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 offer 期权中的期权到底有没有用

推荐培训机构
<em id="authorposton14-12-8 20:35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20:43 编辑
阿里的offer,接受还是拒绝? [url=]中国企业家杂志[/url]
导语近日一位知乎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2014 年放弃阿里巴巴offer的人是否格外多?如果是,为什么?”没想到招来很多网友吐槽阿里,尤其是阿里的HR。当然,力挺阿里的网友也为数不少。中企哥挑选了两派观点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篇发言,至于阿里招聘工作的功过得失,那就由读者自己来判断啦。
中国企业家微信ID:iceo-com-cn来源:知乎
网友问题:
2014年放弃阿里巴巴 offer 的人是否格外多?如果是,为什么?2014年阿里巴巴的校招动作搞得很大,8月份就有提前批的同学开始面试了,9月份就开始大规模的校招,应该是2014年所有互联网公司里最早开始招聘的了,但是直到2014年12月都还在补招。周围有很多的同学都拿到了阿里的offer,但是最近开始交三方的时候才发现,相当一大部分的同学都放弃了阿里,这是为什么?
另外,听说2014年BAT三家公司里,阿里的校招待遇是最低的,甚至都不如一些小的互联网公司,阿里不是上市了吗?经济状况应该不错吧,为什么不提高应届生的待遇来积极招揽人才呢?
某知乎匿名用户回答:
其实,本人也在今年的校招季中拿到了阿里的offer。
然后,就毫不犹豫地拒掉了。。。
原因不外乎是如下几个:
说句难听点的话,阿里今年给应届生开的价,毫无诚意。
题主说阿里今年给的钱是BAT三家里面最低的,本人没有做过大范围的调查,但从周围同学的小规模样本来看,基本靠谱。以研发为例,阿里今年的批发价是13*15,百度是14*14.6,腾讯周围拿到的不多,但最低的也和阿里持平了。这是普通档的。
水平稍微强点的学生可以拿到sp,阿里的A是15*15,百度校招提前批是16*14.6,腾讯不了解,单比BA两家,阿里还是输了一筹。而且,从我周围的人来看,百度拿到sp的比例,远大于阿里的。
至于那些其它的互联网公司,就更不用说了,美团、大众点评、搜狗之类的,基本都要比阿里高出一截,从待遇上看,阿里优势全无。
本人参加了今年9月份的阿里校招,并顺利拿到了offer。去参加圆桌会谈的时候,被告知是批发价。由于当时手里已经有其它公司的offer了,而且薪水要超过阿里不少,所以我很含蓄地向HR表示了对薪水的不满。那个HR大妈听完之后立刻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苦口婆心地教育我,“应届生不要太看重起薪”、“你就那么在意每个月那几千块钱的差距吗”。。。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帖子,评分最高的那个回答可以作为对这个HR最好的答复:
为什么说程序员的前三年不要太看重工资水平?
这里面已经总结地很好了,归根到底一句话:
真正的好公司跟你谈钱谈股票谈期权,把真正的实惠送到你手里,然后让你心无旁骛地安心干活;
不地道的公司跟你谈人生谈理想谈价值观,然后把你忽悠进去,再压榨你那剩余的一点利用价值。
看上去,阿里更像后者。
2. HR、文化和价值观
先说个身边的真人真事。
隔壁宿舍有个大牛,拿到了Facebook和Google总部的offer,当然一开始也顺手拿了阿里的offer。这种人显然是看不上阿里的,于是三方一直没给寄过去。后来阿里那边的HR打电话过来催了,接通之后劈头盖脸两句话:
“XX同学,你的三方怎么还没交啊?你还想不想来了啊?”
“哦,是这样的,我拿到其它公司的offer了,我决定不去阿里了。。。”
那边沉默了一会,然后高潮来了,
“同学你是还没睡醒吗?”
-----------------------------------------------------------------------------------------------
阿里的面试很奇特,面完所有的技术面试之后,会有一轮HR面试,这个HR权力很大,有一票否决权,可以完全推翻之前面试官作出的所有评价,决定是否要把你毙掉。
我有不少同学最后就死在了这些HR手上。
其实奇葩的不是这个环节,技术面试结束之后,随便问问behavior的问题,看看你这个人是不是comfortable、是不是合群、有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之类的,这都很正常。各个公司终面的时候也都有这个环节,一般是个级别比较高的人,比如百度的总监面试,微软的AA面试等等。
阿里的奇葩之处在于,最后这个决定你生死的人,是个完全不懂技术的行政人员,级别也没高到那里去,而且面试的核心只有一个:
在敲出这三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以前上思修、马哲、毛邓三、中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课时候的美(sha)好(bi)时光。
你居然敢质疑马云说的话?fail!
你居然敢不尊重的阿里的公司文化?fail!
你居然敢不认同淘宝的营销理念?fail!
你居然敢不想加班?fail!
你居然敢瞧不起我们这些HR?fail!!!
从HR在整个面试中所占的分量,可以看出这家公司行政人员的地位,进而看出这家公司的文化和价值取向。
一个真正以工程师为中心的公司,断然不会允许行政人员拥有如此大的权力。HR所做的,仅仅应该是在面试过程中尽可能地配合工程师们,提供必要的帮助而已,而不是反客为主,去推翻工程师们的评价和结论。从我面过的公司来看,谷歌、微软、雅虎、甚至国内的百度和网易,都是如此,但偏偏阿里不是。
而恰恰就是这种浮夸腐臭的官僚文化,彻底地摧毁了很多技术牛们对阿里的美好理想,让他们下定决心,放弃了阿里的offer。
同时也就不难理解,在这样一家崇尚所谓“价值观”的洗脑主义盛行的公司里,这些HR们自然会产生一种飘飘然的错觉:
阿里给你发offer,是天大的恩典,你应该马上把三方寄过来跪舔我。
什么?你拿了别的offer不想来了?你小子还没睡醒是吧!
剩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去了阿里,究竟会成为什么?
其实,自从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敲钟的那一刻起,这家公司需要的就再也不是合伙人,而是螺丝钉了。
那些真正吃到肉的人已经赚的盘满钵满了,这帮人作为既得利益者,不再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拼搏动力,但公司还得继续运作,所以必须招聘新人。
阿里今年校招一共有1500个hc,动作不可谓不大,但他们真正要招的,不是精英和大牛,而是那些水平基本过得去、能吃苦能加班、认同阿里价值观的普通码农而已。
清北的不来?没关系,我们可以招华五的。
华五的也把我们拒了?没关系,我们再招其它985、211的。
什么,他们也要毁约?没关系,不还有二本三本的嘛。
题主说,周围不少同学都放弃了阿里的offer。这恰恰说明你所在的是一个比较优秀的环境,周围的同学有着更高的眼界,能够找到更好的offer。
-----------------------------------------------------------------------------------------------
再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有个同学,水平很牛,是曾经在top conference上发过论文的人,同时拿了百度和阿里的offer,都是批发价,不是很满意,打算argue一下。
打电话给百度HR,那边很客气,说同学你把相关材料给我们,我们看看能不能帮你申请一下sp。
打电话给阿里HR,那边很牛逼,说就这么多,爱来来,不来滚。
换了是你,你选谁?
==================================================
其实说到这,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明白了:
我是一个崇尚工程师文化的人,而且水平也还不错,也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和尊重,但是你现在给我开的是业界中下等的薪水,让我去一家不唯技术、“价值观”至上的公司,干的是螺丝钉和流水工人的活。来,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去阿里?
当然也有为阿里抱不平的用户:用户Sam Xu(新浪HR一枚)说“看到排名第一的答案,平心而论,有失公允。”
原因不外乎是如下几个:
1.阿里的薪酬
阿里的薪酬,不看本科硕士,基本看能力,研发的薪酬基本在(13K~15K)*15,
①相比BAT,例如百度的14K,可能略低,但是你也需要知道阿里有红包,年后有年终奖,年终奖相比百度,多不少呢。
②相比二线,例如美团,美团三档(13.5k,14.5K,15.5k)*15,美团相比去年而言是凶残了很多,阿里相比而言,基本持平吧;
③相比创业型公司,例如滴滴打车,碰到的offer童鞋,薪酬大致在14K*15,与阿里的薪酬相比,基本持平吧。
所以说,整体比较而言,阿里薪酬没有绝对优势,也没绝对劣势。
对于本科生而言,阿里的offer还是比较赞的。
对于大公司而言,股票期权是给予核心员工;对于创业型公司,股票期权是给予大部分员工,特别是创业初期,融资初期
对于提到的期权股票,试问一位刚毕业的童鞋,没有任何贡献输出,一般怎么给股票期权?
百度T5以下给期权股票吗?搜狗1.x,2,x给吗?腾讯1.x,2.x给吗?
即使是创业型公司,也是入职之后,试用期过后,可能会考虑给...
关于价值观,价值观不是忽悠你,而是需要你有认同感,如果一家公司的文化,价值等,不认同的话,请不要加入。
关于童鞋提到的压榨你的剩余价值,这个更不认同,不是压榨你,而是希望双赢的局面。
相信对于一般情况而言,你不会在一家公司呆一辈子吧?当你离开时,为什么能涨薪?如果在BAT呆过,为什么一般情况跳槽后薪酬会比一般人高一截?不就是双赢的局面。
当然,有一点,我不赞同阿里的996...
2. HR、文化和价值观
童鞋提到的 xx拿到FB的offer,没按时交三方协议,首先需要各打五十大板。
坦诚相见,无须回避。
xx童鞋,没有提前通知HR,我觉得对对方不尊重;对于HR而言,如果是真的是这种方式,我觉得需要反思。
我也遇到一些拒绝offer的童鞋,有些童鞋很礼貌,电话&邮件,提到自己拒绝offer的原因,选择新机会的原因,我也很礼貌的给对方电话&邮件,谢谢对新浪的认可,也希望以后咱们有机会合作。
关于HR的定位,不谈阿里HR的权利如何,我不赞同HR仅仅是配合工程师们面试。
HR从非技术角度考察XX童鞋对于团队的offer的可能性,match程度,风险程度,成长的空间等;HR也是对外的窗口,是招聘前期,线下落地;招聘ing时,贯穿招聘流程,和业务部门合作,做好招聘的用户体验;对于招聘后期,解答童鞋相关问题,后期跟进,关怀等。
关于官僚文化,我没在阿里呆过,我不评价,但是想说,林子大了,难免会有狗屎。
童鞋,如果您加入大多数公司,基本都是从螺丝钉开始,首先需要证明开始,需要抓住机会,难道不是吗?
谁能说,现在的阿里没发展呢?神马搜索?金融互联网?阿里旅行?说不定还会孵化新的业务吧...
如果看外界呢?滴滴打车?美团外卖?唱吧?
当然一切都是未知数啦,自己选择好就成。
关于招聘的人数,1500人对于阿里而言,不算多吧?也不全是研发类,你可知道2015年毕业生有几百万吧?
关于提到身边的例子,有个同学,水平很牛,是曾经在top conference上发过论文的人,同时拿了百度和阿里的offer,都是批发价,不是很满意,打算argue一下。
打电话给百度HR,那边很客气,说同学你把相关材料给我们,我们看看能不能帮你申请一下sp。
打电话给阿里HR,那边很牛逼,说就这么多,爱来来,不来滚。
换了是你,你选谁?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个HR很2222222,只能2233333;我也希望这位童鞋说的是实际情况,没有添油加醋;
今年我在做校招的时候,也遇到一些特殊case,和童鞋坦诚相见,一上午打过70多个电话,告诉童鞋校招的进展,什么时候offer,有什么问题...HR不容易...挺拼的....
关于阿里,我认为还是工程师文化,文化相对于别的大公司而言,
阿里文化还是相对简单,还是技术驱动
注:对于技术驱动的理解,可能是因为我专注于新浪-基础架构(网络&系统&平台等)研发类职位招聘,这里的技术驱动仅指---基础研发要求高,基础研发类似于: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共享平台[内核,安全,数据库,技术保障等]、天猫聚石塔、RDS等。
抛开阿里,也谈谈校招的感受,也谈谈选择机会的考虑因素吧。
-------------------------------------
先谈谈案例:
①某童鞋,拿到美团内网产品的开发offer,也同时面试了新浪,平台系统开发职位;虽然渣浪的校招待遇比不了美团,但是考虑产品&职责,最终童鞋拒绝了美团的
②某童鞋,拿到阿里A档的offer,也同时面试了新浪,阿里9月就给offer;新浪面试的时间晚,offer的时间更晚(11月),这两个月期间HR和业务部门总监&具体业务负责人互动特多,和童鞋聊他的考虑&想法,最后争取,这位童鞋加入新浪。
具体的案例,我也希望刚出校门的同学冷静的思考下,开开心心很重要啦:
如果单看薪酬是不是太简单了,毕竟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而言,仅仅是物质,除了物质,【嗯?有些画饼?我个人觉得不是】我们是否需要思考精神层面的事情呢?比如公司的背景,所涉及的业务,你所负责的业务,你的老板呢,还有工作地点等
公司背景,决定了你的工作环境,如果是国企背景,是不是很痛苦;如果是外企的话,相应的工作氛围是不是稍微好点;如果是互联网巨头,你的培训成长系统比较健全,一般部门都会有牛人,学习的对象比较多;一般业务比较复杂。
所涉及的业务,决定是不是做你想做的事情,业务是部是expanding模式,是不是核心业务;这个也是发展机会啦。
Responsibility,决定是不是你喜欢做的事情,如果光有钱,工作很痛苦,那你不会选择吧?当然
salary= expected salary*
Your Boss,在职场,我一直信服这么一句话:what kind of people you work with, what kind of boss(backgroud,title,style) you follow,you will be.
你跟着老板,你的老板决定你的高度;当然这个高度决定了,视野和事业的发展高度。
最后想说一句:别人千言万语不是关键,关键是你能倾听这些千言万语,自己内心也有自己的思考&判断,选择自己想要的。
职场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加油各位少年。
以上只节选了知乎讨论中的一部分,要想看到更多精彩发言,请点击阅读原文↓↓↓
[url=]阅读原文[/url][url=]举报[/url]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3:31 编辑
以上内容,是 有关 “泛计算机/IT” 行业的 应届毕业生 入门就业薪酬范围,有关facebook和google总部在中国招聘员工。
尊重原创者版权,原文链接:& && &&&(共&&400 个回答,估计有6万多字)
width:100%">
竞价,价高者得
width:100%">
刚毕业就一万5的薪水。啥专业啊。这么屌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6:01 编辑
刚毕业就一万5的薪水。啥专业啊。这么屌
15K * 15个月,平均到12个月,不止15K了。
泛计算机/IT类专业,教育部评估分成了:
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不是生物科技)、部分机械工程(精密机械工程)、“应用”数学(含算法优化、金融数学)、统计学(应用类商业智能)、“应用”物理(含微电子技术等等等)、部分“应用”化学(新电池技术、可穿戴材料技术)
这“类”专业的综合国内top2,超级大国:清华 ,上海交大&&(明显大幅度领先的两个霸主)
第一世界(排名没有明显的顺序,但有大致顺序归类):北大、中科大、浙大、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北航、西安交大、哈工大、天津大学、华中科大、电子科大、同济大学、北邮、华南理工、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西工大,等等等。
当然,学校平台只是一个方面,个人的修行、悟性、勤奋、毅力更重要。& &
武大排名好后面啊&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3:27 编辑
武大,早就不是20多年前,培养雷军时的武大,如今已经衰落到只会“扮小资”的水平了。
小资,是刚刚小富裕起来的小中产阶级(还不是真正的中产阶级),在“螺蛳壳里做道场”,cosplay (山寨模仿) 真正有产者 的 一些“边缘”作派的 情调而已,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不过是为了 相互“调情” 罢了。
这种“小资时尚”,大约15年前在北上广流行过一段时间,现在早就被唾弃了。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4:57 编辑
竞价,价高者得
倒也不建议只看当前的薪酬数字,做过于短视的选择,还是要看得长远些。
如果学生们在选择时,不妨多借鉴一些其他有洞察力的建议,就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奇虎360”、等等等等等等,里的几千个千万富翁中的一名。
在10年前,谁会想到 腾讯和阿里巴巴的今天如此强大,那个时候的这两个公司才会敢于付出大把的stock option。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企业界产业界,比学术界,要更先进一些。企业界产业界的崛起为世界顶级,能或早或晚地带动(相关专业的)大学硕博士水平的崛起。
btw,顺便再说:武汉是个相对落后的中部内陆城市,很多方面离世界顶尖水平差很远,因此不能以在武汉的阅历,就妄论北上广深(或三大经济区里的主要核心城市,例如京津沪宁杭苏锡广深等等)也差距很大:
同时,也不要因为某些人 和那 泰国航班上 泼开水 的4个人(据传持安徽阜阳、南京、无锡护照) 类似,只是自己粗俗,却有“受迫害妄想”心理。只要大大方方,遵守当时当地游戏规则,办事情有方有圆更有水平,自然会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正所谓 “ 佛心见佛, 魔心见魔。”
如果某人在境内外每个地方都感受到“歧视或鄙视”,那只能代表这个人自己 猥琐、自卑、过于敏感,有“受迫害妄想”的心理。拜托,别像芮成钢那样,乱代表其他人。
width:100%">
地址:湖北武汉武昌区积玉桥金地国际花园别墅区TH7-101&电话:027-(周一至周六09:00~18:00)&传真:027-&&值班QQ: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1&分页:刺猬发信人: think08 (刺猬), 信区: WorkLife
标&&题: Re: 美团offer含期权吗?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pr 27 16:59:43 2015), 站内 && 美团P8什么水平?
【 在 qm1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说就是没有的意思。社招p8以上才有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61.135.152.*]
文章数:1&分页:带期权的offer应该怎么谈?
股权和期权激励属于物质激励中非现金激励里的中长期激励,期权是整个激励体系中的一部分。期权不是万能的,不能夸大其在人才激励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一些中基层员工。期权,对于高管有较强的激励作用。
用公式来表示激励组合可以写为Y=B+kX+S。Y:年度实际收入;B:固定薪酬;X:目标薪酬;k:浮动系数,指绩效考核;S:股票期权。
期权激励背后的逻辑其实是竞争要素的变化,传统企业的分配体系中,剩余利润由股东享有。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人才、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共同驱动分享剩余价值,这就是股权激励背后的因素。
股权激励包括实股、虚拟股、期股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其特点和优劣势,企业会选择一种或两种又或三种的组合进行激励。
以期权为例,它的优势在于不影响现在的股本收益,更容易和业绩挂钩。但它也有不足,对于短期员工,激励效果不直接。同时由于考核标准容易变化,造成员工心里不塌实感,同时期权对公司的控制权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激励对象的职位高低以及期限长短,三种激励方式在矩阵里面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期权的激励范围有限,期权对于那些愿意承担较长激励期限,愿意和企业共同成长的中高级别管理者才有其存在的价值。
期权是指企业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与预先确定的条件和价格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期权激励是当期没有获得公司股权,而在将来一段时间才能拿到。对于可获得股份的价格以及数量,在期权协议里会进行明确说明,在这里他会设置一定的约束条件规避激励风险。
期权是基于预计企业未来的价值会持续增长,因而约定一个受益价格,一般以曾经签订的协议为准。因为是长期激励,所以是不允许去行权和出售的,它具有一个等待期。公司股票增长后的价格与约定初期的价格之差便是你的收益。
收益的退出或者变现,在上市公司,可在约定时间内在二级市场出售而实现。而对于非上市公司,就需要其未来IPO或者在新三板产生交易又或是你的企业被部分或者总体收购时,按照约定好的条件进行退出。也有一些企业会对股票进行回购,或者大股东进行收购从而退出。
企业在激励的三种方式中大家更愿意选择期权的原因在于初创企业的价值还未被资本市场认可,如果未来企业估值低于原来价值,那对于员工而言没有太大损失。而对于企业而言,则可在初期的股权激励中不用付出太多现金。在此总结了五要素评估offer里期权的市场价值,即股本数量、个人数量、未来的增量、每股价值以及形成的价格。
非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的时候限制较少,总量差异大,设置的方式差异也较大。可以通过了解企业的股本总量,和offer里签订的个人数量从而了解其所占的比例和价值。
而后通过现在的价值测算未来的增量。期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本质是对未来的一种判断。企业和候选人的争议点常在于对企业未来的估值不同。
对于未来增量,建议顾问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行业未来增长空间、企业在行业的地位、竞争优势、创始团队背景和差异化的地方,以促使大家的意见达成一致。
非上市公司虽然无法拿到数据,但是非上市公司在期权激励协议里所涵盖的条件和上市公司大同小异。其价格,需要我们共同判断。
猎头顾问和企业谈的时候往往忽略业绩考核这一条件,以华谊兄弟为例,其在第一年由于业绩没有达标,虽然其股票增长较好,但是不能够行使期权。在很多的融资里,都会附带业绩的条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最近拿了个offer,猎头推的职位,比较纠结。  目前工作的欧洲公司,比较稳定上升的行业,也算高端技术,薪水+bonus大概税前37~38w/y。优点是经理职位,有管理经验,福利待遇还比较好,继续上升空间很大。缺点是工作非常辛苦,不适合女性,还要熬2~3年才能往上一个职位。  offer是美国公司,非常有前景的能源行业,薪水+bonus就是33w,但提供股票期权大概8w份,如果公司在美国上市成功,上市的价格大概会在10美金上,所以卖期权的话大概是一共80w美金但要分5年分别卖,每年20%。优点是工作轻松自由(work loading只有现在工作的一半),老板是美国人也不在中国,更重要的是期权数目比较大的很吸引人。缺点它在中国没有设立分公司,在中国只有2个员工,我要在家工作然后很多出差,报销什么的要通过供应商公司走,总感觉很飘零,而且薪水也比现在少。公司IPO的时间也还没定因为美国金融市场现在不好,所以还要等。  象股票期权这个东西风险肯定比薪水奖金大,但高风险高收益,而且绿色能源行业是未来的大趋势,几乎是目前增长最快的行业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干股还是option?
  就是option,原始股价格是未上市价格,大概0.1美金
  hehe,我搞错了。因为没有IPO,也不可能给你干股。    我知道很多外企的中方员工靠option赚到了几十倍年收入的钱。自然这里面风险也大。关键是IPO的计划和前景。如果你确定,冒一把险显然是值得的。    不过,我个人从没觉得欧洲公司会比美国公司累,你这个很奇怪...
  谢谢ls  我这样的情况是比较特殊,因为欧洲公司现在全球人事冻结,没法招新人,所以我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压力大。老板想再多给我加薪也不能超过HR的规则,唯一只能等公司放开人事冻结招新人。  美国公司的工作内容是管理供应商,目前供应商不多,如果以后供应商或者business增加再或者中国组织扩大,我的工作量和压力大了之后,薪水也会重新评估的。
  谢谢ls  我这样的情况是比较特殊,因为欧洲公司现在全球人事冻结,没法招新人,所以我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压力大。老板想再多给我加薪也不能超过HR的规则,唯一只能等公司放开人事冻结招新人。  美国公司的工作内容是管理供应商,目前供应商不多,如果以后供应商或者business增加再或者中国组织扩大,我的工作量和压力大了之后,薪水也会重新评估的。
  美国公司肯定要做IPO的,因为主要股东是风险投资,不可能不IPO,只是早晚的问题。奥巴马已经宣称美国未来要大规模要使用绿色能源,会占到总能源的20%以上,目前连0.1%都不到。所以绿色再生能源的市场将非常客观,这个行业会以每年至少50%以上的速度增长。公司很需要钱来配合公司规模发展,上市要越快越好,可是现在美国经济还不好,特别是金融市场很不好,投资者也没信心,这个IPO的时间就很难敲定了。
  风险投资的的企业,能成功IPO的恐怕只有1/10.当天跌破发行价的也不是没有。    obama是一个大忽悠,呵呵。个人观点    你要确定这个公司有前景才行。俺当年也有10万股的option啊,最后全变成了废纸:)
  建议楼主试试 美国公司。    不过 股权以后能不能卖的出去 也是有风险的。未来难说    楼主要是想赌一把的话可以试试。    请问LZ 美国公司的绿色能源公司 主要做什么产品的?放不方便透露
  ls谢谢你的提醒,能透露下你的行业吗?  我也知道90%的公司不能IPO,但能源行业看起来比较热,不知道成功率是不是高点。  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接了几个欧洲国家政府的大单,今年预计有10 billian,潜在客户很多。  而且能源现在是全球的主题,欧洲,美国,日本,中国都在推新能源,是新兴行业,感觉放着这个机会不在这个时间点进去有点可惜,所以很纠结。
  回wataruo   其实产品是有关太阳能的
  10B?你确定?那还不赶快从了?
  回ls,10B那是接到的单,要交货也要好几年吧
  关键看投资人,通过投资人的分析再看IPO的可能性。我的一点经验
  看来是否能IPO是lz所纠结问题的关键点了,呵呵。
  顶  
  有人了解中国员工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进行行权的话如何交税?
  我的经验是公司直接代扣。比如1000股,实际上可以exercise的只有700多股。    我不能设第三方cookie,你要是想msn加我就直接给我地址
  作者:zhw79118 回复日期: 14:34:41 
    ls谢谢你的提醒,能透露下你的行业吗?    我也知道90%的公司不能IPO,但能源行业看起来比较热,不知道成功率是不是高点。    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接了几个欧洲国家政府的大单,今年预计有10 billian,潜在客户很多。    而且能源现在是全球的主题,欧洲,美国,日本,中国都在推新能源,是新兴行业,感觉放着这个机会不在这个时间点进去有点可惜,所以很纠结。    ==========================================================================================================    吹牛吧,10 B?吓死人了,LZ你知道全球太阳能市场才多大的规模?难道因为你写的是Billian,不是Billion?    太阳能这东西就是个大忽悠,基本没前途。也就在沙漠之类地方小规模应用,大规模应用基本不可能。    新能源还得看氢能源,燃料电池,核聚变。
  看楼主的ID,应该也是79年的?只不过LZ的薪水是我的2倍,呵呵,我之前也拿到过一个offer,也是有option的,不过不多,也不知道有什么用,现在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现在的公司,没有option,不知道会有多大差别。
  楼主是牛人
  有一点我不太明白,期权总是要有行权价的啊,怎么会是简单的10&#215;8w能。难道行权价是零?
  真是有钱人,看的我都傻了!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手 offer 期权 的文章

 

随机推荐