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读博我辞掉中汽研年薪20万万的工作,如今怎么也找不到了

您当前的位置:
评论:读博辞掉年薪20万工作,没什么可抱怨的
  读博士与挣钱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期待读博士能换来财富迅速增长,失望的可能性会很高。
  这几日手机被一名自称为&法学女博士&所写热帖刷屏,文章题目是&为读博我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怎么也找不到了&。
  其实,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别说读博士,不管你干什么,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暂时找不到,甚至永远也找不到,都不奇怪。时移境异,当初的工作找不到,当初的人寻不见,是世间常事,干博士何事?
  这位女博士所说的事情,跟博士无关,只跟她自己有关。怨老公、怨公婆,不惜笔墨;怨自己一时糊涂,一笔带过。看待别人时,全是艳羡;看待自己时,都是顾影自怜。文章除了满屏自怨自艾,始终缺少一种即使法学学士也应该具有的基本逻辑。
  浅显的道理在于,读博士与挣钱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确实,在我们这个社会,存在学历崇拜的风气,曾几何时,不管是经商的,还是做官的,都要弄个博士帽戴戴。好像读了博士,就能多挣钱,就能当大官。其实,完全不是如此,不读博士不一定挣钱就少,读了博士不一定挣钱就多,这是即使不经过学术训练,也能从社会经验中悟得的规律:每年的财富排行榜上,有几位具有博士学位?一堆人不但不是本科生,甚至是辍学生。
  从财富分配的角度讲,博士毕业虽不至暴富,但可以在社会中获得一份正常而基本体面的工作,生活大概率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如果期待读博士能换来财富迅速增长,失望的可能性很高很高。年薪20万的工作,别说在地方城市,也别说在多年以前的北京,都是在当下的北京,也不是每个博士都能找到。就说我所在的教育行当,大学里面的&青椒老师&,差不多都有博士学位,但年薪不到20万的比比皆是。
  在社会工作机会的意义上,博士意味着可选择的路越来越窄。第一,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成本很高,即使按照原来博士三年毕业的时间来算,拿个博士比本科毕业要多读六年,目前部分高校博士学制已经改成四年了。第二,机会成本太高了,别人在职场打拼的时候,念博士的人都还跟书本较劲。因此,当博士毕业的时候,自己在职场打拼的同学成了经理,在官场任职的同学已经成了副处长甚至处长。博士毕业时,年龄已长,不想到比自己年龄小的领导下面听吆喝,就业路自然就窄了不少。
  关键还有第三点,由于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高昂,意味着专业成本极高。一般来说,本科毕业生跨专业工作再普通不过,有的人甚至一辈子的工作,都跟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再无关系。但是,博士毕业生就不一样了,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相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讲,高出了不知多少倍,之所以多数到了高校或科研机构,主要就是源于此,这就是说,博士毕业后的就业路可选择面窄了许多。所以,这位法学女博士比来比去,其实对标对错了。
  她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其实道理我都明白。&既然博士学位都拿到了,需要认真剖析博士内涵,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20万年薪的工作不等于生活一片灰暗,更何况,一是自己的选择没必要后悔,二是现在没有20万年薪的工作,也不表示永远再没有。
电话:028-
编辑邮箱:
微信公众号:科教新观察(sckejiao)
·校园内外
在机动车越来越多的今天,停车难、找车烦是不少司机遇到的尴尬事儿…
·学生记者团为读博我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怎么努力也找不到了
为读博我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怎么努力也找不到了
市场信息报
点击关注上方“市场信息报信息快讯”,体验更多精彩内容蓝兰/法学女博士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法学女博士。本科毕业时我就在一个一线城市的垄断国企工作,第一年的年薪10万左右,到我辞职时已经快20万了。工作很轻松,但丝毫没有挑战,年轻的我当时觉得呆在那种地方简直是浪费自己的青春。那时正好遇到现在的老公,他在北京读博,就追随他来到北京,考上了一流的法学院读研读博。且不去提这些年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吧,学生的生活确实是物质贫乏的,倘若还如本科生一样青春无敌,每天好多节目也罢了,穷开心也蛮不错。读博士以后发现周围都是心事重重的女博士,记得前些年北京老有报导说女博士自杀,我突然能够理解了。读了若干年之后,现在即将毕业了,论文的压力已经不算小,但是尚且比不上找工作带来的压力。兜来转去,我发现我如今的最佳选择竟然还是当初放弃的那类工作,但现在我投了几百份简历才发现,我再也进不去那种单位了。很多用人单位明目张胆地写着:30岁以下,甚至27岁以下,男生优先。忽然感觉自己像站在一片荒野上,四处张望都看不到方向。如果说5年前的自己还有理想,现在于我来说却只是需要一份对得住自己的工作。也许到最后结果是好的,但是我感觉这个过程已经让我精疲力尽,自信全无了。我总是这样,买基金赶4000点,到现在赔了1/2;读书赶上学位贬值,博士快毕业了才发现我宁愿当初自己没有考上。如果学历可以兑换的话,我宁愿用学历换青春和工作经验,再考一个在职博士。我也不明白这些年怎么过的,总之好像怎么样都是浪费。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其实道理我都明白。一其实,我读了博士以后其实开始学会不抱怨了,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老说这些改变不了的现实挺没意思的。可是我发现我自己是一个不太容易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所以有的时候我不明白大家那么大压力为什么还能泰然处之,我却常常只能郁闷地睡去,然后郁闷地在半夜醒来,想想这些年的时间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现在我处于这么尴尬的一个位置?如果说读书是一种投资,为什么我投资了负资产;而且最可怕的是,我发现我已经没有了斗志,对工作也失去了憧憬,对所谓的学术更是。我很讨厌大家说什么师太,虽然这些年读博士把自己读老了,而且幽默感也少了,我清醒地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但是无处改变,因为身处这个环境。当初的选择虽然不完全是自己的决定,但是无论怎样自己都应该为这些选择负责。所以我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规划一下我未来的职业,我并不想当老师。我分析自己的个性,很想去做律师,但是很少博士毕业出来做律师,而且好像只有走投无路了才会去做律师,因为如果真的想做,一早就应该做,而不应该等到博士毕业。律师不需要这样的理论背景,更强调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而且老公也不是很支持。我也不想去国企了,而外企显然是不会要一个博士作为初进人员。考国家公务员,分数很高,心气更高,报了热门国家发改委,差两分没有进入面试。如果当初报最高法院什么的就好了,悔不过当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一直在消极地找工作,很少申请单位,因此也没有什么面试经历。打算等论文抽完之后再说。记得我硕士毕业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简历放在某个求职网站上,很多单位打电话,居然还有一个猎头找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又放了,3个月没有一点反馈,我简直不敢置信,开始我还以为是我自己设置错误,老上去检查简历是不是开放了,后来才醒悟过来原来在这个人肉市场我已经大幅度贬值了,哭都来不及。我很讨厌说老公养我的话,因为我不需要也不想,当初读博士他越俎代庖做决定非要我读,结果现在找工作他很讨厌听到我抱怨,说了两句就说不行就家呆着,我养你。可我需要一份工作,一个自己的生活圈子,不至于天天呆在家里或是宿舍。法律博士很少课,而且可以逃,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整周整周呆宿舍不和人打交道,那种和社会隔离的感觉我已经经历了很多年,我想如果再过几年这种日子不变态也该变态了。所以我绝不愿意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二我最大的缺点是懒,不过但凡我做起事情来效率还是挺高的。所以我看书和写论文的时间都比人家少。但是没有地方可去,因为硕士的同学都上班,博士的同学都很用功,我常常寂寞的在网上游逛,看美剧,上淘宝买点小东西,然后看帖子,不过不发帖。想念从前和闺蜜一起买一包糖炒栗子逛街的往日时光,走走看看,聊聊八卦,真是快活。现在学会了闲谈莫论人非,学会了掩饰自己的情绪,生活开始死水微澜。北京这个城市我呆了快5年,还觉得有点格格不入,有时候我怀疑这辈子我是不是都会对它有这种隔离感。在找工作这个问题上,有时候还真不是我不愿意“屈就”,只是人家还不愿意“高攀”呢,简直就是女博士在婚恋市场的写照。对于国家公务员里的好单位,我还是会尽全力去考吧,因为确实是一个全新的层次,虽然收入和待遇未必有多好。我的经验是如果年轻的时候有理想还是要试一试,不给自己遗憾的机会。这个社会从本科以上,赚钱能力和学历确实没有多大关系,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我们是进步的牺牲者,我听我的老师说过他们当年读完博士,单位来请,给住房,解决配偶进京指标,于现在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啊。其次,现在的高校已经不像从前了,课时、课题、发表论文、还有各种事情,压力比以前大了很多啊,一点不见轻松,也就近5年的事情。如果想好好干就更不容易了,水平要有,关系要好,里头外头都要吃得开,一点不比社会少好混。而且北京高校很难进,博士太多,教席太少。不过我比其他同学更好的一点是我不用担心生存问题,因为老公是北京人,我们没有房子的压力。我虽然现在很少去面试,但是博士期间找兼职曾经去过几家律所面试。过程差点没把我气死,我在简历上注明了我是在读博士,去了以后一个女律师面试的我,两个男律师陪着;那个女律师全程板着脸,先从家庭情况开始问,当她问到我是不是买了房子我已经很不高兴了,我说,我想这和工作无关吧。她又说,啊,你们这些读书的博士,开始都说的好好的,到时候又干不下去了,以前我们这里也来了一个清华的男生,干得真不错,后来说是有课题,结果撂了担子就走了。我是在读生的这种情况在简历上就注明了,又没有丝毫地隐瞒,你既然不愿意在读博士来干嘛叫人面试啊。还有一次是我去另外一家律所面试,那个所谓的主任和我说,除非你们家人过世或者你自己病得起不了床(绝对原话)否则不要和我请假,什么妹妹结婚,妈妈来北京了不是借口。我们这里要求加班就是加班,我说了加班必须加班,你的时间我付钱了,就我说了算。一个月3000。我说你这么苛刻的条件也不是说找不到人干,但肯定不是一个月3000,也肯定不是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博士给你干。那个所谓主任说:我们看情况年底说不定会有奖励,但是不能问,以前有一个从法院出来的就老爱问,后来我把他开了。那我说我不接受这样的条件。那个人就开始唠唠叨叨说他年轻时候怎么苦,现在发达了怎么节俭。然后说年轻人不能只看眼前之类的。我是学法律的,如果我相信这样的口头承诺那就是太天真了。于是我就走了,留他好像很遗憾地在那里。我想我的时间不仅仅只是值那个钱。三当初我结婚,感觉公公婆婆对我太好,他们很虚荣,自己儿子是博士,所以希望儿媳妇也是,跟我说得很好,说是读书怎么都是好事,我也就脑子一热考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公公婆婆说得再什么好也是面子上,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完全没法和父母比。我也被他们伤得很深,对人都失去了信心。他们是北京人,平时嘘寒问暖的,到了怀孕以后,他们就想让我回娘家,而且说是:怕我妈妈担心之类的,我是在娘家生产和坐完月子的。我回想这些年自己真是太天真太傻,也因此老替自己不值。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公公婆婆很高兴,到处吹嘘,后来发现我们生活压力大,因为很多年我没有工作了,我婆婆脸色就没那么好了,就说什么当初让你考没想到你能考上之类的;还有同事小孩清华博士做兼职赚很多,虽然语气不很坏,不过听了也很伤心。公公婆婆现在根本问都不问我工作的事情,而且当时我怀孕他们也没有过来看过我一次,偶尔去他们家吃饭做饭也没有特地怎么样。真的伤透了心,所以现在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我。如果不是为了我老公,我不会辞职来北京;如果不是为了他们家,我不会考博士;当初我其实说的很清楚,我不喜欢搞学术,考博士一点意义都没有,可是由于他们一直算半文盲,总觉得家里多个博士那简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结果发现实际上自己的决定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是要自己去承担后果的。四我现在学会将期望值降低,才越不容易失望,无论对人对事,可是我发现人连期望都没有了就更可怜。我现在就处于这个可怜郁闷的阶段。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宿舍的一个傻乎乎的女孩去律所面试,到晚上9点那个面试的律师打电话要她去酒吧之类的地方陪他。傻女孩因为比较信任我,还打电话问我说应不应该过去,给我臭骂了一顿。我说你还算名牌大学的硕士呢,做助理一个月3000多还想你卖艺又卖身啊。其实我很喜欢有创意的工作,以前读本科喜欢在图书馆看广告和摄影方面的杂志,觉得有些创意真的好棒啊。我坐不住而且很讨厌寂寞,所以读博士真的很为难我了。当年本科毕业真是钱赚的容易,工作环境超舒服,每年旅游2次,出差都是5星级,所以现在落差尤其大。而且觉得这些年受的苦都白受了,考试很痛苦,写论文也很痛苦。当年我本科毕业出来,单位有一个大约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博士生直接当了部门经理,配几十万的车,一年收入40多万,位高权重。我简直觉得不可企及。我们那里也是本科生基本没机会。也正是因为那样,我一直想读硕士读博士,但是当我读了之后已经开始打破了学历的神话了。第一因为人太多太多,第二因为理性了。所以我说我不赶趟。事实上就是门槛是要进的,只是读的多就没必要,再让我重新抉择肯定就是硕士出来工作,有机会读个在职博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找工作的难易程度排序是男硕最容易,接着女硕、男博,最后才是女博士。以前觉得学术至少清高。等自己给逼到花钱发文章的时候就觉得啥也不是,很是堕落。在学校呆一年发多少文章,做多少课题,简直是和数鸭子一样,哪有什么学术自由可言,除非你打算做一辈子讲师,可是你要真愿意做一辈子讲师,学校也不愿意。考博都是很痛苦的,当年我也是闭关,在北京冬天踏着冰雪去教室自习,寒气从脚底上来,我这个南方人冷得打颤,很是自顾自怜。我考博的时候看的书大本的加起来有一米了,堆得高高的,每天只有一点点吃饭和休息的时间放松,到了3月份,春天来了,暖了,我下楼来吃饭,看见篮球场上大家在玩耍,天气真好,毫无防备地我就流了眼泪,觉得这种天天啃书的日子真不是正常人的日子。因为付出了那么多,所以有期望。我以前很多朋友都在自己的圈子有所建树了,国有单位混个中层,做律师的时薪2000元、轻松年收入百万,他们笑我傻,辞掉几十万年薪的工作去读博士,再回头看到现在的博士同学那种清贫、孤欢寡欲的生活,到30多岁了还在为一份工作而战战兢兢。来源/澎湃新闻编辑/张国志市场信息报|
发现您身边的新闻!关注新闻动态、关注民生、关注新生活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 杰弗逊↓↓↓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市场信息报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有深度、接地气,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最新文章为读博我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怎么努力也找不到了--转自澎湃新闻,
54回复/1亮 17171浏览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法学女博士。本科毕业时我就在一个一线城市的垄断国企工作,第一年的年薪10万左右,到我辞职时已经快20万了。工作很轻松,但丝毫没有挑战,年轻的我当时觉得呆在那种地方简直是浪费自己的青春。那时正好遇到现在的老公,他在北京读博,就追随他来到北京,考上了一流的法学院读研读博。且不去提这些年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吧,学生的生活确实是物质贫乏的,倘若还如本科生一样青春无敌,每天好多节目也罢了,穷开心也蛮不错。读博士以后发现周围都是心事重重的女博士,记得前些年北京老有报导说女博士自杀,我突然能够理解了。读了若干年之后,现在即将毕业了,论文的压力已经不算小,但是尚且比不上找工作带来的压力。兜来转去,我发现我如今的最佳选择竟然还是当初放弃的那类工作,但现在我投了几百份简历才发现,我再也进不去那种单位了。很多用人单位明目张胆地写着:30岁以下,甚至27岁以下,男生优先。忽然感觉自己像站在一片荒野上,四处张望都看不到方向。如果说5年前的自己还有理想,现在于我来说却只是需要一份对得住自己的工作。也许到最后结果是好的,但是我感觉这个过程已经让我精疲力尽,自信全无了。我总是这样,买基金赶4000点,到现在赔了1/2;读书赶上学位贬值,博士快毕业了才发现我宁愿当初自己没有考上。如果学历可以兑换的话,我宁愿用学历换青春和工作经验,再考一个在职博士。我也不明白这些年怎么过的,总之好像怎么样都是浪费。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其实道理我都明白。一其实,我读了博士以后其实开始学会不抱怨了,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老说这些改变不了的现实挺没意思的。可是我发现我自己是一个不太容易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所以有的时候我不明白大家那么大压力为什么还能泰然处之,我却常常只能郁闷地睡去,然后郁闷地在半夜醒来,想想这些年的时间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现在我处于这么尴尬的一个位置?如果说读书是一种投资,为什么我投资了负资产;而且最可怕的是,我发现我已经没有了斗志,对工作也失去了憧憬,对所谓的学术更是。我很讨厌大家说什么师太,虽然这些年读博士把自己读老了,而且幽默感也少了,我清醒地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但是无处改变,因为身处这个环境。当初的选择虽然不完全是自己的决定,但是无论怎样自己都应该为这些选择负责。所以我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规划一下我未来的职业,我并不想当老师。我分析自己的个性,很想去做律师,但是很少博士毕业出来做律师,而且好像只有走投无路了才会去做律师,因为如果真的想做,一早就应该做,而不应该等到博士毕业。律师不需要这样的理论背景,更强调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而且老公也不是很支持。我也不想去国企了,而外企显然是不会要一个博士作为初进人员。考国家公务员,分数很高,心气更高,报了热门国家发改委,差两分没有进入面试。如果当初报最高法院什么的就好了,悔不过当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一直在消极地找工作,很少申请单位,因此也没有什么面试经历。打算等论文抽完之后再说。记得我硕士毕业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简历放在某个求职网站上,很多单位打电话,居然还有一个猎头找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又放了,3个月没有一点反馈,我简直不敢置信,开始我还以为是我自己设置错误,老上去检查简历是不是开放了,后来才醒悟过来原来在这个人肉市场我已经大幅度贬值了,哭都来不及。我很讨厌说老公养我的话,因为我不需要也不想,当初读博士他越俎代庖做决定非要我读,结果现在找工作他很讨厌听到我抱怨,说了两句就说不行就家呆着,我养你。可我需要一份工作,一个自己的生活圈子,不至于天天呆在家里或是宿舍。法律博士很少课,而且可以逃,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整周整周呆宿舍不和人打交道,那种和社会隔离的感觉我已经经历了很多年,我想如果再过几年这种日子不变态也该变态了。所以我绝不愿意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二我最大的缺点是懒,不过但凡我做起事情来效率还是挺高的。所以我看书和写论文的时间都比人家少。但是没有地方可去,因为硕士的同学都上班,博士的同学都很用功,我常常寂寞的在网上游逛,看美剧,上淘宝买点小东西,然后看帖子,不过不发帖。想念从前和闺蜜一起买一包糖炒栗子逛街的往日时光,走走看看,聊聊八卦,真是快活。现在学会了闲谈莫论人非,学会了掩饰自己的情绪,生活开始死水微澜。北京这个城市我呆了快5年,还觉得有点格格不入,有时候我怀疑这辈子我是不是都会对它有这种隔离感。在找工作这个问题上,有时候还真不是我不愿意“屈就”,只是人家还不愿意“高攀”呢,简直就是女博士在婚恋市场的写照。对于国家公务员里的好单位,我还是会尽全力去考吧,因为确实是一个全新的层次,虽然收入和待遇未必有多好。我的经验是如果年轻的时候有理想还是要试一试,不给自己遗憾的机会。这个社会从本科以上,赚钱能力和学历确实没有多大关系,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我们是进步的牺牲者,我听我的老师说过他们当年读完博士,单位来请,给住房,解决配偶进京指标,于现在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啊。其次,现在的高校已经不像从前了,课时、课题、发表论文、还有各种事情,压力比以前大了很多啊,一点不见轻松,也就近5年的事情。如果想好好干就更不容易了,水平要有,关系要好,里头外头都要吃得开,一点不比社会少好混。而且北京高校很难进,博士太多,教席太少。不过我比其他同学更好的一点是我不用担心生存问题,因为老公是北京人,我们没有房子的压力。我虽然现在很少去面试,但是博士期间找兼职曾经去过几家律所面试。过程差点没把我气死,我在简历上注明了我是在读博士,去了以后一个女律师面试的我,两个男律师陪着;那个女律师全程板着脸,先从家庭情况开始问,当她问到我是不是买了房子我已经很不高兴了,我说,我想这和工作无关吧。她又说,啊,你们这些读书的博士,开始都说的好好的,到时候又干不下去了,以前我们这里也来了一个清华的男生,干得真不错,后来说是有课题,结果撂了担子就走了。我是在读生的这种情况在简历上就注明了,又没有丝毫地隐瞒,你既然不愿意在读博士来干嘛叫人面试啊。还有一次是我去另外一家律所面试,那个所谓的主任和我说,除非你们家人过世或者你自己病得起不了床(绝对原话)否则不要和我请假,什么妹妹结婚,妈妈来北京了不是借口。我们这里要求加班就是加班,我说了加班必须加班,你的时间我付钱了,就我说了算。一个月3000。我说你这么苛刻的条件也不是说找不到人干,但肯定不是一个月3000,也肯定不是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博士给你干。那个所谓主任说:我们看情况年底说不定会有奖励,但是不能问,以前有一个从法院出来的就老爱问,后来我把他开了。那我说我不接受这样的条件。那个人就开始唠唠叨叨说他年轻时候怎么苦,现在发达了怎么节俭。然后说年轻人不能只看眼前之类的。我是学法律的,如果我相信这样的口头承诺那就是太天真了。于是我就走了,留他好像很遗憾地在那里。我想我的时间不仅仅只是值那个钱。三当初我结婚,感觉公公婆婆对我太好,他们很虚荣,自己儿子是博士,所以希望儿媳妇也是,跟我说得很好,说是读书怎么都是好事,我也就脑子一热考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公公婆婆说得再什么好也是面子上,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完全没法和父母比。我也被他们伤得很深,对人都失去了信心。他们是北京人,平时嘘寒问暖的,到了怀孕以后,他们就想让我回娘家,而且说是:怕我妈妈担心之类的,我是在娘家生产和坐完月子的。我回想这些年自己真是太天真太傻,也因此老替自己不值。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公公婆婆很高兴,到处吹嘘,后来发现我们生活压力大,因为很多年我没有工作了,我婆婆脸色就没那么好了,就说什么当初让你考没想到你能考上之类的;还有同事小孩清华博士做兼职赚很多,虽然语气不很坏,不过听了也很伤心。公公婆婆现在根本问都不问我工作的事情,而且当时我怀孕他们也没有过来看过我一次,偶尔去他们家吃饭做饭也没有特地怎么样。真的伤透了心,所以现在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我。如果不是为了我老公,我不会辞职来北京;如果不是为了他们家,我不会考博士;当初我其实说的很清楚,我不喜欢搞学术,考博士一点意义都没有,可是由于他们一直算半文盲,总觉得家里多个博士那简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结果发现实际上自己的决定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是要自己去承担后果的。四我现在学会将期望值降低,才越不容易失望,无论对人对事,可是我发现人连期望都没有了就更可怜。我现在就处于这个可怜郁闷的阶段。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宿舍的一个傻乎乎的女孩去律所面试,到晚上9点那个面试的律师打电话要她去酒吧之类的地方陪他。傻女孩因为比较信任我,还打电话问我说应不应该过去,给我臭骂了一顿。我说你还算名牌大学的硕士呢,做助理一个月3000多还想你卖艺又卖身啊。其实我很喜欢有创意的工作,以前读本科喜欢在图书馆看广告和摄影方面的杂志,觉得有些创意真的好棒啊。我坐不住而且很讨厌寂寞,所以读博士真的很为难我了。当年本科毕业真是钱赚的容易,工作环境超舒服,每年旅游2次,出差都是5星级,所以现在落差尤其大。而且觉得这些年受的苦都白受了,考试很痛苦,写论文也很痛苦。当年我本科毕业出来,单位有一个大约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博士生直接当了部门经理,配几十万的车,一年收入40多万,位高权重。我简直觉得不可企及。我们那里也是本科生基本没机会。也正是因为那样,我一直想读硕士读博士,但是当我读了之后已经开始打破了学历的神话了。第一因为人太多太多,第二因为理性了。所以我说我不赶趟。事实上就是门槛是要进的,只是读的多就没必要,再让我重新抉择肯定就是硕士出来工作,有机会读个在职博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找工作的难易程度排序是男硕最容易,接着女硕、男博,最后才是女博士。以前觉得学术至少清高。等自己给逼到花钱发文章的时候就觉得啥也不是,很是堕落。在学校呆一年发多少文章,做多少课题,简直是和数鸭子一样,哪有什么学术自由可言,除非你打算做一辈子讲师,可是你要真愿意做一辈子讲师,学校也不愿意。考博都是很痛苦的,当年我也是闭关,在北京冬天踏着冰雪去教室自习,寒气从脚底上来,我这个南方人冷得打颤,很是自顾自怜。我考博的时候看的书大本的加起来有一米了,堆得高高的,每天只有一点点吃饭和休息的时间放松,到了3月份,春天来了,暖了,我下楼来吃饭,看见篮球场上大家在玩耍,天气真好,毫无防备地我就流了眼泪,觉得这种天天啃书的日子真不是正常人的日子。因为付出了那么多,所以有期望。我以前很多朋友都在自己的圈子有所建树了,国有单位混个中层,做律师的时薪2000元、轻松年收入百万,他们笑我傻,辞掉几十万年薪的工作去读博士,再回头看到现在的博士同学那种清贫、孤欢寡欲的生活,到30多岁了还在为一份工作而战战兢兢。文章来源 | 澎湃新闻 原标题 | “为读博我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怎么努力也找不看了隔壁“花两百万留学,回国两千”有感,转发了这篇文章,到底是学历重要还是工作经验重要?JRS们来辩一辩。
这些回帖亮了
贴一个高赞的评论,说的挺好的。全篇弥漫一种顾影自怜祥林嫂般的氛围,辞职、读博都是自己决定的干嘛怪在老公身上,既放不下身段从底层做起又没有做高层的资本,既不甘心被老公养又放不下架子做别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我辞职后回家没有如家人所愿去读博士,而是利用工作几年的积累拓展业务范围,挣的钱比上班还多。在家里和老公是平等的地位不必俯仰由人,更不用看公婆脸色。自己的命运难道不是靠自己筹谋来的吗?等着别人施舍什么也等不来。
贴一个高赞的评论,说的挺好的。全篇弥漫一种顾影自怜祥林嫂般的氛围,辞职、读博都是自己决定的干嘛怪在老公身上,既放不下身段从底层做起又没有做高层的资本,既不甘心被老公养又放不下架子做别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我辞职后回家没有如家人所愿去读博士,而是利用工作几年的积累拓展业务范围,挣的钱比上班还多。在家里和老公是平等的地位不必俯仰由人,更不用看公婆脸色。自己的命运难道不是靠自己筹谋来的吗?等着别人施舍什么也等不来。
机遇很重要
通篇文章都没说自己研究的是哪个方向读博难道就是去学校不知道做什么拿个毕业证?要是一流大数据方向或者计算机方向我就不信找不到工作。
引用3楼 @ 发表的:通篇文章都没说自己研究的是哪个方向读博难道就是去学校不知道做什么拿个毕业证?要是一流大数据方向或者计算机方向我就不信找不到工作。法学呀兄弟
一看是法学博士,那就正常了。
引用4楼 @ 发表的:法学呀兄弟法学也有很多研究方向。这个都不能说出来我只能说她博士是喂狗了。
引用5楼 @ 发表的:一看是法学博士,那就正常了。这一行确实需要在职场上磨练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系列,我认识的人没有觉得在国企混吃等死有多不好,身边都是羡慕进去有编制能混吃等死的,也许我层次太低。
我看的几个论坛,大把的人鄙视这种生活,觉得这人就废了。。个人觉得是他们进不去 或者他们进去的混吃等死单位混不到吃的,也混不上去。。
二流法学读硕士的我瑟瑟发抖。
看到一句我不想当老师,不想提师大,她想当就能当?这人读了这么多年书大脑没长过吧,做决定都不考虑后路的,死了都白死。以前的国企,和领导搞好关系,停薪留职不要太简单,自己傻还埋怨社会。
自己都说了最大的缺点是懒。发自手机虎扑
法学确实不太好找工作,也非常不好考,楼主一定付出了比别的专业更大的努力,不过话说楼主在帝都那确实压力大,找个一般点高校吧,讲司法考试吧,看看有没有出头之日。本人正在考,加油吧楼主,现在只是困难期,一切都会过去的。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9楼 @ 发表的:二流法学读硕士的我瑟瑟发抖。她也只是在吐槽而已。法学的硕士差不了的,加油吧兄弟
这就是太高估自己能力,太低估历史的进程。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0楼 @ 发表的:看到一句我不想当老师,不想提师大,她想当就能当?这人读了这么多年书大脑没长过吧,做决定都不考虑后路的,死了都白死。以前的国企,和领导搞好关系,停薪留职不要太简单,自己傻还埋怨社会。确实,自始至终没闹明白为什么读博士
引用11楼 @ 发表的:自己都说了最大的缺点是懒。人家效率也高呀
引用14楼 @ 发表的:这就是太高估自己能力,太低估历史的进程。一针见血!!
博士20万工作找不到。。。怎么可能。
因果关系错了,是她个人能力的问题,不是读博士的问题
引用16楼 @ 发表的:人家效率也高呀这句明显就是自吹。发自手机虎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52人参加识货团购166.00元130人参加识货团购369.00元115人参加识货团购99.00元396人参加识货团购89.00元217人参加识货团购188.00元49人参加识货团购185.00元3725人参加识货团购288.00元299人参加识货团购598.00元94人参加识货团购129.00元35人参加识货团购155.00元573人参加识货团购468.00元38人参加识货团购7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薪10 20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