告诉他们远离P2P集资,可能是最稳妥的办法。如果一定要投资P2P,必须记得P2P公司本身只是一个平台,一个中介中介中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任何自己控制、使用投资的P2P平台都不再是平台,而是一颗资金炸弹,有几乎100%的概率会出事。如果你发现公司宣布要把募集的资金投入自身旗下的事业部或项目,赶快把投资抽出来吧,这个平台最多只能再付息半年了。看了我的经历你就知道,虽然e租宝只有5%的真项目,但这个比例在行业内实在不算最低……其次,要牢牢记住P2P是风险投资,任何承诺保本付息的投资都不靠谱,都必然是骗子。而且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15%、20%甚至30%的年化收益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血本无归的结局,或者根本就是虚假项目,为骗钱而骗钱。只有略高于四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回报率才比较可信,才能作为养老投资的备选。第三,P2P平台归根结底只是个商业项目,政府没有资格也没有义务为它作保。如果你发现P2P企业虚构自己的背景,喜欢报导自己的公益投资,经常拿央视的采访说事,乃至把投资和国家、民族利益挂钩,那这个企业一定有问题,一定在利用政府的信誉为自己的诈骗铺路。最后,P2P投资必须是针对具体项目。如果企业在资金去向、项目使用上语焉不详,只有美好的收益前景,那一定不要打开你的钱包。至于其他的一些判别标准,比如第三方资金托管、风险控制能力、抗风险背景……这些问题判断起来比较复杂,这里就暂且不提了。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期间,各大网站上出现了许多农民因盲目投资返贫的新闻,所以我很抱歉这篇文章来的这么晚,希望还能赶在各位读者年假期间发出来,新闻还能对各位的父老乡亲有一点助益。【声明】本文来源于微信自媒体账号,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腾讯无关。我们尊重自媒体知识产权,如有版权问题可联系腾讯理财(Email:,请将#替换为@)。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2%
0.60% 1.5%
0.60% 1.2%
0.60% 1.2%
0.60% 1.5%
0.60% 1.2%
0.60% 0.8%
0.60% 0.8%
0.60% 0.8%
0.60% 1.5%
0.60% 1.5%
0.60% 1.5%
0.64% 1.6%
0.60% 1.5%
0.60% 1.2%
0.60% 1.2%
0.60% 1.5%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4.03%(09-15)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您当前的位置 :
8家上市公司退出P2P行业 今年以来仅有1家入股
扫码阅读手机版
内容提要: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从该研究中心有数据统计以来,目前已有27家上市系和国资系(去重复后)P2P平台出现停业、转型等问题,占上述两系平台总数的9.3%;有8家上市公司退出了P2P行业。
  在监管渐趋严格的背景下,上市系和国资系网贷(P2P)平台不断撤离或转型。
  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从该研究中心有数据统计以来,目前已有27家上市系和国资系(去重复后)P2P平台出现停业、转型等问题,占上述两系平台总数的9.3%;有8家上市公司退出了P2P行业。此外,截至4月27日,今年以来,仅有1家上市公司入股P2P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所述上市公司的认定标准,是指在国内外主板、创业板等上市的公司,其中国内不包含新三板和地方股交中心。
  27家上市系和国资系平台停业和存问题
  截至4月27日,上市系和国资系P2P平台(去重复后)累计正常运营共263家,停业及存在问题的平台共27家,占总数的9.3%。
  上市系(包括上市国资)P2P平台共120家,其中控股平台有47家,参股平台有68家;正常运营平台115家,良性退出4家,问题平台1家。布局网贷平台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分布广泛,房地产、有色金属、医疗、农业等多个传统行业均有涉足。
  国资参股或控股的P2P平台中,正常运营的为161家;停业及问题平台达22家,其中13家平台停业,7家平台提现困难,1家跑路,1家遭经侦介入。
  前两年,上市公司和国资企业大举涌入P2P领域。网贷之家分析师刘美茹分析,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布局P2P平台,有利于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带动公司其他互联网业务板块的发展;二是能够借P2P平台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公司在互联网行业的市场覆盖率;三是能享受互金实体经济的政策福利的同时,拓宽公司盈利渠道、增加上市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然而,目前已有近10%的上述平台出现停业、转型等问题。一家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P2P平台风险较大,容易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二是P2P平台的前景还不明确。
  8家上市公司退出网贷
  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布局P2P平台速度放缓。
  最新数据显示,120家上市公司参股或控股的P2P平台中,有4家平台停业或转型。有8家上市公司退出了P2P行业。
  刘美茹表示,上市公司退出P2P行业,一方面是随着监管趋严,不看好平台未来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是为优化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聚焦发展公司主业。
  上市公司入股P2P平台,主要集中于2014年和2015年。2014年共有29家P2P平台被上市公司入股;201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共有62家平台被入股。随着监管趋严,2016年入股平台数量下滑至20家;截至4月27日,2017年仅1家平台被上市公司入股,而去年同期已达4家。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去年问题P2P平台数量暴涨2.6倍 6家中就有1家问题平台_行业动态_银行_金融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去年问题P2P平台数量暴涨2.6倍 6家中就有1家问题平台
本文来源于 
新京报讯&(记者苏曼丽)炙手可热的P2P平台2014年究竟如何?网贷之家最新发布的2014年P2P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P2P平台已达1575家,较2013年上涨96.88%,但问题平台(失联、提现困难)也剧增,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平均约6个P2P平台中就有一个是问题平台。
统计显示,P2P平台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或者民间借贷活跃的地区,广东以349家平台位居首位,浙江、北京、山东、上海、江苏位列2&6位,上述6省份的平台数量占全国平台总数的71.30%。
由于行业监管的空白,问题平台一直陆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累计出现问题的P2P平台数量已达到367家,其中,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仅2014年12月网贷行业问题平台数量已达92家,超过2013年全年问题平台数之和。
2014年以来,银行、国资、上市公司、风投等各方资本不断涌入网贷行业,加速网贷行业布局。全年网贷行业获得风投青睐的平台多达29家,其中上市公司、国资国企入股的平台均为17家,银行背景平台达12家。不少平台上线不久即盈利,比如金信网依托集团的400家门店和征信资源优势,上线仅10个月宣布实现盈利。
随着P2P平台数量不断增多,网贷业务的收益也呈总体下降态势。统计显示,2014年网贷业务综合收益率为17.86%。自2014年3月以来,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平均每月下降0.56个百分点,到12月底,网贷综合收益率跌至16.08%。
■&相关新闻
今年P2P收益仍将下滑
对于2015年P2P行业走势,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表示,随着问题平台曝光的增多,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将资金转移至拥有更好安全性但较低收益率的平台致使行业整体收益率出现下滑。
P2P资深投资人羿飞也认为,2015年不好的消息是降息,会导致P2P的收益进一步下滑。好消息是整个社会融资成本的下滑及流动性充裕,会降低借款人融资成本,提高资产质量,也就是坏账率会有所下降。
不过羿飞表示,坏账率下降主要优化了平台的潜在成本,即体现在平台的盈利能力加强,并不意味着给投资人收益的提高。因为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投资人可能会多一些投资选择。(苏曼丽)
(编辑:wangxu)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巨桑家私宣布破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