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战狼四公司是否形成垄断,是否有成为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利益集体的趋势?

第六章练习题及选择题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六章练习题及选择题答案
&&马克思复习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发展存在的两种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
B.发展与停滞
C.垄断资本国际化与地区经济集团化
D.各国间相互依赖与相互斗争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表明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利益并非对立
D.不会改变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A.国家垄断资本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B.国家垄断是&国家社会主义&
C.国家垄断是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垄断利润的形式
D.国家垄断是对私人垄断的彻底否定
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资本化的地租
C.农业资本家向地主缴纳的全部货币额
D.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总和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农业资本
A.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
D.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近代资本主义为何没有按照马克思主义预言而走向灭亡
马恩所处年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青年时代,青年的资本主义为了建立自己的世界对内通过残酷的强制、剥削,对外通过战争、侵略、掠夺打破一切过去的社会静止状态下所保留的田园风光、神圣的秩序和迷信宗教。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在创建自己的时代是通过刺刀和制造人类的痛苦为手段和代价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被资产阶级赶进悲惨生活地位和处境的无产阶级的反抗是必然的,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规律,在资产阶级也是必然。因而,资本主义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也是必然的。
但是,随同资产阶级的兴盛而来的是速度大大超过以往人类历史的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急剧发展和财富的积累。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运行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也进行了充分肯定。但是,马克思没有预见到两个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一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这是资本主义竞争对科技和生产力的促进带来的人类进步的成果。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一方面的确增强了资产阶级的物质统治力量,这种力量是资本主义竞争的本质作用下导致的两次世界大战。但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社会民主和无产阶级的社会福利上面不断向工人阶级让步(其中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下的工人运动起了重要的促进和借鉴作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结出的美丽果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不断积累,向着有利于其社会稳定的方面发展(这方面的分析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上来讲,就是本博“财富市场体制”一文所探讨的规律)。
随着资本主义资本的急剧的伴随物也是资本的竞争,这种竞争在比较广阔的争夺殖民地原料和产品倾销市场的时候,还主要是脚步(指争夺殖民地的速度和步伐)的竞争和相对和平方式的竞争。当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同时随着资本规律而来的资本主义危机,这种竞争就发展成赤裸裸的国际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教育了人类,孕育了人类新的文明和认识,德法的联合是这种认识的成果。“二战”后产生了两种历史现象:一是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独大”和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美国的独大和两种制度的对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的联合。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是资本主义矛盾的产物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的结果。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片面”试验(所谓“片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1850年之前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在一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可能胜利,因而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这个结论而言的。见恩格斯1847年的《共产主义原理》和马恩于年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此后,马恩再没有重提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的设想),一方面是苏联和中国等国家的国内情况和国际因素决定的:1、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势力的压制。2、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对国家发展的压制和民族的压迫。3、资本主义战争的因素:俄罗斯是深陷“一战”而导致国内矛盾急剧爆发;中国是“二战”受到日本的侵略,并且日本战败后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后方的支持。4、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后的世界民主思潮和反战思潮造成的有利国际氛围。
社会国家阵营的形成,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理性的、有意识的产生了两种制度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历史遗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产生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的竞争。短期看,社会主义在社会组织能力和能量、集中资源办大事方面超过资本主义,苏联斯大林统治时期的国力的急剧增长并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得出结论。但是,历史证明,生产力始终是过去、当代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务,生产力规律还要服从市场,没有市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模式是不能持久的。最终结果,是苏联的崩溃和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
第二,大大促进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资本主义所建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社会主义运动的感染下,在反法西斯运动所带来的世界民主思潮的激励下,纷纷取得政治独立。现代世界的政治版图基本形成。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秩序形成并延续至今。在和社会阵营的对立和竞争下,欧美日形成了资本主义比较紧密的阵营。这个阵营在生产、贸易、金融、政治、军事、科技上全面的联合,建立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金融和市场统治地位,并伴随着苏联的崩溃实现了对整个世界的统治。从“二战”结束后开始尤其到苏联垮台,资本主义统治阵营(欧美日)的民众享受着资本主义统治阵营对世界经济统治所带来的丰厚的经济利益,资本主义发达阵营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体系。在这种世界经济秩序下,资本主义的稳固性获得了普遍的认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就是这种认可的理论总结。市场的力量得到高高的赞扬甚至是崇拜。市场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人类的万能,就像上帝在中世纪的地位一样。“华盛顿共识”一时间成为了全世界的信仰。但是,随着拉美十年的衰落,更为重要的是一种被人为忽略的历史事实:即资本主义的(或市场的)强大到目前为止只是发达集团的强大,这就需要我们对资本的规律还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资本的“先天优势”规律。正如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道理一样,欧美日在资本主义体系内,只是把其他实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和落后国家和地区作为原料和商品的倾销基地和剥削利润和财富的来源,从来不会“本能的”或“仁慈的”或“无私的”去帮助他们实现发展。欧美日给中国这个战略竞争对手的贸易便利远远超过他们给资本主义落后阵营的还多。
因而,认识资本主义不能只局限于欧美日,要达到客观和辩证的认识,必须把目光放到整个资本主义阵营的实际情况来认识。但是,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理论家,他们颂扬的资本主义实际颂扬的是欧美日这个资本主义统治阵营,他们把适用于发达经济体的理论总结发挥为整个资本主义的理论总结甚至是人类发展的终点,如果这不是有意为之,就是患了“偏执症”。这个世界的民众都被这种片面的理论统治蒙蔽了,因而信仰和崇拜资本主义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各国统治的理论体系。如果说世界大众崇拜和接受了这种理论蒙蔽和统治,不如说是羡慕和崇拜欧美日的生产力、物质财富和其本国民众所享受到得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反驳这种认识的客观历史事实到处都是: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落后国家和地区,如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等,到处都是社会分裂、经济落后、政治纷争甚至战争。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发展和福利。所谓的“自由”和“民主”其实沦为了欧美日统治集团对他们经济剥削和统治的自由。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一个资本主义发达集团(美欧日)打着资本主义和市场的旗号对全世界实行经济、金融乃至军事的统治和剥削的本质。
不过,这个统治集团在新兴市场经济体(金砖四国为代表)的不断发展下,其统治的基础正受到不断削弱,随着前苏联的崩溃,其统治集团的内部的离心力也正在增强。下一步能够撼动资本主义统治集团国家社会稳固性的基础正在动摇,因为欧美日发达集团过去在全世界所能获得剥削自由和经济掠夺的空间,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经济的逐步发展正在逐步压缩和收缩。支撑他们高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基础也随之动摇了。随着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欧美日国家过去在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的下降速度要快于世界经济蛋糕的总量的增长的速度。这个趋势对于欧美日来说是根本的挑战,也是不可回避的历史发展趋势,这个历史趋势将极大改变资本主义体系的结构,打破资本主义现有的理论神话极其统治(因为超越欧美日的经济发展路径将带有并公开宣布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那时候资本主义的金融垄断资本等社会统治力量将失去它的地位),并改变世界政治力量格局。
&&&&&&&&&&&&&&&&&&&&&&&&&&&&&&&&&&&&&&&&&&&&&&&&&&&&&&&&&&
6月26日中午完成于家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世界当代史问答
1、戴高乐独立外交主要内容(简答)
A、积极发展“法德联盟”
以“法德联盟”为基础巩固和加强欧洲经济共同体,坚决抵制英国加入欧共体,从而防止美国利用英国控制欧洲,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要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法德联合为支柱、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
对于战后的法德关系,戴高乐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在战后初期,戴高乐主张对德国执行最严厉的分割打击政策,但遭到了美国和英国的强烈反对。法国的自身实力也不足以强行推行这一主张,因此戴高乐不得不放弃这一传统的对德政策。当戴高乐东山再起时,西德已经建立起来,戴高乐意识到要使法国在西欧地区发挥领导作用,就必须明智地处理德国问题,肢解德国的设想已不现实。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趋势为戴高乐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战略选择,那就是利用统一欧洲的框架来制约西德。戴高乐时代,法国大力发展法德双边关系,并凭借着优越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实力,获得了西德的支持,从而实现了法国当骑士,西德当战马的两厢情愿的结局。1963年,法德两国在巴黎签订了《爱丽舍条约》,从此开始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巴黎——波恩轴心”时代。
法德和解为戴高乐开展全方位的独立外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美苏两极对立的格局下,法国昔日最大的对手德国丧失了向法国挑战的资格,法国不再事事受制于法德竞争和对抗。当时能够真正威胁法国安全的只有苏联,而抗衡苏联的战略压力基本上是由美国承担的。而美国则是从西方国家联合抗衡苏联的角度来威胁法国的独立和大国地位,来自美国的压力需要两个方面来缓解,一是与西德的全面和解和外交协调,二是与苏联(以及中国)的战略接近。戴高乐的如意算盘是——第一,玩弄平衡,使美苏互相牵制,与美国结盟以反对苏联扩张;建立法苏特殊关系以获得对美国独立的资本;第二,借美苏的力量来维持两德的分裂和压服西德;第三,缔造法德轴心以联合西欧,排斥英国,抗衡美苏,必要时接近英国以制约西德;第四,与新中国建交以完善法国的全球布局。这些外交战略环环相扣,互相牵制。这种多面外交才能堪媲美均势外交大师俾斯麦,而法国与所有的重要国家都保持密切联系的优越外交地位又令同时代的东方巨人毛泽东羡慕不已。
B、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
在核武器时代,是否拥有独立核力量是大国地位的标志。戴高乐认为没有独立的核力量,法国“将不再是一个欧洲的强国,不再是一个主权国家,而只是一个被一体化了的卫星国。”
戴高乐认为,由于苏联与美国一样拥有巨大的核武库,美苏之间出现了恐怖的核平衡,美国不可能为了西欧而对苏联使用核武器,更不能设想美苏之间会为了西欧而互相摧毁对方。相反,地区冲突有可能使其他国家为美国利益作出牺牲。因此,法国不能在美国的保护下求得安全,而必须发展自己独立的核力量,才能有效地保证自己的安全。基于此想法,法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谋求进入世界核大国行列。日,法国在撒哈拉沙漠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此后,法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核力量的方针,拒绝将自己的核武装纳入北约的核武装体系。1963年7月,美苏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戴高乐认为这个条约的实质是阻止别的国家发展核武器以维持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地位,因而拒绝让法国参加这个条约。
C、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戴高乐认为,在核均势时代,北约的国际保障作用已经发生变化,因此,法国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不能再提供保护的“保护人”,而应按自己的意愿在欧洲和世界行动。真正
要做到这一点,撤出北约、摆脱美国控制是不可避免的。早在1959年7月,法国地中海舰队就撤出了北约。在拥有核打击力量后,法国开始逐渐脱离北约。日,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上正式明确宣布法国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3月,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这样,法国在军事上不再隶属于美国领导的北约,增强了自己的独立性。
D、发展与苏联及东方的关系
发展独立的对苏关系,用“缓和、谅解、合作”的外交政策取代冷战与对抗,增强在美苏对抗夹缝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此外,法国还积极发展与其他东方国家的关系。
戴高乐积极推动对苏和解,缔造法苏特殊关系并不是偶然之举。早在二战期间,戴高乐就同苏联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接触,最终使斯大林承认其代表法国利益的合法性,以增强抗衡美国的资本。第二次掌权后,戴高乐便积极推行对东方“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政策,1960年邀请了苏联领袖赫鲁晓夫访法,初步改善了两国的关系。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后,两国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科技合作协定;宣布成立了法苏混合委员会,负责定期研究在执行贸易、经济和科技协定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了克里姆林宫和爱丽舍宫之间直接通话的“热线”,如此广泛的合作是苏联与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不曾有过的。与此同时,戴高乐充分利用了法国与波兰、捷克和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积极推行缓和政策。戴高乐的东方政策不仅使法国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得益良多,而且在经济上获得了相当多的实惠。在苏东剧变前,法国一直与苏联保持了高级别的政治对话渠道,法国是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债权国,法国和苏联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也卓有成效。此外,1964年中法建交也被东西方媒体称为“外交原子弹”。在同新中国建交后,法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同时与美国、苏联和新中国进行战略对话的国家,极大地提高了法国的外交地位。戴高乐精明地利用了中苏分裂和中美对立的外交形势,把中国当成了抗拒美国压力的潜在同盟军,同时又暗含了利用中苏矛盾制约苏联的用意。在法国与中国建交后,深受戴高乐影响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接受了戴高乐的建议,从而又导致了中美建交的全球外交格局巨变。尼克松一再称颂戴高乐胸怀世界战略全局,这对戴高乐来说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戴高乐的东方政策加强了法国抗美的实力,可以说,作为一个中等强国,法国最大限度地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中争取到了外交活动空间,起到了“拿二等票,坐头等舱”的效果。
E、实行非殖民化政策
非殖民化对于六十年代的世界来说是一个国际性的外交问题,但是对于法国尤其是法兰西殖民帝国来说首先是一个内政问题。作为一个老牌的军人,戴高乐对法兰西殖民帝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和解放是大势所趋,戴高乐顺应历史潮流,以放弃阿尔及利亚为其非殖民化事业的起点。戴高乐采取非殖民化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放下殖民主义的包袱,轻装上阵,塑造法国的正面国际形象,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戴高乐在法属非洲殖民地独立后,推行了“合作”政策,与绝大多数新独立的国家都继续保持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关系。这些密切关系在持续至今的非洲—法国(欧洲)货币体系、法非首脑会议和法语国家联盟会议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合作”的旗帜下,与抗美政策相配合,法国成为了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代言人,经常谴责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粗暴干涉。这些都有利于法国在第三世界“积极生存”。
2、不结盟运动的特点(简答)
(1)、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发展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的思想基础比较复杂,有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以及在大国之间搞平衡的实用主义,而发起国的共同思想则是在两大集团之间保持中立和平。随着大批新独立的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这些国家举起反帝反殖的旗帜,使运动突破了原先和平中立的框架。70年代以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第三世界争夺激烈,一些受到苏联霸权主义威胁的国家提出不结盟运动不能只反对美国不反对苏联。1973年第4次首脑会议正式提出了反霸原则。之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历届首脑会议上均遭到严厉谴责。
(2)、日益重视经济领域内的斗争
从第三次首脑会议起,每次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提出在经济方面的斗争目标、纲领和策略。1973年第4次首脑会议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提倡南南合作和集体自力更生,为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进行不懈的努力。
(3)、队伍不断扩大
在60年代,参加不结盟运动只有亚非国家,欧洲只有南斯拉夫,拉美只有古巴。到1979年第6次首脑会议时,除南非之外的非洲国家全部参加,与会的拉美国家也增加到11个。目前不结盟运动共有116个成员国、15个观察员国;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是观察员组织。中国于1992年正式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4)在组织上走向制度化
不结盟运动起初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它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甚至没有定期的会议机制。1970年以后,不结盟运动逐步走向制度化,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开始具备一个正式组织的特点。规定每3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由会议举办国的领导人担任首脑会议主席,任期3年。每届首脑会议主席为运动的发言人,可以代表不结盟运动向联合国提出要求和建议。此外,为了在会议之间协调立场,1973年开始设立由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组成的协调机构,加强了不结盟国家间的经常性合作。
3、 尼克松主义(简答)
针对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国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霸权地位,尼克松上台后,被迫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形成了以“尼克松主义”为核心的全球战略。
(1)、基本原则——伙伴关系、实力、谈判
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尼克松把它们作为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或称之为美国外交的三根支柱。
具体地说就是:
▲核心:“伙伴关系”用于调整与欧、日的关系,通过与欧、日建立“伙伴关系”,维系西方战略同盟,分担安全责任。
▲后盾:“实力”政策是维持美国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地位,推行“现实威慑战略”。基本内容:第一,在常规力量方面,以“一个半战争”战略取代“两个半战争”战略,准备在欧洲与苏联打一场大战,同时准备在东北亚、中东等地打一场小战;第二,战略核力量方面,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第三,与盟国之间实行“战略分工”。
▲手段:“谈判”则是调节中美苏关系以及美国与其他国际力量之间关系的手段。
(2)、尼克松主义的推行
A、在亚洲进行战略收缩
尼克松主义的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收缩的重点是亚洲。摆脱越战是美国在亚洲收缩的当务之急。在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计划失败后,美国于日同越南民主共和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同年3月19日,美军全部撤出越南。
改变已破产的反华政策是美国在亚洲收缩的关键。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国发表“上海公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B、对苏联推行“缓和”外交
70年代,尼克松政府推行缓和是有其深刻的国际与国内背景的。首先,60年代末美苏战略均势的形成为美苏缓和奠定了基础。其次,60年代开始的欧洲缓和的进程对美苏关系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从法国戴高乐的缓和到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的“新东方政策”,欧洲缓和的浪潮已成不可逆转之势。美国要想不让这种势头损害它在西方联盟中的领导地位,唯有举起缓和的大旗,将欧洲缓和纳入美苏缓和的轨道。第三,尼克松政府希望利用美苏关系的改善来敦促苏联对越南北方施加影响,以早日结束越战。第四,在美中关系逐步改善以致最终实现和解的情况下,尼克松政府又希望通过改善美苏关系使它的对华与对苏政策之间保持某种平衡。第五,尼克松推行美苏缓和也是出于国内政治利益的需要。他试图利用缓和来平息国内的反战运动,对付国会和舆论的批评。
美苏缓和的实现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尼克松任内,美苏两国首脑共举行了三次会晤。在经过两年多的谈判和讨价还价之后,日,尼克松访苏,两国首脑举行了第一次会晤,双方达成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的协定,同时还签署了“美苏关系基本原则”等文件。此后,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于1973年6月和1974年6月举行了两次会晤,但没能就限制战略核武器的问题达成长期协定。
对美国来说,缓和首先降低了爆发美苏直接军事冲突的几率,减少了核战争的潜在威协,而且加快了越战的结束,并有助于缓解超级大国在第三世界的冲突,从而使美国在它的力量走向相对衰落之时获得了某种喘息的机会。其次,缓和还增强了美国在美中苏战略三角中的地位。由于美国与中苏两国的关系同时得到改善,70年代,美国在美中苏三角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不过,缓和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它削弱了美国的军事力量,使苏联得到有利的时机来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缓和不仅没有使苏联的行为变得克制,相反,苏联利用缓和的背景,加速发展军事力量,并自70年代中期开始,又加紧了在世界各地的扩张。
C、重新调整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1972年将冲绳行政权归还日本。1974年6月,与北约盟国签订《北大西洋关系宣言》,强调经济合作和西方防务不可分割,美国承诺不再反对欧洲经济共同体以及英法等国发展独立的核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欧关系。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其后的福特政府基本上沿袭了“尼克松主义”。
(3)、评价
尼克松主义强调“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以现实主义的立场重新界定了美国与盟国的关系,重新确定了美国的美国的干预能力和限度,并突出了外交在实现国家利益目标中的作用。与“杜鲁门主义”相比,“尼克松主义”是一种局部收缩的防御色彩较浓的战略,它承认,美国无力在世界上独自称霸,世界正朝着以五大力量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新时代”发展,美国需要并可以借助第三种力量遏制苏联,以较低成本维持霸权。
尼克松时代的对外政策比战后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与灵活。它使尼克松政府达到了从越南脱身,同中国建交以及实现与苏联的缓和这样三个主要目标,从而使70年代成为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时期,使美国在它国力日衰的情况下,摆脱了沉重的负担,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相对的主动。
尼克松对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冷战和遏制的结束。美国并未放弃遏制,它只是使遏制政策变得更加灵活,采取了多样的形式。尼克松实行的战略收缩着重在亚洲地区,并且主要是军事上而不是政治上或经济上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喘息时间,并集中力量加强同苏联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争夺。它是以不损害美国的全球根本利益为前提的。
尼克松的对外政策并非都是成功的。美国从越南撤退使它卸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但尼克松的“越南化”计划是失败的,南越傀儡政权最终垮台,美国失去了整个印度支那。由于尼克松政府集中精力于结束越战和实现同中苏两国改善关系,西方联盟遇到一定的忽视,使美国与盟国的关系在某些方面趋于紧张。同时,美苏缓和并未促使苏联放慢发展军事力量的速度。军备竞赛仍在继续。在核武器方面,苏联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美国,而且在质量上也逐渐赶上或接近美国的水平。在常规军力方面,苏联则取得了优势。加上1973年开始的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力量,使美苏力量对比不断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在缓和的掩盖下,加紧在世界各地推行扩张,向美国步步进逼,导致70年代后期美苏对抗的重新加剧。
在美国对外战略态势由攻转守的同时,苏联恰恰相反,由守势转为攻势。1964年上台执政的勃列日涅夫的主要战略目标,已不再是赫鲁晓夫所追求的美苏合作主宰世界,而是逐渐形成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4、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的政治僵化(简答)
1、领导层严重老龄化
由于废除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定期更新制度,勃列日涅夫时期各级领导班子的更新幅度很小,越到高层越是如此,形成一种超稳定结构,这样,干部队伍逐渐从稳定走向老化。苏共二十六大产生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身兼数职的勃列日涅夫是1982年在职位上病逝的,终年76岁。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1980年退休时76岁,接替其职务的吉洪诺夫也是75岁高龄。
2、国家机关日益膨胀
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了强化中央权力,官僚体制发展到空前规模。据1982年统计,中央部级单位和部长会议直属机构多达110个,中央级机关人员多达2100万。在各级管理部门中,正副领导占总人数的31%,有些部门首长与下属的比例达到1:1,通常,每个部的副部长设置10人以上,如黑色冶金部,设部长1人,第一副部长3人,副部长15人,正副部长共计19人。
3、出现了庞大的特权阶层
70年代后,苏联社会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特权阶层。这个阶层的成员可以凭借优待证件购买市场上紧缺的食品、汽车、进口电器等商品。在克林姆林宫和党中央办公大厦里有特设商店,专门为中央领导服务。另外,在莫斯科还设有专门为著名学者、宇航员、企业经理、体育明星等服务的商店。
4、决策权力再度向个人集中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针对赫鲁晓夫后期的个人专断,曾采取了“三驾马车”式的集体领导方式(党、政、苏维埃的最高领导职务由三人分别担任),但随着勃列日涅夫领导地位的稳固,进入70年代后,“三驾马车”逐渐变为一人掌舵。1976年,他首先把国防会议主席一职归于自己名下;1977年又取代波德戈尔内,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0年,柯西金被解除部长会议主席职务,由听命于勃列日涅夫的吉洪诺夫接任,这样,党、政、军大权和国家元首的名份全都集中于勃列日涅夫之手。与此同时,对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崇拜也不断升温,他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被夸大宣扬,还被授予各种荣誉勋章和最高军衔,报刊舆论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由于勃列日涅夫代表的保守势力占据了苏联政治的主导地位,改革倾向受到压制,理论和意识形态也出现朝斯大林时期复归的趋势。
5、意识形态的保守
一方面,斯大林的思想理论遗产在相当程度上重新被肯定,批判斯大林的著作遭到禁止;另一方面,主张改革的人成为被批判的对象,苏共二十四大后,连“改革”这个词汇也不再出现于正面宣传中,舆论宣传口径被规定在“完善”既有体制模式上。以“完善”既有体制为宗旨的理论和政策使一度受到改革冲击的“斯大林模式”得到修补和延续,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苏联社会发展的停滞,并在勃列日涅夫晚年再度出现了类似斯大林晚年的由体制僵化而走向危机的状态。
5、解体的原因(简答)
(1)、制度性因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斯大林体制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统一体。在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过程中,在卫国战争中,这种体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的根本问题在于:在政治上,第一,缺乏民主,个人专断,破坏法制;第二,党政职能不分,以党代政,党的工作命令化、官僚化。在经济上,第一,政府统得过死,管得过多,企业缺乏活力;第二,重速度,轻效益,消耗太大;第三,农轻重比例失调,农业尤其落后。赫鲁晓夫等人虽然陆续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在总体上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的模式,以斯大林模式为特征的苏联社会制度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到80年代初期,它已陷入全面危机,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
(2)、教条主义的理论和路线错误——苏联解体的思想根源
纵观自列宁逝世后苏共几十年的历史,苏共领导集团对马列主义采取了教条主义的态度,把马列主义变成了脱离实际的死僵的教条,也把他们附加给马列主义的某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观点当作不容变更的教条。比如,自列宁逝世后,苏联各届领导人都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作出了不切实际的过高估计,自我满足,粉饰现状。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在1936年就过早宣称苏联“已经基本实现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1952年,斯大林又宣称苏联已处于“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期,实际上,苏联社会主义还远未建成。赫鲁晓夫上台后,试图进行一些改革,但不得其法。更荒唐的是,他在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上提出了一个在20年内将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的计划。这个计划纯粹是主观主义的空想。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降了调子,但仍过高估计了苏联社会的发展阶段,在1967年宣称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实际上否定了社会主义道路和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否定了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改革,必然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性质。
(3)、民族问题因素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联邦制国家,大小民族多达120多个。境内15个加盟共和国,是以诸民族中较大的民族为主体,其它较小民族参加组成的。一些较小民族,按其地域大小、人口多少在加盟共和国内分别组成“自治共和国”、“民族自治州”等。在组成加盟共和国的较大民族中,俄罗斯人最多,约1.5亿;乌克兰族人次之,约0.5亿;加上同属斯拉夫族,血缘、语言、宗教相近的白俄罗斯族人0.1亿,共占苏联人口的70%。组成中亚五国的主要民族是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和塔吉克族,约占苏联人口的20%。组成南高加索三国的分别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族,约占苏联人口的3%。组成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分别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族,约占苏联人口的7%。摩尔多瓦是1940年成立的。
列宁针对复杂的民族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民族理论和政策,提出了阶级利益高于民族利益,以及提倡民族杂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论点。十月革命后,他一再告诫要对境内少数民族采取非常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多让步一些,多温和一些,强调对少数民族决不能歧视,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既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但列宁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往往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民族纷争的组织者即剥削阶级已被消灭”,所以民族关系中已不存在问题了,因而掩盖了民族工作中的失误,对各民族在宗教信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没有给于足够重视,这样便加剧了历史上就已经存在的民族问题,加剧了大俄罗斯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在难以克服的大俄罗斯主义的阴影下,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民族一体化导致在民族政策上只强调民族共性,忽视民族个性,只强调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忽视各民族具体利益的多样性,加剧了民族之间久已存在的矛盾。最终,戈尔巴乔夫提倡的“公开性”和“民主化”使得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和民族纷争迅猛爆发出来,并逐渐失去控制,演变成一股强大的民族分离浪潮,加速了苏联解体。
(4)、西方的“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是处心积虑和由来已久的。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大规模地实施在70——80年代。最早提出“和平演变”思想的是美国杜鲁门政府的第二任国务卿艾奇逊,之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在其对外政策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和调整。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领导人对西方价值观念的认同和无原则的妥协退让路线,从意识形态上完全瓦解了苏联的防线,在政治上培养和扶植了一大批反对派,成为促成“和平演变”的强大现实力量。
6、对外政策的双重性以及造成双重性的原因(简答)
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政策保证了其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保住了东欧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妄图和平演变苏东的想法落空,并且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进行了有力地揭露和斗争,同时打击了德日法西斯势力,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这是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积极的一面。然而,苏联在制定对外政策时,过分地考虑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这是苏联对外政策的消极一面。主要表现为: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关系平等的原则,粗暴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和其他国家共产党内政,对苏联稍有不从者,即给予惩罚。比如,1948年将南斯拉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此外,苏联以保证“西部边界安全”为由,通过与东欧国家签订条约,割占了东欧国家的大片领土。
提问:造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双重性的原因?
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国民经济遭到空前破坏,“苏联在二战中的伤亡与美国的比例是24:1,与全部盟军的伤亡比例是10:1。……物质损失估计约2000亿美元”,在这种形势下,苏联在战后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所以,苏联对保证自身安全与东欧国家安全高度重视。也正因如此,苏联坚持在东欧各国成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保证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以防止西方国家经由东欧入侵苏联。
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使苏联面临严酷的“冷战环境”。由于美国在战后初期独占鳌头,以及美国在经济上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全面封锁,苏联只有采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对抗政策,但是由于紧张对抗的需要,又导致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日益泛滥,苏联粗暴干涉东欧国家内政外交,对中国也采取压制办法,其目的就是迫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服从苏联的战略利益。苏联这种只为一己私利,不顾他人利益的做法是造成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分裂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斯大林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爱国主义与民族利己主义的界限,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严重的脱节。从十月革命胜利、3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二战的胜利,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毕竟只有30年的历史,马克思所指出的在这一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的论断完全适用于苏联。这种社会的“过渡性”也导致了苏联对外政策的双重性。这一点也集中反映在斯大林身上。他一方面要求苏联共产党员坚决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另一方面又认为,俄罗斯民族是最杰出的民族,甚至为沙俄对外侵略扩张辩护。在这种情况下,加上苏联认为对别国人民、特别是一些周边国家人民的解放有功,便把干涉别国事务视为正当,把自己当作是东欧国家的“监护人”。
斯大林对战后初期的战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这是他制定战后初期苏联内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系在战后确立及迅速发展的原因(简答)
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矛盾运动。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运动的结果
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有些生产过程甚至超出国家范
畴,需要在国际间完成。为了适应和保护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经历了资本家个体所有制和资本家集体所有制(股份公司)后,又出现了资本家全体所有制(国有企业和公私共有企业中的国有部分)的表现形式。
2、 战争的特殊作用
列宁指出:战争异常的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战争中需
要通过国家利用非常手段来调动一切社会经济力量为战争服务,这样就使大量基础工业部门和对国民经济具有关键作用的经济部门统一集中到政府的管理之下。当然,战争时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临时性和强制性,并不利于经济长期合理发展,但是,战时的管制措施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 化解经济危机的要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造成的,因而是不可避免的。危机期间,仅靠私
人垄断资本和自发的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无法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只有国家才能调和矛盾、克服危机。所以,化解经济危机需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成熟和体系化。
4、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经济部门机构和地区结构的重新整合,许多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的
科研项目和现代化公共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具有较大的风险,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承担这些任务。
5、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借鉴作用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规避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方面,特别是二战期间在集中全国人力
物力实现全国性目标的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对西方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此外,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和中下层民众对社会福利的追求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的迅速发展。
8、杜鲁门“公平施政”主要内容(简答)
A、& 制定就业立法,保障充分就业
1946年2月,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规定政府协调并利用一切计划、政策、职
权和资源,为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此外,还授权总统设立经济顾问委员会,制定旨在防止经济衰退、保持充分就业的财政金融政策。《就业法》把促进最大限度的就业纳入政府的职责范畴中,这在美国历史上是首创。
B、实施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
1946年,国会通过2年内为退伍军人建造270万套住房的紧急住房法案。1949年,国
会又通过《全国住宅法》,规定在6年内为低收入家庭建造81万套廉价住房,并为城市清理贫民窟和改善农村住宅提供大笔贷款和援助。
C、& 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
1950年1月,国会通过了《工时工资法修正案》,工人工资由每小时的40美分提高到
75美分。同年8月,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险法》的几项修正案。由此,大约新增了100万的受益人,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
D、& 扶植农业
9、约翰逊的“伟大社会”(简答)
(1)、主要内容
约翰逊主要是通过大量新的立法进行“伟大社会”的社会经济改革,换言之,在约翰逊任内,国会一共通过了435项法案,由此保障了“伟大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
这些法案的主要内容是:
A、& 调整所得税的征收幅度
1964年通过的《税收法》规定:将最低收入阶层的所得税从20%下调为14%,最高收
入阶层所得税从90%下调为77%。
B、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
在教育方面,国会先后通过了60多项立法,大大增加了联邦政府的教育开支,改善了穷人和黑人的受教育情况。在医疗卫生方面,国会通过了40多个法案,其中最重要的《医疗援助法》规定,凡符合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和铁路职工退休制度条件的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资格享受医疗保险。此外,《医疗援助法》规定对低收入家庭和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家庭提供医疗补助。约翰逊在教育和医疗立法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他也自诩为“卫生和教育总统”。
C、改善和发展城镇居民住宅,保护环境
1965年通过的《住房和城市发展法》规定,建造低租金公共住房24万套,联邦政府拨款29亿美元用于为期4年的城市改造。1966年通过的《补充法》又规定提供资金补贴一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房租。与此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内容包括保护水质、控制污染、制定大气质量标准、推行控制废气计划以及保护和美化自然环境等。
D、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计划
内容主要包括:对失学、失业的城市青年进行职业培训,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给贫苦学生提供临时工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勤工俭学来筹措学费;制定了一些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协调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状况。
E、保障黑人民权
美国黑人争取自由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在60年代中期到高潮,面对如火如荼的黑人民权运动,约翰逊政府对黑人的要求作出了让步,先后敦促国会通过了3个民权法案:(1)、1964年的《民权法》规定,黑人可以和白人一样享用旅馆、饭店、娱乐休息等公共场所,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2)、1965年的《选举权法》,禁止在选民登记时,采取文化测试和其他歧视性措施;(3)、1968年的《开放住房法》,禁止在出售和出租房屋时实行种族歧视。
10、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简答)
&“社会市场经济”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A、将国民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
B、保护自由竞争
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个经济细
胞发挥作用,因此,必须通过自由竟争发挥企业及个人的作用,国家通过政策法令,为竞争制定规则,保障自由竞争能够公平进行。
C、 国家实施必要的和有限的干预
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社会市场经济”主张尽可能实行市场竞争,由市场力量来调
控全国经济活动,同时在必要时,由政府进行干预。这里主张的必要的和有限度的干预是指一种指导而非计划、间接地而非直接的控制,是通过市场力量而非抛开市场力量来起作用的政策。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干预的形式:
首先是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以保护竞争,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条件和适宜的环境。其次,在“社会市场经济原则”下,国家干预还包括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对经济的日常运行状况加以校正。
D、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以确保货币稳定
联邦德国特别重视货币币值的稳定和防止通货膨胀。为保持货币稳定,联邦德国重视控制货币发行量。
E、强调财政收支平衡,反对赤字政策
在财政政策上,“社会市场经济”强调收支平衡,不主张过分扩大开支来刺激需求,因而反对实行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保持预算平衡的原则被写进了宪法。。
F、 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安定,实现公平
G、 保证有一个强大的工会组织,以便对资方实施制约
根据“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联邦德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劳资关系。联邦德国强调劳
资双方的关系是社会伙伴关系,而非相互敌对的关系。为了缓和劳资矛盾,在雇主与雇员之间建立伙伴关系,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最重要的是“共决制”。“联邦德国的工会组织和企业联合组织都比较健全和强大,分别代表劳资双方的利益,形成一种利益的互相制约和相对平衡。建立劳资伙伴关系的另一举措是推行“人民股份制”,允许雇员购买国企和私企股份,从而参与企业分红和共担企业风险。劳资关系长期比较平稳,由罢工造成的损失少,这是联邦德国一个突出特点,为同期西方国家所少有,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关于日本战后50~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内、外)
&& 国内因素:
(1)、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因素残余,为经济腾飞扫清了障碍;
(2)、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十分重视教育事业
(3)、实行高积累高投资的政策
(4)、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5)、确立贸易立国的思想,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6)、建立了高效率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外部因素:
(1)、日本作为战败国,,放弃了参战和发动战争的权力,使其每年的军费开支被压缩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以下,政府可以拿出较多资金发展经济;
(2)、美国的扶植与军需订货
(3)、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4)、国际市场上廉价的原料和燃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